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剑三]武安天下-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叫人惊艳那就更没有关注的必要了。
但若是反之呢?
苏云卿表现出来的能力便是做一国之君都绰绰有余,这就要昭襄王不得不重视她。
昭襄王本就是一位有着雄心壮志的国君,一般的人才他或许不重视,但若是十分优秀的话,那么放在太子身边实在是浪费了,只有放在昭襄王自己的身边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显然,昭襄王不是一个浪费人才的人。
于是苏云卿所要做的事情只有等而已,两个月以来昭襄王已经把太子作业的难度提升到了一定的等级,按照华阳夫人的说法,太子现在别说是给个不咋地的答案了,他已经连题目都看不懂了= =
苏云卿依旧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点明关键点,之后再给出几条相应的建议,虽不如一开始那样简略,可也没复杂多少,但偏偏却叫有点脑子的人一看就知道事情已经圆满解决了。
已经到了这一步,苏云卿不觉得昭襄王还会继续提高难度,再提升下去,除非昭襄王要把不输于太子能碰的事务拿出来作为考题。
果然,接下来昭襄王给题目的难度再次骤然下降,不像一开始那么低,但也不过分的高了。
苏云卿眨眨眼,顿时就明白了昭襄王的想法,他并不是在考验苏云卿了,而是希望于这种合适的难度能让做中间传话筒的太子能有所感悟,真正的学到一些东西。
可苏云卿觉得昭襄王是白瞎了这份心了,如果太子可堪造就,那么也不会直到今天还是这么个德性了。
当连续拿到两次难度普普通通的考题之后,苏云卿知道她的机会到了,她再次去找了华阳夫人。
当然,苏云卿不是要华阳夫人左右昭襄王的行动,但华阳夫人却完全掌控着太子,苏云卿不妨通过太子给昭襄王传递点意思,同时,她既然要见昭襄王,那么她指点华阳夫人,然后华阳夫人又告诉太子这种事就一定瞒不下去了。
关于瞒着太子这种事,其实也没啥,华阳夫人几滴眼泪就能搞定一切。
苏云卿不得不承认,其实就算原本的夏姬有相应的气势能够撑得起她这张霸道总攻脸,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卵用,她这张脸确实美,甚至华阳夫人自己都承认,若是单论容貌,苏云卿这张脸还在她之上,只可惜太子不好这一口,太子喜欢的就是柔弱温顺温柔婉约的女子,苏云卿这一款完全不在太子的考虑范围之内,长得再好看都没用。
苏云卿想想也对,她这张脸长得不像男人,甚至是非常的女人,但气场太足整体风格太攻,太子的气场那么弱,是个男人都不会喜欢一个比自己还要攻气十足的女人的。
单单从气势来看,苏云卿若是和太子站在一起,反倒是太子更适合小鸟依人的画风= =
好吧,所以说活该不受宠。
当然,不受宠就不受宠,苏云卿本就没想要受宠,太子不爱她这一款她还刚好高兴呢。
又过了十来天,苏云卿终于等到了她想要的消息,昭襄王要见她,让她明日跟着太子一起去。
按照道理来说,目的达成华阳夫人应当高兴才是,但她看起来却是十足十的担忧:“大王不比太子,妹妹可千万别……”
千万别把昭襄王当成和太子一样的傻逼啊!
