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黛玉-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黛玉摇头苦笑半晌方幽幽地叹息道:“我只是太意外,没想到罢了……”神情是说不出的寞落。
  涵迤听黛玉如此说心中松了口气,横了黛玉一眼笑道:“这有什么没想到的?都十五的大姑娘了。”说着涵迤顿了顿,很是认真地道:“好歹你们打小认识,轩哥儿人不错……”
  黛玉却是苦笑着轻声应道:“涵迤姐姐说的是,可我……我没想这么早成亲……”说到这儿黛玉忽然转头目光灼灼地望着涵迤,小心地问道:“涵迤姐姐说,这事儿还有转机吗?”
  涵迤没好气地横了黛玉一眼,哼了一声问道:“你当父皇说的话儿是什么?那是金口玉言,说出口那便是圣旨!”说完涵迤猛地想到什么,有些紧张地压低声儿试探道:“玉儿,你不会是想,抗旨吧?”
  黛玉一愣,深吸口气,很是低落地叹息道:“圣上跟娘娘都是一心为我好的,玉儿岂能这般不知好歹?只是如今,”黛玉转头看了看涵迤,低声道:“如今,林家就只剩下我一人儿了,又没个兄弟什么的……”
  涵迤听黛玉如此说,点了点头想要宽慰两句,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得伸出手搂了搂黛玉,而黛玉显然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不由问道:“涵迤姐姐知道大皇子殿下今日怎么没参加宫宴吗?”
  听黛玉提起这话儿,涵迤神色暗了暗,左右扫了眼,将声音压得更低了些,有些沮丧地道:“不知大皇兄做什么去了,好些时日没见着他。母后也不让问,我瞧着母后跟大皇嫂的神色也不太好,便是父皇,好像也很是担忧。”
  黛玉知道,皇后不让问,定有她的缘由,故而也不再多问。当晚黛玉留宿在了宫中,皇后安排她与涵迤公主一道,住在涵迤公主未出阁时居住的琼华宫。第二日黛玉给皇后请安辞别后,方回到贾府。
  黛玉被赐婚的消息,一早就传回了贾府,别说王熙凤贾琏这管着府里大小事务的两口子,便是贾老太太也都收到了消息。
  对于黛玉要嫁入承恩公府,贾老太太虽说心中颇有遗憾,却也寥感欣慰,至少自己府上便与承恩公府是扯上了关系。
  但对于王夫人而言,虽然之前去探望元春时,元春便已经点明黛玉的婚事皇帝已有安排,可到底是自己的算计落空了。再次见到黛玉,心中不免就有了情绪。黛玉很是敏感的感受到,王夫人对她的态度再次转变,继而一想,却也猜了个*不离十。
  回到暖香坞梳洗后,黛玉找来了唐嬷嬷商议着想要回去庄子上的事儿,唐嬷嬷想了想笑着支招道:“这事儿老奴倒是有两个法子,要么县主进宫求了皇后娘娘懿旨,让你回去庄子上待嫁,要么去信让王府来接您都是可行的。”
  黛玉听唐嬷嬷如此说,不由皱起了眉头,这两条路她一个都不想要,不说别的单是为了这样的小事儿进宫请旨,就有些小题大做,再者皇后娘娘如今正烦心呢。至于武郡王府……
  黛玉想到那几位侧妃庶妃,就不由头痛,不由挥手道:“我在想想吧,此时也不很急。”
  黛玉刚说完,外边儿便听芷萱笑道:“鸳鸯姐姐来了!”又听芷萱问道:“鸳鸯姐姐怎地这会子就过来了?”外边儿正说这话儿,安儿便进来回禀,黛玉已然听到,不待她说完,便笑道:“既然是鸳鸯姐姐来了,便请她进来吧。”
  话音刚落,又听芷萱笑道:“琏奶奶怎地也来了?”黛玉一挑眉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唐嬷嬷,苦笑着起身迎了出去。
