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技高一筹-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珠帮康熙帝管着大内库房,每年天南海北的多少好东西献上来,光是经手的百年老药就不知凡几,还是头一次见到品相这么好、药香这么浓的山参……须子。
  东西虽小,可是只看根须就能判断出完整的山参该是多么难得的稀世珍品,再看海东青染透羽翅的血色,只怕光是这么一点就来之不易了。
  三步开外的胤俄踮着脚张望道:“八哥,魏公公手上拿的是不是药材,我怎么看着像是参,不过这也太细了吧?”就这么点东西也值得抢破头?
  到底怕伤了哥哥的面子,他硬是把后半句憋回了肚子里。
  胤禩看得清楚,意味深长地说道:“要是普通山参自然不值什么,可若是参须呢?”
  “怎么可能!”
  胤俄眼珠子瞪得溜圆,“这要是参须,那它的本体不得是传说中的人参精,又怎么能轮到海东青得手?!”
  说到这里,他又低声嘀咕道:“我说八哥,你不会也相信那些没头没尾的神话故事吧?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可是尚书房先生教的!”
  胤禩笑而不语,只等着看大内总管如何处置手里托着的宝贝。
  魏珠不敢耽搁,急忙找来看守笼子的小太监拿钥匙放人,又连声吩咐叫水好给神鹰擦洗上药。
  众人一通忙乱终究还是把躺在火炕上假寐的康熙帝惊动了,等他披着衣裳过来一看,才知道白翡带了个什么稀罕物件。
  “去,传朕的口谕,把太医院的院使和左、右院判都找来,好叫他们辩辩药性。”
  康熙帝说完旨意,又拿眼睛打量垂首默立的八、十二子,“你俩怎么还没走呢?”
  胤禩刚要张口就被快嘴的胤俄抢了先,“回皇阿玛,儿子正要回去歇息就听魏公公喊人帮着追鹰,这不就一路跟进来了么!”
  “那现在鹰在这好好的立着呢,你怎么还留着?”
  康熙帝有意埋汰人,“等着表功看赏?”
  这下可把胤俄难住了,有亲爹的话堵着,他是既不能开口讨赏又不甘心这么走了,脑子中灵光一闪便张口胡诌道:“儿子等着看参!方才儿子和八哥打赌,说要是海东青带来的是参须,儿子就把近来降服的野马王让给他!”
  康熙帝又去看老八,“胤禩,你和胤俄是这么说的?”
  事到如今八阿哥还能说什么,只得硬着头皮颔首道:“回皇阿玛的话,儿子们是这么商量的。”
  “那你就留下来吧。”
  康熙帝点了点头,“这只鹰是你进献的,它寻来的东西自然也有你一份功劳!”
  “儿子不敢!”
  八阿哥立时正色道:“全赖皇阿玛功参天地、泽被四方,才得以承天庇佑、屡现瑞兆!胤禩亦不过是顺天而为,将神鹰交付明主!”
