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剑三]妹控守则-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有什么打算!”曹操苦笑,“如今兵败怕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董卓撤回洛阳了,对了,子龙将军怎会在此?若是有兵马的话我们再次追击董卓他一定料不到的,说不定能出其不意将其捉拿。”
赵云叹了口气,“我乃是公孙将军麾下,此次出来是办一些私事接个人。本是请命千人的到最后公孙将军只给了我五百人。”
五百人根本不够,看来是天不绝董卓,曹操有些丧气的想。不过看赵云这个语气对公孙瓒有些不满啊,曹操有些眼热,如果能将赵云拉来他的实力怕是会增加很多,而且他还有着一位同样武艺不俗的妹妹,戏志才先生也是他的朋友,再听听那位江黎姑娘的话似乎吕布并不是董贼的人,要是能够一起拉来。想到此,曹操不由得对着赵云更加的热切了,一路上拉着赵云说个不停,就一个中心,变着法的说着公孙瓒的坏话以及他的手下的待遇多么多么的好!
而靖瑶坐在蔡琰的车上看着前方相谈甚欢的两个人有些略囧,同时还有些忧心,兄长不会被曹操说动了吧,可千万不要这样。曹操这样一个多疑的人前期打天下的时候一定对你各种好,但是到了后期尤其是是人都有老糊涂的时候,夹着尾巴做人都不一定能够逃得了啊!
蔡琰看着忧心的靖瑶不由的笑了,“阿瑶,你在担心什么?”
“担心兄长大人啊”靖瑶叹息,“兄长肯定不能在公孙瓒手下再待下去了,公孙瓒已经对兄长起了戒心,这次出来只给了五百人,看来他是想要限制兄长了。”
“所以,你是不看好这位曹操曹将军吗?”蔡琰有点诧异,“我看这位曹将军还不错,对大汉有一颗忠心,先是冒险刺董,再是独自追击董卓。从这两点来看应该还好吧,而且看他对你兄长的态度,想必你兄长到了他那里他一定会待他很好的。”
“我知道啊,但是曹操这个人多疑,一个多疑的主公就怕他‘狡兔死,走狗烹’,所以兄长绝对不能够去他那里。”
“那你这是担心子龙将军去了曹操那里了!”蔡琰笑了,“我倒觉得你不用担心,你兄长这么的疼爱你,你跟他说明白了无论曹操说的再怎样天花乱坠他都不会去的。”
咦,靖瑶看着浅笑着的蔡琰突然间冒出来了一个主意,“昭姬姐姐,(。。 )
第39章 诸侯讨董(终章 )
再说孙坚一方,他在派人跟袁绍说了一声之后就去洛阳城中看看还有没有留存的百姓了。反正诸侯这般样子他算是看透了,上次袁术因为忌惮他扣押他的粮草险些折了大荣他就知道这些诸侯中没几个能靠得住的,他们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去,他只要做好自己的就行了。
孙坚屯兵城内,命令兵士扑灭宫中残余的火焰,清扫宫殿瓦砾,掩闭被董卓挖掘的皇陵,给死者以安宁。正打扫着宫殿便看见孙策急冲冲的向他走来,“父亲,殿中枯井之内发现了传国玉玺。”
孙坚大惊失色,“你拿到了?”孙策点了点头,孙坚直接拉着孙策到了一边,“拿出来我看看。”
孙策看看四下无人便将传国玉玺拿了出来,孙策打开那朱红色的匣子,里面放着一方大约四寸的玉玺,上面有五龙交缠。孙坚拿出来仔细的看了看,上面缺了一角以黄金镶嵌,地面以篆文书写了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王莽篡汉之时,当时孺子刘婴年幼,将玉玺藏于孝元皇太后的住处。王莽派遣他的弟弟王舜前来索要,孝元皇太后怒急之下将玉玺摔在了地上,崩坏了一角,后来王莽以黄金镶嵌。以此看来这枚玉玺是真的,孙坚将玉玺收好,“这件事情还有谁知道?”
“除当时发掘出来的兵士外无人所知。”
“我知道了,你继续去救火,今天没有发生过任何事。”
“孩儿明白”孙策抱拳离去,孙坚看了看孙策命人将当时发现此玉玺的兵士尽数诛杀了,唯有死人才不会将秘密说出去。然而他还是没有算到,此事早已经被传了出去,棋差一招。
第二天孙坚来向袁绍称病辞行,“哈哈哈,文台兄,我看你病了是假,得了传国玉玺想要独占是真的吧。”袁绍浅笑着看向孙坚一副胸有成竹的架势。
孙坚心里哽噔一声,看来袁绍这是知道了什么了,他维持住面色不动,“盟主此言何来,坚听不太懂。”
袁绍笑笑坐回原位看着孙坚,“如今我们大举兴兵讨贼,为国除害。玉玺乃是国之重宝,文台既然得了就应该献上来,存在我这里保管才是。等到除掉了董贼我就会归还给朝廷,如今文台如此匆忙离去可是不忠不义之举啊。”
“盟主说笑了,玉玺怎么会在我这里呢?”
