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剑三]武安天下-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她说的理所当然,仿佛根本不知道此时去洛阳她能得到什么好处一样。
郭嘉转念之间却已经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他给曹操使了个眼色首先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也不好阻拦将军了。”
曹操虽然不明白郭嘉什么意思,可还是顺着郭嘉的话和苏云卿道别了。
当然,因为苏云卿不去洛阳,那么她和曹操联合建的功最后都只会算到曹操一个人身上,至少在袁绍分配利益的时候会是这样。
考虑到这一点,曹操对苏云卿十分感激,顺便又从自己的部队里分拨了不少粮草辎重给苏云卿。
曹操的理由是并州路远,多带点东西保险。
苏云卿来者不拒全部接纳。
曹操给苏云卿送别,连着送出好几里地。
苏云卿不得不说道:“就到这里好了,我们就在这里分别吧。”
曹操对着苏云卿依依不舍,但最后还是说道:“此番多谢将军相助,操不知如何感激,日后若有用得着的地方将军尽管开口,我必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说着,曹操对着苏云卿一拱手:“将军保重!”
苏云卿也回了一礼。
只是……
“感谢什么的也不必了,赴汤蹈火也用不着……”
听到这话曹操一脸感动:“将军高义!”
“不,我的意思是说,你能不能先把子龙还给我。”苏云卿说的特别认真:“我已经把文若和仲德还给你了啊。”
曹操:“……_(:3ゝ∠)_”
于是再次送别的时候,之前对着苏云卿依依不舍的曹操,这次真的是眼泪都下来了。
“子龙啊,我舍不得你啊……”
曹操拉着赵云的手,一脸的情深意切。
苏云卿想了想说道:“要不子龙留下吧。”
一听这话,赵云还没来得及说话,曹操就先开口了:“多谢将军!将军真是……”
“不,等等,我的意思是,要不子龙留下,文若和仲德跟我走?”
曹操:“……”
这次,曹操很干脆的说道:“将军一路保重,操就不再远送了。”
苏云卿:“……”
你这变脸也变得太快了啊!
只是在告别了曹操之后吕布暗搓搓的跑到苏云卿的面前来:“娘亲,其实之前出洛阳去追董卓的路上我捡了两人,据说是趁乱从董卓那边跑了的。”
苏云卿嘴角一抽:“人呢?你该不会还带着吧?”
别这样啊!你这样形同绑架你知不知道?
可吕布抓抓脑袋说道:“我看着两老头看起来像文官啊,文和说了,俘虏了武将随意处置,俘虏了文官一定要好好的带回并州啊。”
所以说,他只是很忠诚的执行了贾诩的建议而已。
苏云卿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她知道并州缺谋士,但是不知道已经缺到了这种程度了啊!
而且贾诩真的已经被逼到了这种需要靠基本等同于绑架的方法拉人的地步了吗?
所以说,文和你这几年到底是有多怨念!
再说了,让吕布做这事,靠谱么?
“被董卓挟持而走的文官那么多,也不是个个都是顶尖大才啊。”
并州现在缺的是贾诩那个等级的好吗?
一般的官吏并州也是不缺人的。
毕竟除了高级谋士这种可遇不可求的类型,其他的贾诩基本是能搞定的,一些普通的官吏贾诩安排的很好,并且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招揽人才。
因此归根到底,如果带着的人不是贾诩那等级的,根本不用考虑。
可吕布对此说的却十分认真:“我也不是谁都带着啊,当时其实也不止他们两个,不过他们两个胡子最长,看起来就很有文化的样子。”
苏云卿:“……”
你判断谋士的等级就是看胡子吗?
关羽,这事你怎么看?
苏云卿觉得她简直没力气吐槽吕布了,可吕布却振振有词:“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对啊,你看文和,刚来并州的时候就留了点小胡子,这些年胡子越来越长,我也觉得文和越来越可怕了呢。”
当年贾诩刚来的时候他敢把贾诩拎手上晃悠,现在嘛……见了贾诩就缩脖子。
苏云卿心说那是因为贾诩快要被你的智商气炸了!
