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技高一筹-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是同病相怜,宋辞脸上的笑容也真切了些,再看向年纪最长的贾迎春,灵机一动想起了同样不得善终的柳湘莲。
贾迎春性子好,人长得也不差,要是能嫁到柳家,岂不是比嫁给暴虐的孙绍祖强百倍,至少柳湘莲是做不出打老婆的事情。
至于贾大老爷就更好打发了,他原先能为五千两银子卖了女儿,现在给他一万两,还不上赶着送女儿出阁?
想到这里,宋辞决定今晚就派出侦查小分队打听柳湘莲的下落,一找到人就想办法让他上门求亲。
免得将来遇上尤家姐妹,平白惹了一身脏。
这边儿宋辞正打着歪主意,那头散席归家的薛大姑娘径直去了薛姨妈屋里,说了香菱的事。
薛姨妈气得拍着桌子哭道:“丧门星投生的冤孽!害死了我儿,她倒攀上了高枝儿,越发得意了!我的蟠儿啊,早知道有今天,打死我也不会让香菱进门!”
“妈别只顾着哭,”薛宝钗扶着母亲劝道:“如今她摇身一变成了林家义女,咱们又寄住在贾家,不管如何料理,也该和姨妈说一声才好,免得亲戚间生分了。”
“是这么个道理,”薛姨妈泪也不擦,一路哭着来到荣庆堂正厅,冲正在和王夫人说话的史太君哀哀泣道:“老太太,求老太太做主啊!”
“这是怎么了?”史太君吓了一跳,“还不快扶住你妹妹!”
王夫人上前搀着薛姨妈坐下,“好好的怎么哭了,宝钗,是你惹着你娘生气了?”
薛姨妈缓了口气,“与宝丫头不相干,是为了我那苦命的儿子!”
史太君一听是薛蟠的事,脸上的焦急之色淡了些。
王夫人虽恨外甥不争气,却不能让妹妹再失了脸面,只劝她慢慢说。
薛姨妈一面哭一面将事情来龙去脉说出来,“不怕老太太笑话,我也知道蟠儿那孽障上不得台面,可我们总归母子一场,他投到我身上,疼了这些年,不能让他不明不白地死了!”
贾母听过之后点点头,“你说得对,那丫头当初我在林家见过,口舌厉害的很,连凤丫头那么霸道的人都没占到便宜。”
王夫人也没想到其中还有这番缘故,冲妹妹问道:“怎么早没听你说起过?”
“蟠儿的事终究不太光彩,我又哪来的脸面麻烦亲戚们,只能自家偷偷地找。”
薛姨妈紧紧握住王夫人的手,“现在好容易见到了人,却成了林家的亲戚,我们想去找,又怕伤了老太太和林家的情谊,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这才求到老太太头上。”
王夫人为难的看向贾母:“老太太,你看这事该如何是好?”
“嗨,这有什么可烦恼的!”
全程听了个遍的王熙凤忍不住说道:“这丫头不过是林家义女,若果真来历不明,恐怕连林家太太都是蒙在鼓里的。不如让人给林妹妹下帖子,只说姑娘们要还席,让她把那个丫头带来。若宝钗认错了,咱们只当亲戚间说话;若找对了人,到时自有办法打点林家。”
“凤丫头的主意好!”
贾母笑着点点头,“这事就交给你料理,只是别太急了,稍缓两天,也免得别人疑心。”
薛姨妈亦是跟着欣喜道:“还是老太太会调\教人,养出凤丫头这么伶俐妥帖的性子!”
主意已定,一屋子女人都安下了心,只等着正日子请人上门。
作者有话要说:
宋辞: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好歹悠着点啊!
