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昏君自救记-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其他的几个孩子,年岁还小,当今皇帝就算是为了表达手足情深,也会好生对待他们的,道光觉得自己可以放心了。
道光的心思当今皇帝虽然猜不得十成,不过七八成还是有的,是以,咸丰帝便放心了,有了皇父亲自出手替自己解决麻烦,他也乐得不脏了自己的手,再者说了,也没人愿意背负个弑杀的名头,是不是?
不过转念,咸丰便在想,难道是皇父不信任自己么?
所以说,皇帝这种生物,都自带各种小心眼的天性啊。当然,这种种之揣测,也只能存之心间,却是谁也无法吐露。
咸丰帝的心思哪怕是远在欧洲的道光也不大清楚,不过即便是知道了,他也不在乎不是。
道光的职责完成了,这次是真的彻底地消失在天地之间了……
☆、第36章 崇祯1
天启七年七月,天启皇帝朱由校在乾清宫接见了自家五弟朱由检,兄弟二人密探数个时辰,不过谈话内容,即便是天启皇帝最为信重的司礼太监魏忠贤也不得而知。
天启七年八月,天启皇帝病逝,因其无子,是以作为弟弟的信王朱由检成为了唯一的继承人。
不过朱由检的继位之路也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天启皇帝死后,司礼太监魏忠贤和天启皇帝的奶妈客巴巴封锁消息,将传位遗诏藏了起来。
好在有明熹宗的皇后张氏,为人正直多谋,她设法将这封遗照运送出宫,交给了英国公张唯贤的手中。
英国公张唯贤公开了遗照,联合朝臣推举信王朱由检登基,登基前夜,朱由检枯坐乾清宫,别说是吃饭,就是水也不敢喝一口,盖因张皇后传来了一句话“勿食宫中食”。
朱由检自己袖袋中藏了几块儿麦饼,靠着这几块儿麦饼充饥,度过了此生最为煎熬的一夜,成为了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汉人皇帝。
不过即便是登基之后,这位皇帝也没有好日子过,国家内忧外患,天灾*从不曾少过。
朝中大臣勾心斗角,忙于党争,排除异己,文官位高权重,削弱皇权,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崇祯富有谋略,也无济于事。
最后,落得个国破家亡,祖坟被毁,吊死景山的下场。
只是如今,一切都有些不同了。
登基前夜,同样是在乾清宫,同样是袖袋里装了几块儿麦饼,不过少年朱由检的双眸中闪现着坚定,当然,也少不了刻骨的恨意。
谁也想不到,吊死在景山的朱由检竟然意外重生了,在小光团的帮助下,回到了自己的登基前夜。
前世的坐立不安,到现在的淡定,谁也不知道这位信王殿下曾经经历了什么。
不过这会儿他还真是顾不上高兴,朱由检正在和小光团交流中,他知道自己即便重生了,可很多事情并不是想改变就能改变的,是以,他想得到帮助。
虽然这番话拐了九曲十八弯,可是小光团剥丝抽茧,很快地就明白了他话中之意。
小光团提供帮助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需要朱由检付出代价,对于朱由检来说,只要能让大明重新振兴起来,他什么都不在乎。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这位多疑的信王现在唯一能全然信任的就是小光团了,而且在听说要付出代价之后,反而更加放心了。
这人啊,就是这么奇怪,若是无所求,他反而更加担忧呢。
现在好了,朱由检觉得自己更加可以和小光团好好儿相处了。
作为一团数据,对于眼前的碳水化合物的心思其实并不是很了解,不过它和皇帝在一起的时间久了,对于种种诡异倒也无所谓了。
两人达成了一致的协议。
蓝后就此展开了一张朱由检问,小光团答的对话,两人关于彼此之间的指责弄了个清楚明白。
