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玫瑰花刺-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史家两位太太都明白是怎么回事,眼中也带着鄙夷,却是一点也没有说透。

    卫若兰的真实情况,史湘云是不知道的,可是听到下面有又是弟弟,又是妹妹的,打心底就烦。于是想也不想地便将视线放在了孙绍祖身上。

    有个祖传的爵位,家里长辈也不在京城。除了年纪大点,为人可能是武将少了些斯文外,外在条件竟是这三人里最好的。

    虽然也不是多么满意,可怎么说嫁过去也能有个官夫人的身份,这样湘云心中的天平一下子就偏向了孙绍祖。

    说起来,这孙绍祖在这个时代条件是相当不错的。

    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原著中贾赦这个当爹地将迎春卖掉,其实若不是迎春自己立不起来,也不会是那样的结果。

    若是嫁过去的是王熙凤,你且看她会不会让人欺负住。

    五千两?

    五千两算是个屁,要你五千两那也是你赚了大便宜了。

    若是嫁过去的原著中的探春,那也是烈焰玫瑰一般的人物。更别提什么夏金桂了,总之是一定不会被人活活打死的。

    在家的时候都能受气,出去不受气才怪。

    再一个,说点实用的,迎春一点管家理事,以及亲近亲随都没有,想到在孙家站住脚,那也不容易。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门亲事,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还是可以的。湘云咬了咬牙,在知道自己想要进宫搏前程的事情没有可能后,便指着孙绍祖认命了。

    见到史湘云指着孙绍祖同意这门亲事,史二太太和史三太太眼里都出现了一抹快意。

    叫你败坏她的名声,害得她们的儿女亲事不好做,那她也别想着过好了。

    史湘云自己同意了这门亲事,史家两位太太便着手去行动了。

    当贾母听到史湘云定亲的时候,气得又摔了一套茶具。

    王夫人听了,却想到了之前薛姨妈跟她说起的那个夏家姑娘的事情。

    她家现在什么样,她是最清楚不过的。有点门路的人家都不会将闺女嫁到她们家来。

    想要娶个大家姑娘,除了庶出再是不可能了。

    既然官家姑娘不想了,那就想想这来钱快的吧。

    有了钱,什么不好说。只要有了钱,她就可以先给她儿子捐个前程,然后再慢慢的想办法。

    有了前程,再娶个好一点的人家姑娘回来做继室,想来也是难事。

    生下的孩子抱到她身边教养,总比那个兰哥强一些。

    对了,尤氏生的那个小崽子是要尽快处理了,不然天知道哪一日老太太去了,再将她手里的人脉和私房都给了那小崽子。

    不过那尤氏背后站着宁府。宁府的珍哥儿和珍儿媳妇都非常看好这个孩子,再加上老太太的保驾护航,这么长的时间她一直没有找到好的下手机会。

    没有她的血脉,她是不会留下这么一个祸害的。

    “老太太,出事了。宝二爷被人打了。”

    赖大家的跑进来的声音正好打断了王夫人的思路。王夫人听了,连忙站了起来,问她出了什么事?

    “到底怎么回事?是谁打了宝玉,他们不知道宝玉是宫里宜妃娘娘的堂弟吗?”

    王夫人说完这句话,心都是在滴血的。

    她现在能拿的出手的竟然只有迎春了。这叫她情何以堪呀。

    赖大家的,咽了口气说道。“是忠顺亲王府里的管事将宝二爷送回来的。听说宝二爷出去吃酒,和忠顺王爷喜爱的小戏子有了首尾,被王府的人发现,告到了王爷处,王爷立即就让人将宝二爷和那小戏子抓了回来。

    听,听说。”

    “听说了什么,还不快直说。”贾母和王夫人听到赖大家的说的好好的竟然磕巴不说了,连忙催促她。

    “听说,听说抓到两人的时候,两人衣裳不整,还计划着要私奔的事情。”

    “什么?”

    王夫人听到这里一瞬间便觉得天眩地转。

    她唯一的儿子竟然,竟然要跟个戏子私奔?

