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到古代搞建设-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氏如若生下嫡子,以后就不要为太子纳姬,有嫡子足够了。”西侯继续交待。

“是!”郑钰铭答应,西侯自己是庶子,饱受冷落,吴国嫡庶公子间血淋淋的王位之争,加剧了西侯不要儿子纳姬的念头。西侯自己就没有纳姬,只有两个正妻。第一个老婆难产死后,他续娶了笙的母亲。

西侯不愿纳姬是受童年生活影响,庶子和嫡子因为身份,受到的地位和待遇截然不同。西侯不想自己的儿子间有这样的差别。

“有什么为难事情,趁着孤有一口气在,就帮你们都做了吧。”西侯将郑钰铭手和儿子的手放在一起。

“大王……”

郑钰铭突然感觉西侯的眼睛有点似X光射线,能穿透人心,他正有几件事必须假西侯之手才可以施行。

作者有话要说:

卓筒井是一种小口深井,凿井时,使用“一字型”钻头,采用冲击方式舂碎岩石,注水或利用地下水,以竹筒将岩屑和水汲出。卓筒井的井径仅碗口大小,井壁不易崩塌。古人还将大楠竹去节,首尾套接,外缠麻绳,涂以油灰,下至井内作为套管,防止井壁塌陷和淡水浸入。取卤时,以细竹作汲卤筒,插入套管内,筒底以熟皮作启闭阀门,一筒可汲卤数斗,井上竖大木架,用辘轳、车盘提取卤水。

卓筒井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深井钻凿工艺的成熟。此后,盐井深度不断增加。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四川自贡盐区钻出了当时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燊海井。

111、第 111 章

郑钰铭从西侯处回到自己所住的宫殿,这处宫殿院门处的宫殿名字已经换掉,换成了总理事府。西侯继位后,郑钰铭提出要搬到王宫之外,提议被西侯当场否决。西侯认为,在王宫之外给郑钰铭重建一所总理事府太费钱。

西侯可以说没有后宫女人需要安排,王宫之内的空置宫殿很多,放在那里就是浪费,用来做行政办事处和合适。郑钰铭所在的魏姬宫改成了总理事办公处,其他一些在王宫外围的大小宫殿也被西侯改成大大小小的办事处,他和太子笙只占用了内宫中的五、六所宫殿以及两处花园,所占面积只有整个王宫的三分之一。

西侯平时节俭形象深入人心。漪姬自焚的一场大火,让人们以为王宫内库的财物损失大半,战火后的吴国复苏需要很多钱财。西侯此举不但没让人们觉得自己君王小气、抠门,反而觉得是节俭朴素,对西侯生出更多敬意。一个节俭朴素的君王是不会多苛刻自己的臣民。

魏姬宫改成总理事府后,郑钰铭将宫殿用围墙从王宫内宫中分离出来,反和内宫外围的大大小小宫殿连在一起,那些宫殿以后会分别分配作各种事务的办公处。

郑钰铭带着大牛刚进总理事府,迎面霍思华带着木头就迎了过来。

“大人,楚大人回来了。”霍思华和苏妇跟着西侯一行一起进的王都,苏妇是来照顾郑钰铭起居,霍思华是来帮郑钰铭誊写文书。

霍思中要留在南埠协助余奎,郑钰铭身边就缺了一个助手,助手必须是自己信任的人来担任。郑钰铭本来想从马仁的手下挑选一个来担任,可马仁手下的三百士兵只是识字,跟霍思华相比,文化程度都不比不上霍思华,郑钰铭思来想去,就让郭泗回蔚山接西侯父子和公子光的灵柩时,顺便将霍思华和苏妇一起带来。

“哦,楚大人在哪?”弯腰抚摸木头的郑钰铭眼睛一亮。

“在后殿。”魏姬宫改成总理事府后,郑钰铭将办公处和休息处分开,前面正殿是白天办公处,后面的偏殿改成了起居室。

郑钰铭听到楚朝辉回来,也不跟木头玩耍了,站起身直往起居室走去,木头一见主人动身,连忙抬起狗腿要跟随,被霍思华一把抱住。

“木头别乱跑,大人累了要休息,木头跟思华去见苏姨好不好?”霍思华在山谷从小就被郑钰铭和楚朝辉赋予重任,要她照顾好木头。郑钰铭不在山谷的时候,木头都是霍思华在照料。木头除了郑钰铭,最听霍思华的话,现在给霍思华抱住,它没有猛力挣脱,只是甩了甩尾巴看着女孩。

