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穿]打劫主角的一百种方式-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宝有些诧异,他一直以为谢鲲夫妻是有大志向的,所以才会在发现传国玉玺的时候,第一时间偷偷给楚天舒送了过来。没想到楚天舒竟然不要!
刘协见到传国玉玺,大喜不已。天子的印玺自然不止这一个,但是知名度最高、象征意义最大的,却非这块传国玉玺莫属。
当初祖龙以和氏璧雕琢成传国玉玺,赋予了它非同凡响的意义。没有传国玉玺的皇帝,就像是不被上天承认一样,总觉得有所缺憾。
“石将军这是从何处得来?”刘协拿着玉玺把玩,仔细地观察着玉玺的每一个细节,确定这就是当初先皇曾经使用过的玉玺无误。
“陛下,微臣今夜巡视宫中,见一井口有五色毫光冒出,便命人下井打捞。”石宝把经过说了一遍,“那井底有一妇人尸体,乃是昔日何太后身边掌印宫女。想是当日董卓乱兵在宫中作乱,她不甘受辱跳井自尽,将玉玺带在身上,一并落入了井中。”
握着传国玉玺,刘协心中升起了一股勇气,这是否就是老天的安排?之前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让他成长而进行的考验。“夫天降将大任于斯人也……”刘协在心中默念着,脸上的表情慢慢坚毅起来。
第68章 三国26
刘协把玩了一番传国玉玺; 这几天心中的恐慌竟然平息了不少。
心情好了一点; 身体也感觉好了不少; 伏寿来给他念奏章的时候,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他的变化。
刘协看着伏寿明显憔悴的容颜; 想起无辜而死的伏完; 也禁不住紧紧把伏寿抱在怀中:“朕愧为天子……”徒有一个天子的名义; 却没有一点儿力量。若不是石宝护驾在前,姑姑援救在后; 他这次说不定连命都保不住; 更不要说护着那少数几个忠于他的人了。
伏寿在他怀中趴了一会儿; 却起身擦了眼泪; 郑重其事地跪拜了下去:“陛下,妾身有几句忠言; 望陛下采纳。”
刘协正容端坐。他知道伏寿从小就博览群书; 学识非凡,看她这么严肃; 应该是有正事要说。
“此次祸事,其罪在徐荣,在王允,自不待言。但陛下操之过急; 也是造成这次兵乱的重要原因。”伏寿跪在地上; 没有看刘协的表情,哪怕刘协发怒,她也要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
“陛下天资英明; 锐意进发,乃明君之相,是社稷之福。然而岂不闻欲速则不达?国家大事,关系复杂,非一时意气能解决。陛下如今乃潜龙在渊,当韬光隐晦,暗中培养自己的人手,而不应该自己站在最前方,亲自与那些文臣武将对抗。”
“妾以为,为帝者,最应掌握的乃是制衡之道,而非冲锋陷阵之孤勇。”
“文臣,武将……”伏寿停顿了一下,“还有宦官,三方势力,都应该是陛下手中的棋子。陛下应当坐在宝座上,看着他们争斗厮杀,当他们停下来的时候,就拨动一下棋盘,仅此而已。”
她低着头说着,不妨却被人一把抱起,抬头看见的却是刘协激动的脸:“朕竟不知卿有子房之才!”
一个聪明的孩子,也需要多年学习才能掌握一门系统专业的知识。刘协从小生长在深宫之中,既无人教导他如何做一个帝王,也无人引导他去阅读史书思考帝王之术,就算是天性聪颖,也只能在感觉到重重危机时,用自己那一点浅薄的本能去应对。
他知道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知道自己需要兵权,需要人手,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抓到兵权,培养人手。
伏寿的一番话让他茅塞顿开。制衡之道,帝王之术,三方势力互相争斗,自己坐山观虎斗!这才是他应该走的道路!
“卿所言甚是,之前朕是操之过急,才害了伏公!”刘协握着伏寿的手,“今日爱卿所言,振聋发聩。日后朕若有什么不妥之处,还望爱卿直谏。”
第二天,刘协就将从小跟着自己的太监、如今被封为中常侍的段符叫到跟前,让他在宫中寻找一些机灵的宦官以备使用。
段符心中暗喜。他在宫中日久,对十常侍的威风亲眼目睹,只是后来何进、袁绍诛杀宦官,几乎将宫中所有宦官杀了个干净,他幸亏是跟着刘协,才不曾罹难。
如今陛下身处困境,又想起了他们这些宦官,便是他们翻身的机会到了。
楚天舒见刘协身体好转,便去向他辞行,准备和谢鲲一起返回永宁。刘协苦苦挽留,甚至亲自起身抓着楚天舒的衣袖不让她走:“姑姑和姑父若是走了,这洛阳城朕又能交给谁?”