作为死过一回的人物,信王朱由检对于很多事情的了解超脱了自己的认知,当然诧异归诧异,不过他并不是太过震惊了。强悍的接受能力让人不得不点赞。
死人都可以复生,那么剩下的,即便是再如何诡异的事儿发生,他的接受度都大大地提高了。
和眼前这人相比,小光团还是喜欢更加大气的杨广,不过没得选,那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二人欢愉地聊了一夜,朱由检虽然面色有些疲惫,可是精神振奋,终于又一次地站在这最顶端。
不过这一次,朱由检相信,自己能做的,有很多……
新皇登基,众人都在等着这位皇帝的新政,不过皇帝似乎陷入了失去亲人的悲痛中,对于朝政,并没有多少的改善。
这让不少人失望,当然,以魏忠贤、客巴巴这对儿对食夫妇为首的阉党集团却是欢欣鼓舞。
虽然心中依旧忐忑,可是皇帝年岁还轻,看上去也没有多少的英明神武,所以说不定自己可以继续这天下之主的生活。
当然,这话不能放在明面上,不过魏忠贤心里想想还是可以的。
皇帝的心思无人能明了,不过该做的事儿大家还是要做的,文官集团开始频频上折子弹劾魏忠贤,阉党呢,一会儿是美人计,一会儿是*香,总之,从朱由检登基开始,这位九千岁就弄了不少的招数等着他呢。
好在现在的朱由检不是以前的那个惶恐的少年了,一方面不懂声色,另一方面又借着纪念皇兄之名,朱由检将明熹宗的木工活儿都收集了起来,交给了小光团,换取自己所需的东西。
国库空虚,朱由检觉得自家皇兄的这些手工活儿,比如说乾清宫的模型啊,他自己耗时一年做的折叠床之类的,能换来自己所需之物,大善。
后宫之人对于皇帝的这些命令觉得有些诧异,不过倒是无人敢质疑,就是魏忠贤,巴不得他沉溺小道,还哪里会劝阻?
于是,在魏忠贤和客巴巴的授意下,皇帝得到了更多的明熹宗的手工,他不由的大喜。
这可真是一举两得啊。
一方面可以解决自己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又可以迷惑阉党,上哪儿去找这种没事儿呢?
至于小光团到底是如何处置这些东西,朱由检这会儿可顾不上问了。
天启七年十月十三日,御史杨维垣上疏弹劾崔呈秀,“呈秀毫无益于厂臣,而且若厂臣所累。盖厂臣公而呈秀私,厂臣不爱钱而呈秀贪,厂臣尚知为国为民,而呈秀惟知恃权纳贿。”
这封莫名其妙的折子却是让皇帝朱由检高兴起来了,崔呈秀是谁啊?这可是魏忠贤党羽中的“五虎,五彪”中的一员,而且他此时身为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并被明熹宗封为少傅,可见其权势之重。
当然,杨维垣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瞅瞅这满篇折子中的“厂臣”,简直快让朱由检将隔夜饭都给吐出来了。无君父的东西,等着吧,有你的好果子吃呢。
既然你们要玩“弃卒保车”的把戏,那咱就成全你,当然,这次,朱由检可是做好了完全准备,不会给崔呈秀转移千万贯家财的机会了。
从登基到现在,他也就干了这么一件事儿,可是还是让朱由检忍不住地有些热泪盈眶。
大明的皇帝难做啊,国库空虚的鼠满为患了,他即便是想干的别的,可没钱,哪里有什么法子啊?
当然了,还有小光团没有给自己大力支持之故,他虽然信任小光团,可是这份信任到底有几分,唯有他自己知道了。
是以,皇帝开始了自己雷厉风行的一面,崔呈秀被免兵部尚书一职,既然他不遵守大明规矩,那就回乡守职吧。
这位崔呈秀前脚刚免职,后脚儿就接到了消息,自己转移的那些钱物不知所踪。
哪怕这位魏忠贤的义子对于这种情况早有预料,早就做出了准备,可是在听到这个消息时,还是忍不住地喷出一口老血来。
这下子,算是给了那些东林邪党们很好的素材,崔呈秀在他们的眼里,成为了不忠不孝,重权势的小人。
崔呈秀的这茬子事儿还没了呢,客巴巴又假意请辞,想要出宫。
这对于朱由检来说,实在是个大好的消息,他对于客巴巴的恨意不亚于魏忠贤,哪怕此人在后宫的搅风搅雨才闹到现在皇兄无子,自己得以继位的结果,可是对于这个老女人,朱由检还是喜欢不起来。
