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黛玉-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婉瑜扭头看向黛玉时,眼中的惊讶还未掩去,直摇头道:“真正是暴遣天物!”说完自己也笑了。
  请了婉瑜在竹圈椅中坐下,黛玉便对芷萱吩咐道:“果子性凉,煮了枣茶来方不伤脾胃。”芷萱领命下去,婉瑜便挥手让身后跟着的四大丫鬟和刘嬷嬷都退了出去。
  黛玉不明所以,却仍对杨嬷嬷道:“嬷嬷与刘嬷嬷又是许久不见,何不去罗姑姑处闲聊歇息半日?”杨嬷嬷看了看婉瑜知她俩有话要说,遂点头笑道:“如此也好,姑娘切记莫要贪凉。”见黛玉点头,方退走。
  锦儿一见所有人要么被屏退出去,要么被支走,自己站在这里便有些突兀,心念急转间不等黛玉开口打发,便对黛玉道:“前儿瞧着西边儿那《观阁》景致不错,莫不如我去拾掇一番,午间便在那处摆饭?”
  黛玉明白这是锦儿找由子出去,也不阻拦,点头道:“那处极好,我听父亲说过,你先去打扫一番,熏了茉莉香,安上冰盆。”锦儿应是正欲退出,又听黛玉道:“那番柿子厨房可还有?寻个儿大的去皮切两个来,撒上冰糖末子。”
  锦儿退出后,屋内便只余黛玉二人。之前人多,黛玉见婉瑜笑容勉强并未询问,如今却是要问一问才好。遂拉着婉瑜的手道:“姐姐有心事,一来玉儿便瞧出来了,只不知玉儿可能为姐姐分忧,便是不能说出来,心里也会好受些。”
  婉瑜拍了拍黛玉的小手,叹了口气却不知从何说起。黛玉想了想便又道:“人心便如那废纸篓子,装满了废纸,哪里还能装别的了?莫不如倒了去,心中也畅快些。”
  见黛玉如此安慰自己,婉瑜不由得笑了笑,最终仍是颦起眉头,看着桌上的果子轻轻地道:“此次回京原以为与往年一样,年节后便可归去,却不知祖父为何留了我们在京里,前些日子更是给哥哥定了门亲事。”说到鸿锦的亲事婉瑜便直叹气。
  黛玉睁大了眼不解的看着婉瑜道:“婉姐姐莫不是怕世子娶亲后便不再疼你?”婉瑜没想到黛玉会作如此猜想,不由得也是一愣,随后仔细观察黛玉神情不见有异,遂叹了口气道:“哪里就那般了?”说完这句,婉瑜张张嘴竟是没有下文。
  黛玉知道家家都有难念的经,猜想恐怕王妃与老王爷意见不合,此事却不是她可以参言的。遂笑道:“不是这般那婉姐姐今日直叹息作甚?没得往后有了世子妃疼姐姐的人更多呢。”
  听黛玉如此说,婉瑜却不搭话,只静静的瞧着她,黛玉被瞧得很是不得劲,遂抬头看向婉瑜问道:“难道我脸上有花儿?”说完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
  婉瑜却是笑道:“玉儿这张脸那里是有花儿,竟是比花儿还美呢!只不知将来便宜了那家小子!”
  黛玉一听此言红了脸道:“纵是真如姐姐所言这般,那姐姐也定是在我前头!不问姐姐将来便宜了谁去,姐姐倒是问起我来了。”说完将一块果子塞在了婉瑜嘴里。黛玉不知婉瑜见她如此,只觉嗓子眼都苦了起来,却是无人可以述说。
  原来早在俩月前,老王爷为世子鸿锦定亲之时,世子鸿锦便极力反对,只道自己尚且年幼等等,找了诸多理由,可胳膊哪里能拧过大腿?到底世子鸿锦还是与苏家姑娘定了亲。
  原本以为此事成定局,谁想前日黛玉入京的消息不知怎地就传到了世子鸿锦耳中,他竟是首次喝的酩酊大醉,婉瑜去瞧他,他竟拉着婉瑜不放手,嘴里还不停的嘀咕,婉瑜不知他说些什么,靠近一听竟是不住的唤着:玉儿!
