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昏君自救记-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官家下诏求贤,广开言路,为的就是让这死气沉沉的朝堂有另一番的新气象。
    出乎杨广意料的是,朝野之间,似乎是一片欣喜之态,成百的条陈送到了杨广的案头。
    大宋讲究的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是祖宗规矩,所以他也只能赞同,虽然很多的士大夫都是无耻之徒。
    可是在这数百条的谏言之中,杨广还是找出了很多的有益之言,让他颇为欣喜,官家一高兴,然后特意地开设了一条民间进言之路。
    在京城设立了四个密箱,只要你有什么想和官家说的,都可以去投,此事让朝中的言官心情很不好和京城的府尹很不安。
    有了这种危机感,言官们似乎也坐不住了,洋洋洒洒,万言书便来到了官家的案头。
    至于府尹,这天子脚下,虽是首善之地,可若说一点儿黑暗都没有,自然是不可能的啊。
    官家先是让皇后娘娘弄了个居养院,这是好事儿,鳏寡孤独有地儿可去了,而且还是大宋一直的传统,他意见倒也不是太大。
    可是官家设置密箱,还准许百姓随时可以上书,这种事情它影响不好啊。
    不过为了表示自己心中坦荡,也只能继续憋着了。
    言官可以上疏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作为京都府尹,他自然也行啊,虽然没有当面提出来,不过府尹大人也写了个折子,表示了一下对于官家的敬佩之情,言语之中隐晦地提了两句,百姓们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并不用麻烦官家的。
    作为日机万里的官家,别因为这些小事儿再劳累到了。
    杨广看着这份折子,觉得颇为有趣儿,他曾经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叫做“民生无小事”,这是粗糙的版本,说的文雅一点儿,那就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自然不能大意了。
    所以提笔写了几个字儿,这折子就可以发下去了。
    新帝初继,自然是有恩科的,而且这恩科取士就是从宋朝开始的,为了笼络读书人,为了求取贤才,宋□□便设立了恩科。
    如今杨广开设了恩科,发现了很多与隋朝不同之处,比如说甲科、乙科,比如说三年一次的大比,再就是糊名制的应用,社会是真的在进步啊!
    感慨了两句之后,他对于这个时期科举的录取率太高又吐槽了起来,要知道,自从有科举之后,都秉承的择优录取,数百人里面选取十分之一,或者更少,可是到了宋朝这会儿,竟然是数百人的录取。
    这若是不造成大规模的冗员,那才见鬼了呢。
    当然,这也不过是冗员的原因之一,并不能全然地都怪到科举的头上,不过科举取士的录取率也加剧了冗员,这是肯定的。
    所以,虽然自己也开恩科,不过他表达的很明显,从严录取,自己只要最拔尖儿的那一批人,至于其他的,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恩科本来就是皇帝自己加恩天下士子的举措,这主观意志强烈一点儿倒也没关系,可是朝臣们就怕,官家这一任性,以后的科举都按着这个标准来了可该如何是好?
    要不说,能当官的,能入朝的都是人精子呢,瞧瞧,这官家的旨意刚下,官员们就已经能预见皇帝的下一步动作了。
    只不过,现在圣旨已下,众人除了执行之外,还真是没有多少法子,你总不能说,哎哟,官家你的标准太高了,只怕是没有几个人能过关吧?
