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剑三]武安天下-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傻,修城门这种事随便派谁都能做的嘛。
王翦那边安排好之后就开始回来和蒙武一起操心居庸塞的布防和接下来的计划了。
“燕国肯定要换将了,栗腹经此大败又丢了至关重要的居庸塞,燕王再怎么说也不可能继续让他领兵了。”
那么问题来了,燕王会换谁上场?
蒙武想了想说道:“燕国有能力在目前的情况下担负起重任的人恐怕也就只有乐乘乐间二人了。”
乐间是燕昭王时期的名将乐毅的儿子,而乐乘则与乐毅乐间是同族。
乐间有乐毅那么个叼的飞起的父亲自然是不用说了,乐乘在历史上也是曾经打败过秦军的人,被乐乘击败的秦军将领叫王龁,王龁虽然比不上白起蒙骜等人的名气大,但那也是昭襄王时期秦国的重要将领之一,比上不足比下也肯定是有余的,再加上他带领的还是战斗力极高的秦国军队,乐乘能够击败他显然也是有几分真本事的。
别问为啥乐间乐乘有本事燕王之前却不用他们,并不是每一个国君都有胸襟和肚量去接受并且重用一个与他大部分时候都意见不合一直唱反调的下属的。
至少燕王不是。
至于说现在,要么就用,要么灭国,摆在燕王面前的是一道看似简单的选择题,至于说怎么选那就是燕王自己的事情了。
事实上让苏云卿来选的话那肯定是用人救命,可她不确定燕王会不会这样选。
至少如果这事交给苏云卿来办,她一开始就不会让栗腹上战场,而是直接就把乐间乐乘给丢出来了。
因此虽然理智上知道乐乘和乐间是最好的选择,但不管是苏云卿还是蒙武王翦二人都没有把握燕王一定会这样做。
好在燕王到底还没突破底线,再加上燕国也不是没有脑子清醒的臣子,在大家的提醒和建议之下燕王最后还是决定让乐乘和乐间领兵去和秦国作战。
苏云卿得到消息非常及时,或者说在燕王做出决定没多久秦国的探子就快马加鞭的把消息送到苏云卿这里来了。
看到乐乘和乐间的名字,不管是苏云卿还是蒙武王翦都松了一口气。
是的,他们是松了一口气而不是感到紧张。
说实在话,就燕国目前的形式来说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的话,想要翻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是要翻盘,那也得是白起李牧廉颇这种等级的将领来了才有可能翻盘,乐间和乐乘确实很不错,但比起这些人还差了一点,想要在苏云卿的手上逆转战局恐怕不容易。
当然,对于苏云卿等人来说重点不是这个,真正让他们松了口气的是,这次来的是两个智商正常甚至算得上机智的人啊!
之前和栗腹打的王翦都要哭出来了好吗!
王翦真的不能理解栗腹的思维到底在哪个次元,他有时候甚至怀疑栗腹是不是把他的智商丢在蓟城就没带上战场,这脑回路太让人捉摸不透了啊!
王翦都觉得栗腹可以靠自己的智商大败他,嗯,这话是认真的,因为很多时候王翦根本无法理解栗腹干的那些事情,这就跟他无法理解为啥栗腹就那么难上他的当一样。
而乐间和乐乘不同呀,这是两个智商正常的人,且他们可干不出栗腹干的那些事情来,这样算起来的话,比起栗腹其实这两人的行动和想法更容易预测也更好做出应对。
栗腹虽然在王翦看来特别坑,但他有时候就是能让王翦完全无法理解的神来一笔,反而弄得王翦一脸懵逼,想来乐乘和乐间是干不出这种事情来的。
事实上乐乘和乐间确实干不出来这种事,他们是很认真的小伙伴,也是有智商有水平的小伙伴。
他们在接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整顿军队,显然这二人也清楚秦军到底有多么难对付,而以现在这乱七八糟的燕军来说去了就是送死的。
虽然重新整顿下也不见得就能把秦军打回老家了,但至少战斗力可以提升一下,再说了,以乐乘和乐间的水平,他们就算不能把苏云卿打回函谷关,但是僵持着拖延时间这种事也不是不能做。
至少乐乘和乐间很清楚一点,此时以燕国自己的力量已经是无力反抗了,只能看魏国和齐国的援军什么时候到了。
楚国是不用指望的,不是说楚国不会派兵救燕国,而是说楚国那山高路远的,等楚国的军队千里迢迢的开过来,燕国早被揍趴了。
大概是乐乘乐间的运气确实比较好,他们接手了军队没多久就有消息传回来,魏国派援军了。
这次可是真正的援军!
