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赦大老爷的作死日常-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心,无事。”那拉淑娴淡淡的说道,“是关于……元姐儿的。”
元姐儿尚未离去时,府里惯常都是称呼她为娘娘的。可一旦她走了,反而不知道如何称呼了。她的谥号是贤德贵妃,仍照旧称呼罢,显得侯府没将谥号放在心上,称呼贵妃娘娘罢,又显得故意提起这事儿。
也因此,那拉淑娴最终还是唤起了元姐儿曾经的名讳,虽有些不敬,却更显得亲近。
“那位……如何了?”容嬷嬷略有些迟疑,许是因着上辈子的经历,让容嬷嬷本能的对宫里不喜。又因着大房和二房的关系从来都没有好过,哪怕错不在小辈儿,可有时候难免会带了点儿出来。至少,容嬷嬷对元姐儿并没有甚么好印象。
那拉淑娴微微摇头,轻叹道:“雍华方才告诉我,元姐儿恐怕是被静妃逼死的。”
之所以说是被逼死的,而非害死,那还是因着元姐儿是自缢的缘故。估摸着,怕是连静妃都没有想到她会选择自缢罢?元姐儿身子骨不算差,哪怕先前流过一次孩子,可因着当初月份小,再加上有好生调理过,虽略损了点儿身子,却也不至于遗憾终生。至于这次,月份也不算大,按说小产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以往子嗣艰难,是绝对不可能有生命危险的。由此可见,静妃并非铁了心想要元姐儿的命。
倒是元姐儿自己,要了自己的命。
“哪个当娘的不心疼孩子?甭管出生了没,那都是心头肉。那位……先前已经没了一回,这回要是再没了,指不定就再也不可能有了,那静妃也是心狠。”容嬷嬷想得更透彻,且不说小产之后能不能养回来,就算养回来好了,需要多长时日?
元姐儿只比琏哥儿小了几个月,没了时已是二十有三。搁在寻常人家倒是无妨,那拉淑娴生小五时都四十出头了。
可皇室呢?
泰安帝虽不是喜新厌旧之人,可到底妃嫔数量摆在那里,他又是个讲究雨露均沾的,先前能对元姐儿这般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再又一次没了孩子以后,还指望他每月去个一两趟?做梦还比较快。更别说女人小产后至少要调养几个月,这些时间足够让泰安帝彻底忘却元姐儿了。
绝望是肯定的,只是很显然元姐儿并没有想过一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
“那孩子……心思太重了,以往在闺阁时,有个珠儿在跟前衬着,尚且不明显。等她入了宫,那个环境真的是你不想上进也得上进,她可不是要生生的逼死自己吗?”那拉淑娴长叹一声,她跟贾赦一样,虽对二房没甚好感,可对于珠哥儿和元姐儿倒是颇为疼爱。
没法子,谁让最初荣国府里人丁稀少呢?两房加一块儿也就仨孩子,全是嫡出,元姐儿更是唯一的姑娘家,模样好性子更好,自是格外的可人疼。
可惜,自家孩子自家疼,一旦出了门子,就全靠自己打拼了。若是低嫁也就罢了,偏元姐儿嫁到了宫里,莫说她是二房的姑娘,便是那拉淑娴亲生的,也不好过问太多。
再一次的,那拉淑娴觉得给迎姐儿挑的亲事好。
且不说张家的情况没人比她更清楚了,单说如今张家长房没落了,榆哥儿看着是好孩子,可到底只得了个举人身上,虽说以他的学识,将来考个进士应当没问题,可便是如此,没个三四十年时间,也不可能成为朝堂的中流砥柱,而那时,整个张家长房就是靠他一个人的了,堂兄弟虽能助他,可到底是隔房的,哪里有亲兄弟来得靠谱?指不定那时候还要靠十二和璟哥儿帮衬,不怕他待迎姐儿不好。
那拉淑娴不由的想到,跟她单方面别了一辈子苗头的王夫人,会不会在午夜梦回时后悔呢?