  言毕,他悄悄抬头瞟了一眼,却见皇上阖着眼,一副似睡非睡的模样。
  屋子里这就静下来了,只等到太医院一群人走进来行礼问安,叫人晾了半晌的八阿哥才觉得自在了些。
  院使刘胜芳深夜得到急招还以为是皇上圣躬违和,直到提心吊胆来到御前先观面色,方觉察出不是那么回事。
  稍后再一上手灵药,更觉得此行不虚。
  “启禀皇上,以微臣拙见,只此一物便抵得上御药房的至宝。唯有年份还有些拿不准,约莫能有五百年上下。”
  刘胜芳也不敢往多了说,万一皇帝用得好下面再进不来,届时劳民伤财、大动干戈岂不都成了他的罪过。
  太医院惯用的手段又如何瞒得过精明了一辈子的康熙帝,他也不细究,只留话让人斟酌着把药材炮制好,一分一毫也不能浪费。
  稍待太医院的人捧着药匣子去了,康熙帝又连夜传膳,还当着两个儿子的面给劳苦功高的白翡夹了一筷子菜,连带着让委屈了多日的胤俄再次品尝了一把心酸的滋味。
  吃完宵夜天都快亮了,宋辞才带着满脸陶醉的黑羽飞回树上眯了一觉,只等着改天挑个吉时再去探探雍亲王府的根底。
  作者有话要说:
  宋辞:抱头鼠窜的黑羽,观气相面的白翡。jpg
  另,不虐四爷,只是渣作者很好奇,如果四爷知道那些在他心中各种好的穿越女明明能够救下弘晖却任其“顺应天命”会是什么感觉。_(:з」∠)_
  重阳糕,么么哒~~
 

    
第211章 5、
  早些年宋辞投身成赵银环那会儿; 还畅想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被人当做神兽供奉起来的好日子,现如今真叫她感受一把这样的待遇; 反倒没几天就受不住了。
  因为有过不打招呼就跑出去撒欢的先例,如今魏珠可不敢叫两只神鹰、尤其是白翡自由行动了。
  这么说倒不是还有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把万岁爷的心头好拿锁链看管起来,人家也想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挑那年纪虽小还不能当差却腿脚麻利的小太监组成了一个看护队伍; 只要神鹰的翅膀一扎煞,这群才十岁出头的小子就一窝蜂的追了出去。
  小子们也不是光凭着两条腿儿瞎蒙的,队伍里还有后勤装备支持。
  最前面的领队脖领上挂着望远镜,他往哪挥手小太监就跟着往哪钻;最后头还坠着两个拎着漆盒的劳力; 里面装了新鲜的食物和水不算; 还格外准备了安全有效的外伤药,也免得神鹰伤到哪处来不及救治。
  这浩浩荡荡的一行队伍一露脸不单把满蒙贵族唬得够呛,连黑羽也被他们弄得有点迷糊了。
  飞在天空中的黑羽低头望着脚下的一群小蓝点,疑惑道:“这还没到春天呢,他们怎么就追着咱们不放?”
  搭伴飞在它身边的宋辞听了好悬没一头栽下去,“不管到没到春天,像我这种下凡历劫的海东青也绝不会与人成亲的!”
  “咦,那你的鸟生不是少了很多乐趣?”
  瞥见波光粼粼的湖面下藏着的大鱼; 黑羽盘旋着挑了个最合适的方位收起翅膀俯冲下去,搁爪子在水面蜻蜓点水似的轻轻一撩; 转瞬就有一条十来斤重的肥鱼顺着它的力道破水而出。
  黑羽现在让人娇惯得也不那么稀罕生食了,不过是一时技痒才抓了条鱼来显摆一下。
  提着重物飞了一会儿,它是既不甘心就这么把鱼丢掉也不想委屈自己去吃腥肉; 只能急得直叫唤。
  宋辞也不知该拿这傻鸟怎么办好了,只得好心提醒道:“后面不还跟着一群人吗,你把鱼送给他们不就得了?”
  “对哦,还是老大想得周全!”
  黑羽乐得又是一声长鸣,“叫他们拿去给老皇帝炖熟了吃!”
  它想得倒是挺美的,可惜得着天降吉鱼的太监们看不懂馋嘴鸟的心思,连连捧着送去给宴请王亲的康熙帝添菜了。
  惦记着御膳房的奶汁鱼片,黑羽来来回回扎进水里折腾了十来遍,那威风凛凛的雄姿可把早先一步来湖边赏玩的几个小阿哥艳羡坏了。
  年纪最小的胤祎扯了扯哥哥们的衣袖,“十六哥,咱们也过去看看神鹰吧,湖边一群人围着,肯定不能出事!”