好吧,在这个问题上她没资格吐槽吕布,所以还是算了吧。
这么想着,苏云卿决定去见一见这两个人,至少先弄清楚这都是谁啊。
比起吕布直接拎过来拎过去的做法,苏云卿要客气多了,更别说吕布其实也没骗人,他逮着的这两个确实是两老头。
只是苏云卿在询问了两人姓什么叫什么之后就没兴趣了。
两老头,一个叫蔡邕,一个叫郑玄。
听都没听说过好吗!
苏云卿觉得肯定就是两普通老头!
想到这里她也就不在意了,只是吩咐士卒们好好照看着。
结果其中那个叫蔡邕的老头当即就生气了:“你们这是要干什么?我本以为并州军讨伐董卓当是一群英雄人物,现在看来……哼,一帮劫匪强盗,比那董卓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一样啊,”苏云卿没说话,但吕布回答了这个问题:“劫匪强盗是要谋财害命的,我们不仅不抢你们的东西,还救了你们的命,又好吃好喝的供着你们,哪里是什么劫匪强盗,你这老头真奇怪,看起来很有文化的样子,怎么讲话这么稀里糊涂的。”
这话把蔡邕气了个半死,他们才刚逃出董卓这个虎口就又入了吕布这个狼窝,实在是憋屈的很。
苏云卿看了眼吕布,最后对两老头说道:“无论如何我们并没有伤害二位的意图,只是还请二位先与我们回并州一趟,到了并州我自然放了二位。”
“不能现在放么?”
“之前有黄巾作乱,后又有董卓祸乱天下,这一路上的情形二位恐怕也能想得到,跟着我几万大军走自然安全,可若是二位单独上路……”
后面的话苏云卿没说,但是意思也很明显了。
两老头单独上路,那就是找死的。
于是两老头对视一眼也不说什么了,去并州就去并州吧。
总归他们从董卓那里逃出的匆忙,本就是趁乱逃走,也没做什么准备,现在身上除了一身好衣裳,几件还算值钱的饰物什么都没有,原本就算带了点东西那也在乱军之中弄丢了。
这么看来的话,先去并州也还不错。
至少,听说丁原把并州治理的还是很不错的,而且观以前并州的行事作风,应当也不是什么龙潭虎穴。
只是当苏云卿回到并州之后却完全没有了管那两老头的心思了。
丁原以自己年纪大了精力不济为由说要辞官退位,但他所选择的继任者却不是之前所有人都认为板上钉钉的吕布。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苏云卿看了贾诩半晌问道:“文和,为什么?”
第30章 目标幽州
苏云卿怎么也没想到会在丁原那里听到自己的名字,甚至就和大部分人一样,她也一直认为丁原会选择吕布,可现在,丁原选择了她,而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后丁原并未多做解释。
苏云卿只能看向贾诩。
这段时间一直是贾诩留在并州,如果说是有什么她不理解的事情发生,那么询问贾诩一定是没错的。
“文和,为什么?”
贾诩看起来丝毫不惊讶,或者说,这是他早就知道的结果,面对苏云卿的问题,贾诩的回答也很简单。
“这难道不是将军所愿么?”
苏云卿一愣,她怎么也没想到会得到这么一个回答。
“怎么会,这怎么能是我所希望的!”
按照她的想法,最有可能接替丁原的应当是吕布,即便不是吕布,换做其他人的话,只要能力上没有问题苏云卿都是愿意接纳的。
可现在贾诩却说成为并州之主是她自己的所期待的,她何时有过这样的愿望?
