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旺妇-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了,我娘回来了。以后我们好好过日子。”沛林激动地把画装回盒子里。

寻香和沛林回到逸安居,沛林抱着木盒子一直不愿放手,象个孩子样,不时傻笑,“我娘回来了,太好呢。”

“睡觉了,沛林。明天我们把画挂起来吧。”

寻香怎么哄,沛林都不愿松开木盒。只得让他抱着木盒子睡下。

半夜时,寻香待他睡着后,悄悄把盒子取走,进了碧宵境里,在石洞里细细看了许久这唬觉得这世间的事太神奇,她重生时,沛林的娘竟然把自己手上的戒指给了她。

寻香心中一动,拿起纸笔照着画上的模样,把在黑暗里见到沛林娘的样子给画了出来,主要是她的发型和着装太特别,尤其是那那高跟水晶鞋漂亮极了。

寻香对自己画的画很满意,有画像作模子,她画得很象。放好这幅新画,她收拾好沛林的盒子,这个得拿出去,放在沛林屋里,不然他见不着他娘时会生气。

这盒子极沉,寻香不注意差点把盒子摔到地上,还好动作快抓住了它,若是摔坏了画,那沛林一定会心痛死。

这盒子怎么会这么沉呢?画轴是寻常的香木。

寻香觉得奇怪,重新把画取出来,翻来覆去检查盒子,盒身乌红,漆得很光洁,盒子边缘有缕刻花纹,每面有带镜心式的木雕图,上下两面是相同的花鸟,左右两面是山不,前后两面却写着吉祥如意几个字。

寻香几面摩挲着厚沉光滑的盒子,突然掌心的底部一动,小心地翻过来,抽开一个暗格。原来这盒子里还有机关?

寻香激动不已,里面有只好看的血紫玉镯,还有一张折叠的信纸,这是沛林娘留下的书信,祖父都不知道?

寻香展开信纸,上面的字迹娟丽,一看就是女子的手迹,信的内容说的是她自己的身份,寻香读罢,却是一愣,祖父不是说她是马家的女儿吗?

马家的女儿只是沛林娘身份的一个掩饰。事实上沛林娘的身份很复杂,复杂得不敢对人谈及。寻香感觉就是涛叔都不知道这些的。祖父到底知不知道真相呢?

寻香试了试血紫玉镯,戴在她手腕上刚好,褪下来放在案上,寻香矛盾了,这封信给不给沛林看呢?

经过考虑,她决定把手镯和这封信藏在碧宵境里,有的事还是暂不让沛林知道的好。

盖好盒子,装好画,寻香悄悄地把盒子放在沛林枕边,爱怜地抚了抚他的面庞,两颊湿湿的,嘴唇不时翕动,他一定是在做梦,在梦里喊他娘了。

知道越多,负荷越多。寻香知道沛林真正的身世后,不时会在心里想,到底祖父是知道还是不知道真相呢?有几次她差点悄悄问祖父,可是转念一想,如是祖父不知道呢?

祖父年纪大了,还是不要加重他的负荷。

“仇要报,日子也得过。咱们该干嘛还得干嘛。”画像回来后,谷庭仪彻底平静下来。

寻香的心才敢渐渐转回到茶业上,沛林又开始专心地研习陶艺。

凤鸣香兰上市了,反晌极好,彩凤那边一下买了五十斤去,寻香带着人又赶制了一批,把库存不足的问题大大地缓解了。

六月中时西头的小院竣工了,吴妈妈带着几个妇人打扫干净后,寻香说等秋天时,再让海涛他们搬进去。新房子总是要放一放再住人更好。

海涛派出去寻找顺叔的人,没有找到顺叔,却带回文氏也一直派人在找顺叔的消息。

对于那些地契,文氏不怕丢失后落到别人手上,别人拿着那地契也很难要走那些地,谷家的地众所周知,何况现在谷柏新管着浑水县。她只怕这些地契落到谷庭仪手上,如果谷庭仪拿着地契去要地的话,那是个极麻烦极扯皮的事。

这个时节玉米终于收完了,寻香带着大家种了六百窝水参子,忙完这一波活后,寻香和祖母商讨着改良茶点的事,可是讨论了好些天,却没有统一的结果。

这天晚上,寻香在碧宵境里,抄了一会《陶艺》,到这时可以把第一册拿出去给沛林读了。

走到洞外的两片土参子里前,掏了根土参子出来,洗净,折断生吃。去年种的,长的时间越长,味道越浓,水汁更充足,吃着更好吃现在寻香挖一窝就要补一窝,再新种两窝,因为一根土参子可以折成三段栽种。