薛姨妈:……
第17章 13、
宋辞当夜派出蜜蜂小分队,果然轻易地找到了柳湘莲。
因为薛蟠提前死了,柳湘莲没有惹下是非出门避祸,仍是每日与人比武喝酒,或是偶尔出去串戏找乐子。
倒是尤氏姐妹因为贾敬的死提前出场了,贾琏还是同原来一样在宁府的葬礼上看中了尤二姐,偷偷聘做二房养在花枝巷子。
可怜王熙凤在家里威风八面,平白担着妒妇的名头,哪料到男人早就找好了下家,等着自己让位。
宋辞得知贾琏已经偷娶了尤二姐,生怕等些日子她还会如同往日那般替尤三姐求贾琏做媒,让她姊妹和柳湘莲定亲。
万一从良不成的尤三姐再唱一出烈女戏,哄得柳湘莲丢了魂,哪怕日后他和贾迎春成了亲,也足够败兴了。
宋辞自来看不上尤三姐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人。
口口声声喊着为爱守贞,还不是年纪大浪够了才想找个下家安稳度日,好意思说什么“他十年不来我等他十年,”连五年都守不住的人说这话不嫌臊得慌么。
也别说是贾珍爷俩逼迫她们姐妹的,尤三姐一贯泼辣,当面就敢掀桌子砸碗的人,她若是用糊弄柳湘莲那招对付贾珍,拿刀剑往那一指,谁还能为了睡她豁出去命不成?又不是买不来好的使,不过是半推半就罢了。
本就是淫\奔无耻之人反倒非要往自己脸上贴金,远不如尤二姐本性良善,改过后一心一意跟着贾琏过日子。
这种品性的人还能骗的柳湘莲出家,只能说是前世孽债。
寻着柳湘莲出门串戏的日子,宋辞在隐蔽处将人制住,用马车拉去了郊外。
宋辞使用的武器是魔法世界食人花喷出的花粉,只要针尖那么丁点大的粉末接触到皮肤上就会瞬间使人昏迷,剂量越大清醒时间越晚,甚至能让人永远沉睡下去。
招式不管新旧,好用就行。
对这些特别迷信的古人,宋辞向来最爱用祖宗托梦的办法迷惑他们。
等到了人迹罕至之处,宋辞停下马车,将人摆在一棵大柳树下,在柳湘莲耳边徐徐说道:“湘莲我儿,你今世有两段姻缘,一段有头无尾、害人害己;一段珠联璧合、善始善终。我儿千万不可被皮相所误,假以时日,自会迎来真心相伴意中人。你身后的大树底下有为父替你准备的聘礼,切记切记。”
宋辞边念边看着柳湘莲的面色,见他眼皮子不停地颤动,知道他是入了梦,趁人还没醒,赶紧驾着马车走了。
刚才那段话里暗含着贾迎春的名字,只要柳湘莲多回味几遍梦中的情景,自然会看出端倪。
如果有祖宗托梦他还是硬要娶尤三姐那个坑货,宋辞也只能送给柳湘莲无药可救四个大字。
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
到时或是再找户妥帖人家,或是好好调\教一番孙绍祖,总会有办法让贾迎春得了善终。
自觉做了一件好事的宋辞还不知道有人正惦记着对付她,乐呵呵地赶着一车吃食玩物回了林府。
自从有了三个小弟弟,宋辞隔几天就会过来看看,惹得银角大王十分不满。
如今她在林家的地位和当初投奔贾家的薛大姑娘有些相似,都算不得正经亲戚,府里丫鬟婆子看在太太的份上才喊上一声甄姑娘,倒显得林黛玉这位正经小姐成了假姑娘似的。
封氏每次都觉得委屈了女儿,可宋辞不在意这些。
她手里有钱,又不指望靠着别人奉承过日子,更不会学宝姑娘撒钱卖好,每次想来就来,无趣就走,只凭着自己喜好做事。
时间久了,林府的下人也看出这位太太认下的干女儿很有些不同之处,倒收了小觑之心。
都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林家的三个小少爷因为底子好,刚满四个月就能稳稳靠在枕头上坐着,把封氏喜得什么似的,每日里光看儿子都能多吃一碗饭。
三个小家伙已经学会认人,大老远看见宋辞从门外进来,立刻啊啊叫着要抱。
“你不在这几天,弟弟们都想着你呢,时不时冲着门口看,老爷原先还以为是盼他,等发觉不对,胡子都扯掉了几根。”
封氏爱怜地摸着女儿的头发,瞅着她越发精致的眉眼问道:“英莲,你如今也大了,可有什么打算没有?”
宋辞晃着手里的拨浪鼓,引弟弟来抓,“义母,你是知道我的,好容易自在几年,哪里还顾得上其它。何况我早晚要走的,与其留下拖累,不如好好陪着你和弟弟。”
“话是这么说,可你总孤零零的也不是个事儿啊。”封氏顿了顿又说道:“你先前不是说要找人,那人也不行吗?”
宋辞听她还惦记先前胡诌的话,忍不住笑道:“人倒是找着了,偏他只比弟弟稍大点,这可怎么好呢?”
“啊?”
封氏张着嘴说不出话来,逗得宋辞前仰后合。
林黛玉跨进门来问道:“姐姐笑什么呢,何不说给我听听?”
