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剑三]武安天下-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云卿上次跟他提了个什么蜀地建设改造计划还没弄完呢好吗!这种时候你就好好搞你的农业水利建设啊!管什么打仗的事情嘛。
昭襄王显然是不愿意的。
可苏云卿一提起这个面色顿时就有些发红,一副特别少女羞涩的样子:“大王,即便不能上前线,可是能够让武安君毫无后顾之忧我也很高兴啊,这样应该也算是与武安君共同作战了吧?”
昭襄王:“……”
你要不要这么痴汉白起!(╯‵口′)╯︵┻━┻
要不是知道苏云卿对白起确实没那方面的意思,再加上白起也确实是个老头子了,昭襄王还真得担心太子的头上是不是有点绿。
可他也不能轻易答应:“寡人若是不同意呢?”
苏云卿哦了一声没说话,然后直接就往面前的小几上一趴,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开始装死。
昭襄王看看旁边那一摞竹简,再看看苏云卿这一副随时要死的样子,嘴角直抽。
“夏姬!”
苏云卿抬了抬眼皮:“大王……”
说话也是一副随时要断气的样子。
昭襄王真是有种想要撸袖子揍她一顿的冲动,可他到底当了那么多年的秦王,基本的涵养还是有的,于是他憋回去了。
“你这是不给白起做事便不干了?”
苏云卿幽幽的叹了口气,仿佛有愁绪万千:“大王,心绪不宁魂不守舍的人,怎么能做好事情呢?”
看她那样子,昭襄王也是够无奈了。
“算了,你想做就交给你吧。”
反正这种事情他早晚是要教苏云卿做的,如今只是提前一点而已,他是要苏云卿日后帮助太子的,自然得让苏云卿各方面都懂一些。
不过……
“虽然白起那边你要管着,可蜀地的事情也不能放松,你一并看着办吧。”
苏云卿脸色顿时一黑:“……大王你知道这加起来得有多少事情吗?”
这得是每天熬夜加班的节奏啊!
昭襄王呵呵一声:“寡人自然知道,就是知道才特意交给你的,怎么,不愿意?”
苏云卿:“……”
大王你怎么这么熊!
【……呵,你也好意思说这话?】
善恶到头终有报,不信抬头看,加班饶过谁!
苏云卿:“……”
嘤!qaq
然而无论苏云卿怎么想,该加的班还是得加。
当苏云卿不得不挑灯夜战那一大摞竹简的时候,她终于想起了当年并州闻名天下的……文官加班团==
不!苏云卿觉得她比当年并州的那群文官苦逼多了!
昭襄王只加工作不加工资啊!(╯‵口′)╯︵┻━┻
一边拿着小刀苦逼逼的往竹简上刻字,苏云卿一边在心中内流满面。
文和,我想你了qaq
然并卵,不管苏云卿怎么想,贾诩都不可能出现在这里帮她加班的,于是苏云卿只能自食其力。
是的,她要努力了。
于是苏云卿在第二天‘发明’了毛笔_(:3ゝ∠)_
话说,用毛笔写字总比用刻刀苦逼逼的一刀一刀的刻要好得多啊。
人果然都是逼出来的。
#大发明家苏云卿#
呵呵。
系统已经不想吐槽苏云卿了,都是自己作出来的!
但不管昭襄王是故意还是有心,几天之后当他看到苏云卿送到他面前的东西的时候都不免有些惊讶。
“……这是你自己写的?”
这是苏云卿给白起准备的后勤计划安排,要送给昭襄王做最后批准的。
可昭襄王看着这份计划却是真的惊呆了,他完全没想到苏云卿能够做出这样一份计划来,苏云卿看起来确实会不少东西,可从她由农业入手就不免叫昭襄王觉得苏云卿其实更擅长做这些,而非是军务。
毕竟要写出这么一份计划来,对本人的军事水平也是有要求的,一个完全不懂打仗的人怎么知道几十万大军在外需要什么?物资的消耗如何?何时补充最合适?
苏云卿顶着一对黑眼圈,对于昭襄王的问话显然是十分得意了:“这么简单的事情,看丞相做了几次我就会了啊。”
昭襄王:“……”
别闹好吗!这是看两眼就能会的事情吗?更别说苏云卿交上来的东西里可没有范雎的影子,显然是苏云卿自己搞定的。
可苏云卿也没说假话呀,她对这方面有经验,可对这个时代不了解,因此很多关键点便不知道该怎么安排更好,这种事,可不就是看范雎做几次就知道了?
