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穿]打劫主角的一百种方式-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天舒也听说了王允的美人计和反间计,正乐滋滋地在边上看戏,就听见下人禀报,说是吕布前来拜访。
  那次比试后,吕布说过有时间来拜访她,不过却并未真正付诸行动,楚天舒也就把这句话丢在了脑后,当成了一句客套话,没想到他今天真的来了。
  怀着诧异和好奇的心态,楚天舒命人准备宴席,用正式的待客流程来迎接吕布。
  吕布看着周围的乐人和下人,请楚天舒让他们都退出去。
  等到房间里只有他和楚天舒两个人的时候,吕布一只手托着下巴,定定地看着楚天舒:“永宁君,是不是大家都觉得我特别傻,特别蠢,很容易摆布?”
  楚天舒愕然,这是什么意思?而且她和吕布有这么熟吗?熟到能够进入倾诉心事的环节了吗?
  不等她回答,吕布自嘲地笑了。他抓起酒杯仰头灌下,自己轻轻笑了起来:“不怪别人,布确实不是什么聪明人。”


第58章 三国16
  “他们骂我是三姓家奴。”吕布跪坐在席上; 低着头; 脊背笔直; “永宁君是不是也在心中看不起我?”
  楚天舒静静地坐在对面,没有接话; 吕布好像也没有非要她回答的意思; 自顾自地说下去。
  “我的老家在五原郡; 永宁君知道那里是什么地方吗?”
  “那是大汉西北边郡,与匈奴比邻; 年年都有匈奴骑兵入境。我还没有马高的时候; 就会骑烈马; 开长弓; 就和匈奴骑兵作战。因为,如果不去杀了他们; 他们就会杀了我。”
  “我的父母兄弟姐妹; 都死在匈奴马蹄下。”
  “为了救我,母亲……死得……十分屈辱……”
  吕布自己给自己斟酒; 仰头喝光,把酒杯往案几上用力一砸:“我想要活着,有什么不对!母亲忍受屈辱给我的性命,为什么就要白白送给他们!非要我死了; 才算是一个好人吗?”
  “三姓家奴; 三姓家奴!可在我吕布心里,我只姓吕!我不是谁的义子!我没有本领吗?为什么那些不如我的一个个飞黄腾达,而我只能给他们充当护卫; 任他们打骂!”
  “他们从未把我当成义子对待,凭什么就要我把他们当成父亲敬爱!他们从未想过用真心爱护我,凭什么就要我用母亲拼死换来的性命去回报他们!”
  “丁原,给我一个主簿之位!哈哈,我吕布勇冠三军,无人能敌,却要去做一个文职主簿!为什么?不过是因为他想用我,又怕我而已。”
  “董卓,名义上封我中郎将,却不给我兵权,让我天天跟着他当一个护卫,一言不合就厉声呵斥,想用杯子砸我就用杯子砸我,想用短戟刺我就用短戟刺我!他们谁曾正眼看我!”
  吕布怆然一笑:“他们视我如虎狼,都想要驯服我然后让我乖乖趴伏在他们脚下,从没有谁敢让我自己驰骋捕猎。”
  “你看,这几日又多了一个要利用我的大人物。太原王家出身的司徒大人,大概在他的眼中,我就是一个没见过世面,会把他家养的歌伎当成亲女,看见美色就移不开眼睛,为了女色什么都敢做的蠢货吧。”
  “我是蠢!我没有学过什么谋略,也不懂得大人物的计谋。我只知道,我要活着,还要好好地活着!谁想让我死,我就先让谁死!”