第154章 请为蠢作者点蜡
对于魏国会派援军过来这种事苏云卿并不意外,这本就是他们计划好的事情有什么可值得意外的?
再说了,这居庸塞的大门都修好了,燕军都能守得住的地方,现在换了秦军来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么?
当然,这种时候苏云卿也不是就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了。
首先,他们要搞定面前的燕军,至于说魏军什么的,那是可以稍后考虑的。
事实上魏国派出的援军并不多,毕竟魏王在其他国家的事情上还是比较小气的,尤其是他看不到救援魏国能有什么好处可以拿。
没有好处的事情谁想做呀。
所以说,这次魏国派出的援军真的不多,而且行军的速度也不怎么快,完全没把燕国的生死放在眼里。
因此在此之前,苏云卿还有很多的时间去搞定乐间和乐乘。
乐间和乐乘倒是不愧为燕国名将,即便燕国很坑燕王也很坑,但他们还是有真本事的,苏云卿也必须要慎重对待。
毕竟乐毅的大名放在那里,那可是当年帮着燕昭王灭掉了齐国的大大呀。
虽然燕昭王不是个坑货确实给乐毅带来了不少战斗力加成,但乐毅的本事也很大呀,毕竟当年的齐国很强大,当时的齐王那可是能与秦昭襄王一起称帝的,虽然后来齐国自己又去掉了帝号让秦国独自拉足了仇恨因此坑了一把秦国,但就从能称帝这一点来说,就已经很能说明齐国的强大了。
而就是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被乐毅硬生生给打残了,乐毅灭齐国灭了五年,后来如果不是燕昭王死了新任燕王又比较坑,现在还能不能有齐国都是两回事了。
但也因为乐毅,强大的齐国被彻底削弱了,如今的齐国早就没有了和秦国叫板的能力了,毕竟就算后来齐国也复国了,但是齐国已经元气大伤蹦跶不起来了。
乐毅都这么厉害了,他的儿子就算不像他一样厉害,只要有乐毅的一半本事那也很了不起了。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大家第一次见面当然不会冲上去就拼命,秦国和燕国的军队试探着交手了几次,苏云卿立刻发现了乐间乐乘与之前栗腹的不同。
栗腹那个傻逼就是来卖萌的,而这两个算是比较能打的。
但苏云卿并没有因此改变主意,她依旧把这件事情交给了蒙武和王翦。
至少在苏云卿看来,乐间乐乘确实是很不错不假,但那还不够,至少没有完全超出王翦和蒙武的能力水平。
目前的乐间二人对于王翦和蒙武来说,应该算得上是副本里比较难打的精英怪等级,不小心就会狗带,但如果自己机智又努力的话,还是能够打过去的。
跟和自己水平差太多的对手交手是不能得到多少收获的,因为要么是你完虐对方要么是对方完虐你,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被虐又不涨经验。
但与自己能力相仿的对手较量就不同了,尤其是这个对手还很厉害,却又偏偏在厉害的同时并没有超出你的能力范围太多,这是最能让人成长的。
当然,苏云卿说是让王翦和蒙武负责,但她自己却不再是之前那种万事不管的状态了。
至少王翦和蒙武的计划得先从她这里过一遍,没问题就用,有问题就改,这样倒是不用担心局面失控的问题。
当然,对于这一点不管是王翦还是蒙武都没有意见,苏云卿的等级本来就比他们高呀,再说了,当他们有什么问题出现的时候,苏云卿不仅会指出来,而且还会分析指点几句。
虽然画风维持了苏云卿那一贯的惜字如金的批公文样式,但确实让人受益匪浅就是了。
于是秦国和燕国的战局就那么僵持了下来,当然,总体情况还是对秦国更加有利的,毕竟虽然说是僵持,但秦国一直在把战线往前推进,眼看着是要一路推到燕国的都城蓟的样子。
也就是在这时候,苏云卿分兵了。
算算日子魏国的援军也差不多该到了,他们得防备后方魏国的进攻了,于是苏云卿便把蒙武给丢回去了。
虽然苏云卿更加看好王翦,但至少目前来说蒙武年纪虽然比王翦小一点,可由于蒙骜从小打磨,因此这时候还是蒙武更加稳重一点。
对于此时的苏云卿来说,稳重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考虑下目前魏国的战斗力,其实苏云卿觉得一个蒙武就足够了。
怎么说呢,魏国曾经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不假,但那都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战国末期魏国能看的也就一个信陵君,而现在信陵君还死了。
比起早期的什么吴起什么乐羊之类的大将,现在的魏国真的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人物。
再加上实在不行蒙武还有居庸塞可以倚仗,因此让他单独面对魏国的援军其实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倒是王翦对此有些忧虑,当然,他不是忧虑蒙武的能力不足,而是担心他们目前所面对的局面。
“一面是燕军一面是魏军,我们现在的境况实在是……万一出现意外当如何是好?”