  这玉儿不是黛玉还能有谁?这事儿如今府中尚无人得知,若传了出去可怎么得了?!婉瑜心中焦急,昨日便欲过来。
  王妃不知婉瑜心中所想之事,还笑曾道:“纵是与林家姑娘再亲厚,哪里有人家刚到头一天就去拜访的?她上京来总得先去拜见她外祖母,可惜我没有两个儿子,你那些个庶弟竟是都配不上她,不然讨了她家来,每日与你一块儿!”
  这话听得婉瑜是心惊肉跳!若真那般,只怕哥哥要不好了!如此婉瑜哪里还敢露出丝毫焦急?只得笑道:“那些个庶弟虽说也是我亲弟弟,可到底我是舍不得将玉儿妹妹给他们的,别糟蹋了玉儿妹妹。”
  说完婉瑜背心都感觉湿透了,如今想来竟是那般狼狈。看着黛玉,婉瑜竟是难得的没有了玩耍的心思。
  在《观阁》请婉瑜吃了一顿清淡的午膳。之所以说是清淡,乃是因为近日婉瑜竟然只动了几筷子素菜,鱼虾之类竟是一动不动。在南边儿长大的她们都是极爱鱼虾之物的。
  饭后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婉瑜便告辞离去,黛玉很是不解,多次挽留竟是不得。
  婉瑜微微笑道:“今日算是过来认个门,往后有的是时间过来。你刚到京城,很不急与这一时,等有姐妹下帖子,我带你一块儿,你可不许拒我!”
  婉瑜走后,黛玉仍呆呆的站在门口,杨嬷嬷见此问道:“怎么了?可是县主遇到什么事儿了?”
  听到杨嬷嬷的声儿,黛玉方回过神来,有些茫然的看着杨嬷嬷,却什么话也没说。黛玉习惯性的挽着杨嬷嬷的胳膊,将小脑袋靠在杨嬷嬷的胳膊上,一路走回院子。
  这样的黛玉实在少见,杨嬷嬷不由更加好奇,遂又追问了一遍,黛玉才细细将今日婉瑜到来后所言学了一遍。
  听完黛玉的话,一旁的锦儿也是一脸的诧异,而杨嬷嬷却是皱起了眉头,有些不敢置信,又有些复杂的看了看仍旧茫然的黛玉。
  杨嬷嬷不由得摇了摇头叹息道:“别想那么多了,既然世子定亲,县主告诉了你,便该提前准备份得体的礼物,到时以林府的名义送出才是。”
  杨嬷嬷特地强调了“林府”,黛玉不由得在心里思量了起来,往常与婉瑜兄妹来往,都是以个人的名义,通常是年节或生辰,婉瑜送来礼物,世子和莫轩皆会随一份,自然回礼时便也有他们的一份,但却从未以林府的名义给武郡王府送过什么礼。
  见黛玉也不说话,只皱眉沉思,杨嬷嬷也很是心疼,暗道:玉儿不过十岁,怎就遇上这样的事儿了?或许是我想岔了也不一定。可若是如此婉县主今日表现就更为奇怪了……
  锦儿虽说比黛玉大上不少,却也没经历过感情之事,如何能猜到其中原委?见黛玉皱眉沉思,杨嬷嬷也皱眉思索,不免觉得二人小题大做了些,可如今却也不敢出声打扰了二人。

  ☆、第一百零二回 不是世伯

  午觉睡得很不安稳,黛玉总是翻来侧去。杨嬷嬷见此也只能摇了摇头,知道黛玉早慧,心中却希望她不要想明白,这样的事终归不是好的。
  但杨嬷嬷的祈祷显然没被大神们听见,黛玉在翻来覆去很久之后,突然坐了起来,脸色有些苍白,目光有些涣散,额头的汗珠子,顺着脸颊滚落下来,身上的衣衫早已湿透。
  含笑原在一旁一边打着瞌睡,一边摇着扇,黛玉突然坐起来可是吓了她一跳。又见黛玉如此神情,更是慌了神的喊道:“姑娘,姑娘你怎么了?锦儿姐姐快来呀!”
