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娱]非典型好莱坞生活-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跟皮耶罗组成欧洲最犀利的锋线为球队攻城略地; 到了现在他又以二十九岁‘高龄’即将转会AC米兰。或许在影视界他不算是名人,但在足球圈儿因扎吉的知名度无疑要比亚历山大在影视圈的知名度高多了。
而且在97年的时候两个人就有传过绯闻,在各路人士看来这完全就是多年后再相逢修成正果的典型,完全没有去仔细的思考一下这两人当年的绯闻根本就是一个乌龙; 除了知道对方的名字,玛格丽特跟因扎吉连话都没有说一句。即使现在两个人在行为上面也只是社交礼仪性质的挽了一下手臂; 手都没有牵过。
但娱乐报纸卖的是八卦又不是真相; 谁管这两人到底是不是真的谈恋爱啊?戛纳影后大热门跟意大利风流前锋之间的感情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好吗!
所以因扎吉切了玛格丽特餐盘里面的一半舒芙蕾的照片跟玛格丽特挽着因扎吉手臂的图片就大面积的出现在了各种八卦报纸上,不但如此,甚至因为‘证据’太过确凿; 连主流的大报如《世界报》、《欧洲时报》、《费加罗报》等媒体都开始报道这两位跨界的金童玉女之间的恋情。
要知道运动员,尤其是足球运动员的标配是模特跟主持人,也有少量的歌手,但演员真的不多,混出名堂的就更少,更不用说是达到了玛格丽特这种成就的世界级演员,那根本就是绝无仅有。甚至有激动的球迷还在对因扎吉顶礼膜拜,认为他给体育圈争光了,奇葩的脑回路也是让人啼笑皆非。
倒是舆论中心的男女主角一点儿影响也不受,依然悠哉悠哉的他们的放松心情之旅,还有三天就是电影节的闭幕式,热闹也热闹不了多长时间了,对于长年被闪光灯关注的两个人来说,这压根就不算是什么。
尤其是玛格丽特,自从名字不用总是跟亚历山大排在一起之后心情好了不止一点儿,她现在甚至都有心情来考虑闭幕式上面该戴什么首饰了。来到法国戛纳的时候她是直接从澳大利亚飞过来的,也没想着带上什么贵重的首饰,开幕式的时候直接在头发上面喷了定型水发穿着礼服去了。现在到了电影节结尾,需要参加颁奖典礼,别管能不能得奖,穿的隆重一点儿是对大会的尊重,这点儿礼貌她还是有的。
最后挑来挑去她选择了在戛纳买的一串类似花冠的水晶发饰。就她现在的这个头发长度,真的是戴不起来什么沉重的头饰,勉勉强强的能够把头发揪成一个小发髻而已,这种细细的能够缠绕起来的装饰最好不过。
玛格丽特这边在挑选着首饰跟服装,那边的评审团们也在做最后的确认。
还有两天就是闭幕式,再怎么争吵也应该吵出个结果了。最佳男演员给了《钢琴教师》中的伯努瓦·马吉梅,在这方面大家的认同度还是很高的,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在投票之后没有了分歧。
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按照戛纳电影节的评审规则,评审团必须颁发的奖项有七个,而所有的获奖名单中仅限一个并列奖项,且此规则不适用于金棕榈奖。这么一来的话《钢琴教师》已经拿到了最佳男演员跟评审团大奖两个重要的奖项,如果最佳女演员的奖杯给了伊莎贝尔·于佩尔的话,那么这部电影就拿到了三个重要的大奖,这无疑是不符合规定的。
当然电影节主席的特许情况下,同一部影片可在获最佳剧本奖或评审奖的同时,兼获一个最佳演员奖。
可是戛纳电影节说白了就是一个分猪肉的电影节,甚至说世界上的大部分电影节都是分猪肉的电影节,包括奥斯卡。并不是每年都会出现诸如《阿甘正传》、《辛德勒的名单》、《泰坦尼克号》这一类的横扫妖孽。尤其是今年还有一个女主角表现非常出色的《天使艾米丽》。
金棕榈给了《儿子的房间》;最佳导演给了来自美国的科恩兄弟跟大卫·林奇;最佳编剧奖给了;丹尼斯·塔诺维奇;技术大奖则是给了来自台湾的侯孝贤跟蔡明亮。可以说几项大奖中一项都没有《天使艾米丽》的份儿,最有可能的最佳女演员要是再给了于佩尔的话那可就真是有点儿太过了。毕竟让·皮埃尔·热内是国内非常看好的导演,《天使艾米丽》也制作的非常精良。
而且据传来的消息说这部电影已经在玛格丽特·简的牵线下找到了环球制片公司做发行,如果电影拿到一个奖项的话无疑会让这部电影在海外的宣传上面有非常大的帮助,对于向外推广法国文化也非常有好处,这毕竟是一部流着纯粹法国血液的电影,连来自好莱坞的奥斯卡影后在电影里面说的都是法语。就这么一项奖杯都不给他们好吗?