完全不给昭襄王说话的机会,苏云卿紧接着就加上了一句。
“大王,你要知道偶像的能量是巨大的!为了武安君,我什么都能学会!”
昭襄王:“……”
已经完全不想和痴汉说话了_(:3ゝ∠)_
苏云卿在昭襄王这里算得上是一番顺遂,可回去之后她就懵逼了。
太子要找他。
苏云卿茫然的眨眨眼,太子找她干啥?昭襄王不是都明确禁止太子再找她要答案了吗?
苏云卿想了想还是去了,即便她一脑袋的浆糊。
可等苏云卿见到太子,苏云卿更加茫然了。
太子坐在那里一脸的不高兴,华阳夫人也差不多,苏云卿甚至能够看见华阳夫人的脸上还有未干的泪痕。
这是太子叫华阳夫人不高兴了?
不会吧?
没人比苏云卿更加清楚太子对华阳夫人有多宠爱了,那真是华阳夫人的一滴眼泪在他心里比别人的一条性命都要严重。
都这样了,太子能舍得叫华阳夫人伤心难过?
在苏云卿想明白之前,华阳夫人便擦了擦眼泪开口了:“妹妹来了,快请坐下。”
华阳夫人这态度让苏云卿松了口气,看样子应该不会是什么太坏的事情。
果然,等苏云卿坐下了,这次是太子开口了:“夏姬,夫人想让我立子楚为继承人,你觉得如何?”
苏云卿一愣,下意识的就去看华阳夫人,她怎么也没想到华阳夫人居然是为了这个。
但这件事情作为子楚的生母,她却并不适合开口说什么,即便她本该是最有资格说话表达态度的人之一。
可现在苏云卿并不能说什么,她只好说道:“这种事情,太子和夫人做主就是了。”
甭管子楚是不是继承人,苏云卿都不在乎。
或者说不管太子是立还是不立其实都不重要。
因为要不了几年,就算太子心中再怎么不愿意他都只能选择子楚作为继承人。
……只要苏云卿的表现足够好,计划足够顺利。
既然如此,这种时候苏云卿的便也不愿意再说多说什么,反正没跑的事情嘛。
显然,华阳夫人并不这样想,她一见太子神色不定立刻就又抽泣了一声:“太子早该选择继承人了,这件事情不止是我说,大王也对太子说过几次,但太子一直犹豫不定因此才耽搁了下来,如今难道还要犹豫吗?”
“那也不一定是子楚吧?”
子楚本就不受重视,太子连他长什么样子都快忘掉了,后来子楚去了赵国做质子,太子就更见不到他了,子楚不受重视,自然也不会让太子为他挂念,此时太子对子楚的感情恐怕并不比对一个陌生人要深多少。
华阳夫人却说道:“子楚哪里不好呢?太子这么多儿子里面就只有他孝顺我,把我当做母亲,我没有儿子,以前自己心里难过,别人也多以这事瞧不起我,我说起来是太子的夫人,可又有多少人真心的尊重我呢?”