和董卓、王允、徐荣等人相比,谢鲲夫妻几次退让离开的姿态,已经让刘协对于他们的警惕降低了很多。
楚天舒看着这个好像一直在努力成长的小皇帝:“听说陛下意欲重新重用宦官?”
刘协的表情有点尴尬,却还是点了点头。
“我并不想对陛下的选择做什么干涉或者评价,只是想问问陛下是不是想清楚了。”楚天舒觉得,站在刘协的立场上,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并不难理解。
皇帝是孤独的,而现在的刘协除了孤独,还很无力。他年龄太小,并没有一个父亲教导他,给他准备储备人才,所以现在手中根本无人可用。
而东汉中后期,好几个皇帝都是年幼即位,太后临朝听政,随之而来的就是外戚专权。皇帝长大之后,已经习惯了掌握权力的外戚没有一个能够自觉地交还权力的,窦宪、梁冀等人都是如此。
在面对这种外戚的强权时,士族却很少有人站出来与之对抗,支持皇帝。绝大多数的士族选择沉默,甚至依附外戚——比如著名的史学家班固,就是依附窦宪的。
因为外戚专权仍旧需要各种人才,士族仍旧能够通过正常途径做官,他们的利益并没有受到太大侵犯,所以他们没有必要和外戚争一个鱼死网破。
在这种时候,站出来和外戚对抗,帮助东汉皇帝夺回权力的,只有宦官。而且事实上,这些宦官也很厉害,多次以弱胜强,扳倒外戚。汉和帝、汉顺帝、汉桓帝都是靠着宦官从外戚手中抢回了政权的。
如今刘协无奈,也准备效仿前辈,启用宦官,用利益驱使他们去和朝臣对抗,帮他夺回权力,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说,还是很有可行性的一个办法。毕竟宦官的所有权力都来自于皇帝,只要皇帝一句话就能剥夺他们的所有,比朝臣好对付多了。
至于说在这个过程中,宦官会做多少坏事,贪污枉法,残害无辜,那根本不在上位者考虑之列。
“姑姑,朕已经想清楚了。”刘协十分冷静。
姑姑和谢鲲固然是勇力无匹,但是他们显然并不乐意充当自己手中的刀。就算是他们同意,刘协也担心有一天他们权力太大,自己收不回来。但是宦官就不同了,他们是自己的附庸,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得到荣华富贵。
楚天舒觉得,这个时侯的刘协,已经真的有点皇帝的意思了。
“朕只求姑姑和姑父能够保住洛阳的平安,护得朕的安全。”在这个时候,刘协也没有别的人来选择。
第二天,刘协颁布旨意,封谢鲲为大将军,统领洛阳兵马。大将军之下,设置八名校尉,其中就有一名是刘协身边最宠信的宦官段符,还有三名是世族子弟,其余四名则是谢鲲的手下。
而永宁君则封为永宁公主,采邑包括永宁、渑池等地。
朝臣知道这是因为这对夫妻救驾有功,虽然不免有些议论,倒也没有太多反对。毕竟谢鲲和楚天舒现在都非常低调,对朝政完全不发表任何意见,根本没有仗着手中兵权来挟持朝廷的意思,这可比董卓王允都安分多了。
在刘协的授意下,宦官们开始冲锋陷阵,向着士族官员发动了进攻。
这些士族官员也并不像他们在史书上为自己美化的那么干净,他们同样贪污受贿,很容易就被抓到把柄,被人弹劾攻讦,接连落马。
这些官员被罢免后腾出来的空位,就被宦官们的姻亲亲信接替。
刘协觉得自己在朝廷中说话越来越有分量,再也不会出现下面一群大臣争论不休,而他坐在上面没人理会的尴尬情景了。
“到了这个时侯,朕才知道了做皇帝的真正滋味。”刘协对伏寿感慨。
伏寿沉默良久,才提醒他:“陛下还是要注意分寸,毕竟十常侍之事才刚刚过去没多久。”
刘协笑得志得意满:“朕心中有数。”
“下雪了。”楚天舒和谢鲲坐在廊下,温酒看着片片雪花飘落。下人知道两人的习惯,将东西摆放好就悄悄退下。
谢鲲一只手搂着楚天舒,一只手捏着酒杯:“刘协小儿的动作越来越多了。”
今天把皇宫的羽林军头领换了,明天把洛阳军队的校尉换了,还以为自己的动作没人察觉,想要无声无息地把军队都通过那些宦官掌握在手中。
也就是仙师的任务已经完成,懒得跟这些人计较,所以他才不管小皇帝的那些小动作。要是换了徐荣这样的人,肯定又是一次血洗皇宫洛阳城。
