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黛玉-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公公走后,酒宴的氛围越的热烈起来,便是七王妃,也对黛玉也更加和蔼了两份,就更别提其他的宗室女了。
  巳时末,武郡王妃与婉瑜便来到了前面正殿,与武郡王并坐在一起,婉瑜与鸿锦站在了二人身后。
  男女宾客分坐两边儿,林如海与黄季云坐在武郡王的左手边,七王妃等宗室贵女坐在了武郡王妃的右手边。
  虽然罗姑姑也被特地请了来,但此时罗姑姑也悄悄的退到了后面,贾母等人也在后面,虽王夫人心中多少有些不满,但贾老太太却并没有表示什么,王夫人也只得安静的跟在贾老太太身边儿。
  黛玉此时已经换上了县主吉服,由两位嬷嬷,四个大丫鬟,四个小丫鬟簇拥着,分花拂柳般从正殿大门而入。
  比之当初拜师礼,黛玉此刻更有那种走红地毯的感觉,虽然前世的黛玉并没有走过。
  此刻所有人都停下了交谈,目光都集中在了这位,刚刚被圣上亲自册封为县主的姑娘身上。
  有见过黛玉的,也有没有见过黛玉的,一时间看着黛玉小小年纪,却沉稳有度的模样,不由得又低声交头接耳起来。
  黛玉行至主位阶下,便有小丫鬟上前在面前放上软垫,黛玉刚刚一跪下,又有一个丫鬟,端着喜鹊登枝梅花盘,托着两只白瓷茶盏而来。
  黛玉双手捧起一碗,先送到了武郡王跟前,轻声开口道:“义父请吃茶。”声音轻柔婉转。
  武郡王笑着点了点头道:“从今而后,汝既是林家的姑娘,且是武郡王府的县主,本王的女儿!望汝谨记自己的身份,莫要失了王府的脸面。”
  说罢武郡王轻轻抿了口黛玉送上来的茶,而后拿过一只描金镶宝的匣子,打开后递向黛玉。黛玉身后跟着的杨嬷嬷,自然即刻上前行礼接过,递予黛玉眼前。
  只见里面乃是一对玉镯,看着与自己手上婉瑜所赠的镯子很是相似,却又在花纹等细微处略有不同。但黛玉肯定这两副镯子乃是出自同一块玉。
  果不其然,武郡王接着便道:“本王曾得到一块上好的羊脂白玉,雕出了两对镯子,当年给了婉瑜一对,不想多年来王府竟是再无姑娘降生,如今便给了你。想来这也是天意!”说完武郡王便哈哈的笑了起来。
  黛玉赶紧接过装镯子的匣子,给武郡王磕头道:“谢义父厚爱。”说完含笑已经从边儿上,将手中盖着红绸的托盘递上。
  黛玉亲手掀开红绸,只见上面一套紫红底儿,金线绣如意连枝纹,滚金边儿的袍子。一条同色缀金珠,镶绿玉的束腰,以及一双鞋袜。
  接过托盘黛玉微笑着道:“吾无甚才德,唯针黹尚可,望义父勿弃,此简陋之作。”
  内侍接过黛玉手中的托盘,交予武郡王跟前,武郡王一见,心中暗叹:好巧的心思,好巧的手!便是大内宫中也是少见。
  武郡王妃在一旁看了,很是不满的轻声哼了哼,武郡王一听,更是乐的眉开眼笑。一个劲的道:“好!好啊,总算是能穿上女儿做的衣裳啦!”说着武郡王还瞧了婉瑜一眼。
  下面林如海听了一时间心中乃是百味杂陈,看着武郡王手中那巧夺天工的衣裳,心中是阵阵的酸楚,可想着将来黛玉能有所依靠,又觉得很是安慰。
  黄季云坐在林如海的边儿上,自然是将林如海的神情看了个一清二楚。此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胳膊。