“思华那里有苏姨做的鱼丸,木头想不想吃?”霍思华用木头最爱的食物诱惑。

木头一听鱼的发音,尾巴摇得更凶了。狗不适宜吃鱼,可偏偏木头有这个癖好。平时,郑钰铭很少喂木头鱼肉,以致木头对鱼肉的向往更大,现在霍思华这么一提,木头忘记要监视楚朝辉对自己主人图谋不轨,摇着尾巴跟着霍思华离开了总理事府。

霍思华今年快十三岁了,因为生活条件非常不错,霍思华的脸色红润,个子窜得很高,现在已经有150厘米,外表跟吴国的十五六岁小姑娘相似。

郑钰铭见到快长成少女模样的霍思华后,意识到得为霍思华的将来着想,不能让外界对小姑娘有什么猜测,霍思华已经长到要避嫌的年龄,不能跟他和楚朝辉住在同一所房子。

霍思华和苏妇到达王都后,郑钰铭没有让霍思华和苏妇住在总理事府,而是在靠近总理事府旁找了所小院落,做了霍思华和苏妇的住处。白天两人在总理事府,晚上回小院落休息。

木头屁颠屁颠跟着霍思华走了,大牛在总理事府院子转了一圈,跟值班的守卫聊了会天,也回自己的房间休息。总理事府内有马仁派护卫保护,外有王宫高墙抵挡,高墙外还有魏仁率领的蔚山虎贲守护。处在层层防护当中的总理事府相当安全,大牛只要进了这里,就等于卸下保护职责,不需要再跟随郑钰铭,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只是不能随意离开总理事府,等郑钰铭外出时,大牛必须立即跟随保护。

郑钰铭三步并着两步走到后殿卧室内,发现卧室里没有楚朝辉的人影,只有楚朝辉脱下的盔甲挂在房间内。郑钰铭想了一下,转身朝洗澡的浴室方向走去。

郑钰铭和楚朝辉都不是太追求物质享受的人,两人虽然对物质享受不太在意,但有一样很龟毛,那就是两人天天要洗次澡才睡得着觉。为了保证一年四季都可以洗澡,山谷和南埠府邸,都修了冬天可以使用的浴室。

楚朝辉行军在外,没有条件天天洗澡,回到有条件的王都,肯定要在热水里泡个痛快。

“朝辉,是不是又抢在大军前面溜回来了?”郑钰铭走进浴室,楚朝辉果然在浴室中央的热水池中泡着。

“还是钰铭最了解我。”楚朝辉游到水池边,摸了把脸上的水珠,眼里都是笑意。“明天下午,大军才会抵达王都,我只要赶在中午前到王都城外跟他们集合。”

大军得胜班师将受到王都百姓的夹道欢迎,君王和大臣们都会去迎接凯旋的勇士,西侯身体不佳不能亲临,太子笙会代表父亲前往。

“你就为了赶回洗个澡?”郑钰铭笑着摇头,走进水池边。

“谁说的?”楚朝辉手一伸,一把拽住郑钰铭的小腿,将郑钰铭连人带衣拉进池中。“我是为了早一天抱抱你。”

郑钰铭一没留神,被楚朝辉拽进水池后,整个人一下没到水中,差点喝上洗澡水:“我衣服还没脱呢!”

“衣服我喜欢亲自帮你脱。”楚朝辉嘴上说着脱衣服,手上却只抱紧郑钰铭,将郑钰铭抵在池壁,不由分说吻了上去。

水池中水有点温烫,两人的体温随着亲吻慢慢伸高。

“钰铭,我这次在军中找了点好东西。”楚朝辉喘着粗气抚摸着郑钰铭的腰,郑钰铭的衣服在亲吻中,已被他脱得精光,那些衣物现在正无辜地漂在池水中。

郑钰铭闭了下眼,他现在头有点晕,这是氧气不足造成的。“什么好东西。”

“做那事的好东西,据说能让人更加愉悦。”楚朝辉附着郑钰铭的耳朵轻笑。

“做那事的好东西?”郑钰铭狐疑,不会是□之类的东西吧?

“是随军医者的祖传秘方,专给男人做那事使用的。”楚朝辉的手沿着郑钰铭的脊背往下摸,摸到自己一心惦记的地方,用力按了一下。

“这时候会有什么好药。”郑钰铭可不相信这时空医者的制药水平。

“他们用了都说好,我是调查清楚才跟医者购买的。”

“三无产品我可不用。”郑钰铭摇头,谁知道两千年前的医者是用的什么稀奇古怪东西捣鼓出的,这时候的巫医不分家,像姜圭那样纯粹的医者不是主流。

“实践比发证书有说服力!”

