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剑三]武安天下-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越是精彩的战争,越是长久的相持,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越多,给国家民族带来的消耗越大。
    可惜个人的力量有限。
    苏云卿清楚的知道,或许她能够改变历史的小细节,但却无法动摇历史的大方向。
    如果说让她以一己之力去终结那段长达百年的历史,苏云卿自认做不到。
    “我所能做的,只有竭尽全力而已。”
    她的任务要求她必须战功赫赫,同时也要求她必须能够治世安民。
    然而……
    这特么的要求太高了她做不到啊!(╯‵口′)╯︵┻━┻
    【苏云卿,相信你自己啊,每一个秀秀的潜力都是巨大的么么哒!】
    苏云卿:“……”
    说的跟真的似的,谁信你啊!
    对此,系统笑而不语。
    姑娘你还是太年轻啊。
    当然,因为这个,苏云卿决定她不仅要做个高武力值的武将,还要做个能够治世安民的良臣。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苏云卿就跑去找贾诩了。
    然并卵,贾诩当时就问了一个问题:“苏将军,要不要我去找主公帮你请假一天,你回去再睡一觉?”
    苏云卿:“……我是认真的!”
    贾诩沉默半晌,终于说道:“……还是我回去再睡一觉吧。”
    苏云卿:“……”
    眼看着贾诩真的站起身往回走,苏云卿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不带这样的!
    瞧不起人!
    

第24章 智商充值失败
    让贾诩没想到的是,在苏云卿说了要和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后,苏云卿还真的开始好好学了。
    然而苏云卿这一学贾诩苦逼了。
    讲真,童渊说苏云卿是当世少有的良才美玉,但那是站在学武的角度来说的,而苏云卿属于典型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贾诩觉得苏云卿在学武方面的资质和她的智商是成反比的_(:зゝ∠)_
    也幸好现在并州的情况基本稳定,很多事情交给下面的官员做也一样,因此贾诩倒是空闲了不少时间出来,也就不在意苏云卿浪费的那些时间了,否则的话贾诩还不得被苏云卿气死。
    讲真,贾诩特别想告诉苏云卿,你在这方面就是个朽木,不要想把自己雕琢成什么样子了,你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去折腾那群武将啊!
    然并卵,该教的还是要教。
    当然,贾诩并不打算把苏云卿教导成什么智谋之士,苏云卿也不可能成为那样的人。
    只是目前并州的形势贾诩看的很清楚而已。
    丁原当上刺史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如今在任也有十来年了,虽说一直做得很不错,但毕竟年纪渐渐大了……那么在丁原年老之后并州由谁来接手就成了个问题。
    贾诩不觉得朝廷能派其他人来接替丁原,至少换了个陌生人来并州的百姓就不会接受,更何况换个人来,谁知道那些鲜卑人会不会觉得换了人好欺负就再次扎堆南下?
    因此贾诩很清楚,丁原的继承人只能从并州目前的班底里出。
    那么这个人选除了吕布还能有其他人吗?
    吕布是丁原的弟子,从十几岁就在丁原身边,算得上是丁原一手教养起来的。
    最重要的是,丁原本人也是有这个心思的。
    丁原无子,因此也不指望自己的儿子接手并州的基业,吕布倒是他当半个儿子养的,若是他真的年老,并州交给吕布也不错。
    正是因为看出了这一点,因此贾诩绝不会真的拒绝苏云卿。
    如果日后吕布接替丁原成为并州之主,那么苏云卿的身份就很特殊了,那可不是一个优秀的将领而已了。
    想到吕布,贾诩就有点胃疼……
    好吧,苏云卿虽然蠢,但比起吕布来说还是要好一点的_(:зゝ∠)_
    于是即便被苏云卿弄得心塞塞,但是贾诩看看吕布,就觉得自己感受到了治愈的力量=v=
    并州的小日子过得还不错,这段时间贾诩努力的招揽人才,倒是小有成效。
    虽然并州是边境,又是苦寒之地,想要找像是贾诩这样的大才不容易,可找点有智商能做事的人倒是还不算太难,稍微聪明点的也有不少。
