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剑三]武安天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少都是自己的,这些小部族的首领又不傻,檀石槐不在,他们自然也就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因此分兵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当然,还有一种暗搓搓的心态大家都没说出来,如今的檀石槐已经称霸草原,实力强大无比,如果再打下平城,有了坚实的后方,檀石槐南下之势几乎就成定局,到时候檀石槐将更加强大,那么他们的部族还能保持相对的独立吗?
以檀石槐的野心,他们恐怕只有被吞并一个下场。
所以说,檀石槐已经够强大啦,就不要让他更强大了。
可鲜卑人分兵正中高泰的下怀,这完全就是他和苏云卿计划中的一部分。
果然,鲜卑人分兵之后发现日子不好过了。
并州这一年的道路十分难走,更让人不开心的是,并州的百姓大部分都提前跑掉了,只给鲜卑人留下了空荡荡的屋子,屋里连半粒粮食也找不到。
当然,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毕竟就算百姓跑了不少,但他们终究也能抓到一些。
最让鲜卑人难受的是,他们攻城战打不下来,可一旦他们分成了一个个小团体,汉人的军队立刻就来找他们麻烦了,并且经常是附近的几个城池一起动手,只打优势兵力的战斗。
如果遇上规模比较大的,汉人的军队就不会管,而是等着鲜卑人继续深入并州。
因为道路不好,因此鲜卑人互相支援就成了问题。
而在僵持一段时间之后,更大的问题暴露出来了。
后勤。
深入并州则代表着后勤线也被拉长,可如今已经是寒冷的冬季,再加上今年并州的道路格外的难走,因此后勤就成了个大问题。
苏云卿在平城里烤着火给高泰介绍‘火锅’这种神奇的东西,对于鲜卑人目前的境况苏云卿也完全猜得到。
很简单嘛,冬季为啥不打仗,就是天气恶劣啊,远征为啥艰难,就因为后勤难保障啊,而如今鲜卑人把这两条都占全了。
当年德国人几乎撕裂了整个世界的闪电战战术在与苏联作战的时候被坑了一脸血,为啥啊?苏联那天气,比并州的还坑爹呢,至于说后勤线……算算德国的后勤线有多长吧。
所以说,坦克都能玩废了那就更别提鲜卑人的这群骑兵了。
高泰喝了口热汤,顿时舒服的叹息一声:“今天的雪下的大,和连估计是不会攻城了,就这么耗着呗,熬到了春天,鲜卑人也该撤退了。”
春天不回去,他们的草场和牛羊还想不想要了!
而就在这一片冰天雪地之中,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了并州。
代县的百姓反了。
代县自从被鲜卑人占据之后就成了鲜卑人每次南下的有力支撑,而这次,代县的百姓们在丁原派出的使者的联合之下,加上当地一些颇有实力的汉人豪强的帮助,他们成功的再次在后勤上坑了鲜卑人一把。
“等着吧,要不了十天和连就得断粮了。”
高泰这话说的一点都不着急。
如今的鲜卑人被分成一团一团的在并州内地瞎转悠,小好处能捞到一点,大的收获却一次没有,而随着深冬的来临,越加恶劣的天气和越来越艰难的后勤却给鲜卑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苏云卿笑眯眯的:“丁刺史才刚来第一年,这也是最艰难的一年,只要这一年熬过去了,后面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的。”
高泰看着苏云卿笑眯了眼的样子,应了一声。
只是心里却想着,经此一战,苏云卿的地位恐怕也要变了。
丁原原本就没打算只让苏云卿当个小小的军侯来着,更别提这次苏云卿的表现确实十分耀眼。
高泰还记得和连第一次来攻的时候攻势凶猛,他们一时还真让他攻上了城墙,就在城墙上一片混乱的时候,他眼睁睁的看着苏云卿连砍数十个鲜卑士卒,然后对身后的人厉声喝道:“乱什么乱!打上来了怕什么!再把他们杀下去就是!”