楚朝辉一把将郑钰铭抱离水池,用旁边榻上的棉裹住,扛到肩上就往卧室大踏步走去。

卧室跟浴室是相连的,楚朝辉几步走到床边将郑钰铭放下,光着屁股转身从桌子上拿过一个石瓶。

“这东西可是得到三军郎郎一致好评的。”楚朝辉将石瓶盖子拿开递到郑钰铭面前。

郑钰铭低头看向石瓶,不看还好,一看就被惊住。原来郑钰铭一低头,除了看到瓶子,还看到了楚朝辉胯/下的物件,医者的助兴药还没有用呢,楚朝辉那东西就兴奋得比平时都粗。

楚朝辉发现郑钰铭是盯着自己的欲望在看,他可不觉自己的东西太大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很自豪。

“今天我们一定得好好交流。”楚朝辉将郑钰铭身上的被子甩开,欺身压住。

被楚朝辉压在身底的郑钰铭突然‘咕咕’笑起来,楚朝辉几次临门一脚不能如愿的情景浮现在他眼前。郑钰铭认为,按照以往楚朝辉的霉运,这次行动也不会如愿。

“你不要笑,今天就是十级地震,我也不会离开这张床。”楚朝辉跟郑钰铭心意相通,郑钰铭一笑,他就知道郑钰铭心里在想什么。

楚朝辉嘴里发着狠,耳朵却竖着听门外的声音,就怕卧室外再响起大牛的大嗓门和木头的‘呜呜’威胁声。

“好!十级地震我们也不出去。”郑钰铭笑完用手捧住楚朝辉的脸亲吻,楚朝辉咬牙切齿的模样让他心动。

当楚朝辉抹着军中医者助兴药的分身进入郑钰铭体内时,两人都有点不敢置信。

“这次真没人来打扰了!”楚朝辉自言自语,他有种做梦的感觉。

这一夜很安静,除了身下的大床因为用力过度发出几声呻吟,楚朝辉和郑钰铭的这次深沉次交流成功了。

112、第 112 章

窗外天光大亮,郑钰铭艰难地翻了一下身,将自己的半个身体从楚朝辉的大腿和胳膊下移了出来。昨天吴国的王都康城没有十级地震,只是郑钰铭自己的身体发生了这样强度的震动,以致早晨醒来后的受灾者,有一段时间以为自己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

打着响呼的楚朝辉发觉自己身下少了什么,闭着眼长臂一伸,将郑钰铭捞到怀里抱紧,继续他的酣梦。

郑钰铭侧头看到窗户缝隙透进了阳光,深知今天时间已不早。总理事府的公务一大堆,往常这个时候,郑钰铭早就起床处理政务一两个小时。

“朝辉!”郑钰铭轻轻推了下楚朝辉,动作太轻没有推醒,只是鼾声稍微小了点。

楚朝辉睡眠并没有打呼的习惯,实在是赶路辛苦加上昨天晚上过于卖力,太疲惫才有今天早晨这种鼾声大作的现象。

楚朝辉眼眶旁微深的颜色阻止了郑钰铭轻推动作。楚朝辉今天可以睡到中午,只要赶在下午三四点前混进班师进王都的大部队。郑钰铭想让楚朝辉多休息一会,等到吃午饭再来叫醒。为了不惊醒楚朝辉,郑钰铭挪动酸疼的身体一点一点向床边移动。

“天亮了吗?”就在郑钰铭可以从楚朝辉怀中完全挪出来时,楚朝辉醒了,他一把将郑钰铭再次捞进怀里,翻转爱人身体,侧头低下拔开郑钰铭的后/穴查看里面情况。军中医者的助兴药除了增加做/爱的快感,还能起肌肉松弛作用,这种作用让郑钰铭的身体更好的承受住欢爱。

“快放手,今天我得帮大王起草几份诏书,再不起草,就赶不及在大军班师进都时宣读了!”楚朝辉大大咧咧的检查动作引来郑钰铭的抗议。

“诏书 ?'3uww'”楚朝辉停止动作。

“就是周成他们的身份问题,封主的封地问题,封地的私兵问题,有功大臣封爵的问题。”郑钰铭扳了四根手指才数完。

“要废奴隶制了吧?”

