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到古代搞建设-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91、第 91 章

海上刮着偏北风,载着骠骑大将军和千余虎贲的木船升起风帆,只用了两天就到了南埠码头。骠骑大将军的两个孙子在海湾上了木船后,从危险境地到了安全地方,紧绷的心一松懈,反而生起大病,连骠骑大将军本人,都开始发起低烧。不说在王都奋力突围和八、九天的艰苦行程,光是亲人们的不幸,就能把一个人正常人打击得倒下,骠骑大将军将近七十岁的高龄,两个孩子十岁出头,能从城乱之日一直撑到上船,已经是非常坚强。

王都的虎贲基本都没坐过船,更别提是海上航行的木船,好在黄钟有所准备,带了许多药丸,其中不但有退烧药,还有晕船药。骠骑大将军和他的两个孙子吃了药丸后,病情得到控制。虎贲们使用了晕船药后,晕船症状减轻,木船行驶到南部码头时,虎贲们精神大都不错。

楚朝辉和郑钰铭带着达城贵族们在埠头边欢迎,同来的还有名士王颉。骠骑大将军虽然奇怪蔚山君公子光没有亲自到场,不过发着低烧的脑子不容他细想。

“大将军!一路辛苦!”郑钰铭率先朝骠骑大将军重重一拜,他身后的贵族们也纷纷上前见礼,大将军辛苦声此起彼伏,大将军的到达,让蔚山贵族的士气更甚。

“大将军路途辛苦,今天天色已晚,让虎贲们先到南埠军营休息,这样可好?”楚朝辉抢先上前搀扶骠骑大将军,骠骑大将军身体有点不稳,坐船坐久的人,上了岸反而感觉陆地在晃动。

“有劳楚司马。”

骠骑大将军借着楚朝辉的扶持,站在陆地适应了一会,才随着郑钰铭一行去南埠理事府,骠骑大将军的两个孙子,被人用担架抬着上了岸,在理事府中,姜圭正等在那里准备救治他们。千余虎贲则由卫青带领着去南埠军营驻扎,军营中的炊事班已经准备好了晚餐招待这群疲惫不堪的军人。

王都的虎贲们,到达南埠前,就把自己的盔甲武器擦亮,上岸时装备在身上,想给南埠百姓留下王师英武雄姿。不过当他们行走在南埠大街,惊讶的发现这个称作村的地方,建筑竟然不逊王都的贵族府邸。大街上异常的整洁,街道边欢迎的百姓们衣着光鲜,脸色健康,他们眼里有对虎贲们发自内心的欢迎,却没有对虎贲们身上的盔甲和武器感觉惊叹,这让虎贲们有点泄气。

这时候虎贲的武器和盔甲都是自备,这也造成虎贲们的装备各式各样,各自装备的虎贲们,在南埠百姓的眼里,显得过于杂乱,没有南埠军营轮流到谡平原军训,在南埠大街行走时的整齐。那可是全军所有衣着、装备、武器统一,步伐行走一致,远远望去,给人扑面而来的威严阵势。而且南埠士兵的装备都是一流,用优质铁矿,高炉锻造出来的武器,更不是王都虎贲自备兵器能相比较的。所以王都虎贲想给南埠军队留下威武之师的想法落空了。

骠骑大将军一直到进了理事府府,由姜圭帮他看过身体,喝过药汤,用了点晚膳,精神恢复了一点后,他才发觉主持蔚山地区政务的魏慎一直没有出现。

“魏文宰呢?”骠骑大将军盯着魏仁询问,这么一盯,骠骑大将军才发现魏仁眼睛微红,其他的贵族们也是强颜欢笑,心不由一拧。黄钟被楚朝辉特意关照,跟骠骑大将军隐瞒了公子光身体中毒,只说公子光身体不适。

魏仁听到骠骑大将军询问起魏慎,再也忍不住悲伤,掩面痛哭,公子光身殁后,魏慎守在公子光灵柩前不肯离开。

“大将军!蔚山君前两天已经薨殁。”郑钰铭鼻子发酸,到现在,他都不能接受公子光已经离世。

“什么?”