原先一早上吴妈妈要放四五根土参子熬粥,到现在放两三根就够了。

吃了半根土参子,浇了一遍参地,又进洞里读《食艺》。本来祖母设计的几款小吃蛮好,可是寻香觉得不能够体现寻家茶的风味。她 想制几款味道特别的小吃,这样才能树立寻家茶业特别的形象。

《食艺》是本做美食的大全书,除了各式菜不同的做法,连做汤和小吃都有上百种记载,可见小吃这个东西在食物中的重要性。

一边咀嚼着嘴里的土参子,一边读小吃部份的记载,不知不觉读到一款茶点的制作,竟是一款简单的芝麻茶饼,寻香恍然大悟,这不就出来特色了吗?

茶是个神奇的东西,前面的食谱里有好几款菜都有用茶来烧做,而且民间一直有盐茶鸡蛋卖,寻香脑子一灵,这不又是个特色吗?甚至茶烧饭、茶药膳,都有不少都是由茶烹制成。

只要寻家的茶叶特别,小吃随时就能特别。

寻香拍拍脑,嘴里快乐地嚼几下,把最后一点土参子咽下去,同时又想到,如果一些果粉、食粉里少量参点土参子粉,那不又是特别的味道?

精神一振,又是一个通宵未瞑,寻香把《食艺》里有关茶的食谱、汤膳和茶点方一一摘录下来,竹简太厚,一夜摘录不完,挑了几个易做的方子,读熟之后,方出了碧宵境。

夏天的早晨,清天白云,凤鸣山沿茶林那边吹过来清香的凉风。

沛林的身体恢复越来越快,原来走路慢慢,动作僵僵,现在灵活多了,可以自如地行走,在别人看来速度仍然慢,和之前比却是快了许多。

早上,他和祖父一起去竹林里跟海涛他们弄剑练龋海涛一直试着教沛林练一种长臂拳,沛林有心学,只是四肢不够灵活,沛林如今有心要练成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劲头十足,学得足极用心。

这个时候,祖母不是跟寻香去西居,就是和莲儿溜园子,有时也在竹林看着沛林他们打拳的。这两天西居没有茶制。祖母四处没找到她,问沛林,“香儿去哪了?”

寻香一早就泡在厨房里,让钱妈妈和于氏做早膳,她让吴妈妈帮着她煮盐茶蛋,而她则用少许凤鸣香兰茶给大家制一种甜饼。

沛林有被寻香叮嘱过不可泄密,边打拳边笑:“现在寻园这么大,可能你们在哪错过了吧?”

莫氏奇怪,寻香一大早去哪了呢?莫不是出门了?或者有什么秘密,再追问沛林,他只是一脸茫然,认真打拳的样子。

11 商机无限

早膳时,黍香堂两间屋子摆好粥点,每张桌子上摆着一钵鸡蛋和一大盘香香的饼子。

主仆分室而入,长幼依序落座。

沛林坐下抿嘴一笑,看着桌的食物,忍不住先抓起个饼啃了一口,“好香好甜!”

寻香站在沛林旁边,看着祖父祖母吃吃发笑。

“香儿,可别说你一早就藏在厨房里?”莫氏找她一早上,就没去过厨房。

谷庭仪坐下来,闻到带茶香的饼味,顿时猜到寻香早上干嘛去了,喜悦道,“香儿,这是你试制的茶点?”

寻香走到膳房中间,高兴地向宣布,“请大家尝一尝我用老茶香加卤香煮的鸡蛋,还有香草奶茶饼,看看它们吃着是否特别。”

莫氏笑着慈爱地剜了一眼寻香,“你做茶点,却不叫我?”

沛林笑道,“香儿想给你们一个惊喜。”

莲儿动作麻利地给老太太和老太爷一人剥好一个鸡蛋,放在他们面前的盘子里。

莫氏吃一口,带着茶香的卤香跟着蛋清蛋白直往嘴里钻,欢喜地叫起来,“老茶香煮鸡蛋这么好吃?这还真是一个惊喜。把茶味和卤香味煮进蛋里,香儿是怎么做到的?”