    就在并州安心发展过日子,时不时和偶尔南下的小股鲜卑人干一架,小日子过得轻松舒适的时候,中平六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灵帝驾崩。
    苏云卿知道,这天下乱局已定。
    这时候大将军何进想要诛杀宦官,可宦官却在何太后的耳朵边哭诉求情,当年何太后毒杀王美人,灵帝本想处罚当年还是何皇后的何太后,是宦官们集体跪下为何太后求情,灵帝才将这件事情作罢,如今宦官们来请求何太后救命,何太后自然没有拒绝。
    何进没有办法,就找手下的人商议。
    刚好此时袁绍在何进手下,在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袁绍倒是出了个’好主意‘。
    大致的意思是,何太后是个女人不懂那么多,耳朵根子又软,被宦官们糊弄了也是很正常的,这时候找个来吓吓她也就好了,女人家胆子小,吓怕了也就听话了。
    何进想想也对,于是一边广结豪侠士人用以对抗宦官,一边传令要各地豪强进京诛杀宦官。
    丁原当然也收到了何进的命令,只是对于去不去的问题丁原却有些犹豫。
    按照丁原自己的想法,自然是去的,诛杀宦官也是大功一件,毕竟宦官们祸乱朝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杀了宦官大快人心。
    可贾诩却建议丁原不要去。
    贾诩的分析其实不算复杂,甚至道理是很简单的:“大将军诛杀宦官确实有雄心壮志,可这本该是密谋之事又怎么能大张旗鼓的去做呢?再说了,招割地军队入京本就是一手昏着,宦官自从失了蹇硕之后便没了军权,而在洛阳,掌控军权的大将军对比宦官们何其强势,此时如果真要诛杀宦官又何必召外将入京,一队刀斧手也就够了,何太后虽然贵为太后但本身并无什么眼光和手段,只要何进成事,太后再反对又能如何呢?天子年幼,她毕竟还要倚仗何进,必然不能与何进翻脸,只能接受事实罢了。”
    丁原有些不明白:“就算是这样,那我们去也没关系吧?”
    “当然有关系,主公,何进此举昏聩至极也不知是哪个糊涂的给他出的主意,但何进此次必然不能成事,相反,宦官们在察觉到威胁之后甚至很有可能反杀何进,到时候洛阳该是如何情况,主公想过没有?”
    丁原这下明白了。
    灵帝已死,如果这时候何进也死了,那么天子年幼太后无能,整个朝廷就会被掌控在最先进军洛阳掌控局势的人手中,如果这个人再拥有大队兵马能够守住洛阳的话,那么号令天下指日可待。
    可他能做这样的事情吗?
    丁原知道自己站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位置上,很有可能一念之间权倾天下,但也有可能一步踏错万劫不复。
    人都是有野心的,挟天子以令天下,这种巨大的诱惑没有任何人能够拒绝。
    丁原也不免心动。
    丁原当然没有不臣之心,但现在放在他面前的是整个大汉朝至高无上的权力。
    贾诩自然也看出了丁原的心思,于是他对丁原说道:“主公若去洛阳,不过两种结果,一种是去的早了,一种是去的晚了,实际上这两种都没什么差别,就算是去的晚了,以如今并州的实力其他人轻易也不敢与主公相抗,主公手握大权至少有八成以上的把握。”
    贾诩说到这里,丁原眼神一动,猛地看向贾诩,显然是动心的。
    可贾诩却仿佛没看见丁原的表情,继续说道:“那么主公想过之后的事情吗?挟天子是否真的能号令天下?主公,如今敢第一个冒头的那个人,最后必然会被天下豪强群起而攻之,那是放在所有人面前的靶子,主公觉得若是天下豪强联手,就算是手握天子又能有多大的胜算呢?”
    丁原还是有些不死心:“如今,这莫大的权力放在那里便真的不能去取吗?”
    “主公,就算要取,现在却不是个好时候啊。”
    “大汉的天下,已经乱了。”
    可四百年大汉的余威犹在,这种时候敢蹦跶出来的人,最后必然会被这四百年余威彻底击垮碾碎。
    “如今我们该做的是加强自身,静观其变。”
    贾诩太清楚了,这种时候,谁跳出来谁倒霉。
    所以说,谁爱跳谁跳,刚好等有人跳出来吸引火力了,大家一起联手打死他。
    之后才是贾诩真正需要的局面。
    听了贾诩的建议之后,丁原果然对洛阳和天子失去了兴趣。
    知道那是个催命符还上赶着去抢的那叫傻逼,丁原才不傻呢,更何况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富有野心的人,或许会为巨大的权力而心动,但却不至于痴迷到必须拿到手不可。
    对于丁原来说,能拿就拿,不能拿他现在的日子过的也很不错啊。
    就在贾诩对丁原说出何进必死于宦官之手不久,果然传来何进被宦官骗进宫里杀掉的消息。
    而此时,西凉董卓入京。
    贾诩知道,第一只出头鸟已经冒出来了。
    董卓这只傻鸟,就是上赶着去被人集火打死的!
