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红楼之贾琏翻身路-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会儿你老虔婆何等势大,压着老国公爷不敢有半句劝诫,连史家都闭口不敢这等事,只让她和贾代善自个做决定。
  从那会儿起,老太太就渴望这等权势,在见识到那老虔婆的本事后,更是羡慕得不行。
  四王八公表面上都是臣服于老国公爷,实在在荣国府里,能一锤定音的永远都是那老虔婆,区区一个女眷竟然能左右朝堂之事,贾老太太如何能不想要。
  而贾赦这个儿子的存在,就是她向老太太低头的证据,她从头到尾都没能赢过那老虔婆,即便那老虔婆死了,都对贾赦无能为力。
  如今,更是可笑的要逐出自个亲身儿子,让贾赦完全上位。
  老太太一遍又一遍擦着牌位,眼泪一颗颗流出来,当真悔恨到不行。这一辈子,贾代善对她真的已经极为好了,那几个姨娘被她暗地里打压,从未见他说过一句,连那几个庶女被她变着法嫁出去,他也不曾说过什么。
  哭得越来越不能自矣的贾老太太差点昏厥在家庙之内,鸳鸯一旁看着,也是泪流不止。
  若是国公爷还在,他们荣国府哪里需要受这等罪。
  而就在这个时候,京城里同样闹得天翻地覆,天气那么严寒,贾家入宫送的那批银子当真就跟铁水倒在冰上般,一瞬间变得无法收拾。
  有了出头鸟,新皇那儿腰杆硬得很,底下的大臣再怎么哭穷都没用。
  刚开始还有人硬撑着不愿意还,后头便突然有人告发朝中大臣,新皇决定严惩,这个朝臣不过四品而已,却在朝上哭穷哭得最为厉害,且不管这人是被谁推出来的,新皇都接了这挑衅。
  府邸没过几日随即被抄,户部挖地三尺弄来五六十万两银子,打脸打得着实响亮。
  新皇的这等警告,着实镇压住那么些人,有些胆小的已经准备还银子了,可有些势力大的依旧不肯,因为他们欠的银子实在是多了些。
  没过几日,新皇又抄了两家朝臣,前后弄来足足一百五十万两,甚至还要继续往下挖的架势,那群被吓坏的勋贵们哪里还敢硬撑,谁来威胁都没用,户部的大门口几乎被马车淹没。
  从来都是只出不进的户部当真是高兴得很,从上到下各个都在忙着规整银钱,没过多久,国库就满了大半,至少今年若是出个什么天灾人祸的,他们还能拨出去银钱。
  直到现在,那群势力大的朝臣和勋贵依旧没有还银子,南安王那般有钱却不愿意还,曾经的那几个皇子外家也是金山银山,却没一个愿意站出来。
  而这种等级上的人根本不在乎底下的跟随着,可北静王这人带着银票去户部还银子时,真的闹大了。
  北静王作为一个前任皇子,论理他也可以硬撑着不还款的,连他都还银子了,皇亲国戚并勋贵之类的哪个能不还,莫不是觉得他们比北静王要高贵些个。
  北静王府欠款一百五十万,此番当然没法一次还清,却也一下还上了八十万两,几乎把贾琏与他一道挣得银钱花了个干净。
  北静老王妃半点都不心疼,还颇为诧异,她管家那么多年能不知道北静王府的那点积蓄,记得当初北静王刚刚到北静王府来时,那可是身无长物,除了那身衣裳体面点外,一个子都拿不出。
  若非如此,北静老王妃哪敢在他面前放肆。
  可短短几年间,他竟然有八十万两银子在手,本事是大大的吓人了,这要是让他在发展几年,还不知道有多少家财可以挥霍。
  就说南安王家也的确是有银子,不过谁不知道里头那点肮脏事,圣上若真的想抓,后头是个什么结局都不好说,哪有北静王做生意来得有赚头。
  尤其是北静老王妃隐隐觉得这群人并不简单,从贾琏到三皇子上位,里头多少都有点北静王的身影在里头,这次还户部欠银冒头个贾琏,再冒头个北静王,瞎子都看得出这两人跟新皇的关系如何。
  不得不说,新皇的这一步步走得不错,宁荣二府让普通勋贵不敢放肆,北静王让皇室宗亲不敢乱来,至少从由头上就说不过去,更不提民间的说话。