于是,皇帝便准了客巴巴回乡,本来她在天启皇帝登基时就该离宫回乡了,不过长不大的文盲皇帝朱由检对于这位奶妈的感情深厚,借了好多的法子这才将她又接了回来。
所以,这位客氏便一直留在宫中,关于天启皇帝子嗣问题,有传言就是客氏和魏忠贤俩搞的鬼,尤其是张皇后有孕之后,她竟然收买了张皇后身边的小宫女,弄的张皇后早产,嫡长子早产旋殇。
即便是不清不楚的传言,可是听在朱由检的耳朵里,那就是百分之百的真实了,若是他再不做点什么,任由这女人以为自己的后宫是她家的后花园的话,他朱由检这皇帝也就别做了。
客氏偷鸡不成蚀把米,带着几分哀怨地离开了后宫,不过她离开之后,便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不过关于客氏的下落,却是有好几个版本流传了出来,一是她回了乡下,不过路上走失了。
另一个么,自然就是九千岁魏忠贤找了隐秘之地将她给安置了起来,当然,还有别的乱七八糟的说法就是客氏跟着别的男人走了。
至于这些乱七八糟的传言是如何来的,皇帝朱由检在乾清宫微笑不语,客氏的罪过通过上一世的审问,他比谁都清楚,现在不过是个人赃俱获罢了。
皇帝的种种举动都表达了一个意思,是以,朝堂上弹劾魏忠贤的折子便更多了,有位嘉兴的贡生也不甘人后,本着“想出名,要趁早”的心思,写了个折子,弹劾魏忠贤的十大罪过: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政、;九、伤民财;十、亵名器。
皇帝一时之间大有震动,一个小小的贡生都敢冒死弹劾魏忠贤,可见此人不得人心到了什么地步了。
在亲耳听到了这封弹劾之后,摸清了皇帝心思之后,魏忠贤也并不是没有决断之人,又在和别人商议之后,第二天,他便立即上疏辞职。
朱由检自然是巴不得他现在就滚蛋呢,所以立即地同意了他的奏请……
☆、第37章 崇祯2
过了三四日之后,原信王府的太监徐应元因为种种罪过,消失了,当然了,之前皇帝下了道斥令,简直就是破口大骂了,算是好生地出了一口恶气。
徐应元死了,魏忠贤自然再一次地受了皇帝的贬斥,让他去凤祖陵司香。不过这位大太监许是想用这种方式告诉皇帝,他这次走了,算是干干净净的了,再不会和这皇宫有什么瓜葛了。
是以,魏忠贤带着卫兵1000人,四十辆大车浩浩荡荡地开始南下,皇帝再一次听到这种传言时,哪怕是明白魏忠贤的举动,不过还是让他恼怒。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自己没钱啊,这位九千岁可不缺钱,所以他下令锦衣卫将魏忠贤给抓回来。
当然,其实抓魏忠贤只是个借口,最为要紧的是,他要钱,钱,钱!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即便自己是个皇帝,可没钱的日子也是真心难过啊。
所以,魏忠贤如愿以偿地自尽了,不过他的财物被不明来历的人物给劫走了,大家都知道,现如今这世道可不大安全,匪患丛生,遭了这种事儿,也只能怪自己倒霉了。
朱由检在听到魏忠贤死了的消息之后,如释重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旋即,似乎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皇帝立马整肃面容,恢复了波澜不惊的模样。
克制如此,还真是让人想不到他只是个17岁的少年呢。
不过少年老成什么的,在皇帝这个职务上,是众人喜闻乐见的,所以大家也只是赞叹皇帝一番罢了。
魏忠贤死了,魏忠贤竟然死了?
这对朝臣们来说,是个极大的震荡,东林党自觉自己受了巨大的委屈,现在阉党倒了,也该到了算总账的时候了。
所以,清流的弹劾折子简直就要将乾清宫御书房给埋了。
朱由检对着这些折子,面露嘲讽,所谓的清流,也不过尔尔,魏忠贤位高权重时,他们屁都不敢放一个,现在,落井下石来了。
可见这些人的节操!