骠骑大将军脑门‘轰’地一响,只感觉自己沉入深渊,千辛万苦带着千余虎贲辗转千里来到南埠,没想到竟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有了灵魂人物,吴王和自己家族的大仇以什么名义去报?难道漪姬的阴谋就这样轻轻松松得逞?

想到这里,骠骑大将军痛呼一声:“天要亡我大吴吗?”

“大将军放心,蔚山君虽然惨遭漪姬毒手,可是公子明还在,蔚山君临终前,将复仇大业的担子交给公子明了。”楚朝辉见郑钰铭只顾得伤心,还不表明身份,连忙上前说明。

“公子明?”骠骑大将军环顾左右,哪里来的公子明?公子明明明在十一年前殁了。

“不错,上天虽然给了吴国大难,可是也赐了吴国淑质英才,有公子明的带领,吴国不但很快会拨乱归正,以后更会振兴大业。”王颉跟郑钰铭相处时间越长,对郑钰铭越有好感。而郑钰铭治理下的南埠,让王颉看到仁道在吴国实现的可能。

一个人总是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王颉怎么也不料不到公子光对漪姬刻骨的仇恨,会让他不惜混淆王族血脉也要达到目的。而魏仁为了魏族的将来,率先肯定郑钰铭的身份,达城的其他贵族,有些因为利益已经跟郑楚绑在一起,乐见郑钰铭成为一国之主,有些是盲目相信自己的主公,认为公子光不会造假,而去年丰收节使团的贵族们又推波助澜,这些都让王颉坚定地相信郑钰铭的公子身份。

“拨乱归正,振兴大业?”骠骑大将军忽然感觉眼前一黑,他使劲眨了下眼,发觉自己脑袋开始发晕。

“大将军旅途劳累,还是先去休息吧。”楚朝辉好似非常担心,立刻上前一步扶住骠骑大将军,不由分说,用力把骠骑大将军送进内室休息。

骠骑大将军躺在软塌上恢复过来,睁开眼发现余奎正站在软塌前。

“余壮士……”骠骑大将军想开口质疑郑钰铭的身份,对余奎,他有着感激之情,不是余奎舍命相救,颖氏一族已经灭族了。

“大将军,请看王先生起草的讨伐奸妃的檄文。”余奎不等骠骑大将军发问,就捧着一纸长卷奉送到他的面前。

“讨伐檄文?”骠骑大将军接过长卷,长卷上的字苍劲有力、力透纸背,内容先是细数漪姬罪状,接着是颂扬蔚山君和公子明品格,然后号召吴国贵族聚在公子明的大旗之下起兵,共同讨伐漪姬奸妃和姜大夫等逆臣。

“檄文已经印刷了上千份,两天前已经派人送往各地,离蔚山最近的几个封主看了檄文后,立刻带着私兵来投效了。”余奎在骠骑大将军阅看檄文时,仔细观察骠骑大将军的脸上表情,骠骑大将军的表态非常重要,老将军可以对郑钰铭的公子身份起到定音作用。

现在来投效的几个封主都是小封主,带来的私兵只有百人之多,兵不多,只是象征意义大,这代表人心。王颉的檄文写得相当有文采,没有哪位贵族在看了檄文后不动容的。檄文中对漪姬的声讨并非无的放矢。

漪姬利用山匪谋害,派遣死士潜伏放毒,勾结唐国国主调走王城虎贲,都是有证有据,连漪姬手中的掌握的太子勾结母舅国主私割城池的密信,都被王颉以此推断为陷害。

如果骠骑大将军再站在郑钰铭身边伸臂高呼一声,楚朝辉那句众口一词,积非成是要实现了。

骠骑大将军看檄文看得两手发颤,王都大乱之夜,家人被屠杀的惨景又在眼前浮现。

“明日老夫去达城吊唁蔚山君,另外,老夫想见见魏文宰。”