    继位之后的第一次科举,朝野都颇为关注,官家的标准也让很多人心里一沉,只希望以后都不是这般就好。
    果然,恩科的结果让人觉得寒酸的同时也骄傲,这次恩科,总共有十九人过关(宋朝第一次科考时的录取人数,宋□□觉得唐朝一次录取三四十人太多了,严格把关,只录取了十九个),和之前动辄上百人相比,实在是让人看不下去,当然,这也说明这十九人是真的有真才实学的。
    褒奖了士子之后,当朝宰相章惇总算是迎来了自己的结局,韩忠彥成为了新一任的宰相,至于章惇,迁特进,并封申国公,被任命为山陵使。
    这便是他最后的结局了,最后死于任上,临走之前,君臣把手叙别,章惇自然也知道自己的结局,杨广也要安安他的心,两人你来我往,暗示了一番之后,章惇离开了东京汴梁,也算是黯然离开。
    不过也有咎由自取的嫌疑,除了对官家人身攻击之外,这位的政敌遍布朝野,有机会搬倒他,简直就是人人落井下石的局面。
    不过新任的宰相韩忠彥也是保守派,韩忠彥恩荫出仕,父亲韩琦为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元老,为相十载,辅佐三朝,可见韩忠彥的家世和影响力。韩琦的曾孙便是南宋著名宰相韩侂胄,威名大大。
    用他来继任宰相一职,有两点好处,既安抚了温和派,又是在分化温和派,这位和曾布之间大大的不和,同为保守派,可并不一定就赞同对方的观点。
    曾布和韩忠彥之间的分歧正好可以加以利用,韩忠彥为人庸懦,用着也放心。
    杨广提拔了韩忠彥为相,身为右相的曾布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两人彼此之间看不顺眼,家世又相当,彼此不睦,接下来朝堂上的争斗可想而知。
    时间过的不紧不慢,皇后王氏和宝安公主为首的居养院在前前后后折腾了三个月之后,总算是将局面铺开了,整个京城,至少是普通民众对于两位贵人的作为很是感激。
    居养院有自己的条例,规矩,这让杨广对于自己的姑姑和皇后大加赞赏,“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日后便有迹可循,后人自然能从这其中汲取经验,这又是大功一件。
    例如是居养院下面的“慈幼局”是这样运作的:“官给钱典雇乳妇,养在局中,如陋巷贫穷之家,或男女幼而失母,或无力抚养,抛弃于街坊,官收归局养之,月给钱米绢布,使其饱暖,养育成人,听其自便生理,官无所拘。若民间之人,愿收养者听,官仍月给钱一贯,米三斗,以三年住支。”(历史上南宋时的真实情形)
    王皇后和宝安公主心中本也惴惴,不想皇帝对她们的工作大加赞赏,两人领衔的夫人们顿时觉得更加有信心了。
    女人不是只能关在后院里宅斗的,也能做许多有益于家国之事,杨广隐晦的夸赞通过皇后和公主之口传到各夫人耳朵里,自然是大为震动。
    官家果然英明神武,而且拥有广阔的胸襟,这种称赞反过来又在影响着杨广的朝臣们,枕头风自古就有,这也许算是意外之喜?
    国人如今有些“生而不养”的风气冒头,大宋的人口过亿,这种情况若是在全国蔓延开来,那岂不是大麻烦么?
    所以,杨广提议,在全国人数超过二十万的六个城市里,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不过让杨广觉得可惜的是,这个提议群臣反对,按着官家之意,这六个城市每对夫妇只能有三个孩子,这种事情怎么能推广开来?
    尽管人人都知道“生而不养”这种现象,可是在朝堂上的诸位谁会觉得自己养活不了子孙后代呢?多子多孙,那是福气,是家族繁荣的象征啊!
    官家的这个提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实在是有些荒谬,至于那些乡巴佬,养不起就别生了呗,官家到底是在担忧个什么呢?
    最后,为了表示自己虚心纳谏,计划生育的提议不了了之。不过崇宁元年,杨广倒是成功地让朝臣们同意了自己的新科取士方略,总不能皇帝提出来的每个政策都要被朝臣们反对吧?
    朝臣们森森地表示,官家手腕上乘,实在是不像少年人,每次都用这种法子逼的朝臣们退让,不经意间就完成了自己的目标。
    杨广只当这是称赞,才二十岁的皇帝英气勃勃,这一年多的皇帝生涯让官家有一份难以抗拒的魅力,即便是他口露恶言,也能让你觉得魅力非凡,许多年轻的臣子们总是很轻易地就拜服在官家的个人魅力下,成为了官家的脑残粉。
    老成持重的官员们对此忧心忡忡,即便是他们自己,似乎都有些难以抵抗官家的魅力,更何况别人呢?
