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看你不顺眼-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看着管家递上的账册,就算再不知事儿,蒙丹也有些脸红,带着侍卫一起去喝花酒什么的被人点出可不是一件美事。

    可是含香的陪嫁不是很多么,怎么会花的这么快?想不明白的蒙丹也就只好这么算了。一脸愁容的带着侍卫出去跑马散心去了,看的管家目瞪口呆。

    看着蒙丹骑马走了,含香除了哭也是个没法子的主儿。阿里和卓舍不得女儿受苦,但也不想接济蒙丹,只能通过含香的贴身丫头偷偷照顾含香。

    就这样,一路上的风霜和蒙丹的各种咆哮让含香憔悴了好多,她心里隐隐有些后悔了,可是看着周围人一脸“早就知道会这样”的表情。她就觉得丢脸,暗暗给自己打气,一定坚持下去,可惜更是凋零了……

    蒙丹看着褪去了“圣女”光环的含香其实也就一般,再说了含香从来不会拒绝他,可以为所欲为后更没几分新鲜了。再看看新的“圣女”,觉得她美的惊人,对含香放弃“圣女”嫁人一事有些抱怨。如果含香现在还是圣女的话,自己的生活是不是能更好几分?

    含香是单纯,也是爱情至上的人,可她并不是傻子,对于蒙丹一路上对自己的越来越多的嫌弃也是看在眼里的,于是更怀念自己是圣女的日子了。

    那是全族人对她的崇拜和供奉让她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哪像现在?自己和那些嫁人了的女人有什么区别?手脸都变得粗糙了好多,再不复以前的细腻柔滑了。

    渐行渐远地两人都知道对方对自己的嫌弃,可是谁也不想捅破,只能这么维系着,僵硬地过下去。说不定哪天会爆发也不一定……

    到了京城,阿里和卓也没之前那么大的底气了,谦和地跟着五阿哥去参拜了皇帝,也没有让圣女献舞的桥段。乾隆知道这位新圣女是维系两族和平的吉祥物,直接把她收进了后宫,直接册封容嫔,赐住宝月楼。

    后宫中除了慈宁宫和坤宁宫一片淡然外,其他人都不是很高兴,现在皇上就不怎么进后宫,又来了个这么漂亮的容嫔,还让不让大家活了。

    可惜她们也知道这容嫔动不得,而容嫔又是个聪明的,装作什么都不懂。除了给太后皇后请安外,一律缩在宝月楼不出来,面对别人的挑衅,她也是一副“我听不懂你说什么”的表情,气的找茬的女人胃疼,还挑不出她的错来。

    皇帝自从降了令妃的位后,就不怎么去令嫔宫里了,现在来了个容嫔,嗯,又多了可以放松休息的地方。真不错!皇帝满意就代表着后宫的态度,而容嫔自此也在后宫立足了。虽然皇帝来也只是聊天而已,确切地说应该是她说皇帝听,可这也算皇帝的恩宠吧!容嫔很满足这样的生活,华服美食,还有族人的平安足够让她在这个宫里撑下去了。现在,她又跟着宫里的绣娘学起了刺绣,有了打发时间的玩意儿,心情更好了。

    处理了回部的事儿,乾隆就一心开始发展内部了,总得让大家吃饱饭吧。刊印出了很多单页的《农政全书》发给各州府,让他们协助农民种植玉米啊,土豆啊这些能果腹地农作物,种子官府提供,来年的赋税也收玉米土豆。当然遵循不许强迫,一律自愿地原则。

    乾隆就怕有些地方官为了所谓的政绩而坑害老百姓,特地派出去了二十个巡查组,全国范围地抽查,如果出事了,就罚俸罢官,列出了种种惩罚措施,偏还不让你辞官,什么时候你负责地农民能吃饱喝足了,大家对你的考评得优了才能升职离开。

 第44章 还珠格格(完)

    乾隆继续发展国内的农业经济,也没放弃继承人的培养,自从封永璂为嘉贝子后,让永璂入住养心殿,把他带到了身边,让他从日常中学习。有不懂地就请教所有可以问的人,皇帝啊大臣啊,甚至是伺候的丫鬟太监都可以。

    众人看着聪明又一脸谦和的十二阿哥,对未来太子的态度很热情。只要十二阿哥提出了问题,大家都积极地帮他解答,力求在未来皇帝面前留个好印象。以后的日子也能好过点儿不是!

