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黛玉-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去,又见一夜不归,料定他在外非饮即赌,****宿妓。
  贾代儒老爷子竟是坐在厅堂上,等了贾瑞一夜。因此也气了一夜。谁知天已大亮,仍不见贾瑞归来,心下担忧,欲外出寻找时,将军府两名仆从抬着一副简薄的架子将贾瑞送了回来,跟着来的还有贾府的门房婆子。
  看着架子上奄奄一息的贾瑞,贾代儒整个人都不好了,连忙打探缘由,那门房婆子解释道:“六老爷,早起院门的时候,就瞧见瑞大爷趴在地上,见身上又伤,也不知何故。”说着放下贾瑞便离开了。
  贾代儒就只得这么一个孙子,便是心中再多怨怒此时也是发作不得,急慌慌与他寻医问药。外伤倒是好治,偏贾瑞冻了一夜,又添邪风入体。百般请医疗治,吃了有几十斤的好药下去,却是越发的不好。
  贾代儒多次询问,贾瑞只道不知,见他伤病未愈,贾代儒也不曾逼问。偏贾瑞醒来又想着王熙凤,只恨当初被迷了魂竟是没有先去见过王熙凤,此时却是动弹不得。
  贾瑞二十来岁人,尚未娶亲,整日躺在床上,迩来想着王熙凤,那指头告了消乏之事未免频发不断,不过月余黑夜发烧,白昼倦怠,下溺连精,嗽痰带血。诸如此症都添全了。但合上眼还只梦魂颠倒,满口乱说胡话,惊怖异常。
  贾代儒也着了忙,各处请医疗治,后有名医开出独参汤,贾代儒如何负担得起?只得往贾府来寻。贾琏得知后对贾瑞病重如斯很是不解,自己当时顾及他性命,并未下死手,便是冻上一夜亦不至于此,遂又遣人打听。
  兴儿将贾瑞病灶学来并与贾琏,贾琏自是不明,偏黄季云如今便在京中,一日贾琏寻了空隙去拜见黄季云,出来时一张脸更是扭曲了起来。
  如此贾代儒又如何能从贾府得来人参?便是贾珍哪儿,贾琏也提前让人去先要了来,只说府中配药有用日后还他。贾珍不疑有他,留下蓉哥儿媳妇的,竟让他全拿了去。贾代儒来求时便只得了些参沫根须。
  这日有个跛足道人来化斋,口称专治冤业之症。贾瑞在内听见,直叫喊道:“快请进那位菩萨来救我!”众人只得带了那道士进来。贾瑞一把拉住,连叫“菩萨救我!”那道士叹道:“你这病非药可医。我有个宝贝与你,你天天看时,此命可保矣。”
  说毕,那破足道人从褡裢中取出一面镜子来,此镜子两面皆可照人,镜把上面錾着“********”四字。
  跛足道人将镜子递与贾瑞道:“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切记,切记!三日后吾来收取,管叫你好了。”言毕,扬长而去,贾瑞等人苦留不住。
  不想未等三日,当日服侍贾瑞的众人,只见他先还拿着镜子照,一时镜子落下,贾瑞仍睁开眼拾在手内。次日再来看时已没了气。身子底下冰凉渍湿一大滩精,这才忙着穿衣抬床。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却于事无补。
  当下,代儒料理丧事,各处去报丧。三日起经,七日发引,寄灵于铁槛寺,日后带回原籍。
  当下贾家众人齐来吊问,贾赦怜贾代儒中年丧子,老年丧孙,竟是断了香火,明里赠银二十两,私下再赠三十两,合计五十两。贾赦并不知这里面的官司,若是知道,怕是不会如此。