“原本我也觉得由奉先执掌并州并无不好,可将军让我改了主意,将军不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恐怕每一个都会这样说。”
贾诩很清楚这一点,不管是哪方面来看,苏云卿都是不合适的那个。
至于说这乱世之中的大业,更不是苏云卿所能完成的。
乱世之中能成大业的当是曹操那样的人,甚至袁绍都有可能,但苏云卿不行。
“可也恰恰是因为这一点,在我看来将军比任何人都能够成就大事。”
苏云卿是看起来最不像的那个,但同时也是在贾诩看来最合适的那个。
“如今明眼人都能看出天下已经大乱,汉室将倾,可汉室宗亲却再无一个能行光武之事的人,将军应当明白我的意思。”
光武指的是光武帝刘秀,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致使天下大乱,汉室将亡,这时候是后来的光武帝刘秀起兵,重新振兴汉室,建立了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东汉王朝,光武帝刘秀也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
可如今汉室却再也没有一个刘秀那样的人物出现了,董卓作乱使得四百年大汉名存实亡,这就意味着在天下大乱之后必然会有一个新的政权去取代目前的大汉。
当然,这要说起来就有些远了,可往近了说,日后天下必然陷入诸侯割据互相攻伐的局面。
这种时候并州的结局只有两个,要么自强之后吞并其他诸侯,要么被其他诸侯吞并。
对于贾诩来说,他原本也认为应当是吕布作为丁原的继任者,可苏云卿让他改了主意。
“将军难道真的毫无野心吗?若是只想做个沙场征战的武将那又何必来找我学习治世安民之道呢?”
苏云卿:“……”
这种事她怎么知道,这得去问系统吧?
当然,苏云卿不能这么说,而这也确实是她自己要学的……虽然后来也没学会_(:3ゝ∠)_
可这种做法给了贾诩一个信号。
这让贾诩觉得苏云卿的野心并不仅仅是战场,她还想要谋求更大的东西。
贾诩原本并不在意,但考虑到并州日后的出路……事实上苏云卿是个很好的选择。
至少在贾诩看来,毫无这一方面意识的吕布是不能用的,否则吕布恐怕会带着整个并州走向末路。
吕布或可称霸一方,但不过是成乱世枭雄之业罢了。
所以贾诩做了一件这个时代的很多人都不敢做,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苏云卿有野心,而贾诩在助长苏云卿的野心。
……虽然这个助长有点误差_(:3ゝ∠)_
贾诩当然知道如果他选择苏云卿,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将十分艰难……可他还是选择这么做了。
“我只是做了应当做的事情而已。”
更何况,只是并州之主而已,苏云卿想要这个位置并不困难。
要知道目前并州的军权分三部分,一部分在丁原自己手上,一部分在高泰手上,还有一部分就在苏云卿吕布手上。
乱世之中军权为重,既然现在的并州能够接受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苏云卿,那么再更进一步的话也不是很困难。
只是看着目前苏云卿的表情,贾诩知道这件事情他做的有些太快了,他在苏云卿自己意识到这一点之前就已经把并州放在了苏云卿的面前要苏云卿成为并州之主。
可他不需要等,因为贾诩知道,苏云卿总会接受的。
果然,在贾诩以一种非常大义的角度为苏云卿分析了局势,以及各种利弊之后,苏云卿没有拒绝。
接下来就是朝廷的正式任命了,可贾诩知道这并不需要在意。
现在天子百官都掌握在董卓的手里,说什么也都是董卓的意思,先不提董卓愿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得罪并州,就说即使朝廷拒绝,可那又怎么样呢?
有实权的地方是不需要理睬名存实亡的大汉朝廷的。
于是就在两个月之后,苏云卿成为了并州牧,或者说,苏云卿很有可能会是第一个以女子之身领州牧之职的女人,不管是不是后无来者,但至少前无古人了。
董卓不会拒绝这个任命,他之前才刚被苏云卿和曹操联手揍了个鼻青脸肿,这种时候肯定不会找并州的麻烦。
显然,董卓很清楚,上次并州只出兵两五千人,其中正规军两万多人,而这两万多人还是并州新近招募的士卒,仅仅是这些军队已经给他造成了相当的压力。
而如果这种时候和并州过不去……并州要和他玩真的打起来,董卓也害怕啊!
董卓的老家在凉州,凉州并州就在隔壁,他很清楚并州的事情,因此即使任命苏云卿的事情必定天下哗然但他还是做了。
总归……真要说起来的话,有什么问题也是并州人自己想办法去。
然后就在董卓坐等看笑话的时候,苏云卿的上任得到了当代两大名士蔡邕和郑玄的支持。
这下全天下都懵逼啦!
卧槽这两人是怎么跑去并州的?而且还支持苏云卿做并州牧?Σ(°△°|||)事实上关于这件事苏云卿自己也只知道一半。
她知道蔡邕和郑玄是怎么来并州的,但她不知道贾诩是怎么搞定这两人的啊!
