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孽海情天梦红楼-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花瓣雨落在水面,引来了好多觅食的鱼儿。

    李纨、探春、惜春立在垂柳下,看鸥鹭戏水,脑海里描绘着“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美好画面。

    最喜二丫头迎春,出来玩也不忘工作,手拿绣花针,坐在花阴下绣茉莉。

    其实还是宝玉最忙:先看黛玉钓鱼,看了半天没钓到一条,不耐烦了;又去看宝钗撕花瓣,喜欢、不喜欢的听了半天没听懂;转身去看袭人吃螃蟹。

    袭人剥了一壳子肉喂他,他也陪袭人喝了两杯酒。

    黛玉放下钓竿,自己斟了一杯酒,丫鬟知道她要喝酒,忙过来伺候。

    黛玉:“你们尽管去吃,我自斟自饮更有味道。我刚才吃了一口螃蟹,觉得胸口微微作痛,想喝口烧酒暖暖胃。难道我杯子里的是黄酒吗?”

    宝玉听见,忙跑了过来:“有烧酒,等会儿让她们烫了来。”

    宝钗撕完了花瓣,也过来喝了一杯。黛玉只喝了一口就放下了。

    好了,吃饱了,喝足了,下面开始作诗了……

    宝玉忽然想起湘云还没有笔名,就建议她用枕霞旧友。

    【海棠诗社】发起人:贾探春。

    文采最棒的成员: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

 第三十九回 刘姥姥信口开河

    诗社成员们正在兴致勃勃的作诗,忽然平儿回来了。

    众人问:“你们奶奶咋没来?”

    平儿:“她哪有空来。奶奶说刚才没怎么吃,让我来问问还有没有,要几个拿回家吃。”

    湘云:“有,多着那。”

    平儿:“拣十来个个头大的女螃蟹打包。”

    李纨拉着平儿坐,平儿不肯。

    李纨倒了一杯酒送到平儿口边:“让嬷嬷们送螃蟹回去,你不许走。难道你眼里只有你家奶奶就没有我了吗?”

    那婆子送了螃蟹,一会儿回来了,说:“二奶奶说,刚才要螃蟹吃怪不好意思的,让我拿来了刚才舅太太家送来的菱粉糕和鸡油卷儿,给奶奶和姑娘吃。”又转头对平儿说:“二奶奶说让你来,你就贪玩不回去了,劝你少喝一杯儿。”

    李纨揽着平儿的腰笑道:“真可惜了你这张体面的脸啊,相貌一流、气质一流。不知道的,谁不把你当奶奶太太看!”

    平儿一面跟宝钗、湘云喝酒,一面回头笑道:“奶奶,别摸我,怪痒的。”

    李纨:“这硬邦邦的是什么东东?”

    平儿:“这就是传说中的荣府保险箱的钥匙。”

    李纨笑道:“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还要这把钥匙干吗?我整天说,你跟你奶奶就好比唐僧和白马、刘智远跟瓜精。”

    平儿嘴上说:“奶奶喝多了酒拿我取笑。”心里却寻思:大姐,在王熙凤身边我能活着已经不容易了。

    宝钗:“这是大实话,仿佛都是冥冥中安排好了似的。”

    李纨:“就是。比如说,老太太跟鸳鸯,老太太只听鸳鸯的话,老太太平时穿戴什么的,也都是鸳鸯记着,若不是鸳鸯,老太太还不知多少东西被人诓骗了去。”

    惜春笑道:“老太太昨天还说,鸳鸯比我们还强呢。”

    宝玉:“再比如,太太屋里的彩霞,也是个老实孩子。”

    探春:“彩霞看着老实,但心里有数,太太只专心念佛,家里的大事小事全靠她提醒。”

    李纨指着宝玉说:“再再比如,这位小爷屋里的袭人,若不是她,宝玉早闹腾的上天了。其实说白了,如果凤丫头是楚霸王,两只膀子能举千斤重,那么,平儿就是她的左膀右臂。”

    平儿笑道:“当初陪嫁过来四个丫头,如今死的死、去的去,只剩下我一个孤鬼了。”

    李纨:“说明你有福气呀。你珠大爷活着的时候,也有几个陪嫁丫头。他死后,我看她们年轻,不想耽误人家的美好时光,就让她们走了。如今只剩下我孤零零的一个人,连个左膀右臂也没有。”

    众人见李纨说着说着落泪了,都劝道:“事情都过去了,不要再伤心了,不如咱们洗手散了吧!”