    对于众人的心思乾隆也能猜出来几分,不过他也没拦着,大方放手让永璂拉拢人手,组建自己的班底。这是他对永璂的承诺!反正他也没打算老死在这个位置上,等永璂能顶起来的时候他就退位让贤,安心做太上皇去,带着老娘皇后四处游览大好河山去。

    乾隆三十年时,皇帝颁布了“扫盲”的谕令,责成各州府,县衙举办“扫盲”班。务必使其辖下22岁以下的年轻人认识5000个字,且教材大部分是皇帝让人印发的农工类的书籍,小部分才是儒家的典籍。开始了第一期长达三年的“扫盲”任务。这项差事完成好的话皇帝会刻录碑文以表彰他们的功绩。这大大调动了官员们的上进之心,做事更是用心了几分。

    可是国子监的人不干了,皇上啊,教书育人这是国子监的事儿啊!皇帝看了看这批神色激动的所谓的“大儒”啊,“名宿”的,想了个法子,国子监可以派人去各地巡查当地的“扫盲”工作的成效,并作出评估来,皇帝以国子监的评估为嘉奖的依据。解决了来

    等乾隆三十五年时,京城有人办起了第一份中国的报纸,其实也不完全算是报纸,有点小广告的味道。各种的招工启事啊,那位大人府上想找个厨子啊,来了苏州的戏班子之类的消息。只是这家所谓的报纸可以刊印邸报,这让顿时大家心知肚明了。当官的不订一份儿怎么可以表达自己对“圣明烛照”的皇上的敬意呢。好在这份报纸有年订的业务,而且还雇佣了京城所有的流浪儿来送报纸。

    渐渐地大家都看出了这种报纸的好来,来做广告的倒是不少,有人看出了这里有利可图,想着自己也办一份报纸好了。结果去衙门一问,结果私人不可以办,但是各大会馆啊,商会的组织都可以,甚至是六部衙门、各州府衙门都可以。

    顺天府府尹觉得皇帝果真是圣明啊,这不,这群小乞丐有人接手了,京城的治安好了不少啊。

    六部的户部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户部满尚书高其倬作为先帝的亲信深受皇帝的信重,这位人老成精地“老狐狸”从皇帝的各项政策中嗅到了点不一样儿的味道。于是他就和汉尚书一起,促使了《农业报》的诞生发行。这份报纸旨在“为农民解决问题”,上面详列了各种节气啊,各地的土壤状况啊,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啊,新的作物种植方法啊等等。

    果然,乾隆很高兴,拿着农业部送上来的样刊,当场嘉奖了户部。户部尚书高其倬手捧着皇帝刚刚赐给户部的匾额,上写着“敢为天下先”和赏给他个人的双眼花翎。笑的见牙不见眼的!

    等永璂18岁的时候,乾隆四十年时,乾隆觉得自己已经是65岁的老人了,按照天朝65岁退休的制度,所以选择了退位。

    此时的永璂进过这么多年的锤炼,不管是个人能力还是胸襟气度都是一等一,最主要的是他在皇阿玛身上学会了最重要的品质——居安思危。这对于一个帝国的掌舵者来说是很重要的,能在盛景下洞察到掩盖起来的危机:暗潮涌动的异族,国内日益加剧地供需,人口加多,土地的承受能力不足等等。让永璂暗自心惊地同时豪情万丈,自己也要和皇阿玛一样为天下万民带来福祉,让这个庞大的帝国在自己手上平稳前行,并把它的安稳和乐传给后人……

    大清繁盛起来了,经过这么些年众人的努力,最起码大清大部分人不用饿肚子了。

    对于乾隆来说,自己做的够多了。让老百姓不饿肚子是自己最大的目标,其他的他已经打了基础,只要后继者不是完全地笨蛋,就不会弄到国破家亡的地步。如果真到了那个地步,这个国家的一切只会让那些掠夺者更眼红,更凶残。

    培养出了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并留下了大清未来百年的发展国策,等他死后作为遗照会被传出来,乾隆觉得很满足,所以他很放心地在永璂登基一月后闪人了。天南海北,四处游走。美食美景让人欲罢不能,更让他满足地是每到各地,看着辛勤劳作的人们衣食不缺,便是他最大的乐趣所在。