  王熙凤一身大红蓝边儿百吉衫子,罩着宝蓝葫芦纹缂丝比甲,身后跟着梳了妇人头的平儿及小红,站在院儿里正与鸳鸯芷萱说话儿。
  黛玉见了忙上前见礼,亲自引了她进屋里坐下。鸳鸯便也跟了进来,只是不坐,站在一旁笑道:“还没恭喜林姑娘。”刚说完王熙凤便横了她一眼道:“还叫姑娘呢?圣上可是赐了字,往后啊,得叫玉林县主了。”说着便笑了起来。
  黛玉颇为无奈的笑笑,也知道王熙凤这是真心高兴并非打趣儿,倒也不好说什么。
  鸳鸯被王熙凤这么一打断,顿了下笑道:“瞧奴婢就是个笨的,奶奶说的是。”说着又再次给黛玉行礼道:“奴婢恭喜玉林县主,得了圣上赐婚,觅得好夫婿。”
  黛玉虽说早已知道这事儿瞒不了,可此时听鸳鸯提及,面儿上也是微微发烫,心里颇为无奈的笑了笑。
  王熙凤见此挑了挑眉笑道:“瞧瞧,还不好意思了。”说着压低了声儿笑道:“你哥哥知道了,不知多高兴,一个劲儿的催着我赶紧过来。说是圣上日子定的急,妹妹过往定也没个准备,让我帮衬着整理嫁妆。”
  鸳鸯一听王熙凤这话儿,笑道:“老太太也是这么个意思,说是要给县主准备嫁妆,搬了好些个箱笼堆在屋子里,又知道县主向来是个有主意的,遂遣了奴婢来请县主过去瞧瞧。”
  王熙凤一听这话儿,挑眉笑道:“如此倒是我耽搁妹妹了,不若我陪着你一道过去,回头也好跟爷有个交代。”
  黛玉叹了口气,对鸳鸯笑道:“刚从外祖母屋里回来,我也没个收拾,鸳鸯姐姐不若先去回了外祖母,我一时便过去,也省的她见姐姐久不回去,以为出了什么事儿。”
  王熙凤一听这话儿,知道黛玉是要打发了鸳鸯,遂笑道:“既如此鸳鸯便先回了老太太去,只说我在这儿耽搁了妹妹,一会子我陪着妹妹过去,再跟老太太赔不是。”
  鸳鸯也是个灵巧的,自然听明白了黛玉的意思,抬眼看了看王熙凤,见王熙凤冲她点了点头,方笑道:“既如此,奴婢便先去回了老太太,给县主及奶奶泡了好茶,等着你们过来。”

  ☆、第三百四十八回 侯府备嫁

 
  王熙凤见黛玉打发走了鸳鸯,胳膊肘撑在桌面儿上,打量了一圈儿黛玉的屋子,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笑道:“园子漂亮是漂亮,就是这屋子还是太仄憋了些,别说来俩人,便是多放点儿东西,也没地儿。”
  黛玉听王熙凤如此一说,也不转弯抹角挑了眉笑道道:“所以玉儿想着回庄子上去,嫂嫂可得帮着我。”
  黛玉话音刚落,王熙凤便坐直了身子,瞪圆了眼道:“什么时候的事儿?”黛玉不明白王熙凤为何如此神情,不由顿了顿看了边儿上伺候着的芷萱一眼,芷萱默默地点了头守在了屋外。
  屋内便只剩下了唐嬷嬷,王熙凤与黛玉三人,见唐嬷嬷欲要又止,黛玉安抚地笑道:“嬷嬷也不是外人。”听黛玉如此说,唐嬷嬷眼中不由露出笑意,脸上也带了一丝笑容。
  见王熙凤有些着急,黛玉笑道:“也不瞒嫂子,圣上赐婚原本在我意料之外,但既然圣上已经发了明旨,怕是也没法子了。可到底我是林家的姑娘,总没有在贾府待嫁的规矩。”
  黛玉见王熙凤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才接着道:“可这话儿,却是不好跟外祖母说。外祖母年纪大了,我母亲又去得早,不能在跟前儿尽孝,没得还让老人家为这事儿闹心的。”
  王熙凤听黛玉说完,冷冷一笑,伸手点了点黛玉的脑袋道:“你当她会因舍不得你而闹心?”黛玉也不躲,只咧嘴一笑。
  王熙凤见此叹息道:“不过是想借着你从贾府出嫁,好跟承恩公府扯上了关系。”说完还恨铁不成钢的瞪了黛玉一眼道:“再说了,到时候你的嫁妆,谁知道是林姑父原来给你准备的?还是内务府出的?亦或是武郡王妃贴补的?”
