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怎么选?”
“一般是学校在哪些省份的声誉好,就优先去哪里吧。”卢老师对此也是不甚了了。
杨锐却是听懂了。和后世相比,80年代的地域性要更强一些,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省,那他们听到的东西自然是相对局限。其实,就是到了30年后也是如此,除了北大清华是公认的第一梯队以外,有太多太多的名校被一部分认可,又被另一部分人所鄙夷了。
“快点去体检吧,我帮你拦着些,检查好了,直接去医院后面上车。”
“知道了。”杨锐左右看看,迅速的溜进内科诊室。
医生随便检查,学生们应付差事,没有人打扰以后,进度颇快。
不一会儿,杨锐悄然上车。
中巴车是用锐学组的钱租来的,《锐学秘卷》卖的好,锐学组的钱根本用不完,租车节省时间,也是锐学组全体同意的。
临走前,又有几个学校的招生老师找上门来,与杨锐聊了会儿。
等他们走了,锐学组内却是议论纷纷。
杨锐懒洋洋的坐到最后一排,趴在座位上没吭声。议论一下学校也好,锐学组的学生,反正也是要报志愿的。
第二天,杨锐来到教室,就见曹宝明像是举行仪式似的,将“距离高考还有‘22’天”的计时表高高举起,一只手搭在写着“22”的白纸上,然后在全班的呐喊中,将之一把撕了下来。
邵亮单膝跪倒,大喊:“天哪,你怎么如此的残忍。”
杨锐看着他们耍宝,不觉笑了起来。
教室里更是笑声一片。
少年不知愁滋味,即使是关卡一般的严肃高考,也不至于让所有人都愁眉不展。
“咱们晚上吃点好的,我请客,顺便开会哦。”杨锐扬声喊了一句,才去到座位。
“吃什么?”教室瞬间沸腾。
“羊肉吧,我打电话弄两只大羊,煮的烂烂的,顺便再做一锅羊杂汤。”杨锐自己说的都舔嘴唇了。
学生们更是激动异常,反而没人问他开会的内容。
……
230。第230章 高考序幕
“咱们一边吃一边开会吧。”杨锐盘子里装着一块夹花的肥羊肉,边洒盐和花椒边说。
小食堂里,男生们一阵嗷嗷的狼叫声,女生们也毫不羞涩的抓起羊肉,脸上带着的红润是兴奋的。
“我简单的说一下,咱们锐学组的资金,又积累到3000多元了,而且,因为临近毕业了,再做基础投资也没有必要了,大家想想,这笔钱该怎么办?”杨锐边吃边说话,完全不在乎形象。
曹宝明吃的更猛,口气也很大的道:“继续买羊,吃他个天翻地覆。”
“60多人这么吃,可坚持不了几天。”王国华立刻反对,然后道:“每天买少一点肉,加餐。”
“现在不是有加餐了,再吃就胖了。”许静吃着肉的同时反对吃肉,膀大腰圆的体型,很没有说服力。
李学工少有的开口说:“买书怎么样?弄个小图书馆?”
“什么时候看呀,咱们毕业了以后,可就各奔东西了,总不能回西堡镇借书吧。”许静话音刚落,周围就安静了一下。
高考前的紧张和临近毕业的惆怅,一下子清晰了起来。
杨锐咳嗽一声,喝了口暖乎乎的羊肉汤,笑道:“都是年轻人,搞什么多愁善感嘛,各奔东西是好事,咱们家在西堡镇,总有回来聚会的时候,再者说,以后的通讯和交通越来越好了,只要有心,在一起玩的时间多的很,说不定什么时候,你们天天看照片都能看烦。”
年轻人恢复的快,苏毅很快笑道:“我以后工作了,攒钱先买一部照相机,不管照不照,都挂脖子上,以后拍了照片,逼着人看,不看都不行。”
“我要买辆汽车,东风车,自己开。”牛安出神的想着,他是锐学组内学车学的最好的,教练已经允许他单独开车了,不过,这次高考他还会参加,准备报考与车辆有关的大中专,如果考上,他就先别人一步,以后的分配兴许会好一些,如果考不上也没关系,就当提前工作了。
和牛安有相同想法的学生有好几个,都大叫着嚷嚷了出来。
杨锐等他们闹了一会,起身道:“我先说个建议,咱们参考一下啊。我的想法,先给每个人配两块大橡皮,像是巴掌这么大的橡皮,等考试快结束的时候,有时间的同学,可以把答案写在橡皮上,回来方便估分。”
“写在橡皮上可以吗?”