虽然知道这局面是苏云卿算好的,但被人两面夹击什么的不管是在那家的兵书上都是极为危险的情况,玩不好自己就狗带了呀。
苏云卿当然也了解这一点,因此她觉得王翦有这种忧虑是正常的,即便他们目前的情况看起来似乎不需要担心,但以后可就不好说了。
应该说目前的状况还不是最需要担心的,因为按照计划,苏云卿打燕国一方面确实是要灭燕国,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牵制魏国。
蒙武倒是没有让苏云卿失望,他确实挡住了魏国的援军,让魏国的援军被堵在外面半点不能向前。
魏国的援军被蒙武挡住了,但魏王本身却不怎么担心,毕竟他并不在乎燕国的死活。
如果一定要说有谁对此比较紧张的话,显然就是燕王了,他可指望着魏国呢。
当然,这对于乐间和乐乘来说也不是什么好消息,即便苏云卿分兵他们也没能阻止秦军前进的步伐,而如今他们唯一的指望也就是苏云卿的后方能够出现问题,以此迫使苏云卿停下脚步进而退兵了。
当然,如果他们能够抓住机会反攻一下那也是很不错的。
然并卵,魏国太坑,完全辜负了乐间和乐乘的期待,这也让他们知道,这种时候想着依靠其他国家的援军已经不可能了,齐国不出兵,魏国也不过是敷衍了事,显然是不需要有什么指望了。
于是他们只能一边和苏云卿耗着,一边让人去给燕王送信,既然打仗不行的话,那就只好走外交手段解决了。
虽然秦国这次是来灭国的,但这不代表燕国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要知道很多时候你的初衷和你最后所达成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只要外交做得好,就算是秦国也没什么不能说动的。
于是乐间乐乘二人再次调整战术,他们再也不打什么进攻什么反击了,他们做的事情就一件,固守。
是的,他们不打了,反而开始高筑营寨加固城池,大量囤积守城的物资,完全就是一副打算死守的样子。
乐间和乐乘毕竟不是栗腹那样的坑货,当他们一心开始守城就是不打仗的时候,苏云卿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毕竟他们不会犯什么低级错误,想要抓他们的破绽恐怕是要花时间去慢慢熬的。
可苏云卿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了。
也幸好之前也有考虑过燕国不愿意打只做固守拖延时间的情况,因此这种时候苏云卿倒是勉强还有办法可以想。
比如说那个已经早早的去到燕国潜伏起来的姚贾,这种时候也该他发挥作用啦。
某种程度来说,姚贾与当年的蔡泽有点像,但又不完全一样,虽然都是通过战争以外的手段达成目的,但蔡泽那是真正的外交家风范,姚贾虽然同样能言善辩,但他更喜欢金钱开路,以金钱贿赂对方高官与国君的近臣,然后从内部搞破坏。
就像是这次,姚贾一早的跑去燕国收买了不少人,此时接到苏云卿的传信他立刻就知道动手的时机到了。
苏云卿也没让姚贾失望,她自开战以来第一次发出了不计代价不计牺牲的强攻命令。
秦军本就凶悍,被各国称作虎狼之师,这次苏云卿完全不计代价的进攻可以说正是秦军最擅长的事情之一。
于是很快,燕王就接到了乐间二人固守不成反而后撤的消息,燕王当即就懵逼了,并且一个劲的念叨着怎么办。
谁都知道,苏云卿已经越发接近蓟城,而如果作为都城的蓟城被秦军攻破,那么燕国基本也就不用挣扎了。
这时候就有人对燕王说这都是乐间和乐乘的错,是他们没有能力还欺骗了燕王,辜负了燕王对他们的信任,再说了,谁知道乐间和乐乘是不是故意的呢?