    这种事情,总归是有极大的坏处的,只能祈祷官家一直这般英明神武,否则的话,只怕这大宋要被带到沟里去了。
    这种顾虑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想想被全民崇拜的希特勒吧,好在杨广头脑清醒,并没有一时发热地就想着要联金灭辽之类的。
    不过在有生之年,收回“幽云十六州”这个想法他觉得还是有道理的,不过这一切是要建立在完全的准备之后的。
    大宋的精兵强将都聚集在西北地区,这里养马练兵,尽管表面上算是精兵良将,可是能打硬仗的还真没有几个,看不过去的杨广也只能自己培养了。
    这俗话说的好,精兵易得,良将难求,自然不是一日之功。目前自己只拥有一个种师道而已,不过这位现如今还在文官的职位上打转儿。
    杨广将种师道提拔到了身边,他想通过耳濡目染来影响这位将来的大将,以备大用。
    崇宁元年,杨广又颁布了崇宁通宝,有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和崇宁元宝三种,钱文为皇帝亲书,所以又被称为“御书钱”,同时改交子为钱引,通行全国,不仅局限于四川地区。
    御书钱的出现也让皇帝的瘦金体开始闻名天下,人人都知道官家之前是个文艺青年,喜好写字画画,可毕竟没有亲眼所见,只以为是外人吹捧而已,不过这御书钱一出,官家在书法界的名气大涨,人人称赞。
    杨广成为了皇帝中书法最好的,傲视群皇!
    这种吹捧在杨广听来,有些好笑,要知道原主在所谓的艺术上面的才华似乎被自己给浪费了。
    不过杨广也没有打算要改正,当皇帝,自然是要担负起自己的职责才行,如若不然,还当什么皇帝啊。
    肩负着天下人的福祉,杨广宁愿少一个所谓的艺术家,也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

  ☆、第64章 宋徽宗3

作为一个崇拜父亲,时刻地以神宗皇帝为目标的上进有为年轻皇帝,杨广终于与崇宁四年开始改革将兵法。
    将兵法是兵制改革,就是把禁军的厢、军、营、都四级编制改为将、部、队三级编制,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将不知兵,兵不识将的弊端。
    作为强兵的措施,王安石一方面精简军队、裁汰老弱,合并军营。另一方面实行将兵法。自熙宁七年始,在北方各路陆续分设100多将,每将置正副将各1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凡实行将兵法的地方,州县不得干预军政。将兵法的实行,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素质。
    哲宗元祐初,司马光废除新法,欲尽罢各路将官,受到激烈反对而止。以后将的数字继续有增加。北宋末年,军政*,缺额大增,河北将兵十无二三,置将法仅存形式,完全丧失战斗力。
    为了改善这种情形,杨广开始尝试着改革将兵法,推行卫所制,将募兵法和屯兵法结合起来,想要改善军队战斗力丧失的情形。
    事情自然是不会一帆风顺的,官家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可还是深感心力交瘁。
    不过成效还是有的,外加上军监器的重新振兴,大宋的军队至少不是乌合之众了,战斗力成倍增长,金辽等国纷纷表示了担忧,也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大宋施加压力。
    这个世界上,总会有那么几个软骨头的,杨广表示可以理解,不过转头就将这些软骨头给流放出了朝堂,而且还表示,他们的子孙后代后代不得入朝堂。
    这简直就是大杀器,朝臣们纷纷表示了自己的强硬。
    官家很高兴,这就对啦,大辽,大金神马的也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不过是现在还没到时间,联金灭辽这种话题简直就是提也不能提的。
    暂时地有大辽在前面挡着,大宋才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壮大自己的实力。
    大金不断地侵蚀着大辽的土地,这让杨广有些不安,他在想,是不是应该给辽国一些“援助”了?
    大辽与大宋来说,好歹也算是兄弟,对不对?
    皇帝的这个说辞让众臣面面相觑,这都是几时的事儿?莫不是自己昏聩了?不是要收回“幽云十六州”?不是要废除“檀渊之盟”?
    怎么又叙起了兄弟之谊呢?
    不过既然皇帝有这个心思,朝臣们自然是要想法子将这个意思传递给辽人的。
    恰好辽国君臣也感到宋、金夹攻辽的严重性,遣肖客、韩昉为使臣,表示愿意向宋称臣,希望不要和金联盟攻辽。杨广面见辽国使臣,闻其言女直(真)蚕食诸国,若大辽不存,必为南朝忧,唇亡齿寒,不可不虑,深觉有理。
    不过虽然有理,可是大宋也不能白白地就援助你们吧,总要意思意思的,对不对?