    说完,都洗了手,相约着去贾母屋里请安。

    袭人和平儿一路前行,走到时,袭人让平儿进屋喝杯茶再走。

    平儿:“不喝了,有时间再来。”说完就要走。袭人一把拉住她:“这个月的工资,怎么还没发呢?貌似老太太、太太的也没有。”

    平儿见问,忙转过身来,看了看四周无人,才悄悄的说:“你快别问了,再等几天就发了。”

    袭人奇怪:“为啥?你干吗吓成这样?”

    平儿说:“我告诉你你可别告诉别人呀。”

    袭人笑着说:“你还不了解我吗?”

    平儿:“这个月的工资,奶奶早就领出来放了高利贷了。等别处的利息一收上来,凑齐了就给你们发。”

    袭人:“难道她还缺钱吗?怎么这么贪得无厌,也不怕操心累死。”

    平儿:“哪有嫌钱多的道理。奶奶这两年用你们工资放高利贷的利息也有几百两银子了。再加上自己的工资,这一年不到,少说也有上千两了。”

    袭人:“拿我们的钱赚钱,亏你们奶奶想得出来,哄的我们干巴巴的等着。”

    平儿:“你难道还缺钱?”

    袭人:“发了工资我也没地方花去,我是预备我们那一个。”

    平儿:“你要是急着等钱用就去我那儿拿去,我那里还有几两银子,等你发了工资我扣下就行了。”

    袭人:“临时用不着,等用时我打发人去你那里拿!”

    平儿答应着,出了大观园,回到自己家。

    凤姐不在,屋里坐着一老一少两个客人——刘姥姥和板儿。张材家的、周瑞家的在陪着说话呢,两三个丫头在地上收拾刘姥姥拿来的枣子、倭瓜和野菜。

    众人见她进来,都站了起来。刘姥姥认识平儿,知道她的身份,急忙跳下地来问好:“姑娘好,家里都好?”

    平儿:“姥姥也好。”

    刘姥姥:“很早就想来给姑奶奶和姑娘请安了,只是地里的活忙,脱不开身。今年风调雨顺的又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蔬菜也长势喜人。这是第一茬摘得,没敢卖,选出上好的孝敬姑奶奶和姑娘们尝尝鲜。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吃,也吃个野味儿换换口味。”

    平儿忙说:“多谢费心。”

    刘姥姥笑道:“不客气,略表示一下我们的穷心。”

    平儿:“大家都坐吧。”

    周瑞家的笑着说:“姑娘今天喝得不少吧?脸蛋都红了。”

    平儿说:“我酒精过敏,本来不想喝的,但大奶奶和姑娘们拉着死灌,不得已就喝成这样了。”

    周瑞家的笑道:“今早我看见那三篓大螃蟹了,一斤两三个的话,也有七八十斤吧。要是上上下下的都吃恐怕不够。”

    平儿道:“绝对的不够。高层管理者们每人两个,其余的,也有抢到的,也有抢不到的,能吃根螃蟹腿尝尝鲜的就不错了。”

    刘姥姥说:“这种螃蟹,今年市场价五分钱一斤,十斤五个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算上酒菜的钱,一共要二十多两银子。我的娘,这一顿饭够我们庄户人家一年的生活费了!”

    平儿问:“姥姥见过奶奶了吗?”

    刘姥姥:“见了,让我们等着呢。”说完看了看窗外,说:“天不早了,我们还是走吧,再不出城恐怕城门要关了。”

    周瑞家的说:“你等着,我帮你看看去。”

    出去了许久,周瑞家的笑嘻嘻的回来了:“你老可真有福气。”

    平儿忙问怎么了。

    周瑞家的说:“二奶奶在老太太屋里,我悄悄给二奶奶说‘刘姥姥要家去了,再晚了城门就要关了。’二奶奶说:‘难为她大老远的扛了这么多沉东西来,晚了就住一晚再走吧。’二奶奶说完,老太太又听见了,问明了刘姥姥是谁,说正要找个岁数大的拉拉呱,这不叫我请姥姥来了。”说完,催着刘姥姥与她前去。

    刘姥姥憨厚的一笑:“我没文化,都不好意思见人。嫂子就说我走了吧。”

    平儿说道:“姥姥尽管放心大胆的去,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了,对待没文化的老人更像春天般的温暖。姥姥要是害怕,我跟周大娘送你去。”

    说着,拉了姥姥往贾母这边来。

    走到二门,门口值班的小厮看见平儿出来,都站了起来。还有两个追上平儿叫“姑娘”。平儿边走边问:“什么事?”