华阳夫人说着又哭了起来,苏云卿不得不佩服华阳夫人,她不仅会哭,还哭的非常好看,就算是苏云卿这个女人看着她哭都觉得心中不忍,恨不得去安慰一番。
苏云卿都有这种感觉,太子就更别提了,他当即表示有谁敢对华阳夫人不尊重的,他一定重重的惩罚他们给华阳夫人出气。
可华阳夫人并不接这话,毕竟她的目的不是这个,华阳夫人只是继续哭,然后表示只有子楚尊重她,把她当做母亲,即便是身在赵国也时时刻刻的心念着身在秦国的太子与她。
华阳夫人甚至说了一堆东西,表示是子楚特意从赵国送来的。
“上次太子不是也说这些东西很合你的心意吗?我当时没有告诉太子,现在便对太子说了,这些都是子楚让人送来的。”
这话果然叫太子有所动摇,华阳夫人紧接着又提起太子年轻的时候也曾在赵国为质的事情,如今子楚也是,这同样的经历立刻就把太子和子楚的关系拉近了不少。
之后又说太子当年有些喜欢的东西是只有赵国才有的,子楚知道之后便特意去为太子寻找然后送来,要知道现在秦国和赵国正打仗呢,想也知道子楚的日子不好过啊,这种时候他还心念着太子,显然是对太子非常孝顺,是很把太子放在心上的。
华阳夫人说了半天,简直把子楚夸成了天下少有的好孩子,从学问到才干再到对太子的心意,再没有人比子楚更好了。
最后华阳夫人还真把太子给说动了,他叹了口气:“便依夫人之言吧。”
可他这话一说出来,华阳夫人看起来更难过了,然后就表示,太子说话自然是很算数的,既然如此不如就彻底把这件事情定下来,华阳夫人拿出玉符来让太子以此作为信物。
太子既然开口了,那么自然也是打算顺着华阳夫人来了,他还真刻下了玉符作为信物,承诺以后便以子楚作为继承人。
苏云卿深刻的觉得这里面根本没她什么事嘛。
结果苏云卿才刚这么想着,太子那边就发话了。
大概意思类似于,你看他现在都以苏云卿的儿子为继承人了,苏云卿怎么也得有所回报吧?
……比如,偷偷帮他把作业写了?
苏云卿:“……”
太子你也就这么点熊本事了_(:3ゝ∠)_
第107章 猪队友范雎
苏云卿当然不可能帮太子写作业,毕竟太子好糊弄可昭襄王不好骗啊。
但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太子,提出的要求应当得到尊重嘛,至少……你得给个解决办法啊。
苏云卿想想给太子出主意让太子去找范雎了。
“日后太子若有什么不明之处都可以去询问丞相,丞相会很愿意为太子解惑的。”
想来范雎应当也会很愿意和太子好好相处的。
太子毕竟是储君,无论他这人到底有多坑,但就冲着他将会是未来的秦王,那么也多得是人愿意交好太子。
当然啦,就算人再多,苏云卿也相信范雎能成为那个很让太子满意的人的。
……毕竟范雎的等级放在那里,忽悠太子还不跟忽悠着玩似的_(:3ゝ∠)_
至于说昭襄王目前还活的好好的,范雎与太子交好会不会让昭襄王多想什么的……苏云卿觉得这完全不是个问题啊。
这段时间足够让苏云卿知道昭襄王那真是为了太子操碎了心,他年纪大了也说不好什么时候就真的得去见老妈了,可太子就是不长进,若是范雎能把太子往好的道路上引导,想来昭襄王也会很开心的。
哦,别提什么国君晚年多猜忌,在苏云卿看来,太子想要成长到让昭襄王感受到威胁的程度……那你还不如把他塞回娘胎重新生一遍比较有可能呢!
就太子这样的,智商再涨两倍昭襄王都轻轻松松,完全不用担心。
苏云卿觉得她自己是没那个耐心和太子慢慢扯,一点点教他的,既然如此不如把这事甩给范雎好了嘛,反正范雎自己也乐意啊,昭襄王也不会因此不高兴,多好。
苏云卿倒是为太子思考了不少才终于决定让太子去找范雎,然而太子本人并没有这样的自觉,在听到苏云卿的话之后,太子的眼神顿时就亮了,苏云卿简直能看到一排大写的弹幕。
太好了!以后又有人能帮我写作业啦!
苏云卿:“……”
你醒醒好吗!
苏云卿觉得吧,范雎最多也就帮太子提供一下解题思路,绝壁不会直接给太子答案的。
太子那水平谁不知道啊,真让范雎帮他写,昭襄王看一眼就暴露了好吗?范雎又不傻!
哦,别提让范雎模仿太子的水平去答题,苏云卿觉得这事挺难的,这又不是做选择题,你保证正确率差不多也就行了,苏云卿不知道范雎能不能做到,反正她自己做不到,估计范雎的希望也不大。
然而这种事还是让范雎自己操心去吧,苏云卿才不想和太子解释太多,多伤智商啊_(:3ゝ∠)_
比起操心太子的事情,苏云卿更想说她那一堆工作怎么办。
果然不作死就不会死,她当初到底为啥偏要和昭襄王扯什么农业?