“明公子早就安排了车辆,不过两位小将军病情严重,还是留在这里医治吧!”余奎建议。

“好!就这样吧。”骠骑大将军满脸憔悴,他现在就如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余奎听到骠骑大将军的应承,心放了下来,骠骑大将军没有反驳他对郑钰铭的公子称呼,而且肯把两个孙子留南埠,这是准备承认郑钰铭的身份,不过在承认身份之前,他还得和魏慎碰个头,防止蔚山贵族是被郑楚两人要挟了,才不得不拥戴郑钰铭。

余奎在骠骑大将军这里完成使命,受到郑钰铭和楚朝辉的高规格迎接。

“余奎参见主公!”即使郑楚两人用了接待名士的礼仪来对待余奎,余奎依然对着郑楚两人行了臣礼,两年多时间,南埠的发展变化让余奎吃惊,这让余奎更加确定自己没有跟错主公。

“余先生大才,我兄弟二人得先生就如得半个天下。”楚朝辉将余奎搀扶起,把余奎拉到木椅上坐下,南埠理事府中的许多家具都是二十一世纪的家具式样。

郑钰铭亲手泡了杯好茶端了过来:“今天又能给先生泡茶了。”

“余奎谢两位主公相厚。”余奎接过郑钰铭手中的绿茶,心中感动得要死。

郑楚两人来自二十一世纪,平等待人的观念深入骨髓,对待余奎这样的难得人才,尊重举动发自内心,跟余奎相处时,自然而然就表现出来了。

余奎激动过后,简单汇报了东司马和南司马两不相帮的态度。

“先生累了,先在南埠休养两天,以后还要先生为吴国出力。”楚朝辉有很多事想问余奎,但余奎两年多的间谍生涯,一直是行走在刀锋上,精力用掉无数,本来很壮实魁梧的一个人,现在竟然显得有点消瘦。

“两位主公但有差遣,余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先生,这是你的酒坊地契。”余奎离开时,郑钰铭塞给余奎一张硬纸,那是余奎的酒坊拆迁后重建的酒楼,酒楼由山谷奴隶代为管理,不过房契和酒楼经营利润都在余奎名下。

余奎接过地契揣在怀里没有细看,在他心里,自己那小小酒坊拆了就拆了,余奎根本就不知道现在酒楼面积是原来酒坊的二十几倍,一年盈利数目相当于一个中等封主全年赋税收入,他已经是南埠仅次于吴大的大富翁了。

郑钰铭和楚朝辉捣鼓出纸张后,活字印刷当然也被他们提前制造出来,王颉的檄文就是活字排版,用油墨印刷了几千份,不但送到各个封主的封邑上,许多城市和大乡村都派人张贴,务必让每个吴国人知道漪姬作恶行径,当然,同时也宣扬下郑钰铭的公子明身份。

封主们在接到王都的诏书后不久,就收到达城发来的讨伐檄文,有一部分封主在讨伐檄文到达前已经动身去王都吊唁,没有动身的封主看过讨伐檄文后,不是保持中立,就是召集私兵赶赴达城响应号召。