  贾政见贾赦赠银二十两,亦赠二十两。宁国府贾珍亦二十两,族中族人贫富不等,或三两五两,不可胜数。另有各同窗凑份子,也凑了二三十两。代儒家叹道:虽然淡薄,倒也周周全全完了此事。心中对贾赦却是感激不已。
  贾敬生辰后,王熙凤原本还等着贾瑞上门来,好教训教训他,不想却是一连好多天过去,也没见贾瑞到来,王熙凤只当他当日不过酒后胡闹,遂也就放下。
  当得知贾瑞病故的消息时,王熙凤几乎快将这个人忘记了,一时被人提起方想了起来,又追问了缘由,旁人也知之甚少。
  这日黛玉到王熙凤房中玩耍,可巧王熙凤便讲起了这事儿,黛玉听得是心惊肉跳,心思急转间想起:原著中林如海不就是在贾瑞死后不久,送来的家书,接自己回去伺疾的吗?想到这儿黛玉不由得出了身冷汗。
  王熙凤见她神色有异,忙关切的追问道:“这大冷天,妹妹怎地就出汗了?”一边说着一边伸手用绫绢子给黛玉擦了擦额头的汗问道:“可是那里不舒服?”摸了摸不觉得发烧,不由疑惑的打量黛玉。
  黛玉忙岔开话题问题那贾瑞因何亡故,王熙凤竟也是不知。在黛玉得知贾瑞没有来找过王熙凤后,黛玉料定与贾琏怕是脱不了关系,却又不好在向贾琏过问此事。
  匆匆说了几句,黛玉谎称身子不适,王熙凤也不强留,只嘱咐回去好生歇息,便离开了梧桐居回了玲珑院。
  黛玉回去后,心中总是惴惴不安,令张鑫去找人打探贾瑞死因,却听张鑫家的来禀说起了跛足道人……一时黛玉竟是不知说什么才好。
  若说鬼神之论纯属笑谈,黛玉是不信的,她自己就是莫名其妙来到这个世上,更有蟠香寺神尼与寒山寺主持在前。可为何绛珠仙子会早逝,又因何由自己顶替?黛玉却是百思不解。
  若说世上确有太虚幻境,真有警幻仙子,黛玉也很难信服,那跛足道人与赖头和尚,在原著中从头到尾给黛玉的感觉就像是个人口贩子,却不见真有什么术法。
  但有两件事儿,黛玉还是深深记得,与这二人很有关系,其一便是贾瑞之死!那********不就是他二人拿出来的吗?虽说只来了一个破足道人,但想来赖头和尚也是不远。其二还有王熙凤与贾宝玉同时中邪那一场,好像是他二人来解救……

  ☆、第一百二十七回 命运之轮

  不得不说命运是个神奇的东西,谁也不知它下一秒将转向何处……
  太子中秋设宴之后,令王子腾拉拢林如海。在王子腾想来不会是什么难事儿,自己的女儿王熙凤,嫁给了林如海亲自培养很是看重的贾琏,而林如海的女儿林黛玉又与凤丫头很是交好。
  且最重要的是王家与林家一般,皆与贾府有亲。而如今,王家与贾家都站在了太子殿下这一边儿,难道林如海还能独善其身?在王子腾看来,林如海加入太子阵营不过是早晚的事儿。
  王子腾却不知金陵甄家家主甄应嘉已经多次拉拢,林如海虽从不曾正面拒绝,可也从未答应。更是在之前不久,甄应嘉恼羞成怒,频频派人刺杀林如海,欲要除之换上自己人手,也每每失手。
  王子腾自酒宴回来,沉吟片刻便提笔洋洋洒洒写了一封长信,只说贾琏如何出息,已在国子监成为贡生,更是拜了黄季云的兄长黄叔风为师,又道王熙凤与林黛玉如何亲厚。文末提及两家皆与贾府联姻,也算是有亲日后多多往来,共进同退之言。
  却不想这封信被安插在林如海官邸内的,甄应嘉的人得到。甄应嘉不确定乃是太子授意王子腾如此做,还是王子腾自己的主意。但无论如何,这事儿甄应嘉都不会让它成了!
