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到古代搞建设-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纷对着两人还礼。

“郭虎贲,这是城门费。”吴大递上五枚铜币。

“不用付费了,如此出众俊杰光临达城,怎么能收门费。”郭虎贲仍然直盯着郑钰铭瞧,他从未见过如此俊俏男子,眼睛有点不够看。

“那谢谢军门,在下出城定送青酒答谢。”吴大看着郭虎贲痴迷的双目有点无奈,这郭虎贲是有名的以貌取人,长得好看的进城不收钱,长得丑陋的收双份,或者干脆不让进。

楚朝辉觉得这个看城门的实在不像话,不由眯眼扫了□高只到他脖子的郭虎贲。

郭虎贲被楚朝辉冷眼看一扫,醒悟到自己太过失态,连忙举手让同伴搬开路障,放吴大一行进城。

“郭虎贲想和那姣者同床共寝?”

这个时空的同性恋只存在于贵族之间,这些守卫都是贵族出身,亲友间“狎昵娈童”的时有听闻,郭虎贲就偏好男色,他对自己的癖好又从不掩饰,城门几个守卫见郭虎贲对着远去的海外人士背影依然在那痴迷,不由大声起哄。

“要真能得姣者眷顾,郭某死亦足矣!”

“我看姣者身旁有人守护。”同伴中有一人泼郭虎贲冷水。

“要是姣者垂青于我,有无人看护都无关紧要。”郭虎贲对自己好似很有信心。

“我瞧这两位气质不凡,定是出生大家。”两位穿越人士对他们行礼时不亢不卑,进退有度,守门卫士不由对两人身世开始了猜测。

“蔚主风采都不足与姣者比拟。”郭虎贲还是对郑钰铭念念不忘。

“郭虎贲慎言,蔚主是我们国主。”郭虎贲的同伴心底虽然赞同评价,但还是出言阻止郭虎贲的口不择言,他们嘴里的蔚主就是蔚山君,达城的城主,吴国国王的二儿子。

达城的街道是石块铺成,城内的房屋有些是石砖砌成,还有些是泥砖石块混合,有些贵族的房子全部是青砖青瓦,外表看起来整齐好多。这些在穿越人士眼里灰溜溜的建筑,已经是达城周围方圆百里中最得体的建筑了。

城中街道很是热闹,人流熙熙攘攘,有市民和城外的百姓,也有坐在自家奴隶驾着马车里的贵族,还有落魄的武士。这些人看到两位穿越人士都是一个表情,惊异。而两位穿越人士站在哪里都是鹤立鸡群,实在太显眼。

吴大先领着两位穿越人士去住了客栈,然后才揣了玻璃珠去找达城的一位本家,这位本家是吴大的远方堂兄,祖辈都在达城经商,在达城已经有了门路,认识一些本城贵族。吴大就是要通过这位远方堂兄去找玻璃珠的买家。吴大把珠子托付给堂兄后,就回客栈等候消息。

第二天下午,吴大的远房堂兄就派人送来口信,那颗无色的玻璃珠有人出价二十一匹达城布,问这个价钱可否接受。

郑钰铭和楚朝辉听到吴大估价就已经觉得玻璃球贵得离谱,现在听说能卖到二十一匹达城布,连忙让吴大去告诉远房堂哥,他们接受这个价格。

到了傍晚时分,吴大的骡车装着十九匹达城布返回了客栈,少掉的两匹达城布是给吴大堂哥作抽成的,这是吴国商业交易规矩,凡是通过中间人做成生意,都得抽取十分之一的佣金酬谢中间人。

郑钰铭和楚朝辉只收了十五匹的达城布,剩下的四匹送给吴大,他们两人身上的衣服是吴大提供,一路上是吴大照应,玻璃珠又是吴大帮忙卖掉,送上四匹棉布作酬谢,在两个穿越人士眼里实在不算多,这次卖珠子只是探路,别墅里在这个时空算成宝贝的东西有很多,他们需要钱财就必须变卖,有了条可以信任的销货渠道,就可以保证他们以后不缺钱币。