  不待黛玉回神应答,含笑已经换乱的唤来锦儿,锦儿本在外间儿做着针线,一听含笑如此慌张的呼唤也是慌了神,连针线篓子掉地上也顾不得了。
  听了含笑的呼喊声,黛玉已是回神,抬头看了眼含笑,不似往常或微笑安抚,或低声轻责。黛玉有些呆滞的对含笑道:“去请了杨嬷嬷过来。”
  锦儿跑进来正好听到黛玉的话,也是一脸紧张的上前问道:“姑娘这是怎么了?”言罢便看见黛玉一头一脸的汗,且脸色也不太好。她是没见着黛玉刚坐起来那会儿的脸色,现在已经好太多了。
  又见黛玉衣衫湿透,忙道:“杨嬷嬷哪儿一会儿去也是可以的,先给姑娘烧了热水,找出换洗衣裳,这出了一身的汗,若不沐浴一番仔细着凉。”
  可黛玉却突然一把抓住锦儿忙乎的手道:“现在,立刻,马上!去找杨嬷嬷。我这里没事儿,打盆热水来擦擦就好,不必沐浴。”说完自己下了凉塌。
  锦儿也是一愣,似乎到了京城姑娘变了很多,这样的情绪是以往没有过的,锦儿不由得有些心惊,姑娘怕是遇着什么事儿了!如此锦儿也不敢在耽搁,转身出了门,让寄春跑了一趟杨嬷嬷屋子。
  杨嬷嬷如今与黛玉本就住在一个院儿里,今日午休也是不太踏实,方才含笑那惊慌的呼声早已惊醒了杨嬷嬷,此刻正欲往这边儿来,可巧寄春跑了进来道:“姑娘请杨嬷嬷过去。”
  杨嬷嬷听后心便往下一沉,到底还是被她想明白了!一时却是踌躇起来,要怎么和她说呢?又能说什么?该说什么呢?
  杨嬷嬷一边儿想着一边儿往黛玉屋里过来,一路上便总是在不住的叹息,瞧得寄春也很是好奇,却又不敢询问杨嬷嬷。见杨嬷嬷进了屋子,才跑开了去。
  杨嬷嬷来得极快,到时黛玉仍在梳洗,经过这么一会子,黛玉也冷静了不少,并没有打发了丫鬟们就这样与杨嬷嬷交谈,而是对着杨嬷嬷微微一笑道:“嬷嬷稍等我片刻。”
  也不上妆,只在脑后挽了个纂儿,换了身细棉的衣裳。黛玉在杨嬷嬷身边儿坐下后,又对锦儿道:“烧壶茶过来,我与嬷嬷说会子话,你在外候着。”
  锦儿暗道一声果然,便退了出去,也将屋子里的人都带了出去。如此黛玉亲自起身,打开了屋里所有的窗户,在窗边儿站了好一会儿,才转身看向杨嬷嬷问道:“嬷嬷早已猜到是吗?或是玉儿猜错?”此时的黛玉,那双眼睛似乎能看破人心。
  杨嬷嬷虽然心中知道黛玉所言何事,此时却故作不知的笑道:“姑娘莫不是睡糊涂了?这没头没脑的说什么呢?嬷嬷竟是听不明白。”对于黛玉的目光,却是避而不见。
  黛玉听闻杨嬷嬷如此说,也只得沉默下来。她实在不知后面的话,该要如何说出口……或许……就不该再提起……
  一时锦儿送来茶水,便看到杨嬷嬷坐在桌边儿沉默不语,而黛玉立于窗前紧皱眉头。暗道:这是怎么了?姑娘与杨嬷嬷都好生奇怪。再仔细一想,便也察觉是婉县主走后,黛玉的神情才发生变化的。却又想不通这是为何?
  锦儿虽然猜不透,却也不敢留在这里继续猜想。轻轻放下茶盘便退了出去,远远的按照黛玉的意思守在门外。
  杨嬷嬷见黛玉笔直的站在窗边儿,透着一股子坚韧与傲气的身影,此时却显得格外的孤零零的。杨嬷嬷不由得很是心疼地道:“何苦想那些有的没的?终归是与你无关的!纵是想明白了又能如何?”