漪姬在王都等到吴王出殡日,来吊唁的封主不到总数的三分之一,这让漪姬大出意外,也打得心中笃定的漪姬一个措手不及。

92、第 92 章

吴王的叔叔西侯做事一向很慢,不过当王都发来对骠骑大将军的问罪诏书后,西侯一反常态,迅速召集了虎贲在封地边境警戒。

“父侯,召集虎贲是要去捉拿大将军吗?”胖胖的世子手中抓着一根鸡腿在啃。

“不是,父侯召集虎贲是为了防动乱。”西侯世子头脑不灵光在封地是共识,可是西侯依然不肯死心,放弃对嫡子的培养。

“防动乱?”世子的牙齿停止了嚼鸡腿,他歪了歪头,想不明白。

“唉”西侯看着茫然的儿子,不由重重叹了口气,自己年迈,对唯一的嫡子不知道还能看顾多久,也不知道培植的亲信在自己死后,能不能一直对世子忠心。

“父侯不要难过,笙留了最大的鸡腿给父侯了。”世子笙见父亲又开始叹气,连忙讨好地把青铜盆中的大鸡腿捧在手上,小心翼翼地递到西侯面前。

西侯看了看鸡大腿,又看了看一脸期盼的儿子,接过鸡大腿放到自己面前的盘中,开始为儿子解说自己如此行动的原因。世子笙虽然脑袋木榆,可是却非常孝顺,西侯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吃东西总会把最好的食物留在一边孝敬父亲。每次世子笙这样做时,西侯心里就开始酸楚,暗恨老天对他们父子太薄,给了儿子孝心,就不给他智商。

“骠骑大将军对吴国忠心耿耿,他除非遭遇灭族之祸,不然是不会背叛大王的,而大王也不会轻易处置骠骑大将军,处置骠骑大将军,就得处置王庭一半的贵族,这样做会撼动吴国根本。所以这封问罪诏书就显得很蹊跷,父侯猜测,王都中肯定发生大事了。”

西侯耐心的对儿子解释,不过世子笙在看到父亲不再纠结叹气后,放宽了心,继续专心啃他的鸡腿,对于西侯的解释他只听明白,王都有大事发生了,至于什么大事,他拧不清,不过有父亲在,父亲会为他解决一切的。

西侯说到后来,也不是跟儿子分析了,倒有点自言自语:“是那漪姬么?这女人终于动手了?大王被这女人控制住了么?”

“主公!主公!王都来侍者了,要主公前去听诏。”西侯的文宰匆匆进来禀报。

“来了多少人 ?'…3uww'”西侯心一拧。

“五个虎贲和一位黄衣。”

“哦,那就带到前厅,本侯和世子等等就去。”

西侯对吴王的去世并不感觉意外,不过他在接诏时,仍然显得非常吃惊和悲伤。

“大王和太后希望西侯速度去王都吊唁先王。”侍者对待西侯态度非常热络,临出王都,漪姬对他叮嘱良多,要求侍者一定要让西侯快点动身,西侯在吴国王族中辈份最高,有西侯带头承认,其他王族就会跟风。

“大王!大王!”西侯不理侍者催促,只是坐倒在地上捶胸顿足,旁边的世子笙见父亲伤心,跟着哇哇大哭。一时间,大厅中只有父子俩此起彼伏的哭声。

“这位黄衣,西侯闻噩耗太过伤心,去王都吊唁大王之事,可否等明日再说?”文宰接到西侯的暗示,连忙和侍者商量。

“这样啊?”侍者看着抱在一起哭得泣不成声的西侯父子俩,这时总不可以劝父子俩不要因为吴王驾薨悲伤,只得同意文宰的建议,等到第二天再来跟西侯商议行程。

侍者等到第二天焦急了,因为西侯悲伤过度,躺在床上一病不起,世子笙哭得两眼红肿,喉咙沙哑不能发音,很显然,父子俩都不合适立刻上路。侍者在西侯封地苦等三天,发现西侯的健康状况一点都没有好转,只得带着虎贲先回王都复命,嘱咐西侯身体一好就立刻启程。

等到王都传诏的侍者一走,西侯马上从卧榻上爬起。

“父侯身体好了,是不是可以动身去王都?”世子笙拍着手欢呼,不过他的喉咙沙哑,欢呼太像鸭子在叫唤。

“傻儿子,我们不可以去王都,四公子雍上位不能服众,王位就不能坐牢,西南还有二公子蔚山君在呢。”西侯怜爱的摸了摸世子笙,这个中年才得到的儿子,虽然迟钝,可是对他的一片孝心一览无遗。