  一则若王子腾成功拉拢林如海,则在太子殿下面前显得自己太过无能,这将大大降低自己在太子阵营中的地位。二则林如海对多次刺杀事件,定不会毫无猜测,若将来自己刺杀之事败露,恐太子不会顾惜旧情,定会怪罪!
  想清楚这前前后后,甄应嘉决定今年提早给太子殿下送去年礼。在书房仔细斟酌一番措辞后,甄应嘉给太子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让忠仆合着年节礼单一并交到了太子手中。
  十一月的第一天,掌翰林院八年之久的掌院,太子太傅告老还乡,圣上三番挽留后,竟是准了!一时引得朝野震动,太子大怒!而更让太子大发雷霆的是,掌管户部的四王爷,竟然在上书房内向圣上进言,调林如海进京掌管翰林!
  四王爷理由充分,且林如海确实深得圣心,尤其是这几年林如海坐镇两淮盐政,盐政税收增加了近一半儿,而盐民暴动却是越发的少了。
  林如海推出的新账册记法,使得账目更加清晰,已经渐渐全面使用。而盐引的拍卖之法,更是别出心裁,由盐商自行竞拍,算是价高者得,先行按照盐引数量收取盐税,再由官府出面明确盐价,确保盐民基本利益,使得盐民大多归心朝廷。圣上对此更是满意。
  再加上林如海在盐政上已经呆了五年,也确实久了些,往常是从未有过。圣上考虑了不到三刻,让四王爷退下,而后与苏公公言语几句,听其话语,圣上竟是允了!消息虽还未传出,圣上亦还未颁发明旨,但太子却已经收到了消息。
  王子腾站在下首,见坐在团龙雕花椅上的太子虽不言不语,甚至嘴角带笑,却莫明让王子腾觉得,太子此时周身散发着逼人的寒气。
  当太子似笑非笑的询问王子腾拉拢林如海之事时,王子腾在心中便把林如海骂了个遍!这林如海竟然不回自己的信,这是没将自己放在眼中啊!
  思及此,王子腾略带怒气的与太子道:“禀殿下,中秋当日,臣回去后立即与林如海书信一封,至今不见回复,那家仆也失去联系。臣认为那家仆定是被林如海拿下,或已出了什么意外。”说完王子腾便低头不再言语。
  太子听完王子腾的话,脸上连假笑也挂不住了。正欲发作,有内侍在门外通报道:“禀太子殿下,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应嘉有年礼送到。”
  别说太子,便是王子腾都是一惊,忍不住抬眼悄悄打量太子。这距离过年还有近两月,此时便送来年礼是不是太早了?正在王子腾皱眉思索时,太子沉声道:“送进来!”