不过暂时还能用到他们,所以皇帝便让人将这些折子大致地翻翻,来了个留中不发。
不过还是责令三司开始清算阉党,这个指令一下,清流们简直欢天喜地,比过年还高兴呢。
皇帝这个举动,真是让人觉得三伏天喝了冰,大冬天抱着暖炉一样让人心里舒坦呢。
不过呢,众人心中还谋划着其他,这魏忠贤死了,阉党一脉倒了,朝中可是空了一大批的官职啊。
接下来,也该是咱们这些文官发挥巨大作用的时候了,是以,众人摩拳擦掌,想要大干一场了。
皇帝也终于开始了自己的第一道人事命令,已经罢官回乡的徐光启被起复,在听了小光团的解说之后,他这才知道,徐光启竟然在万历年间就著了一本农书,正是如今大明最为所缺的人才。
对于徐光启,朱由检虽然也重用过,不过是让他主持修订了《崇祯历法》,关于农政,他所知并不是很多。
不过既然小光团这般说了,那么定然有其过人之处,所以朱由检带着大批的资料,与这位老臣聊了个一天一夜,深入地了解了一下徐光启的所作所为。
这是他入住大明之后,第一件真正让他欢笑出声的一件事。接下来,徐光启便要全权地负责全国的耕种问题了。
当然,主要是新的两种作物的推广,玉米和土豆。这两样东西,听小光团和徐光启保证,都是耐旱耐贫的好东西。
自朱由检继位之后,这老天就不大给力,不是旱灾,就是瘟疫,再不然,蝗灾也不少,真特么的苦逼死了。
现在好了,开始推广土豆和玉米,种子都是国家提供,主要是在明年大旱的陕甘地区推行,可别又闹的大灾来了,十室九空的惨象了。
徐光启年岁大了,不过他雄心未灭,现在皇帝雄心壮志,他这把老骨头都拆了那也行啊。
就这般,徐光启开始了自己全国各地奔波的日子,不过精神头足,竟然越发地老当益壮了。
这也不奇怪,人啊,有了奔头,不就神采焕发了吗?
徐光启对于皇帝的远见,在推广玉米和土豆中,越发地佩服了。每到一地,他便能拿到足够的种子,当然了,皇帝的配套政策也是吸引老百姓的另一个原因。和农户们签订了协议,明年官家会大规模回收土豆和玉米。有了这样的保证,大家还有什么顾虑呢?
再者说了,即便没有这个政策,官府的命令那也是要遵从的啊。
因为大明操蛋的税收制度,所以在听说了耕种新的种子之后,可以免税的皇令之后,陕甘一带的百姓争相抢种,当然了,这两种作物不挑地,哪怕是多么贫瘠的地都可以耕种,这才是最大的原因。
不过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此事推行顺利就好,徐光启和崇祯皇帝都是高兴的。
当然,这个推广也不是什么一蹴而就的事儿,这都十一月了,除了南边儿之外,剩下的都是天寒地冻的,想要耕种,想想都不可能。
当然,这也为皇帝和徐光启提供了准备的时间,不管是种子,还是推广,总得要人手,总得需要时间吧。
大明疆域广大,虽然这次的重点推广区域是在陕甘一带,可是其他地方贫瘠之地还少了吗?
是以,从现在到明年三四月,至少有小半年的时间,足够徐光启拉起人马来正儿八经地干这件事儿了。
当然了,朝臣们在听说了徐光启的职务之后,面露不屑,虽然农事是重中之重,可是对于目前的大明帝国来说却不是最要紧的,皇帝的眼界格局还是太小啊。
好在皇帝并不知道朝臣们的腹诽,如若不然,他恨不得将这些人统统弄死了才好呢。
那么在朝臣眼中,目前最为重要的,或者说一直都比较重要的是什么呢?
当然是清算阉党啊,这几乎是小吏们都能说出来的答案,时间拖的久了,很多事情就会不了了之了。
大家都想趁着热乎的时候赶紧滴捞点好处,这其中就包括东林党人在内的所谓清流们。
大明一直自立国之后,一直都是打压武官,重用文官和阉党宦官,可是如今呢?
到了朱由检这里,就是尾大不掉了。
皇帝的第二个人事命令并不是斥责三司对于阉党清算不力之事,而是废除了宦官督军的规矩。
各地的随军宦官都招了回来,至于怎么安排,那就再说了。大不了,送去煤窑做苦力好了。
皇帝轻描淡写地想到。
这个政策真是让满朝的武将高呼“圣主出”,哪怕这不是第一次有人这般地称颂自己了,可是朱由检还是觉得满心欢喜。
少了宦官的掣肘,即便是大明的将领再怎么废柴,好歹也算是能发挥些作用了。
当然了,欠饷的问题一日不解决,军队的战斗力就一日没发保证。
皇帝当然知道,可是知道归知道,他也没法子弄点钱来啊,如之奈何!