    其中一个小厮说:“我妈病了,在家等我请医生,我能请半天假吗?”

    平儿:“你们是不是排好了请假时间表,一天一个。你们不敢跟奶奶说,就跟我胡搅蛮缠,我耳根子软,你们一说我就答应了。前天住儿请假,偏偏二爷找他有事,害的我被二爷骂了一顿。”

    周瑞家的说:“姑娘,我以生命担保,他妈真的病了。”

    平儿:“好吧,看在周大娘的面子上,准你半天假,明天早上一早回来。另外,给旺儿捎个信,就说奶奶问利息还交不交了,如果明天再不拿来,奶奶就不要了,让他使个够!”

    小厮答应着,欢天喜地的回家了。

    此时,贾母的屋里热闹非凡,大观园众姐妹齐聚一堂,个个珠围翠绕、人人花枝招展,刘姥姥瞅了一圈,就一个熟人——凤姐。屋子中间的床上歪着一位雍容华贵的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丫鬟在那里捶腿,唯一的熟人凤姐儿正跟老婆婆说笑。

    从年龄上分析,中间那位一定是贾母了。刘姥姥忙陪着笑,躬身行礼,嘴里说着:“给老寿星请安。”

    贾母欠身问好,让周瑞家的搬个椅子来坐了。板儿藏在刘姥姥身后,半露着脑袋,一言不发。

    贾母说:“老亲家,你今年多大了?”

    刘姥姥:“我今年七十五了。”

    贾母对众人说:“比我大好几岁。身子骨看着很硬朗,我要到那么大岁数,还不知是什么样呢。”

    刘姥姥憨憨的笑道:“同老婆婆不同命,我们是生来受苦的,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如果都像老太太一样,那庄稼地岂不没人种了?”

    贾母:“眼睛、牙齿还好吧?”

    刘姥姥:“都还好,就是左边的槽牙今年一直吵闹着要退休,但是,我还没批准。”

    贾母笑道:“老亲家说话真幽默。我可是老了,眼花了、耳聋了,还得了老年痴呆症,你们这些老亲戚,我都不记得了。现在我每天的工作除了吃饭就是睡觉,闷了,就让孙子孙女陪着说会话,日子就这么消磨下去了。”

    刘姥姥:“这正是老太太的福。”

    贾母:“什么福,不过是老废物罢了。”

    众人例行公事的笑了——不笑对不起贾母说的话。

    贾母又笑道:“我刚才听凤丫头说,你带来了好些新鲜的瓜果蔬菜,叫厨师们赶紧拿去做几个菜。外头买的,不如你们田地里种的好吃,都是有机蔬菜。”

    刘姥姥笑道:“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吃个新鲜、吃个安全。其实我们庄户人家也想大鱼大肉的吃,就是吃不起。”

    贾母说:“既然认了亲,也别空着手回去。不嫌弃的话,住个一两天。我们家也有个园子,园子里有好多果树,你明天尝尝,走时带些回家,也算走了趟亲戚。”

    凤姐见贾母高兴,也忙着留客:“谦虚的说,我们家虽然比不上你们的场院大,但空房子还有两间,你住两天吧,把你们那儿的新鲜事跟老太太说说。”

    贾母笑道:“凤丫头别拿她取笑,她是乡下人,既老实又没文化,听不懂你的笑话。”又命给板儿拿糖果吃,板儿怕生,不敢吃。

    贾母:“这孩子不喜欢吃零食,拿钱来,让小幺们领板儿逛街去。”

    喝完茶、吃完饭、洗完澡、更完衣,刘姥姥开始讲故事。听众除了贾母,还有宝玉和众姐妹。

    刘姥姥虽是农村人,但是却有些见识,况且年纪大了,也经历的多。见贾母高兴、漂亮的哥儿姐儿高兴,于是就把有的没的编成故事讲起来。

    故事一:我们村里人世代种地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来没有闲着的一天,就算休息,也是坐在地头上抽袋旱烟,什么奇怪的事都见过。有一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的雪,有三四尺深。那天我起得早,还没出房门就听到外面柴草响。我想,肯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于是,趴到窗户上一瞧,却不是我们村里的人。

    贾母好奇,插了一句:“我知道,肯定是过路的客人冷了,抽点柴去烤烤火。”

    刘姥姥笑道:“不好意思,老寿星答错了。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长得仙女似的,穿着大红袄、白绫裙子——”

    刚讲到这里,外面忽然一阵喧嚣,有人说:“没事,别吓着老太太。”

    贾母忙问:“外面怎么了?”