16、第 16 章

买卖做成,两位穿越人士和吴大心中都十分高兴,当晚就在客栈叫了酒菜庆贺一番。

“今天这青酒,为兄要敞开了喝。”吴大捋了捋自己的短胡须。

“这青酒很有名吗?”郑钰铭觉得这跟后世的五粮液、茅台比起来实在太差了点,但看吴大对青酒好似非常推崇。

“青酒当然有名了,楚国三大物产啊。”吴大对两位穿越人士开始科普,达城就处在楚国和吴国的接壤处。

楚国最有名的物产是丝绸,俗称湘丝,湘丝在大秦国是比黄金都贵的东西,普通贵族都消费不起的奢侈品,只有王公和大贵族财才享受得起湘丝所制的衣物。楚国第二名产就是铁器,楚国铁器虽然利天下,但从不外销,冶铁技术更不外传。第三就是青酒,这青酒一直是楚王室向大秦进贡的贡品,青酒产地距离吴国达城很近,因为地理原因,可以省略运费,楚国出售到达城的青酒比别处便宜得多,吴国条件中等的百姓因此能品尝到这种佳酿,而别的诸侯国只有贵族才享受得起。

“那吴国有何特产?”楚朝辉和郑钰铭听吴大解说听得津津有味。

“吴国有达城布,有东海盐。”达城周围地区许多田地都种植了棉花,这些棉花由达城村妇在家纺织成棉布,再由封地贵族收去转给商人染上颜料,达城棉布和别处棉布相比,胜在棉布柔软细密,东海盐是吴国东海边的盐场,盐场不在达城城主管辖之内,归吴王所有。

“封地贵族?”楚朝辉敏锐地抓住这个关键词。

“两位贤弟的故乡难道没有封地贵族老爷?”吴大的酒已经喝得六、七分醉,心里没有多想为什么两位贤弟会不懂大秦分封制,反而为两人细细解释大秦的土地制度。

原来大秦灭了周朝后,沿袭了周朝的土地分封制,受分封的大贵族在领地上自成一国,自称国主,国主又把自己的一些封地分封给子孙和亲信,这些封地领主不可以再称国主,只可以对自己的封地收取赋税,当然,这些封地贵族必须向国主朝贡,有时封地贵族朝贡不讨国主欢心,极有可能被剥夺封地。

“南埠是哪个贵族封地?”郑钰铭也感觉到他和楚朝辉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在山谷种植不是合法,山谷那块地不归他们拥有,这个时空的老百姓没有私产,天下土地都归封建主。

“南埠是新开垦出来的地方,那地方没有被城主分封给贵族,南埠田地的赋税是直接交纳给达城城主。”

吴大酒劲上来,说话兴致很高。说了南埠的土地归属后,又告诉两位穿越人士,从南埠到达城经过的三个大村子,有两个村子是归达城地方贵族所有,也就是说,四个村子,只有一半是达城城主直接管辖。这些贵族其实就是地主阶级。不过这些地主对辖内土地不拥有绝对支配权,不可以任意买卖。大秦土地有两种耕种形式,一种是租佃,租佃的是有人身自由的农民,一种是农奴,就是贵族地主家没有报酬的长工,还是没有人身自由的长工,这些农奴像货物一样归主人所有。

南埠的村民属于蔚山君的租佃农,虽然那些土地是村民自己开荒开出来的。

说起南埠的直接地主,吴大对达城蔚山君评价很高,话语里充满感激。原来去年的大旱田地歉收后,蔚山君免了自己封地佃农的一半赋税。因为城主亲自带头减免赋税,达城城主管辖下的贵族们只好都对佃农减免一些赋税,达城的老百姓们因此能平安度过灾年,没有像邻国的卫、唐小国的农民,在灾年饿死,达城的老百姓们对达城城主蔚山君有发自内心的拥戴。

这个时代的赋税是按人头和田亩来收税的,刚生下的小孩也算个人头,也得纳税,换算下来,一个农民家庭必须把种植的一半收获拿去交税,他们垦植的田地数目在十几亩左右。

这个时候的生产力极低,一亩小麦的收成最多一百斤左右,大豆每亩是四、五十斤,也就是说,

农民们交完赋税后,剩下的粮食就着蔬菜野菜只能裹腹,根本就没法有盈余,就是这样,还得指望地主是蔚山君这样的仁厚贵族。

把酒多的吴大送到客栈房间,郑钰铭和楚朝晖两人脸色黯然,被蓝光传送到这里已经够倒霉了,不想一起传送过来的别墅土地都不属于他们,他们变成了非法移民。

“我们那山谷还没人发现,我们注意一下,不让外人知道就好。”郑钰铭挺呕,前时空那地方也不私有,可毕竟和当地政府定下三十年的承包合同,花木基地在这段时间里还是属于郑家。现在好了,要给这时空的统治阶级知道,拆迁费都没有,直接可以赶人。

“我们所在的地方并不是绝对隐秘,附近很多农民都知道那里有个山谷。”楚朝辉打破郑钰铭的幻想,像吴大就知道东山脉后面是山谷,只不过人们没有发现通往山谷的缝隙,要翻山越岭才能到山谷里面,而山谷里除了森林和野兽,没有人们需要的东西,对山谷没有探索的欲望,使得山谷的原生态一直保持到了他们被传送前。

“那怎么办呢?想法让达城主把那个山谷封给我们?”郑钰铭皱着眉头想对策,别墅逆时空的宝贝很多,像镜子,办公桌上的水晶笔筒,要不要送一个给达城城主,去讨讨这个封建大地主的欢心,把山谷讨成自己的?