☆、第263章
王夫人自然是后悔的,甚至用不着等到午夜梦回时,她每日里无时无刻不想着这个跟她只有二十来年母女缘分的女儿。
其实,这要是算起来,元姐儿只在王夫人跟前养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而已。之后,多半时间都是跟着贾母的,哪怕贾母并不限制王夫人来荣庆堂看女儿,也不限制元姐儿去梨香院给母亲请安,可甭管怎么说,到底还是差了一层。
更别提后来元姐儿入宫了。
元姐儿的死因是自缢,这是毋庸置疑的。可背后的原因,王夫人猜了又猜,却仍是摸不透。她不是没怀疑过宫中其他有子嗣的妃嫔,也曾一度极为怀疑生养了雍华公主和四皇子的恭妃娘娘。
这也是人之常情,正常人都会往子嗣争宠那方面去思量,至于王夫人为何没去寻雍华公主和荣宁侯府的麻烦,那是因为珠哥儿软禁了她。
多稀罕不是?
王夫人站在狭小的最后一进院子里,抬头望向天空,入目的不是甚么广阔无边的湛蓝天空,而是四四方方的一小块。也是到了这个时候,王夫人才明白何为字面解释的井底之蛙,她如今虽不是囚犯,恐怕也比囚犯好不了多少罢?试问这世上,有几个当娘的是被亲生儿子囚禁的?居然还是她报以最大希望的嫡长子珠哥儿。
有时候想想,世事无常这个词还真是有够残忍的,至少搁在多年前,王夫人决计想不到,自己终有一日被困在这狭小的院子里,慢慢的等着灯尽油干,生生的被熬死……
她以为,自己这一生也就这样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曾想,今个儿居然还有人来探望她。
是那拉淑娴。
“有个事儿,我想来想去,终究还是觉得应当同你支会一声。”
许久不曾打开的院子门被打开,那拉淑娴也没打算进来喝杯茶吃口点心,只就这么站在院门口,目光轻飘飘的落在王夫人面上,淡淡的开口道:“宫里那事儿有说法了,是静妃干的。不过,她到底是自打潜邸起就跟着圣上的,又为圣上生养了三儿一女,虽说如今所有的孩子都没了,可功劳总是在的。我想,圣上不会惩罚她的,只是觉得到底还应该同你说一声。”
静妃就算真的是幕后真凶,可她毕竟不是拿着刀将元姐儿捅死的,说白了,言语相比就算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也不可能真的叫对方以命偿命的。这不单单是在皇室,就算是寻常人家好了,将旁人逼死,也不可能判斩立决的。也许,旁的惩罚会有,可再多的惩罚也换不来逝者的性命。
那拉淑娴很怀疑,若是元姐儿在天有灵知晓了此事,会不会后悔当初鲁莽的行为呢?
她才二十三岁,还有大半的人生路要走,却倒在了所有人前头。
“静妃吗……”王夫人皱着眉头喃喃的说着,似乎长年累月的囚禁让她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过了好半晌,她才迟疑的看向那拉淑娴,“你是说,是那个三皇子的母妃害死了我的元姐儿?”
静妃一共生养了三儿一女,留住的却只有三皇子锦时一人。可便是锦时,也在早先就被过继给了义忠亲王。也就是说,静妃如今是没有子嗣的。
“她曾经生养了义忠亲王府的世子。”略顿了顿,那拉淑娴如是说。
“为何?”王夫人并没有纠结这里头的关系,她只是要确定逼死元姐儿的那人是谁。在确定之后,她便开始狐疑这里头的缘由了,“大嫂,我知晓这些年来,我做过不少对不起你的事情。可到底请您看在我那早逝的女儿面子上,告诉我这里头到底发生了何事。那静妃……怎么就非要逼死我的元姐儿?”
原因?