“那建章殿井中之物是什么?”袁绍笑的意味深长,这个孙文台也不是个好对付的啊,不过玉玺他势在必得,只是这件事情不好声张出去。
“盟主,什么建章殿,坚从未见过。”孙坚淡然自若的站在那里,“我本来就没有这种东西,盟主何必强令我交出,你让我交我也是没有的。”
袁绍有些生气了,“我看文台还是速速取出交给我吧,免得徒生祸端的好。”
孙坚当即指天发誓,“如果我真的获得了国之重宝私自藏匿而不交出,便让我不得善终,死于刀剑之下。”
袁绍当即让人唤出那名暗中通报他的将士,“孙文台,此人你作何解释?”孙坚大怒,仓啷一声拔出腰间的佩剑便要斩杀那名将士。袁绍也怒了,他站了起来拔出了腰间的佩剑阻止孙坚的行动,“孙文台,你要作何,死无对证吗?”
“背主之人,不杀留着干什么!”
袁绍背后的颜良、文丑皆拔剑出鞘对着孙坚,孙坚身后程普、黄盖、韩当、祖荣四人也将兵器握在了手中,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几位诸侯听闻了此事连忙赶了过来,见到如此情况连忙劝和。孙坚冷笑一声还剑入鞘,“袁绍,你如此污蔑于我,这个盟会不待也罢。”说完便出了大帐,点兵之后拔寨离去了。
袁绍见此情况冷笑一声,书信一封给荆州刘表,让他在孙坚的归路上设伏夺取传国玉玺。
第二天,赵子龙接人回来之后听闻孙坚与袁绍不合拔寨已走的事情之后不由得暗暗地握紧了双拳,又让这小字逃过一劫。“二哥二哥,阿策有没有给你留下什么话啊?”回来之后就听闻这个噩耗的靖瑶缠着唯一留在营地的戏志才不放。
“没有没有”戏志才叹了口气,“他们走得急,孙坚从袁绍大帐里出来之后直接就走了,连打个招呼的时间都没有。”
“哦”靖瑶有点不开心,都不跟她说一声,孙伯符,我记住你了。靖瑶气呼呼的回到了自己的帐篷里面,生着生着就没气了,对了对了,好像孙坚就是再回去的路上遭遇暗箭死的。不行,她得给阿策写封信让他提防着点。想到就做,靖瑶一股脑的爬起来坐到了桌子前拿出那套许久没有用过的笔墨纸砚开始写信。
可是写什么好呢,怎么写才能够让阿策重视起来呢?唔,对了,孙坚是因为袁绍知道了他得到了传国玉玺跟袁绍闹翻了走的,孙坚又是被刘表的手下黄祖手下的士兵射死的,那就说袁绍让刘表去暗杀孙坚将军的好了,为了夺传国玉玺。不过这个东西肯定不能说她知道了不然没法交代,就说无意中截获了信件知道的。
某种程度上真相了的靖瑶,该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吗?
