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剑三]武安天下-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孙瓒显然也清楚这一点,因此说是撤退,但是他退的十分谨慎,甚至留下了足够的部队断后。
然后苏云卿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公孙瓒走了。
荀攸不由的看向苏云卿:“主公不去追吗?”
“不追,”苏云卿的回答也很简单:“不是说好了,我们的目标只是眼前这些人吗?”
这下荀攸总算松了口气,他就怕苏云卿一时兴起真的去追公孙瓒那可就麻烦了。
他们虽说是有备而来,但是考虑到这是幽州,是公孙瓒的主场,公孙瓒如果真的一心要跑,他们又盲目去追,那么吃亏的还指不定是谁呢。
就在公孙瓒疑惑怎么他都要跑了苏云卿却不来追的时候,却突然听得身后杀声大作,显然是苏云卿动手了。
苏云卿不动手公孙瓒还不安心,此时动手杀上来反倒叫公孙瓒安心了。
毕竟事有反常的时候总是让人不安心的,如今苏云卿来追杀那是正常现象,反倒是能让公孙瓒放心。
等公孙瓒撤出一段距离之后,苏云卿果然放弃了继续追击,这让等着苏云卿轻敌冒进的公孙瓒有些失望,但总体而言倒还算是安心。
但公孙瓒从来不是一个会轻易放弃的人,即便白天被苏云卿占了上风,但他依旧会努力的争取胜利。
当晚公孙瓒就派一别部夜袭苏云卿大营,可将士出营之后直到第二天早上公孙瓒也没得到消息回报。
到了当天下午,公孙瓒终于接到消息,却是夜袭失败了。
或者说,苏云卿对公孙瓒的夜袭仿佛早有预料,简直就是预备好了圈套等着公孙瓒往里面跳,然后公孙瓒就真的跳进去了。
甚至如果仅仅是夜袭失败也就算了,公孙瓒这里不仅仅夜袭失败,就连派出去的兵马都被苏云卿给围了,公孙瓒接到的消息就是求援。
就在公孙瓒为此愤怒不已的时候,却有手下来通报说外面有人求见,并且自称是他的同窗师弟。
公孙瓒曾经于卢植门下学习,卢植也是当世有名的人物,学生不算少,公孙瓒实在是不明白会是谁在这种时候来找他:“他说了自己叫什么没有?”
“是,说是叫刘备,字玄德,还说是特意来助将军一臂之力的。”
第32章 军师,我想去打架
公孙瓒派人夜袭,无功而返不说还被苏云卿派人给围了,只是苏云卿似乎对这几千人马并不在意,只是随意派军围着,自己则没有多管。
好吧,围而不杀,这是荀攸的主意,苏云卿对此极为不解。
“难道公孙瓒还会派人来救么?”
之前他们特意放着那群人给公孙瓒发出求援的消息,可苏云卿觉得公孙瓒来救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要说围点打援什么的,这做的实在是不怎么高明。
至少,围而不杀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疑,再加上目前算是苏云卿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公孙瓒应该还没傻白甜到那种地步吧?