    

第25章 诸侯会盟
    董卓入京之后很快掌握了大权,他甚至废立皇帝,杀少帝刘辩又自己立原本的陈留王刘协为帝。
    之后,董卓做事就更不好看了。
    丁原在接到洛阳的消息时也愤恨不已:“一群豺狼强盗!”
    董卓作恶洛阳,已经不是一句话所能形容的了。
    当然,之后据说原本在洛阳的袁绍因为反对董卓而逃跑,听到这消息,并州的所有人都想说一句袁绍活该!
    是的,当初就是他给何进出主意召地方军队入京,因此才造成了这样的大祸。
    至于说袁绍逃出洛阳的事情,有人说是与董卓废少帝刘辩有关。
    因为袁绍四世三公的家世,再加上他本人喜好结交各路人才,因此也算是颇具威望,董卓在废帝之前于是找袁绍询问,算是试探下口风。
    袁绍当然不同意,虽然当年在洛阳贾诩给袁绍的评价就不怎么高,甚至说他这人不怎么样,但不能随意的废立皇帝袁绍还是知道的。
    于是董卓对袁绍说要废立皇帝的时候袁绍是拒绝的,因为不能你说废立我就同意废立,第一我要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不然群臣就会骂我,说根本不能这样换皇帝。
    董卓同意了。
    于是袁绍出门就跑了。
    这下好了,群臣倒是没骂他,董卓生气了,董卓气的要杀他,最后还是被一群老臣给劝下来了。
    对于袁绍狼狈逃出洛阳这种事,真是除了活该没啥好说的了。
    之后董卓真的自己一意孤行废了少帝,从此董卓算是彻底掌握了大权。
    掌权之后董卓就浪起来了,他不仅自己浪,还纵容手下也跟着浪,杀人放火,劫掠抢夺,凌辱妇女,基本没有什么事情是不敢做的。
    当这些消息一起传到并州的时候,众人皆愤怒不已,唯有贾诩依旧是一脸淡定的样子。
    丁原不由的看向贾诩:“文和当初劝我不要去洛阳,是不是就已经预见了今天的情况。”
    贾诩没说话,但显然他是知道的。
    董卓是什么样的人贾诩很清楚,而董卓掌权之后又会做出什么事情来,贾诩更加清楚,可他还是劝说丁原不要去洛阳,等于说是拱手把洛阳让给了董卓。
    要知道,如果当时丁原谨慎一点,带个几千人去,初到洛阳人手不足的董卓根本不可能是丁原的对手。
    丁原看了贾诩半晌,终于还是叹了口气:“文和你……唉……”
    之后他也不再说什么,转身就打算离开。
    这时候贾诩终于说话了:“还请主公整顿兵马,囤积粮草,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鲜卑人恐怕会趁机南下,同时我们也该为之后群雄联手讨伐董卓而做点准备了。”
    丁原头都没有回,直接离开了,不过是在离开前留了一句话:“此事你便于奉先与苏将军决定吧。”
    苏云卿不由的看向贾诩:“文和,你这样,真的没关系吗?”
    丁原看起来很不高兴的样子。
    当然,苏云卿其实也不高兴。
    贾诩明知道董卓入京的危害但他还是放纵董卓入京,甚至在当初他们本有能力阻止这件事情的时候劝说他们不要插手。
    对着丁原没有解释的贾诩这时候却对苏云卿说道:“难道我们当初赶走董卓抢先入京就能改变这种境况吗?”
    贾诩不由的摇了摇头:“不会的,到时候并州一系势大,天下群雄的目光必然会放在我们身上,’清君侧‘这三个字并不是那么难说出口的,如果当初进京的是我们,结果就是我们会被联手的各路豪强击败,之后他们自己争权夺利互相攻伐,你觉得这有意义吗?”