  林如海回头,见黄季云目光同样复杂的看了看黛玉,又对自己笑了笑,不由得心中一暖,也轻轻点了点头。
  武郡王收了黛玉亲手做的衣帽鞋袜,黛玉又如之前一般,请了武郡王妃吃茶。武郡王妃拿出一对通体紫色,流光萦蕴的玉佩。
  看着武郡王妃手中拿着的玉佩,武郡王也是眼皮一跳,暗道:这得有多喜欢这丫头?竟连着心头好都拿了出来。
  武郡王妃斜眼看了眼下面众人,又瞧了眼武郡王,才面带得色的对黛玉道:“此乃紫玉,世间少有。乃是当年我出嫁时的陪嫁之物。此珮一对,今日便给了你与婉瑜,望你们姐妹,将来也能相亲相爱,相扶相持。”
  婉瑜一听这话,眼睛都瞪大了,轻声问道:“今日母妃得了妹妹,还能想到我。可见是沾了妹妹的光。”
  说着婉瑜也挨着黛玉一起,跪在了武郡王妃跟前。武郡王妃自然又是得意的瞧了一眼武郡王。
  黛玉与婉瑜一起接过武郡王妃所赐玉佩,拿在手里看了看,姐妹二人便是相视一笑。
  婉瑜退回了武郡王妃身后,黛玉又给武郡王妃献上了自己亲手所制的一套衣衫,也是紫红底儿,金线绣花,不过武郡王妃绣的乃是凤尾花,端的是富贵华丽。
  鸿锦从头到尾,都只是安静的站在武郡王身后,默默的看着黛玉,看着武郡王所得的那套袍子,他心中比之林如海与黄季云二人,胸中更是羡慕异常。但到底掩藏了起来,没让人现。
  鸿锦从来也没想过,自己还能得到黛玉的针线。当黛玉拿出一套紫色底儿,金线绣流云的袍子后,他便心中暗暗期待了起来。
  黛玉自然没有令他失望,这套袍子自然便是给他的。鸿锦接过袍子,拿起袍子的手,都不由得紧了紧。却很快低下头,轻声道:“没给妹妹准备什么礼物,妹妹切莫怪罪。”
  其实鸿锦此刻很想送点什么给黛玉,可却知道,很是不合适,遂忍下了冲动。武郡王见此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黛玉却是又拿出一套,与鸿锦那袍子同色绣芙蓉的袍子赠与了婉瑜。婉瑜自然是喜不自胜。
  这些个衣袍与黛玉早晨所穿那身甚是相合,想来若不是圣上封了县主,又赐了吉服,此时怕是就更像是一家人了。
  简单而隆重的认亲礼便算是完结,而后黛玉自然是跟着武郡王妃与婉瑜一同回了内殿。
  别说探春,便是惜春与黄家两姐妹,此时眼中也是满满的羡慕。但黄家两姐妹与惜春,更多的却是真心的欢喜与祝福,而探春此时竟是不知心中究竟是何滋味。
  宾客直至用过晚膳方才散去。劳累了一天黛玉也很是疲惫,武郡王妃便将婉瑜与黛玉,一起唤来了上次来过的那个小院子。
  武郡王妃这个小院儿,还是婉瑜去过姑苏林府的祖宅后,与武郡王妃说起,武郡王妃才让人建起来的。
  黛玉与婉瑜到时,池子里已经蓄满了温泉水,上面撒满了花瓣,黛玉亲自泡了洛神蜜茶,此茶是黛玉所有自制茶中武郡王妃最为喜欢的一种。
  此时泡来,一边儿泡温泉,一边儿饮着香甜的花茶,倒甚是惬意。
  武郡王妃闭着眼泡了好一会儿才轻声开口道:“今儿圣上亲封玉儿为县主,明日便该递折子,进宫面圣谢恩。”
  武郡王妃刚说完,便见黛玉不由得脸色一紧,正好此时武郡王妃睁开眼看向黛玉。
  武郡王妃见此想了想,很是慈和的安慰道:“玉儿莫怕,母妃陪着你一块儿去,好歹也让你认认姨母才是。”说着武郡王妃更是慈爱的,伸手替黛玉将沾在脸上的丝,放到了耳后。
  婉瑜此时也开口道:“妹妹怕什么?涵迤姐姐还在宫里呢,知道你去了,还不知多高兴呢!”