“别墅的东西太逆天,我怕引火烧身。”楚朝辉否决郑钰铭的献宝贿赂,都不知道达城城主是什么样的人,如果送东西反而引起达城城主的贪欲,他们两人别¨ xuan shū wang¨说山谷别墅,性命都有危险,这也是两人只拿一个玻璃球到达城交易的原因。古时候为了宝物打仗的事情不是没有。

“那还有什么办法?”郑钰铭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了。

“先熬个一两年,总有办法的。”楚朝辉掏出他的手枪擦拭,客栈房间的松明火把映得他的脸部轮廓越发硬朗。

郑钰铭呆呆看着楚朝辉一会儿,也默不出声掏出手枪跟着擦拭,他对楚朝晖的打算是心知肚明,这前世的亡命之徒,想要发展自己的势力,要走自己保护自己的道路。

第二天一大早,楚朝辉就请吴大带他们去达城转转,特别是城里的奴隶市场。

今天不是月初,距离月初还有十天,楚朝辉他们要去看奴隶,也只会看到犯了法被拍卖的犯人。

楚朝辉看着奴隶市场里零零落落的几个瘦弱奴隶,眼里不由露出失望的神色。

“楚贤弟,如果要买好点的奴隶使唤,可以过几天来这里。”吴大提出建议。

“过几天有很多奴隶交易?”楚朝辉眼睛一亮。

“不错,达城每个月的月初是奴隶固定交易日,那天也是达城集市。”

本来打仗抓到的战俘是奴隶拍卖市场主要来源,现在吴国和周围邻国都没有战争,这最大货源就没有了,犯了法的罪犯变成了最大货源,但是最近几年,因为天灾,自愿卖身的百姓增多,特别是邻国来达城地区讨活路的人们,为了活下去,自愿卖身成奴,这类人的比例在奴隶市场越占越大。

达城的奴隶市场虽然天天有,但大规模交易都只在月初,到了那一天,四面八方的人贩子会把自愿卖身的流民带到奴隶拍卖场交易。

既然买不到好奴隶,三人出了奴隶市场,想去百货交易的地方转悠,刚走出奴隶市场不远,吴大碰到了熟人。

“崔夫,你急急忙忙去哪里?”吴大对着一位三十几岁的中年人喊道。

“五东家,我家小主要寻医。”中年人对着吴大行了个礼,他是吴大堂哥的管家,他的主人就是帮着卖玻璃球的达城商人。吴大在族里排行为五,吴大堂哥的管家就尊称吴大为五东家。

“我侄儿怎么了?”吴大连忙关心询问,他的这位堂哥对他一向关照,吴堂哥也和吴大一样,子嗣艰难,七个孩子,活了四个,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是吴大堂哥的命根子。

“小主昨夜开始发烧,现在越来越厉害,寻了徐医者去看过,徐医者让我们东家准备后事。”崔管家一边说一边抹眼泪。

“突然发绕?还有什么症状?”郑钰铭见吴大眼睛也红了,心里一动,便上前询问孩子病状。

“小主发热、咳嗽、头昏脑涨。”崔管家见郑钰铭和楚朝辉都高高大大,一表人才,气质不凡,即使心里急着要觅良医,还是恭恭敬敬做了回答。

郑钰铭一听,这大概是严重感冒,在古代,很多小孩感冒后高烧无法降温,会就此送掉性命。“吴兄!我这里有点良药,是专治高烧不退的。”

吴大听完郑钰铭的话,眼睛一亮,他记起郑钰铭和楚朝晖曾说过,两人的海外故土医术发达,小孩死亡率极低,所带的药必是灵丹妙药,或可救自己侄儿一命,当即拖着郑钰铭往堂兄家狂奔。

吴大的堂兄叫吴牧,是个五十出头的矮个子,他的十二岁儿子是他最小的儿子,也是唯一的儿子,在遍请名医都对儿子束手无策后,吴牧已经开始绝望,听到堂弟一说,郑钰铭身上有良药可以一用,不由精神大振。

“两位侠士!请救小儿一命!”