    这种暗示听在辽国使臣耳朵里,简直犹如天籁,他们此次前来,自然是做好了各种准备的,大宋若是果然分文不取,他们还不放心呢。
    这个世界上,唯有利益是永恒的,宋辽两国经过了不断地扯皮之后,终于达成了协议。
    宋向辽提供粮食,武器等等,大辽用矿,马匹牛羊,布匹来换。这种交换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平等的交易,大辽自然也能接受。
    不过到了大宋这里,却是问题多多,朝臣们觉得皇帝太过小器,话虽然说的隐晦,不过还是成功地让杨广生气了,这是几个意思
    难道说要白白地送给辽人,壮大辽人才高兴么?
    杨广为帝,从不惧怕言官的批评,不过这种无理的说辞只能让杨广开骂,骂的那人死都觉得是一件为难的事儿。
    这次,官员们总算是领教了火力全开的官家战斗力几何了,这次之后,言官出现了成批乞老还乡的现象,杨广觉得挺有意思的,不是要罢官回乡么?
    没问题,大宋别的没有,就是官员不少,这些年,虽然他已经在极力地精简了,可是冗员的情形并没有彻底地消除,还是有一大部分的人依附于此生活。
    能为朝廷省点儿银子,杨广十分乐意地就放行了,言官们还能如何?饶是知道这位就是个软硬不吃的,可是大家还是心存侥幸,这下子被打脸了吧?
    罢官的言官们惊悚地发现,他们空出来的缺儿很快地就补上了,而且还都是以年轻官员为主。
    皇帝想要年轻化的心思一致都很明显,不过没想到,不是机会的机会,竟然被他给抓住了。
    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心情就甭提了。
    宗泽成为了新一任的宰相,简直就是一步登天,许多人在不忿的同时也是观望,这个宗泽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皇帝这般看重。
    不过是“同进士”出身的宗泽虽然政绩卓著,不过很多人还是看不上他,这自然是可以理解的,这位宗泽宗大人出身浙东,是“金华火腿”的祖师爷,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能从宗正少卿的身份直接跃为当朝宰相,实在是官家隆恩。
    有什么样的皇帝,自然就有什么样的臣子,便是所谓的主明臣直,宗泽自以为官家将自己放在宰相这个位置上,自然不是让自己享福来的,到任之后,洋洋洒洒的万言书便送了上来。
    尽管杨广也知道宗泽是个能为之人,从底层一步步地爬上来的,所闻所见自然比起旁人来是大大的不同,不过还是被他的这份万言书给打动了。
    宗泽为宰相,御史中丞赵挺之(李清照的公公)为右相象征着杨广彻底地掌控了朝堂,从继位到现在,总共七年的时间,完全掌控朝堂,杨广觉得自己做的不错。
    许是经历的多了,他喜欢上了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做法,平和地改革也让朝堂上少了许多的波折。
    不过可惜的就是,赵挺之并没有能多活跃几年,与两年后逝世,不过赵氏一族自然还是有能支撑家族之人,李清照并不用和赵明诚分离,依旧过着还算幸福的生活。
    这些都是小节,杨广不过是听过一耳朵就算了。
    宗泽,赵挺之,种师道等人此刻正团聚在官家的御书房,众人面前阅览的便是宗泽的万言书。
    显然,想要有所作为,自然是要集思广益的,宗泽的上疏中并不是没有缺陷的。
    因着官家前言,众人畅所欲言,争论不休,到了最后,总算是集众人之力,总结出了一份施政大纲。
    杨广对于这份东西还是比较满意的,这都是朝臣们的智慧,并不完全靠着自己,这就很好,如若不然,将来自己一旦离开,这大宋可该如何?
    皇太子赵恒自然是立于一旁,参与其中,虽然赵恒还很稚嫩,不过皇帝表示,教育太子,还有什么比言传身教更好的法子呢?