“外面呢?”楚天舒并不太关心刘协的动作,他怎么折腾也就是个小皇帝,没什么力气。倒是那些割据一方的诸侯们,值得关注。
“曹操在跟袁绍打仗,他向咱们下了一笔大单子,买了不少军械,还想要让咱们的工匠去给他的地盘修建水泥路。我让他自己派人来买水泥,然后教给他们用法。”
“孙坚好像跟袁绍翻脸了。袁绍总是给他画大饼,每次干完活都不兑现,孙坚恼了,准备带着手下回江南去了。”
“刘备啊,还在流浪呢,不过好像是要有地盘了。”
因为他们两个的到来,剧情时间线已经乱套了,不过枭雄终究是枭雄,迟早会有出头之日。
“那些士族官员已经差不多忍耐到极限了。”石宝所建立的洛阳游侠儿情报系统效果越来越好,谢鲲每天都能收到很多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消息,但是在他这个绣衣卫统领的专业眼光中,只要稍加拼合就能看到很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那我们也该走了吧。”楚天舒靠在他的肩膀上懒洋洋地说。
谢鲲转头,突然吻住她,把嘴里的酒度到她嘴里,看着楚天舒的表情,哈哈大笑起来。哪怕被楚天舒一把按在地上胖揍,也还是笑着说:“走,回家!”
晚上,段符小心翼翼地告诉刘协:“陛下,您可知道,当初石宝将军打捞到玉玺后,首先去的却是永宁公主处?”
刘协皱了皱眉:“你想说什么?”
“玉玺自然只有陛下能够掌管,石宝将军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先去禀报永宁公主,然后才给陛下送过来?若是永宁公主想要据为己有,他是不是就将此事瞒下去了?”段符小声说。
“不许胡说!”刘协沉下脸来,“当初逆贼徐荣带兵入宫,若非石宝将军以命相搏,朕早就遭遇不测了。石宝将军的忠心毋庸置疑!”
然而没几天,刘协就将石宝从皇宫调离,给了他一个校尉的官职,让他到城外屯兵去了。
第二天,谢鲲在朝堂上提出辞职,理由是楚天舒怀孕了,他要陪着楚天舒回家休养。大将军这份工作他干不了啦。
第69章 三国27
楚天舒是在喝了那口酒之后有点反胃; 检查身体时发现自己怀孕的。确定怀孕后; 她又把谢鲲抓过来暴打了一顿。谢鲲一脸委屈; 趴在地上抱头挨揍,挨完才知道是因为自己给怀孕的媳妇儿喝酒; 顿时都想打自己一顿了。
晚上的时候; 谢鲲抱着楚天舒; 觉得身心安宁。现在就算是刘协把皇位让给他,他都没工夫去坐。带着媳妇儿和孩子回家; 把媳妇儿和孩子都养得白白胖胖的; 每天高高兴兴的; 比当皇帝都开心!
谢鲲说到楚天舒怀孕的时候; 那种骄傲自得的神情,让满朝文武又是好笑又是好气。谁家妻妾没有怀孕过?也没听说男人就因为这个辞职不干回家一天到晚陪着她们了啊?
有些人从石宝被调动的消息推测; 谢鲲只是以此为理由来表示不满; 以退为进而已。
刘协也有这种想法,就温言抚慰; 还命人给楚天舒送了很多补品药物、布帛金银。但是谢鲲却完全没有就着台阶下来的意思,坚持辞职。
不管刘协是否同意,谢鲲把官印兵符往上一交,堂而皇之地带着自己的亲卫; 护着楚天舒乘坐的马车回了永宁。
从永宁到洛阳; 已经铺设了水泥路,车子走在路上平稳得很。谢鲲提前就派了人将路上的冰雪清扫干净,平平安安地回到了永宁。
即使是下了雪; 永宁依旧是热闹的。来自各地口音不同的人们,在永宁街头出没。维持秩序的永宁军时不时地巡逻经过,根本没人敢闹事。
楚天舒的车马经过,迎来了永宁百姓热情的欢呼声。谁不知道,这次洛阳城中动乱,还是靠着他们永宁君,哦不,现在是永宁公主了,夫妻两个给平定的啊。
南来北往无数行商来永宁购买各种货物,永宁百姓也都对外界的情况有所了解。如今天下到处征战不休,各地水旱频仍,很多地方的老百姓根本没饭吃,甚至还会被一些军队杀了当肉吃,只有他们永宁百姓能够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这种生活,全都是永宁公主夫妻带给他们的!