当初苏云卿以为吕布就捡了两普通老头而已,因此根本没在意这件事,最后还是贾诩自己问起吕布有没有什么收获的时候吕布把这事给说了的。
听到这两老头的名字就算是贾诩也是脚下一软差点没站稳,弄得吕布咋咋呼呼的扶住他:“文和你怎么啦?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啦?我就说你平时不能只顾着忙公务嘛,就该和我去校场上练练,这时候肯定不会这么体弱了。”
贾诩:“……”
他只是一时被吓到了而已啊_(:3ゝ∠)_
结果再等贾诩一问苏云卿和吕布对这两老头的处理方法,这下贾诩是真的眼前一黑了。
亏得你们母子两做得出来啊!
两当世大儒你们就那么当普通老头折腾!
无知真可怕……贾诩充分的感受到了这一点。
然后贾诩就去见了这两人,谁也不知道贾诩干了啥,反正他最后把两人都留在并州了。
直到苏云卿被任命为并州牧,惹得天下人议论纷纷这两老头冒出来为苏云卿说话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原来并州还有这么两个牛人在啊!
只是贾诩也对苏云卿说了一句话:“蔡邕可以任用,郑玄却只能让他教学生。”
或者说,蔡邕是可以争取的,郑玄这辈子都只能是个中立。
虽然郑玄不能用,但贾诩还是建议苏云卿给钱给人的为郑玄开办学馆,让郑玄教书育人。
果然,一听说郑玄上课,又有蔡邕时不时来讲学,并州学馆立刻成为了天下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
而在苏云卿正式上任之前,不少人都认为吕布会和苏云卿决裂,毕竟之前吕布作为继任者在所有人那里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临到最后却是苏云卿坐上了这个位置。
在权势面前,所谓的亲情血缘脆弱的不堪一击。
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吕布对此比苏云卿还要高兴呢,他甚至直接就说了:“其实我之前就一直害怕让我来做并州牧,毕竟做了州牧之后就不能随便上战场了吧?”
看看丁原就知道了啊,作为一州之主丁原的安危十分重要,因此丁原根本就是只能留在并州治所,啥事都别想干。
上战场什么的,那就是个遥远的梦。
“这简直太可怕了啊,”吕布简直无法想象自己告别战场斗将的日子:“所以说,现在这样真是再好不过了。”
等并州基本稳定的时候,已经是半年过去了,这时候苏云卿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是曹操和袁绍决裂了。
曹操和袁绍的关系一直都很好,直到讨伐董卓之前这两人都可以说是非常好的朋友,当然,这个大家也能理解,毕竟发小嘛,曹操又能说会哄的。
可在诸侯会盟讨伐董卓的时候,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关系却出现了裂痕,甚至已经有了分道扬镳的预兆。
在此之后,袁绍逼迫冀州刺史韩馥,在逼走了韩馥之后袁绍入主冀州,而接下来作为冀州下属的魏郡曹操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袁绍开始给他小鞋穿了。
小鞋穿的不舒服啊,于是曹操就想到了走,可他又能走到哪里去呢?