  婉瑜这般说来倒是让黛玉放松了不少心神,暗道:既走到这一步了,便只能走下去。至于别的,此时怕也顾不上了……只能尽力而为吧!
  想法是很好的,可想着明日便要进宫面圣,虽说不像前世看过的那些穿越小说,一进宫门就再也出不来,但黛玉到底还是紧张。
  伴君如伴虎,君心难测!黛玉都知道。黛玉更加明白,今日自己得封县主,不是因为认了武郡王夫妇为义父母,而是自己的父亲林如海!
  虽不知父亲林如海,在圣上登基这件事儿上做了什么事儿,出了多少力,但想来定不会是小事儿,且父亲的身体……想到这儿,黛玉不由得悄悄地淌下了眼泪。
  且如今父亲林如海还在,圣上便赐下如此恩宠,将来父亲不在了,却不知圣上又会如何收回去!
  今日看似风光无限,黛玉也一直面带微笑,心中却早已焦急,但偌大的武郡王府,黛玉却是无人可说,无人可述!
  武郡王妃或是真心疼爱自己,或是看在新皇面上厚待。黛玉却知道婉瑜待自己乃是真心实意。可这等妄测君心之事,又如何与婉瑜说起?
  在黛玉辗转反侧间,天光已经微微亮,想着一会儿便要随着武郡王妃进宫谢恩,黛玉不得不起身梳洗。
  挽了个流云髻,粉色的县主吉服配上粉色的玉簪,黛玉没有佩戴任何多余的饰物,简单却更显端庄大方。
  坐在前厅等了不到半柱香的光景,婉瑜便在丫鬟婆子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黛玉急忙迎了上去,笑道:“姐姐来的好早,可是还未用过早膳?”
  婉瑜上下打量了黛玉一番才道:“就在妹妹这里一块儿用罢。”说完婉瑜皱了皱眉头道:“妹妹昨儿可是没有歇息好?怎地这般憔悴?”
  黛玉一笑道:“哪里就憔悴了?不过是想着面圣,心中紧张,没有睡好罢了。”说完黛玉轻轻地低下头,掩去了眼中的不安。
  可婉瑜岂会不知黛玉?往常黛玉在婉瑜眼中,便最是敏感多思,处处都要安置妥当,生怕行差踏错的性子有所疏忽。如今要去宫里面圣,想来心中定是不安。
  婉瑜拉了黛玉的手,轻声安慰道:“圣上如何,其实我也不知,打小便甚少见到,但圣上既能亲笔御封,想来对妹妹也是极为满意的。”
  说着婉瑜瞧了瞧低着头的黛玉,又道:“姨母哪儿妹妹就更不用担心,一则姨母原是极为慈和之人,定是不会为难妹妹。再者我与母妃也会留在姨母哪儿等着妹妹。如此妹妹断没有什么可担忧之事。”
  见婉瑜如此尽心宽慰自己,黛玉也只能勉强对婉瑜露出笑脸。心中却在暗道:圣上自然不会在今日为难与我,便是为了圣上的颜面,今日也不会为难与我,不知道我父亲林如海究竟如何了……
  婉瑜与黛玉在梅香苑用过早餐便去了武郡王妃的院子,武郡王夫妇也已准备妥当,一行四人带着侍卫丫鬟便出了王府往皇宫而去。 

  ☆、第一百四十九回 进宫

  
  o(n_n)o谢谢丫丫21和芊芊妖精两位亲的月票支持!谢谢樵歌牧咏与家有小样猫,巅峰大神的打赏!谢谢你们的厚爱!现在写得有些偏离大纲……写得古井是胆战心惊,忐忑不安,但古井会努力写好的……红楼还是红楼!不会变成宫斗宅斗。最后再次谢谢大家对古井的宽容与厚爱!