评审团里面的几个法国人面面相窥,感觉到了一些不自然。于佩尔是很好,她的艺术性很强,但她也没有真的好到能够完全压制玛格丽特·简。这个年轻的姑娘或许在商业上面非常有价值,但在艺术上面的成就也不差。
就像是特里·吉列姆所说的那样,为什么就不能把最佳女演员的奖项颁给一个给观众带来了欢乐的女演员呢?偏偏要选择一个每部电影里面都饱受折磨的伊莎贝尔·于佩尔,就因为她从来不演商业片,只演苦情戏?
“我觉得我们还是需要再进行一次投票。”依然是马修·卡索维茨打破了沉默。
在此前的两轮投票之中玛格丽特跟伊莎贝尔·于佩尔都打成了平手,支持者各半。戛纳不是没有双黄蛋的时候,甚至连三黄蛋,六黄蛋都出现过。但问题是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就代表了奖项分量的分散,成色不足,而且像是伊莎贝尔·于佩尔跟玛格丽特·简这种层次的演员你给她们来个双黄蛋那不是颁奖而是侮辱了。
就跟凯瑟琳·德纳芙和伊莎贝尔·阿佳妮一样,同时出席戛纳还要一个前一个后的错开出场时间呢。现在早已不是很多年前一部电影扎堆出现大拿的时代,电影王不见王,后不见后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给玛格丽特和于佩尔同时颁奖是在生怕得罪不死这两个人吗?
所以就只能继续投票,直到投出让大家满意的结果。
“那就投票。”评审会主席莉芙·厄尔曼一锤定音。
这位在这场戛纳影后争夺战中一直保持缄默的女士也不耐烦了。如果最后的投票还是不能决定奖项的归属她不介意行使一下自己评审会主席的权力将这座奖杯颁给自己喜欢的演员。又不是阿佳妮,蠢到会自动放弃自己的权力,莉芙·厄尔曼皱着眉头想到。
不过她决定还是给出一些暗示,让这场投票更加‘公平’一些,省得到时候传出去自己独裁的名声。
“我认为伊莎贝尔·于佩尔在艺术上面的表现力要高于玛格丽特·简,她饰演的内心压抑的女性能够给人带来更多的思考并引起外界对于畸形家庭的关注,也让观影人士反思家庭人员缺失对下一代造成的影响,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电影。而于佩尔的诠释让这部电影更加令人信服,我个人倾向于把最佳女演员的奖项给她而不是更注重商业化的玛格丽特·简。”莉芙·厄尔曼刻意的在‘个人’这个词上面加重了读音。
她相信在坐的评委们都明白她是什么意思,最后的决定权还是握在她的手中。
剩下的几个人在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心中都有了主意,在沉静的气氛中最后的一轮投票开始了。莉芙·厄尔曼脸上也露出了一个笑容。
#
五月二十日,戛纳国际电影节的闭幕式拉开了帷幕,今天将会颁出已经被期待了十二天的各种奖项,记者们纷纷站好了位置架好照相机跟摄影机,准备完成自己最后的工作。各路参赛人士也精神抖擞,正装打扮的走上红毯。
虽然比起开幕式的众星云集来说闭幕式要惨淡一些,但这不是还有一个来自好莱坞的奥斯卡影后撑场子吗?玛格丽特·简在红毯上面一向令人惊喜,开幕式就让法国的所有时尚杂志销量大增,想必闭幕式也不会让人失望才对。
玛格丽特确实没有让这些记者们失望,作为闭幕式第一个走红毯的演员,她的打扮确实让人惊艳不已。
今天她依然被麦昆的设计包裹着身体,比起开幕式上面的那套红黑相间的拖地长裙,今天的玛格丽特身上的礼服堪堪盖住了脚面,双臂被两条长长的手套所遮盖,但是却露出了美丽的锁骨跟肩胛骨。麦昆吸收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礼服风格,在领口上面大花心机,同时提高的腰身让她整个人显得更加优雅,而缎面材料的选择又让她不失庄重。
第366章
“最佳女演员属于; ”莉芙·厄尔曼停顿了一下,露出一个无懈可击的微笑; 说出了本届戛纳影后的名字; “玛格丽特·简!”