虽然说父子总有相似之处,但是显然太子连昭襄王十分之一的能力都没继承到。
苏云卿却笑了:“我当然不会放松,再说了,大王此时定然很不喜欢我呢。”
华阳夫人一愣,可苏云卿也没向她解释,她很担心自己若是解释了,华阳夫人大概会扭头就走,再也不愿意跟她合作了。
此时苏云卿与华阳夫人算得上合作愉快,华阳夫人也看出来苏云卿是真的无心于后宫争宠,因此两人之间自然就没有了最大的矛盾,而苏云卿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还顺便能帮助华阳夫人更好的争宠,且这争的还叫其他人无话可说,也半点都没法破解,因为这宫中的女人都没有处理政务的那份本事,华阳夫人的地位不可动摇。
华阳夫人很满意现在的状态,也愿意与苏云卿交好,毕竟日后她们可都是子楚的母亲呢,华阳夫人对子楚寄予厚望,因此并不愿意与苏云卿交恶,她已经看出苏云卿的本事,犯不着再去自己作死犯蠢。
可若是苏云卿告诉华阳夫人昭襄王此时的想法,恐怕这一切便都不重要了。
苏云卿知道,她现在的做法很容易让昭襄王想到一个人,至于说这个人是谁,自然是已故的宣太后。
宣太后实在是一个能力极强又极有手段的女人,她执政期间,压制着昭襄王这个差点干翻了赵国且力压其他六国的一代英主连个P都不敢放,哪怕是当年宣太后快死了,有啥事昭襄王也不敢对他妈说个不字,若非范雎,昭襄王那真是只能等着熬到宣太后老死才有胆子掌权了。
如今苏云卿是太子的姬妾之一,又表现的颇有才能,最关键的是太子是个傻逼,昭襄王肯定要担心苏云卿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类似于宣太后的女人。
甚至苏云卿都不需要等到自己的儿子继位,当上太后之后才开始大权独揽,太子那么废,恐怕只要太子继位,只要昭襄王闭眼,那么日后太子就只能听苏云卿的。
当然,苏云卿不受宠,可还有个受宠的并且能把太子牢牢掌控的华阳夫人与她一条心呢。
苏云卿非常确定,昭襄王虽然要见她,可此时他的内心里一定非常的讨厌她。
因为苏云卿的存在从昭襄王的角度来看简直就是个翻版的宣太后,甚至苏云卿比宣太后更有手段,即便是当年的宣太后,在刚开始的时候处理事情也没有苏云卿那么老辣熟练。
因此昭襄王要见苏云卿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她之前帮着太子做作业,更重要的是,他想要看看苏云卿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如果苏云卿真的有成为下一个宣太后的潜质,不用说,昭襄王立刻就得解决了她。
当年的昭襄王混的有多惨?他在位三十六年不能掌权,大权全在他妈手里握着,后来还多亏是有范雎入秦帮助他,小伙伴们一起齐心协力的干翻宣太后,昭襄王这才翻身农奴把歌唱。
……想想也是心疼。
昭襄王在位的时间一共就五十六年,其中三十六年还被他妈给压的死死的,多可怜= =
苏云卿都觉得有点同情了。
但不管怎么说,苏云卿还是得去见,也必须去见,这本就是她自己所求的事情。
只是……
“系统你要是把我那张无害的邻家妹妹脸给我多好啊。”
那张脸真是看着就叫人觉得没威胁,哪像现在,苏云卿每次看见自己的相貌都觉得在面对一位总攻女王= =
她当年到底为什么要捏这么一张脸!
苏云卿有点后悔了……
【我没给你用上那张楚楚可怜正对太子胃口的脸型算很良心了好吗?】
苏云卿:“……”
他说的好有道理我居然无言以对_(:зゝ∠)_
苏云卿不得不承认,比起面对太子可能很喜欢她那张脸这种艹蛋的情况,她宁愿去和昭襄王扯皮= =
苏云卿和太子说是一起去见昭襄王,但实际上并不同路,太子是光明正大的去参加议事,苏云卿却得在某个偏殿候着,等待昭襄王的单独接见。
苏云卿也不着急,但她难免有些紧张,成败在此一举啊。
她若是能打消昭襄王的顾虑,甚至是减轻这种顾虑让昭襄王愿意用她,那么自然是最好,若不行,那么她也就只能玩出逃了= =
即便以苏云卿目前的功夫逃出去不是问题,且她有系统作弊,又有吃有穿,可以说不用有啥顾虑,但这依旧是下下策。
……傻逼了才放弃秦国这么个强大的国家呢。
若是时间再往前推个几十年,苏云卿会觉得赵国也是个好选择,若是再往前推上百年,那么可供选择的就更多了,然而现在,苏云卿确实还有其他选择,但最好的选择只有秦国。
苏云卿并没有等很久,今天又不是大朝会的日子,不过是普通的议事罢了,因此在苏云卿已经无聊到开始思考她翻墙逃出咸阳宫的路线的时候,昭襄王终于来了。
苏云卿并非太子的夫人,她只是个姬妾而已,虽然在姬妾之中论起地位也不算太差,但放到昭襄王的面前反正都是一样的卑微,因此苏云卿并不介意对昭襄王弯腰,无论她曾经的地位如何,至少现在她只是太子的姬妾之一而已。