  听杨嬷嬷这话,黛玉猛的抬头道:“真的无关吗?若传了出去……”不等黛玉说完,杨嬷嬷便打断了她,有些生气的道:“谁传了出去?婉县主?还是姑娘?或者是嬷嬷我不成?!既然今日婉县主没说,那么日后,姑娘也只当不知便好,何苦这般苦苦寻思?”
  杨嬷嬷说完这话,整个人喘着粗气,却又沉默了下来。一时间黛玉也沉默着,但黛玉却觉得心中仿佛松快了许多,不似方才那般压抑。不由得自嘲道:难道是在这个世界久了,被同化了?竟然也为这种事情担忧受怕。
  看着桌边儿仍喘着粗气的杨嬷嬷,突然有些愧疚。黛玉来到桌边儿给杨嬷嬷满上一盏茶,自己也挨着杨嬷嬷坐下,却不知说什么才好。二人便这样沉默着,却不显得沉闷。
  好一会子正当黛玉想开口时,锦儿在门口禀报道:“姑娘,黄府派车来接姑娘了。”听了这话,黛玉迅速抬起头看向杨嬷嬷,诧异地问道:“怎这个时辰过来?”
  那湿漉漉的眼睛看得杨嬷嬷是心软软的。杨嬷嬷摸了摸黛玉的头笑道:“难不成还等黄大人下衙后亲自来接你?自然是由黄夫人接你过去,等黄大人下衙后在见你便是。”
  听了杨嬷嬷的话,黛玉简单梳洗一番,又清点了要带去黄家的随手礼。方在杨嬷嬷含笑芷萱三人的陪同下,坐上黄家驶来的蓝顶青帷双辕马车。赶到黄家时,果然还未到下衙的时辰。黄夫人丘氏在其弟妹罗氏的陪同下见了黛玉。
  两位黄夫人见黛玉穿浅粉深衣,襟领袂裾以瑰红饰之,下着绿烟萝纱裙,裙裾三层,层层绣莲叶,衣裾处绣朵朵新莲。头上云发只用两支玉簪定住,饰以几朵小珠花。项上并无金锁项圈珠链等物,娇艳却不奢靡,清秀却不失端庄。
  再看黛玉送来的各色礼物,大多也是江南土仪,或鱼脯,或昆布,或螺细盒,以及黛玉自制的花茶,果茶,等物。虽无甚贵重之物,却处处可见用心。
  黄老夫人却是单独送的一份,乃是黛玉亲手缝制的一条圈绒锦宽抹额,上面镶嵌着指头大小南珠一粒,周围一圈米珠,圆润光泽,据黛玉说那粒主珠乃是黄季云亲自寻来的。虽别无它物却比之前所有物件更见用心,更显贵重。
  两位黄夫人也对黛玉感观更好许多,心中不住的点头,暗道:不愧是季云教导出来的。脸上的笑意也越发真诚慈和。
  黄夫人丘氏高兴地从手腕上退下一只镯子道:“也没什么好东西给你,这是我当年的嫁妆,也是我当年做第一首诗得来的彩头。今儿便送给你了,你那些姐姐们想要我还舍不得给呢。”
  黛玉一听知道这是黄夫人丘氏极为看重之物,当下行礼双手捧过。
  罗氏笑道:“嫂嫂给了这么个心头好,却是让我为难了。”说着从头上取下一支莲花簪道:“不是什么精贵物件儿,却与你今日衣衫极为相配,权作表礼莫要嫌弃,我可没有你大伯母那份才气,去赢来芸香公主的镯子。”说完竟是掩口笑了起来。
  黛玉一听此言,连忙道:“如此贵重之物,林慧怎敢生受?”说着便要退回黄大夫人。
  黄夫人丘氏却道:“既给了你哪有拿回来的道理?你只好好用功求学,将来也给我赢个好彩头便是。”
  黛玉听了心中温暖,点头应是道:“定不辜负大伯母期许,林慧自当用功学习。”
  又吃一盏茶功夫,大黄夫人便领着黛玉去见了老黄夫人,老黄夫人得了那抹额,喜得黄老夫人什么似得,尤其是看着那粒南珠,不住的问黄季云的近况。