    丫鬟说:“南院马棚失火了,已经救下去了。”

    贾母是最胆小的,吓了一跳,扶着丫头站到门口往南看,只见东南角上火光犹亮。

    贾母:“阿弥陀佛,快去给火神烧香。”

    一直看到火光熄灭才又进屋来。

    宝玉问刘姥姥:“那女孩子大雪天为什么偷柴草,要是冻出病来可怎么办?”

    贾母说:“都是说偷柴草惹出火来了,不提这个了,讲别的!”

    宝玉记挂着雪地里的姑娘,心内虽不高兴,但也不敢说什么。

    故事二:我们村东边的庄上,有个九十多岁的老奶奶,天天吃斋念佛,感动了观音菩萨来托梦:“你这样虔诚,本来是应该绝后的,但是,我禀告了玉皇大帝,给你个孙子。”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还有一个儿子,长到十七八岁死了,后来,儿子果然又生了儿子,今年十三四岁,生的聪明伶俐。可见,神佛并不是骗人的!

    这个故事贾母爱听,连王夫人也爱听。

    宝玉还记挂着雪地里的姑娘,心中闷闷不乐。

    探春问他:“昨天接了史大妹妹来,咱们回去商量也组织一次活动,请老太太赏菊花,可好?”

    宝玉笑道:“老太太说要摆酒席请史大妹子,等吃了老太太的,咱们再请不晚。”

    探春说:“天越来越冷了,老太太未必高兴!”

    宝玉:“老太太喜欢风花雪月的,不如等下初雪的时候,再请老太太赏雪。咱们雪下吟诗,就更有意思了。”

    黛玉笑道:“雪下吟诗?依我看,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岂不更有意思?”说完,宝钗谁的都笑了,宝玉看了黛玉一眼,也不说话。

    天晚了,贾母下令:“都洗洗睡吧!”

    宝玉还惦记着故事一的结局,拉了刘姥姥,问那女孩子是谁。

    刘姥姥只好继续编:“那是我们村北一个小祠堂里供的一个老爷的女儿,老爷叫什么来着:张三?不对!李四?也不对!王二麻子,更不对了……”

    宝玉:“我不管他叫什么,我只关心那个女孩是谁!”

    刘姥姥道:“这老爷没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叫茗玉。小姐知书达理,老爷爱如珍宝。可惜,茗玉小姐长到十七岁,一病死了。”

    宝玉听了,不停的叹息:“后来呢?”

    刘姥姥:“那个没想起名的老爷因想念女儿,便盖了这祠堂,塑了茗玉小姐的雕像。如今年久失修,人也没了,庙也烂了,那个神像就成了精。”

    宝玉:“不是成精,按理说,这样的人是神,灵魂是不会死的。”

    刘姥姥说:“我们都以为她成了精,原来不是!那天抽柴草的就是她!我们村里商议着要把这座庙平了。”

    宝玉:“不能平,如果真那样,你们的罪过不小!”

    刘姥姥:“幸亏哥儿提醒,我回去就告诉他们。”

    宝玉:“我们家世代行善积德,等我攒了钱,把寺庙一修,每月再给你钱烧香,可好?”

    刘姥姥:“托那个小姐的福,我们也有零花钱了!”

    宝玉:“你们那个村叫什么名?”

    刘姥姥只得胡诌:“,马兰山下马兰坡村。”

    宝玉信以为真,回到房中盘算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宝玉给了茗烟几百钱,按刘姥姥给的路线地名,叫茗烟打头阵,察看地形。

    宝玉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眼看太阳就要下山了,才看见茗烟慌慌张张的跑来。

    宝玉:“找到了没?”

    茗烟上气不接下气:“貌似找到了。爷说的地名不对,我按照方向找下去,果然在东北方向看见一座破庙,进去一看,吓了一跳,就跟活的一样!”

    宝玉:“她能变成人,一定就活灵活现的了。”

    茗烟:“那不是女孩儿,而是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

    宝玉啐了一口,骂道:“真没用,这点事都办不好!”

    茗烟很委屈:“二爷,别人骗了你,你就折腾小的,还有地方说理去吗?”