吴妈妈给沛林剥了一个鸡蛋,沛林放下半块饼,吃一口鸡蛋,卤香、食香和老茶香的醇香巧妙融合,欣喜道,“我家香儿都快能当大厨了。”

吴妈妈笑眯了眼睛。“少奶奶根本就是个天生的厨子,早上叫我煮老茶香蛋时,我说恐怕要很多时间才够,一早上要做这做哪,可能做出不来。别人家做的盐茶蛋,都有先用盐茶水把蛋泡很多天的。谁知少奶奶说,把鸡先煮到七层熟。同时熬茶水和卤水,然后用尖锥往蛋里扎些孔,或者用刀划几下,再放进茶卤水里煮一煮,味道就进去了。果然这方法极好用。”

谷庭仪吃得喜笑颜开,“两样都做得好,很能体现寻家茶的特色。”

下人们亦都说这两款小吃好,把寻家茶味做了进去。

寻香有了灵感,脑子里已经有了许多做特色茶点的方法,对莫氏道。“祖母,我还有好几个想法呢。其实都是这些饼呀什么的给我的灵感。往年我们多出的粮要卖。也许以后不用卖,可以做成茶味汤圆粉、米饼、点心什么,收入肯定比卖粮多得多。只可惜我们的铺子小,一直找不到个大铺。若是能找到大点的铺子,我都想再开间茶膳。”

谷庭仪笑道,“这个想法好。民以食为天,我一向看好与吃有关的生意。”

海涛叔吃着个鸡蛋,从隔壁走过来。高兴地道,“少奶奶,前阵家里事多。一会修房子,一会收玉米,然后又种土参子,这阵不是很忙,我这几天专门在城里到处走走,我觉得如是有整宅要出租,哪怕位置不是很当道,都可以租下来,毕竟我们做的生意很特别,只要那地方好找,就不怕。”

“酒香不怕巷子深。”莫氏笑道,“海涛你吃了饭就进城去找铺子。今晨得了寻香的灵感,我原先设计的那些点心啊小吃的,后面有的是用武之地呢。”

吴妈妈紧张道,“这样的话,到时又要添不少人手哦?”

“不要紧,该请就请。”谷庭仪道。

家里没添丫环和仆妇,这是谷庭仪夫妇和寻香节约,很多事自己能动手。可是做工生产的事,该添人就一定要添。

吴妈妈还有顾虑,“我是怕请的人不够可靠,给泄了密出去。”

寻香笑道,“我想过了,现在果庄和田庄的人我们都熟识了,到时可以请他们。至于地忙不过来的话,可以把地佃些给庄外的人种。”

“就是。果庄和田庄的人都挺老实团结。”莫氏似乎已经看到寻家茶行的茶点,一上市就深受大家喜爱。

有了盐茶鸡蛋和茶饼的启发,寻香和莫氏沉缅在特色小吃的研制中,只三天时间,就设计了十几款出来。

而且寻香还没把加土参子的方法用出来,现在极乐洞天里的土参子不是很多,自家要吃,怕没多余的来做小吃,等到明年出一大批土参子时,还会有更多口味的小吃。

巡城的斗早业又热闹起来,人们又热火朝天地期待着秋季虫赛,而且官府发了个告示,今年虫赛要廉明公正地举行,同时要打击一切非法行为,看着是官府要严管秋赛,实则隐藏着一个消息,官府都支持秋季虫赛的。

去年封斗乐场时,砸死了不少人的虫子。所以今年卖虫的生意更好。

海涛吃了早饭就进城去找铺子。

下午时,寻香在茶行里盘点帐目,在铺里没多会,发觉来买凤鸣香兰的特别多,虽然大多是一两二两的买,而且有的人好象是卖虫子的,这让寻香觉得不寻常。

“寻当家。”马老爷意外地背着个背篓出现,大半年不见,只见他形容消瘦,满脸胡子拉茬,一身衣衫乏旧,却两眼光芒地从外面进来,走到柜台前热情地打招呼。

“马老爷?”寻香可是给吓了一跳,“快请进来坐。君儿,给马老爷泡点茶。”

“我要喝凤鸣香兰。”马老爷不客气地点要这茶。

寻香笑了笑,马老爷这也是赶潮流,如今这茶卖得最旺,他便要喝这茶。

两人寒暄几句,马老爷喝一杯茶,咂咂唇,开门见山道:“我来买点凤鸣香兰。”

“要多少。”

“能不能打个商量,我先付五斤的钱,另外赊五斤?”马老爷脸红红地央求。

马老爷曾经想过为彩凤赎身,而且他落魄后,去看彩凤时,还大方地给她一百两银子,可见他虽然俗气,却还是个有情的人。

寻香爽快地答应,“行。”

马老爷眼睛一红,小声道,“你放心,我以后还要进你的茶,所以那五斤的钱,会尽快给你送来。而且我会按规矩立个欠据。”

“天化叔叔,给马老爷办办这事吧。”寻香吩咐寻天化。

马老爷感激地直向她拱手,“寻当家,你的恩情,小的末齿难忘,如有机会一定报答。”

寻香好奇地问,“你买凤鸣香兰不是自己吃吧?”