  王熙凤说完,脸上不屑之意更浓,瘪嘴笑道:“不知道的,怕都会以为是贾府给你置办的吧?”
  黛玉见自己想到的王熙凤都想到了,遂也打蛇随棍上地挽了王熙凤的胳膊道:“所以我想着还是回我城外的庄子上好。”
  王熙凤像是气急了,深深地吸了口气才忍了下去,压低声儿道:“你既是林府大小姐,为何不回永定侯府去?难不成是名不正言不顺?”说完便直直地瞪着黛玉。
  黛玉倒是一愣,好半晌自己才笑了起来,回过头看向唐嬷嬷,却见唐嬷嬷也是一脸的无奈。二人竟是都将这一茬给忘了。只想着城外庄子,竟是忘了城里永定侯府,才是自己的家。不由感激地对王熙凤笑道:“还是嫂嫂想的周全。”
  王熙凤也不领这功劳,只叹口气道:“这话儿是你哥哥让我给你带来的,先前鸳鸯在这儿也不好说,原想着过一二日再跟你提的。”听说是贾琏的意思,黛玉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心中更是觉得暖意融融的。
  姑嫂二人有闲话了几句,便在丫鬟媳妇儿婆子的簇拥下,去了贾老太太的上房。
  见黛玉跟王熙凤联袂而来,早已等候在外边儿的琥珀当即笑道:“可算是把两位等来了。”边说边掀了帘子,将二人让了进去。
  贾老太太屋里果然如同鸳鸯说的那般,大大小小的箱笼摆了一地,纵是见惯了好东西的黛玉与王熙凤,也不由愣了愣,从瓷器到摆件,从首饰到衣料,林林总总摆了一大摊子不说,贾老太太跟前儿的炕桌上更是敞着两只大匣子。
  贾老太太鼻梁上架着八十大寿时,黛玉令人打磨的一副墨玉百宝水晶眼镜,正在仔细的翻看这册子。见黛玉进来便伸手笑道:“玉儿快过来瞧瞧。”
  黛玉看了王熙凤一眼,依言上前坐在了贾老太太身侧笑道:“外祖母这是打算做买卖呢?”贾老太太一愣望向黛玉,黛玉笑着指着屋子中间儿那些个打开的箱笼道:“不然怎么连摊子都摆上了?”
  贾老太太一乐,笑道:“你这狭促的丫头!老太婆给你挑嫁妆呢!你还来打趣儿我。”说完瞪了黛玉一眼,将手里的册子推到黛玉跟前儿道:“玉儿快瞧瞧,有什么喜欢的,单独列了册子,还有那田……”
  贾老太太尚未说完,黛玉却是坐正了身子,很是认真地道:“外祖母这是做什么?没得让人说林家如今连嫁女儿的物什儿都拿不出来了。外祖母到时若要给玉儿添妆,玉儿自是感激的,但如今这般,玉儿却是不能受的。”
  贾老太太见黛玉那神情,不由皱起眉头道:“你父母去的早,我做外祖母的给你置办嫁妆怎么了?谁还能说什么不成?”