公孙瓒当然不傻,所以说荀攸要的就是公孙瓒不来救。
“以公孙瓒的为人,这些败军被围困之后没有选择拼死突围,而是选择向他求援这就足够让他不高兴了,因此他绝不会选择来救人。”
事实上公孙瓒确实不打算救。
用他自己的话说,今天这群人输了他去救,那么下次其他人输了怎么办?如果失败了他就去救,那么士卒们以后就不会英勇作战了,因此他选择了不救,他要通过这种方法来告诉所有人,只有奋力拼杀才能有活路,胆怯畏缩的死不足惜。
这种做法本就在荀攸的预料之中,丝毫不让人意外,公孙瓒以前也不是没有这么干过。
但公孙瓒忘了一点。
与匈奴作战时他的不救援是建立在自己的条件也十分艰难,救援十分勉强的基础上的,更因为匈奴毕竟是异族人,从本质上来说互相之间就是敌对的,再加上匈奴的手段残忍,更能激起士卒们的仇恨之心,因此他的不救援有时候确实是能够激起士气的。
可现在的情况不同,公孙瓒的不救援在将士们看来就是冷血无情的表现,更何况失败就一定是因为胆怯畏缩吗?有些时候实力上的差距并不是随便说说就能以士气和勇猛弥补的,也就是说,对公孙瓒的士卒而言,他们为公孙瓒浴血奋战,但只要他们出现失误,公孙瓒就会立刻抛弃他们,丝毫不讲情面。
一旦有这种想法出现,那么就是很危险的事情了。
荀攸所要的就是这个。
几千人的部队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他要苏云卿围而不杀就是为了体现公孙瓒的冷血自私从根本上动摇军心。
毕竟大家虽说是来当兵打仗的,但打仗和送死是两回事吧?更别提是自家主帅眼睁睁的看着自己送死却不救援。
毫无保障的仗谁都不会想打的,尤其是主将还是个冷血自私的人。
在荀攸解释了这一点之后苏云卿也就不管那几千人了,总归她要的是幽州全境,至于说这几千人杀还是不杀其实也没什么区别,总归不差这么点人啊。
可荀攸到底漏算了一件事情,公孙瓒确实不会救援,但不代表其他人不会救援。
比如说刘备。
刘备早在平定黄巾之乱的时候就有过不错的表现,只是他到底和卢植有些牵扯,当时卢植正被宦官陷害,可以说凡是和卢植有亲密关系的都不怎么容易得到升迁,刘备本人又是个倔脾气,觉得如果为了求官而昧着良心撇清他和卢植的关系实在不是君子所为,因此便不愿意为了官位封赏而故意撇清与卢植的关系,后期虽然有皇甫嵩朱儁等人联手保下卢植,但刘备到底最后也只是得了个小官而已。
于是刘备就这么安安静静的等了多年,直到诸侯讨董时期再次出山,只可惜他到底是没什么家底的,袁绍因为本身的家世原因也十分看重出身门第,刘备说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可实际上在清楚的人看来也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中山靖王刘胜光儿子就一百多个,至于说儿子的儿子那就更多了,如今距离刘胜时期已经过去两三百年,说的稍微夸张一点,中山国这地方但凡是个姓刘的都能和刘胜扯上点关系,更别提刘备本身家境就不怎么样,以织席贩履为生,可以说是彻底没落了,除了姓刘其他的没有任何可以拿出来说道的地方,就算是姓刘……其实也不怎么值钱。
所以说,被人看不起也是很正常的。
袁绍家中四世三公,且到了袁绍这一代,袁绍自己表现的也很不错的样子,因此他对刘备是真的看不上眼。
四百年大汉,别说一个中山靖王刘胜了,这天底下姓刘的拉出来十个有九个仔细追溯一下恐怕都能和皇室扯上点关系。
因此刘备在袁绍的手下基本也是个不得重用的状态,不过刘备本人却是有真本事的,再加上关羽张飞都是猛将,一路打下来战绩相对其他诸侯还是很能看的,袁绍没办法,就算他再怎么看不上刘备,但作为联军的盟主,他表面上的公正和赏罚分明还是要有的。
于是在洛阳散伙之后,刘备倒是混到了千余兵马,如今听说他的同门公孙瓒与苏云卿交战的形式不太好,于是就来给公孙瓒助阵了,当年他在卢植门下的时候也曾的公孙瓒的帮助,此时来帮助公孙瓒,一方面是同门的情谊,另一方面也算是报恩了。
对于刘备的到来公孙瓒还是很欢迎的,他对刘备可以说是热情款待,只是两人说起第一件正事的时候意见就出现了分歧。
刘备是个非常讲仁义的人,因此对于那些被围困的士卒,无论如何刘备都只有一个做法,他要去救,可公孙瓒却不愿意去救,两人就为这事就出现了分歧。
好说歹说公孙瓒那里就是说不通,刘备被逼的没办法,甚至直言道:“将军此举于军心不利啊,若是不救,日后谁还敢为将军奋战呢?”
之前白马义从就没救,这次如果再不救,公孙瓒就是真的要冷了手下将士的心了。
可公孙瓒在这个问题上十分固执:“玄德啊,你还是不明白,我今日若是真的去救了那才是要乱了军心呢!”
