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村里种地去(兵家)-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把剩下十一套的钱收上来,不然房子也可以涨价了,至于说什么涨价的钱修个小休闲场所,恩,这个场所,之前就已经规划好了,算进了成本价里,就算不涨价也会修建啊!

五天后,全部的钱都收来了,而答应何春桃和杨站长的铺子也以一块钱的价格和两人签定的买卖合同,周会计的房子也送了,何春桃更是送了一个最大的一百二十平米的房子,还是六楼带屋顶花园的,这也是为了补偿何春桃为他背了个大黑锅。

还剩下三套房子,方文以成本价卖了一套给薛镇长,给王晓燕留了一套,另外一套留在了手上,以后在决定用来干啥,不过他自己还真没打算到镇上来住,相对于镇上的环境,住村里还舒服一些,但小镇居民和村里人却不这么想,因为住在镇上,这档次完全不一样了,面子是大大的有,多人村里人一辈子都是为了一张脸面而活啊。

到了现在,方文手握重金,就算之后装修那部分钱现在还拿到不到,可手上也有了近五百万,恩,建筑公司和材料费都还没有给。

方文大手一挥,建筑公司先给一部分钱,材料的也给一部分,名声得打好了,就这样他手上还有近四百万,除掉之后一百万建筑成本价,和他一百万的投资,他现在到手的已经有两百万了。而之后装修赚的钱,完全可以抵消何春桃和杨站长的分红,这个结果让他自己也没想到,这钱来得太突然也太快了啊。

手握四百万,方文终于出现在了镇上,一露面忽然发现很多人冲他打招呼,还有个自称是金堂乡的老农说以后和他就是邻居了,方文一问才知道是桥头开面馆那家的,买了一套房和一个铺面,方文乐呵呵的散上烟,然后说了几句的感谢的话,没想对方却反过来说要感谢他,说是问他什么时候有时间请他吃饭感谢。

方文听着汗颜无比,他是真赚钱了啊,而且是大大的赚了,加上自己送出去的房子等等,几乎都赚了三倍的钱了。自然不肯让老人请他吃饭了,不过却是留了个电话,说是有什么房子上的事可以直接给他打电话。

这人就是老王,老王接过名片,见上面写着蔬菜店的总经理,一下反应过来这应该是方站长的正式名片了,方站长不正是靠卖菜发家的吗。当下大喜,现在镇上还没听过谁有方站长的这种正式名片呢,这可是面子的象征啊,连忙小心收好,又感谢一番,一想到方站长还有事,也就告辞了。

随后,方文一路走上去,硬是碰到了n个人热情打招呼,全都是感谢的挂,搞得他高兴之余,也是深深汗颜啊……

不是他想一路招摇上去,而是因为工程车在拉材料,临时把桥头给睹了,他就只好把车停到供销社边上,走路上去。

房子虽然全部卖了出去,不过球场坝子的售楼部却还保留着,随便散放着着几十张椅子,两个饮水机一直在烧着热水,大伙都可以来喝免费茶水,聊点家常,而买了房的又时常在看看模型,计算着以后家具的摆放等等,小镇上其实难得有什么大事发生,不过一有大事就会热闹好久,人们也喜欢这种热闹。

方文一路到了畜牧站,到了四楼,杨站长几人已经在等着他,这也是约定好了的。

“弟弟,你可算来了,这个钱现在怎么办?”何春桃一见到他就红光面满的的说道。

方文呵呵一笑,现在一共手上还有四百万多一些,当即笑道:“当然是继续拿地,一直到市场饱和为止,铺面卖不出去没关系,只要房子能卖出去就行。”

小镇就是如此,因为流动人口太少了,导致在好的房子也租不起价格,但是铺面的价格却是很高,是房价的四倍了,这个价格比在外面城里也很不正常。

他话一落,周会计就拿出一张超级大的防水料铺上桌面上,一看之下,居然是一张小镇的风貌图,上面详细的标注出了小镇上所有的建筑。这可比方文的涂鸦简单清楚多了。

“恩,大家都上商量一下,我们接下来要拿什么地,最好的出手要快,把手上的钱全部拿地,这留商量的启动资金,不要怕到时候没钱,就算暂时买不出去,也可以和银行贷款嘛,大不了损失一点利息,等把龙洞镇搞定后,我们就到附近几个镇上去,争取在年前把钱全部圈完,然后呼吁大家理性购房,咱们也跟着做回老实本分的好人。”方文接着出声道。