    如果旁边没了聒噪着让他回宫过年的弘昼的话就更美好了。接近年底,永璂不放心还在外游历的上皇,于是打发了五叔去接自家不爱回家的阿玛回家。

    年近70的乾隆身体很好,很健朗,看到平安回到宫中的上皇,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这位皇帝在位时严谨的态度让人都憋着一口气,可退位后看到各种的作为后,大家总觉得有些不靠谱的违和感。比如自己下厨为儿女们做个点心什么的,让众人为他的一片慈心感动,却颇有些哭笑不得的味道。

    “君子远庖厨啊~皇上,您别难为奴才了。”高无庸觉得自己现在生活更加地提心吊胆了。

    上皇是很会做点心,可是也差点把御膳房给烧了,永璂看着名为请罪实为告状的御膳房总管,有些头疼。

    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挥手让人退下去后,永璂用最快的速度赶去了圆明园。如果去的晚了的话就没的吃了。话说自家父皇果真是“十全老人”么?连做点心这种东西都会,而且经常能做出不同的味道,父皇的解释是看的多吃的多也就会了。听的大家嘴角直抽抽。他们也吃点心,见的也不少呀!可没见就学会了做点心。

    乾隆听着所谓“十全老人”的说法,囧囧有神,让皇帝下旨禁止了这种说法的流传。其实乾隆只是想起来了以前,经常给妻儿做个点心什么的,有些怀念那种自己动手的感觉了,一个激动,他就带着小孙子,外孙女儿一起去了御膳房,结果做出的东西大家很喜欢,可是他的那种行为受到了包括皇帝在内的众人的委婉劝告。

    可也不知道是不是人越老越固执,大家的劝告却让他去膳房的次数越发频繁了。且来吃点心的人群也扩大了,他的子女们,孙子孙女儿们都爱来圆明园尝尝他做的点心。而弘昼更是赖着不回府了。皇帝实在看不下去自家五叔那个无赖样,这才打发走。

    不再操心那些国家大事后,游历也厌倦了,于是越发爱与孩子们在一起了,看着他们的童颜童语,稚趣可爱,让他觉得心更平和起来。越发淡然……

 第45章 红楼+新月

    乾隆的晚年生活平静却温馨;退位后他不再过问任何的朝政;只有皇帝偶然私下的请教他才会出口指点几句。

    因为想起了历史上的退位皇帝以各种形式来干涉新帝的新朝,他怕这种内耗耽误当下中国的发展。所以等永璂即位后,他不在出现在任何公开场合,除了自家人和已经告老退休回家的官员外;也不接见任何朝臣;对于皇帝的新政也不发表任何的满意或者不满的言论。

    这些所作所为也让永璂更加感念自家皇阿玛,他知道阿玛是希望他们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的,所以他也尽量善待他们——给他们安排了大量的工作。这也是新皇胸襟的一种体现啊!做的好了,可以去圆明园找皇阿玛要点心吃的奖励对乾隆不多的子嗣们确实是个诱惑。

    而女儿们就是重用她们的额驸,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朝廷已经不需要用公主和亲了,所以乾隆的女儿们除了早期的和敬公主和和嘉之外;都嫁在了京中。且他还很人性化在紫薇出嫁时地取消了陪嫁嬷嬷制度。

    乾隆也早早地在京中建造了公主府,召回了远在蒙古的和敬、和嘉,让他们常驻京城。

    出嫁了的女儿幸福与否与自己的努力程度有关,这已经无关乾隆的事儿了。他觉得自己做的很好了,这无关于善良或者其他,这只是作为一个男人,一个父亲的责任。

    安稳随和地活到了80岁,他觉得自己还很健康,看着儿子们有些斑白的头发,看着孙辈长大成人,已经能挑起这个帝国的担子了,他才闭上了眼睛。不过这次却是永远地不再睁开了。

    计冉再次醒过来时发现系统长大了,看着像是10岁左右的孩子了,她的猜测得到了证实,系统果然是在利用她的不停穿越来汲取成长的力量。

    有了讨价还价的资本,计冉笑的很温婉,却让系统觉得这个女人怪怪地……

    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之后,计冉很高兴,虽然自己依旧要不停地去参与别人的生活,但是能有些自己的权力还是好的。再说气气系统也是好的,总算是出了一口要不停莫名其妙穿越的气儿。且她留下了乾隆时那个坑爹的空间。虽然只有一口治疗不育不孕的泉水之外,剩下的就是她从乾隆私库里搜刮的战利品,可也是她目前唯一的财产,也是全部的财产。

    等她再次穿越时,系统给出的人选是清闲人士时,她很高兴,这意味着自己不用再努力奋斗,就可以享受生活!