“不会一下子强制废除,先取消奴隶买卖再说。”取消了奴隶买卖,也就从源头掐住了奴隶制的生命。

“温水煮青蛙政策好。”楚朝辉赞赏地看着郑钰铭,能由西侯出面颁布制度改革,比郑钰铭自己直接施行受到的阻力要小。

郑钰铭自豪一笑:“就如蔚山人一样,观念可以不知不觉改变。”

吴国的半年战乱,花光了郑钰铭辛苦三年积蓄下的物资和钱财,不过这些物资和钱财并不是全部消耗一空,它消耗的同时,大大促进了蔚山地区各行业的发展。

军队的所需的一切军用物资都是由蔚山贵族跟郑钰铭合办的手工作坊、南埠山谷的工厂制造出来。战争花出去的钱又转变成利润回到郑钰铭和蔚山贵族们的口袋。赚得最多的是承制军服、军被和军鞋的十几个作坊。

蔚山一切有能力生产这些商品的工厂作坊主都接到了订单,这些工厂作坊主们全赚了个满钵,在工厂和作坊工作的工人,因为郑钰铭早和开厂开作坊的贵族有协定,他们也赚到了不菲的工资,那些在厂里工作的奴隶,因为跟平民的工资待遇一样,他们在实际待遇上,已经脱离了奴隶身份。

制造业主赚了钱,那些原料供应单位也同样分到一杯羹,蔚山的平民家庭纺织出现了联合。南埠纺织厂中的先进纺机式样慢慢泄露出去,聪明的工匠按照纺织女工口中描述的纺机模样和原理,山寨出适合家庭纺织的机器,山寨版的织布机没有南埠纺织厂的机器先进,但比原来大秦本土的纺机要好几个档次。

蔚山农妇用上这种纺机后,效率比原来翻了几倍。南埠纺织厂生产的都是中高端布料,农妇们纺织出的低端布,很好的弥补了蔚山高低端布不平衡的局面。

军服军被订单采用的布料大都是中低端布料,中端布料由南埠纺织厂吃了独食,低端布料就由蔚山的贵族织布作坊和平民家庭纺织提供。低端布料需要的量非常大,贵族作坊为了多挣钱只有增加工人,这些工人有大一部分是奴隶转变。

家庭纺织户的农妇们最初靠自己辛劳来加大产量,但她们再肯吃苦耐劳,也得休息吃饭上厕所,一台机器最多使用十四五个小时。有聪明的平民想出了让机器二十四小时不停的方法,就是当自家主妇纺织疲劳去休息时,他们雇佣一个会纺织的妇女到家里来继续织布,这样一来,机器就可以二十四小时在工作。

当人们发觉这样能在雇工身上赚到利润后,脑子灵光的立刻请木匠多造纺机,扩大雇佣规模,这些平民成了新兴工业作坊场主。

纺织分纺纱、织布、印染,为了提高产量和效率,纺织手工业者开始分工合作,纺纱的纺纱,织布的织布,织好的布又由专门印染的作坊印染,他们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扶植的商业链。

军服、军被形成了一个商业链,军鞋也是如此,只要会做鞋的作坊和家庭都在日夜开工。

郑钰铭下订单这些订单时,都有样品制版一起跟单下制造商手里,郑钰铭尽可能的在培养贵族和厂主作坊主的流水线制造意识。

郑钰铭下在蔚山地区的大笔订单不但让蔚山的工业作坊蓬勃发展,还刺激了楚国和陈国,甚至赵国的棉麻种植。这些国家的棉麻大部分被楚国商人收购,相比往年偏高的价格,促使种植棉麻的贵族们决定明年再扩大种植面积。周围诸侯国贵族的决定为郑钰铭新闻乐见,蔚山地区的纺织业如此发达,他却不想让棉麻成为当地主要作物。

除了军服军被军鞋,军需单上还包括各种生活用品、医药药草。军队所需的大量药物,由姜圭和山谷医徒是配置不过来。姜圭请示了郑钰铭后,将一些药丸药膏配置承包了出去,蔚山的医者都接到了业务,他们也因此获得丰厚报酬。军队采购的生活用品,同样让从郑钰铭手上得到秘方制造的蔚山小贵族们发了笔横财。

总而言之,吴国的一场百年不遇的大动乱,成就了蔚山从上到下的人民,他们统统在这次战争财中获益。在这一场忙碌制造过程中,蔚山资本有了初步发展。

蔚山地区不大,当地的封主都是小封主,引导他们抛弃奴隶制,将奴隶变为自由劳动力难度系数不大,但在吴国范围推行就没有这么简单轻易。吴国剩下的大封主,农庄里动辄上百的免费奴隶,要让封主一下子将免费劳动力变成有偿劳动力,肯定会引起大封主的反对,这对需要稳定发展的吴国很不利。所以郑钰铭请求西侯发布的四道诏书内容得温和,得带着隐蔽。