不过真要说起来昭襄王还是很靠谱的,等白起那边真的打起来了,苏云卿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了,他果断不要苏云卿一人兼顾那么多事情了。
毕竟打仗是个很严肃的事情,容不得任何差错,苏云卿的事情多了难免忙中出错,如果因为这个对前线造成什么影响,那昭襄王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当然啦,苏云卿觉得原因不仅仅是这个,她觉得最近一段时间昭襄王的心情还挺好的。
原因大概是太子终于长脑子了。
虽然太子每次交上来的作业以苏云卿看来依旧坑的一比,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比起以前太子确实是有进步的。
这么说起来,苏云卿倒是佩服范雎了,看来老爷子最近真的很努力啊,至少他提供的解题思路对太子来说应该是很有用的。
昭襄王显然是知道太子去请教范雎了,这种事范雎肯定得和昭襄王提一下,不过昭襄王也不在意,甚至对这种事乐见其成,就如同苏云卿所说的那样,太子的水平对昭襄王毫无威胁,因此站在一个国君一个父亲的角度来想,至少目前昭襄王应该是很为儿子的进步感到欣慰的。
昭襄王的心情好了自然也就愿意让苏云卿好过一点了,苏云卿终于可以一心一意的管白起的事情了。
倒是昭襄王那里很快忙起来了,也不为其他,苏云卿既然知道后世鼎鼎大名的都江堰,因此当然不介意提前提几句,反正就算按照历史来说好像时间也没差多少。
苏云卿并不知道都江堰具体是哪一年开始建造的,但至少她知道是在昭襄王时期建造的,考虑到昭襄王的年纪,怎么算也就是这么几年了。
如果真的还要等个十几年几十年的,那时候昭襄王早去见老妈了好吗。
昭襄王透露了想要改造蜀地,建设水利工程的意图之后,便要下面的官员多留心熟悉蜀地且擅长水利的人选,这一留意还真冒出个人来。
好吧,其实这人本就不需要找,蜀郡太守李冰本身就很熟悉当地,且同时也是个水利专家,这些年李冰在蜀地也建了不少水利工程,不过比起昭襄王的野心来李冰之前做的那些难免就有些小打小闹。
可小打小闹不代表李冰没有这样的野心,事实上李冰一直都想要彻底的改变蜀地的恶劣环境,因此这些年他说是当官,可这官当的并不比一般工匠们轻松多少,甚至他亲自去各地勘察,了解实际情况,可以说是跑遍了蜀地,渐渐地李冰心中也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此时昭襄王透露出这样的意思来,李冰当时就请求昭襄王把这事交给他来做。
李冰这个人昭襄王还是知道的,他更清楚李冰这些年在蜀郡也确实做出了不少事情,也有关于他擅长水利建设的实例在,再加上李冰是蜀郡太守,若说治理,自然是没有人比李冰更合适了。
昭襄王愿意对李冰委以重任李冰自然是感动的,他也知道昭襄王治理蜀地的急迫心情恐怕不下于他,但李冰同时也表示,他的想法目前只是个初期的粗糙想法而已,即便在给昭襄王的上书之中他说的很好,但真要把想法变成现实,甚至是把这想法变成切实可行的计划,那还得再多花点时间。
要不就说老秦人实在呢,苏云卿觉得这种话一般人还真说不出来,李冰说话很实在,他把这事的好处说的很透彻,但也不会因此就忽略了要做这件事情的实际困难,他把艰难之处也同样说的非常清楚,并且不避讳承认自己目前还做不好这件事情,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琢磨。
李冰的做法自然是好的,不然吹的很好听,上位者觉得很容易,很快就给钱让做了,结果根本做不好,白白的损失人力钱财,而李冰这种很实在的说法,却让昭襄王对这件事情有了清晰的认知,昭襄王作为一个国君显然不会是什么水利专家,他只能通过李冰的言词来衡量这件事情,李冰的做法显然避免了昭襄王脑子一热就犯蠢的可能。
这事说的很美好,可当官的不就是求个政绩么?至少也得讨上位者的欢心吧?李冰这样的做法显然与此相反。
可昭襄王并没有因为李冰的实在而褒奖他,不为其他,在秦国这种做法太普遍了,不管是昭襄王自己还是李冰,他们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已。
显然,昭襄王也没有辜负李冰,即便李冰把事情说的挺困难,但他还是支持李冰去做这件事情。
哦,说起来的话,昭襄王还觉得这样挺好的:“虽然寡人很希望蜀地明天就能大治,但若是现在李冰就把计划交上来寡人也是很为难的。”
白起还在前面打仗呢!