    历史上,这位皇太子赵恒也没有什么好下场,不过是受了父亲的连累罢了,也由不得他。当然,也不能否认这货就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
    赵恒还年幼,不过在言行上已经有几分官家的风采了,朝臣们简直比自家儿子有出息都高兴,朝廷后继有人,这是最大的喜事。
    赵恒自己也知道机会难得,和这些人在一起,特别的专注,也许有很多东西他听不懂,看不明白,不过依仗着自己的记忆笔头,一一登录下来,然后去请教杨广。
    历史上的赵佶总共有三十八个儿子,其中活到成年的有二十五人,不过现在么,情形似乎有变。
    官家的后宫也没有几个人,早年间向太后的两位女官郑氏和王氏并不大受官家待见,都是无子之人。
    唯有皇后王氏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至于将来的宋高宗,压根儿就没出生。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早年间还有人会说,不过随着官家日益威严,在这方面已经很少有人会说话了。
    不过王皇后显然因为过于频繁的生产,导致了身体越发地糟糕起来。
    这个道理别人不明白,杨广难道也不明白吗
    可惜的是,这既是杨广的安排,也是王氏自己的选择。
    果不其然,没过几年,皇后便早早过世了。
    现在的赵恒算是杨广自己手把手教导出来的,他相信自己亲手教导出来的孩子。
    大观元年,官家实施了新政,虽然没有提及这个说法,不过人人都赞同从大观元年开始,便是新政。
    早些年间,虽然官家的新式举措不断,可都没有系统性的改革,大观元年的这次改革,是全方位的,所以才叫新政。
    大宋境内还算平和,偶然有小打小闹的匪患,那也不足为虑。现在主要是外患,周边的大辽和西夏一直就没消停过。
    尽管辽国有了大宋的支持,可架不住金兵是真能打仗,而辽国国内已经腐朽不堪,所以勉强支撑而已。
    金国也有些其他心思,想着和大宋联合起来,一起灭了辽国,然后两国瓜分了辽国再说。
    大宋君臣一直想要收回“幽云十六州”这可是个很好的诱饵,金国君臣觉得联宋灭辽实在是个不错的主意。
    偷摸儿地派了使者前来大宋,想要和宋朝皇帝商量一下联合之事,不过这消息也不知道怎么地就传了出去。
    这下子,大辽倒是有些慌张了,若是宋金一旦联合,两面夹击,如今的大辽可真是撑不住的。
    好在大辽和南宋(宋在辽南边,是以为南宋)早就结盟,实在是有远见。
    不过若是金国条件真的比大辽优越的话,说不定宋人就会撕毁盟约,选择和金国合作了。
    对于宋人的奸诈,辽人是深有体会的,一场谈判下来,到最后一划拉,简直吃亏无数。
    可问题是,现在是自己有求于人,还能如何?只能任由宋人踩着底线的改变了两国之间的情势。
    之前都是宋人称臣纳贡,可是现在呢?竟然反了过来,只这一点,就已经让很多人称赞如今的官家是中兴之主了,贤明能干堪比尧舜,若是真的能收回“幽云十六州”的话,别说是和金国合作,哪怕是和魔鬼做买卖,宋人只怕都会尝试。
    外加上官家自从继位之后,在很多的场合里曾经说过了要收回“幽云十六州”之言。
    所以,到底该如何抉择,就是躲不过去的了……

  ☆、第65章 宋徽宗4

时间的脚步从不会因为世间诸事停留,随着“护法善神”吕惠卿的去世,大宋拉开了新了大幕。
    从大观元年到现在的政和元年,恰好五年的时间,这五年间,杨广在大宋实施了当代后世人人称颂的所谓新政。
    尽管这其中也不是没有让人诟病的,不过总体上来说,这次的新政还是成功的。
    本朝的读书人本来就多,是个人就能去参加科考,更甭提现在官家又办了印刷局,万籍堂,又开设了许多的书院学堂,读书人似乎一下子喷涌而出,参加科考之人自然是增加了许多。
    尽管官家选拔仍旧是择优录取,从严选拔,不过因为参加士子基数太大,这过关的人数自然相应增加。
    这其中,鱼龙混杂的情形便出现了。官家不得已下,颁布了“八行取士”,以孝、悌、睦、姻、任、恤、忠、和等八行为标准,保证科考士子们的素质问题,当然也是在控制参加科考的人数。
    尽管标准性质相同,不过与历史上宋徽宗的“八行取士”并不是完全一致。(宋徽宗为了达到以风俗明人伦的目的,于大观元年三月十八日,下诏以八行取士。所谓八行取士,即士人凡是具备孝、悌、睦、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