一个中年文士站在路边的商店门口,看着车队经过时百姓的态度,暗暗点头。
永宁县扩建完毕,楚天舒也搬进了新建的府邸之中。
永宁县实际上已经将周围的几个县兼并起来,具有了一郡的地位。
负责日常事务的几个官员在门外求见,把这些日子永宁县的发展情况做了一个大致的汇报。
随着谢鲲夫妻名声越来越大,从天下各地前来投奔的人也越来越多,以前那种缺人使用的窘境已经大大缓解了。
不过,当楚天舒翻阅到一份名帖时,仍旧急忙坐起:“这位贾先生人呢?”
谢鲲接过名帖一看,姑臧贾诩——他也严肃了起来:“快去请贾先生,不,我亲自去请。”
现在他们所有的大事都是夫妻两个商议决定的,手下人虽然多了起来,但是能够充当智囊的人才却极度匮乏。
贾诩这位算无遗策的权术大家,可是可遇不可求的宝贵人才!有了这种人,仙师就能安心休养了!
谢鲲亲自带人去了永宁县专门为外来人才提供的宿处,发现管事的居然把贾诩和那些平庸之辈同样对待,只是安排了一个小房间而已……他只是指了指管事的,也来不及多说,就亲自上前敲门。
门内无人。
谢鲲询问手下,竟也无人知道贾诩去了何方,只有看门的小心翼翼回答,说贾先生每天都喜欢独自一个人出去,在街上随处走走看看,到了晚上就回来了。
谢鲲正要命人去找,却见门外走进来一个中年青衣文士,那管事的已经连忙跑过去行礼:“贾先生,您可回来了!”
中年青衣文士微微一笑:“怎么?莫不是公主要见我?”
谢鲲已经疾步上前,解下身上的裘衣给贾诩披到了肩上:“不知贾先生到了永宁,实在是失礼。还请先生随我过去一叙。”
贾诩略有些讶异,大概是没想到谢鲲会这么热情。
见到了楚天舒,贾诩才从身上取出一封信来。原来是吕布给他写的推荐信。
牛辅兵败被杀,贾诩带了一万人守华阴。吕布一去,贾诩就投降了。他早就料到牛辅这一趟凶多吉少,更没有为牛辅和董卓陪葬的意思。
吕布也早就知道贾诩的才能,非常想让他留下来辅助自己。可是贾诩对他并没有太大兴趣,只是给吕布指点了一番,告诉他如何对付西凉马腾,就准备离开。吕布也没有勉强,就向他推荐了谢鲲夫妻。
对于这两位突然崛起的平民英雄夫妻,贾诩倒是十分好奇。尤其是从吕布口中听说了永宁县的种种新奇举措之后,就更有兴趣了。他带着随从和吕布的推荐信来到了永宁,正好谢鲲夫妻去了洛阳,管事的也不知道他有什么特殊之处,就把他当成最普通的人才来安排了。
贾诩也不把吕布的推荐信拿出来,就每天在永宁县的街头巷尾转圈溜达,越看越觉得这对夫妻有点奇特。
现在见到了楚天舒,也理解了吕布所说的有事跟永宁君说就行的意思——这位谢将军真是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妻子的尊重啊。
“敢问永宁公主和谢将军,两位于此乱世,占据一方,有何志向?”贾诩其实并不是一个非常挑剔主公的人,他不介意追随的主君是什么立场和理想,他更重视的是主君是否能够接受他的建议。
只是到了现在,明明永宁公主已经拥有了比大部分诸侯都更加强大的实力,却依然不曾露出什么野心。刚才更是听谢鲲说,他主动请辞了大将军之位,陪着永宁公主回来养胎。贾诩就有点看不懂——若是这两位到现在都忠心耿耿要扶持汉室,他就要考虑一下修改自己准备好的那些建议。
“只是觉得如今还不是出头的好时机罢了。”面对贾诩,谢鲲并没有掩饰什么。
群雄并起,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出头来把这个岌岌可危的汉室推一把。因为那个推倒汉室统治的人,将会成为天下共同讨伐的对象。
所有人都在等着,等着汉室倒下去,然后才能名正言顺地举起自己的旗帜。
“永宁公主是皇姑,难道没有打算力挽狂澜?”贾诩转头去问楚天舒。
