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黛玉-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的思想观念,就总有些是不合时宜的地方。”
  说完黛玉不敢错开眼神地望着皇帝,希望从皇帝的眼中看出皇帝的观点和态度,但皇帝在听完这番“大逆不道”的言论后,竟然是没有反应,没有表情的。这让黛玉很是失望也很失落。
  想了想黛玉再接再厉,试图探得皇帝底线似得道:“若圣上在小学之后,建立中学的同时,建立农学,工学,上学,以及兵学馆,将那些不能继续参加科考的学子因材施教,想来矛盾能够降到最低。”
  说完黛玉一笑道:“只不过不知圣上有何方法,能令那些掌握技能的先生们,都到圣上所建的学府来,对学子们倾囊相授?这便是第四个有待解决的难题。”
  这话很有些挑衅的味道了,但皇帝仍旧是不动声色的看着黛玉,直到王公公端着茶盘走了进来,对黛玉笑道:“这可是圣上私藏的好茶,平日里圣上都舍不得吃的,县主赶紧谢恩吧。”
  黛玉再看了皇帝一眼后,却是对王公公笑道:“不知道公公方才可曾偷吃过我的茶?”王公公一愣,赶紧委屈道:“瞧县主说的,就是给老奴再大的胆子,老奴也是不敢的。”黛玉听完哈哈一笑道:“既如此,回头我便给公公包一包我自制的好茶来。”
  黛玉说到这儿看了眼皇帝,故意压低了声音对王公公道:“就包圣上夸赞的那种,咱也眼气眼气圣上。”说完掩口一笑,王公公却是一副苦笑的模样,皇帝见此也是哭笑不得地道:“还不快谢了县主的赏赐?”王公公也只得行礼谢赏。
  玩闹过后,黛玉一边儿吃着茶一边儿继续说道:“拿兵部来说,兵士易得,将帅难求,而将帅多出自于世家大族,乃是因为世家大族方有银钱供家族子弟学兵学武。若能普及教育,分而教之,圣上何愁良才难得?”
  皇帝却不急着回答黛玉的话,反而是看着自己空荡荡地龙案,再看看黛玉手中的茶,不由对王公公冷哼道:“你这是给朕当差呢?还是给这丫头当差?”王公公被皇帝这么一说,冷汗都出来了,赶紧跪下道:“奴才永远都是圣上的奴才!”
  黛玉却是噗嗤一笑道:“公公在这儿跪着表忠心,不如赶紧给圣上冲壶好茶去,记得用圣上私藏的好茶!没得替圣上心疼的。”皇帝见此没好气地瞪了黛玉一眼,黛玉却是嘻嘻一笑不以为意。王公公此时才会意过来,自己竟然忘记给皇帝送茶水来了!
  王公公一拍脑门懊恼道:“是奴才糊涂,奴才这就给圣上泡茶去!”说完又颠儿,颠儿,颠儿地跑了出去。
  此时皇帝才展开黛玉之前给他的那张笺子,上面用工整的小楷写到:建立船队,开通海商。建收容院,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寥寥二十字,却让皇帝倒吸口凉气。
  皇帝没好气的举着手中的笺子向黛玉问道:“这就是你给朕的年礼?”黛玉微微一笑道:“正是!”那回答,干净利落,还很理直气壮!却是将皇帝给气笑了。
  皇帝没好气地问道:“建船队,哪来的银子?收容?按照你这丫头的意思,怕是老的,小的,都要收容吧?银子呢?”是啊,现在皇帝最头痛的,可不就是银子吗?
  黛玉却是不慌不忙地道:“泱泱天/朝,难道还缺了银子?不过是这银子没有被圣上调动起来罢了!”皇帝听闻此言,眉梢一挑,看向黛玉问道:“你又有何鬼主意?”