何春桃心理一想,到时候她还能做回好人吗?不过她也不在乎,有婆婆作为坚实后盾,宝贝儿子作为底蕴,在加上挣出的铺子房子和钱财,她的家庭地位只会越来越高。

杨站长的八卦消息其实最全面,现在小镇上他安插的托儿不知道有多少,自然了解最新的市场状态,想了想出声道:“我个人认为最好是把菜市场和这边的老粮站拿下,咱们把菜市场规划出来,全部修成铺子卖出去,老粮站这个位置也好,属于镇中镇的位置,周围最清净,如果买下来可以修才一条步行街,两边是铺面楼房,上面是套房,中间作为步行街,估计能火。”

方文点了点头,居然和他的想法差不多,镇上的其余的建筑在散乱了,街村帮的房子也分布得很广,除了供销社这些大部门,就不好从政府拿大块的地了,老粮站最为合适,在河边上,就在畜牧站对面进去,在街道背后面。

而老粮站过了河之后,对面就是菜市场,这个地理位置也相当不错,之前的菜市场太烂了,雨天都还是拉的雨布,卖肉的直接挂在铁秆子上面,散户们大多在河边上摆小摊。

想到这儿就出声道:“不错,不过要拿下这两块地怕是成本不小了,老粮站占地足有三千多个平米,把最中心的悠闲地带都给占了,菜市场占地也很大,而且政府一直在里面收租金,现在要出售估计不会愿意。”

何春桃接话道:“办法总是有的,我们可以声动击西,表面上是要拿供销社,然后背后里火速把老粮站拿下,拿到地就马上低价预售一部分出去,在想点办法拿下菜市场,不过姐姐就想不出办法了。”

方文到是诧异了一下,没想何春桃居然还有这种手段,其实相比起老粮站,供销社的位置更好,而且供销社比老旅馆大了一倍,占地上千个平米,不过供销社的房子很麻烦,里面有很多老职工住在里面,虽然说退休后就要从福利房搬出去,不过镇上都讲人情啊,这些老职工就这样一直住了下来,而且楼下各个铺面都是干部们的关系户在使用,给政府的租金很便宜,算是间接占点国家的便宜啊,所以的供销社真的拿下来,就要给出大量的赔偿,或是补偿房屋,不说亏本,那是绝对赚不到钱的。

不过还真的可以假装要拿供销社,让群众的目光转移过来,也不给那些想跟风修楼房出售的人有准备时间,火速把老粮站拿下来。

至于菜市场,方文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不好谈了,想到这儿,就出声道:“杨站长,菜市场的事你有什么看法?”

杨站长笑道:“办法自然是有的,不然我也不敢提出来,不过现在也不肯定,还要看下面一系列的操作才行。”

方文点头道:“那行,这样吧,收上来的钱大家都不要先动了,全部用来投资,争取过年前能把这次行动结束,到时候大家一起分钱。”忽然方文想到杨站长要调走的时候,不过现在也没多问,杨站长应该自己就有打算。

末了,方文又提了一句,“我最近要专心忙酒厂的事情,这样吧,看这次圈钱的最后结果,如果资金多,那你们的提成在往上提点,周会计到时候也有,大家都努力了,该花的钱也要花出去,到周会计那里去报帐就行了。”

几人一都,都笑了起来,这还是只是刚刚开始,何春桃更是兴奋无比,辛苦半年,挣到的钱肯定比唐家所有的资金还要多呢。

方文又鼓励了一番,这时候也不好去酒楼搞庆祝,各自也就散了,方文留在办公室看了一上午的报纸,恩,这就算是上班了,另外也看了看县局发下来的最新文件,其实也没什么,也就是夏天来了,要预防家畜的呼吸道疾病传播,在市场上把好关,不能让病死家畜流向市场,这些都是周会计在忙,到是他没他什么事。

而最近兽医们都忙了起来,全都下到村里打狗针了,而且为了不让村民们反感,政府也配合做了大量的宣传,有之前的狂犬病在前,进展也比较顺利,至于给狗打了防疫针后会导致狗死亡的事情,畜牧站也做了规划,就是先给狗注射一点看反应,如果第二天也没事,那就可以直接注释了,这样就能避免药物过敏等情况发生。

其实村里的很多家畜因为是散养,都保留了动物的本能,比如说羊、狗等,如果生病了,自己就会到山坡上找些草草来吃,算是动物对身体治疗的本能吧,只要不是吃了什么猛药,一般不容易病死,打多情况下都是人为的,算是间接造成吧,比如毒杀的老鼠最进不小心被狗吃了,或是鸡鸭吃了什么化学的东西等等。

真正自然的病死的却不多见,这村里的环境保护得还不错,到是适合方文这种懒人居住。

胡思乱想着,这时间就到了中午,看了看时间,索性给王晓燕挂了个电话过去。

“方文,有什么事吗?”