  黛玉心中无奈,却不得不做出一副娇羞的模样,靠上贾老太太的身上,轻声说道:“外祖母的心意,玉儿明白。可到底玉儿是林家的姑娘。”说完怕贾老太太再说别的,接着说道:“再说了,母亲在世时就给玉儿准备着呢,玉儿想用母亲准备的那些。”
  贾老太太听黛玉说她的嫁妆是贾敏准备的,不由顿了顿,好半晌在黛玉以为贾老太太松口的时候,贾老太太却是哑着声儿道:“你母亲疼你,你也念着你母亲的好儿,外祖母自是高兴的。只你母亲去了这么些年,怕是有些也不适用了。”
  贾老太太说得委婉,黛玉也是故作为难地道:“县主出嫁也是有定例的,到时候母亲准备的,后来父亲添置的,再加上义母给的,内务府的,还有各位长辈的添妆,怕是要僭越了。”
  说完见贾老太太还要再说,黛玉准备来剂猛地,便笑道:“圣上赐婚的时候,先说了玉儿是永定侯府的姑娘,再说的武郡王府,如此玉儿怕是过两日便要搬回永定侯府去才是,不然怕是圣上与娘娘也要不高兴了。”
  果然,听说黛玉要搬回永定侯府,贾老太太的心思立刻转了过来,也不顾不得嫁妆不嫁妆的了,这两年贾府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前儿自己过八十大寿,王熙凤还借着给自己积福的名头,放了一大批人出去呢。
  贾老太太抓着黛玉的手,急声问道:“玉儿这是不陪外祖母了?”黛玉安抚的反握了贾老太太的手,状似随意地道:“也不急在一时半刻的,虽说每月都令人打扫了,到底是空了好些年,正准备命人回去拾掇呢。”
  贾老太太一时说不出什么话儿来,只抿着嘴盯着炕桌上的匣子,也不吭声儿,王熙凤见此上前笑道:“哎哟哎,老祖宗您还怕这么些好东西没人要啊?林丫头不要我要啊。”
  贾老太太瞪了她一眼道:“你林妹妹父母去得早,我这是心疼她,哪儿哪儿都有你这皮猴儿的事儿!”
  王熙凤也知道贾老太太的心思,遂安抚道:“老祖宗还怕人亏待了林妹妹不成?到时您亲自去给林妹妹张罗,您可是林妹妹的亲外祖母,谁还能说什么不成?便是武郡王妃怕是也说不出什么来,还得请了您做那主位。”
  贾老太太一想也是这么回事儿,遂勉强点头道:“既是这般,玉儿也该瞧瞧,有什么喜欢的,只管挑了去。”
  黛玉松了口气,面儿上却是不显地笑道:“外祖母这是舍不得好的给玉儿呢?玉儿年纪小,见识浅薄,哪里就比得上外祖母的眼光?”贾老太太听黛玉如此说,心里到底是好了些,点头道:“你这丫头,就是嘴甜,行了外祖母给你挑好的。”
  贾老太太没有想到,黛玉说遣人回去拾掇,不过十来日便有家人来禀收拾妥当了,心中顿时起了悔意,却又见黛玉去意已决不好强留。王夫人得知瘪了瘪嘴道:“这会子便想着和咱们府上撇清关系呢!”
  贾老太太顿时不满地瞪向王夫人道:“她父亲的爵位,圣上既然没有收回去,她待嫁自然只能在侯府,哪有住在亲戚家的道理?便是圣上的颜面也不好看,到时候娘娘在宫中能好过?”
  王夫人一听这话儿,心中一禀,不再说话。黛玉则是带着大小丫鬟嬷嬷婆子,大张旗鼓的回了阔别已久的永定侯府。
  重返阔别多年的永定侯府,别说孙嬷嬷等人,心中激动,便是黛玉,也不由得红了眼眶,尤其是去到林如海养病时住的屋子,更是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这也是为何她一定要搬出去的缘由。
  唐嬷嬷见此皱了皱眉头,却到底不好说什么,孙嬷嬷却是上前红着眼眶宽慰道:“姑娘如今要嫁人了,回到这里老爷太太见了,心里只有欢喜的。姑娘可不兴这般难过,没得让老爷太太也不安生。”
  黛玉抬头看了看孙嬷嬷红着的眼眶,点了点头道:“你们都出去吧,不必守着我。我想一个人静静,回头将行礼的收拾好了,就给姑苏那边儿递个消息。两位林伯跟了林家几辈人,如今我要嫁人了,总是要知会一声儿的。”
  孙嬷嬷听了忙点头道:“对对,是这话儿,还有张总管跟宋总管,那边儿也要差人去通知的。”芷萱笑道:“嬷嬷糊涂了!张爷跟着武郡王在南边儿,宋总管跟着姑爷一道在西北,害怕他俩不知道啊?”