  黛玉却是一笑道:“臣女这可不是鬼主意,而是好主意!圣上要给赏赐的。”说完还略略自得的仰着白皙的小下巴,那模样说不出的娇俏可人。皇帝的眼眸不由得深了深,到底回过神来笑道:“说来朕听听。”
  黛玉也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遂敛了神色道:“如今银子大多掌握在大家氏族与商贾手中,而大家氏族那边儿……”黛玉说到这儿顿了顿神色有些黯然地道:“父亲已经为圣上想好了法子,不是吗?”
  皇帝早就知道林如海的遗折,黛玉是晓得的,遂也并不惊讶,轻轻地点了点头,便静静地听黛玉说下去。
  黛玉吸了口气才继续往下说道:“而商贾那边儿,臣女有两个想法,不知可不可行,圣上姑且听听,或许不可行也不定。”
  见皇帝点头,黛玉才道:“自古商贾地位低下,若圣上能令一两家商贾带头捐献银两,而给予赏赐为其提高身份地位,与百姓齐平,允其攻读科举,想来商贾们会趋之若鹜。再者,臣女以为,当初父亲在盐政上所实行的税法,有许多地方都是可效仿的。”
  皇帝听到这里,不置可否的看着黛玉,黛玉也不着急,回望着皇帝。等了好一会儿,见皇帝仍不说话,到底黛玉经历的事儿还是太少,有些沉不住气地道:“将来本就要提高商贾地位,又何不在此之前,拿点好处?”

  ☆、第二百五十九回 不谋而合

  感谢静泓之有猫围观的打赏鼓励,酷鱼宝宝的月票支持~还有众多给古井家黛玉推荐票的亲~谢谢你们!
  ————————————————————
  皇帝听完这句,倒是忽然大笑起来,弄得黛玉也是一头雾水。却知道,皇帝并无不悦之意。
  皇帝想了想道:“想法是好的啊,但你到底年幼了些,思虑尚有不周之处。这法子朕先留着,回头与大臣们商议后再说吧,此事不可操之过急,亦不可一蹴而就。”
  黛玉点点头表示明白,而后试探地问道:“若圣上建立学堂,可否,一同建立女子学堂?”
  皇帝一愣,原来这丫头心心念念地还没忘了这事儿啊!但皇帝却没有给出任何的答案,虽然现如今看来,黛玉在林家书院的实验算是比较成功的,但距离官立,或者全天/朝展开,还有诸多问题,还早得很呐!尤其是如今,国库当真空虚。
  黛玉见皇帝久不表态,最后仍旧不甘心地说到:“圣上何不将工部,礼部,户部,内务府等处的采购,都采用招标拍卖的方式呢?定下规矩,价钱由商家来决定,既能节省银两,又可保证质量,便是户部与内务府参股其中也是可以的啊。”
  皇帝听后点了点头,故意板着脸道:“看来你这丫头还是需要逼一逼的,如此方能想出主意来!”
  黛玉一愣,心知自己又说多了,可面上却并无多少懊恼,反而得意洋洋地笑道:“臣女能想出主意,乃是因家师与家父的教导,更是因为家中书籍广博,若是全天下百姓,都能得到臣女这般的条件与机会,相信能为圣上出主意的,定然不止臣女!”
  皇帝见此在心中笑道:这丫头究竟是聪慧过人呢?还是有恃无恐呢?或者干脆就是个傻大胆儿?皇帝不知,此时他心中的想法竟然与大皇子妃的想法不谋而合。
  皇帝想了想问道:“玉儿可是成日里呆在府中,无事可做,故而总是想这些事儿?”
  黛玉一愣,自己何时没事儿可做了?很忙的好吗?但最终黛玉仍是笑道:“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臣女又岂是那等匹夫可以比拟的?臣女父亲乃是圣上亲封的永定侯,臣女更是背负县主之名。”
  皇帝听黛玉用了“背负”一词,微微皱了皱眉头,却听黛玉继续说道:“臣女享受了平民百姓税赋的供养,自然就应当为家国天下,为平民百姓,所思所虑,为他们说句实话。若我们这些享受这供养的人,都不站出来为他们说话……”
  黛玉说到这儿停了下来望着皇帝,皇帝不由自主地问道:“怎样?”黛玉却是掷地有声地回道:“猪狗不如!”