  胤禄摸了摸异母弟弟的小脑门,“行,哥哥带你过去。不过你可不能上手去闹,要知道雄鹰的性子都凶得很,一不小心弄伤了可不是玩的。”
  十六阿哥的母亲庶妃王氏与二十阿哥的生母高氏皆是低微的汉妃,近年来多有守望相助之谊。再加上早夭三弟的移情作用,他对这个才八岁大的弟弟也很是关照。
  他们兄弟几个商量好就朝着等在岸边接鱼的太监去了,倒把对岸一位躲在帐篷里观望的皇子福晋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坐立不安。
  这段日子李怡宁的心情可谓是七上八下没有一天过得安稳的,守园子的人把那两只海东青传得越神乎其神,她这心里就愈发跟泼了水的滚油似的闹腾。
  偏偏没有皇帝亲召,后院女眷哪怕是嫡福晋都没资格去万岁爷面前晃悠,更别提她这个身份尴尬的二把手了。
  至于借着进献膳食的机会觐见皇帝就更无可能,入口的东西别说康熙帝肯不肯受用,单论四阿哥的谨慎性格这条路就完全行不通。
  人心里的鬼是压不住的,越是不能亲眼辩明真伪,李怡宁就越是觉得那两只海东青大有来头,弄不好就是自己生平最大的宿敌。
  可是临到眼前,总算有机会在外头见一面了,她又怯阵不敢上前了。
  “额娘,您在想什么呢?”
  独自一人趴在毯子上摆骨牌的弘时嫩声说道:“近些日子儿子见您总是心不在焉的,是不是哪块儿不舒坦?儿子这就给您叫太医去!”
  “弘时,额娘的好儿子!”
  李怡宁亲了亲儿子的脸蛋,见他羞得直扭身子才狠狠心拉住孩子的小手,“走,额娘带你看鸟去!”
  弘时仰着头问道:“咱们要去珍禽园吗?”
  “不,咱们就去湖对岸。”
  李怡宁指着远远围在一起的那群小太监,“看见了吗,你皇玛法的两只神鹰正在捉鱼吃呢!”
  “额娘说的是八叔献给皇玛法的海东青吗?”
  弘时连连欢喜道:“我早就想见见它们了!珍禽园里的鹰啊鹤的都无趣的很,呆呆木木的看着就跟端茶递水的奴才没什么两样,一点也不像授业师傅说得那么神气!”
  孩子嘴里说的话李怡宁也没记住几句,她只觉得脚下的每一步都跟千斤重似的,几乎迈不起来。
  此时,叫一群小子众星拱月般簇拥着的宋辞也凭借着锐利的鹰眼看见了那道逐渐靠近的浅黄色身影,再一听方才见过的小阿哥开口问安,她立刻明白定是那个李侧福晋找来了。
  “还真是巧了。”
  若非身后一串尾巴跟着,宋辞早就去四阿哥院子里一探究竟了,今日倒是方便了她。
  “能把死的变成活的,还知晓毙鹰事件,该不会又是带着金手指的穿越女吧?”