  ————————————————————————————
  黛玉原本以为会在宫门外等待很久,因为前世看得穿越文都是这样写的。可事实上武郡王一行并未在宫门前停留,也并未从正门入宫,而是走了东华门。
  宫门前所有人便下了马车,便是武郡王与王妃也是如此。黛玉跟在婉瑜身旁,见婉瑜气定神闲,方知往常定也是这般,心中不由得吐槽道:不是说坐马车进去,然后换小轿子吗?
  黛玉跟在婉瑜身旁,随着武郡王夫妇进了宫门才现,丫鬟婆子都留在了外面,只武郡王妃身边儿的老嬷嬷跟了进来。并不如书中所言谁都能带着贴身丫鬟进去,便是婉瑜的丫鬟也都留在了宫门外。
  两个灰衣内侍站在宫门边儿上,见了武郡王一行,行完礼便不再说任何话,只领着武郡王夫妇往前走去。
  不过五百米左右,与甬道西侧开有一门,内侍便在门前停了下来,武郡王夫妇也跟着停了下来。
  王妃看着黛玉轻声笑道:“随你父王去见见圣上,不必太过紧张,保持内心恭敬便好。我们在你姨母哪儿等你,回头让人来接你。”
  黛玉此时其实反而不紧张了,昨日更多的其实也是担忧林如海和将来而已。毕竟她是见过登基前的四王爷的。
  黛玉朝武郡王妃甜甜一笑道:“劳母妃担忧,倒是玉儿的罪过。且不必如此担忧,玉儿定当谨言慎行。”
  武郡王妃见此点了点头,便领着婉瑜跟着其中一个灰衣内侍朝前继续走了。
  武郡王看了看黛玉,眼中的满意更是多了两分。虽说当初答应认下这个女儿,多少有些圣意的猜测在里面。但经过昨日不多的接触,加上黛玉方才之言行,倒是对于接纳黛玉少了抵触。
  黛玉低头跟在武郡王身后,并不敢乱瞧乱看。但此处已与甬道大不相同,没有了红墙阻拦视线,两旁绿树成荫,即便是冬天,松柏也翠绿喜人,使得刚从甬道出来的黛玉,眼前一亮。
  行一刻钟左右,一座二层高城楼便出现在眼前。在内侍的带领下,再次验过名牌才得以通过。
  过了城楼,向北转,不过二三百米,又过了一道门,再次进入甬道,此时有些路痴的黛玉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在甬道中前行五六百米,便有一角楼,从角楼出来,便是一个青石板铺就的大广场。一座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的重檐庑顶的大殿,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
  基座围以汉白玉栏杆,连廊面阔9间。檐角置脊兽9个,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菱花隔扇门窗。
  大殿外,东侧有日晷,西侧设有嘉量。露台上左右各有一只乌龟与仙鹤。露台两侧有两座石台,石台上各设一座鎏金铜亭江山社稷亭。
  看到此处黛玉心知此乃乾清宫,此时较之前世去故宫游玩时更为肃穆,侍卫林立,戒备森严,一路上除了自己与武郡王,便只有一个内侍在前引路。
  那内侍到此也停下了脚步,另外一蓝衣内侍行至武郡王跟前行礼后,领着武郡王与黛玉继续前行。
  至殿门前,昨日前去传旨的王公公便迎了上来,笑着与武郡王和黛玉行礼道:“老奴见过王爷,见过县主。”
  武郡王点头后才接着又道:“圣上这会子刚好忙完,正等着王爷与县主呢。王爷与县主快请吧。”
  说着王公公便率先在前领路,黛玉更是收敛心神,不敢东张西望。直至行至殿门前,黛玉便随着武郡王停下了脚步。王公公匆匆入内禀报。