若非必要,他是很少会去做救援这种事的,公孙瓒的作风向来十分硬气,甚至硬气到了冷血的地步。
刘备无法,只能说道:“若是将军不愿去救那么便让我去好了,将军担心将士们会因此产生畏缩之心,这是将军的治军之道,我并非将军部下,若我去救可算是我自己的意思,与将军无关的,到时候无论能不能救出来都不会对将军有什么损害。”
公孙瓒想想觉得这也能行,于是便点头答应了,只是他难免还是要叨叨刘备几句的:“玄德你啊,你就是心太软才难以成大事。”
刘备因为不肯撇清与卢植的关系,在黄巾之乱过后只封了个小官这种事公孙瓒也是听说过的。
虽然可以说刘备这做法太傻太天真,但也正是因为刘备是能够做出这种事情的人,今日公孙瓒才会对他热情款待,并且愿意分给刘备兵马让他去救人,换个人来公孙瓒恐怕就要担心借出去的兵马能不能要的回来了。
于是就在荀攸刚给苏云卿打了包票说公孙瓒不会来救援的时候,转脸就有探子来报说发现公孙瓒的兵马,看样子是来救援的了。
荀攸:“……”
突然觉得,脸被打的有点疼_(:3ゝ∠)_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之前才信心满满的和苏云卿说公孙瓒不会来,转脸公孙瓒就来了,这会不会显得他特别的不可靠啊?
好丢人qaq
苏云卿倒是不介意这个,看着荀攸那表情她甚至很好心的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公达别在意,不小心脸黑蒙错了也没什么,就算你不犯错还不允许公孙瓒偶尔犯抽么?”
荀攸:“……”
然而并没有感受到所谓的安慰。
可荀攸并没有为此纠结很久,他只是稍微想了想就对苏云卿说道:“主公,在下的判断绝不会错,公孙瓒绝不是那种会派兵前来救援的人,这其中定然是哪里出现了变数。”
这样说着,荀攸立刻详细询问探子那一路救援兵马的情况,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这不是公孙瓒的兵。”
刘备有自己带来的千余士卒,公孙瓒又另外分了一千人给他,因此刘备此时手下是有两千人马的,可偏偏这两千人马穿的盔甲不一样。
应该说很明显就能看出来,这些人当中有一部分是公孙瓒的,另一部分却是属于其他人的。
可这个人是谁却成了个问题。
当然,苏云卿此时不关心这个,她只是问道:“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些被围困的人马,我们还要不要了?”
按照苏云卿的意思,干脆连着这次来救援的人一起揍了算了。
只带了两千人就敢来,谁给他的胆子!
可荀攸却在稍加思考后说道:“让他去救!”
他有些事情想要弄清楚,因此这几千人还给公孙瓒也没什么,让他在意的不是这几千人,而是领兵来救援的这个变数。
然后在当天晚上荀攸和苏云卿就拿到了详细的情报,比如说被围困的那些人已经突围成功,高顺在接到放过这些人的命令之后还是没让对方轻轻松松的离开,因此经过一番奋战突围之后,这群人真正跑出去还不到两千人。
这个苏云卿倒是不在意,她觉得高顺这样做就挺好的,总不至于说放就真的打开大门让人走,那样也太假了一点,经过一场输死战斗之后突围什么的那可就可信多了。
但真正让苏云卿在意的不是这个,而是她终于知道了领兵来救援的人是谁。
“刘备,关羽,张飞……”
苏云卿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三人,不,其实虽然在意料之外,可真要说起来的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听到苏云卿这话,荀攸却问道:“主公知道这三人?”
由于之前刘备实在是没什么名气,因此荀攸对他还真没什么了解。
苏云卿点了点头,随即一脸期待的看向了荀攸:“公达啊,我跟你说个事。”
荀攸突然有了不好的预感。
果然……
“我决定了!我要去做先锋!”
有关羽!有张飞!有两个顶尖的武将在等着她!
苏云卿满脸的期待。
之后就能干了爽了!
这种好事必须上!
荀攸木然着一张脸:“……呵呵。”
不用问了,他已经知道了,刘关张三人之中肯定有武力值顶尖的武将,所以苏云卿才突然这么兴奋。
然而……
“……您现在是主公。”
哪家的主公亲自上场和人家斗将啊!一不小心出点啥事哭都没地方哭好吗!
然而向来很听话的苏云卿偏偏这次脾气上来了:“我不管我就要去。”
荀攸:“……”
看着扭过头明显是闹变扭,一副我不管我不管我不管表情的苏云卿,荀攸只想问一句话。
你三岁吗?