  对于太子没有避讳自己,王子腾自然是满心欢喜,可更多的却是莫明的忐忑,总觉得有什么事儿将要发生……
  太子话音刚落,有灰衣内侍双手捧着一只楠木匣子走了进来,王子腾赶紧低头敛目,屏气凝神。太子对于王子腾存在似乎毫不在意,伸手接过内侍递来的匣子,打开后取出里面的礼单,只看了一眼,便剑眉一挑,露出满意的神色。
  不得不说甄应嘉对于朝局看得很清,明白如今已到关键时刻,这次给太子殿下送来的年礼竟是以往的三倍还多,一来这让太子明白甄家的立场,二来也让太子可以更为从容的布局。
  看罢礼单,太子再取出底下的书信,只两三行太子脸上的笑意便踪迹全无。当将书信看完,太子眼中的阴冷冰寒让下面低头敛目的王子腾都不由得打了寒战,想抬头瞧瞧打量太子一眼,竟是不能。
  就在太子暴怒令王子腾去解决林如海之后的第三天,圣上终于在早朝时颁发明旨:令林如海年后入京,升任掌院学士。
  圣上此举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当然在朝堂上倒也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震动,好歹林如海原本就是翰林出身,再者几年前林如海已经是兰台寺大夫,官居从二品,如今不过是往上提了半级坐了正二品的翰林院掌院学士罢了。
  贾赦是在圣上颁发明旨的当天下午知道这个消息的,当即便早早的告假返回贾府。原本贾赦还欲在贾琏等众人面前显摆一番,不想贾琏竟比他恰恰好早一步到家。
  贾赦进屋时便看到邢夫人笑容满面的坐在暖炕上做着针线,小丫鬟丫丫陪着大孙子春哥儿在铺了厚厚绒毯的地上玩耍,贾琏则在堂屋内跺着脚走来走去,像是在焦急的等待着什么。竟是谁也没有发现他。
  贾赦不由得收起满脸的喜意,背着手板着脸,轻咳了一声道:“老爷我回来了。”这突然出现的声音让邢夫人一下子将针扎进了自己手里,贾琏也是一脸惊讶的抬头看向贾赦,只有地上的春哥儿,三两下便爬下了绒毯,向贾赦爬了过来。
  对于邢夫人扎手后的惊呼,贾赦是很不满意的,看了眼邢夫人道:“咋咋呼呼的作甚!没得吓着我大孙子。”说着贾赦便弯腰抱起了春哥儿,笑着逗弄着春哥儿问道:“春哥儿想老爷没?”在得到春哥儿满是津涎的一吻后,才瞟了贾琏一眼。
  贾赦正欲说什么,这时王熙凤领着黛玉匆匆赶到了。将贾赦的话生生的憋在了嗓子眼。贾赦一面放下春哥儿,一面对着黛玉笑道:“林丫头来啦?舅舅正准备叫人去唤你呢。”
  此时也是贾琏在那日黛玉告状之后,第一次见到黛玉,不曾想黛玉竟是瘦了许多,瞧着身上的衣裳竟也有些空荡荡的,不知是发生了何事,欲要询问又觉此时不时时机,向王熙凤看去却见王熙凤正领着黛玉与贾赦行礼。
  黛玉跟王熙凤恭恭敬敬的对贾赦行完礼后才笑道:“哥哥让嫂子亲自去唤玉儿过来,说是有好消息,不想舅舅也要去唤玉儿,可是也有好消息?”
  听黛玉如此说,贾赦挑眉瞟了贾琏一眼道:“不好生在国子监读书,你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你妹妹的?”贾琏很是尴尬的笑道:“想来父亲也是知道了,这样的好消息自然该父亲来告诉妹妹才是。”
  见贾琏很有眼色的没有和自己抢着说出,林如海年后将上京赴任的消息,贾赦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道:“都进屋说话吧,别在门口堵着了。”说罢这才抬脚走了进去。
  待众人坐下,贾赦才咳嗽一声,准备将天大的好消息告诉黛玉,谁知黛玉见贾赦咳嗽,急忙说道:“舅舅可得保重身子。”贾赦一听这话,便是一愣向黛玉瞧去。