宋辞强忍住笑意,“佛曰:不可说。”
“姐姐就知道拿些歪话糊弄人,枉我还特来请你。”
她走过来递出一张帖子,“前儿我外祖家的几个姐妹你都是见过的,如今她们起诗社,还要摆酒,请咱们一起去呢。”
宋辞看过帖子便放下,“那她们可是请错人了,我这个人最不耐烦那些诗啊画的,更无抚今追昔之才,只靠着一张嘴糊弄人。”
“好姐姐,你就陪我去吧,”林妹妹使劲央求着,“大不了咱们算作一位,我填词、你斧正,这样可好?”
“我可担不起这个名头!”
宋辞知道黛玉是极有文采的,哪里还用别人指点,“你要非让我去,我可只带着一双耳朵了,别人是不用指望看我出丑的。”
封氏也在一边赞同道:“你是该和你妹妹一起出去跟同龄的女孩们多聚聚,好过整日里一个人待在庄子。”
既然决定去贾家做客,就没有空手上门的道理。
约好三日后过来和林妹妹一起出门,宋辞先回了一趟庄子,给荣府几位姑娘各准备了一份见面礼。
顺便想到了同样混迹在此的薛宝钗,又特意准备了两筐每只都有十来斤重量的大龙虾。
原先手头拮据的史湘云和病中的林妹妹都受过她的礼,现在轮到宋辞却不可能给薛家推惠施恩的机会。
等到约好的日子,宋辞带着礼物和林妹妹乘着林家的车马一起进了荣府后门。
史太君房内一大早就塞满了人,管家的王熙凤、贾家三春、史大姑娘,还有二位太太及早年守寡的二房大爷贾珠之妻李纨,连着翘首以盼的薛家母女一起等着客人进门。
贾宝玉站起身连连张望,“林妹妹怎么还不来,原说该我亲自去接的,偏老太太不让!”
“你个猴儿,这一屋子姐姐妹妹在眼前看着你,你倒好意思说这种话!”
贾母抚摸着最疼爱的乖孙,“不过几步路的功夫,急什么。”
祖孙俩正说着话,堂屋外面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有小丫鬟扬声喊着:“林姑娘来了!”
王熙凤冲王夫人姊妹点了点头,悄悄比了个手势,知道内情的几人一起朝门口看去,打门帘子后面进来两位穿着精致的姑娘,稍落后一步的那位眉间有颗殷红的胭脂痣,正是疑似香菱的林家义女。
贾母见心心念念的外孙女儿来了,连忙朝林黛玉招手道:“狠心的丫头,平日里也不说多来看看外祖母,姐妹们想你了还得让人再三去接才肯来,可见你是个喜新厌旧的!”
“外祖母可不能冤枉玉儿!”
林黛玉不依地说道:“我虽不能常来请安,可日常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哪次没给姐妹们送一份?就连老太太头上的抹额都是玉儿做的,如今倒编排起人来了。”
贾母笑得合不拢嘴,冲环绕在身边的媳妇孙女说道:“你们看看我这玉儿,别人说一句她都有十句等着,自从家去,让姑老爷纵得越发刁钻了!”
一众人都跟着赔笑,只有李纨悄悄打量独自立在堂中的宋辞。
林黛玉见贾母笑了,又说道:“今儿不光我来了,我还把甄家姐姐也一起带来了,和姐妹们一块儿玩笑,看谁还敢说我见一个爱一个。”
贾母这才假意说道:“人老了,一时顾不上慢待了亲戚,这丫头仿佛哪里见过似的?”
王熙凤搭话说道:“老祖宗贵人多忘事,这不就是当日在婚宴上见过的,林家新太太的干女儿么!”
“哦,怪道面善的很,”贾母点点头,“瞧着倒是个齐整的孩子,今年多大了,家是哪的?怎么就上了林家?”
见满屋子女人的目光都落到自己身上,尤其还有薛家母女毫不掩饰的窥探之意,宋辞淡定地说道:“今年十五了,我从小跟着师傅在山里长大,家世父母一概不知,只听师傅说我原该姓甄的,又给起了个名叫做英莲。十岁那年师傅因病去了,临终前将我托付给义母,这才跟着来了林家。”
贾母与王夫人闻言具是一愣,姓甄的人家?还是打南边来的,这可与薛家说的大不相同啊。
薛姨妈并没真正见过英莲,只能焦急地看着女儿,想从她嘴里得到印证。
薛宝钗虽然想狠心认下,却不得不隐晦地摇了摇头。
眼前的甄英莲与当初的香菱虽然模样稍有相似,可气派全然不同,尤其是那道宛若莺歌的好嗓子,便是装也装不来的。
再加上对方颇有来历的身世,更是让薛宝钗不敢轻举妄动。
薛姨妈见女儿不肯认,浑身的劲儿一下子散了,瘫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能言语。
作者有话要说:
宋辞:跟我这弄鬼呢,呵呵。
史太君:……
薛姨妈:……
第18章 14、
屋子里一时静的吓人。
冷不防从门外跑进来一个慌慌张张的小厮,叩头拜在贾母跟前连声说道:“昨个儿咱们府上大姑娘不知怎么得了太子爷的青眼,已经收做了格格。太子爷还说,让大姑娘先委屈几天,等将来有了喜信,再请封侧福晋。老爷让奴才来给老太太报喜,也让太太给大姑娘收拾些合用的东西,稍后使人送去。”
“什么?你说的可是真的!”