那时候苏云卿被溅了一身的鲜血,再加上她面色冷峻,硬生生的用那张邻家妹妹一样柔弱无害的脸带出了地域修罗的意味来。
不过也因为苏云卿此举激励了士气,倒是让他们成功反击,将杀上来的那群鲜卑人又给杀下去了。
就那一天,苏云卿一人在城头上就杀了不下二三十人。
等到晚上收兵的时候,高泰走过去刚想夸苏云卿临危不乱有大将风范,结果苏云卿看他一眼直接就蹲角落里吐了个天昏地暗,高泰刚问你怎么了,苏云卿回头看他一眼,就说了一句话:“妈呀,好可怕!”
然后眼一翻,直接晕了。
高泰:“……”
所以说,其实还是不适应吗?
然而苏云卿真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她晕了就晕了呗,大半夜的偏偏还发烧还说胡话,高泰去看望的时候听了两句,大致上也明白为什么了。
心病。
新兵刚上战场的时候总是不适应杀人的,苏云卿恐怕是硬生生的忍了一天,结果战事一结束,紧绷的神经一松下来立马就撑不住了。
可话是这么说,两天之后苏云卿就再次出现在了城头上。
于是高泰就知道,苏云卿变了,有些东西不一样了。
而苏云卿失去的那些东西,她恐怕终其一生也难以找回来了。
可直到今天,看着苏云卿的笑容,高泰恍惚的意识到,其实苏云卿并没有真正的失去什么。
这些天的浴血奋战,苏云卿杀敌不下百人,可她的眼神依旧纯澈明亮。
那不是一双杀人者的眼睛。
然后没多久,丁原那边传令来说给苏云卿升官了。
第9章 第二年
苏云卿从军侯升成了军司马,还是继续留在高泰的手下,当然,称呼变了,从苏军侯变成了苏司马。
苏云卿总觉得苏司马这称呼怪怪的,还不如苏军侯呢。
不过,她姓苏还好,要是来个姓司马的……司马司马……
这称呼也太坑爹了啊!
伴随着冬天渐渐走远,并州从大雪变成了小雪,后来渐渐的不怎么下雪,天气也慢慢的转暖了。
春天快要到了。
这一年的鲜卑人依旧深入并州烧杀抢掠,但成果却远不如去年,给并州造成的损失也远不如过去。
甚至,他们自己还为此有了不少损失。
因此与往年鲜卑人要到开春才离开不同,这次他们在春天的脚步刚刚接近的时候就准备撤军了。
趁着这个机会,高泰指挥了一场成果还算不错的反击战,这一战之中,苏云卿带着手下冲锋在前屡立战功,甚至又一次她直接砍掉了和连的帅旗。
虽然说和连跑了,但砍掉了和连的帅旗也是大功一件,毕竟帅旗是一个象征意味十分浓重的东西。
经过这次平城之战,苏云卿手下倒是无人不服她了,基本上大家一致认同的一点就是,除了生理构造不一样,其他的苏云卿和他们没什么差别,更别说苏云卿不管是武艺还是战场冲锋都比他们强得多。
赵胡子在苏云卿升官后接替了苏云卿的位置,提起苏云卿,这个身高八尺有余的大汉拇指一竖:“苏司马,纯爷们!我赵胡子敬她是条汉子!”
苏云卿:“……”
为什么并不觉得开心呢?
这话听着怪怪的= =
也就在这一年,鲜卑人走后论功行赏,苏云卿再次被提升为校尉,从军侯到校尉,苏云卿只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这个升迁速度算是很快了,可并没有人提出异议。
苏云卿可是砍掉了和连的帅旗!
多少年了,汉人在面对和鲜卑人的战争之中从未取得过像样的胜利,这次并州虽然只是勉强自保,但这已经足够了。
战争并不以伤亡论胜负,判定战争成败的从来都是看是否达到了战争的目的。
并州这一年的策略只是防守,因此虽然并州的伤亡比鲜卑人要大得多,但这仍然算得上是一场胜利,即使是惨胜。
至少他们需要庆祝一下。
吕布回来之后也升官了,同样是校尉。
不过比起苏云卿,吕布的这个校尉那可是实打实用人头换来的,问起来的时候,吕布自己都不记得自己杀了多少人了。
甚至在这一战之中吕布亲自射死了一个鲜卑人小头目。
第一年的胜利并不能让丁原高兴太久,鲜卑人这次吃亏的主要原因是丁原和上任孙刺史不同,和以前比起来,并州这次突然换了画风,鲜卑人一时不查才被坑了,而同样的方法明年可不一定还管用了。
再说了,第一年檀石槐没来,那第二年呢?第三年呢?