“我现在哪里吃得起这个茶?我”马老爷四下看看,小声道,“我不瞒你,给你说实话,不过寻当家得给我留条活路。把这茶水撒在虫食的草叶上,那虫格外肯长,我和侄儿凑了些钱,准备作一回虫食生意,以解决家里现的入不敷出的困难。”

寻香惊道,“你试过了?”

“锦县有家张财主,来你铺里买过几斤凤鸣香兰,他家今年弄了一批虫子,想秋赛来凑热闹,他家是太有钱了,把这茶水来喂虫子,那伺养虫子的人是我家一个侄子,发现了这种茶很养虫子,然后弄了点茶叶,让我在家作试验,结果真是那样的。所以”

寻香恍然大悟,难怪有虫贩都来买凤鸣香兰,“那你虫食准备卖多少钱一斤呢?”

“不卖多了,就一两银一斤,这十斤茶够制千多斤虫食了。除去茶叶成本,一次能赚个五六百两银。你家这种茶还多吧?”马老爷紧张地打听。

寻香摇摇头,“这茶不多。”

“那我一次买十斤是对的。”马老爷幸运地笑起来。

寻天化立写字据,“马老爷,请过来办事吧。”

马老爷画个押,付了二百两银票,对寻香千恩万谢不尽兴冲冲地背着背篓走了。

寻天化担心道,“少奶奶,会不会马老爷以后就不出现了啊?”

寻香没出声,除非马老爷做的虫食不好卖,他亏了本,若是好卖,只怕他还会来找寻香帮她做一批茶叶的。不过寻香觉得马老爷这一回应该不会失手,他可是老生意荆寻香在柜台里拨着算盘, 把凤鸣香叶水拌撒在草叶中,便能做成一斤一两银的虫食,这可是条发财的路子。又想着碧宵境里的竹叶和灵池水,若是那个拌在虫食里,不是让虫会长得更壮?而且做虫食比做茶叶省事太多,那个可是卖青叶就可以的。

寻香笑了,她倒是不必去赚这个钱,做茶就茶,先把这一行做精。还是留点路子让别人走吧。生意做得久了,她觉得这世上的钱其实赚不完的,做人不要太贪心,不然老天爷一不高兴,让你得不偿失。

只是秋赛要来了,新茶点得赶快上市,这一波可是大行情,若是借着这波行情,把寻家茶点卖出名了,那就是又拓出条好路子来了,感觉比卖虫食更放心。

“少奶奶。”和生药行的清老板跑进来,冲寻香嘿嘿直笑。

寻香抬头看着他,笑着不解地看着他,“清老板,你可是难得来我铺子里一趟。快进来坐着说话。”

“咱俩家的铺子就这么斜对着,天天都看得到,进不进来坐不是一样的?”清老板长时在山上采药,日晒雨淋的,脸色黑中带红,一双慈善的双眼掩不住的高兴。

寻家在和生药铺定点买药,这一年来和生药铺赚了不少钱,他夫妇俩想报答寻家照顾了他们生意,一直尽心尽力地四处给寻家留意着铺子。现在终于帮寻家留意到一处了,所以他来给寻家报信。

12 租到大铺子

“不用进去坐。我只是来给你说一声,我铺子隔壁往前,不是有一家糊灯笼的大铺吗?它们嫌这铺一个月五两银的租金太高,就要搬了。有几个做虫子生意的正找房主温老板谈租铺,温老板嫌虫子生意有季节性,怕到时他们铺子空着付不起租金,没敢出租,你快去问问吧,那老板下现在正在铺里。”清老板激动地说。

“真的?太好了。”寻香放下算盘,跟着清板向对面的灯笼铺跑去。

灯笼铺的房主温老夫妇,刚送走两个看铺的。见寻家铺子的当家来了,老太婆的脸上笑开花,热情迎出来,“寻当家要租铺吗?”

“正是。”寻香连忙答应,不识得他们姓什么名谁,奇怪他们竟认得她。

老板娘年约五十,一身深黑装束,头上戴着两把木梳,言行很是精明利落,“寻家生意好,名气大,你那间铺子小了,你看我这间,铺宽三间,进深两丈,你要隔要拉通使用都好,而且铺子后面还带了小院子,里面厨房、仓库,连水井都有。”

“原来是清老板去通知的你?”老板年近六十,头发略带花白,精神却十分健朗,看着清老板,笑道,“你有没有给寻当家说,我这铺子有涨价?”

“原来是清老板去通知的你?”老板年近六十,头发略带花白,精神却十分健朗,看着清老板,笑道,“你有没有给寻当家说,我这铺子有涨价?”