  户部一下清空不少欠银,对那些借过银子的府邸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损伤,最凄惨的也不过是不能再奢侈了而已。
  这样的举措的确对皇朝有很大的好处,但也切实伤害了不少大臣的利益,民间不知不觉便流传出新皇的恶名,把新皇说成了那等暴君般逼着臣子捐钱的存在。
  并不知晓内情的民众很多都相信了,谁叫新皇曾经是个不受宠的皇子,基本就是没有钱的主,如今上位不捞银子才怪。
  荒唐滑稽的抹黑没有被新皇放在眼底,钱款一到各地都开始重新修缮堤坝挖通水渠,唯独这一次开始朝廷没有下令百姓劳役,而是以雇佣的名义以功令酬劳。
  工部的那些年纪大眼睛毒的能吏全被新皇直接下派为钦差,根据各地百姓的能耐安排修缮事宜,曾经的那些常驻堤坝维持修缮的河工们,几乎被撸了个干净,防得就是这群人跟当地的县令太守等勾结谋夺钱款。
  有户部的人直接核算百姓工钱,再由工部的人吩咐活干,地方上只需要请人维持秩序,并负责工地伙食即可,如此银钱并不直接一层层下发到地方,而是由车马行一律送到当地银库,少一个子当地的县令就不用继续做了。
  如此,能防着很多人盘剥,唯一的风险,便是路途遥远会被人算计。
  北静王的车马行如今厉害着呢,即便人手不怎么样,但各个都是运货的人精,不少带队的都是军队的运粮官,知道怎么隐藏起来悄无声息就送货上门。
  这些人可都是贾琏精挑细选下来的,大多都有些伤残,但还算能用,圣上很满意这样的发展,自然不会呵斥贾琏不选精良。
  不过匆匆那么一年时间,新皇、北静王和贾琏手里可用的人与日俱增,不管是能人还是侍卫,全都品质优良,不知不觉间,新皇已经开始更换宫中的侍卫。
  谁又能知道新皇早有图谋,在他没有任何可能上位的时候,就已经纠结了这么多筹码呢。


第73章 南安王兵败
  等上皇身体稍微稳健一些时; 原先憋着股劲的老臣老诰命们一个个跑进宫,哭诉着自个穷得叮当响没办法换上户部欠银一事。
  表面说是愧对上皇,其实哪个不知道这算是新皇在打上皇的脸; 上皇为了面子和屡次出行花费的银子; 论理就不该让臣子归还。
  新皇的这一举措,的确让上皇气得火冒三丈; 觉得自己英明一世到头来竟然被这么个混账小子给弄成了个白痴; 明晃晃得让人知道他在位贪图享乐; 逼着臣子去户部借银子来接驾。
  早有所准备的新皇痛痛快快跑去上皇那儿诉苦; 说边境告急户部没银子才提出的主意; 而且口口声声斥责那群大臣尸位素餐,占着个高官厚禄不作为。
  那张严肃的脸摆出可怜巴巴又委屈不能的模样,倒让上皇想起昔日那群人的无耻来,这群人的确给他立下汗马功劳,却也让他头疼到不知该如何安放,户部一直没有银钱,他想做什么都不方便。
  尤其那群手掌兵权的臣子日渐嚣张,上皇对他们又能有几分在意; 不过都是面子情而已。
  更何况; 事情都已经过去了; 也没出现逼死人的情况; 上皇稍一合计,不过呵斥新皇几句,便再没说话; 这种做法让有些人满意,但更多的还是觉得不高兴,毕竟往后户部的银子怕是不好借了,上皇若是打压不住新皇,那更是糟糕透顶。
  曾经的三皇子一点都不让人忌惮,不仅上皇觉得他不过是个傀儡皇帝而已,连大臣们又有几个把他看在眼底,倘若上皇身体重新健壮,新皇被废都极有可能。
  但如今瞧着,这位新皇在讨好人上面,还是颇有一手的,不让又怎么会是他上位。
  这事最终不了了之,新皇依旧神气十足,每日上朝并没过多针对朝臣,一切都像没有发生般安静,不过后宫却传出消息,说是太后觉得宫里冷清,准备再开一次选秀,等新人入宫后,便要着手大封后宫。
  新皇女眷不多,大多还都是家世简单的,早有人定准了想塞人进去,不过事在等待下一回选秀而已,三年一次的选秀在本朝没有拉下过,新皇上位需要补充后宫更不会取消。
  有太后插手,皇后自然退居在后,如今整个凤仪殿全都紧张兮兮,就等着皇后的临盆了,怀胎近九个多月,宫里马上就能有个新出生的小皇子了。