“没事就不能给你打电话啊,现在有空吗,出来一起吃饭。”

光是方文自己,畜牧站每月两千多的工资完全足够了,还能有节余,经常在外面吃饭什么的,根本就花不完,镇上的物价还非常低,小馆子里的帮忙的大妈一个月只有六百块钱左右,而在酒楼里面帮忙的,从早晨八点到晚上八点,十二个小时,工资也就八百块钱而已。

如周会计等等干部,工资只有一千多,小学老师的工资也破不了两千,王晓燕因为在医院福利自然要好一些,不过全部加起来,也至多两千块钱。

可别小看了这点钱,在小镇上每个月能存下一大半出来,一年就能存一万,在加上村里有父母兄弟的,又能节约吃米和油蔬菜等消费,这样又能节约一大笔费用,如果是两口子,这一年能存不少钱出来。

不过如果换了在外面城里,两千块钱只能成为月光族。

“恩呢,上桥新开了家浑浆豆花,我们去吃豆花吧。”

“好啊,要不要分头行动?”方文的意思自然是要不要躲避她的姑姑王翠华。

“恩,你在最里面那张桌子等我吧,地方就在上桥xxxx”

“好,那我现在就过去了。”方文呵呵一笑,还真有点搞地下工作的意思在里面。

————————————

转眼就到了八月三十号,今儿的日子最好,适合游子外出,又因为到了开学的时候,孩子们都纷纷出发了,镇上虽然只有初中,但因为镇上的教育太落后,虽然国家已经禁止补课,但仍然需要上三节课的晚自习,村里的孩子也都纷纷背上家里的米去学校了。

学校的食堂是收大米的,用米换票,学子们只要出平时的饭钱就可以了,甚至如果没有饭钱,也可以饭票付帐,只是每个星期学子们背多少米都是有数的,也不敢多背。

另外还有出去读高中的,中专的学子们也出发了,当然还有少量读大学的。

至于小学生到是不急,大家都知道到学校越早就意味着要打扫卫生,一般聪明的都会晚一点在到学校去。

而这个时候也到了打谷子的时候后,往年在前两天已经开始在打谷子了,不过一般情况也是在八月三十号左右,又因为今年之前下了大雨,这稻谷熟得要晚几天,怕要九月二三号才能收割。

不过酒米却是完全成熟了,又因为上面酒厂需要大量的酒米,这边修公路也就暂时停了下来,大家纷纷回家准备工具,要准备打谷子了哟。

方文这两天也什么地方都没去,正在养着身体,准备开工了,二叔家虽然土地清空了,可这稻田里还有谷子呢。

至于专家组也忙碌了起来,土地里的大棚架子也立得差不多了,下一步就是培育苗种。

这一日,方文到了二叔家里,正见二叔在整理工具,村里真的有些落后了,到现在还在用人工插秧,一直没引进刨秧技术,而几乎所有种地的技术都是根本老传统来了,几乎没有什么改进的地方,没办法亩产,也没办法节省劳动力。

很多村里的年轻小伙都更愿意去工地上开工,也是因为跟种地比起来,在工地上其实也算不上多累,工地真正累的,吃苦耐劳的,往往也是那些年龄大的,没有技术在身,只能卖力气,而年轻小伙脑子灵活,一般都接受过九年业务教育,学东西快,很快就能从小工升到大工,在到师傅或是带班的工头,这工资自然就猛涨了。

在加上当你适合了工地上的生活,就回不到种地或是进工厂什么的了,工地上其实相对来说更自由,当然在工地毕竟是吃青春饭,也是看个人的想法和运道啊。

摇了摇头,又想远了,见二叔正在整理半筒,这是村里的称呼,川人发音往往h和f都不分,还有很多字母音节都不标准,比如'黄'和'汪'还有'方',有时候感觉都是一个音节,还有比如'永'字的发音,一般念成'允',还有太多太多了……