    没有。
    从本质上来说,这样做除了把他们自己给赔进去之外最终没有改变任何事情。
    “苏将军,这天下将乱,且必然是大乱,而若想重新平定下来就必然要有牺牲,很多人会为此流血,可更多的时候你只能看着,毫无办法。”
    丁原是理解这一点的,所以在贾诩沉默的时候,丁原确实生气,但那不是气贾诩,丁原那不过是对自己无力的愤怒罢了。
    但贾诩却必然要对苏云卿把这话说清楚。
    有些时候,贾诩觉得苏云卿还是太过天真,可考虑到吕布和苏云卿未来所要承担的事情,她必然不能太过天真。
    苏云卿皱着眉头,一言不发。
    倒是吕布这时候问道:“那么我们就没有能做的事情吗?”
    吕布对于报效国家倒是没什么感觉,但目前所面临的无力感却让他非常厌恶。
    于是贾诩又把之前的话再次重复了一遍。
    对于现在的并州来说,整顿兵马准备接下来的连番大战才是最重要的。
    苏云卿必须承认贾诩说的都是对的,她需要认清这个世界。
    有些事情,不是想要阻止就能够阻止的。
    有些时候不自量力的做法除了给他们自己带来灾祸之外,什么用处都没有。
    果然,没多久鲜卑人大概是听说了如今大汉内乱,颇有点自顾不暇的意思,于是再次集结南下。
    此时距离苏云卿斩杀和连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鲜卑人的势力虽不如檀石槐时期,但是也算是恢复了一点元气。
    于是并州的所有人再也没有时间去考虑其他的事情,先忙着把鲜卑人击败才是正事。
    可也就在这个时候,魏郡曹操给苏云卿来信,他表示已经与袁绍商量好,准备以讨伐董卓为名起兵,同时也联合各地豪强,一起讨伐董卓,以推翻董卓的统治。
    至此,苏云卿觉得贾诩从一开始就算好了一切。
    他早就知道董卓入京会发生什么事,甚至更清楚的是在董卓权倾朝野之后天下群雄会做出的反应。
    对着曹操发来的书信,贾诩的解释很简单:“曹孟德这个人对匡扶天下拯救大汉还存有幻想,他大概是真的想要讨伐董卓的,至于说其他人……”
    贾诩的眼神扫过书信上袁绍袁术的名字:“私欲大于大义啊。”
    不过话虽然是这样说,但讨伐董卓这种事并州肯定是会出一份力的。
    董卓已经惹怒的天下人,这时候讨伐董卓那是顺应民意,是个捞取名声和日后政治资本的大好事,不去的是傻子。
    这也是其他不少人搀和这件事情的原因之一。
    可苏云卿皱了皱眉:“如今正赶上鲜卑人南下,如果再抽调大量兵力去攻打董卓,是不是有些不稳妥?”
    “无妨,”贾诩想了想问道:“苏将军,在保证并州本身稳定的情况下,最多能够抽调多少兵马?”
    “不到两万人,”苏云卿也很困扰:“虽然是从去年就开始做准备,但士卒的训练不同于其他,大部分士卒目前也只是勉强算得上不错而已,再加上去年鲜卑人没有南下,我们也就失去了一次让新训练的士卒锻炼的机会,这些人的战斗力不能与之前并州的老兵同等计算。”
    应该说三万新兵的战斗力恐怕还比不上两万老兵。
    而鲜卑人去年没来,今年就玩了一把大的,因此并州本身的压力也很大。
    再说了,边境这地方,需要防备的可不仅仅是鲜卑人而已。
    并州的隔壁是凉州,凉州那地方一直乱的很,如今羌人也不安稳,虽说马腾和韩遂两人是目前凉州的主事人,因此凉州大乱是没有的,可并州却也不得不防着点,当年灵帝尚在韩遂都敢叛乱,且兵锋直指帝都洛阳,如今朝廷式微,谁知道凉州还会出什么乱子。
    这么一算并州可以用的兵力就不多了,就算提前准备也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扩充军队不同于其他,单纯的数量扩充没有任何用处,甚至可能会拉低本身的战斗力,因此这只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事情。
    贾诩显然也很明白这一点,他倒是没对这个提出什么指责,而是说道:“毕竟讨伐董卓这种事不同于单纯的作战,我们可以先抽调一部分士卒,然后再以讨伐董卓为名招募一部分,如今董卓作乱,以此为名恐怕会有不少人愿意投军。”
    苏云卿想想也对。
    结果才刚说开始招募没多久,就有人来找苏云卿说门外有个自称使她师弟的人来找她。
    师弟?