“都说乐间是乐毅的儿子,有其父的大将风范,怎么这次就把仗打成了这个样子?要我说,这如果不是乐间徒有其名,那就是乐间勾结秦国故意为之,毕竟此二人对大王不满已久,谁知道是不是想要趁着燕国危急做点什么事情呢?”
燕王想想也对啊!
乐乘和乐间这两人平时就经常和他过不去,他说是黑的这两人就偏要说是白的,他说要打仗这两人就偏说要休兵,可等他不想打的时候这两人又冒出来说是遇到了什么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虽然燕王一次都没听过这两人的,但这也足够让燕王糟心了。
哦对了,尤其是那个乐间,仗着他父亲是名将乐毅,平日里也太不把他这个燕王放在眼里啦,实际上乐间有什么可骄傲的,他根本就没打过几次大胜仗!更没有取得过什么像样的功劳!
显然乐间什么的,就是个只会瞎BB实际上半点本事都没有的人。
这样想着的燕王完全忘记了乐间之所以至今没有取得什么重大成就那和他自己也有关系呀,你作为国君都不愿意用人家,人家要怎么发挥才能?燕王不用,乐间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用呀。
当然,要说起燕王不听劝告最后成功作死这种事其实也并不能让燕王相信乐间有本事,这只会给乐间增加仇恨值,毕竟乐间不仅事前说燕王不该怎么怎么,事后他还要跑过来说,大王你看你当初没听我的,这下作死了吧!这种话说出来,别说是燕王,那换了谁都不高兴啊。
至于说乐乘,那也没比乐间好多少,反正都不怎么讨燕王的喜欢。
而这次,乐间和乐乘打了败仗,又有人在燕王的身边说他们的坏话,那真是一说一个准,燕王顿时就觉得这话说的太有道理了,燕国被秦国揍的毫无还手之力什么的,那根本就不是他的锅,都怪乐间和乐乘两人,他们不仅没本事还心术不正的!
于是更多的也不用说了,这种时候燕王满脑子是要把这两人给撤换掉,让这二人回来他要兴师问罪!
在姚贾努力的往燕国砸钱,让燕王那群智商没比燕王本身好多少的大臣们给燕王拖后腿的时候,苏云卿也在努力配合。
她后撤了。
是的,苏云卿走了,她跑去了蒙武那里,只把燕国留给了王翦一个人。
苏云卿的后撤对于燕国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姚贾想了想又给燕国再添了一把火。
之前被撤职的栗腹又蹦跶出来啦!
栗腹在朝堂上就开始对燕王哭诉了,他表示之前他虽然打的不怎么好,但那不能怪他呀,都是敌人太狡猾,再说了,他对燕王一片忠心,嗯,最关键的是,他会打败仗都怪乐间和乐乘两人!
先不管栗腹是怎么瞎扯把这口大黑锅甩给乐间和乐乘背的,反正栗腹是通过一番哭诉成功的在燕王面前洗白了自己,并且说服燕王再次把他派上战场作为主将。
栗腹都想好了,没有秦国那个特别凶残的太后在,王翦不过就是一个年轻小将罢了,他还能怕了王翦不成?等到他击败王翦那就是立了大功,到时候之前的那些失败也就不用在意了。
反正只要他成功了,那就是燕国的大功臣,谁还会在意之前的一点小失误?
至于说苏云卿为什么偏偏在这种时候后撤,栗腹觉得这理由简直太简单啦,肯定是秦军的后方出问题了嘛,谁都知道秦军的后面有魏军呀,说不定就是另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将蒙武没撑住被魏军给打败了呢?
这么一想栗腹更加有自信了,他觉得面对这种情况,先别说苏云卿到底能不能解决问题,就算她能,那秦军也是损失惨重,到时候肯定得退兵,而如果他在这种时候上战场,那么不管他打的怎么样,反正表面上看起来就是他栗腹上战场了,然后秦国就退兵了。
不需要多说,面对这种情况谁都能脑补出来是他栗腹在危急关头拯救了差点灭亡的燕国呀!