  要知道黄季云已有两三载未归家来,黄老夫人自是万分思念幼子,却也知道劝他不住,今日见了他唯一的学生,且是一女学生,心中自然欢喜。这女学生也很是知礼,可见教导得极好。
  在老黄夫人屋里,黛玉又见了黄季云的几个侄女儿,具是风姿婉转,通身书香之人物。
  众人说笑一阵,大黄夫人便打发几个女孩儿自己玩去,黛玉方随着几位黄姑娘去了园子。
  至晚间用过晚膳黄孟雪方得以归家来,先见了老黄夫人,又听自家夫人言及黛玉,具是赞溢不绝。遂在大黄夫人陪同下与正房见了黛玉。
  黛玉刚迈进正房,便见首座上坐着一中年男子,两鬓已经花白,却面色红润,精神饱满。如今天热,只着一件深青色家常儒袍,不及父亲飘逸,却更显端方。
  黛玉盈盈而拜口道:“林慧见过世伯。”谁知黄孟雪却板着脸道:“何人乃汝世伯?”别说黛玉,便是边儿上陪坐的大黄夫人也是一惊,心道:难道老爷对季云这位女学生有何不满?或是嫌弃此女不得进入考场之故?
  黛玉心中更是忐忑,心道不是世伯!却极力稳住心神重新行礼道:“林慧拜见黄大人,受家师所命,为黄大人送来家书。”说罢黛玉便要取出信件交予黄孟雪,心道:早日完成师傅所托,早些离去便是。
  黄孟雪听了黛玉一声‘黄大人’更是提高了音量道:“黄大人?!你师傅便是如此教导你礼数的?”
  这话说的极重,便是旁边的丘氏也是一脸的尴尬,心道黄孟雪故意找茬为难小女孩儿,且这小女孩儿她瞧着是极好的。便悄悄的拽了拽黄孟雪的衣袖,谁知黄孟雪却是理也不理。
  黛玉听此话已是言及师傅,更是说自己礼数不周,不知自己********,更不知他们兄弟有何怨结。暗暗思索怕是与老黄大人仙逝有关,遂低着头不敢轻易言语。
  黄孟雪盯着黛玉半晌,见黛玉低头不语,既不分辨也不委屈,没有慌乱,更没有阿谀。眼中方露出满意之色,遂道:“难道你师傅的兄长,不该是师伯吗?!那小子当年可是我亲自启蒙的。”
  一句话说的黛玉猛地抬头,满脸的懵愣。见黛玉如此神情,便是丘氏也忍不住掩口而笑。忙让丫鬟扶了黛玉起来,黛玉起身时双腿有些颤抖,却仍稳稳的走回下首椅子上挨边儿坐下。
  见黛玉如此,黄孟雪方和缓了神色道:“将季云让你带来的书信给吧。”黛玉又自袖中取出书信,双手捧着举至黄孟雪面前。黄孟雪点头接过,只看了两眼,便皱起了眉头。
  沉吟片刻后黄孟雪盯着黛玉问道:“这书信可是季云亲交予你?”黛玉沉稳答道:“此书信乃是师傅在扬州家父书房书写,交予弟子时墨迹未干。”因黄孟雪方才言道不是世伯是师伯之言,故而黛玉此番自称弟子。
  黄孟雪一听此话急问道:“信中内容你可知晓?”黛玉点点头又摇摇头道:“知晓一些,不知具体如何书写。师傅与家父商讨之时弟子在侧伺候,而后亲守门户,直至师傅将书信交予弟子。”黛玉自然不会说当时她就坐在一旁与黄季云二人你言我语。
  黄孟雪听了黛玉之言,眉头更是深锁。片刻后黄孟雪压低了声音问道:“这书信你还给谁看过?”黛玉莞尔一笑道:“师伯放心,此信弟子从未离身,不曾予人观之,也不曾予人言及。”
  黄孟雪却是突然冷声问道:“既不曾言及你大舅舅怎地知道你要送来家书与我?”黛玉一愣后从容答道:“只言家书,师傅与师伯乃是同胞兄弟,有家书往来并不为过,让弟子送信也在情理之中。”