正在跟丹尼尔·布鲁赫窃窃私语的玛格丽特一下子就愣住了,她明明听热内给她透露的内幕消息说最后的投票她跟伊莎贝尔·于佩尔依然是五票对五票打了个平手,但是结果却是莉芙·厄尔曼运用自己的权力决定了奖项的归属。这位来自挪威的评审会主席摆明了不喜欢自己; 现在突然宣布奖杯属于她而不是于佩尔,真的不是口误?
旋即又露出了一个颇为玩味的笑容,应该是没有口误的,能够成为评审会主席这位女士自己也不是省油的灯,大概是后面出现了一些意外的变故了吧。
旁边的热内也惊讶的跟玛格丽特对视了一眼; 但管它呢?这种奖项念出来了名字就不会更改,这个奖杯终究还是落到了应该得到它的人手中。热内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用力的拥抱了一下玛格丽特; 将她推出了座位。
玛格丽特微笑着歪歪脑袋,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上了颁奖台,接过奖杯之后笑得眉眼弯弯准备说出自己的获奖感言。
时间往回倒一些,吉诺·雅各布跟莉芙·厄尔曼坐在戛纳的一间露天咖啡厅中惬意的享受着戛纳午后的阳光。
“结果出来了?”吉诺·雅各布虽然说的是问句; 但莉芙·厄尔曼却知道他并不是在询问,作为戛纳电影节真正的幕后大Boss; 眼前的这个男人对电影节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是伊莎贝尔·于佩尔。”莉芙·厄尔曼明白对方的的意思; 说出了投票结果的名字。前两次投票中的平手这位老人想必是知道的,她也不需要对自己在投票过程中做过的事情做什么隐瞒。
“不,是玛格丽特·简。”吉诺·雅各布放下手中的咖啡杯; 眼神锐利的看向了莉芙·厄尔曼。
“今天的阳光很好,要跟我一起在海边走走吗?”吉诺·雅各布向莉芙·厄尔曼伸出了手。
“当然。”厄尔曼压下了心中的不舒服,站起身来跟着他慢慢的走在海滩上。
“我今年六十一岁了,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为戛纳国际电影节服务,到现在已经超过了二十年。它就像是我的孩子,而长辈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的,所以我致力于推动电影节的改革,让戛纳向全世界的电影工作者开放,就是为了加大电影节的影响力。”这位老人侧头看向了莉芙·厄尔曼,他亲自挑选的评委会主席。
“你能明白我的想法吗?”他轻轻的说。
“戛纳电影节是世界上最伟大、也是最包容的电影节,这里是艺术的殿堂。”厄尔曼勉强的笑笑。说出了一段话,既恭维了雅各布在戛纳电影节上面的成就,也在暗示着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主席先生有些过于倾向商业化的好莱坞了。
“艺术的背后同样需要金钱支撑,没了钱艺术家也会饿死。”雅各布意味深长的说。
贫困潦倒的艺术家还少吗?不商业化哪来的钱运作电影节?戛纳又不是没有因为没钱而停办过。真要是嫌弃商业化的话那立满了戛纳的赞助商广告牌算什么?电影节每年为这里带来超过两亿美元的收入算什么?如果继续死守着艺术不放大家就只有看着戛纳没落的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成为享誉全球的电影界盛会。
况且即使是大力推行商业化他也没有让这些工业流水线上面的产品成为电影节的主角。雅各布承认他给了好莱坞很高的待遇,别说《红磨坊》了,连《怪物史莱克》这种动画都进入了主竞赛单元,地位不可谓不高。但就跟奥斯卡一样,提名终究是提名,获奖的永远也不可能是这两部电影。他认为他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为什么总是有人不明白呢?