  楚天舒静静地看着对面这个三十来岁的男人,他英俊的脸上有些颓丧,却又满身锐利。他是从丛林中走出的猛兽,自以为文明的权贵又是爱他勇武,又是怕他不驯。他按照他从小学到的丛林法则去对待这个世界,所以被这个世界忌惮而拒绝。
  “永宁君是不是觉得我很无耻?”吕布发泄了一通,才注视着楚天舒问。
  楚天舒以前只知道吕布是三国时期公认的第一武将,知道他数次背叛杀死主君,为世人所不齿,知道大家都认为他有勇无谋,冲动无脑,却从来没想过吕布为什么会这么做。如今吕布对着她来了一番自我倾诉,才让她看见了吕布内心的世界。①
  “温侯②为什么要对我说这些?”他们并不熟悉,甚至还应该是敌对的关系才对。
  吕布略有茫然:“我,只是觉得……如果有人能理解我,大概就是永宁君了。”同样是武艺高绝,同样是出身寒微,同样是虽然占据高位却被那些高门权贵看不上,他们有很多相似。而且,他有一种直觉,觉得永宁君是一个不在乎世俗眼光的人,能够接受很多人接受不了的行径。
  也许还有其他一些说不清楚的东西驱使?反正当他满心愤懑的时候,他恨得想要挥动方天画戟把这个虚伪的世界斩成粉碎的时候,第一个出现在他眼前的,是永宁君那张被汗水打湿却还是笑得没有任何敌意的脸。
  “温侯可曾想过,你想要的是什么?你能依仗的有什么?你所面对的最大阻力是什么?”强悍男人眼中瞬间的脆弱,很容易让人产生同情。
  “我只想凭着自己的本领出人头地,过上好日子。”吕布想都没想地回答,“我能倚仗的,无非就是这两膀子力气,一把方天画戟。我所面对的最大阻力……是那些高门大族看不起我这样的出身……”
  楚天舒对着他摇了摇头:“温侯还是没有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吕布想要的好像并不难得到,可是事实上他一辈子都在碰壁失败,四处流窜,最后还是落得个不得善终的下场,连这样的愿望都没能得到满足。为什么?
  吕布所面临的真正问题不是什么高门大族的看不起,而是他已经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却仍旧坚持着过去的游戏规则。在五原郡养成的丛林守则,并不适合中原地区的新生活。曹操是枭雄,刘备是枭雄,他们做着尔虞我诈的事情,却都不忘高举道义大旗。这才是所谓文明社会的游戏规则。
  在三国时代,良禽择木而栖是一个大家都默认的规则,不知道多少人改换门庭,可是如吕布这样弄得这么难看的还真没有第二个。
  贾诩换了几个主君?最后安享富贵。关二爷也曾被迫降曹,然后不顾曹操各种厚爱,过五关斩六将离曹操而去,可是没有一个人指责关二爷反复无常,反而将他当成千古义气的代表。
  为什么吕布就被人骂成三姓家奴?因为他的行为完全不符合忠义的标准!忠义,有时候是一种虚伪,有时候却是一种底线。没有底线的人,谁会托付信任?就算是装,也要把忠义这个大旗举在头顶上保护自己!
  原来主君的敌人用富贵相诱,立刻就背弃原来的主君投入对方怀抱,临走前还要把原来主君杀死,作为自己的进阶资本。吃相太难看。见到董卓就主动求为义子,姿态太低下。
  董卓怎么会相信这样一个人?换谁都会想,他能这样对待丁原,当然也能这样对我!需要这样的一个猛将,却又对他的操守不信任,心中纠结矛盾,自然也很难真正以心腹相托。
  吕布被楚天舒毫不客气的一番话说得闭上了眼睛,双肘支在案几上,狠狠用拳头砸着自己的额头,重重叹息一声,方才那满肚子的怨气都变成了沉甸甸的痛苦。
  过了好半天,他才哑着嗓子说:“永宁君说得对,是布自己……做错了。”
  他沉默了一会儿,又补充了一句:“但是,在布心中,他们都不够强!”没有强大的武力,也没有强大的心胸,他从根本上就不曾服气过,没有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主君!
  楚天舒已经把问题说的很清楚了,听不听就是吕布自己的事情,她没有非要给别人当人生导师的爱好。
  可是吕布却不准备放过她:“永宁君觉得如今布应该如何做?”
  “什么如何做?”
  “王司徒想要用一个歌伎挑拨我与太师的关系,观其言行,怕是觉得布已经习惯了背主噬主的行径,想要利用一个美人让我去杀太师吧。”吕布嘴角挂着嘲讽。
  楚天舒挑眉,咦,吕布比她想象中聪明啊,他竟然提前看穿了貂蝉的美人计和反间计?而且还处于犹豫之中,不知如何选择?那原著中他是怎么决定杀掉董卓的呢?
  吕布想起自己当时莫名其妙多问了一句,问貂蝉“可曾习武”,王司徒却以为他问的是舞蹈,就让貂蝉合乐起舞——正是这一次舞蹈,让他看出了貂蝉的真正身份,那种舞蹈怎么可能是司徒家的女儿修习的?将一个歌伎说成是自己的女儿要送给自己为妾,转头却给了太师……这才引起了他的怀疑。
  “温侯既然已经看透,又有什么打算?”