    说是迟到是快,贾政现在赋闲在家,正好也听到了宝玉的事情,气得直接要将宝玉打死。

    贾母听了,眼睛闪了闪,直接让鸳鸯扶着回内室休息了。

    她被这不孝子孙气到了,可拦不住儿子教训孙子。

 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

    荣国府这一脉; 贾源; 贾代善,贾政,传至宝玉这一代,正经是第四代。恰巧躲过了‘富不过三代’的苦逼定律,不过想要恢复祖上荣国却是难了。

    真正的贵族与爆发户之间差的是时间的积累和一份底蕴。

    骄奢便体现在了后者身上。

    贾家之所以会走到今天; 成也是贾母,败仍是贾母。说成是贾母; 是因为她的手段心机以及长寿的扛着那块荣国府的牌匾,而败自然也是因为她的私心。

    原著中的贾宝玉众星捧月一般的人物,虽腹内草莽,可那副皮相再加上从出身便被人捧起来气派也让人惊艳。

    于是那棋官看不上别人竟然和宝玉走的近了些。

    虽现在蝴蝶的翅膀大到让太平洋都震惊了; 可人意气风发时的气派与黯然销魂的气质同样吸引人。

    于是在得宠与失宠间越发淡然的宝玉仍是与棋官走的近了。

    琪官; 大名蒋玉函,忠顺亲王府里唱小旦的戏子。生得妩媚温柔; 比那日在秦可卿处见到的秦钟还要有风情。

    秦钟因为秦可卿一人得道,他这个鸡犬也跟着升天了。现在人家也不在贾家族学里附学了; 直接去了国子监读书。

    宝玉能见到秦钟也只能说是巧合了。不过再怎么巧合; 秦钟这一世却是没将宝玉放在眼里。宝玉也只能遗憾地看着秦钟跟别人玩了。

    琪官有着自己的想法,对于现在的生活并不多么满意。宝玉对得宠和失宠之事也并不多在意; 但让他受不了的却是来自贾政的拔苗助长。

    贾政因为工部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被罢了官,一直郁郁不得志,苦无发泄的渠道。

    他知道这是南安王府的报复,可是他就算是知道这些; 也没有办法去报复回来。于是只能天天赋闲在家里了。

    原来他养在府中的那些酒囊饭袋,因为贾家分家,又得罪了贵人,包括那个沾光和善骗人都收拾包袱走了。

    于是贾政寂寞了。

    再于是便将宝玉与贾兰叔倒的学业当成了唯一疏解的方法。

    若宝玉得宠,贾兰也许会和李纨一般遮掩锋芒,可宝玉不得宠的现在,贾兰为了得到贾政的重视以及其他的资源自然是锋芒毕露,将宝玉隐隐地压了下去。

    一来二去的,本就看不上宝玉的贾政,对宝玉更是疾言厉色,非打既骂。

    宝玉苦闷之即遇到了同样对生活不满意的琪官,不说是一拍即合那也差不多了。

    一个扇坠子,便换了一条汗巾子。

    说真心话,也不知道这算不算等价交换了。

    两人换汗巾子的地方木有找好,直接被忠顺亲王府的人看到了。因着贾宝玉也不是什么有身份的人,那王府中的下人又本就瞧不起琪官,自然对他并没有多少尊重。

    在现代,能力决定着你的社会地位。而在古代,身份血统往往比能力更能决定你的社会地位。

    当一个人既没有能力,又没有什么身份血统时,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受到别人的另眼相待的。

    就好比此时王府下人见宝玉也不是什么有身份背景的人,很不客气地疯言疯语的指桑骂槐起来,话中不乏水性杨花之意。琪官本不愿与这人多说什么,可宝玉自来便是怜花惜玉的主儿,哪里能看得琪官受屈骂,于是便回了嘴。

    好嘛,那王府中的下人嚣张跋扈惯了,一个白身一个戏子还敢回嘴,直接让其他跟来的下人一起将二人绑了,回去见忠顺亲王。

    刚刚琪官曾说过他曾在紫檀堡购置了几亩田地,几间房舍准备过些安静的日子,他谁都没有告诉,只告诉了宝玉,让他有了闲暇之时便来找他聚聚。

    不曾想这段话也被忠顺王府的下人听了去,好嘛,再加上两人腰上的汗巾子,得了,那人也是个会搬弄是非的,到了忠顺亲王面前直接说成了两人相约私奔。

    贾政曾说过贾府素日与忠顺王府并无往来,这么说其实是含蓄的说法。真实情况便是关系很僵。

    这关系之所以会那样僵,说来说去就只有一件事。

    皇位只有一个,龙椅也只有一把,怎奈何皇帝的儿子不指一人呢。

    贾家与甄家是老亲,当初站队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便站在了甄家这边。可奈何,这忠顺亲王便与贾家支持的那位不是同一人。