清老板看一眼他们。对寻香道:“寻当家,这是灯笼铺的温老夫妇,租金的事你们详谈吧,我先回药铺。有一堆药要切的呢。”

寻香道,“清老板,你去忙吧。价格我们自己谈。”

铺里堆了许多灯笼,有不少人在收拾东西,一个个脸色阴寒,有个边收边嘀咕,“难怪不租我们了,原来要攀大主,涨更多的租金。”

温老头回头白他们一眼。不满地道,“我这么大三间铺,五两一月租给你们许多年,从未涨过房租,现在该涨点房租了。你们不能因你们的生意不好做,就一直亏着我呀?”

温老太不愿让寻香看听到不好的话,拉着寻香往里面走,“我们去铺子后面看看。”

寻香明白了,温家涨了房租,灯笼铺是微利生意,巡城有几家灯笼铺,竞争大,五两的房租对他们来说本来就高。再涨房租,肯定承受不住,心里有些同情,却也无可奈何。

院子里的一圈平房有六七间,间间方正、干燥,而且院坝有七米见方。地面石彻平整,果然是个整齐好用的小院,难怪这样的铺子租金高。

温老太见寻香脸上表情满意,在院子里和她谈着价,“租金方面肯定比原来贵些,我们是实在人,这一次租金谈好后,要管五年,以后无论行情怎么涨,五年内我们不涨价。”

“你说吧,多少钱一月?”寻香心中有了准备,而且寻家茶贵如金,只要有合适的铺子,这租金再高也不会高过寻家的茶价天?

“十两一月。”温老太干脆地道。

寻香笑了,这也是遇到了她。换成别人,极少有承受得住这房租的。她笑着应承下来,“好吧。说好了,就五年内不涨价了。”

温老太可是早听说了寻家在找铺子,今天一来先故意到和生药房去放了个风,见清老板这么快就把她叫了来,便大着胆子翻了一倍房租,不想寻当家答应得这么痛快,痛快得她愣了一下,有些后悔,我还是要低了些?

温老太不是坏人,也不是个吃亏的人,见寻香答应得这么痛快,脑子转得飞快,笑道,“寻当家,你别急,我那说的是外面的铺子,还没说里面的小院,外面十两一月,里面要五两的。你看里面六七间上好的瓦房,还有这么好的大坝子,你堆货,让工人们干活,里面简直就是个作坊,还有现成的水井,厨房,茅厕,这些功能可是齐全得很,再不用你费心。”

寻香笑了,看着她,“还有什么,哪里要算钱的?”

温老太摸不清她的意思,凭直觉感觉她是有钱的主,是做大生意的人,不会再反驳,笑道,“就这些,不过另外得交五十两保证金,以后租金每半年付一次,如何?”

温老太刚才说的正说中寻香的心事,这小院对寻香来说有极大的用处,再次爽快答应。

温老太激动地拉着她的手赞美不尽,“寻当家你真是大器呀,相信你的生意一定会越做越大。”

寻香笑了笑,“你别处还有铺子没有?”

温老太被她的大器给震住了,一个未及竿的丫头,说话做事这么大的口气,若不是寻家茶业名声在外,寻家茶行生意好众人看在眼里,她还真会认为这丫头是放大山牛的。唉,也难怪,要家是寻老将军的后人,那路子肯定比寻常人广,做事的手段肯定也不同。

温老太太遗憾的摇摇头。这时有几个老实的伙计进后院收东西,两人经过寻香身边,你推我攘的似有话说,又不敢说。

温老太太冷冷地看着他们,“你们做什么?若是收东西,全给我快当些!”

一个年纪三十岁,长得脸团肤黑,眼睛很细,脸涨得紫红的道,“灯笼铺关了门,我们没活干了,想问寻当家以后要请些什么人,我们想讨口饭吃。”

寻香怔了怔,“我们要添人手,不过不是铺子里。你们在铺里是做什么的?叫什么名字。”

黑脸汉子紧张地看着寻香,“我叫刘贵安,他叫刘贵元,我们是堂兄弟,家在城西外。我们俩都是打杂和出力的。打杂、出力我们都行。”

另一个年纪略小一些,皮肤也显黑,双手抓蓝布衣服边缘,紧张地望着寻香,“那是哪里要添人手?”

寻香不敢因善心随便将不了解的人放在铺子里,“铺子里的人手我们早有一帮人。去田庄干活,去吗?”

刘家兄弟对视一眼,没出声。

温老太冲他俩撇嘴道,“你们怕在地里挣不了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