  黛玉接着笑道:“上半年玉儿熬了好些批把膏子,如今还有一些,回头便给舅舅送来,舅舅早晚服用些,想是好的。”
  贾赦咳嗽一声,原本是想引起大伙儿的注意,谁知黛玉这般一说,别说贾赦一脸的蒙愣,便是正给贾赦递茶的邢夫人也手一抖,将茶水撒了贾赦一身,惹得贾赦好大怒气。而贾琏见黛玉还能玩笑,之前提起的心倒是放下不少。
  黛玉原本只是想跟贾赦玩笑两句,不想邢夫人撒了贾赦一身茶水,如今也是好不尴尬。倒是邢夫人见贾赦面色不善的瞪着他,却毫不为意的笑道:“可巧才给老爷裁了身新衣裳,如今便去试试看合不合身吧。”
  贾赦见低头忍笑的贾琏夫妇,很是尴尬的黛玉,在此也不好发作,只得起身甩甩袖子,进了内室,邢夫人也连忙跟了进去。
  贾赦刚转过连屏,便听到贾琏与黛玉那压抑隐忍的笑声传来,不由得回头很是不善的瞪了邢夫人一眼,谁知邢夫人跟在身后,也是一脸的忍笑,甚至脸都憋红了。顿时大怒道:“出去!老爷我自己来,不需你伺候!”邢夫人无法只得笑着退了出去。
  当贾赦换上一身墨绿色掐丝玄色边儿,镶鼠尾毛侧襟满绣香云竹儒衫出来时,邢夫人笑问道:“老爷穿着可好?”贾赦故作不在意的低头看了眼道:“还行,手艺见长。”
  邢夫人忙笑道:“妾身可不敢居功,这料子是凤丫头特地给老爷选的,衣裳是迎丫头缝的,那香云竹是林丫头绣的。”
  贾赦一听,握起拳头正准备轻咳一声,想起方才之事又生生忍住了,顿了好一会儿才道:“嗯,瞧着就比你做的强!”一时屋子里的人竟是再也忍不住的笑出了声儿来。
  贾赦心中其实也很是欢喜的,却故意板着脸道:“笑什么?”说完见之前洒了的茶还没有重新换上,便瞪着眼对邢夫人吼道:“还不给老爷我上茶?想渴死老爷我?”邢夫人一听连忙敛了笑,起身为贾赦重新上茶。
  待众人都端坐好,贾赦才又是轻咳一声,正准备说话,又觉得不对,停了好一会儿见众人都没有异样的神色才满脸笑容的道:“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尤其是林丫头,可不许高兴得哭鼻子。”
  之前王熙凤去叫黛玉时,便说贾琏有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她,却是没说什么好消息,这会儿贾赦一说,黛玉便不由自主的看向了贾琏,见贾琏也正看着自己,满眼的喜气,便知道定是真的有什么与自己相关的好消息。
  黛玉在心中过了一圈,想来元春封妃是不可能的,毕竟四王爷还没有登基,老皇帝都还没退位呢,那么就定是与自己父亲有关!不由得黛玉的眼睛也越发的明亮了两分望向贾赦。
  果不其然贾赦见大家伙都望向他,便很是得意的将今日早朝,圣上令林如海年后入京升任翰林院掌院学士一事说了出来,黛玉一时竟是再也坐不住,噌的一下站了起来,急声问道:“可是当真?!”
  自从贾瑞丧命后,这些日子太过煎熬,黛玉****忧心林如海,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不想此刻贾赦竟告诉她林如海年后入京的消息。黛玉以为自己是太过期盼这个消息,故而听错,不由得望向贾琏叫道:“哥哥!”
  黛玉满眼的期待与不确定,让贾琏及王熙凤等人都是一阵的心酸,贾赦很是不满黛玉竟然怀疑他,专程告假带回来的消息!不由得加重了语气道:“自然是真的!”说完又面露得色的接着道:“圣上已颁发明旨,由李公公亲自携圣旨出京赶赴扬州。”
  听了这话,黛玉是再也忍不住的呜呜哭泣了起来,邢夫人与王熙凤赶忙宽慰道:“这天大的好消息,该高兴才是!你这丫头怎地就哭了。”贾赦也生硬的道:“方才便说好了,不许哭鼻子!”