苏云卿并不需要对昭襄王有多少评论,他如今已经是个年迈的老人,但却有着君王的气度与威严,一身气势比太子完全没有可比性,但这一切对苏云卿并没有什么影响,即便昭襄王想通过这种上位者的气势对她施压那也是没用的。
苏云卿现在不能以同样的气势反压回去,但做到无视却并非什么难事。
倒是昭襄王一边给苏云卿施加压力一边仔细打量了苏云卿一番。
毫无疑问,只看第一眼昭襄王就知道苏云卿肯定不受宠,并且是非常不受宠的那种_(:зゝ∠)_
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平心而论,苏云卿的相貌即便是昭襄王也得说这是平生仅见的好,然并卵,太子并不爱这种画风,长得再好也白搭。
而抛开容貌不论,昭襄王却觉得他有点摸不准苏云卿,即便是太子在面对他这样的压力的时候也难免要紧张无措,可苏云卿看起来却十分淡定自然,但同时她本身却毫无气势可言,完全是以一个地位低者该有的谦卑姿态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这就很有意思了。
但昭襄王没提这一茬,他转而说起了之前苏云卿帮太子做作业的事情。
提起这个,尽管苏云卿表现的并不明显,可昭襄王还是看见她的眼睛亮了,对于昭襄王提出的各种问题各种试探,苏云卿对答如流,表现的十分自信。
当然,她确实应该自信,至少以昭襄王的角度来说,如果苏云卿不是太子的姬妾,如果苏云卿是个男人,此时他一定立刻封官厚赏想要留下这个人才了。
可他并没有这样做,因为苏云卿恰恰是个女人,是太子的姬妾之一。
苏云卿却像是知道昭襄王的想法一样,她突然笑了,她相貌本就极为明艳,这一笑极为自信便更是叫人看着心动,然并卵,昭襄王眼睛都没眨一下,当然,苏云卿也没想过利用美色什么的。
她只是非常随意的问了个问题:“大王可知我志向如何?”
这话倒是叫昭襄王有兴趣了,一个人的志向便是他做事的动力与目的,无论苏云卿接下来要说的话是真是假,昭襄王都能把苏云卿的心态想法摸出个大概来,因此他便表现的很愿意听的样子,要苏云卿继续说。
苏云卿微微一笑:“我有一个梦想……”
【……】
系统简直恨不得空降个GWW砸在苏云卿的脑袋上,这才能表达出他那艹蛋的心情来。
苏云卿毫不在意系统的情绪,她对着昭襄王侃侃而谈,且越说眼神越亮整个人也越发的激动,说到最后,她眼中的光彩简直不可直视,那份热忱仿佛要灼伤人眼一样。
可苏云卿这样的表现却叫昭襄王安心了。
他看到了苏云卿的野心,可这野心完全在他的容忍范围之内,苏云卿说来说去,却从未提过掌权这种事,她仿佛并不贪恋君主的大权,只想去一展心中抱负,施展自己的才华而已。
明珠不愿蒙尘,这种事理所当然。
抛开其他不讲,就算是昭襄王自己也觉得苏云卿这样的人如果只能终老与太子的后宫,永远做个不受宠的姬妾,那未免是一件太过悲哀的事情,也是秦国的损失。
可此时也有一些事情叫昭襄王必须要问出来:“寡人听太子说,之前他处理的很多事务都是你的建议?”
“是。”
昭襄王的眼神一凛:“可以寡人看来,那可不是什么初次处理政务的人能做出事情。”
简直就像是当了几十年的国君一样熟练且直指关键,处理的手法也颇为圆滑老辣,这可不是一个之前一直安安分分并不见有什么特殊之处的女人能做到的事情。
苏云卿当然知道昭襄王会有此一问,她并不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紧接着又添了一个问题:“不仅如此,大王一定也很疑惑为何我之前安安分分,现在却又突然不遗余力的表现自己了。”
昭襄王当然好奇这个问题。
苏云卿也不隐瞒:“因为我想灭赵,而如今秦赵之间的长平大战让我看到了希望。”
只要昭襄王别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把白起召回来,而是再咬咬牙坚持一下,再给白起多一点支持和时间,灭赵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这话是站在苏云卿的角度说的,昭襄王却不这么觉得,甚至其实他的心中早就开始摇摆不定了,长平之战已经打了两年,可双方僵持不下,秦国的消耗巨大,又一直不能取得像样的成果,这让昭襄王开始犹豫这一仗到底该不该打下去,又该怎么打下去。
因此对于苏云卿的话,昭襄王固然心动,但却并不当真,灭赵确实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可现在赵国守的十分严实,秦国大军不能寸进,又何谈灭赵?