  “杀董卓易如反掌。”吕布声音沉沉,“可是杀了他,我又能得到什么?朝中诸君,都不可能容下我这样连续杀了两个主君的逆贼吧。”
  楚天舒面带讶异地点头:“温侯看得很清楚。”那他又何必专门跑来问她呢?
  吕布向前倾身,目光灼灼:“但若是永宁君一句话,布回去就立刻动手!”
  楚天舒失笑:“与我何干?”她看了全身散发着男人侵略气息的吕布,“我若是想杀董卓,他早就死了。”就算是吕布,也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陪在董卓身边,她潜入董卓府中下手,也不过是多加小心罢了。更别说除了武力之外,辅助系统中还有很多神奇的小东西。
  吕布不相信地对她挑眉:“是吗?”
  “布以为,永宁君也想让他死。”
  楚天舒换上了正经脸:“董卓是该死,不过我担心的是,他死了之后手下各部兵马四下流窜,危害百姓。所以才让他多活一段时间。”
  吕布若有所思。
  “听说今天吕布来咱家了?”晚上睡觉前,谢鲲的声音就在楚天舒耳边响起。
  “石宝现在的消息传递得很快嘛。”楚天舒调侃谢鲲,“信鸽好用吗?”
  谢鲲不让她转移话题:“前些日子,你跟他比武,感觉如何?”
  “不愧是吕布。”楚天舒严肃起来,“若是和他在马下比试,我自忖不会败给他。但是若是上马比试,我不是他的对手。”
  在红楼世界里,她过了好久才恢复了八成左右的实力,但是来到三国世界后,不知道是因为第二次有了经验,还是因为实战次数多了,或者就是世界本身的缘故,她的实力很快就全部恢复了。
  凭着自己在帝国时代基因技术下培养出来的身体素质和精神力量,在和敌人马战时,基本上都是三合之内解决战斗。但实际上,她的马术和枪法距离真正的完美还差的不少。这种差距在和那些普通将领作战时看不出来,可是到了吕布这种级别的强者面前就成了明显的短板。
  在这方面,反倒是谢鲲比她更有优势,因为谢鲲是从小就修习骑射马战枪法,若是他能够真正发挥出S级的实力,战胜吕布还是很有可能的。
  作者有话要说:  1。《三国志》中对吕布的过去,只有非常简略的一句话,“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这说明吕布出身寒微,年轻时的经历根本没进入文人视野。他凭着武力进入了体制中,但在那个时代,一个出身寒微的武夫,上升空间很狭窄,想要出头,只有拼命耍狠。
  和吕布有相似经历的还有孙坚。据说孙坚的父亲是个瓜农,他自己也差不多是道上混的,也是因为勇武进了体制。两个人都是不懂官场规则,政治大局观不够,靠着敢拼出头。只不过孙坚的成长环境比五原好点,不像吕布没底线,但是关键时刻藏匿玉玺那种混子劲儿也挺明显。孙坚好在有两个好儿子,孙权勇武不如其父其兄弟,但是政治眼光和胸襟大大超过他们,最后建立起自己的基业,孙坚也得以享受帝王香火。
  百度资料,看见吕布穷途末路时把女儿绑在身上想冲出重围送到袁术处联姻,又是可怜又是可笑。英雄末路,令人鼻酸。
  2。此处是蠢作者不小心造成的bug。温侯是吕布杀董卓之后,王允以朝廷名义册封他的爵位,此时还没有。不过蠢作者喜欢这个称呼,也不想把整齐的发表时间改乱,大家将就一下吧。


第59章 三国17
  吕布站在自己的房间门口; 俊美的脸带着少有的温和笑意; 只是如果仔细去看; 他的眼神却是冷的。
  如永宁君所言,他已经背主弑主一次; 这些中原的贵人们就已经把他列入了无法信任的行列中。这个污名就算是用黄河水来洗; 也洗不干净了。所以对他来说; 再杀董卓一次也不过就是同样的效果。这大概就是王允觉得他会上当的主要原因吧,因为如果到了逼不得已的地步; 他为了活着; 还是会动手的。而中原的那些人; 可能会继续忍着?