    好嘛,在这一场角逐里,一个地位不变,只是手中没了什么实权,而另一边直接在一连串的变故下跌停板了。

    痛打落水狗的事情,忠顺亲王自然也不会放过。

    宝玉说他没有诱拐琪官,说他们没有想要私奔,可是这种事实,谁信呢。古人最喜欢的便是屈打成招了。他们只想要自己想要的结果。

    忠顺王在面对宝玉的时候,更是个中翘楚。

    先以宝玉藐视亲王为王赏了一顿嘴巴,之后又以宝玉教唆引诱他府中戏子私奔为由又赏了几十板子。

    看着宝玉被打得晕过去的样子,亲王难得好心地送了一桶盐水,然后又让王府中的长史官带着宝玉去贾家兴师问罪。

    他要问问那个一且道貌岸然的贾政到底是怎么教导儿子的。

    至于那琪官,他的惩罚此间倒不多做叙述。

    宝玉本就挨了顿打,回到荣国府贾政这个总怀疑这个儿子是捡来的老子又来了顿胖揍。

    贾母不管,王夫人不知道宝玉伤重的情况下也没管,这就导致了宝玉直接晕死了过去。

    等到贾政发现时,宝玉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一时间他倒是先慌了神。

    王夫人不知道宝玉前后两次被毒打所以还算坐得住,心里想着自家男人那副读书人的样子,又能有多少力气。

    可却不成想伤上加伤,王夫人差点就真的一个儿子都没有了。

    一番请医问药,王夫人差点没晕过去。

    王熙凤又有了身孕,听到宝玉被‘美化’的事迹后,‘呸’了一声,很是鄙夷。

    平时玩玩就玩玩了,竟然还当真了。

    真够出息的。

    凤姐靠坐一侧,拧眉想罢,直接让人去请太医,她刚刚动了胎气。

    风姐儿知道如果这个时候,她跑到王夫人面前,必是要吃挂落的,她好不容易又怀上了一胎,满身心地就指望这个儿子了。

    要是因为王夫人不满而折腾自己,再将肚子里的孩子折腾没了,她找谁说理去。

    自从两房分家,凤姐与贾琏的日子越发的艰难。

    现在她早就对荣国府没了什么期望,一心想着被分家出去。

    以前大房在的时候,只盼着老太太没了好分家。可是现在就算是老太太没了,王夫人和贾政活着也是不可能分家出去的。

    想来想去,便只有让贾琏外放这一条咱可走了。

    只是,

    凤姐垂下眼,却想到了若是贾琏外放,她的那位亲姑姑不放她同去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琏二就是个爱偷腥的猫,不看得紧了,谁知道等到贾琏进京城的时候,会有多少庶子庶女等着她呢。

    凤姐日常总说自己大字不认识几个,其实王家就算再教女崇拜女子无才便是德,也不可能不让家里的姑娘们识字。

    若不识字如何看帐本?

    别到时候千两的银票和百两的当票都不分,那才是笑话呢。

    所以凤姐是识字的,只是写不好罢了。

    那毛笔字,没有大毅力和时间如何写得好?

    写的跟狗爬似的,那样的字如何见人。

    凤姐现在就在练字,不求别的,只求能够亲手写一封信给自家的叔叔,请他帮忙周旋一二,无论是外放,还是跟着一起出府去。

    对了,时间不能太早,至少要等到肚子里的儿子长到一岁上下,不然就算是贾母和太太让她带出去,她都不敢带呢。

    凤姐这边拿着肚子说事从王夫人身边躲了出去。

    李纨这个寡嫂子却没有这个理由了,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去了。

    “你成天哭丧个脸给谁看,克死了我的珠儿,你还想着方着我的宝玉是不是?我当初就应该拦着老爷不应该娶你这丧门亲过门。”