一句:菜子花花非黄!让川内的老农来念,估计就困难了,会感觉饶舌头,最后念出来就成:菜仔蛙蛙微王。

不过要说到川话,最正宗的还要在c庆,那边才是发音最正宗的川话。

给二叔散上支烟,却没见到爷爷奶奶,估计出去串门了吧,而二娘已经去城里了,妹妹的铺子已经在搞装修,估计也快开工了,另外又从村里亲戚家里带了几个人走了,这是去帮忙的,也算是配方保密吧,至于厨师方面,直接把两个在蒋老板那里帮忙的半个孩子召唤了出来,算是慢慢培养了。

不过小吃楼的很多东西,如豆花,卤凉菜等等,都是事先准备好的,到是不用太麻烦。

二叔正在整理着:半筒,这玩意怎么形容呢,好比一个车箱吧,不寻常的双人床要小一点,不过下面却是弧形的,四个角落各有一个耳朵,恩,也就是把手,方便抬着走。

上面是敞开的,在深切一点,就犹如一个推出来的火柴盒子,恩,也就是装火柴的里面那个小盒子,是纯木头制造,而且是一块一块拼起来的,很考验木工的技术,因为要拼得没有缝隙,不能让水从缝隙里漏进来。

而在半筒的长形两边,还有很多的小孔,也就是小切口,刚好能插进一块七八公分的竹片,这样插进到两边后,竹片就成了拱形,这样用来遮挡飞出去的稻谷。

一个半筒因为制造不容易,往往会用很多年,而且有时候是好几家人一起用,而整个方家大院一共也只有两个打谷子的机器,恩,是那种脚踏式的,烧的是骨油,全靠人在上面睬着发力,和自行车的原理差不多吧。

打谷机有些狰狞,主要由一个横着圆筒组成,上面都是小冒尖,生动一点,到是有些像放大版的狼压棒,而打谷机下面有一个架子,刚好可以把机器架设到半筒里面,这样就把打谷机给卡住了,只是是把两个脚踏子露在半筒外面,两个壮汗睬在上面,一上一下的发力,里面的狼牙大筒子就会旋转起来,这时,两个壮汗在把手上的稻谷伸上上面,反复的刷洗,就能把稻谷粒给刷下来。

又因为半筒上面,用竹子架设着一个小帐篷,这就把飞出去的谷子等挡了下来,落到半筒里面。

等堆积起来,另外的男人们就在半筒后面用撮箕把稻谷粒撮出来,装进箩筐里,这时候壮男在挑进家里晾晒,因为里面不光有谷子,还有刷下来秧叶子,还需要在处理一番,程序上来说,算是相当麻烦吧,不过村里一代代就是这么过来的,到是人人熟练了,一般一个家庭约莫有一千多斤的谷子,十几个人,一天就能全部收割处理完。

这时候,还有山上一些贫困的家庭会组成专业打谷子队伍,只要村民们肯出钱,就能帮你把稻谷全部收回家。

不过这个价格,还算好吧,也不算太贵,但如果在城市周边,你请人打谷子,最近一算下来,给出去的工钱都足够买你收获的谷子了呢。

另外就是准备好镰刀,这是割秧苗用来,这种镰刀上面是沙齿,只适合割稻谷用,到也便宜,十几块钱一把。

另外还要把晒谷耙、撮箕、箩筐、扁担等等全都准备好,这些工具都是要用的,开工前收拾好工具,这也是村里的传统,不然临时抱佛角就来不及了。

而在村里还有个讲究,就是一般到打谷子的时候,这腊肉也基本上吃光了,也就是过年的时候杀的过年猪制成的蜡肉。

无论是请人打谷子,或是找亲戚朋友帮忙,都是要招待饭食的,又因为很劳累,所有的饭菜会准备得很丰盛,虽然比不上过年,到绝对比过节还要吃得好。

这个也要准备,一般打谷子的头一天,村民就会赶集去把肉食买回来……

关于打谷子招待肉食的笑话也闹了不少出来,传闻,某一户村民家里比较穷,家里就两口子,旁边也没什么亲戚,就请远方的哥哥一家过来帮着打谷子,因为穷,又没钱买新鲜肉食回来,就提前存了一大块足有七斤多的腊肉,村里的土办法存腊肉就是埋在谷子里面,这样就能保存比较长的时间。