  他也算是看清楚了; 董卓此人不可能成就大事。道理和他的遭遇是一样的,中原人心目中的明君贤君; 和董卓几乎是恰好相反。董卓杀的人越多; 那些真心支持他的人就越少。如今朝中这些官员,不过是想要从董卓手中分得各种利益; 才和他合作罢了。
  等到董卓给不起他们想要的东西时,他们就能立刻翻脸,联合对付董卓,还能用他们擅长的刀笔给董卓扣上一大串罪名; 让他们站在道义的立场上; 名利双收。
  所以他必须早点和董卓一刀两断,不要让人一想起他吕布吕奉先,首先就想起他是董卓的打手、狗腿子。
  怎么才能远离董卓; 而又不背负背主之名,同时还能收拢董卓手下的兵马,不让永宁君担心的事情发生呢?
  吕布从那日回到相国府开始到现在,一连几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不过,当他看见从一边游廊下走来的一个人时,眼前顿时一亮:“李兄!”
  李肃看见吕布,连忙低头行礼,却已经被吕布看见了他脸上的一块伤痕,再看看李肃头发上和肩膀上的水渍,不用说吕布也猜出来是怎么回事——除了董卓,还有谁敢对李肃动手?
  吕布露出了同情的神色,低声询问:“太师今日不高兴?”
  “唉!”李肃叹了口气,跟着吕布进了房中,见四下无人,才把事情跟吕布说了一遍。
  刚才送来军报,才知道段煨军在返回安邑途中被人偷袭,段煨兵败被擒,数万兵马被人抢走。据说,又是谢鲲干的。
  董卓手中的二十万大军之前分了好几次给谢鲲夫妻送菜,一次次被人击败,被人蚕食。到了现在,董卓手中的兵马已经不足十万。洛阳城东的汜水关、虎牢关和荥阳都丢了,对周边地区的控制力度大大降低。现在城西的渑池、安邑也都被人占据,返回关西的退路都被人给堵死了,要是有个万一,他就连跑都没地方跑了。
  董卓能不生气吗?他不但生气,还有些恐惧。
  于是他把自己的怒火发泄在了李肃、徐荣等人身上,痛骂了一通。骂他们无能,居然连一个农家子都打不过,让谢鲲一步步地吞吃了他这么多兵力,现在连退路都被人给断了,以后就等着一窝子都死在洛阳吧!
  骂完还不解气,抓起手边的东西就砸。徐荣倒是躲过了,李肃站得太靠前,被砸个正着。
  李肃看了看四周,小声提醒吕布:“奉先也要小心,太师刚才还在骂你,说你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是不是盼着他早点被人害死呢。”
  吕布苦笑一声:“李兄,当日听了你的话,可是把我害惨了。”他一边摇头一边凑近李肃耳边,“太师近日得了一个美妾,宠爱备至,站都不我让站在跟前,总怀疑我有什么心思一般,我哪里还敢靠近!”
  李肃也知道董卓最近非常宠爱一个从王司徒手中得来的歌伎,想想董卓肥胖颟顸的模样,再看看眼前吕布雄姿英发的相貌,顿时也对吕布心生同情。世间女子哪个不爱俏?若能选择,她们一百个恐怕有九十九个倒是要选择吕奉先这样俊美英雄的人物的。
  也难怪太师这两天总是看吕布不顺眼了。
  “太师还只是用杯子砸你,前些日子,就因为那美妾多看了布一眼,就提起短戟扔了过来……”吕布苦着脸,“李兄,你说这样下去,布还能有活路吗?”
  李肃和吕布同是五原郡人,心中根本没有所谓的忠孝思想。被吕布这么一说,他也开始沉思。当初跟着董卓是觉得董卓势力强大,现在看着董卓竟然一天天显出没落的势头,他是绝对不会用自己的性命给董卓陪葬的。
  正好吕布在一边叹气,说董卓把他当成一个侍卫使用,像李肃这样的大才,也不过是当成一个门下跑腿,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出头。李肃也觉得吕布说的很对,他觉得自己给董卓立了不少大功,可是董卓给了他什么回报呢?
  如果不是他说服吕布投效,董卓当初根本就没办法在洛阳站住脚,直接就被丁原打败赶走了;要不是他在形势危急的时候,亲自带着财帛宝贝进入洛阳城和各方势力谈判,董卓当时就会被关在洛阳城外,腹背受敌,性命都很危险。
  这样的大功,董卓给了他什么回报?名义上给了个什么中郎将,实际上没有一点实权,还是每天在董卓面前陪笑伺候,一句话说得不合意就被痛骂乱砸。这样的日子的确没有什么前途。
  两人坐在一起互吐苦水,越说越是投机。李肃就给吕布出主意,说既然在太师面前不得好处,不如出去带兵,就不用这样煎熬。吕布叹气,说太师如今生怕有人刺杀自己,怎么会舍得放走他?