雅各布叹气,厄尔曼一直用小众文艺片演员的眼光去看一个国际奖项,她的目光太过狭窄了。
“玛格丽特·简很不错,在演技上面完全有资格拿到一座最佳女演员的奖杯,我们不能因为她是一个来自好莱坞的演员就剥夺了她在演技上面公平竞争的权力。”雅各布微笑着吐出关于此次投票结果的评价,冠冕堂皇的无懈可击。
“而且作为一个在商业上面跟艺术上面都非常有成就的好莱坞大明星,这个姑娘对戛纳很尊重。我们应该对这种尊重做出回报。”他继续说。
能够在电影节期间全程留守而不是开幕式跟闭幕式上面出现虚晃一枪,玛格丽特的行为让雅各布对她好感大增,还从来没有好莱坞的演员能够做到这一点。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最后受益的是戛纳本身,这就足够了。
更何况对方的演技确实不逊于伊莎贝尔·于佩尔,如果一个演技好,又非常尊重戛纳,还演了法国电影的好莱坞演员都拿不到这个奖项,那么以后还有几个来自好莱坞的电影会参加戛纳电影节?明知道什么都得不到当然也就不会放在心上,久而久之的,他大力推行将戛纳跟好莱坞接轨,向世界增加影响力的理念也会夭折,这种结果并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所以戛纳影后这个名头只能属于玛格丽特·简而不是伊莎贝尔·于佩尔!
雅各布的眼睛炯炯的看着厄尔曼,他希望这个他很看好的女演员能够明白什么是对电影节最好的,而不是让自己对电影的偏好做出一些对电影节不利的事情。
“我知道了,最佳女演员这个奖项应该颁给玛格丽特·简。”厄尔曼最终还是屈服了。
说到底,雅各布才是戛纳电影节的当家做主人士,在不涉及到关于电影节方向的时候他当然不会随意的去干涉评审团,但一旦事情关系到电影节本身他就会用出强制性的手段。说白了,这个奖杯给的不是玛格丽特·简,而是给了好莱坞一个戛纳电影节的态度。
我重视你们,好莱坞的电影在戛纳不会受到排斥,只要你有真材实料那就尽管来,戛纳会给你应有的荣耀!这才是雅各布想要向好莱坞传达的信息。于佩尔即使在欧洲电影的地位再高,她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也没有玛格丽特·简这个年轻的女孩儿对普通人有影响力。
与其奖杯给了于佩尔让某些人士自娱自乐还不如给玛格丽特·简,让这位大明星为推广戛纳的知名度而做出点儿努力。这个选项是个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选,更不用说一手将戛纳推到现在这个地步的吉诺·雅各布。
莉芙·厄尔曼的行为没有什么错误,戛纳之所以能够成为戛纳就是因为无论是评委们还是主席他们都是用电影的眼光去看待奖项的归属。即使其中有着极重的私心,在评审过程中勾心斗角,拉帮立派,甚至破口大骂、撕破脸皮那也是因为他们在电影的理念上面不同而不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相比于奥斯卡逐年增加的公关费用和越来越没有下限的公关手段,戛纳就算是评审过程极为主观,但无疑在电影上面是非常纯粹的。更何况她是评委会主席,她有这个权力选择自己欣赏的女演员。
只不过即使是再纯粹的电影节也有需要烟火气的时候,如果玛格丽特的演技远逊于于佩尔,这个奖项并不会引起什么争议性,但是在两人同级,甚至玛格丽特·简在《天使艾米丽》中的发挥完全跟影片融为一体的情况下面再搞出这种事情那就是纯粹的打好莱坞的脸了。
既然我们的演员表现再好都不能从戛纳带走一座奖杯,那么这个奖项对好莱坞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在现实之下,厄尔曼即使不想要屈服也得屈服,只能在颁奖典礼上面念出了玛格丽特的名字,心中郁闷可想而知。
而相对于这个心情不好还要强颜欢笑的女人,玛格丽特就笑得开心多了。对于看不上自己的人不开心这种事情可不就是让她开心的事吗?