那拉淑娴抿了抿嘴,其实她并不知晓这里头确切的原因,甚至究竟是不是静妃所为,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不过,在内心里,那拉淑娴是相信的,根据前世的经验。
在她的前世,并没有静妃这个人,不过类似的事情却也没少发生。
也许,元姐儿曾在入宫之初得罪了静妃;也许,静妃先头几个死去的孩子跟元姐儿脱不了关系;也许,原因是最简单的那个,静妃看元姐儿不顺眼……
“弟妹,你若是非要追究原因的话,那么元姐儿她是自缢而亡的。”最终,那拉淑娴也没有说出自己的猜测。
说真相,和说出自己的看法,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哪怕那拉淑娴隐隐摸到了真相,她也不觉得应该从她的嘴里说出来。再一个,人死不能复生,而作为幕后主使的静妃,因着她自身的可怜,估计也不会受到太大的惩罚。
换句话说,这个亏,贾家吃定了;这份痛苦,王夫人这个当娘的,也受定了。
“我知道了。”王夫人长叹一声,她便是有着再多的缺点,也不至于沦落到如今还不知好歹。说白了,那拉淑娴愿意来跟她说一声,已经尽到了亲戚情分,至于旁的,还是不要苛求了。
想了想,王夫人又道:“二丫头快出嫁了罢?早先我就给她准备了添妆礼,一直没机会拿给她。既然今个儿大嫂过来了,倒不是替我给了她。”
“好。”那拉淑娴应下了,却并未停留太久,很快就带上王夫人给的添妆礼离开了。
直到侯府的马车彻底消失在了眼前,身为家主的珠哥儿这才命人关了门,慢慢的渡步到了最后一进院子。
说起来,贾家的宅子还是当初贾母替他们置办的,不算大,却也堪堪够住了。加上正好一进院子远离前头的街面,端的是清净,珠哥儿索性让人休整了一番,将院子一分为二,一半让贾政住,另一半让王夫人住。倒不是不想让他们夫妻二人团聚,而是单纯的不希望他们再掐架了。
至于贾家其他人,皆由李纨代为教养着,又因着贾政这人肚子里还算有点儿墨汁,便让其帮着教导府里的哥儿。
当然,珠哥儿两个亲生的哥儿都是他自己教养的,说真的,他还真就信不过贾政。不过,宝玉和他那几个庶出弟弟就无所谓了。只要不涉及自己亲生的哥儿,珠哥儿还是很淡定的,一点儿也不怕贾政下狠手把儿子们弄死了。
等珠哥儿走到王夫人所居的最后一近靠右面的院子时,只隐隐约约听到左边传来阵阵背书声,脚步略顿了顿后,他还是进了王夫人那院子。
“太太。”
珠哥儿始终都是那般的彬彬有礼,甭管对面是甚么人,纵是一个粗使婆子,他也是礼遇有加,一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模样。
然而,仔细看去,却能轻易的发现珠哥儿原本如玉的面庞早在不知不觉间添上了许多细纹,甚至两鬓都出现了斑斑白发。
——心思重,承受能力差,极容易因忧虑过度造成心血枯竭而亡,最好的调养法子就是让他放轻松。
曾几何时,太医的话还历历在目,可珠哥儿却不得不背负上这沉重的责任,只因他是家中的嫡长子。
大徒律法有云,嫡长子可承袭家中爵位,可继承祖宅和祭田,并可获家产中至少七成以上……这是权利。与此同时,嫡长子的义务也有不少,赡养父母长辈,教养弟妹子侄,以及支撑起一个庞大的家族。
大房的嫡长子琏哥儿只比珠哥儿小了一岁,俩人在同一年科举入仕,又先后成亲生子,官运也相差无几,然而命运却差距极大。至少,珠哥儿记得很清楚,自己上回看到琏哥儿时,后者还是那个笑起来一脸得瑟欠揍的痞子样儿,半点儿都没有被生活所压迫的模样。
也是,琏哥儿原就只需要享受生活……
“太太,我知晓我的很多做法都不被您所认同,事实上父亲也是这么认为的。”说到这里,珠哥儿忽的笑了一声,“说起来,这怕是多年来,你们二老难得的有了共同意见罢?对了,我来是想告诉您,大伯家的二丫头就快出嫁了,璟儿的亲事也已经定下来了,您可知晓?”
迎姐儿即将出嫁一事,王夫人自是知晓的,可她并不知晓璟哥儿之事。
不过,她也并不好奇。
“且不论侯府之事,想来大伯铁定会将一切料理的妥妥当当。”
珠哥儿苦笑一声,曾经整个家族里最不靠谱的大伯,如今看来,人家才是最为靠谱的。瞧瞧给儿女挑的那些个亲事,俱是极好的。哪怕小五尚未说定,可那也是因为小五年岁太小的缘故,等再过个七八年,小五绝对能说上一门四角俱全的好亲事。再反观自家……
“太太,宝玉的亲事该如何是好,您给我个准话儿罢。”
“去找你祖母。”王夫人头也不抬的道。
“若是老太太愿意管这事儿,或者她有这个能耐管,我也不会来打扰太太您的清净了。侯府那头早就传出话来,说该给宝玉的一定不会少了半分,可老太太却是要为已故的老太爷祈福,再也不会离开家庙了。”
这是往好听了说的,事实上但凡耳目略灵通的,早已打听到了当初泰安帝的那份口谕。
口谕也是圣旨,一样需要不打折扣的完成。
也因此,自打那一日贾母登闻鼓告御状之后,她便再也没有出过门子。甚至别说出门子了,等连着赶工将家庙造好以后,贾母甚至连房门都没有出过,更因着家庙绝不允许有荤腥出现,更不准身着华服涂脂抹粉,也因此贾母如今的日子比之王夫人更为凄惨得多。
“那就找老爷去。”
“可老爷他……”珠哥儿忽的有些踟蹰了。
王夫人终于将目光落在了珠哥儿面上,身子微微一颤:“珠儿,你别再管这些事情了,事情太多了,你打小身子骨就不好,别管了,放手罢。若是连老爷都知晓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又何苦揽这么多事情上身呢?”
