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临高考了竖立标杆?”
“高考才能给人的印象深刻,即使有人因此没考上大学,他们明年还有机会,有一整年的时间训练……”
“他们今年考不上,明天可就更难了。”杨锐撇撇嘴。
“你不是也复读了?复读不是天塌下来了。”
杨锐沉默了下来。
他在考虑袁丽的话,不是现在的话,而是先前的话。
英语复习到现在,主要部分差不多结束了,剩下的就是查遗补缺,强化训练了,或许,袁丽提出了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把她给开除了!
人的思想,是无法强行扭转的,杨锐有杨锐的复习理念,袁丽有袁丽的复习路数,两个人拧不到一块,也是没法子的事。
“袁老师,咱们到那边谈吧。”杨锐指了指实验室的位置。
到了地方,他进入实验室,从抽屉里数出一些现金,装入信封中,拿出来给袁丽,道:“袁老师,咱们好聚好散,您说的话没错,但我要为同学们考虑,不好意思。”
正准备与杨锐好好辩论一番的袁丽愣住了,想了半天,还是接了杨锐的信封,也没有看,就放进包里,嘴角微垂,问:“你准备再从哪里找老师?”
“剩一个月了,我兼任吧。”
袁丽想说什么,又没说,默默点头,黯然离去。
杨锐冲着她的背影道:“高考结束以后,还请袁老师再来学校,您还是我们的老师。”
袁丽点着脑袋没有回头。
杨锐叹口气,看着她离开,又去教室通知此事。
如果是高一高二,袁丽这样的老师固然是极好的,就是高三初期,打基础也比突击更重要。
但是,到了现在这个时间,面对高考指挥棒,锐学组的学生们,实在是经不起任何的耽搁了。
锐学组的学生们没有太多的感觉,袁丽本来就是杨锐请来的补习老师,现在离开虽然有点早,倒也并不显的突兀。
杨锐回到座位上,重新整理了一份课程表,转手自己做起了卷子。
语文,数学,英语,杨锐都做的飞快,差不多半个小时就能完成,堆放在一边。
刘珊做完了自己的手边的功课,忍不住好奇,坐到杨锐身边,问:“正式考试的时候,你准备怎么答题?”
“嗯,什么意思?”杨锐没抬头。
“就是说,高考的时候,你也准备做这么快,还是准备慢慢的做?你不是说,平时做试卷,要尽量和考试的时候一致吗?”
“帮我批卷好了。”杨锐没回答她的话,将卷子放她面前。
……
225。第225章 倒计时
学生间互相阅卷是很平常的,鸿睿班内也不例外。
互相阅卷是通过别人的错误来学习,当然,也方便老师偷懒。
杨锐比较少在班里做试卷,刘珊倒是挺好奇他现在的成绩,从窗台处拿了红笔,就对着参考答案,给杨锐批卷。
杨锐头都没抬的继续做题,他现在做的这套也是自己从脑海中淘弄出来的,但没看过答案,尤其是语文英语和政治卷,都是完全陌生的。
不过,为了测试自己的成绩和状态,杨锐准备将七门课的卷子都做出来,总不能将英语老师开除了,自己的成绩反而下降了,如果是那样的话,找人说情也要再找一名英语老师来。
批卷总是比做卷子要快,刘珊不看题目,只看答案,几分钟的时间就将语文的客观题给批了出来,接着饶有兴致的翻到作文面。
“你没写作文?”刘珊失望极了。
“你想看?”
刘珊习惯了杨锐的调侃,不动声色问:“不练习作文,你高考的时候怎么办?”