并州必须尽快强大起来。
于是第二年的并州比第一年的并州更加忙碌,压力也更大,苏云卿每天除了练兵还是练兵,结果还没等苏云卿反应过来,鲜卑人已经来第二次了。
这一次,檀石槐亲自来了。
然并卵,似乎自从去年染病之后檀石槐的精神状态大不如前,身体也不如过去硬朗,因此大部分时候都是檀石槐的儿子和连在带兵,檀石槐只是压阵而已。
可就算是这样也够可怕了。
苏云卿终于明白了这位鲜卑王者对于鲜卑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有檀石槐在,鲜卑人的战斗力提升了不止一点半点,即使檀石槐不出现在战场的第一线,但只要他的名号在,鲜卑人就会为他卖死力。
这一年的战争比去年更加艰难,即使他们在战争之前做的准备比前一年更多。
且与和连不同的是,檀石槐果然如去年苏云卿与高泰料想的那样并不分兵深入并州,他专心致志的攻打平城,平城面临着空前的压力。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苏云卿就和鲜卑人打了四次巷战,这意味着鲜卑人已经杀进城里了。
而杀上城头更是不知道有多少次。
虽然最后关头他们总算是成功将鲜卑人又杀了出去,但苏云卿知道,这不是长久的法子。
他们能把鲜卑人杀出去,是因为平城的百姓全都疯了。
在战争进行一个多月之后,平城之内部分男女老幼几乎全都成了战士。
并州本地民风剽悍,反抗情绪十分高,可就算是这样也不能让苏云卿和高泰轻松一点。
鲜卑人是被杀出去了,可他们自己的损失也很大。
每次鲜卑人退下,平城中就是遍地的尸体,有鲜卑人的也有汉人的,汉人之中,男女老幼都有,苏云卿曾在巷战的时候亲眼看见一个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人握着自家简陋的生产工具为武器,悍不畏死的冲向鲜卑人的士兵。
“是我们这些人没用,我们没能守住城墙,如果守住了……”
如果守住了,百姓们就不用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了。
苏云卿很难过,很自责,但平城的百姓不这么认为,他们总是在战后细心的为受伤的将士们处理伤口,妇女们也会准备她们能够拿得出的最好的食物来犒劳将士们,对他们而言,即使没有守住城墙,但这些将士们依旧是他们的英雄。
孙刺史的年代才过去两年,百姓们都有眼睛看的清楚,当年孙刺史在的时候,只要仗打的艰难一点,只要损失稍微大一点,就很有可能出现弃城而逃的情况,而住在城外的更是得不到什么保护,可这两年,丁原在尽力的保护他们。
或许这些将士们有时守不住城墙,可大家都能看见,城墙失守的时候那累累的尸骨。
因此对于平城乃至于整个并州的百姓来说,这些将士们就是英雄,他们愿意与这些将士们共同奋战。
这一年的冬天在苏云卿看来格外的漫长,她觉得每一天都过的那么的艰难。
而就在苏云卿以为战局会这么僵持下去的时候,檀石槐分兵了。
当然,檀石槐可不是和连,他干不出分兵深入并州的蠢事,檀石槐分兵只是为了加强定襄方面的兵力而已。
得到檀石槐分兵的消息,不管是苏云卿还是高泰都意识到了一点,这次他们是真的危险了。
檀石槐分兵去定襄的目的只有一个,从定襄方面同时对平城施加压力,同时威胁平城的后方,似的平城方面首尾难以兼顾。
“檀石槐确实是个可怕的对手。”
去年他们的实力比不上今年的时候,与和连的那一战虽然艰难但到底还算不上煎熬,可今年他们强大了不少,但在面对檀石槐的时候却依旧无力。
高泰看了地图半晌,只能承认一点:“平城可能守不住。”
苏云卿一愣,高泰这人很少会说什么丧气话,他更是很少在战争真正出结果之前对战争的结果进行什么预判,在高泰看来,就算知道自己可能会输,难道就要因为这个放弃抵抗吗?