珠哥儿苦笑连连,他也不想管,可他还能如何?
“罢了,索性由我再最后做一次恶人罢。”王夫人长叹一声,她这辈子已经这样了,何苦再苦撑着拖累孩子呢?
犹见珠哥儿一脸的茫然,王夫人便吩咐他去王家送个口信:“……不是你大舅舅家,他们家是绝不会理我的,你去你二舅舅家,他们家虽败落了,总归底子还在。也亏得当初赦大老爷下手早,但凡略晚一些,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二舅舅……”
“让你去你就去!”王夫人抿了抿嘴,又道,“别怪我心狠,若是两个儿子只能保住一个,我的珠儿,娘绝对会保你。”
也许跟其他枝繁叶茂的大家族比起来,他们分出来的这一房甚么都不算。可对于珠哥儿来说,人太多了,且不说是非,这压力也不是他所能够承受得住的。偏生,李纨虽能管得了后宅,可在外头的事情上,却是丝毫帮助都不能提供给珠哥儿。至于李纨的娘家,更是完全靠不上。等于就是将整个家里所有的责任一并压到了珠哥儿身上。
王夫人她很害怕,害怕某一日有人告诉她,她又要再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
与其这般,还不如趁早将所有的隐患尽数去除。
而很不幸的,头一个隐患就是宝玉。
☆、第264章
王子腾夫人一脸震惊的望着自己这位曾经算是高嫁,如今却是一文不值的小姑子,面上俱是满满的不敢置信。然而,便是如此,她也没有立刻起身离去,而是略带着一丝迟疑的盘算起这个意见来。
这些年来,随着泰安帝的登基,以及太上皇的驾薨,一些老臣们的子嗣都过得不大好。事实上,比起太上皇的念旧,泰安帝更愿意重用那些科举出身的寒门子弟,这让像王家这样的人家私底下颇为不满。
其实,若说泰安帝完全重用寒门子弟也不尽然,毕竟还是有一些老臣之子成为朝堂中的中流砥柱。
譬如贾赦,譬如林如海,再譬如保龄侯爷……
然而,都不需要细想,就知晓这些全部都是通过科举入仕之人。泰安帝的态度很明白,萌祖荫并非不行,却绝不可能成为朝中重臣,左右他能使的人多得很,既如此,就没必要对老臣子嗣格外优待。换句话说,想要入仕,就去科举。
道理谁人不懂?可做起来却是太难太难了,且不说考进士有多难,事实上大部分人连举人都考不上。
偏生,泰安帝的态度摆在那里,像王家这等又曾经得罪过他,基本上可以说算是绝了希望。尤其……王家只得一女。
“二嫂,您仔细想想罢,我家宝玉纵是有再多的缺点,他的人品才貌还是俱佳的。撇开他,二嫂您还能找到更加合心意的赘婿吗?”王夫人一脸的笃定,假若她今个儿是替宝玉向王家提亲,但凡王子腾脑子没问题就绝不可能答应。不过,反过来若是让宝玉成为王家的赘婿,她却是有十足十的把握。
世间对女子本就苛刻,男子想娶媳妇儿极为容易,女子若想个赘婿却是千难万难。当然,若是只想随便寻一个自是容易得很,可那人必是出身地位,且品貌也很难以保证。
正如王夫人所言,甭管宝玉有再多的缺点,王家也绝不可能寻到比宝玉更好的赘婿了。
论身份,即便贾政如今是一介白丁,可宝玉仍是荣公贾代善的嫡孙。论相貌,也就只有璟哥儿和北静王爷水溶能同宝玉相比了,就算是琏哥儿也没有宝玉那般精致的容貌。论年岁,宝玉甚至还要比王子腾之女小了五岁……
“我答应了,不过最终还得由我家老爷来拍板决定。”王子腾夫人只略一迟疑,便松口答应了下来。
王子腾之女名王熙鸾,比她的堂姐王熙凤也没小几岁。然而,如今王熙凤都有一子一女了,她却仍尚未出嫁。这倒怪不了她,只因当初在她出嫁之前,王家先出了事儿,紧接着她的未婚夫家保宁侯府被泰安帝直接连根拔起,连原本的侯府都已经易主了。这直接导致王熙鸾亲事作废,她便因此拖到了如今。