“那去蔚山?”世子笙呵呵傻笑,父侯好就是他好。

“不,咱们哪都不去,反正为父做什么事都迟缓,拖到局势明朗表态不迟。”西侯坐在案几旁狼吞虎咽的喝着粥汤,为了让病情看起来真实,西侯这几天都没敢吃饱,就怕脸色太红润会露馅。

等到王颉起草的讨逆檄文送来,西侯更加觉得这坛浑水不能趟,要趟得等浑水稍清才能行动,为了搞清状况,西侯向王都和蔚山派去许多探子探听消息。

吴国的北部,当北侯接到吴王的驾薨消息,没有跟西侯一样悲伤,反而是开怀大笑。

“哈哈,死了好!让你惦记本侯的骏马!”

“主公,我们要不要动身去王都?”北侯的舍人怕自己主公光顾着高兴,忘记正事。

“慢点去,那小四公子雍罔顾长幼继承宗法上位,肯定有人出来反对,反对的人多了,漪妃就得求助本侯,到那时,本侯就让王庭把封地的朝贡免了。”北侯现在是洋洋得意。

“主公英明。”北侯的舍人拍着主公的马屁。

四天后,蔚山的讨伐檄文到达了,北侯看完檄文,心里忽然有了别的想法。

“漪姬罪行滔滔,公子雍的王位不会坐久,二公子光已经中毒死去,王庭根本就没了王储,按道理应该从王室旁支重选继承人。”北侯召集了封地的贵族们讨论。

“主公,檄文上不是说有公子明吗?”舍人连忙提醒主公。

“哼!公子明早在十一年前就夭折,这个公子明肯定是冒充。”北侯轻蔑的说道,他才不会承认这个突然冒出的公子。

北侯的一位心腹眼珠一转,有点明了自己主公的用意。

“漪妃母子犯下滔天罪行,公子雍已经不够资格坐在王位之上,王庭的王位继承人,应该从旁支挑选!”

北侯瞟了自己的心腹,暗暗赞许。

“不错,王位继承人应该从旁支挑选!”封地贵族们恍然大悟,从旁支挑选王位继承人的话,按照长幼继承宗法,西侯是第一人选,北侯是第二人选,可是西侯虽然占了个第一,他的唯一继承人却是个傻子,吴国的贵族们肯定不乐意以后的吴国国主脑袋不灵光,所以西侯的第一继承人资格就不适,继承人资格就要落到北侯头上,北侯可是有好几个聪明伶俐的嫡子。

北侯见手下的贵族都领悟了自己的意思,不由捋着胡子微笑。

“当前吴国形势好似是分成两大阵营,主公现在可以积蓄力量,按兵不动,让漪姬和蔚山斗个你死我活,等到两败俱伤,主公再举正统大旗讨伐,这样可成大事!”一位谋士上前献策。

另外一位谋士也上前建议:“即使不能上位,主公也可以趁机自成一国,封地富饶,自成一国不要向王都纳贡,主公可以更加逍遥。”

北侯听完第二个谋士的献策,心里虽然不悦,不过当他没本事通吃争斗的两家时,这建议不失为良策,相信漪姬和蔚山斗到最后,一方获胜时也已经元气大伤,不会再有力量干涉他这里独立。

吴王下葬后,漪姬脱去孝服,穿上梦寐以求的黑色太后冕服,公子雍才十三岁,还不能亲政,国事理所当然由太后做主。

“太傅怎么没来?”漪姬坐在高高的木台之上,她的旁边是头戴九旒衮冕的公子雍。

“启禀王太后,太傅身体不适,正在府中修养。”知情侍者连忙上前禀报。

“身体不适么?”漪姬低垂眼帘,从讨伐檄文在王都各地张贴后,太傅和王庭中的一些大臣身体就开始不好了。

漪姬因为觉得公子光中毒必死,没有了主人的蔚山封地将自动由吴王处置,她对蔚山很有把握,所以就没有防备达城,没想到公子光临死前给他树了一个冒名顶替的敌人,还说服了名士王颉帮着起草讨伐她的檄文,这些抄得一模一样的檄文,在戒备深严的王都,一夜之间贴满大街小巷,等到漪姬发觉,命人去收缴撕毁时,却有一半被王都百姓藏匿。