为将者,在面临战争的时候需要判定的是敌我双方的实力与情况,而不是战争的胜负,因为当战争无可避免的时候,无论胜负如何,都必须去争取那一线生机。
因此苏云卿从未听过高泰提前预判自己会输的话,他或许会为了这种情况而做出准备,有应对之策,但是他不会去下这个判断。
可今天高泰说了这话。
“将军是觉得,平城定然守不住了吗?”
苏云卿的脸色不太好:“可将军,我们不能守不住,百姓们承担不起这样的后果。”
一旦破城,那么城中的那些百姓将面临什么样的下场,这几乎是不用想都知道的事情。
而因为去年的事情,今年举家来城中避难的百姓只多不少,这种情况下他们若是守不住……
高泰叹了口气:“若是守不住,你带人撤退,至于说百姓……能带走多少是多少吧,我会留在平城坚守到最后一刻。”
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高泰只能用自己的生命去为苏云卿的撤退争取时间了,他们不可能都走的了,必须有人留下来面对檀石槐。
“将军!”苏云卿瞪着高泰:“你怎么能说这种话!”
“战争总有成败……”
“就算是那样也不该是我走!”苏云卿的声音很大:“你是主将,你不走,我跑了,这算什么?!这种事我不做!”
更何况……
“平城不一定就守不住!”
檀石槐想从定襄那边派兵过来,但这中间却隔着一道人工天险——长城。
是的,考虑下地理位置的话,这里确实是古长城的一部分。
秦朝虽亡,但秦朝修建的长城却保留了下来,并且作为重要的军事工事而被不断的加固甚至是继续修建。
若从定襄派军,想要对平城造成威胁则必须要越过长城。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长城就是最为坚固的堡垒,鲜卑人想要越过他可不容易。
即使是在千年之后,长城还能在抗日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呢,更别提现在了。
可鲜卑人并非打不过长城,否则前面几次南下就不会出现了。
抿了抿唇,苏云卿对着地图道:“如果从定襄那边走,那么则要过强阴……”
高泰看了看也认同这一点:“可就算知道,我们也没办法去守。”
这种时候只能靠丁原了。
高泰向丁原求援,可丁原手上也没多少兵啊,可高泰却在信中向丁原建议从后方抽调兵力。
大概意思是,看檀石槐的架势他是一心要攻下平城了,那么他对后方的威胁就要小得多,只要边境一带能守住,那么后方兵力稍微薄弱一点也没什么。
丁原想了想,一咬牙还是同意了高泰建议,他从靠近中原地区的几个城镇抽调了大量的兵力北上。
然而丁原的帮助只是一方面的,高泰和苏云卿都知道,他们必须要自己想出办法来解决檀石槐。
原本他们也试过在鲜卑人中间散布流言,说什么帮檀石槐打平城不划算啊什么的,毕竟到时候城池土地都是檀石槐的,大部分的金银财宝粮草辎重也要归他,那么其他人耗费了一整个冬天陪着檀石槐折腾多不划算啊。
可没多久,檀石槐就放言说,只要能攻下平城,除了土地城池,其他一概不要。
对于鲜卑其他部族来说,土地城池那都是虚的,他们要了也没用,有檀石槐在就守不住,毕竟檀石槐目前还控制着代县定襄一带,云中郡被檀石槐占了小半。
再说了,其他人可不像檀石槐那样拥有着挥军南下入主中原的野心。
鲜卑有此气魄者,唯檀石槐一人而已。
在近两个月的强攻之后,檀石槐分兵定襄,期间也没有再次强攻平城,他在整军修养。
而下一次,就必然是雷霆一击。
半个月后,檀石槐再次攻城。
可此时的高泰却已经不如之前那么紧张了,他看着城下黑压压的如同潮水一样涌来的鲜卑军,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如此关键的一战,檀石槐为何不出现呢?”
甚至,就连之前两个多月檀石槐也都没有出现在战场上。
对于檀石槐这样的人来说,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有一个解释。
“他来不了。”
恐怕这次即使亲自南下,但这并不代表着檀石槐的身体真的好了,至少行军艰苦,再加上如今恶劣的环境,檀石槐的身体恐怕支撑不住久战。
“所以呢?”