“我有自己的办法,不用担心。”
“也写简单作文?”刘珊笑了。
杨锐也笑,一边继续做题一边道:“语文作文怎么可能写简单作文。”
英语作文要尽可能的简单,是为了减少错误出现的频率,这是保守的保底式做法,用这种方式写的英语作文,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得到满分的,甚至连90%的分数都是奢望,但是,相对全国英语作文平均只有40%都不到的分数,稳定提升分数更有价值。
而高考的语文作文,就不能用保守式做法了,因为语文作文是按照项目给分的,不是按照项目扣分的。
当然,写错字了,用错成语了,肯定是要扣分的,但对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这些原本不应该成为问题的。
一篇40分或60分的语文作文,符合题意和偏离题意就有5分左右的差距,结构严谨和结构混乱又会有5分的差距,有文采和语言寡淡,有创意和平庸,又是5分和0分的差距,而这些判断,作为语文老师,是很容易做出结论的。
在语文的高考阅卷中,作文经常采用两人或三人的交叉审阅,通常也不会有较大的疏漏,
所以,高考语文作文,如何去写,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
30年的高考研究,差不多将高考的主观题都给弄成客观题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结果是客观的分数,评断标准又要求客观,做题的过程客观化也是免不了的。
当然,83年的高考还没有如此过分,那些擅长总结规律的老师们,目前尚未得到重视,人们还是以打基础为主攻目标。
杨锐不擅长语文,但他脑海中有的是各种作文宝典和例文,这些东西,同样没有在83年露面。
而无论杨锐选择抄还是不抄,他的作文成绩都低不到哪里去。
“那给你作文算多少分?”
“按38分来算吧。”作文满分是45分,由一篇看图说话和一篇议论文组成,前者的15分被扣的很少,议论文考察略严,但不管怎么算,这都是一个保守的分数了。
刘珊毫不犹豫的在作文面打上了“…7”的标识,然后才在边上写了38分。
整篇批阅结束,刘珊又算出了总分:110分。
“一共才扣了10分?”刘珊自己先惊讶了,回过头来再翻,果然是只有3处,分别扣了一分。
“你比预考的时候,分数还提高了?”刘珊万分诧异的看着杨锐,在正常人想来,杨锐预考时的表现,本就应该是一个高峰了。
没想到他的分数还有提高的潜力。
如果作文少扣一点分的话,语文肯定还能再多几分。
刘珊这么想着,不觉心里吃味,道:“都没见你好好做过题。”
“我的情况特殊,你们就不要比了。”杨锐笑了两声,实话实说。
刘珊扁扁嘴,稍稍抬高了一点音量,道:“什么意思呀,就是说我们永远都比不上你了?”
“当然不是。”杨锐的注意力集中在卷子上。
“那要多久?”
“一个女孩子,怎么这么好强?”杨锐放下笔,笑了起来。
刘珊没笑,扯过他的英语卷子,道:“我看你都能考多少分。”
杨锐莞尔:“你如果想找个成绩差的,批政治试卷好了。”
“你预考政治才62分吧。”刘珊露出一个没兴趣的表情,道:“你的英语不是有景老师给复习吗?我看你能考多少分。”
“你还记得我的政治分数?”杨锐略表诧异。
“我怎么不记得,你的分数放在大红榜上,挂了那么多天。”刘珊有些着急的道:“还有好多人来考察,谁能不记得。”
杨锐微笑不语。
刘珊咬牙切齿的抓着红笔,********的要打出几个叉出来。
然而,除了第一面的选择题,让她找出了一个错误以外,越是到了困难的题目,她就越难找到批错的地方。
“怎么可能……”刘珊颇有些郁闷的丢下笔。
“多少分?”杨锐故意露出得意洋洋的表情。他的英语算是得到了景语兰的特训了,两人的英语对话,虽然主要是提高了口语水平,但对其他方面的增益也是必然的。
而且,杨锐不像是其他学生那样,要兼顾多门功课,他的主要精力就是放在英语上的,同时少量兼顾语文和政治,就能让他保持更好的分数了。
毕竟,7年的补习老师生涯,学习和练习过的理科知识,不是想忘就会忘记的。
刘珊看不惯的哼一声,道:“94分。”
“作文扣了几分?”