  贾元春的凤藻宫距离凤仪殿其实并不愿,以她的能耐原本并不能分到如此好的宫殿,在她自个看来,那全都是因为王家,王子腾被重新看重,新皇对她自然不错。
  完全没想过自己能毫不费力夺得圣宠的贾元春最近过得风光正好,皇后不能接待新皇,后宫女眷服侍新皇的机会自然就多了,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新皇才会想起雨露均沾的事。
  也因为这个,后宫众人哪个不恨透了皇后,一个受宠的皇后不比一个受宠的妃子,那是名正言顺的正室,本就应该最为受宠,又怎会被人说成妖妃之内的。
  九个月的皇后已经没有精力了,太后出来管理后宫,那些女人们的心思总算又活络起来。
  这位太后娘娘可是坏了事的前太子生母,她能坐看新皇抢走她儿子的皇位?更何况,她对新皇的鄙视和厌恶,都明晃晃列在脸上了。
  已经属于半个罪臣的太后娘娘对上皇和新皇都不怎么给脸,她唯一的儿子被自个生父处死,连后嗣都没有留下一个,她如何能忍,她为何还要忍。
  更何况,太后娘娘的娘家也被抄家大半,人头落地不知多少,她无所畏惧也再没有在意的人,如今不过是随性而为得过日子罢了。
  这样的人,当然可以利用,不过却得小心着点来,想必她也知道自个有利可图,也会更厌恶旁人利用她。
  贾元春还算沉得住她,她手里有不少密药,都是老太太给的,据说前朝灭亡后就鲜少留下多少,太医院的那些太医们若是没有仔细辨别,怕也会察觉不到。
  那条被药水浸泡过的手帕早就准备妥当,只需等皇后临盆,她这儿离得近,冲过去只需片刻便到,一旦见到皇后本尊,甚至是进出产房的宫女丫头,皇后就有几分危机。
  若是这样都不能除掉皇后,那只能说她命大,不过她贾元春也是个命格高贵的,就不信一个四品官的下等贱人能爬到她头上去。
  在三皇子府受够奚落的元春如今知道收敛脾性,总是以一副温柔少妇的面目见人,不知情的瞅她温婉,知情的觉得她做作,可这一切看在宝钗眼底,不过是在学她而已。
  已经被迫嫁人的宝钗如今也得被人尊称声薛侧妃,身着侧王妃品级的衣裳,上了正装后,美得超凡脱俗,甄贵太妃爱与她来往,宝钗入宫尽孝的次数远比她顶上的正妃来得多。
  毕竟是老亲,而且都是出自金陵,口音和喜好都基本无异,宝钗擅长跟人交流,常常与甄贵太妃说起甄家,即便甄贵太妃如何厌恶她,久而久之,也变得亲近起来。
  有甄贵太妃一旁看护,宝钗见着毫无品级在身的元春,根本无需行礼,而且就算元春封了妃,只要不是贵妃之上,她们依旧品级而已,行礼也不过是行半礼,元春想压制宝钗,怕是不能够的。
  虽说是个商人妇,薛家八房在金陵权势滔天,家财万贯再加上甄家的看顾,自也不用畏惧元春。
  说起来,自从十七皇子死后,甄贵太妃的顾忌也没了,插手内务府的事基本毫无顾忌,以她的品级,不过让薛家的皇商位置落到薛蟠头而已,小事一桩根本无需多提。
  薛蟠年幼丧父,妹妹被强制守活寡,这么个小少年一时真的想不通,找母亲诉苦,也不过是在那儿看着薛姨妈哭而已,根本没多少意义。
  他如今想要见到薛宝钗并不容易,没有薛宝钗的扶持,他一切都得靠自个,但有一点他还是清楚明白记住的,那便是不可跟王家走得太近。
  在宝钗离开薛府之时,便叮嘱薛蟠这事,甚至仔仔细细跟他说明不许多花银子在王家身上,她薛宝钗便可做薛蟠的靠山,很不必依赖旁人。
  薛蟠深以为然,自然不同意薛姨妈上王府求助一事,反倒认认真真跟着京里的掌柜开始学习算账,他又一个侧王妃妹妹在身后撑腰,又有甄家人的相护,一时半刻还没人敢在他面前摆脸色。
  一切都好似正正常常得过着,新一轮的选秀也正在进行着,边境的战事突然就开始爆发了,而且来势汹汹毫无预兆。
  贾琏隶属的军队已经做好迎战准备,对方似乎知道各处兵营的强弱,并不从这儿进攻,反而第一个被端掉的地带,便是南安王管辖的州县。