“所以和连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檀石槐身体不好,连如此重要的战役都没能露面,相反和连一直冲在第一线。
如此,难道这位掌控了整个鲜卑的王者真的不介意吗?
鲜卑人强者为尊,檀石槐必定已经感受到了和连对他地位的挑战和威胁。
自古以来,帝王迟暮的时候,太子的位置总是很难做的,尤其是当你面对一位雄心壮志权力欲与掌控欲都十分大的王者的时候。
和连现在就处在那个位置上。
第10章 智商需充值
檀石槐确实是一位少有的伟大王者,但这样的人都是有通病的。
若是在平时,檀石槐恐怕会非常乐于看到和连成长的越来越优秀,但现在不行。
现在的和连越是优秀,檀石槐就越觉得自己的地位不稳固。
对于檀石槐这样的人来说,这是非常难以忍受的事情。
檀石槐之前并未在这件事情上对和连发难,可这并不意味着檀石槐不在意,他只是在顾全大局罢了,他在努力的相信自己的儿子。
可掌控欲与野心通常都伴随着强烈的疑心病。
高泰想了想觉得就算檀石槐能忍得住,可若是和连忍不住呢?
如果和连觉得自己受到了猜忌,他会怎么做?
而一旦和连露出一丝一毫的异象,檀石槐之前所有的耐心都将全部作废。
高泰要做的事情并不高明,毕竟他只是为了拖延时间而已,目前来说,能熬过一天是一天。
鲜卑内部并非完全一条心,高泰找了熟悉鲜卑情况的商人来询问之后,再次开始了他的离间计。
上一次,高泰以战后的利益为由头,可檀石槐很快表示除了土地其他东西他分毫不要,于是鲜卑内部的骚动被暂时平息了下来。
可这并不代表这一手不能再用。
此一时彼一时。
此时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并州的冬天固然漫长,但留给鲜卑人的时间毕竟在减少。
留下的时间越少,他们攫取利益的时间就越短。
也就是说,在打下平城之后留给他们掠夺的时间变少了,考虑到并州冬天那坑爹的道路,鲜卑人必须留出更多的时间。
可对于檀石槐来说却恰恰相反,他需要等待,他要等定襄方面传来捷报,只要那一路越过了长城,那么这一仗就好打了。
檀石槐知道汉人的实力有限,无法与他硬碰硬的战斗,因此他就是要打堂堂之战,以绝对的实力压人,汉人没有丝毫翻盘的机会。
可长城天险,如今丁原又从后方抽调大量兵力坚守,这一时半会儿的,鲜卑人还真过不去。
在檀石槐还能沉得住气的时候,其他鲜卑小部族的首领却忍不住了,他们集体向檀石槐提出建议,不要打平城了,绕过平城去其他地方先抢掠一番才是正经。
毕竟鲜卑人不同于汉人,他们的后勤很没有保障,如果他们的后勤能支撑得起这种长久的大规模战争的话,那也不需要每年冬天就出来抢劫了。
大冬天的,谁不想安心的窝在暖暖的帐篷里,逍遥自在的就着刚烤好的牛羊肉喝上一口温好的酒?
如今他们在平城之外耗的太久,日子已经越发艰难起来了。
可檀石槐却不认为分兵是个好主意:“我们的日子越来越艰难,平城之内只会比我们更艰难,而之下打下平城,就可长驱直入,你们想要的东西都会有的。”
然并卵,檀石槐有耐心,其他人没有。
而很快,檀石槐就没空去安抚那些小部族的首领了,因为和连那里出问题了。
因为檀石槐并不愿意放弃平城,因此很多人都去找和连,以期望于在和连这里找到突破口,而对于和连来说,他可不是檀石槐,对于丢开平城这块难啃的骨头,转而去其他地方轻松愉快的浪一番什么的,和连也是很心动的。
去年檀石槐不在他就浪的很开心啊。
如今和连又发现自己的想法得到了那么多部族首领的支持,自然对檀石槐的命令有些不满起来,虽然他还是会听话的去攻城。
可对于檀石槐来说,他看见的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那些首领们因为对他的不满,转而围在了和连的身边,而和连并未拒绝。
再说了,和连不情愿攻城什么的,虽然自认隐藏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