  皇帝被黛玉所用之言辞所惊,抬头望向黛玉,连脸上的神情都没控制住。却见黛玉这句话不仅仅说得铿锵有力,更是神情肃穆。
  黛玉想了想道:“天下百姓交付税赋,难道仅仅是为了有人来统治管理他们?”黛玉知道这句话又重了,可她不得不说!于是不闪不避的望着皇帝继续道:“不!他们要的,是家园安定,要的是有所依靠。而朝廷,便是他们最大的依靠!”
  皇帝听到前面,差点拍桌子,但黛玉后面的话,却又让他冷静了下来,尤其是黛玉望着他的那双眼睛,清澈澄净。
  黛玉依旧望着皇帝的眼睛道:“国强,则民安,民富,则国盛。这便是臣女这些年所学得的,而臣女拥有学习的机会,拥有比普通百姓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臣女不敢不言!”说完黛玉起身,再次跪伏在了皇帝面前。
  皇帝看着黛玉良久,直到王公公去而复返,见着黛玉又跪在地上,心中大惊正不知该如何劝说皇帝时,皇帝却轻声叹息道:“若天下人,都能有玉儿这番胸怀,或者朕这些个文武大臣都能有玉儿这番用心,家国何愁不兴?”
  皇帝又与黛玉在御书房吃茶闲聊了一会儿,方再次领着黛玉回到皇后宫中。皇后等人都没想到,皇帝会去而复返,更没想到黛玉竟然进了御书房,且全须全尾的回来了!
  虽说,皇帝刚刚领着黛玉往御书房而去,皇后这边儿就已经派人在打探了,也知道王公公不止一次的进出御书房,没有叫禁卫,没有传宗人府,而是去冲茶。可别说其他人,便是皇后也没想到,黛玉竟然能够在御书房内与皇帝品茗同话。
  此时见着皇帝领着一脸委屈的黛玉回来,皇后在领着众人行礼后,忍不住关切地看着黛玉,轻声斥责道:“快别委屈了,也不想想,什么都敢说!你这孩子,就是在城外庄子给关傻了,往后儿,哀家瞧着,你就到宫里来陪着哀家好了,也能增长点见识。”
  皇后的话,令皇帝不满意了,这样的还叫傻,那自己宫里这些皇子公主,岂不全都是傻子?却听黛玉还很是委屈的叫道:“皇后娘娘……”这一声儿要多委屈就有多委屈,眼眶子还红红的。
  皇后顿时有些心疼地道:“好了好了,往后说话儿当心着些,可不能随便什么都说。只当买个教训。”
  皇帝听了这话儿,回过头正欲说什么,却见黛玉竟然还煞有其事地点了点头!顿时给气乐了,指着黛玉问道:“你倒是说说,朕怎地委屈你了?”
  黛玉看了看皇帝那被气黑的脸,低着头小声道:“圣上之前说了,回答得好有奖励的,可到底圣上也没给臣女奖励。”
  皇后一听黛玉这话儿,不由得哑然失笑,可更让皇后没想到的,让大皇子妃没想到的,让武郡王妃及涵迤,婉瑜也没有想到的!是皇帝竟然会回了一句:“之前不是赏你吃茶了?还是你特意指定王公公去给你拿的,朕的私藏?”