显然,燕王对栗腹向来是很满意的,真要说起来也就是之前栗腹丢了居庸塞让燕王比较介意了,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栗腹都说了这不能怪他,是乐间和乐乘在背后暗算他呀。
燕国的内部有人勾结秦国卖国,那么栗腹就是有天大的本事,居庸塞也是守不住的呀。
而且栗腹还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一直以来燕国都想不通的一点。
那就是秦军对燕国的熟悉,按照道理来说,之前有赵国挡在燕国前面,燕国从来没有正面和秦国打过什么大仗,秦军也是没有来过燕国的,那么为什么这次秦军会对燕国显得如此熟悉?
关于这个问题,之前一直都是燕国想不通的,但现在,栗腹为这个问题找到了好解释。
秦国确实没来过燕国更不了解燕国,但乐间乐乘对燕国很熟悉呀!肯定是他们出卖了燕国!
燕王顿时就觉得栗腹说的非常有道理,而原本他召乐间乐乘二人回来也不过是问罪,如今却是真的动了杀心。
任何一个国君都是无法忍受这种出卖国家给敌人的事情的,更何况燕王这绝壁是新仇旧恨一起上呀。
于是当栗腹成功的再次出现在了战场上,而他面对的也确实只有王翦一个人而已。
是的,只有王翦。
苏云卿在这次在后撤的事情上倒是没说假话,她真的去蒙武那里了。
不为其他,只因为苏云卿知道,魏国真正的援军要来了。
如今的燕国正处在最为艰难的时期,虽然魏王不太愿意搭理燕国,更不想搀和燕国和秦国之间的事情,但是如果燕国能够开出足够高的价码的话,显然魏王也是很心动的。
就比如说这次,当秦军越来越逼近燕国的都城,燕国的压力自然也就越来越大,于是他们在求援的时候开出的价码也就越来越高。
之前不过就是劝说一下,送点礼物,现在是一车一车的珍宝拉过去,顺带着还承诺送城池。
而到了这种时候,秦国也不再努力的阻止魏国向燕国派援军了,事实上此时的秦国不仅仅希望魏国派援军,甚至希望魏国派的越多越好。
当乐间在回到蓟城后被杀,乐乘则狼狈逃往齐国的时候,魏国终于出大招了。
加上之前派过来的军队,近十万的魏国精锐就那么出现在苏云卿的面前。
苏云卿深吸一口气,她知道,拼命的时候到了。
既然已经把魏国的军队调动过来,并且让魏国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燕国这边,那么栗腹与燕国也就没有其他的作用了,王翦开始全力解决栗腹。
……其实王翦挺想哭的,真的。
栗腹两次上战场,苏云卿两次把他丢过去对付栗腹。
于是王翦能做的也就是有了空闲的时间就看兵书写笔记,别问为什么,王翦怕一天不看书他的智商就得被栗腹拉低!
如果智商掉的和栗腹一条线,到时候还怎么有脸回咸阳!
王翦决心要速战速决,他真不愿意和一个傻逼墨迹太久。
显然王翦真的拼起来栗腹不可能是他的对手,于是很快的,栗腹就迎来了第二次战败,这次是真的一路被王翦追着打,一直打到了蓟城下。
实际上栗腹本不该败得这么惨,且还一路被人追回老家,但谁让王翦有苏云卿开挂呢?
和其他地方不同,幽州那可是骑兵作战的好地方呀,换到了这个年代的燕国也没差,苏云卿不仅给了王翦地图,她还把自己的骑兵留给王翦了,王翦怎么说也跟着李牧不少年,对于骑兵也算有点心得,而苏云卿则更过分,当年击败公孙瓒之后并州骑兵可谓纵横北方,关于怎么在幽州作战,怎么最大化的发挥战斗力那真是一清二楚,苏云卿把这些毫无保留的都告诉了王翦。
虽然因为秦国建设了强大的骑兵,因此近些年各国对骑兵也算得上重视,然而这次秦国真的是一路开挂谁都拦不住。
当王翦成功包围蓟城之后,考虑到骑兵在攻城的时候并无卵用,于是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