  芷萱声音清脆,话语欢快,不难看出,自己身边儿这些人对于这场婚事,都很是满意的,黛玉有些无奈的笑笑,挥手打断了孙嬷嬷要说的话,有些疲惫地道:“都出去吧,我静静。”
  众人见黛玉神色厌厌的,具是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唐嬷嬷不免有些悬心,却到底没人在说什么,都悄悄地退了出去。
  出了屋子,孙嬷嬷才指点芷萱道:“王爷那边儿自然是有圣上的人通报,新姑爷那边儿也有人传旨,但张总管,宋总管这边儿,无论如何,都该咱们自己人去知会一声儿,这也是尊重!咱们姑娘将来仰仗他们的时候,多着呢。”
  说着孙嬷嬷回头看了看已经关上的房门,叹了口气方去收拾行李。芷萱听孙嬷嬷如此说,才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不由吐了吐舌头,安分地守在了门外。唐嬷嬷因着心中有事儿,遂也不再多说什么,进了后院。

  ☆、第三百四十九回 各自归来

  姑苏林府收到黛玉定亲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中旬,老管家林忠林义兄弟俩,那是高兴地连夜收拾行李,林忠拍着自己弟弟林义的胳膊笑道:“总算到了地下也能跟老爷交代了。”说着眼眶中,便已含了热泪。
  林义也是点了点头红着眼眶笑道:“咱们得收拾收拾,去给姑娘送嫁才是,可不能让人瞧轻了咱们姑娘,以为咱们林府没了人。”说着林义便嚷嚷道:“林德他娘!快去收拾东西!”
  林忠摇头笑道:“你呀!几十岁的人了,也不见有点儿长进。”说着还瞪了林义一眼,林义也只是呵呵地笑着。
  林忠见此,一面吩咐人去林氏族地通知林氏族长,毕竟在林忠心里,既然林如海去了,那林氏宗族方才是黛玉的靠山,林氏宗族出了个县主,还被圣上赐婚了,自然是要请了族长出面儿的。
  另一面,虽然黛玉离开老宅多年,但她当年可是留下不少东西在老宅,这些年,林忠林义两兄弟,守在这里哪儿也不去,也就是因为知道这事儿,一心为黛玉守着东西,此时黛玉即将出嫁,林忠林义便商议着是否要将这些个东西起出来,给黛玉送去。。
  正巧林氏族地那边儿也收到消息,过来商议送嫁事宜。老族长甚至还亲自前来。对于黛玉有了归宿,无论是老管家,还是老族长,心中都很是高兴。
  不出两日,林忠林义俩老管家,便顾好船只,收拾好家什物件儿,尤其是当年被黛玉沉在荷塘里的大箱子一一打捞了上来,搬运上船,与老族长派来的长子长媳作为送亲的人,一起杨帆北上。甚至杨嬷嬷收到消息后,跟了过来。
  这时的莫轩,早已收到圣旨,更是满心喜悦地带着十来名护卫,与宋时策马疾驰,进入到了甘陕地带。
  永定侯府大门再次打开,知道玉林县主在此待嫁,各府女眷纷纷登门拜访,罗素娟更是在黛玉回府第二日,便以黛玉老师的身份,****过府看望黛玉,贾老太太亦是****遣人过来探望,邢夫人也暂留京中,带着巧姐儿过来陪着黛玉。
  但无论是姑苏林氏,还是老管家他们,亦或是黄府、贾府以及永定侯府众人,谁也没有想到,此时此刻,一场暴风雨正降临在皇宫内苑。