贾母猛地站起身,指着小厮问道:“你们老爷打哪听着的信儿?”
小厮又叩了个头,大声回道:“是太子爷亲自派人来府上说的,还说等方便了就让大姑娘和太太老太太见一面,老爷这才让小子传话,请太太给大姑娘准备宜用之物。”
王夫人听了这话喜极而泣,“这可真是老天保佑,我的元春总算熬出头了!”
贾母喜不自胜,连连喊着让把二老爷亲自请过来说话,又让王熙凤开库房,挑些好的给格格送去。
屋里的年轻姑娘都避开了,宋辞趁机和林妹妹一起去了三春的住处。
此时的荣府尚未修建大观园,所以姑娘们日常玩笑只能在三间抱厦或是院子里的凉亭中。
贾宝玉进门就先叹了口气,“大姐姐在那地方呆了十年还不够,竟是要长长久久地住下,以后想要再见就难了。”
李纨摇头说道:“宝玉这话说的不对,大姑娘有了终身,总比往日伺候人强。何况太子是储君,早晚有登高问鼎的一天,岂非今日可比。”
史湘云笑道:“爱哥哥,如今大姐姐有了人家你舍不得,将来这些姐妹们都走了,只剩下你一个,又该怎么办?”
贾宝玉一时呆住了,只盯着林妹妹不放,“要走也带我一起走,我是不肯离了你们的。”
林黛玉扭身轻轻啐了宝玉一口,“亏昨天父亲还说你越发通晓人情世故了,真该让他看看你这呆样!”
“好了,宝兄弟,这些话本不是我们女孩子该说的,你也一日大过一日,总该学着避讳些。”
薛宝钗上前拉过史湘云的手,温声劝道:“今日人来得齐全,又多了一位甄家妹妹,合该好好热闹热闹。不如趁着今天府里的喜事,咱们姐妹们也摆上一桌乐呵乐呵。”
“上次见面时宝姐姐还说和甄家姐姐恍若旧识,没想到今天真的凑在一起,”史湘云好奇地问道:“甄姐姐可爱作诗?平日里都玩些什么解闷?”
宋辞轻轻一笑,“我是最没有学识的人,比不得姑娘们的诗情画意,不过是个大俗人罢了,倒是跟着师傅学着做了些小玩意。”
因为宋辞独来独往惯了,也没买丫头使,所以才借着林妹妹的丫鬟紫鹃用用。
她让紫鹃将自己带来的礼物奉上,“这些都是我自己做的,姐妹们和嫂子若是不嫌弃,就留着把玩吧。”
宋辞拿来的礼物都是当初矮人三兄弟做给她解闷的小玩具,光手里攒下的就多得数不过来,与其白放着还不如送给投缘的朋友。
这些东西在魔法界虽然不起眼,可是却充满了童趣,像是能够自己爬树的小木猴玩偶、懂得整点报时的啄木鸟座钟、藏着漂亮小鱼的水晶球,十几种花样挨个摆出来,看得姑娘们移不开眼。
贾宝玉由心赞叹道:“姐姐真是生了一双巧手,这些东西可比作些歪诗有意思多了!”
“方才老太太还说我偏心,我看甄姐姐才是真的偏心!”
林黛玉摆弄着透亮的水晶球,晃着里面的小鱼儿说道:“先前在家怎么不见姐姐拿出来耍,如今见了别的姐妹反而献宝来了!”
宋辞拉住林妹妹的胳膊,点着她的俏脸笑道:“我是辩不过你的,索性什么都不说。”
就连向来木着脸的李纨都忍不住给儿子挑了那座报时钟,“有这个提醒着,兰儿就不用怕看书累坏了眼。”
三春也叽叽喳喳地选了心仪的礼物,唯独薛宝钗含笑在一边看着,并不上前。
“宝姐姐,你看这个,多好玩啊!”