  想起曾经害得梁老太一家不得善终的断掌皇后,宋辞便抬眼去看来人的面相。
  只见那位容貌姣好的李侧福晋双眉之上分别被一股气占住了,左面的浅淡泛黑明显是短命无福之相,右面的却是截然相反,浓郁的青气中透着缕缕红光,一看就是还有大造化在后面等着的全福人。
  李氏命中是否有福宋辞并不在意,她只想知道弘晖之死是否和此人有关,若是有,少不得就要为自己曾经出力救治过的孩子讨个公道;既然李氏只是见死不救并没有亲自下手害人,她也无话可说了。
  最多大家往后井水不犯河水,只要李氏不来主动讨嫌,宋辞也懒得理会四阿哥后院那点破事儿。
  她在这暗自琢磨的工夫,相距几步之遥的李怡宁也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一对颇受追捧的神鹰。
  李氏母子到场的当口,看护队伍中一个特别有眼色的小太监正在烟气滚滚的柴火堆上摆弄鱼串。
  这小子也不知怎么就那么机灵,愣是从黑羽的叫声中听出来自己伺候的小祖宗馋了,赶紧从漆盒里找出铜签子又就近找来枯草干树枝架起火,接着便撸起袖子坐在马扎上烤起鱼串了。
  小太监在前面烤,黑羽也不嫌弃烟火气熏得慌,就蹲在人家肩膀上不错眼地盯着,见那鱼肉焦黄出油了就叫上一声张嘴等着。
  他俩这一吃一喂的默契配合把围观的阿哥叔侄逗得直笑,都说满天下再也见不着比这更加鲜活有意思的海东青了。
  皇子皇孙看着逗乐,在李怡宁眼中可就不是一回事儿了。
  她先是看了半晌爱吃熟食的黑羽,又看了看站在另一个小太监肩头歇脚的白翡,这才笑着说道:“眼前这一出戏,倒让我想起了话本里的一句打油诗。”
  紧挨着她的弘时忍不住了,立时央求道:“是什么,你快说啊,额娘!”
  李怡宁定了定气,等到余下众人都望过来才一字一顿地说道:“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她的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两只海东青,想要看看对方可会露出什么马脚。
  哪知道此话一出,嫌疑最深的两只大鸟该干嘛还干嘛,反倒叫方才有说有笑的诸位皇子皇孙愣住了。
  打油诗的前半句要是让人品不出头尾还说得过去,但加上后半句听在耳朵里可就意味深长了,再一配合眼下的场景,大伙儿忽然觉得浑身凉飕飕的特别不自在。
  胤祎年纪小藏不住心思,当时就接口问道:“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天上地下又是妖怪又是水的,我怎么听不懂?”
  弘时本就对比自己还小两岁的叔叔没什么敬意,再一见他顶撞自己的额娘,立刻讽刺道:“这你都听不懂?尚书房的课业都白念啦!”
  看到周围人的脸色,李怡宁才想起来后世那句人人皆知的戏词换到现在可是轻易说不得的,赶紧拽住儿子的手,轻声训斥道:“弘时,不得无礼!还不赶快与你二十叔赔罪?”
  弘时觉得委屈极了,一副快要哭出来的样子,“赔什么罪,我又没说错!”
  李怡宁虽是心中不忍,却还是紧追着说道:“难道你要等到阿玛来罚才肯认错?”
  弘时听了到底垂着手认下这个不服气的错处,也惹得本就不自在的阿哥们愈加觉察到此处不是久留之地,没一会儿就各自找借口四下散去了。
  晚间,早从随侍人员口中听闻奏报的康熙帝也没责罚主动前来请罪的四阿哥,只在稍后回京的时候单独给雍亲王府指了两个满洲大姓出身的庶福晋。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眼下,别说宋辞压根就没听说过李氏口中的两句戏词,即便早就知晓,难道还会因为她的一句话跑去相认或是慌得露出本相?
  倘若果真如此不经事,上辈子让逍遥道人瞒天过海、糊弄到底的妖魔神佛也输得太冤枉了些。
  况且李氏此番仓促出手、弄巧成拙,也让宋辞在无意中摸清了她的底牌,至多是有点养生保命的手段而已,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改天换日却是难了。
  虽说李氏不足为惧,宋辞却没有放松自己的意思,依旧不分白日黑夜勤练功法,也免得事到临头后悔莫及。
  又过了月余,眼见着到了年底除日还要在乾清宫宴会群臣,自觉完满达成任务还得了不少意外收获的康熙帝便下令返回京师。
  声势浩大地御驾队伍行在路上那叫一个热闹,打头的前导队已经走出十里地了,最后面的辎重车队才刚出行宫大门。
  宋辞不耐烦在马车里憋着受罪就和黑羽一起飞在空中探路,若是累了饿了再跑到康熙帝那里找吃的。
  中间得闲休息的时候,她也没忘了多关照一下帮自家兄弟说话的胤祎。
  其实也不必多做什么,只要借着玩闹的机会叫康熙帝多见见年幼的儿子,对于这一老一小来说就是难得的慰藉了。
  险险赶在年根底下,康熙帝的御辇终于行到午门之外,而此时早已得到消息的留守官员俱都跪拜于此恭迎圣驾。
  百官山呼万岁的场面更不得了,只可惜和宋辞没什么关系,有那时间听别人吹嘘拍马还不如找个合适的窝落脚要紧。
  原想着凭借自己和康熙帝的交情,怎么也能摊着一处风景最好的地方,谁知刚飞进紫禁城就遇见了一群拦路虎,黑羽还差点没跟它们打起来。
  “也不看看你那白惨惨的丑模样多吓人,还敢上皇城扎根!”