昭襄王很苦恼啊,如果李冰现在就要求要做事,那他哪里来的钱去支持李冰?白起那边烧钱烧的就已经让昭襄王恨不得一块钱变成两块花了。
因而李冰说还要等几年的时候其实昭襄王是真的挺开心的。
掰手指算算,再过几年白起怎么都得搞定赵国了吧?到时候刚好就能空出手来搞定蜀地的事情啦。
……寡人真特么机智!
对于昭襄王的嘚瑟,苏云卿不想发表任何看法。
比起关心昭襄王,苏云卿更愿意去关心白起。
赵国换上了全新小号赵括,而秦国却换上了一身顶级装备的满级大号白起,得,白起一个照面就把赵括揍懵逼了。
刚开始的时候赵国还不知道秦国这边已经换人了呢,赵王信心满满的觉得赵括能打个大胜仗,毕竟廉颇那种死守不出的实在是叫人憋屈。
赵括也没有辜负赵王的期待,他和廉颇不同,一上去就发起了进攻,打的秦军大败而退。
然并卵,秦军的败是白起白送的,说白了就是装样子的,果然,等赵括信心满满的想上去追击扩大战果的时候,白起转脸就把他给揍了。
苏云卿倒是不担心白起这一战会败,毕竟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白起都没有输的理由啊。
苏云卿担心的是这次范雎会不会再做一次猪队友,在关键时刻拖一下后腿。
范雎和白起不和在秦国并非什么秘密,主要是白起最开始是穰侯魏冉提拔重用的人,而魏冉是宣太后的弟弟,跟宣太后是一队的,当年范雎帮助昭襄王搞定了宣太后,显然是连着魏冉一起搞定了。
因此范雎和白起最初的阵营就不一样,就算现在都帮昭襄王做事,可那不代表两人之间就亲如一家了,或者说不仅没有亲如一家,反而是互相看的更加不顺眼了。
于是当白起就要干翻赵国的时候,范雎当了一回猪队友想拖白起的后腿,他转脸就去把昭襄王给忽悠了,然后昭襄王就成功的把白起给撸下来了。
……简直糟心!
要说起来两老头都这么大年纪了,再过几年都是要一起跳广场舞的,至于这样么。
苏云卿已经完全可以想象范雎要跳最炫民族风而白起要跳小苹果,最后两人直接撕起来的画面了_(:3ゝ∠)_
第108章 吕不韦
然而不管苏云卿有多担心范雎会一时糊涂拖后腿她都没有其他办法,范雎是昭襄王极为信任的老臣,且从某种程度来说,范雎与昭襄王的利益一致。
范雎坑白起,表面上说起来那是范雎嫉妒白起,担心他的功劳超过自己,所以不让白起灭赵立下大功,因此劝说昭襄王退兵,可实际上苏云卿觉得单单只靠范雎一个人是做不到这件事情的。
至少,昭襄王自己心中恐怕也是存有这样的担忧的,即使他并没有表现出担心白起功劳太高的意思来,但是苏云卿觉得他的内心里一定是有这样的想法的。
否则仅仅说一句资源紧张,消耗太大,是无法阻止昭襄王继续打这一仗的。
昭襄王的年事已高,他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扩张领土建立自己的功勋的机会,因为错过了一次机会,很有可能他就等不到第二次了。
灭赵是多大的功劳?昭襄王如果不是被逼到绝境,他是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
至少在苏云卿看来,昭襄王是那种咬着牙关要打,勒紧裤腰带要打,哪怕穷的土都吃不起只能吃PM25他也一定坚持要打的人。
昭襄王并不蠢笨,相反,他是秦国历史上少有的英明国君之一,他肯定知道秦国的困难大,赵国的困难就更大,而只要能够灭赵,一切都是值得的。
哪怕他自己没想到这一点,白起在劝说昭襄王咬牙坚持不要轻易退兵的时候也一定会向他说明这一点。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什么原因能让昭襄王放弃灭赵转而坚持要撤军呢?
恐怕就是担心白起功劳太高吧?
白起的功劳太大,已经不能再放任下去了。
不需要灭赵之战,哪怕仅仅是现在,白起也已经是名满天下,十分得秦国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