没出几日,看不惯诸侯作风的曹操在收拢了逃回来的散兵之后引兵回扬州去了,公孙瓒见此便也跟袁绍告辞了,反正在这里也只是喝酒宴饮没什么事情了,在这里喝酒还不如回幽州去喝酒呢。公孙瓒跟刘备早年是同学间的关系,所以在路上见到了落魄的刘备之后就收留了他,诸侯讨董期间也对其颇为照顾,还给了他三千兵马。公孙瓒拔营回幽州路过平原的时候便将平原交给了刘备驻守,对他可谓是关照有加。
回到幽州之后赵云便返回了驻地右北平,一路之上他都在考虑日后的出路的问题。公孙瓒不是明主而且今日也对他起了防范,他得到消息公孙瓒想要将他调离右北平再慢慢地剥夺他的军权。如果只是他一人孑然一身到是无所谓,但是他的妹妹,戏志才以及之后的吕布、郭嘉等人却是不能不慎重考虑的,这些人都是当世的奇才、大才,又怎么可能跟着他委屈的留在一个小地方抱憾终生呢,他不得不为他们多多的考虑几分,投奔一位明主,现在那里打下基业等待吕布他们的到来。
夜风习习,此时虽然已是暮春但是右北平的夜里还是稍显寒冷,赵云因为思考今后的出路的问题而睡不着,索性便出来走走散散心。忽然听闻一阵琴声渐隐渐现,琴声之中似乎饱含思念之情,想想右北平中能弹得如此好琴的也就只有蔡琰姑娘了。
不知不觉得赵云便走到了蔡琰的院外,他看着熟悉的木门有些怔愣,旋即苦笑一声准备离去。正在这时门悄然打开了,“原来是子龙将军。”蔡琰拂身一礼
“蔡琰姑娘,夜半时分睡不着我来散散步,听到姑娘的琴声便不自觉得走到了这里,唐突之处还望姑娘见谅。”赵云抱拳回礼略微的有些羞涩。
蔡琰淡淡一笑,“我听得门外的脚步声便知道是子龙将军,阿瑶缠着我要听琴,可没弹多久就睡过去了。阿瑶长大了,我挪不动她才出来想让子龙将军帮个忙。”
“小妹让蔡琰姑娘费心。”
“不妨,这几日我看阿瑶颇为苦恼,想是这几日也睡得不安稳。”蔡琰回身带路,小花园的石桌之上靖瑶已然趴在了那里睡熟了。
看着合着眼帘熟睡的靖瑶赵云淡淡的笑了起来,“想必是因为孙伯符那个臭小子,那个小子居心不良跟小妹表白之后就一走了之了,害得小妹东想西想的,真是欠揍。”
“伯符,阿瑶?”蔡琰也没想到这一出,不过仔细的想想两人也算是青梅竹马,伯符有此念头也不算奇怪。“他们倒是一对天作之合,伯符的才华、性情都是上上之选,若为人夫想必也会是个好夫君,只是不知道阿瑶的心思如何!”
“看阿瑶这几日的表现就足以说明了”赵云有些郁闷,自家小妹还没养大就要被臭小子叼走了,那个臭小子还离着那么的远真是想揍都揍不到。“倒真是失策,早知道那个时候就不要让孙伯符跟来了。”这样她的小妹也不会喜欢上那个臭小子。
看到赵云如此恨恨的脸色蔡琰笑了起来,“子龙将军,难得看到子龙将军如此神色,看来对于伯符很是恼怒啊!”倒也是,如果她有这么一个乖巧的小妹妹还没长大就被外来的臭小子拐走了也会很生气的吧。
“原来是孙伯符那个臭小子!”门外,戏志才愤愤的一手提着酒坛走了进来,他也是晚上睡不着起来散步被蔡琰的琴曲吸引过来的。看到赵云跟蔡琰相谈甚欢便想要离开,没想到竟然听到了这么一个劲爆的消息。他养大的小妹妹竟然要被叼走了,真的是太可恶了,最可恶的是还是自家人下的手,这绝对不能够原谅!
可是看阿瑶的神态明显是心已经被拿走了的,他这个做义兄的也不好拆了两人,孙伯符这个小子还是很不错的,重点是自家人性情什么的都熟悉,以后就算是对阿瑶不好了上手揍也有理由。
第40章 东之事
赵云看到戏志才走进来,条件反射的就抢了戏志才手中的酒坛然后喝光了,很明显这种事情大家都已经习惯了。面对如此情况戏志才无奈的耸耸肩,阿瑶的事情让他太震惊了,以至于忘了先喝光了酒再进来了!
看到两人这种习以为常的态度蔡琰有些小小的羡慕,他们的感情真的很好啊。
看看蔡琰再看看赵云,反正已经进来了倒不如讨论一下以后的发展,“蔡琰姑娘,子龙兄。择日不如撞日,我们来讨论一下今后的问题吧,首先公孙瓒这里肯定是不能待了。”
提到这点赵云也很是赞同,“公孙将军已经对我起了防备之心,已经着手逐渐的收回我手中的兵权。我倒没想到有一天会受到如此的对待,公孙将军,哎!”