  个头最大的一只乌鸦立在房梁上叫嚣道:“知道我们是谁吗?这紫禁城大大小小的奴才都是给你鸦祖宗使唤的!早起有杂粮晚间有生肉,这都多少年的老规矩了,合着你一来就想捡现成的好处,说得过去吗!”
  它翻了翻怎么也翻不出眼白的黑豆眼,“也别说黑爷我不讲情面,好歹大老远赶来投奔的,我要一个都不收心里也过意不去,干脆就让你边上那只黑鸟进来吧!我这也是看在它和我们祖先连相的份上才网开一面,换了别人再不能的!”
  “谁跟你们祖先连相啊!”
  黑羽听完这话差点没气疯了,一爪子就把乌鸦头领蹬得滚下了房檐,“我是最神勇的海东青的后代,不是乌漆墨黑的乌鸦!”
  “好啊,你还敢打鸟!”
  自称黑爷的乌鸦凌空翻了个跟头,朝身后的一排小弟招呼道:“抢地盘的来了,哥几个快跟着我一起上啊!”
  地头蛇的号召力也不是吹出来的,随着它一声令下,几百只乌鸦就跟一片黑云似的扑了过来,扎着翅膀就往两只大鸟身上啄。
  眼看着即将酿出一场不必要的血案,宋辞急忙居中喊停,“都等等!其实我们没打算白住!”
  “不白住啊?”
  原本就虚张声势的黑爷偷偷擦了一把汗,又把小弟叫了回来,“那你不早说!初来乍到的我也不为难你,就按照三节两寿的老规矩来吧!”
  宋辞一摊翅膀,“成!只是我们出门在外也没什么家当,先欠着行吗?”
  “也……行吧!”
  黑爷想了想,提醒道:“不过在你们补上孝敬之前,不能到我们的锡斗里吃饭明白吗?”
  黑羽不屑地撇了撇嘴,“说的好像谁稀罕似的。”
  嘴上不老实,它心里还赌气想着,等到老皇帝再请鸟吃饭,一定得拿来让这些土包子开开眼界。
  暂时与紫禁城里的乌鸦一族达成和解协议后,宋辞带着黑羽飞向了御花园。
  不管处于哪个朝代,御花园都是后宫嫔妃争奇斗艳的重要舞台,貌似不少宫斗大戏也是在这里开场的。
  宋辞早就决定要在这里占个好地方留着看戏,碰巧钦安殿还供奉着道教的玄天上帝,又有一棵百年连理柏长在殿前,正好能给她和黑羽筑巢。
  在小弟的指导下,宋辞这只半路出家的海东青也衔来树枝给自己弄了个初具规模的鸟巢,还捡了不少柔软的草絮垫底。
  神鹰在御花园忙着安排据点,不顾舟车劳顿的康熙帝亦带着魏珠来到了嫡母孝惠皇太后居住的宁寿宫。
  “儿臣给皇额娘请安!”
  康熙帝进门就要行拜礼,却被孝惠皇太后喊人拦住,“皇帝,快,快到哀家这里来!”