到了打谷子那天,又因为人手还是不够,这腊肉就一直煮在锅里,回头在田里忙的时候给忘了时间,晚了一会儿回来,结果那腊肉直接就给煮化了,直接给煮成了汤水,得了这下中午算是完了,最后不得以只好把半大的鸡鸭给杀来吃了……

另外的笑话就更多,好比一块猪屁股肉,往往要展转好几年,最后才会吃掉,村里的习俗,媳妇回娘家就要带一块猪屁股肉,而这猪屁股肉送到娘家后,又因为哥哥弟弟的媳妇也要回娘家,好吧,这块猪屁股又送到了下一家,下一家又到下一家,有时候长达三四年的时间,这块猪屁股肉都还在,最后实在没办法,这是生霉了,埋在谷子里也不管用,这才洗刷干净给吃了,不过这时候的味道如同嚼蜡……

“好了,都休整得差不多了,文文,我们现在就去把谷子给割了吧,不然明天一天就忙不过来了。”二叔这时候出声道。

也拉回了方文的思绪,因为今年雨季的问题,现在田里的稻谷差不多都是这两天成熟,往年到是分批的,因为插秧的时候都有时间差,到是不会凑到一起。

今年算是人手不够用,爷爷奶奶年纪也大了,也不太适合下田,二娘和妹妹又在城里忙,这就只剩只剩方文两叔侄了。

说着两人就带着镰刀出门,至于素芬已经回山上去了,也要回去帮着父母收谷子,方文想了想,到也准备后天到山上去一趟帮忙。

因为人手的问题,也为了加快速度,一般在打谷子的头一天,村民们就会提前把稻谷给割好,不过也割不了多少,不敢割多了,因为怕晚上下雨,只能割一些旱田里的稻谷。所谓旱田也就是里面的水已经干枯了。

村里的农田分为两种,一种是只用来种稻谷,收割了稻谷就空着,另外就一种旱田就会利用起来种点蔬菜或是油菜什么的。这种旱田是地理位置造成的,一般不容易关住水,自然而然这田里的水就会给漏干了。

两人分头行动,一人一块田,不过这时候来割稻谷的村民也有很多,大家打着招呼,也相互夸张起来,说是你家的稻谷长得多好云云……

同样的农田,同样的种子,同样的种植时间,而最后因为管理问题,其丰收量也会不太相同,主要还是在施肥和打农药方面,稻谷是必须要打农药的,其实这个农药在村里真的不能避免,家家户户都准备有……

因为人工插秧,所以长得很有规律,一般情况下成人的手可以抓两到三股,也就是割三下就放一下,而割两回又并成一股,然后交叉叠成小堆,到最后还是移动整理成一条直线,这是方便第二天用半筒打谷子。

方文穿着短裤,戴着草帽,这镰刀不停的挥舞,动作很快,他力气大,割起秧苗来毫不费力。

等把旱田的秧苗割完,这天也渐渐暗淡了下来,奶奶也过来叫吃饭了,方文抹了把汗,也不去管这边没割完的,这个到不用急,因为明天也请了几个亲戚来帮忙。

回了家大吃大喝了一顿,狗儿明天就要去上学了,直接读二年纪,也会一早就出门。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方文又出发了,一般情况下,是由家的妇女在头一天的下午和第二天的清晨开始割稻谷,然后等男人们用过早饭,就抬着半筒和打谷机下田,开始打之前割好的稻谷,一千多多斤的谷子,需要两个壮汗打上一天。

因为其中会因为农田的分布情况,导致浪费大量的时间,好比,这块一块田打完之后,可能要半个小时后才能把打谷机等等移到下一块田去,快也要十来分钟。

而一些偏僻的农田,一般是村民们把去秧苗割了背回家里打,因为太偏僻了,抬打谷机过去实在不划算。

而两个壮汉在打谷子的时候还需要两个人在旁边给递稻谷,一般是老人或是小孩来干,这样壮男只需要猛睬打谷机,手上刷刷的洗谷子就可以了。

而妇女们一般在上午十点左右就能把稻谷完全割完,这时候就赶紧回家去去做饭,而且还需要晒稻谷,谷子和玉米不同,玉米摘回来就已经成熟了,而谷子虽然也是如此,但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