  李肃眼珠一转,拍着胸膛保证让吕布放心,他能够帮吕布达成这个愿望,不过以后要是他有了什么事情要吕布帮忙,吕布一定不能推辞。
  吕布心头大喜,连声答应,当夜就派人偷偷给李肃送了大量钱物。
  第二天,李肃就向董卓提议,让吕布带兵去收复渑池和安邑,重新打通退路。
  董卓果然很是犹豫,他害怕吕布走了,没人能够保护自己。
  李肃就劝他说,之前几路人马接连失败,就是因为率军的将领本身武力不够,不是谢鲲夫妻的敌手,才会一次次被谢鲲夫妻打败。就连永宁君一个女人,都能在吕布手下支撑那么久,谢鲲的本领应该更强。放眼董卓手下,除了吕布,谁能打败谢鲲?换了别人去,还是一样给谢鲲送兵马的。
  至于保护董卓,城中有近万守军,城外还有数万大军,徐荣将军智勇双全,让他负责相国府的守卫工作,绝对不会出问题。
  更重要的是,徐荣年纪大,为人稳重——出入相国府内宅,比年轻的吕布更加合适。李肃加上了这么一句,算是说到了董卓的心上。董卓眼神微微闪动,想起了爱妾貂蝉。虽然他还没有抓到什么证据,可是每次貂蝉陪在他身边,而吕布同时出现的时候,他总觉得气氛怪怪的,好像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在背地里发生了。
  犹豫了一番之后,董卓同意让吕布带上三万兵马出战,去收复渑池和安邑,同时还让正在平定陕地的牛辅也向东进军,与吕布协同作战,务必要一举击败谢鲲,收回兵马。
  吕布一脸严肃地向董卓行礼告辞,骑着马走出洛阳城的时候,他的心都在颤抖。从此之后,他就自由了!
  李肃在洛阳城西门外为他送行,看着吕布眉宇之间压制不住的喜色,低声笑着说:“奉先是从今逃出樊笼,蛟龙回归大海,雄鹰得上九天!若得富贵,勿忘故人啊!”
  吕布骑在马上,弯腰拍了拍李肃的肩膀:“李兄大德,布不敢忘怀。只希望李兄也能早日寻到出路,届时你我兄弟再同饮美酒,并肩驰骋!”
  李肃听出了吕布对董卓命运的不看好,自己心中的阴云也越来越浓厚。他返回城中,却正好遇到司徒王允,十分客气地邀请他过府饮酒。李肃知道王允一直对董卓十分亲善,前些日子刚刚送给了董卓一位得宠的歌伎,便应邀而去。
  不过七天,董卓就接到消息,吕布已经收复了渑池,正在攻打安邑。牛辅大军也已经从陕地出击,即将抵达安邑。两军夹击,谢鲲必无幸理。
  董卓大喜,抱着貂蝉吃了一夜酒,第二天起来还是喜滋滋的。
  一月之内,捷报连传,吕布接连收复城池,董卓心中越来越放松。
  倏尔之间,已是五月。天气渐热,董卓肥胖,已经在打算过几日搬到城外居住。
  这天清晨,一如往常,摆开仪仗,董卓登车上朝,徐荣带着三百兵丁守护在侧,李肃执剑跟随。众臣穿着朝服,分立于两侧,董卓的车马昂然从中间御道走过。
  到了大殿之外,却看见皇宫羽林军披甲持枪,戒备森严。董卓心知不妙,果然看见王允在前,数名官员在后,都提着宝剑向他走来。
  “王允,你想做什么?”董卓厉声呵斥。
  王允举剑大叫:“拿下董卓反贼!”石宝带着数百精锐从大殿两边冲出来,瞬间将董卓车马包围起来。
  董卓大惊失色,张口就想要叫“我儿奉先何在”,却想起来吕布出征在外,身边乃是徐荣和李肃。
  好在自己身边也有三百精锐,徐荣更是资深老将,李肃精明机智,只要抵过这最初的埋伏,消息传出去,城内城外近十万大军入内,谁也不是对手!
  董卓心头稍定,伸手一指:“尔等找死!”转头命令徐荣,“杀了他们!”
  徐荣却不为所动,连带着周围的三百士兵也仿佛根本没有听见董卓的命令一样。董卓顿时意识到了什么,刚要开口,李肃就拔出了宝剑,在他身后大叫一声:“奉大汉天子诏令,诛杀董贼!”
  董卓睁大了一双眼睛,无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