  一时王公公又一路小跑了出来道:“圣上宣王爷县主入内。”武郡王点了点头便朝里走去,黛玉则微微对王公公行了半礼才跟上了武郡王的脚步。
  见黛玉对自己行礼,虽是半礼,王公公心中也甚至高兴的跟上了武郡王的脚步,边走边对黛玉道:“县主无须紧张,圣上对县主可是赞誉有加啊。”声音虽小,但身旁的黛玉与武郡王皆已听清。见黛玉点了点头,王公公便不再多言。
  武郡王却因此言,再次对黛玉考量了起来,暗道:此女定是有何不凡之处,否则何意得圣上青睐?面上也不由自主的带上了一丝笑意。
  进入殿内,黛玉不敢抬头,只看着地面上铺着的金砖。金砖光可鉴人,黛玉低着头跟在武郡王身后,看着地面上倒映的影子,暗道:前世所见较之相差太远。
  见前面武郡王跪下行礼,黛玉心中虽暗暗腹议,却也跟在武郡王身后跪了下去,口称:“臣女林慧,拜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行完礼便跟着武郡王起身站在一旁,只低着头看着地面倒影。
  皇帝见黛玉总是低着头,好笑的问道:“当日相见,你不是挺胆儿大的吗?今日何故低着头?抬起头来看着朕说话。”
  黛玉急忙又行礼道:“臣女遵旨。”言罢方抬起头来,见皇帝头上果然悬挂着《光明正大》匾。心中不由得很是惊讶,若没记错,此匾乃是顺治所提,可眼前显然又不是清朝。
  皇帝也不为难黛玉,只随便询问了几句日常便揭了过去,毕竟武郡王在此,有些话多有不便。没一会儿,便打了黛玉出去,临走前看似随意的道:“没事儿多来宫中走动走动也是好的。”
  黛玉自然不会当真,只谢恩后便独自出了殿门。皇后早已派了一蓝衣内侍过来接黛玉,见黛玉出来,便迎了上来,也不领黛玉去坤宁宫,直接去了御花园。
  婉瑜远远的便看到黛玉的身影,看了看武郡王妃与皇后娘娘,终是站着没动。涵迤却是管不了那么多,对着皇后娘娘一礼道:“我迎她去。”说着便抬步朝黛玉走了过来。
  黛玉看到涵迤,便早早的行礼,却被涵迤两步快走过来,拉了黛玉的手道:“不必多礼,快过去吧,都等着你呢!”
  那内侍见涵迤过来拉走了黛玉,便悄悄退了下去。涵迤将黛玉领至一方亭内,方放开了黛玉的手。
  见上方一位雍容华贵的大红宫装妇人,黛玉心知这便是那从未见过的皇后娘娘,便急忙跪在地上行了大礼。待皇后叫起后,黛玉方垂起身。
  武郡王妃见她很是拘谨,便将黛玉唤至身前,皇后笑道:“都是自家人,不必拘谨,咱们也不过坐着说会子话儿罢了。”黛玉方笑着回了两句,但多是在一旁听着。
  皇后见黛玉姿容不俗,进退有度,又见武郡王妃多有赞誉,遂对黛玉更是亲和两分。心中对于之前的传言,也有了考量。却也知道,皇帝此时并未提及此事,且黛玉到底年幼,也不必急于一时。
  皇后又留了武郡王妃与婉瑜黛玉,在宫中用过午膳。黛玉方带着皇后诸多赏赐,随武郡王夫妇一道出了宫,回去武郡王府。
  回到府内,黛玉才觉得整个人都散了架似得疲累,且不说昨夜原本便没有睡,今日又走了那许多路。只说面见皇帝皇后,黛玉说是不紧张,此事放松下来才觉得,当时仍旧是很紧张的。
  在武郡王府又呆了三日,眼见着便是小年,黛玉方请辞回林府。
  武郡王妃知她心悬林如海,故而也不强留,只令人备下各色年节所用食材,等随黛玉一同回去。又派一老嬷嬷跟在黛玉身边儿。
  得知黛玉归来,林如海特特告了假在府中候着。黛玉再次见着林如海却见他更显枯瘦,心中不由得一惊,急忙问道:“几日不见,父亲怎成这般模样了?”