    结果接受消化完记忆的计冉觉得自己再次被系统给坑了。因为这是红楼的世界,且她竟然是那位已经退位的老皇帝!

    果然是清闲的人生没错,可惜这位老皇帝可不甘心清闲的生活呀,现在正带领着“四王八公”领衔的旧臣和新帝斗智斗勇呢。

    气儿不顺的他直接摔了拿在手里的青瓷茶杯,吓的周围伺候的人一阵瑟缩。上皇自身体不好退位后,就常常发脾气,唉,也不知道今儿是谁倒霉。

    而且没有最狠,只有更狠的是他现在是退位了康熙皇帝,太后娘娘是德妃。而现任皇帝是雍正。康熙皇帝和德妃娘娘更钟爱小儿子,康熙却也知道,四儿子做事更严谨认真,才是挽救现在的国库空虚,吏治败坏的窘境的最佳人选。

    可退位后康熙的身体突然好转,他有些不甘心大权旁落,于是就纠结起一干老臣旧将地开始和皇帝对着干。

    雍正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史上最苦逼的皇帝,不受自家皇阿玛皇额娘的喜爱就算了,现在更让他郁闷的是才即位半年,自家皇阿玛就迫不及待地出来各种干预他的施政。而且他的好弟弟,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又伙同老八党在朝堂上搞风搞雨,半点儿清闲不见。

    他也知道皇阿玛退位是因为因为身体原因迫不得已的,可是没想到他身体才刚刚好了点,就这么急切地折腾。

    也不怪人家都说自己这个皇帝来的名不正言不顺,有时自己也不相信皇阿玛把皇位传给了自己,每次看着他家皇额娘一副“我只有十四一个儿子”的表情时都觉得胃疼。

    可再宠爱老十四又能怎样,皇阿玛还不是把皇位传给了自己,自己现在才是皇帝,十四还能夺权篡位不成?真当自己是死人了不成?自己低调隐忍那是风格,要是谁妄图挑战下,自己也不是吃素的,皇额娘还能护着他一辈子?他知道自己有的等,不过自己年轻,等得起。三十九岁的雍正皇帝顿时充满了力量。

    听着李德全的传话,说是皇阿玛让自己立马去见他,他也没着急上火,左不过又是那个好弟弟又去告状了吧!慢悠悠地放下折子,只带着苏培盛一个,踱着步子去了慈和宫,这皇阿玛退位后,搬去了景仁宫,又改名为慈和宫。每次看到那几个字,皇帝都觉得讽刺的慌。慈和慈和,怎么不见对自己有半点儿的慈和?

    “胤禛恭请皇阿玛圣安。”慢腾腾地行了礼,他都已经做好了多跪会儿打算,反正皇阿玛惯会这样子折腾自己,他已经习惯了。

    “皇帝,起来吧”听着了叫起的声音,他竟然有种惊悚的感觉,皇阿玛换人了?

    当然无意中真相了的雍正帝当下也无纠结的时间了,站了起来,等着皇阿玛的发落。

    “唉,皇帝,坐吧。朕今儿找你来,是想跟你好好聊聊。”躺在太师椅上慢悠悠晃着的康熙帝开了口。

    “皇阿玛有事吩咐”雍正当下也不客气,坐在了康熙的下首。

    等着上了茶,端上了几碟子点心后,李德全带着宫女奴才地出去了。

    看着这么一副推心置腹的架势,雍正的心陡然一紧,旋即又放开了心思。

    “皇帝啊,这半年,感觉如何?皇帝不好做吧觉得朕放不下手中的权利?是不是觉得朕偏心了?只顾着老十四,不把你看在眼里?到处和老臣给你掣肘下绊子了?”