  可以说对方对南安王管辖地带的地形了若指掌,只怕眼线都不知道安插了多少,在与南安王暗通款曲的时候,没少正大光明得打探情报。
  本就不是同一国的人,阴险狡诈兵行险着都不为过,怪只怪南安王好财又太轻敌。
  这样突如其来的战役不过匆匆一个时辰,便以一面倒的形式被人拿下,南安王府所有财物全被搜刮赶紧,连城中库房里的粮草、银两和兵器盐铁之内的,全部一扫而空。
  南安王手下的兵虽然已经被银子腐蚀得差不多,但装备全都是最为精炼的,南安王仗着军功每年向朝廷要的兵器不少,甚至还偷偷开采过附近的矿山,总而言之,原先五成功力的敌人如今暴涨到八成,他们手里还有南安王这个筹码。
  想来这位军功赫赫的南安王从未想过自己还会有成为阶下囚的一刻,更想不到昔日被他杀得片甲不留的狗东西竟然能踩着他的脸,嘲笑他手下败将。
  可他败了就是败了,新皇看见那份要求公主下嫁的国书时,气得肝火大冒,而这会儿朝臣竟然还提议主和,一个个全都希望公主下嫁。
  理由也很简单,连南安王都败得彻底,他们需要从长计议。
  但这份从长计议,就是要让新皇牺牲掉他唯一的女儿,宫里只有一个公主,便是皇后所出的嫡长公主,若是这次公主因为战败被派去和亲,下场可想而知。
  贾琏就在前线知道更多的内情,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信,让新皇信心大涨。
  南安王一直都是贾琏的重点关注对象,一早便防着他们疏忽大意丢失城池,所以在距离他们最近的州县,贾琏安排人挖了条地洞过去,直通将军府议事厅,在那里埋下不少□□。
  若是这事让南安王知道,非吓死不可,他们可每日从上头走过。
  新皇勒令贾琏全权处理,朝堂上的争议,只让南安王府自己解决,他的嫡长公主是绝对不会以这种方式下嫁的。
  皇后听闻这事后,总算呼了口气,结果没多久,便要生了,凤仪殿好歹出生过几位皇子公主,奴婢们也没乱,趁着所有人还不知情的情况下,迅速配齐一应物什,等皇后娘娘和产婆全都进入产房后,再去通知旁人。
  这一闹腾,就是大半夜来临,新皇怕旁人算计,索性一个后妃都不允许来,只剩下太后娘娘在旁候着。
  新皇对这位太后娘娘多有忌惮,却不怕她做出什么事来,整个后宫已经被他渗透得差不多,太后身边自然有他的眼线。
  从不敢小瞧后宫女眷的新皇比上皇花了更多的心思在后宫,在他收服戴权那小徒弟的时候,就已经掌控了上皇大半的人手,再加上这些年他自己安插的,太后这个没了宫权又被囚禁过一段时间的女人,着实没什么能耐了。
  太后自个也知道她已经日暮西山了,在旁人眼底她好像还是那个风光无限的女人,但经过她探查后,才发现这位新上任的皇帝比上皇心计来得还要深。
  越是想闹腾点事,就越是发现自个已经慢慢被人夺走权利,连上皇那儿的消息他都清楚,可见手段非凡。
  这样一个皇帝,非但不会成为傀儡,没准后头还能让上皇灰头土脸,这一点她还挺乐意看到的,她这后半辈子,就想跟上皇斗个你死我活。


第74章 皇后离世
  贾元春原本已经准备妥当; 只需要候在那里即可,偏偏皇帝并不允许,他一直守在那里; 旁人轻易不敢动手; 尤其那么多太医全程陪同在测,动手被发现的可能性太大。
  从这一点; 就能看出皇后的受宠程度非同一般。
  要说皇后这个人; 其实不过是一般妇人而已; 不精于算计也温柔无害些; 若是她一直做皇子妃的话; 应该没有什么大碍,但在这个深宫后院,日子会相当难过。
  新皇明白这一点,又怎么可能不多加看顾,不然他这发妻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如今后宫不过几个女人,就已经闹得如此不太平,往后人数越来越多; 皇后她如何能应付周全。
  不过好在生养完这胎后; 皇后应该不需要再生育子嗣; 最大的难关渡过了; 日子总能这么平稳地渡过去,只要学会强势起来,以她手里的宫权; 就能让后妃无从下手。