漪姬在大乱之夜灭了许多贵族,第二天天亮后,王城大街被鲜血染红,尸体随处可见,太傅和许多中立的大臣很有微词,现在漪姬明知道王都百姓藏匿檄文,可却不敢有大动作搜捕,怕激起中立派的反感。

不过漪姬看完收缴来的檄文后,第一个念头就是把已经死去的公子光从棺木中拖出,再毒个千百遍才能消心头之恨。

“大王!王太后!蔚山贵族趁公子光去世无主,立了假公子明行谋逆之事,散布谣言惑众,请大王和王太后发兵讨伐!”姜大夫上前请命。

漪姬点了点头,又环顾王庭其他大臣:“众卿怎么看?”

“左大夫所言极是,应该速速发兵讨伐叛逆。”姜大夫的亲信们纷纷上前附言。

“文宰可有另外主张?”漪姬见新任命的文宰好似有不同意见,这位文宰原来是中立派,公子雍继位后,漪姬就任命他为文宰,毕竟光靠姜大夫的势力不能统治一个国家,漪姬需要其他大世家的支持。

“微臣觉得,应该先弄清郑理事的身份,如果郑理事真是公子明”

“公子明死了!十一年前死了!妾亲眼见公子明躺在地上断气的!”文宰的话还没有结束,漪姬就尖叫起来。

漪姬的尖叫让王庭中的大臣一惊,坐在漪姬身边的公子雍更是被惊得浑身一颤。

“呜呜,妾亲眼见到魏姐姐抱着发病身亡的公子明痛哭,连吴王去抱公子明都不让。”漪姬发觉自己失态,连忙用袖子掩住面孔装出悲伤。

“可怜魏姐姐也因为悲伤过度撒手而去,现在有心怀叵测的奸人,竟然利用公子明来叛逆王庭,祸乱吴国,魏姐姐要知晓,必气得从棺木中找那奸臣贼子算账。”

漪姬这么一哭,文宰退到旁边默不作声,姜大夫和群党们纷纷上前请命,要求带兵讨伐冒名顶替的郑钰铭。

最后王庭商议,由西司马率领两万兵马,到西南蔚山平叛。

93、第 93 章

漪姬手上掌握的兵力不多,只有姜大夫的八千私兵,西司马的三千虎贲,大乱之夜收服的两千虎贲,保卫王宫的三千虎贲,手上总共只有一万六千人马。

现在局势不稳,漪姬不敢发诏让各地封主带虎贲到王都勤王,驻扎在边境的兵马算是听从王庭指挥,可是漪姬却不能将他们召回王都,如果召回的话,檄文上揭露她跟唐国国主勾结的事情就等于主动承认了。

漪姬原来跟唐国国主约定王都事成后,唐国就可以退兵。这样一来,吴国边境没有威胁,去阻截的军队就可以班师回都,王都的兵力就可以大增。但是现在多出郑钰铭这个变数,打乱了漪姬的如意算盘,唐国国主还得继续在边境装模作样,为此,漪姬除了割让东海之滨,另外还得多付给唐国大笔钱帛,以此弥补唐国军队的消耗。

漪姬为了增加自己手中兵力,那些看到烽火带兵前来勤王的封主,被太傅说服进了王都后,封主们遭到软禁,他们带来的五六千虎贲被漪姬接收,后来进王都吊唁的封主们没有带兵进都,免了软禁的命运,但也被要求出钱出力。

公子雍继位后,漪姬又以吴王的名义发布招募令,在王都附近强征百姓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