楚天舒哈哈一笑:“贾先生真是高看我了。大厦将倾,岂是我一个人能够挽回的?”这也是为什么她一直不愿意和刘协太过亲近的原因,如果对刘协付出了太多感情,她怕自己无法冷静面对他注定悲剧的结局。
东汉皇帝和世族之间的争斗已经无可避免,现在的情况是,皇权基本上注定要输。
就算是她强行用武力扶持刘协,也不过是给汉室续上一口气,拖延几十年而已。
倒不如让这房子彻底塌了,重新建一所新房子来得干脆。
贾诩弄清楚了两个人的政治立场,也发现他们只是韬光隐晦低调发展,心中就有了底,开始提出自己的计划。
他建议谢鲲夫妻收服吕布,然后向西北发展,将西凉马腾韩遂等人打败,这样洛阳以西就全都是他们的地盘了。然后向南,占领川蜀,等待时机统一中原。
“如今,曹操与袁绍之间必有一战。胜利者将成为中原之主,然而正如公主所言,皇权与世族的矛盾并没有因为改换江山之主而消失。”贾诩赞叹说,“我在永宁街头观察了数日,最佩服公主和将军的一件事情就是县中的小学!”
想要打破世族对于政治的垄断,只有一个办法:重新开辟一条选拔人才的通道,给广大寒门子弟一个同等的机会。
这件事情,全天下大概只有永宁县在做,也只有永宁县能做好了!不用十年,小学中培养的人才就会成长起来,开始走上各个岗位。
“此事一出,天下必将为之震动!”到时候会有千千万万的寒门子弟投奔永宁,心甘情愿地为成为永宁事业的一员。
听着贾诩这些话,一点儿都看不出来他是那个被人称为“三国毒士”的贾诩。
三人相谈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势。
第二天,楚天舒就宣布贾诩担任永宁县主簿。听起来很小的一个官职,那是因为现在永宁县整体编制就小。但是在永宁县的系统中,这就相当于楚天舒和谢鲲两人的最高参谋,能够参与永宁县所有管理事务。
有了贾诩的加入,谢鲲觉得自己轻松了不少。他其实不太擅长处理这些日常事务,而更熟悉情报工作。
雪化了没多久,就到了年根了。
永宁县的行商少了很多,但是也有一些行商因为家乡遥远,索性就留在永宁过正旦了。
“公主殿下,有人在门外求见,说是您的兄长!”侍女在堂下禀报。
“兄长?”楚天舒想起这具身体那个下落不明的哥哥楚贲,便坐起身来,让人把人带了进来。
从门外走进来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子,身材瘦削,双目有神,眉目之间依稀还能看出几分与楚天舒的相似。还真是当初在洛阳太学读书的楚贲。
楚天舒站起身来叫了一声哥哥,看出他一身风尘仆仆,猜测他当初是从洛阳逃了出去,跑到了比较远的地方,现在听说了她的消息,才赶了回来。
一问果然是这样。
“昔日一位太学同窗家在河北常山,我就去投奔于他,在他家藏匿了半年多。”楚贲上下打量着楚天舒,目光微微带着震惊,“没想到居然听说了永宁君的事情。我还想着渑池还有几个楚家?楚家大娘子,难道是妹妹?”
当时他真是不敢相信,以为这只是一个巧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这位永宁君的消息越来越多,后来更是传出来永宁君的庶妹谋害她,给祖母下毒等事,楚贲才确定这真是自己家的事情。
他这才匆忙赶回,想要弄个清楚。
“妹妹和过去真是大不相同了。”若不是容貌变化不大,楚贲真的会觉得这不是自己认识的那个同胞妹妹了。这种气度神采,完全不是当初那个大妹妹的样子。
楚天舒笑:“人都是会变的。”
楚贲想起传闻中永宁君被庶妹陷害,勾结匪徒要害她性命,结果被谢将军救了,两人就成了亲的事情,不由沉默了。
“公主殿下,将楚公子安排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