    李纨听到王夫的指骂,心里压着气。

    死妖婆,她要是笑了,还不定怎么骂她呢。

    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李纨只好让自己的脸木起来。

    反正木着脸也是学的婆婆。

    李纨知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无论怎么样,她都得熬下来。

    为了自己,为了儿子。

    宝玉有太太,就算再怎么样,都有个人心疼他,为他操心。

    环儿有老太太,有尤姨娘,还有东府的一干子亲戚,将来不愁前程。

    而她的兰哥儿,就只有她了。

    李纨被王夫人在下人婆子面前好一通辱骂,心中自是委屈难过,可仍是咬着牙硬撑了下来。

    若是她男人还活着,还活着。。。。。。

    是呀,若是贾珠还活着,也许不止是她们娘俩的日子不会这样过,也许整个贾家二房也会变成另一个样子。

    只可惜,世事难料。

    贾兰很快便知道了自家老娘又无故挨骂了,心里大忿。将手中的课本一摔,便在书房走来走去。

    宝二叔自己不自爱,挨了打,关他娘啥事,凭什么太太拿他娘出气。欺负他们孤儿寡母没有人撑腰,不过,做事不留一线,将来如何好相见?

    贾兰自出生便没了爹,贾家的环境让他很快的成熟了起来。

    他知道宝二叔和环三叔的不同,他也知道现在老爷看起来疼他多一些,那是因为环三叔还不曾读书的缘故。

    他是长房嫡子,可过得却是那么小心翼翼。若是能行,他都想将自己过继出去了。

    就像是琏二叔跳进来,他也想要跳出去。反正有环三叔,宝二叔,以及琏二叔一家在,将来的产业他也不会等到什么,那还不会趁早离开,总比天天这样让母亲受累的强。

    哪怕只是旁支也行呢。

    可是贾兰又想到,就算是过继也没有带着母亲一起过继的。除非是从父亲那一代过继出去。

    难呀!

    他其实心里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只是一时之间不知道要如何操作。

 第106章

    第一百零六章

    贾兰相中的人家是哪一家呢?说来也巧的很; 那家没有儿子; 只有一个孙子,而孙子也不是个争气的,这就让贾兰看到了希望。

    到底是哪一家呢?这几年很是出了一把名的,贾代儒这一支。

    贾瑞跟着那净虚鬼混,之后又被贾代儒打了一顿板子。虽然没有伤及性命; 却也没有办法繁衍下一代了。

    那夜净虚和贾瑞鬼混之后,因为没做什么防护措施; 倒是生了个闺女。可惜这闺女虽然抱到了贾代儒那里,她这人却是没有母凭女贵的进门去。

    贾瑞也做不得主,净虚最后没办法只能将女儿留下一个人走了。

    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竟然一病没了。

    只是在这个时代的女人终归是不能继承家业; 挺门立户的。所以若是不过继; 贾代儒这一只就算是断了。

    可贾代儒家穷呀,家徒四壁; 他又是个没啥大本事,几十年教不出一个秀才的教书匠; 这贾家谁又会将儿子过继到他们家去。

    吃饱了撑的给人养老?

    贾家有那样的人吗?

    再一个贾代儒的辈分不低; 贾瑞的辈份又不高,这不上不下的如何过继。

    一时间老俩口子别提多闹心了; 便是贾瑞也当真消停了下来。

    贾瑞本没啥心机能耐,再加上与净虚的事情闹出来,他虽不觉得可耻,但那里残了的后果也让他接受不了。

    一时疯来; 一时傻的。

    最后也不知道是听了贾家哪些人不着调的话,说他这样就已经是残废了,还不如净了身去宫里搏一回前程。

    贾瑞当时就想着,宫里的太监都是不能生的。他去了那里,就没有人歧视他,也没有异样的眼光嘲笑他了。

    一时间便动了净身进宫的心思。

    可这男人吧,还总有些个想头。也许哪一天,那东西就又能用了呢。

    请医问药,什么偏方都用尽了。那请来的郎中也说了,便是没有这顿打,他在繁衍上也不是多中用。也许能硬的起来,可是子嗣方面就不要想了。

    贾兰也时常去族学,族里的事情,尤其是贾瑞的病,贾代儒可能断根的事情也都听了一嘴。

    当时他就想着若是能将自己老爹过继给贾代儒,他就可以带着母亲离开这贾府了。

    贾代儒家虽然穷了些,可是荣国府就不穷吗?