“那么子龙你考虑好了下一步去哪里了吗?”戏志才坐了下来,顺手摸摸靖瑶的头发,他可爱的小妹,一想到要被叼走了就真的好心疼啊。“如今你的名气已然宣扬了出去,无论到哪里都会大受欢迎的。”
“诸侯讨董之时我也曾细细考虑过各路诸侯的性格,袁术不堪大用,若不是此人小妹跟孙伯符也不会遇险,袁绍此人虽有才但是他手下的门客都是豪门世家子弟,我等寒门之人就算失去了恐怕也是不受重用的。”
“这倒是真的。”没想到赵云竟然看出了这一点,戏志才有些意外看来子龙日后成就不可限量,“袁绍刚愎自用,优柔寡断,任人唯亲可不是一位明主。”
“其余诸人不过庸庸碌碌之人,唯一可看的便是曹操与孙坚,孙坚将军我不用提,曹操此人有忠心有胆识而且对待有识之士十分重视,如果我们去了必然会受到重用的。”
“子龙想去投靠曹操?”还不待赵云反对蔡琰便道,“那日阿瑶回来的路上便十分忧心,她言曹操此人虽是明主但是性格多疑,一旦功成名就怕是会‘狡兔死,走狗烹’之事,若应对不好恐怕日后会有大祸事。”
戏志才跟赵云细细的想了一下觉得蔡琰说的有些道理,“没想到阿瑶看人如此精准,曹操此人确实是性格多疑,我们这些人都是一起的,曹操一旦疑心起了恐怕洗都洗不清楚的。”戏志才微微有些感叹,没想到他身边这个小娃娃还有如此看人的眼光,不过没有这么好的眼光他们怎么会聚到一起呢?!!
“那么就只剩下孙坚一家了。”赵云道,“我本想说没有伯符这层关系我可能会去投曹操的,我看得出来伯符对阿瑶是真心的,日后伯符会是孙坚将军的继承人,我们也不用太愁势力太大会被压制的问题。”
“而且中原乃是四战之地,觊觎他的人不少,我们的势力还太弱,恐怕就算是留在这里也不容易站稳脚跟,倒不如去江东缓缓图之。”戏志才微微勾了勾嘴角,这也是他跟郭嘉商量出来的谋划。中原之地有一个袁绍,有一个曹操就够了,他们去江东之地缓缓发展,等两者两败俱伤之时坐收渔翁之利。
那一夜,他们商谈了许久,直至天微微泛白之时才各自告辞回房,有了规划的赵云也不再面有忧色,每日的巡防右北平,想要为这里的百姓在做最后一点事情,希望新来的将军能够善待这里的百姓吧。
然而没过几天,远方传来了加急消息,孙坚死了,死在了征讨刘表的途中。
孙坚途径荆州之时刘表派兵劫其归路,孙坚得诸将拼死相助从而逃脱,但从此与刘表结怨,后来袁术问刘表讨要粮草,刘表不予遂派孙坚前往讨伐。袁术此举正和孙坚心愿,孙坚派兵前去讨伐刘表。
孙坚的弟弟孙静孙幼台劝说孙坚不要兴兵,“如今董卓专权,天子懦弱,中原大乱,各诸侯雄霸一方。江东刚刚安宁何必因私人之恨而起重兵,使得百姓不宁,还望兄长三思而行。”
然而孙坚执意兴兵讨伐刘表以报大仇,孙策无奈之下只好请命跟随父亲同去。孙策握着靖瑶传来的书信犹疑不定,上次刘表在他们的归途上埋伏就是因为他得到了靖瑶的传信从而有了些防备,这次父亲出征刘表他心里有些不安。刘表的计划已然被他们破坏了,应该不会有事了吧。
想了许久孙策也毫无头绪,他起身去了后院。此时孙权正在习武,如今的孙权已然七岁到了习武的年纪,孙策回到家里后就主动的接过了教导弟弟们习武的事情。看到弟弟一板一眼的挥舞着木剑孙策淡淡的笑了,“二弟,出剑要有力度,你这样不过只是个花架子罢了。”说着孙策拿过了孙权手上的木剑亲自演示了起来。
教导完孙权的剑法孙策揉了揉孙权的脑袋拉着他坐到了一边,“为兄要跟随父亲出征了,你在家里好好地照顾母亲与弟弟,武艺与学识也不能拉下,回来之后我要检查的知道吗!”
孙权乖巧的点头,抬起头希冀的看向孙策,“兄长放心就是,只是我什么时候也能跟兄长一般随父亲出征呢?”
孙策笑了一下,这个表情还真的像是阿瑶跟子龙兄长对话的表情呢,那个时候阿瑶天天磨着子龙兄长让她也一起上阵杀敌,那乖巧希冀的表情跟阿瑶一模一样。说到阿瑶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父亲走的甚急,他都没来得及跟二哥说一声,恐怕阿瑶一定生他的气了吧。也许没有,阿瑶不是还写信给他告诫他刘表的事情了吗。
“兄长兄长,你在想什么?”孙权看着兄长脸上淡淡的微笑不明所以。“你还没有回答权的问题呢!”