她笑盈盈的站在颁奖台上面说出了自己的获奖感言,“很荣幸能够得到这个奖项,在这里我必须要感谢一下让,是他给了我站在这里的机会。”玛格丽特冲着热内眨了一下左眼,做出了一个俏皮的笑容。
“……戛纳是个美丽的地方,戛纳国际电影节也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节日,希望以后还会有机会能够再次来到这里。”
依然是简短非常的获奖感言,也没有什么激情言说。但是玛格丽特流利的法语跟轻松自如的态度却让坐在台下和电视机前面的观众们好感大增,这姑娘简直太甜了,不但在电影里面甜,连生活中都甜蜜的像个小天使。屏幕外的观众们已经在打算等着她的电影上映之后去电影院买上一张电影票静静欣赏了。
闭幕式结束之后玛格丽特并没有直接离开法国也没有回到酒店休息,而是直接跟着《天使艾米丽》的剧组去了庆功的party。
“实际上应该是我要感谢你,梅格,你帮助了我太多。”热内用他那装着葡萄酒的酒杯碰了碰玛格丽特的果汁杯子。
玛格丽特跟亚历山大·麦昆的照片和戛纳全程YSL礼服加身已经让他明白了为什么当初抱着试试看投出去的邀请赞助居然会真的得到YSL的回复,这本身就让剧组省掉了一大笔的费用。而且玛格丽特在前几天还为电影牵线,让《天使艾米丽》可以在好莱坞大规模的上映。虽然这种艺术化的电影开画的屏幕块数无法跟《红磨坊》这种商业大片相比较,但相对于法国电影在好莱坞的一贯待遇这已经相当不错了。
而且这片子最后还捞到了一个最佳女演员的奖项,可谓是非常成功。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昨天有人在海边看到了吉诺·雅各布跟莉芙·厄尔曼一起散步,我想这大概是为什么最终这位女士改变了她的想法的最大原因。”热内轻轻的说。
或许对外界来说投票的过程是保密的,但对于某些人来说并不是秘密。三次投票三次平手,最后评审会主席强势出手这种事情到了最后也会被泄露出来的。热内早已做好了空手而归的结果。
第367章
拿奖这种事情真的是要靠运气跟评委们的喜好的。某种程度确实是得之我幸; 不得我命。
这次的戛纳电影节他的收获已经足够多了,能跟那么多的大师们一起探讨电影; 结识了众多的人脉关系; 这些都会给他以后的电影事业带来巨大的好处。对于热内来说已经不能要求再多。
但是万万没想到玛格丽特给了他一个惊喜,让这部电影不至于空手而归。得奖跟不得奖的宣传点可不一样,开画的屏幕块数也不一样。甚至在以后他得到的资源也不一样。
说白了; 一个导演的最大追求是什么?不就是有人肯给他的电影投资吗?就像是吉诺·雅各布说的那样,没钱艺术家都会饿死,热内自问做不到跟那些大师们一样的境界,面对来自名利的诱惑心如止水。他承认自己还是个俗人,要不然当初也不会跑到好莱坞去导演《异形》。而实际上那些大师们就真的心如止水吗?或许他们不在乎钱; 但是却是在乎名声的,人类天生就是追逐利益的。
现在他的电影中出现了一个戛纳影后; 以后在拉投资拍电影的时候他就有了更多的谈判资本; 在拍摄的自主权和电影资金上面更加有话语权。热内完全高兴的快要跳起来跟玛格丽特热舞了,这种兴奋根本就没法抗拒。
玛格丽特微微一笑,“无所谓,人们在意结果永远都多于过程; 我们不必去深究奖项的背后,只需要知道奖杯属于我们就行了。”
她并不在意这个奖项是怎么来的; 本来就没打算拿到手的东西突然到手了也只不过是个个意外之喜; 在拍摄《天使艾米丽》期间她收获的东西已经超越了这个奖杯的重量,其他的并不值得她在意。
热内愣了一下,随即哑然失笑。玛格丽特可比他想象的要淡定多了; 不过也是,她已经拿到了奥斯卡,戛纳对她来说也确实并不重要了,更何况这个女孩儿的事业始终都是在好莱坞而不是法国,这里的人的看法对她来说真的不值一提。
“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我是指拍完《木乃伊归来》之后。”热内给自己灌了一口葡萄酒轻松的眯起了眼睛问玛格丽特。
他准备开始筹备自己的下一部电影了,《天使艾米丽》的获奖给他带来的好处就是在闭幕式之后就已经收到了很多制片公司的名片,即使是现在他就要开始一部电影也不是什么问题,有的是投资商会愿意给他出钱。当然他还是倾向跟自己合作过这部电影的老东家继续合作下去,他们之间的合作一直很愉快,没有必要改变。
这样的话他一直在脑中徘徊的那个念头也可以更早的实现而不用拖的太久。而玛格丽特完美的诠释了一个法国女性的电影功力也让他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