  见黛玉神色坦然,语速淡定,黄孟雪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季云收了个好徒弟啊!”说完与丘氏对视一眼哈哈而笑。随即就着烛台点燃了书信,直至化为灰烬。方对黛玉道:“你师傅信中言及恐他未能归来你怠慢功课,让你跟我学习二月。”
  见黛玉吃惊的抬起头望着自己黄孟雪笑道:“只我每日当差,也不得空闲,你且五日过来一次,我考校功课便是。”黛玉心念一转笑着蹲身应承下来。
  黄孟雪当即考校功课后留下课业,遂遣人送黛玉去辞别黄老夫人,又让长子亲自护送归去。
  黛玉走后黄孟雪方道:“难怪季云肯收她为徒,竟是难得的聪慧!经子史集却学得甚好,已能融会贯通,比之叔风那些学生不知强上多少倍,只诗词歌赋欠佳,劳夫人多用些心思才好。”
  丘氏亦是笑道:“初见时还以为是咏絮之才,如今看来若是男子当属王佐之能。”说完夫妻二人皆是摇头叹息。不知是叹息黛玉没有咏絮之才,还是可惜了那女儿之身?

  ☆、第一百零三回 黛玉入府

  六月初六姑姑节,本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时候,可贾府的姑奶奶却早已仙逝。先姑奶奶贾敏遗留的唯一骨血林黛玉却在这日入住贾府。
  未及侵晨,黛玉便也梳洗完毕,一身圆领斜襟直身衫子,用的是凤凰火,那个娇艳夺目自不必说,只在领缘襟口用金锦滚边儿,拇指大小的赤金纽扣上,每颗都雕刻金莲极精致极华贵。青蝉翼的纱裙层层叠叠,似莲叶无穷碧,既飘逸且简约。
  凌虚髻左侧一只金凤展翅欲飞,赤金抹额贴于额前,细碎的红宝石流苏恰恰齐眉。三四朵赤金镂空花细紧贴右鬓。一双赤金红宝耳坠褶褶生辉。
  当王熙凤来到林府接黛玉时,便见了如此这般盛装的黛玉。一时拉着黛玉的手,左瞧右瞧啧啧赞叹道:“竟比那天神仙子更甚三分,什么沈鱼落雁什么闭月羞花,又岂能与妹妹相提并论?”
  黛玉听王熙凤如此赞誉,不由得红了脸道:“哪有嫂嫂这般打趣人的?好歹今日搬进外祖母家,总得慎重些才是。”心中却道:不如此那些个富贵眼又岂能将我放与眼中?
  杨嬷嬷亲自给黛玉围上青蝉翼面纱,方领着织儿,含笑,石楠,安儿,雪雁,寄春与夏荷一同出了门去。今日别说黛玉盛装而行,便是含笑她们也各个是新装新颜。
  一行人只杨嬷嬷作往常打扮。只见含笑一身淡黄衫子,配着豆绿襦裙,腰间鹅黄丝绦上坠着莹润的青玉。衫子满绣含笑花,枝叶细腻均匀,耳边一对碧玉耳坠,一见便知是难得的好东西。比之大户人家姑娘小姐也是不差什么。
  石楠与安儿也是一身翠绿的新衣,便是雪雁,寄存,夏荷三个小的,随着石楠安儿着装,只少了耳边儿一对翠玉坠子。虽说腰间系着葛色汗巾,却仍旧难掩光鲜亮丽。
  一行人分坐三辆马车,来到贾府门前,这次没有什么婆子再出来迎接,只王熙凤自己领着黛玉沿东侧门而入,仍旧是上次的路线,这次途中却多了不少仆妇婆子。
  这些人见黛玉围着面纱跟在王熙凤身侧,后面一溜七八个丫鬟随从,通身气派不比寻常,不由得感叹:到底是列侯之家,钟鸣鼎食之族,不是那些商贾之流可以比拟。
  再次来到贾母院前垂花门处,三春与宝玉,邢岫烟与薛宝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