  这话儿一出,皇帝自己也反应过来,没好气地瞪了眼低头闷笑的黛玉,还有低着头使劲忍着笑意的王公公,恨恨地甩手走了。皇帝走后皇后才反应过来,不由得笑了起来。
  皇后没好气地点了点黛玉的额头道:“你这丫头!竟然敢拿圣上开涮!”皇后这话儿,偏偏又让去而复返的皇帝听了个正着,皇帝不由得再次愤然转身。
  皇后敢于说笑,旁的人都不敢,当然如武郡王妃与大皇子妃这样,到如今还完全没反应过来的,却是不算。
  武郡王妃是在心里松了口气,只在心中将此事记下,便也不再多想,也与皇后一般不再询问此事。而大皇子妃则想着:难怪人都说她聪慧过人,可见当真是有一套!她完全忘了,就在不久之前,她还在心中腹议黛玉乃是傻大胆儿呢!
  武郡王妃带着婉瑜与黛玉,留在皇后宫中用过午膳,方告辞离宫。出了宫门黛玉却不曾跟着武郡王妃回去王府,而是返回了城外的庄子,黛玉可没忘记,织儿与英莲还等着她呢。
  辞别了武郡王妃与婉瑜,黛玉在唐嬷嬷的陪同下,回到城外庄子,而此时庄上众人已经在忙碌着准备晚宴了。
  因着第二日织儿与张鑫便要启程返回南边儿,宋时与黛玉都有许多事儿要与张鑫交代,遂黛玉也顾不得许多,将织儿夫妇及宋时都请到了惜雨轩。
  织儿亲手提黛玉等人煮了茶,便欲要退出,然,黛玉却是叫住了她道:“叫你过来,可不是光让你煮茶的,你那手艺也不怎样,快且坐下,我有话讲。”
  见此,织儿看了看张鑫,又看了看眉头微皱的宋总管,依言坐在了黛玉的下手边儿,全然一副唯黛玉命从的味道。黛玉也不在纠结这座位的事儿,原本惜雨轩就不大,没得浪费时间。
  见宋总管与张鑫都正襟危坐的样子,黛玉想了想首先开口道:“原本这话儿我是不该说的,但难得你们回来了,我便不得不与你们说说清楚,回头你们也好转告张伯。另外也有书信带与武郡王爷。”
  张鑫听闻黛玉如此说来,立即起身抱拳道:“单凭姑娘吩咐!张鑫万死不迟!”
  张鑫原本就是练家子,那动作迅捷,倒是令黛玉没反应过来,还吓了一跳。不由得没好气地道:“吩咐是有,万死可不曾!我家织儿姐姐还靠着你过活呢!你死了我织儿姐姐找谁去?”黛玉也是连珠炮似的一番话,弄得张鑫也是一愣。
  织儿原本听黛玉如此说,是羞红了脸的,却不想宋时见黛玉与张鑫那模样,倒是先笑了出来。
  宋时拍了拍张鑫的肩头笑道:“好好儿坐着,听姑娘说完,别急着表态。”张鑫也是脸色微红地点了点头,坐了回去。
  黛玉见此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接着便说起了正事儿。只见黛玉神色严肃地道:“你们刚从南边儿回来,想必也清楚王爷的安排。对于行军打仗我不懂,也不多说,只两点你们记住了!”
  黛玉说到这儿停了下来,见张鑫神色肃穆地看着自己,方才继续说道:“告诉张伯,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别怕养不活,俘虏都想法子送回来,杀了既是为自己增添业障,也是浪费资源。”
  见张鑫不解地看着自己,黛玉也不解释,继续往下说道:“再者不要局限于南边儿一隅,尽可能的往北与更南的方向发展,将咱们的海域尽可能的扩大。这事儿我自会修书与王爷,请求王爷支援配合你们。”

  ☆、第二百六十回 林家的女子

  特此感谢蓝熙,杜若的月票厚爱!感谢糖198996,dmimi,三年两月,luyuzai的推荐支持!特别感谢董言声董姐姐长久以来的支持鼓励!