凭良心说,王熙鸾本身并不差,论相貌身段,同王熙凤比起来也不分高下。问题在于,她曾经定过亲,虽不是退亲,可未婚夫全家死的死,发配边疆的发配边疆。其实,若是她有情义的话,就应当跟着未婚夫走,可惜她害怕。
害怕的结果就是,一直到她曾经的未婚夫死去,她都没敢出面。加上王子腾虽最后保住了性命,官途却是坎坷无比,哪怕曾有人上门保媒,可看得上她的,她看不上,反之亦然。
最终,王子腾索性拍板,决定给女儿招赘。左右他年岁也不小了,与其期待着再得一子,还不如指望女儿招的赘婿。可问题依然存在,想要找到合心意的赘婿,一点儿也不比给女儿挑个门当户对的亲事来得容易。
“放心,只要二嫂如实的将事儿告诉我二哥,想来他一定会应允的。”王夫人格外的淡定,相较于打小就看不上眼的大哥王子胜,她跟二哥王子腾关系极好,相互之间也更为熟稔了解,她敢打包票,王子腾一定不会拒绝。
显然,王子腾夫人也是这么想的,因而并未反驳王夫人这话,倒是额外问了一句:“可还有旁的要求?”
“并无。左右我知哥哥嫂子的性子,必会将宝玉视如己出。”王夫人道。
听得这话,王子腾夫人终于放下了心来。她对于这桩亲事极为心动,怕就怕王夫人提出了甚么难以办到的要求。至于宝玉那略有些小姑娘的软绵性子,王子腾夫人倒是无所谓,大不了就真当娶了个媳妇儿进来,乖乖的待在后宅,管他是吟诗作对还是折腾胭脂水粉,只要到时候王熙鸾能生下儿女来,大不了让她家老爷转而培养孙子去。
打定了主意后,王子腾夫人便快步离去。次日一早,就派人过来给了准话,说王子腾应允了。
既是应允了,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亲事素来都是男方操办的,虽说这回王夫人才算是男方母亲,可她的宝玉是去当人家赘婿的,所以她索性袖手不管了。当然,嫁妆还是要备下的,王夫人娶了自己嫁妆里的一部分,又特地派了人给荣宁侯府的人送口信,让贾母等人到时候记得添妆。
说真的,收到口信时,王熙凤是一副日了狗的神情。
谁能想到宝玉居然会去当人家的赘婿?而且那人不是旁人,还是她王熙凤的堂妹。偏生,王熙凤又知晓没人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的,在惊愕之后,还是将消息递给了府里其他人。
一时间,荣宁侯府所有人都懵了。
能不懵吗?那个曾经因着衔玉而生,被当成贾家未来救星的宝玉,居然要当人赘婿了?虽说荣宁侯府这边已经出了一个驸马爷,可说到底驸马爷跟真正意义上的赘婿还是不一样的。至少,十二不需要入住岳父家中,更不需要奉养岳父等人,将来他的孩子无论男女都姓贾,上的是贾家的族谱,而非皇室徒家。
可宝玉就不同了。
他是真正的赘婿,成亲后要入住王家,管王子腾夫妇二人叫父母亲,将来不说孩子要跟着姓王,连带宝玉本人都要入王家的族谱,死后也是葬在王家祖坟里……
这叫荣宁侯府的人如何不呆若木鸡?!
贾赦头一次对王夫人表示了敬佩之情,还真别说,这招看起来蠢,实则却是真正的釜底抽薪。试问,连宝玉都嫁出去了,接下来那些并不比宝玉小多少的庶出子女呢?这嫡子且不曾留在家中,庶出的还有脸留?可以说,王夫人这是变相的学了荣宁侯府的做派,只是她的损失会更大。
失了一个嫡子。
“不错了,至少她保住了珠儿。”那拉淑娴微微叹气,连她都感觉出来珠哥儿那孩子近段时日愈发有些不好了,若是连珠哥儿都出事了,那二房就不单单是败落的问题,而是真的没救了。
到了那个时候,荣宁侯府这边,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