  看着黛玉瞪大一双眼,满是不可置信的模样,林如海虽心中酸楚,却仍是笑道:“哪里就怎样了?不过是多日不见玉儿忘了爹爹的模样罢了!”说着还故作严肃的看着黛玉。
  见林如海如此黛玉如何不知他的心意?黛玉遂也不再提及,强笑道:“哪里就能忘了爹爹呢?”林如海用了“爹爹”更显亲昵的自称,黛玉自然是从善如流的也跟着用了起来。
  黛玉更是挽起林如海的胳膊笑道:“这些日子玉儿可想念爹爹了。”说着还将头,偏着靠在了林如海的胳膊上。
  林如海见此也不再多说什么,抬手抚了抚黛玉的脑袋,便与黛玉静静地坐在一起,享受难得的静溢。
  好一会儿过后,林如海才轻声道:“玉儿且去梳洗一番,一会儿便可开饭了。”
  黛玉抬头看了看林如海,静默了一会儿方道:“爹爹在家可是有好好用膳吃药?每日里柳姨娘可为爹爹烫脚?”
  林如海见黛玉眼中很是认真,遂笑道:“玉儿放心,爹爹有好好用膳,好好吃药,每日里你姨娘也有为爹爹烫脚。你师傅季云,还在百忙之中,来为爹爹施针过两次呢。”
  如此黛玉方点了点头笑道:“爹爹等我一会儿,玉儿很快便过来陪着爹爹用膳。”说着便起身往外走去。
  刚走了两步黛玉又停下来,回身对林如海道:“今日玉儿陪着爹爹用膳,爹爹可是要多用些才是哦。”
  见林如海笑着点头,黛玉才转身回了被她盗名为《拢翠》的小院儿。
  大小丫鬟们见黛玉回来如何的高兴,自不必说。黛玉见这些日子杨嬷嬷跟着自己也很是辛苦,且王妃新指派给自己的唐嬷嬷也还没个落脚地儿,遂让人唤来了锦儿,将唐嬷嬷带去安排住处,又让杨嬷嬷自去歇息。
  便是含笑与芷萱二人,黛玉也让他们自去歇息,有着蕊珠与绿萼替她梳洗换装。
  黛玉再次出现在林如海面前时,已经随意的挽了个坠马髻,斜插了三支簪子定住头,再无别的饰物,便是耳坠子也都摘了去。
  一身粉紫色织锦家常对襟袄,配着一条湖蓝色襦裙,袄上镶了雪白的兔子毛边儿,与裙裾上一只小兔相映成趣。通身是说不出的自然随意,笑谈间也不似王府那般谨言慎行。 

  ☆、第一百五十回 门前风波

  
  特此感谢o(n_n)o风奇,书友16o32611162763o,丫丫21的厚爱与支持~还有在QQ阅读看书的杜若,谢谢你们!
  回到林府,每日里忙碌在林如海的膳食汤药,年底的各种账册,年节的各种准备,以及各家各府的年节礼中。但黛玉仍旧是快乐而惬意的。
  各处的管事已经跟着黛玉好些年,都已经知道黛玉的习惯,再有含笑与芷萱二人帮着黛玉看账簿,黛玉自己也不过是抽查一二倒也不费什么事儿。
  各种的食材武郡王妃已经再送黛玉回来时,送了许多过来,庄子里也送来不少野味。绮罗帮黛玉打理这各府送来的年礼,黛玉再从新分配与各家送去,也不过是转转手的问题。
  只亲近人家的年节礼却是需要好生斟酌。武郡王府自不必说,黄府与贾府却是需要仔细斟酌。
  黛玉犹豫再三,将皇后所赐的珊瑚树送给了林老夫人,珊瑚树高一尺有余,通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