  …………………………………………………………………………………………………………………………………………………………
  张鑫虽是不甚明白,却仍然点头应下道:“姑娘放心,在下必定原话转达家父。”
  黛玉点了点头道:“辛苦你们了,你们放心,此事我自当为你们禀明圣上,该你们得到的荣誉,都不会少了你们的。”说完黛玉才转头看向织儿道:“你既说木棉姐姐也在南边儿,且与你们一处,你便转告木棉姐姐我的原话!”
  织儿见黛玉说的慎重,也起身一礼后道:“姑娘且吩咐,织儿定然亲自转达与木棉姐姐。”
  黛玉点头笑道:“不多,就两点,第一点是:虎儿和杨嬷嬷请郑大哥与木棉姐姐放心,有玉儿在一日,便不会有人欺侮了他们去,玉儿自当护住他们。第二点也是要与你和张鑫说的。”说完黛玉看向张鑫道:“此去艰辛,让女眷也参与训练吧!”
  张鑫一惊想也不想地道:“姑娘!听家父言及那些个训练都是姑娘亲手设计,想来姑娘也清楚是何等的艰辛,织儿她……”黛玉摇头打断了张鑫的话道:“玉儿知道很苦,可之前玉儿并未想到女眷也要跟你们出海!此去危险,艰苦点儿总比丧命好!”
  见张鑫还欲再说什么,宋时却是开口说道:“原本我要说的也是此事,没想到姑娘倒是与老夫不谋而合!”说完宋时转头看向织儿道:“你可怕艰辛?”织儿咬牙摇了摇头道:“织儿不怕!”
  黛玉含着眼泪起身笑道:“辛苦你们了!替我转达所有随行女眷,就说皇后娘娘定当为你们请功!若皇后娘娘未能替你们请功,我林慧,替你们在午门前请功!”
  宋时与张鑫具是一震!没想到黛玉会说出这样的话,宋时不由阻拦道:“姑娘可不敢说着话儿!”黛玉却是摇了摇头道:“千百年来,女眷为家国所做之贡献并不再少数,却极少得到承认,玉儿身为女子,自当为女子出一份该出的力!”
  说完黛玉看向织儿笑道:“更何况,此去犯险者,不仅仅是女子,更是有我林家的女子,是我林家的人。是我林慧的亲人!我岂能无动于衷?”
  黛玉当晚书信一封,一式两份,一份交与张鑫,令他带回南边儿交与武郡王,另一份则带在身旁,准备进宫时交与皇帝。其实黛玉知道,便是她不说,皇帝也自会知道,甚至自己与张鑫等人的对话,此时说不定也已经传至宫中,但黛玉却仍要写这封信。
  黛玉猜的不错,因此事重大,可谓是黛玉这边儿刚刚结束对话,那边儿便已经有人飞马往宫中而去。而在黛玉写信时,皇帝也已经听完了密报。
  当皇帝听到黛玉说要为随行女眷请功时笑道:“这倒是那丫头的性子。”说完皇帝挥了挥手对灰衣人道:“行了,去吧。”待灰衣人退下,皇帝不由感叹道:好一个林家的女子!
  皇帝并未将此当作多大的事儿,不过是一笑而过罢了,黛玉却是深深地记在了心里,当黛玉送张鑫与织儿离去时,黛玉再次对织儿保证道:“好生活着,回来领功!没有人可以抹杀你们的功劳!记住了,你是咱们林家走出去的,代表着咱们林家!”
  织儿一家子原本都是林府的家生子儿,虽说黛玉还了她身契,但心底仍旧自认是林家的人,如今黛玉一再承认自己,承认自己还是林家的人,是林家的女子。心中亦是非常感动,遂重重地对黛玉点了点头道:“姑娘放心,织儿不会辱没了林家的脸面!更不会丢了姑娘的脸面!”
  黛玉知道织儿是个死性的人儿,遂急忙摇头道:“我不要什么脸面,我要你们都好好儿地活着!活着回来才能给林家挣得脸面,若人都没了,脸面要来何用?”