“5分。”刘珊说完又接着道:“你别得意,五分是正常扣掉的,我没多扣分。”
“行,你说扣五分就扣五分。”杨锐一副很大度的样子。
刘珊再次扁扁嘴,却是无可奈何。除了作文,她还真找不出能扣分的地方,而且,是不是正常扣分,刘珊也说不上。
“其他卷子也批一下吧,我出去一趟。”杨锐将手里的卷子推出去,自己出门去了。
刘珊一阵气馁,还是拿起卷子,认真的改阅。
数学满分120,物理满分100,化学满分100,生物满分50……尽管有所预料,刘珊还是被一水的满分给震惊了。
英语的94分,或者99分虽然高,可满分总归是不同的。
刘珊心有不甘的拿出杨锐的政治卷,心想:“你总不能一夜之间,将64分的政治也变成满分吧。”
“第一题,对。”
“第二题,对。”
“第三题,对……对也是正常的,最简单的选择题。”
刘珊默默的批改,又默默的念着:填空题也全对,不会是偷偷抄的吧,嗯,简答题不可能是全对的,一定要好好的扣分……
“唔,简答题也不能扣分吗?”刘珊的眼睛都要贴到试卷上了,仍然没有找出纰漏之处。
比起作文,政治得分和扣分就简单了,简答题和大题只是看知识点有没有被写出来即可判断,所有的题目都可以看作是客观题。一道题如果有4个要点,那答案就会以四个要点为体现,答题者写出一个要点,就会得一个要点的分数,写出4个要点,就会得4个要点的分数,之间的联接词,或者其他的句段,都是被无视的。
因为这种特性,最好的试卷形状,应该是不多不少的答案,明确的写着一二三四,代表学生毫无障碍的背诵了题目所需的内容。
对于阅卷老师来说,这样的题目也是最容易批改,最容易扣分,亦是最不容易扣分的。
明确的答案,自然会有明确的分数。
刘珊继续无奈的打着对号,眼神中却闪着光,不仅没有不高兴,反而是跃跃欲试的兴奋。
一会儿,杨锐抱着一叠纸回来,站在自己的桌子前,问:“如何?多少分?”
刘珊的脊背抖了一下,转而用恶狠狠的表情道:“你吓人做什么?”
“我哪里有吓人了。”
“我说你吓人就是吓人了。”刘珊掩饰的站了起来,踮着脚,试图与杨锐平视。
杨锐却是一下子坐到了椅子上,从下往上看……只能勉强看到刘珊的鼻子。
“身材好的都能当掩体了。”杨锐挑起眉毛,不动声色。
“给你,政治也是100分,你怎么背的!”
“就是几本书,使劲背好了。如果说技巧的话,也就是请来的那位政治老师说的那些技巧了。”杨锐在这方面没什么好方法,学校的时候,他也不是一个擅长背诵的人。
不过,现在的脑袋太活跃了,脑海中的东西也总是有意无意的被激活,令杨锐的背诵能力大大加强。他本人参加了高考,又参加了全国统一的硕士招生考试,政治书也没少看,混合起来就代表着极浑厚的得分能力。
预考的时候,杨锐并不关心政治考多少分,高考的时候可不行。
对学生们来说,政治就是纯粹的送分科目,得到80分,90分都不奇怪,相比之下,数学英语这些课程,想拿到90%就太难了。
恢复高考之初的学生们,能得到300分的总分,还多亏有政治垫底,到了83年,各科的平均分都上来了,政治更加要得到重视。
至于背诵政治有没有用,那根本不是关键,关键永远是高考分数。
刘珊多少有些察觉到杨锐的目光,忽然坐了下来,眼睛眨都不眨的问:“你刚才出去做什么了?”
“做倒计时。”杨锐将刚刚做好的“距离高考还有40天”的倒计时表,挂在了教室后方,满意的点头。
倒计时表是用大的白纸裁开,又重新装订而成的。每过一天,值日生就将倒计时表撕掉一张,以显示时间的紧迫。
在杨锐读高中的时候,这种惨绝人寰的设计,已经风靡全国各大中学,杨锐觉得,有必要将恐怖提前一点。
对预备高考的学生来说,这种撕纸声,怕是比炸弹的滴答声还挠人。
但也更有效。
……
226。第226章 报考学校
杨锐看着刘珊将“距离高考还有‘33’天”的倒计时表,撕成了“32”天,听到那熟悉又陌生的“呲啦”声,突然有种莫名的紧张感。
倒计时临近感觉到紧张,似乎是一种人类的共态。据说,即使是再顽劣或再优秀的学生,对倒计时表也会有畏惧感。
杨锐觉得很对,因为他本人是不应该有什么紧张感的,任何一名学生,当他能够保证数理化生物三门功课满分的时候,就不必有紧张感,光是这三门功课加起来,就有370分了!