  好一阵子黛玉才收拾好心情,一屋子人又为林如海入京高升欢喜了起来。

  ☆、第一百二十八回 称心如意的

  林如海升任二品大员的消息,自然是瞒不过贾老太太的。如此喜事儿,也没人会去瞒着她。在贾赦回府告知黛玉当天晚上,邢夫人去给贾老太太请安时,便故作无意的说了出来。
  贾老太太自然也是欢喜异常,连晚膳都多用了半碗。王夫人却在听到林如海高升之时,心中升起了算计,可惜,贾王两家都没有什么适龄的女子,可嫁入林府,否则,怕是要多生许多波澜。
  没有适龄女子嫁入林府,但贾老太太算满心欢喜的算着将林府的姑娘,自己的亲外孙女——黛玉,许配给自己最为看重的孙子——贾宝玉。为此贾老太太在打发完丫鬟仆从后,于当晚召来了贾政夫妇。
  刚从贾老太太院儿里回来的王夫人,见琥珀来传话道:“老太太请老爷太太同去。”心中便有不好的感觉,却奈不住贾政得了消息已经匆匆前去。只得起身再次前往贾老太太的院子。
  打发人去唤贾政夫妇后,贾老太太便安坐在那张紫檀木雕花罗汉床上,手中捧着一杯快要凉透的茶盏,无意识的拂着茶沫。直到外面通禀贾政到来,贾老太太才回过神,搁下手中的茶盏。
  贾政行礼后,在贾老太太左手边坐下,没一会儿王夫人也匆匆赶到。挨着贾政坐在下手边儿。
  待丫鬟们上完茶水,贾母便将人都打发了出去,屋内便只剩下贾老太太与贾政夫妇。
  贾老太太斟酌半晌开口向贾政问道:“老爷可知道你妹夫林如海即将上京的消息?”
  听贾母询问,贾政遂不明白贾老太太这是何意,却仍是立即起身答道:“儿子已经听说,说是年后上京升任翰林掌院学士。”
  见贾政已经知晓,贾老太太点了点头,叹息道:“敏儿命苦去的早,若不然年后我们也该团聚了。”说到这里,贾老太太抬手抹了抹眼角,贾政不知如何宽慰,只好道:“老太太说得极是,幸而妹妹留有骨血陪伴老太太身边儿。”
  原本贾政那句“老太太说的极是”将贾母噎得够呛,谁知贾政下一句提到了黛玉,让贾老太太自动忽略了对前一句的不喜。
  贾老太太笑着说道:“是啊,幸好还有玉儿在,才能维系两家的联系。我想着宝玉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你们可是有什么打算?”说到这里贾老太太端起旁边儿新换上的热茶,轻轻抿了一口。
  贾老太太的话贾政还有些反应不过来,怎么刚才说到林如海进京,这会儿就说到宝玉议亲呢?贾政虽不甚明白,但王夫人却听得清楚,不过就是想让贾敏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
  王夫人捏紧了手中的绢子,低着头掩去脸上的神情,正准备开口反驳,贾老太太却已经搁下了茶盏继续说道:“过完年,玉儿也已经十一了,虽说早了点,却也是可以说亲的年纪。”说完贾老太太便盯着贾政。
  贾政皱眉想着贾老太太今晚一系列的话,有些不确定的试探道:“老太太的意思是……?”贾老太太没好气的横了贾政一眼道:“我瞧着倒是门好亲,只到底你们才是做父母的,总得你们说了才算。”
  贾政这会子才反应过来贾老太太的意思。要说与林家结亲,贾政心中那是一万个愿意的,不说别的,光是林如海即将成为翰林院掌院这一点,便让贾政觉得极好。更别说从前贾政就及仰慕林如海的才学。
  此时听贾老太太提起,贾政是满心欢喜的正准备答应,谁知王夫人幽幽的插口道:“要说林丫头那是哪儿哪儿都好,只到底姑太太去的早,这丫头福薄了些,身子也单薄了些。”说完王夫人故作毫不在意的模样,也学着贾母端起手边儿的茶盏。
  听了王夫人的话,贾政便顿了一下,贾老太太的脸色也不大好看了。贾政看了看王夫人,又看了看贾母,不由得沉吟片刻道:“这事儿到底要问过妹婿,不如等妹婿回来探探口风再说?”
  贾老太太没想到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