  九月十三,原本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皇后娘娘却见到了她生龙活虎秘密出京的长子,人事不知的被悄悄送回了宫中。紧皱的眉头,乌青的脸,惨白的嘴唇,满头的汗珠。若非微微起伏的胸膛,皇后甚至看不出,他还活着。
  皇后当即两眼发黑晕了过去,若非身边儿嬷嬷眼疾手快,彩娥宫婢更是反应迅捷,怕是皇后娘娘便要倒在地上。
  大皇子妃,身后跟着十来个宫婢与抱着皇长孙的奶嬷嬷,站在大皇子承德榻前,不敢相信,眼前这人便是当初笑着对自己承诺,中秋之前一定回来的大皇子,自己的丈夫。
  大皇子妃呆呆地站在榻前,目光呆滞地望着昏迷不醒的大皇子,就连皇后娘娘晕倒,身后乱作一团,竟也是不知。
  “大皇子怎样了?”一阵浑厚低沉的声音,在静寂的宫中响起。一身朝服,从来淡定从容的皇帝,此时阴沉着一张脸,大跨步地走了进来。
  地上趴伏这一群太医院的御医。具是低着头,瑟瑟发抖。便是皇后跟大皇子妃身边儿的宫婢内侍,也都赶紧跪地相迎。皇帝却没心思理会这些,刚跨进偏殿,便见两位嬷嬷正将皇后扶到软榻上,而大皇子妃既不行礼也不回避,只用背对着自己。
  皇帝原本紧锁的眉头,更是挤出了一个深深地川字。挥了挥手,王公公立即小心翼翼的上前,换了大皇子妃两声,大皇子妃却是愣愣地站在哪里一动不动。
  皇帝看了眼皇后,问道:“传太医!皇后怎样了?”此时方有太医送地上爬起来,跌跌撞撞,颤颤巍巍地跑进来,跪伏在地上,眼睛盯着地上的大绒毡毯,隔了绢子给皇后诊脉。
  皇帝却已经站在了大皇子承德的榻前!别说皇后会晕倒,此时便是皇帝自己,也觉得眼前发黑,天旋地转的。
  好半晌皇帝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干涩冷凝地道:“宣大学士黄景觐见!”王公公一个激灵,也顾不得边儿上木愣着的大皇子妃,看了眼大皇子妃身后的嬷嬷,便疾步跑了出去。
  皇帝回头看了眼那群趴伏在地上的御医,闭了闭眼,冷声道:“给朕保住大皇子的命!否则朕以尔等项上人头陪葬!”说着便狠狠地一脚踢翻了榻前的鼓凳。
  大皇子妃被翻滚的鼓凳一幢,方醒过神来,“啊!”一声凄厉的哭声后,大皇子妃便人事不知的倒了下去。
  看着皇后尚未醒来,大皇子妃又倒了下去,皇长孙还躺在襁褓中,被瑟瑟发抖的奶嬷嬷搂在怀里。皇帝咬紧了牙槽,闭了闭眼,黄季云已然成了皇帝心中最后的希望……
  此时的黄季云,正在书房中,翻箱倒柜的挑选这给黛玉准备的陪嫁,什么法帖,名画,古籍,什么摆件儿,珍玩,那是林林总总翻了几箱子出来。
  黄孟雪偶然经过,看见后挑眉笑道:“你侄儿娶妻,侄女儿出嫁,也没见季云如此舍得?”黄季云回头拍拍手笑道:“那不是有兄长您在么?季云怎敢越俎代庖?”黄孟雪摇头笑道:“你就不打算给你将来的儿子留点儿?”
  黄鸡挑了挑眉却是并不说话,黄孟雪见此问道:“四弟妹也没意见?不劝劝你?”黄季云很是得意地笑道:“玉儿可不光我一人的徒弟。”黄孟雪见此方醒悟过来,摇头苦笑道:“得,季云拿玉儿当亲生女,我这个做师伯的也不能小气了。”
  黄季云掸了掸衣袖,挑眉笑道:“那让弟弟我上大哥书房挑两件儿?”黄孟雪被噎得一顿,正欲说话,却见一个小厮跌跌撞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