吴牧对着郑钰铭就行大礼,吓得郑钰铭连忙扶住吴牧,让一个五十多的老人对自己跪拜,他心底别扭。

“吴大东家,我兄弟二人身上是有些退热之药,可是这药也不是百试百灵,要是病情太重,这药也可能是无效的。”楚朝辉上前对着吴牧拱了下手,他觉得郑钰铭太过莽撞了,如果退烧不起作用,挽救不了吴牧儿子的性命,给吴牧赖上害人性命就糟了,所以对着吴牧丑话说在前面。

“我儿已经如此,不管侠士的药有没有用,老朽都想试上一试。”吴牧抹着眼泪,意思是良药救不了他的儿子,他也不会对郑钰铭和楚朝辉有所责怪。

郑钰铭从背包里拿出感冒退烧药,把药递给吴牧,仔细叮嘱了服药注意事项,现在的人们一点抗药性都没有,原时空的服药剂量得减半。

二十一世纪的西药很牛逼,吴牧的儿子服药半小时后,体温就渐渐退下去,郑钰铭和楚朝辉非常吃惊西药的疗效,两人分析了一下,认为出现如此神速降温,可能跟这时空的感冒病毒太过初级有关,这些病毒在西药面前一点战斗力都没有,败退得干脆利索。知道西药对古人身体的影响后,郑钰铭连忙又关照吴牧,下次再喂药时,药剂还得减半。

吴牧摸着儿子渐渐正常的体温,喜不自胜,对郑钰铭的吩咐唯命是从,当即摆宴招待恩人,并捧出百金相授。这里的金不是黄金,而是掺了杂质的铜,这些贵金属也是货币,还是大秦通行的货币,百金可以筹造一百个大秦铜币,可以兑换到五匹达城布。

郑钰铭和楚朝辉推辞不掉只得收下,两人带着十五匹布和十几斤铜回山谷太累赘,除了拿一匹达城布兑换成吴币放在身边使用,其他财帛都存放在吴牧府上,到月初来取,两人那时要到达城买奴隶。

晚上在吴牧家青酒喝得有点多,这种米酒入口很淡,后劲却不小,两个穿越人士和吴大在客栈休息一晚后,第二天都没能早起。起床匆匆梳洗后,已经是上午十点左右,三人坐了骡车出了城门,才走出城门三里远,从达城方向突然追来五骑,把骡车团团围住,当中一人却是三人前天在城门遇见的郭虎贲。

作者有话要说:我国早就盛行分封制,特别到了西周时期,周武王灭商以后,周天子分封天下,那时诸侯小国林立,一个面积几平方公里的小国,其统治者被周天子分封为君主,以“国”自居,这个时期的曾经社会形态被奇怪地称为“奴隶社会”。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原,建立起郡县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这以后的中国社会就不叫做封建社会了,因为在当时大一统的中国,已经废除了封土建国的分封制,自秦始皇开始至辛亥革命的这段中国历史时期,应被称为(中央集权的)宗法专制社会。而同时期的欧洲经历的中世纪却是真正意义的封建社会,那时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小小的君主受到分封后各自为政,建立属于自己的城邦,如同中国的周朝,是一个真正封土地而后建国的封建社会。也可以说,中国在农业社会时期的社会形态发展是领先于欧洲社会形态的发展的,中国的“宗法专制社会”比同时期的欧洲的“封建社会”更加进步,而且两种社会形态有着很明显的区别。但是,就像一个早熟的婴孩,中国在政治上过早地发展进入中央集权制度,而经济上远远落后,这就严重阻碍了中国两千年的发展,使中国的前进自秦以后就走进了“死胡同”。 但是为什么中国的“宗法专制社会”被我们称为“封建社会”,而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却被我们称为“奴隶社会”呢?这是因为一些人对中国历史有曲解,并以讹传讹。

17、第 17 章

郭虎贲五人骑的都是战马,战马冲到骡车前面后,郭虎贲调转马头,冲着吴大和两个穿越人士高喊。

“各位请回城,蔚山君城主要见海外异士!”

吴大骡车被五匹战马包围后,浑身就开始发抖,不知道他们三人犯了什么法律,要被达城城主的虎贲士兵追阻,在听到郭虎贲比较有礼的说辞后,吴大不安的情绪方才渐渐镇定下来。拨转骡车跟在虎贲士兵的战马后面返回达城。

吴大一路上不停跟郭虎贲套问消息,想弄明白蔚山君召见他们是为了什么事。

吴大套问了半天,才从眼珠子一直盯在郑钰铭身上的郭虎贲那里得知,郭虎贲是接到蔚山君舍人魏慎的命令,要他带人火速将吴大一行追回,把两位海外异士带到蔚山君的达城府邸中去见城主。

“楚朝辉,要是有什么不对劲,你就想法脱身,到南埠把我的木头带走。”郑钰铭心底不安,不知道达城的最高统治者召见他们是福还是祸,心里在做着最坏打算。

穿到这个世界后,这个世界最让他挂心的就只有木头,至于绑架过他的楚朝辉,郑钰铭觉得轮不到他多担心,能从金三角大毒枭手中偷取到宝贝并逃脱的人,还怕逃不出小小的达城?