    苏云卿特别茫然的眨眨眼,她师父是童渊,这么算起来的话苏云卿倒是知道自己有个叫王越的师兄,还有个比王越关系更近一点的,也是童渊自己收的徒弟叫张绣。
    然并卵,师弟?
    苏云卿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前些年童渊好像确实在和她通信的时候提过在冀州找到个好苗子什么的,不过因为后面也没再提这事因此苏云卿倒是没在意。
    这么说的话,童渊又收徒了?
    苏云卿出门就看见个相貌俊朗的小哥站在那里,见苏云卿出来顿时露出一章笑脸:“在下赵云,字子龙……”
    “不,等等,”苏云卿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你再说一遍?赵云?字子龙?”
    卧槽童渊老头你干了什么!Σ( ° △ °|||)︴
    赵云茫然的很,他不懂苏云卿干啥这么激动,但还是回答道:“是,在下赵云,字子龙。”
    苏云卿:“……”
    好的很,吕布我儿子,赵云我师弟……还要加个名满天下的剑师王越……
    苏云卿突然觉得自己叼炸了!
    这亲友阵容简直是秒天秒地秒空气的节奏啊!
    只是……
    “说起来的话你也是我师弟了,只是这么久从来没来找过我,这次来找我恐怕也是有事吧?”
    就像当初她去找王越一样_(:зゝ∠)_
    赵云特别坦诚:“是,听说并州正在招募讨伐董卓的义军,我正是为此而来。”
    哦对,赵云是个三观特别正的好孩子= =
    赵云这次不仅自己来了,还带了五百多义从,当然,在苏云卿看来一个赵云可比这五百多人要重要的多。
    可让苏云卿疑惑的是:“你怎么会想到来并州?”
    冀州韩馥也在招募兵马吧?
    虽说冀州和并州也就在隔壁,常山郡刚好又在冀州边边上靠着并州,可也不带赵云抛弃离得近的老家冀州来并州吧?
    其实也挺简单的,韩馥这个人嘛,说白了就是个糊涂蛋,挺让人瞧不上的,赵云觉得跟着韩馥是干不出什么事情来的,刚好自家师姐就在隔壁,当年童渊也说过他若想入朝为官就去洛阳找王越,若想投军入伍那就去找苏云卿。
    于是赵云就这么来了。
    赵云来了之后,苏云卿又陆陆续续的招募了不少人,最后想了一下,把招募来的三千人放给赵云统领,然后再从并州原部抽调一万多人,共一万五千人。
    只是这次结盟大概只有苏云卿自己去了,丁原年纪大了身体就不太好,让他随军奔波劳累那也太难为老人家了。
    因此这次诸侯会盟去的实际上只有苏云卿带个赵云而已。
    吕布要带着张辽高顺两小伙伴一起准备搞定鲜卑人,之后才能去管董卓的事情,典韦是贾诩要留下来以防凉州出问题的。
    至于说贾诩……作为目前并州唯一的智商,贾诩当然不能乱跑。
    讲真,赵云虽说是极为优秀的将领苗子,但贾诩看到赵云的时候真的不怎么开心。
    又特么是个武将!(╯‵口′)╯︵┻━┻
    贾诩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于是到最后,苏云卿临走之前贾诩对着苏云卿絮絮叨叨的嘱咐了一大堆,最后看着苏云卿那茫然的眼神,贾诩叹了口气:“算了吧,你去了之后就去找孟德,我已经与孟德说好托他照顾你,你乖乖听话就行了。”
    这些年曹操和并州的关系很不错,至少当年在曹操最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的只有并州,之后也是并州给予的一系列的帮助才让曹操真正的发展起来,贾诩觉得曹操是不会对苏云卿不利的。
    至少目前来说,曹操都是个一心匡扶天下的良臣。
    等苏云卿带着赵云一路赶到会盟地点酸枣的时候,曹操已经到了。
    曹操对苏云卿是很热情的,他亲自到门口去迎接苏云卿,并且给苏云卿介绍了他手下的诸人。
    戏志才,程昱,荀彧,郭嘉……
    苏云卿眨眨眼,突然觉得贾诩一定很羡慕曹操_(:зゝ∠)_
    苏云卿也顺带着给曹操介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