突然觉得心好累。
而且……
“主公你若是去做先锋,这又要由谁来代替您目前的位置统领全军呢?”
苏云卿回答的毫不犹豫:“让奉先来不就好了。”
荀攸:“……”
吕布……主公你还不如直接杀了我算了_(:3ゝ∠)_
吕布是他能看得住的人吗?荀攸觉得最大的可能是吕布听说苏云卿跑前线了,自己也跟着跑过去,甚至能把他拉着一起走。
吕布真的能干得出这种事!
荀攸毫不怀疑这一点。
第33章 居庸关
苏云卿最终还是没能去成第一线,她万分期待的关羽张飞,据说是在后来和吕布的交战之中全被吕布一人给解决了。
不过也不得不说吕布的武艺确实叼到飞起,说他是个挂b一点都没说错,关羽张飞这种等级的武将已经算是顶尖,至少就苏云卿知道的来看,关羽可是被后世称作武圣的。
虽然苏云卿的历史确实不好吧,但是关羽是个什么等级她大概还是知道的,先甭管那些后世的故事传言到底靠谱不靠谱,至少有一点是很明确的,能在后世有那么高的名望,关羽确实是个非常厉害非常了不起的人。
至于说张飞,其他的不讲,就单说武力值,那至少也是和关羽齐名的吧?
然而就这么两顶尖武将的强强联合,吕布一人全部干翻,半点面子也没留。
甚至苏云卿听说,如果不是这二人武艺确实算是很不错的,公孙瓒又指挥士卒掩护及时,吕布甚至能把这两人直接斩在阵前了。
原本苏云卿还担心吕布一人应付不来,因此把赵云给派过去了,结果赵云满怀期待的去,去了就当了一回围观的吃瓜群众,啥事没干就再次回来了_(:3ゝ∠)_
“那个关羽张飞,真的和奉先有那么大的差距?”
二对一都干不过,那也太怂了吧?
苏云卿自认自己还能和吕布打个不相上下呢。
赵云抽了抽嘴角:“是,关羽张飞二人确实不是奉先的对手。”
说到这里,赵云又补了一句:“虽说如此,但此二人也是当世少有的英雄人物了。”
苏云卿哦了一声,失望极了。
荀攸却很有精神:“如今代郡全境都已入主公之手,下一步就该是上谷郡和涿郡了。”
只是荀攸不得不提醒道:“主公,代郡我们打的还算顺利,但后面却不好说了,公孙瓒虽然年老昏聩,但却并非毫无斗志之人,接下来我们恐怕会受到他们的猛烈反击。”
果然,打完代郡这一仗,双方休整了十多天,紧接着苏云卿进军潘县一带,而公孙瓒也毫不客气的给予打击,直到此刻,苏云卿才终于看见了那个纵横边境,打的匈奴人不敢与之为敌的公孙瓒。
之前的白马义从虽强,但其规模不过几千人,只能算是小股精锐,用来装点门面自然好看,作为武力威慑也算得上颇具威势,但若是想用来左右一场战争那就是个笑话。
战争打的还是基础实力,刀锋再怎么锋锐,但若是刀身不堪一击的话那也没什么用处。
“直到这种时候才反应过来要尽全力,公孙瓒这延迟卡的有点高啊。”
虽说是这样,苏云卿还是对着荀攸毫不客气的嘲笑了公孙瓒:“他若是早能有这样的气势,那么代郡至少不会丢的那么快。”
荀攸摇摇头:“原本我以为公孙瓒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清醒呢。”
公孙瓒年老难免就失去了进取之心,整日贪图享乐,把年轻时的那股气势全丢了,可现在,在生存的压力之下,公孙瓒再次展现了他昔日的风范,当年那个勇猛善战的公孙瓒似乎又回来了。
潘县交战之后半个月,苏云卿进军涿鹿,到了这里仗算是真的难打起来了,可公孙瓒仅仅强守了一个多月,在没有露出明显败迹的情况下就再次后撤。
公孙瓒的这次撤退直接将大半个上谷郡丢给了苏云卿,且其中不少地方算得上是公孙瓒主动放弃的,在和苏云卿进行一番激战之后,公孙瓒以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为基本准则选择后撤。
可荀攸看着地图却只说了一句话:“公孙瓒此举是在给主公下战书啊,他在挑衅,只看主公敢不敢接了。”
是的,公孙瓒一路后撤至居庸关,居庸关算得上是易守难攻的天下险关之一了,曾有天下九塞之说,居庸关就是其中之一,居庸关依据地势而建,周围山势险峻,除非苏云卿的并州军会飞,否则就只能从关门过去。
苏云卿并非毫无军事常识,因此此时听着荀攸的话也很清楚公孙瓒的意图。
他确实是在下战书。
公孙瓒放弃了大半个上谷郡的土地将战线拉至居庸关一带可以说是魄力十足的做法,就算是苏云卿也自认不敢轻易做出这样的决定来。
就如同荀攸说的那样,公孙瓒已经摆好阵势,他只问苏云卿一句话。
我已整兵待战,你可敢应战!