“我管只狗干嘛。”楚朝辉朝着郑钰铭微挑眉毛,一口拒绝郑钰铭的临危托孤(狗)。

“……”郑钰铭见楚朝辉如此毫不留情拒绝他的恳求,不由拿眼瞪了一下。

“我要管也只管你!”楚朝辉嘴角一扯,突然凑到郑钰铭耳边低声说了这么一句。

楚朝辉漆黑的眼中闪烁着一丝光芒,郑钰铭对上这种视线,不知道为什么,只觉脸上发烫,浑身僵住不自在。

吴大的骡车在五匹高头大马的护送下,驾到了蔚山君的城主府邸外,蔚山府是达城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的房屋,这样的建筑在吴大眼里是富丽堂皇,在两个穿越人士眼里却太一般,不过是几十间石头房子罢了,除了正大门比较有巍峨气势,让两人多看了一眼,其他的建筑和屋内摆设实在太过普通,一色的灰沉沉。

进了蔚山君府,吴大被留在外院,郑钰铭和楚朝辉被郭虎贲领到一间高屋前,一位十六七岁的哑巴奴隶上前领了两人进了高屋,高屋大堂正中软榻上坐着一位四十几岁留着美须的男子,这男子的颧骨很高,一双布满血丝的双眼,里面闪动的却是精光。

“两位是从海上飘泊到蔚山南埠的?”这个中年男子就是魏舍人,是蔚山君最亲信的大臣。

“是的,我兄弟正是从万里海外漂泊到此。”郑钰铭和楚朝辉上前对着中年男子施礼。

“吴牧商贾的儿子是你们所救?”

“不错,是我们随身携带的家乡之药退的烧。”郑钰铭和楚朝辉对望一眼,难道蔚山君府里也有人重感冒?

“君府有一位病人,不知两位异士有良药一救否?”魏舍人神色平常,话语却透着一丝焦急。

“也是感冒发高烧吗?”郑钰铭小声问道,这魏舍人可别把他们的退烧药当成治百病。

魏舍人犹豫了下,才把病人情况和郑钰铭细细说上一番。

原来君府的病人患了冷热交替的怪病,不但发冷发热还出汗,患此病已经半月有余。

听完魏舍人所说,楚朝辉和郑钰铭对看一眼,异口同声说出了‘打摆子’。打摆子就是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中医称“正疟”、温疟。

前时空的清朝康熙皇帝就曾得过这个病,被法国传教士洪若翰用金鸡纳霜治愈,金鸡纳霜就是奎宁,是治疗疟疾的良药,郑钰铭别墅中正好有几版去年购买的奎宁西药,是花木基地被蚊虫叮咬得了打摆子的工人用剩的。这次到达城来,郑钰铭各种西药都带了一些,其中就有一版奎宁西药。

郑钰铭从背包里找到那版奎宁西药,用手指抠了三片胶囊递给魏舍人,告诉魏舍人把胶囊剥开,给病人服食一半药粉,一天三次饭点服用。

魏舍人接过胶囊仔细查看了一番,招手唤来哑奴将两人带到侧房去休息,嘴上说是感谢两人献出良药,要好好招待他们,其实是软禁两人等西药疗效。

魏慎捧着奎宁西药走进一间寝室,寝室床榻上躺着一位二十出头的清瘦年轻人,这人正是达城城主,吴国国王的二儿子蔚山君姬光。

“公子,已经找到海外奇人的良药。”魏慎挥手让寝室侍者下去,自己急急忙忙走到床榻前,把手中的三颗胶囊递到蔚山君面前。

“魏父,药快给我吃下,你离我远点,不要被传染疟疾。”蔚山君脸色潮红,浑身发颤,见魏慎近前,连忙摆手示意魏慎离他远点。魏慎是蔚山君母族之人,从蔚山君出生,魏慎就在旁照顾,经过二十一年的风风雨雨,两人私下情同父子,无人之时,蔚山君总称呼魏慎为父。

“公子,我怕自己已经得了疟疾,这药我先吃下。”

魏慎缩回手,转身走到茶案前,破开胶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