苏云卿也知道这话此时说还太早,因此她便继续说道:“大王应当知道,子楚此时正在赵国为质,想要他好好的回来,灭赵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
因为太子并不缺儿子,因此作为继承人来说子楚回不回来可有可无,如果苏云卿坚定要做这件事情,那么要么帮助子楚逃离赵国,要么直接灭了赵国。
显然,苏云卿选择了后者。
昭襄王不由的看着苏云卿,她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十分坚定,仿佛灭赵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必须要做也即将做到的事实一样。
至于说苏云卿不选择帮助子楚逃离反而选择直接灭赵……这样的选择这样的心性,昭襄王不得不说,苏云卿若为男子,若是他秦国的公子,他一定立刻踹了太子改立苏云卿做继承人。
简直太特么对他的胃口了啊!
苏云卿看眼神就知道昭襄王已经被她说动,这里面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但这并不重要,至少,在昭襄王听完她接下来的话之后,其他的一切都不会显得太重要了。
她已经表现了自己只愿做个为秦国大业添砖加瓦的人,而不是抢秦国主权的人,苏云卿自己也当过主公,也坐过昭襄王类似的位置,即便她本身并不是这样的人,但她却太过了解昭襄王的感受,也太清楚该怎么对这样的人说话才更能表现出自己的诚意并且取得对方的信任。
同样的意思,不同的人说,用不同的方法说,所表现出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
因此这时候,苏云卿很自信昭襄王即便对她还有疑虑,可这些疑虑已经不会叫他太过担忧,更不会把她所表现出的能力视作心腹大患了。
既然如此,接下来的话也就顺理成章的可以说出来了……
苏云卿至始至终的目的都只有一个,灭赵!
这种几十年才能抓到一次的机遇,若是浪费了,她又怎么可能甘心呢?
苏云卿可不打算在这次继续耗到时间限制来临依旧不能统一天下了。
一切为了不掉入宫斗大坑啊!
【赵王若是知道你是因为这个而发誓灭赵,大概会哭出来吧。】
简直叫人心疼。
第102章 再敢抽就仇杀管三啊!
苏云卿为昭襄王画了一张非常好看的大饼,但昭襄王依旧有顾虑。
如今赵国的主将是廉颇,昭襄王即便觉得苏云卿说话再怎么有道理,他都不可能轻易相信,毕竟廉颇是成名已久的名将,而苏云卿只是个突然冒出来的女人罢了。
苏云卿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她很干脆的对昭襄王说道:“大王心中定然还有顾虑,而这个顾虑除了廉颇再无其他人。”
昭襄王也承认这一点:“廉颇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如果廉颇好解决,那么秦国也不可能打了两年都没什么进展了。
苏云卿却说道:“廉颇确实不好对付,但是赵王却很好对付。”
这话说的叫昭襄王的眼神立刻不一样了,可苏云卿没有继续往下说,反而说道:“大王不妨问问丞相的意见?”