  在依依不舍中,张鑫带着织儿再次策马南下,而英莲听着黛玉对织儿的话,心底不是没有羡慕的。自己也是从林家走出去的,虽说如今找回了父母,找回了姓氏,甚至自己已经架作冯家妇,但自己,仍旧是从林家走出来的!
  英莲不由在心底不住地对自己这样重复着,但显然黛玉并未如此想,很客气的令林德为冯渊与英莲备下客院安心温习后,黛玉便领着唐嬷嬷与大小丫鬟回了城,再次将这庄子留给了林德夫妇打理。
  临行前,黛玉去找了杨嬷嬷,说起了虎儿的事儿,杨嬷嬷想也没想就提出想要南下姑苏照看虎儿。
  原本林家书院是不允许这般的,可到底黛玉不忍看杨嬷嬷如此担忧,还是修书一封与族长林涛,且命静儿与云翠随侍一旁,又给老管家去了书信让代为照顾,这才命林德遣人送杨嬷嬷一行返回姑苏。
  如此单留下罗姑姑未免孤单,遂黛玉此次进城,便将罗姑姑一同带在了身边儿。庄子里只留下林德家的与孙嬷嬷打理。
  孙嬷嬷曾经还有过争权之心,不想这些年不再争权,黛玉却是越加的信任她,此时回想不由感概万千,杨嬷嬷走时,更是洒泪相送,较之黛玉,孙嬷嬷竟是更加的舍不得这位老姐姐。一路送出了京城,送到了通州码头,才难舍难分的回了庄子。
  黛玉回到武郡王府最高兴的自然莫过于武郡王妃与婉瑜,但她们都没想到的是,黛玉回府当天就先去宫门前递了牌子,要进宫问安。其实黛玉是可以不递牌子直接进宫面圣的,但黛玉却并未如此做。
  皇帝得知黛玉递了牌子求见后,不由对皇后笑道:“朕知道这丫头所来何事,皇后应下便是,难得那丫头还记得规矩。”说完也不顾皇后诧异的眼神,哈哈的笑了起来,看得出皇帝还是很高兴的。
  然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黛玉在大年初一于皇后宫中所言,竟然还是传了出去,这也令原本等着黛玉去凤藻宫,然而却被黛玉给忘记了的贤德妃元春,暗暗心惊不已。
  在皇帝面前如此口出狂言,不仅没有被责罚,竟然还被带到了御书房内——吃茶!?元春想要不信,可这事儿知道的人不少,便是皇后要禁口,也未能完全禁住。当皇帝知道后,虽说也很是不喜,却到底没有多说什么。
  如此以来猜测黛玉乃是皇帝禁脔之人竟是越来越多。侯侧妃与鸿时得知后,更是暗自庆幸自己发现的早。对于黛玉,倒是越发的敬而远之了。在以后的几个月中竟未曾再为难与她。
  黛玉在于罗姑姑商议后,在京城热闹地面儿上,购下了一间铺子,这原本是饭庄的铺子,在被黛玉设计整改后,成了一间定制衣铺。倒不是黛玉不愿养着罗姑姑,也不是罗姑姑缺了那点子银钱,而是罗姑姑实在是闲的难受,不过是找个事儿做罢了。
  然而京城中不仅达官贵人,便是皇室宗亲得知,这是黛玉与涵迤公主所开,由黛玉的师傅,曾经的宫廷绣娘罗姑姑主持地铺面,都争相前来捧场。
  即便黛玉这间叫做《容云霓裳阁》的铺子,收费是极高的,在别家儿,做十件儿衣裳也抵不上在这儿做一件儿,但京中命妇贵女,宗亲女眷们仍旧趋之若鹜。一则是款式面料极为考究,二则绣工乃是当真的好。
  当然这些个贵女也好,命妇也罢,便是宗亲们也都不知道,款式是黛玉闲来无事儿设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