“有什么不敢!”
苏云卿知道居庸关之险,但既然公孙瓒敢下这样的战书她就敢接!
这世上有如此气魄的人可不止公孙瓒一人!
于是在公孙瓒全面退守居庸关之后,苏云卿同时下令进军沮阳。
虽然苏云卿毫不犹豫的应战这种事看起来是够有气魄了,但荀攸却不得不提醒一句:“主公可知公孙瓒为何要退守居庸关?仅仅是为了居庸关天险吗?”
不是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守土公孙瓒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的,荀攸很清楚,公孙瓒不是那种安于现状的人,他更不是一个守成之人,公孙瓒的所有行动都是建立在赢取胜利这个前提下的。
“居庸关天险,想破此关不仅要人更要时间,可以说大量的军队与攻城物资器械,以及长久的时间缺一不可。”荀攸提醒道:“主公,再过不到一个月就该是入冬的季节了,到时候我们要怎么保证这些兵马的后勤补给?怎么在冰天雪地之中攻打这样一座天下险关?”
在这个没有暖气的年代,北方的冬天到底有多坑爹,在并州这么多年的苏云卿还是很清楚的,而幽州的冬天并不比并州的冬天好多少,而强攻居庸关这样的险关不同于其他,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去打这样的仗将要面临多大的困境苏云卿也能想象得到。
更不要说,到时候可不仅仅是攻坚的问题,如何保证大军的后勤补给才是个更大的问题。
在北方,冬天算得上是一个非常坑爹的季节了,在这样的季节里,以这个非常原始的时代人推马拉的方式运送后勤物资,难度有多大可想而知,就算并州军因为本身并州的环境的原因对这样的季节并不畏惧,但不畏惧和不损失战斗力是两回事。
更不要说苏云卿这么做算是远征,可公孙瓒自己守着居庸关万事不愁,他完全有能力以逸待劳,等到苏云卿被居庸关天险和寒冷的冬季磨了个半死之后反攻,苏云卿恐怕是无力抵挡的。
但如果不打的话……
“难道我要退兵吗?”苏云卿觉得这根本不能接受啊:“甚至这次的撤退不仅仅是退一步,这意味着但凡是在公孙瓒进攻范围内的土地我都要让出来。”
如果不让出来,其实也是守不住的。
苏云卿觉得这样太不靠谱了啊!
更何况……
“季节这种事是早就知道的吧,那么当初在攻下代郡之后为什么没有人劝我先停下来呢?”
在她为了上谷郡损失了不少之后再告诉她其实上谷郡根本不能打,打了也守不住,这不是扯淡吗!
苏云卿觉得不管是贾诩还是荀攸都是聪明人,他们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那么当初为什么没有警告她继续打下去将要面对什么?
甚至,出兵的时间是贾诩选的,幽州这个目标也是贾诩选的,苏云卿不信贾诩想不到这一点。
荀攸也很清楚苏云卿问出这个问题并非是埋怨更不是指责,她只是在确认一件事情而已。
“其实,是有办法的吧?”
“是。”
若是没办法,不管是荀攸还是贾诩,恐怕都会在苏云卿攻占代郡之后劝她停手等待来年再战。
第34章 居庸城头
对于冬天这一仗怎么打,确实是有办法的,但说到底还是太过冒险。
贾诩和荀攸都很清楚他们所面对的问题是什么,更清楚这一仗并州军的劣势在哪里。
“但正因为这是我们的劣势更大,所以我们才更有机会。”荀攸向苏云卿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