    为了建省亲别院,然后又被分了家,府中早就是寅吃卯粮了。

    整个荣国府虽然看起来还是往日的气派,可是内里早就空了。别的不说,自出生开始,他母亲想要给他点盘点心,以前只要拿了银子,灶上的娘子便会给做出来。可是现在就算是拿了银子,灶上都没有多余的食材了。

    再加上他不在老太太那里用膳,吃的东西其精致都不及小时候的三分之一。还有府中按季发的料子,早就不似先前好了。

    若是现在绝了铺张浪费,再将那些多余的下人都打发了出去,许是还能支撑个几年。可若仍是如先前那般,必不长久。

    再加上他之前便想到的,哪一日老太太去了,老太太的私房便是不全分给环三叔,也会留一些给老爷,分吧分吧,到他手里也不会有多少。

    而且为了老太太分的那点子东西,母亲还不知道要多受太太多少的气呢。

    除此之外,便是府中的产业了。

    太太是绝不会分给琏二叔一家的,可琏二婶子又是什么好相与之人?

    之前三姑姑还活着的时候,便曾说过,好女不穿嫁时衣,好男不吃分家饭。他便再不争气,也不应该眼中只瞧着那点分家得的东西。

    若有那心思,还不如全部用在学业上,也好考出个功名,给母亲个身份。

    贾兰相中贾代儒一家,首先便是贾代儒夫妇年纪已经很大了,便是过继了过去,他母亲也不用熬几年便可以过消停日子了。

    不然留在家里,老太太一层,太太一层,将来宝二叔娶了媳妇,又要跟着母亲对着干,何苦来哉。

    至于贾瑞?

    贾兰也想过,不过是个叔叔,将来贾代儒叔祖一去,也不过是分家另过。便是将来没有了子嗣,也不过是多养一人罢了。

    而这个家里被取名为金哥儿的族妹,年纪还小,放在母亲身边教养既可以给母亲做个伴,也可以让自己将来有个手足亲近。

    贾兰越想越觉得这主意好,可是再好的主意也得有办法实施才行。

    唉了口气,打发身边的小丫头去看看耳房里的小炉子可将粥煮好了,母亲今天在那边是一定用不上饭的。

    府里的下人都是看人下菜碟,等母亲回来,想要吃上一顿饭,还不得多要多少银子。母亲如何舍得将那些银子花在这里,估计又是有一顿没一顿的饿着了。

    贾兰母子住的地方正好还有间耳房空着,于是便被贾兰弄了些小煤炉子和一些米来弄了个简易的小厨房。

    不过对外,他们娘俩是从来不敢说这个灶房是煮粥的,一般只说是烧个开水罢了。不然王夫人还指不定要如何收拾李纨呢。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前般种种恶行,李纨在今朝也算是受了磨难了。

    幸好儿子是真心孝顺,不然年纪轻轻就守寡苦熬着,这日子也没了盼头。

    夜半,李纨终于跟着王夫人从宝玉那里回来,几个时辰下来,甭说块点心了,真真是滴水未沾。

    一回来,便看见儿子书房灯仍然亮着,扶着丫头的手,挪动着早就没有什么知觉的腿去了贾兰的书房。

    “我的儿,这都什么时辰了,怎么还在用功,若是熬坏了身子,可如何是好?”

    贾兰抬头看是李纨进来,忙放下手中的书,从书案后站起身,去问边扶着母亲。“母亲怎么才回来,宝二叔那里可好?我让人在小炉子上给母亲熬了粥,现在就让人给您端过来,您好歹用一些子再睡觉,不然胃里空,夜里难受。”

    说完便叫一直守在屋里的小丫头去端粥,便将他之前从外面买回来的酱菜弄一小碟子上来就粥吃。

    “我还让人煮了鸡蛋,不过夜太深了,母亲还是别吃鸡蛋了,那个晚上吃不消化。”贾兰是真心孝顺李纨,一边吩咐着人干活,一边已经将一直温着的茶水送到了李纨的手边。

    李纨看着长得快有她高的儿子,心里又是酸又是疼。

    时间真的是又快又慢。

    她没有想到这么难熬的日子,一熬就是十几年。

    “宝玉还好,不过是看起来伤的重了些,将养些日子也就好了。”

    贾兰听了这话,吐出一口气。

    他是真的担心宝玉呢。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