史湘云将小木猴放在手背,看着它往自己肩膀上爬,“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机关使的,这么灵巧,跟活的一样。”
薛宝钗看着桌子上那些巧夺天工的机关摆设,更加不敢确认心中的猜想了。
如果当初的香菱有这般能耐,怎么会沦落到拐子手里,只是要让她真的承认错认了人,偏又心有不甘。
宋辞没理会薛大姑娘内心的纠结,和几位姑娘一直说笑玩闹着。
等到吃晌饭时,平儿姑娘替二奶奶过来传话,说是老太太让姑娘们自用,不必过去了。
林黛玉抓住平儿不放,“你来的正好,刚巧从家里带了些稀罕物,你帮着给收拾收拾,做好了送来好让我们下酒吃。”
这时有两个婆子抬上来一个沉甸甸的大筐,平儿姑娘上前掀开一看,惊道:“好稀罕的物件,哪里来的?”
几位姑娘一听她的话全都围了上来,看见筐子里满满堆着许多长着长螯、通体带着彩色斑纹的海物,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想要从筐子里爬出来。
“这就要问我的好姐姐了,”林妹妹拉着宋辞,抿嘴笑道:“早上她才往家里送了一筐,我还没尝着味儿就过来了,所以必得在你这儿吃顿饱的才行。”
宋辞抓起一只大龙虾给姑娘们挨个看了看,“这是海外番邦的特产,又叫做鳌虾,味道比本土的虾蟹鲜多了,不论是清蒸或是红烧都行。”
“这么难得的东西,姑娘们倒不好独享了。”
李纨冲着平儿说道:“不如有我做主,给老太太那儿送去一半,剩下的再由姑娘们享用如何?”
三春默不作声,林妹妹看了眼宋辞,见她并不反对才说道:“既如此,我们客随主便,只等着吃席就是了。”
一行人说说笑笑去了花园,刚围着桌子坐好,就有小丫鬟摆了许多盘新鲜茶果上来。
宋辞拈起茶饼尝了尝,味道比老店卖的强多了,忍不住就着香茗多吃了两块。
贾探春看着笑道:“甄姐姐不留着肚子吃席,反倒吃起这个来了。”
史湘云也跟着取笑道:“可能甄家姐姐吃惯了鳌虾,反倒没吃过府里的茶饼吧!”
见宋辞煞有其事的点点头,连最腼腆的贾迎春都笑了。
说话间一股浓郁的香气顺着微风扑面而来,年纪最小的惜春站起身望着远处提着食盒过来的婆子说道:“了不得,这也太香了点,我光闻着就饿得不行。”
稍后婆子上来将鳌虾三吃摆上,又添了许多下酒小食,才堆着笑说道:“平姑娘说,让姑娘们悠着点,别喝急了酒再上头。”
李纨冲她摆摆手,“放心吧,有我看着她们呢。”
贾宝玉吃了一口雪白的虾肉,“老太太和太太可用了饭?风姐姐也吃上了?”
婆子赶紧回道:“老太太那面快开席了,宁府珍大爷先前也赶来了。”
李纨点点头,让婆子自去忙。
贾惜春边吃边问道:“好端端的大哥哥过来做什么?”
“谁知道呢,也许是和你一样闻着香味了吧!”史湘云徒手拿着一块鳌足掰开,沾着盘子里的汁水吃。
薛宝钗吃着菜,面上一言不发,心里却无端想着,如果不是哥哥出了事,恐怕自己也能接到宫里的好消息吧,妈是不是也会喜得大开宴席……
想到这里,她不由自主地朝着宋辞看了一眼,默默垂下了头。
荣庆堂正厅
史太君倚在榻上,手底下坐着的老爷太太还有宁府特意赶过来的贾珍、贾蓉父子脸上均是喜气洋洋。
放下茶碗,贾珍眉飞色舞地说道:“咱们府上眼看就要出位娘娘了!”
贾政稳稳坐着不动,“这话说得太早了些。”
站在父亲身后的贾蓉跟着嬉皮笑脸地说道:“圣人都多大年纪了,这还不是早晚的事儿。”
贾珍一拍桌子,冲儿子骂道:“长辈们说话,哪有你插嘴的道理,滚门外边候着去!”
贾蓉不敢反驳,低头应了声出去了。
王熙凤笑着劝道:“大哥哥何必气恼,蓉儿也是好意。”
贾母叹了口气,“他小孩子家家不知轻重,这样的话可不能再说了。大姑娘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