  这一晚上,几乎都没人睡得好,所有人都在等待最终的结果。
  而很显然,有些人比元春更加看不惯新后,下手也比元春更早,凤藻宫距离凤仪殿那么近,几乎耳边都是皇后的惨叫声。
  这皇子怕是难生下了。
  太后幸灾乐祸的一旁看着,很是喜欢看新皇的臭脸,结发原配被人算计致死,是个男人就应该会发疯吧,只要他心里还有那么一丝丝看重自己的发妻。
  而这一点也很明显,皇后能陪着新皇渡过他最为艰难的十年,能让他如此守护尊重着,地位又怎么会低。
  但新皇他救不了新后,即便他想保大人都没用,宫里还有个太上皇和太后在,他们根本不可能坐视。
  新皇没有能耐做到一言九鼎,也不想过早跟上皇起冲突,就只能依着规矩保住子嗣。
  这种决定很难下,太后这个看好戏的当然不会给他解忧,全程不开口,跪在周边的太医们各个额头冒汗,谁不知道皇后受宠呢。
  贾元春得知这个消息后,差点没当场笑出来,此番不仅皇后没了,皇后所出的子嗣只怕也会受到牵连,哪怕只要新皇心里有那么丁点的膈应,那都是大好的消息。
  新皇内心平静得看着屋内,淡淡得说了句,“保皇子吧。”
  “是,陛下!”太医们齐声说道,便迅速下去准备,没多久,熬好的药便送了上来。
  眼睁睁看着那碗药被送进产房,没过多久,新皇便听见药碗砸碎的声音,而皇后的惨叫声再也没有了。
  直到此刻,新皇内心依旧平静,眼神却空洞得看着前方,没有看任何事物。
  他的发妻会死,原因都在于他想要皇帝的宝座,若非他登上这个位置,他的发妻应该能够一世安宁。这都第四胎了,如何还会难产至此。
  随后没多久,一个襁褓中的小孩儿被送出来,气息都微弱无比,哭都没有哭出声来,眼瞧着是难养活了,但这一胎是个皇子。
  新皇轻轻摸了摸小皇子的脸,沉默半响之后道,“皇后生育有功,封其父为承恩公,其母赐超品诰命。大皇子聪慧仁德,可堪当大任,今择令其为皇太子。”
  这声音不小,屋内奄奄一息的皇后听见这话后,眼泪不由自主得掉下来,她的福气是不够的吧,不然怎么只能跟新皇共苦却不能同甘,这么多年下来,她依旧不懂这个男人,也不知道这个男人的野心。
  曾几何时她也想过三皇子可能会登上帝位,但不过是白日做梦瞎想而已。
  生命走到尽头之时,皇后其实并不过多惋惜,她这样一个身份的女人能坐上这个位置,哪怕只有一天时间,都足够引以为傲的。
  如今她父母因她封爵,儿子因她被封皇太子,她这短暂的一声受尽荣华富贵和丈夫的疼爱,除了短了些其实真没什么好惋惜的,与其多活些年纪只能眼睁睁看着皇帝被年轻漂亮的姑娘勾走,还不如就这样离开,让新皇永远忘不掉她。
  她还是很贪心的,她不想离开后无人记起。
  产房的医女们小心翼翼给皇后缝合伤口,喝了麻沸散的皇后一丝感觉都没有,人也昏昏沉沉的,流失大量的血液已经让她身体开始发冷。
  站在她床边的嬷嬷擦了擦眼角的泪,指甲缝里的那点东西被她仔细擦在袖口,她是皇后最为亲近信赖的嬷嬷,根本不会有任何人怀疑她,可偏偏是这个人,让皇后一命呜呼。
  毕竟离家多年,皇后哪里关注自己娘家的动静?原先的四品官府早就大变样了,她温柔和蔼的生母早已被人踩在脚下,除了个正室的身份外,什么都没有,若非皇后身份特殊,只怕活都活不长久。
  而那个压下她生母的妾侍已经剩余了一儿一女,小女儿今年刚好十三,可以入宫选秀了。
  皇后最终还是咽下了那口气,闭上眼后再没有清醒过来,皇帝看见了她最后一眼,却也看见了皇后的惨状,保孩子其实非常残忍,基本大人都是很难保下来的。
  以她的身份,都被人在肚子上化了一刀,寻常人家只怕会更加狠,都不知道会从哪里开始划道口子。
  等皇后离世后,新皇的雷霆之怒开始席绢整个后宫,所有宫殿全部被搜查一遍,打得名义虽然是预防后宫女眷被人算计,实则是什么样的,谁不心知肚明,该藏好的东西自然全都仔细藏起来。
  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