楚朝辉在郑钰铭挣扎着去前殿办公后,又小眯了一会。中午在卧室跟郑钰铭吃了苏妇精心烹制的午饭,才穿戴整齐,披了件斗篷,带着五个护卫偷偷溜出王宫,到郊外等候班师大军。

下午未时,太子笙在郑钰铭的陪同下,带着王庭大臣和贵族出了王都,到郊区三里远的地方迎接凯旋而归的军队。这一天,王都几乎成空城,百姓们扶老携幼挤在大道两旁等待观看勇士。

太子笙和群臣贵族刚到预订迎接的地方,一支一色装备的队伍,高举‘吴’王旗和‘楚’将旗,军旗之下是骑着高头大马,全身盔甲的楚朝辉、东、南司马,他们后面就是纵队横队排列整齐的士兵,最前是两百多辆战车,后面为扛着各种武器的步兵。

东、南两司马领军去边境是在夏末,士兵们身上穿的都是单衣,自漪姬切断军需供给后,军队的粮草衣物器械等物资都由南埠木船运送。这也造成两位司马手下将士身上的衣物跟蔚山大军颜色统一,样式统一,都是藏青颜色,上下短衣打扮,腰间系武装带,士兵脚上绑腿加布鞋,军官是绑腿加皮靴。

本来千军万马走来就有股威势,现在统一的服装,更增加了这股气势。

王都康城的人们从来没有见过军服还统一的军队,加上走在前列的步兵是楚朝辉亲手训练出来的五百奴隶平民士兵,这些士兵都经过队列训练,行走时行动步伐一致,给人的视觉效果更加冲击。王都百姓对这些精兵强将给予了最热烈的欢迎,欢呼声响彻天空。

这一天,西侯派使者在大军前发布了五道诏书。

第一道是所有参加平乱和抵抗唐军侵略的奴隶兵都恢复自由民身份,有显著军功的奴隶由各军将领论功向王庭请赏。因为奴隶士兵对吴国和平做出巨大贡献,吴国自此之后,取消奴隶买卖市场,也取消了追究烙印逃奴的法规。

奴隶买卖取消后,劳动力交易改成雇佣方式。

第二道是取消封主封邑上的私兵,封主的安全不用他们自己来保障,以后会由王庭来负责治安和安全。

西侯认为,吴国大乱的源头,就是姜大夫私养了8千私兵,有了底气才帮着漪姬篡位成功。他这道诏书声称要掐了封主拥兵作乱的可能。

第三道是推恩令,封主百年后可以将封地平分给自己的嫡子,当然,要分点给庶子也可以,只是庶子所得不能超过嫡子。

第四道是以后封赏功臣不会赏赐封邑,只会用钱财和升爵位来做奖赏,爵位可以由嫡长子继承,只是得降级继承。爵位只代表身份,不掌实权,但可议政。

西侯的四道诏书一出,贵族们议论纷纷,有三分之一人表示赞同,这些人中大部分是蔚山贵族,有三分之一的人茫然或者中立,有三分之一的贵族有不满。

第一道关于奴隶的诏书,没有要他们废除封地上现有奴隶的身份,这对他们现有利益触动不大,贵族们对此没有激励反对情绪。

第三道推恩令得到封主们赞同,儿子一多,总要有喜爱和不喜欢的,按照推恩令,自己喜欢的儿子哪怕不是嫡长子,分财产时可以光明正大的得到一份。

第四道将赏赐封邑变更为钱财和爵位,贵族们认为物质上差不多,再说最应该厚赏的郑钰铭和楚朝辉,跟着两人建功立业的蔚山贵族都没有出声反对,大部分功臣自己没有异议,王都小部分有功贵族自然不能出头反对。

只有第二道,有封地的贵族,对不能养私兵这条诏书有点不满。

不过面对眼前的几万大军,不满的贵族都选择了沉默。楚朝辉是这支军队的实际掌管人,而西侯的坚定支持者就是这位军权人物。两次内乱让吴国贵族们变得胆小,他们再没公开反对的底气。

西侯最后一道诏书是责令郑钰铭对王庭上下和有军功的将领士兵评功论赏。郑钰铭执行最后一道诏书执行得最干脆也最大方,奖赏名单一出,王庭上下的贵族全喜笑颜开。

113、第 113 章

从夏朝开始,就置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大秦建国后,沿用也是这样的封爵制。爵位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这样形成各种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诸侯国内又置侯、伯、大夫、士等爵位,侯、伯、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这种封爵制久而久之,出现了尾大不掉的后果。聪明的诸侯君主意识到这种制度会让他们失去对地方的控制,就如秦天子失去对诸侯国的控制一样。

不想自己落到跟秦天子一样的地步,八年之前,赵国国君率先在国内进行了制度改革,将封主的封邑改成食邑,封主们封地上的农民为他们劳动交租,但不能在那里实施行政权,赵王将行政权收归回了中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