“出征的问题,等你及冠之后父亲自然就会带着你的,咱们孙家的儿郎都必须经过战场的洗礼才是。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努力的学习,武装好自己,到时候在战场上才不会怯战,才会打胜仗。”
孙权瘪了瘪嘴,不满意的说,“兄长当时明明十岁就上战场了,为什么我要等到及冠?”
孙策笑了起来,“那好,等你满十岁的时候有我当初的武艺,我就跟父亲说让你跟着我上战场如何?”
“兄长说话算话,我到时候一定会超过兄长的。”
“好,我等着你超过我!”
孙权、孙策兄弟二人在小院里约定着未来,他们却不知道时间太过漫长,等到了那一天一切都已面目全非,那个约定注定不会成行。
没过几日,孙坚点兵直奔樊城。黄祖命□□手埋伏于江边,见船靠岸便乱箭齐发。孙坚见此命令所有士兵趴在船上,驾驶船只来来往往的诱使黄祖放箭。一连几日皆是如此,黄祖的箭支很快就不够了,孙坚算的黄祖军备不足,取船上的箭支一齐朝岸上放箭,黄祖不敌只得退兵。
孙坚与祖茂带领一部分兵马正面追击黄祖的败军,令程普、黄盖分两路直取黄祖营寨,令孙策跟韩当从后背夹击,三面俱发,黄祖抵挡不住败走邓城。
夺得樊城之后,孙坚命令黄盖把守船只,亲自领兵追击黄祖。黄祖一败再败,收拢败军双方在邓城郊外摆下阵势,却被先锋孙策斩了麾下大将。孙坚趁机进军,黄祖溃逃更险些丢了性命,逃回刘表那里去了。
刘表见了黄祖败军又听闻孙坚已经度过了汉江慌乱的不能自已,连忙请麾下谋士前来商议。蒯良言道:“如今我军新败,兵无战心,不可触其锋芒,只需高筑城防然后求救于袁绍即可。”
蔡瑁却不赞同蒯良的话,亲自向刘表请战,刘表准了。蔡瑁亲自领大军万人出襄阳城,于岘山布防。孙坚携大胜之师直冲蔡瑁兵镇,蔡瑁手中一无大将提升士气,而来手下兵士都是败军看到孙坚的兵马就已然是未战先怯了,只程普一人便丢盔弃甲,四散溃逃去了。
蔡瑁大败而归,蒯良欲败军之罪将蔡瑁除之而后快但被刘表拦住了。刘表采纳了蒯良的建议,向袁绍求救。
孙坚命令军队四面围攻襄阳,然而襄阳城高墙坚,非一日所能够攻下的。夜里,他正要休息的时候忽然间听见外面喊杀之声,立即领兵出营。斥候来报,有一队人马往岘山逃去了。
孙坚大笑一声,“我正闲的无事,来得正好。”于是带领亲兵亲自去追,然而岘山之上早已经被蒯良布下了埋伏,孙坚一时不察误中埋伏被射杀在了岘山之上。
显然蒯良也没想到会这般轻易地杀死孙坚,连忙调兵攻击孙坚大营,双方人马打了一夜,因着江东军无人指挥损失惨重,然而刘表手下的黄祖也被黄盖擒下了。
天明之后,孙策被韩当护着回了大营才知道了父亲身死的消息。“怎么会这样,叔父,叔父,这不是真的。”
“少将军节哀,如今刘表大军还在城内虎视眈眈,江东儿郎全都指着少将军了。”程普虎目含泪,他也没想到孙坚会就这样突兀的死去,不是死在地方大将之下,不是死在战场之上,而是因为轻敌冒进被敌人诱入了埋伏。
孙策紧握着双拳,“我知,诸位叔父请放心,父亲虽死但我孙伯符还在。为今之计
第8章 。24
靖瑶看完孙策的来信之后整个人一下子就颓靡了下来,孙坚死了,他竟然死了!她明明警告了阿策的,为什么孙坚还会死?阿策不会将她的话当做耳旁风的,更何况事关他的父亲,那么是哪里又出了什么问题导致了这样的结局?
她呆立在原地,回想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从黄巾之乱开始,一步一步的几乎跟历史上的一模一样,她努力了这么久好像什么到没有改变。奉先大哥还是去了董卓的那里,虽然是以报仇的名义但是这天下人有几人知道他的真实目的,说不定历史上的吕布便也是抱着为他义父丁原将军报仇的信念去的。她所破坏的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历史并未曾认证是否发生过的事情,董卓仍旧火烧洛阳,挟持献帝去了长安,这倒没什么,反正她跟董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