丞相说的是范雎,苏云卿倒是记得长平之战是赵王坑了一把廉颇,临时把廉颇给换了,最后造成了赵国的惨败,但这其中具体怎么操作苏云卿倒是不清楚了,这种事她是真的没做过。
昭襄王想想也对,他确实不能因为苏云卿的几句话就改变想法,毕竟苏云卿在他看来以前并没有做出过什么成就,并不是非常靠得住的类型,范雎就不同了,昭襄王还是很愿意听听范雎的意见的。
于是昭襄王很快让人去请范雎。
范雎来的很快,他今天本就进宫议事了,结果刚出门没走多远呢昭襄王又派人来找他,要他回去。
范雎还是有些疑惑的,尤其是在他看见了坐在一边的苏云卿之后更加不明白昭襄王这是想干啥了。
范雎没见过苏云卿,但他自有看人的本事,做了这么多年的秦国丞相,范雎还是很有一套看人眼光的。
可看着苏云卿,范雎却皱了皱眉,苏云卿给他的感觉……即便她现在看起来似乎是非常谦卑的样子,但无论是气质还是眼神都透露出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
当然,无论心中有多少疑惑和想法,范雎都只是看了一眼便把视线移开了。
能进咸阳宫的女人,不是昭襄王的就是太子的,又或者是秦国哪个宗室成员的,总归不是他应该盯着看的。
范雎年纪不小了,昭襄王先让他坐下之后才继续谈事情。
昭襄王对着范雎并不来一堆弯弯绕绕,大部分时候老秦人还是挺朴实的,于是他直接对范雎说了,之后又询问范雎的意见。
而说起这个范雎没忍住就去看苏云卿,他实在是想不到这种话居然能是苏云卿说出来的。
不过范雎倒真不愧是范雎,他只是扫了眼苏云卿和昭襄王的神色便把心中对苏云卿的惊讶放到了一边,至少现在得先把正事解决了,比起他对苏云卿的惊讶,显然还是秦赵之战更重要一点。
而说起怎么对付赵国,事实上关于这个问题范雎已经想了一段时间了,毕竟长平之战打了差不多两年了,基本一直处于没什么进展的状态,昭襄王为此烦恼,范雎自然是要帮助昭襄王分忧的。
因此这时候说起秦赵之战的事情来,尤其是既然已经提到了赵王,范雎便也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范雎的办法也挺简单的,既然廉颇不好对付,那么把廉颇换了就是,让赵国换个好对付的将领过来,基本也就搞定了。
然并卵,昭襄王觉得范雎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
“难道寡人让赵国换将赵国就会换了吗?”
廉颇那是成名已久的老将了,一直以来的战绩也相当不错,他在长平打的好,甚至叫昭襄王都有点怂他,如果昭襄王说几句话赵王就乖乖的把廉颇换走了,那昭襄王早说了。
然而这并不现实,至少昭襄王觉得吧,站在赵王的角度来看,廉颇打的好好的,守的十分稳妥,堵着原本来势汹汹的秦军寸步不能前进,在这种情况下谁换了廉颇谁傻逼啊。
反正搁昭襄王自己身上,他肯定是不换廉颇的。
范雎当然也明白廉颇不是说换就能换掉的,但他既然说了这话自然是有自己的办法的:“廉颇确实是老将,这一战也确实打的漂亮,赵国仓促应战但廉颇却能坚持两年不落下风可见其人能力如何,但我们会这么想,赵王呢?”
范雎的这个问题叫昭襄王一愣,苏云卿也安安静静的看着范雎。
范雎本就不指望其他人来回答这个问题,因此他继续说道:“从秦国的角度来看,廉颇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至少他是我们前进的巨大阻力,可对于赵王来说,廉颇打了两年不分胜负,且一直都是在高筑营寨的防守,基本上少有主动进攻的时候,这就是廉颇的懦弱,与为此战做了充足准备的秦国不同,赵国仓促应战,各方面的资源都没有充足的准备,消耗了两年国内应该也比较紧张了,之所以现在廉颇还要堵着秦军,只是因为廉颇看出了一点,赵国的压力大,秦国的压力只会更大。”
赵国确实是仓促应战,但长平距离赵国不算远呀,比起后勤线来,赵国比秦国好得多,更何况之前秦国还和韩国打了一仗,然后马不停蹄的就又和赵国耗上了,显然秦国就算准备的再充分也没用。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长平之战无论是对于赵国还是秦国来说都是一场意外,秦国想要占据韩国的上党,但是秦国没想到韩国居然在眼见着上党保不住的时候把上党送给了赵国,更没有想到赵国就那么接受了。
赵国呢?赵王一时贪心接受了韩国送来的上党,可惜他空有野心没有智商,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接受了上党之后秦国会有什么反应,等秦国真的转脸就来打他了,赵王懵逼了,这种时候上党简直就像是噎在赵国的喉咙口一样,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赵国没办法,只能仓促的打这一仗,可赵王不仅仅是在硬件上没做好准备,他在心理上也没做好准备。
这一仗打了两年,昭襄王已经在考虑是撤兵还是干脆加把劲把战争扩大化,直接与赵国决战,打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