好在他用自家死去的皇兄的手工作品换回了土豆和玉米的种子,据小光团自己吹嘘,都是可以亩产千斤的好东西。
在大明朝,若是那地的作物能亩产三百斤,那就是大丰收了,麦穗都是可以当成祥瑞,进贡给皇帝看的,可想而知,当小光团说土豆和玉米可以亩产千斤时,朱由检的震动。
当然,他并不是一味地信任小光团,这一切,都是他又反复地在和徐光启确认之后,才同意大规模推广的。
大明的百姓,一直都是隐忍的,只要给口饭吃,他们是绝对不会造反的。
攘外必先安内,朱由检若是想要彻底地消灭东北的隐患,那么首先就要让自家老百姓填饱了肚子才行。
这个道理他如何会不明白呢?
所以,这才有了让朝臣们看不明白的人事任命,徐光启起用了,并不是去编纂历法,反而去推广什么新种子。
有些恶意揣测的家伙已经在想,皇帝是不是想要整死徐光启这老东西啊?都那般的年纪了,还全国各地的奔波,徐光启不死,谁死?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眼红徐光启这份儿活计的人物,他们弹劾徐光启的折子上了四五份,皇帝都是留中不发,不过弹劾过的大臣们自己却是晚节不保。
统统地被下了大狱,查抄了家产。
皇帝的这份儿狠劲儿算是实实在在的震慑了一部分人,大家这算是看明白了,徐光启这老东西如今是简在帝心啊,还是别招惹他了。
大家继续和阉党余党死磕吧,这总是不会错的,这就对了。魏忠贤死了,阉党群龙无首,皇帝忙着整编锦衣卫和三厂(东西厂,内行厂)呢。
自从发生了自己的生命无法保证的登基前夜之后,朱由检对于安全方面特别的敏感,是以,魏忠贤倒台之后,他的这番作为,倒是可以理解的。
锦衣卫由骆思恭接手,这也算是家传的职业了,他老子就曾经是锦衣卫的头儿,这位的操守很好,是以朱由检对于他的儿子还是放心的。
整编了厂卫之后,朱由检整个人总算是松懈了下来,至少自己的生命是不会受到威胁了。
刀架脖子上的感觉糟糕透了,所以现在掌握了这股子势力,才让他一直紧绷着的神经舒缓了下来。
自己的生命安全有了保障之后,朱由检再回神过来出手修理阉党余孽,大家也都是称颂声一片,皇帝实在是太圣明了。
清流的称颂让天下人对于新主有了期待……
☆、第38章 崇祯3
清除了阉党欲孽之后,朱由检改号崇祯,算是开始地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不过这个腐朽的王朝倒是没有多大的变化。
过了年之后,朱由检第一件儿事儿就是军事的调防,袁崇焕起复,去辽东,至于原先驻防的毛文龙,调任福建。
前世,袁崇焕不声不响的诛杀了毛文龙,算是为君臣之间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这一世,崇祯早作打算,也算是先下手为强吧。
不管毛文龙是不是真的和满洲达成了什么协议,不过将他调离之后,一切就都是废纸罢了。
现在倒是要看看,在朕的信任下,这位天下闻名的袁崇焕能做出点什么来了,当然了,没了崔呈秀,空出来的兵部尚书,崇祯便起复了孙承宗。前世是袁崇焕,也没见得他有多牛逼。
有他在朝中,袁崇焕总不会觉得朕又不信任他了吧?
总之,尽管很多人都说是崇祯诛杀了袁崇焕,所以才导致了辽东的局势一去不复返,可是崇祯可不同意这个说辞,特么的,我朱由检难道没信任过你吗?
尚方宝剑都给你了,而且让你全权节制辽东兵马大事,可是你是如何回报朕的
真是蹬鼻子上脸,给脸不要脸,你既然胆敢对朕不忠,那么朕弄死你,又有什么问题?
所以,崇祯从来不认为自己弄死了袁崇焕有什么问题,即便重生了一次,不得不捏着鼻子重用袁崇焕,可是对于袁崇焕的恶感,崇祯仍旧没半分的消除。
袁崇焕带着满分的激动御前奏对,君臣二人你来我往,说的好不热闹,有了孙承宗在朝中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