    宝玉见他急了,忙安慰道:“别生气,等以后有时间再去找,如果找到了,我重重的赏你。”

    二人正说着,忽然,小厮来报:“老太太屋里的姑娘在二门等二爷。”

 第四十回 刘姥姥进大观园一

    【刘姥姥】别名:母蝗虫。民族:汉。职业:中国农民。个人贡献:设计救出了巧姐。刘姥姥善良正直、聪明能干、重情义而且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刘姥姥曾三进荣国府,给荣府的人带去了欢声笑语。是一位具有非凡公关才能的老太太,见证了贾府兴衰荣辱的全过程。在刘姥姥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农民率真朴实的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受大家的喜爱。

    宝玉接到通知:荣国府妇委会主要成员都在贾母房里等他开会,他是妇委会里唯一长胡子的男性成员,也算是长期的列席代表,不同的是,他的列席资格既有发言权也有表决权。

    刚到会场门口,琥珀就说:“快点吧,就等你了。”

    进到里面,大家正在热烈的讨论。贾母、王夫人、贾氏三姐妹等都在商议如何还史湘云席的问题。

    宝玉说出了自己的建议:“普通的八仙桌吃法已经厌倦了,不如我们来个新鲜有趣的。每人一张高几(高足的桌子),各人点一两个爱吃的菜品摆到自己桌上,另外,用食盒装满各色点心、糖果,自斟自饮,岂不别致?”

    贾母首先叫好,众女将见最高决策者已经同意,纷纷表示,宝玉与众不同的建议既新颖又别致,实在是某朝某年最靓丽的新点子之最。

    贾母传令厨房:“明天就按宝玉的建议做了,按人数摆好,早饭也在园子里吃。”

    会议继续进行,制订了一系列贾政不在如何让宝玉玩得痛快、玩的尽兴的一系列措施,直到掌灯时分,会议才散。

    第二天……

    这天天气晴朗,这天风和日丽,这天也鸟语花香。一大早,李纨就带领着婆子、媳妇们打扫卫生、扫落叶、抹桌子。

    丰儿带着刘姥姥进来了,身后跟着板儿。

    刘姥姥:“一大早,大奶奶就开始忙了。”

    李纨笑道:“我说昨天不让你走,你非要走,怎么样,还是没走成吧。”

    刘姥姥笑着说:“老太太留下我,说让我也热闹一天。”

    丰儿手里拿着几把钥匙递给李纨说:“我们奶奶说,外头的高几恐怕不够,让把楼上仓库里的拿下来用一天。奶奶还说了,本来她想亲自来的,但是太太找她谈话,她一时半会儿来不了,让大奶奶开了门,带人搬出来。”

    李纨让素云拿钥匙开门,又令婆子把二门值班的小厮叫进来搬桌子。

    李纨抬头看着,小厮、丫头、婆子齐动手,不一会儿,二十多张雕花的高几就抬下来了。

    李纨不停地嘱咐着他们:“慢点,碰坏了人不要紧,别碰坏了桌子。”又回头问刘姥姥:“姥姥上去看看吗?”

    刘姥姥就等这句话了,拉着板儿上了楼。仓库里,乌压压的堆着各种围屏、桌椅、大小花灯,还有各种的不认识,刘姥姥嘴里念着佛:都是两条腿走道的人,做人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参观完下楼,李纨又说:“老太太一高兴,就喜欢划船,不如把划船用的木浆和遮阳用的布幔子都拿下来吧。”

    这里正乱糟糟的安排,贾母已率领着一帮媳妇、丫头进来了。

    李纨忙迎上去,笑道:“老太太这么早就来了,我采了新鲜的菊花,正要叫人送进去呢。”

    贾母:“我虽梳好了头,但头上还没插花,拿过来吧。”

    碧月捧一个大荷叶似的翡翠盘子过来,里面盛着各种颜色的菊花。贾母拣了一只大红的插在发髻上。回头看见刘姥姥,忙笑道:“过来戴花儿。”

    凤姐一把拉过刘姥姥,笑道:“我给姥姥帮忙。”说着,将那一盘子五颜六色的菊花横七竖八的插了刘姥姥一头。

    贾母和众人见状,笑个不停。

    刘姥姥笑道:“我这脑袋不知从哪修来的福气,也体面了一回。”

    王夫人笑着对刘姥姥说:“你还不拔下来摔到她脸上,把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