只要不是偏科成钱钟书的程度,国内的高校都在敞开大门等待着他。
但是,杨锐依旧觉得紧张,即使他心里觉得没有必要。
谁如果再说,中国人不懂心理学,杨锐当面就吐他一脸的口水:小样,没参加过高考是吧?
高考,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也是一名少年能够感受到的最严肃,最重要,也是最紧张的时刻。
而且是连续三天!
落在1983年,高考制造的严肃和紧张就更强了。
当整个家庭都为了你的高考而付出,当亲朋好友都热情的关注着你的成绩,当高考失利的邻居扛着锄头,羡慕的目送你离开村口的时候,层层的压力,不需要更广阔的世界来展示。
与之相比,一切装模作样的社会做派,一切校园别扭,一切同学龌龊,一切老师与学校的不对付,都显的无关紧要。
鲤鱼跳龙门,胜者飞黄腾达,败者泯然众生。
杨锐将目光下移,望着刘珊惊人的****,才觉得心情舒畅了一些。
现在的孩子只知道谁的脸长的漂亮,还不懂欣赏身体的美,男生们偶尔谈起刘珊,最多说她的鼻子小巧好看,眼睛又大又亮,根本没有察觉到她最大的优势。
杨锐因此有种偷挖宝藏的快感。当然,宝藏实际上是不属于他的,在这个纯真的年代,地下的东西都是国家的,你也别偷挖。
“刘珊。”杨锐叫住急匆匆往座位上走的刘珊。
“怎么了?”刘珊撑了一下腿,站到了杨锐面前。
“跟我去外面,聊两句。”杨锐收拾了一下东西,率先出了教室。
刘珊毫无迟疑的跟上去。锐学组是杨锐的锐学组,所有成员,都因为杨锐而联系起来,他们私下里也经常有各种活动,比如随便吃喝的冷餐会和自助餐,互相之间非常熟悉,更少隔阂。
刘珊尽管好强,却是将杨锐看作比较的对象,对他的命令和要求,刘珊还是执行的很好。
杨锐有点意马心猿,脑袋里胡思乱想着“出操の学生”之类的小电影,然后找了处花坛坐下,问:“你的高考志愿,准备报考哪里?”
“不是高考结束了以后,才报考学校吗?”刘珊明显有些意外,语气都带了些颤音,越是接近高考,高考志愿就越是敏感话题。
杨锐拍拍旁边的水泥台,示意刘珊坐下来,道:“高考补习老师有两种,一种是让学生好好学习,奋力考试,然后根据估分来决定报考学校的,另一种,就是我这种了,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有一个目标,然后再好好学习,向着目标奋斗,现在33天了,我想和你们分别谈谈。”
见不是与自己一个人谈,刘珊放松不少,琢磨了一会儿,说道:“我也不知道现在能考哪里?就想考一个尽量好的学校。”
这个答案,与她曾经的目标已相去甚远。
曾几何时,刘珊只是想着能考一个大专,今年如果还不行的话,明年就考大中专了。
可是现在,刘珊悄然调高了自己的预期,只是她自己都没有预料到而已。
杨锐微微点头,道:“我觉得,你可以以重点本科为目标,河东大学,你喜欢吗?”
“挺好。”刘珊露出一丝笑容,接着就问:“你会考哪里?”
“我大概会去北京。”杨锐以前都没有仔细的考虑过这个问题,直到景语兰去了京城以后,他才发现,除非自己考去中科大,否则,北京基本就是唯一选择了。
相比北京,另外两个直辖市的大学竞争力有限。诚然,复旦、上交大、天大和南开大学都是好学校,但无论是名气、师资还是国家拨款,都让它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985项目以后,中央一期就给了清华和北大各18亿元,复旦和上交大只各得12亿元,其中半数还是市级拨款。在1998年,6亿元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对于非盈利机构来说,已经不是努把力就能追上去的。
类似比例的拨款,自80年代以来,不断的拉大着名校之间的差距,杨锐想要好的科研环境和尽可能充沛的实验条件,选择北京是最划算的。
刘珊用“猜到”了的表情,却道:“为什么你去北京,我就要去平江?”