恰逢此时兖州刺史刘岱作死,被青州黄巾给杀了,在兖州陈宫的主张之下,请曹操入主兖州。
另一个要说的大概算是孙坚了,此时的孙坚已死于荆州刘表之手,只余下其子孙策,可孙策毕竟年轻,他如今只能在袁术手底下混饭吃。
以目前的形势来说,并州的情况还算不错,至少要钱有钱要兵有兵。
到了这种时候贾诩终于不再留手,开始全面的发展并州。
过去毕竟有灵帝在,大汉尚且维持着表面上的安稳,丁原也不是个富有野心的人,因此即便发展并州,那也只是搞点吃的喝的还有日常用的之类,盐铁马匹等战略物资是不敢碰的,就怕被皇帝猜忌。
可现在不需要考虑那么多了,现在不强大,那就是等着挨揍呢。
贾诩就是在这种时候对苏云卿提出攻打幽州的。
“幽州?”苏云卿皱了皱眉:“我以为你会选冀州。”
毕竟不管怎么搞,并州本身的环境不会变,并州依旧是苦寒之地,而幽州呢?好吧,幽州也没好多少,要说富庶那还是得选冀州啊。
可贾诩的理由也很简单啊,此时冀州袁绍正忙着和兖州曹操撕逼呢,他们还是不要打扰比较好。
而说起幽州,目前幽州刺史是公孙瓒,在贾诩看来公孙瓒要比袁绍好解决多了。
袁绍家中四世三公的名望为他聚集了一大批人才的效忠,公孙瓒则不然,虽说袁绍那人小公举脾气,可公孙瓒也没好多少啊。
公孙瓒倒不是小公举了,但是公孙瓒的性格却是个大问题。
早期公孙瓒也是个非常不错的人,他待人诚恳,又久经沙场,战功卓著,因此很受人爱戴,可到了后期性格却越发残暴偏激,贪图享乐残害百姓,可以说完全失去了早年的斗志,严重的腐化堕落。
因此在贾诩看来,公孙瓒之强看起来是兵强马壮不可与之敌,实际上却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而已。
如果公孙瓒还是当年那个公孙瓒,那么贾诩的目标恐怕会是袁绍,可现在的公孙瓒毕竟早已不复当年的威势了,柿子要挑软的捏这个道理谁都懂,贾诩也一样。
大概唯一的问题就是打下幽州之后要面对边境匈奴了,但这并不能让并州人害怕。
反正打鲜卑人也打了这么多年了啊_(:3ゝ∠)_
苏云卿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准备起兵攻打幽州。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贾诩遇到了一个让他激动的眼泪都要掉下来的事情。
并州终于有了第二个靠谱的谋士了!
来人名叫荀攸,据说是荀彧的大侄子……真的是大侄子,他年纪比荀彧还大呢!
见到荀攸的时候苏云卿是很疑惑的:“我以为你会去兖州呢。”
毕竟荀彧就在兖州啊。
听到这样直接的问话荀攸当时就没忍住笑了,在荀攸看来能问出这个问题,苏云卿实在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
问这个问题的人都是傻子,而苏云卿真的傻吗?
荀攸不认为一个能以女子之身执掌并州,且并州人人心服的人会是个傻子。
所以说,苏云卿在他表达了明确的投奔意向之后问出这个问题,实在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旁边的贾诩看着荀攸的表情就知道他想的什么,然而……苏云卿那是真的傻啊!她是真的不明白啊!
当然,荀攸没有正面回答苏云卿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荀攸看来大家心知肚明,没必要明说啊。
不过是……投机罢了。
荀彧确实在曹操那里不假,但也正因为如此在局势真正明朗前荀家不会再允许家中子弟去曹操那里扎堆了。
别说荀攸来了并州,荀谌还去了冀州呢。
这在这个时代也是世家大族常见的做法了,就好像后期诸葛亮为蜀汉效力,但是诸葛瑾却在东吴干活_(:3ゝ∠)_
所以说,这种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就不要拿出来说了嘛。
当然,在荀攸看来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对于苏云卿来说不是这样,她是真的不明白,可苏云卿却没有再问,她非常干脆的给荀攸委派了职位和任务。
然后就一句话:“公达啊,干活去吧,文和那里应该有很多事情等着你的。”
荀攸看着贾诩对着他露出一个亲切的笑容,突然觉得浑身发毛。
他是不是来错了?
然后当荀攸跟着贾诩去看见自己即将要处理的那堆成了小山一样的公文的时候,终于彻底明白了之前不好的预感是什么。
友若!现在换还来得及吗?他想去冀州啊!qaq然并卵,最后荀攸还是得处理这一堆公文。
讲真,报道的第一天就不得不加班处理公文什么的,这感觉简直太糟糕了啊!(╯‵口′)╯︵┻━┻然后就在荀攸到来的第二天,他发现自己要处理的公文再次变多了,荀攸不由的去看贾诩:“文和,我记得昨天没这么多吧?”
说!你是不是把自己的任务偷偷分给我了!
贾诩特别淡定:“伯喈先生今日请假了,所以他的那份就得我们分着完成了。”
荀攸:“……”
伯喈先生就是蔡邕,他来之前也听说蔡邕这个当代名士在并州任职,心中还曾有过期待。
结果第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