  这位久经风雨的老太后如今已是七十有余,自从去岁亲妹淑惠太妃亡故便旧疾缠身,只靠太医院那些不轻不重的温补药材将养身体。
  康熙帝坐在帏帐旁边握着嫡母的手,轻声安慰道:“朕今次出巡偶遇一山野道人,从他手中得到一味奇药。朕服用此药后自感身子骨强健了许多,想来也能为皇额娘减去些许病痛之忧。”
  他才递了个眼色,魏珠就躬身捧来一个敞开的银药盒,里面放着一枚乌黑滚圆的丸药。
  “好,皇帝有这份心,哀家就知足了。”
  鬓发苍白的孝惠皇太后含笑轻叹道:“哀家这些年苦也吃过、福也享过,就连曾孙子都见着了,便是真到了那一天也再无遗憾。”
  “皇额娘……”
  康熙帝想到当年母子二人相携相伴的日子,不禁眼圈微红道:“魏珠,快取水来,朕要亲自服侍皇太后用药。”
  “嗻。”
  魏珠应了一声,赶紧从嬷嬷手中接过茶碗瓷瓶,复又擎到康熙帝面前。
  伺候着嫡母服下丹丸,康熙帝又守在一旁直到老太后安详睡去,这才悄声离开宁寿宫回到自从登基以来迁入至今的乾清宫,着人打听那两只海东青的下落。
  作者有话要说:
  宋辞:张牙舞爪的黑爷。jpg
  另,渣作者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穿越者都爱用“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当做暗号,难道不觉得换成辣条更安全么。_(:зゝ∠)_
  龙须面,么么哒~~
 

    
第212章 6、
  或许正是应了人逢喜事精神爽那句老话; 康熙帝御驾回銮不过三五天的工夫,缠绵病榻多日的孝惠皇太后竟然好转了。
  起先太医院还心存戒惧; 生怕是回光返照一类的不祥之征,切脉的时候也是谨慎再谨慎,以免出了纰漏搭上性命。
  谁知老太后的身体竟如春日里吐出新芽的绿柳似的一日强过一日; 到后来就连口里疼痛松动的牙齿也恢复了往日的强健。
  末了; 面面相觑的御医们也只能把功劳归功在那段极其难得的野参须上,还特意在记录诊断结论的方剂中提到了一笔。
  太后病体痊愈是天大的喜事,在这人来人往的紫禁城里压根就瞒不住,更何况宫中的大佬本就无意隐瞒。
  正赶上年节里宗亲大臣的家眷进宫请安; 有那心思活络的一个个都恨不得排着队扎进宁寿宫沾沾祥瑞之气。
  待得早有腹稿的福晋、王妃们见着了年轻十来岁的老太后; 更是不知怎么奉承逗趣好了,只把她老人家捧得跟仙女下凡似的玄之又玄。
  这些奉承话孝惠皇太后听在耳朵里也不过是得了一乐,可传到宫外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那个年头的老百姓还是很相信鬼神之说的,虽然没人敢在大街上吆吆喝喝言说宫里的传闻,可这临老要不行的人突然添了寿数还年轻了不少,别说当事人还是皇帝的嫡母,就是寻常农户家摊上这事儿也够吹嘘几辈子了。
  倘若宫外的百姓还只是凭白感慨一句太后洪福齐天、皇帝实乃至孝之人的话,宫内的妃子和略知详情的阿哥可就坐不住了。
  尤其是那四位年华不在只能靠儿子博得宠爱的后妃; 更是拐弯抹角的想要从皇帝手中讨来一枚能叫人返老还童的仙丹。
  康熙帝手中自然还有保命仙丹,别看当初那一小截参须才拇指大小; 但里面蕴含的药力却实非寻常可比。
  刘胜芳与诸位副手研究了许久,才凭着太医院珍藏的古方、珍材配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