“河东大学比较稳妥,北京的重本比河东大学要高20分以上,不是说你考不上,是为了稳妥。河东大学也是非常不错的,毕业分配也容易分配到平江。”在河东省内,河东大学的最低分就是重本线,而北京的重本大学,即使是最冷门的专业,也会超过河东省的重本线二十分以上,这是因为有服从调剂的存在。
刘珊扁扁嘴道:“我要去北京。”
杨锐犹豫了一下,道:“以北京的大学为目标当然也可以。”
“你是不是在想,反正不是正式报志愿,所以随便忽悠我。”忽悠是刘珊从杨锐这里学来的新词。
杨锐愣了一下,旋即道:“具体报志愿的时候,肯定要根据你的高考成绩来做出微调,你想去北京,目前的成绩够了,但要读北京的重本,还得再努力。”
接着,杨锐又问:“如果同时能读河东大学,又能读北京的二本大学,你去哪里?”
“北京!”刘珊毫不犹豫。
“因为是首都?”杨锐倒是不觉得奇怪,有很多学生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正因为如此,北京面对外地考生的分数才会不断提高。
刘珊直直的看着杨锐,道:“你都能去北京,我也要去。”
“不管是什么理由,总之,也算是个理由吧。”杨锐干笑了两声,又道:“专业呢?想读什么专业?”
“计算机。”
杨锐身子一歪:“你想学计算机?为什么?”
刘珊有些不好意思了:“不是你说的,未来的计算机应用会越来越多,我们学的数学、物理和化学,都会在计算机上使用……”
“那是你们问计算机有什么用,我才说的。”
“你说计算机那么有用,那我学计算机不对吗?”
“学计算机,其实不是学怎么用计算机,他们培养的是造计算机的,修计算机的,还有编计算机软件的……”杨锐看着刘珊,再道:“计算机在国内的普及还要几年时间,现在学计算机,唔……收入倒是会不错,虽然女孩子会累一点,但好像也不错。”
照杨锐的想法,现在的计算机难用的要死,简直是碰都不想碰一下。可要是从结果论的话,83年考计算机系,87年毕业出来,不要太抢手。在中关村里一个初中生都能月入上千元的年代里,正经大学计算机系的毕业生,拿到万元工资的都不在少数,规规矩矩的打工两三年,就能攒出第一桶金的职业,什么时候都是稀罕的。
杨锐不反对了,刘珊反而觉得不自在,问:“你觉得什么专业更好?”
“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最适合的。”杨锐沉思了一下,认真道:“计算机行业是个男性行业,女人要出头是比较困难的,当然,就中国目前的现状,任何一个行业,女人要想做到金字塔尖都不容易,所以这么说来,学计算机是个不错的主意,我是没料到你会选这个。”
“如果让你选的话,你会选哪个?”
杨锐想了想,道:“经济系吧。”
“经济?”刘珊咀嚼了一下这个词,问:“为什么?”
“因为就理工科而言,经济系录取的人数最多,如果再选择服从调配的话,经济系是最容易读好学校,同时又专业不错的院系。”杨锐顿了一下,问:“服从专业调剂和服从学校调剂两者的区别,你知道吧?”
“知道。服从专业调剂是允许招生办在考生分数不够的时候,给考生换同校的非报考专业,服从学校调剂,是可以换学校。”
“如果想考一个好学校,又不是特别在意专业,理工科的学生报经济系是比较中庸的选择。当然,经济系的出路没有计算机系那么明确,但就现在来说,读任何一个专业都不错。”
“这是你的报考的策略?”刘珊眼神古怪的打量着杨锐。
杨锐被看的不自在的的说“是”。
刘珊摇头:“最好的策略,还是考更高分才对吧。”
杨锐哑然,本能的想要反驳,又放弃了,道:“算了,你如果能考更高分,当然更好。”
对这么一个要强的女孩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