    听着自家阿玛说的这么直白,又颇有几句诛心之语,难得的有些难堪羞窘,嗫嚅着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却也知道现在皇阿玛这么肯定是有深意的。

    “呵呵。我知道你心里有怨。可你这几个月下来也知道做皇帝有多难了吧!在这个位置上不是你可以为所欲为的,仰仗的并不完全是你手中的生杀大权,而是平衡的手段。”

    知道这是在点化他了。雍正顿时来了精神,认真地点了头。

    看了眼坐的端正的儿子,抿了一口茶,尝着绵柔纯正、汤底醇厚爽口的大红袍,他舒服地叹了口气,继续道,

    “至于偏心的事儿,我不是你皇额娘,可再偏心也不会到不顾江山社稷的地步。只不过是试试你的胸襟手段,可惜,你隐忍太过,手段不足。”

    “可是朕对你的这点却是最满意的,至少你心中还有些兄弟情义。皇家亲情难得,以后你就知道了。所以朕才想着你们兄友弟恭!虽然朕也知道这是奢望。”

    雍正张了张口,看着一向要强的阿玛露出了疲态,想也知道在位时的艰辛不是自己可以比的。再想想自家阿玛自八岁登基,更是比别人辛苦吧。心下一软,正想说些什么,却听见他自以为累到了皇阿玛如是说,

    “我跟二哥、五哥还是有些兄弟情义的,也许是少年登基,那个时候我们兄弟还没那么多的心思吧。等起了那等心思的时候朕也坐稳了这个位置。”

    “现在看看你们,老大、老二争的头破血流,还牵累了老十三。一个两个的都圈了才算是省事,是吧!老八倒是颇有些才干,但是仁心太过,这样的君主守成可以,但是现在大清这个态势却是万万不能的。老十四空有一腔子热血力气,半点的智谋也无,真真儿是让你额娘给惯坏了。不过你小子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不过性子太硬,逼迫自己太过,想让你柔和些。好多事儿事缓则圆的道理你是怎么都不明白啊!”

    “唉,这几个月朕算是看明白了,你呀!于己于人都太严苛了些。朕也不知道把你放在这个位置上是对是错了。”

    “不过既然坐上了这个位置,就得为万民福祉为要。你记住了,这天下是天下人的,不是我爱新觉罗一家的。”

    “你的眼光不要局限于一隅,要明白这个世界的不止有大清。你们小时候是学过西洋算学的,是知道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是超越古人的。也应该知晓西洋诸夷的野心吧!现下,他们在我大清之下,并不敢前来侵略,但是一但他们的武器船只发展起来,到那时候,富饶丰利的大清就是他们的目标了,如果没有强大的武力保护,那么大清就是一块砧板上的肉,毫无还手之力。”

    ……

    听完自家皇阿玛的一席话,虽然对于西夷诸国的论调颇有些夸大,但是对他的震撼却是一点儿也不小的。

    果然还是自己太小家子气了?皇阿玛对自己的期望似乎更高啊!

    “而且,你们兄弟在某些方面颇有几分能为,太子是我亲手教导了几十年的孩子,难道真的有那么差?这几年的太子太急躁了些,眼界不放在大事上,竟是在些鸡皮蒜毛的小事儿上跟老大兜来兜去,他们不累,朕看着还累呢。老大在行军打仗上一把好手,可是遇上文治就抓瞎,你说太子要是能早早收服了老大,还能折腾到现在这样儿?简直胡闹。”

    “朕要是再放任下去,你们兄弟就该动刀动枪了。算了,也没意思了,朕给你提个醒儿,要是不放心就把他们放出去,台湾啊、琉球啊。高丽啊、南洋诸国都行啊。他们出去了可以带钱,带人都可以啊,只是他们要发展起来几十年恐怕是要的吧!所以,与其纠结别人的强大,不如自己一直更强大。”

    雍正听到这话,顿时目瞪口呆。皇阿玛,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我快吓哭了……感觉自己受伤了的雍正在心里泪流满面。

    作者有话要说:不知道为啥

    有种把雍正写崩了的感觉

 第46章 红楼+新月(2)

    这次深聊过后;康熙再不过问朝堂之事了。每天在御花园逛逛;可很快就腻了。再好的风景也架不住每天看啊。想着圆明园虽然是自己儿子的园子,也还没自己当乾隆时候那么美轮美奂,不过应该不差了,依着四儿子的性子;定是雕梁画栋;美不胜收的,自己去逛逛应该没问题吧。

    于是他又带着一群女人去了圆明园。省的在皇帝的后宫搅风搅雨的。听到太后娘娘传召皇后,他就觉得胃疼,因为有人看到每次皇后娘娘的表情不是很好。

    太后娘娘虽然纠结着最近上皇好久都没有召见十四了,但也是没法子的,只能暗暗在旁边着急,外加敲敲边鼓。说说十四的孝道什么的。

    后来康熙听腻了一天到晚的明示暗示;在圆明园的九州清晏的花园子里,刺了德妃几句,于是她就消停下来了。虽然不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