“当然可以。考场上会给大家发草稿纸,但离开的时候,草稿纸是不能带出去的。另外,咱们带的东西也会被检查,纸张即使是空白的,也是不允许带出考场的,所以,想要记答案,就要从文具上想办法。橡皮用来写答案是很方便的,就是要大一点,最好是白橡皮,等考试快结束的时候,大家将答案写在橡皮上,回来再抄在纸上,下一场考试还能用。”杨锐说的自然是后世的经验,也是老师们传遍全国的常用法门。
有学生担心的问:“监考老师不管吗?”
杨锐摇头,说:“你们卡着时间,在考试结束前5分钟左右再抄答案,监考老师多数不会管。这也就要求大家绝对不能提前交卷离场,除非是生病闹肚子,否则,提前离场会造成很多麻烦。”
“如果答的好,可以提前休息呀,要连考三天呢。”问问题的人越来越多。
杨锐抹抹嘴,擦干净手,认真的道:“都是年轻人,连考三天有什么辛苦的?你提前交卷休息产生的好处,哪里有将题目再检查一遍划算?高考场上,0。5分就有成千上万的人,你多看一眼,说不定就能将名次提高几千名,这种好事,是睡觉能替代的?”
旁人都笑了起来。
黄仁大声道:“那就先买两块大橡皮擦,有没有人还有意见?”
众人纷纷摇头。
杨锐再道:“大家集思广益,除了文具,家里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也都可以提出来,组里的钱就是为了给大家排忧解难的。心里不要有负担,咱们不是简简单单的同学,咱们同为锐学组成员,就是要互相帮助……”
3000块的小钱,对于坐拥百万美元的杨锐来说,实在没什么意义,尤其他还是个学生,更少有大笔的花销。
可以说,除了买邮票以外,杨锐甚至想不到现在有什么合适的投资渠道。
过去一年的时间没有浪费,对杨锐来说就是最好的奖赏了,如果不是锐学组这笔钱不好直接分掉,杨锐连开这个会都省下了。
讨论到餐后,黄仁干脆找了纸笔来,将大家想要的东西记录下来,然后统一计算。
所有人都显的兴高采烈,这快要高考了,每个人都有需要买的东西,找家里要钱不是这一代人的风格,现在都讲究不给家庭增加负担,能从锐学组里拿到,那就是最好了。
初期也是因为杨锐的大方,才能聚拢这么多人。
现在的高中生也是有点小骄傲的,别的不说,现在出去工作了,人家问你的文凭,你抬头说一个高中,一点歧视都不会有,若是县镇机关的话,还会给你笑一个。
再过十几年,世道就不同了,那个时候,再说自己是高中学历,就得低着头说了。实在不想低头,就得买些东西抬价身价,有辆车是最好的,否则就得穿名牌衣服戴名表,还不能穿的太炫耀,又得让人看出来,确实是挺不容易的。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老师讲课的时间越来越少,学生们则不免浮躁起来。
当教室后方的倒计时被撕成个位数的时候,即使是鸿睿班的教室,也开始变的压抑起来。
另外几个班级更不用说,路过那些教室,都会让人紧张的喘不过气来。
校内外也开始出现打架伤人的事件,放在平时,这些都有记过处分的可能,但在临近高考的时间,学校除了加强教育以外,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放过了。
杨锐经历过数次高考,但依然免不了紧张。
好在紧张并不影响他的工作步骤。
杨锐一方面保证自己的复习,一方面又将史贵调遣的团团转。提前租大巴,在县里包下招待所等等准备工作,一项都不能少。
高考前一周,一些学校开始放假,一些学校停止了正常的课程,却是将其他年纪的学生通通给放了假,令校园只属于高二和回炉班的学生。
西堡中学属于后者。
因为西堡中学是镇中,读书的学生来自四里八乡各个地方,有的学生家住不通电的山村,回家根本没有读书的条件,不如留在西堡中学,一方面节省来往的时间和精力,一方面能够集中精力准备考试。
这种时候,老师们都可以休息了,学生们是否上自习,是否做练习,都不会再有干扰。
一些老师不愿意休息,也会坚持上课,更有负责任的,晚间还去宿舍里给学生们上课。
其他班的老师怎么做,杨锐管不着,但就鸿睿班的老师,杨锐是坚决反对继续授课的。
离高考就这么几天时间了,此时再填鸭,效果实在有限,反而容易让学生顾此失彼。
晚上在宿舍授课更是不可取,睡前太过兴奋,容易让学生睡不好。
杨锐也不顶牛,就和老师们好好说明,很容易就说服了他们。
鸿睿班走到今天,他也是有威信的人了。
7月3号,周日。
陆陆续续有家长来到学校看孩子,随身有带换洗衣服的,有带鞋袜衣帽的,也有带钢笔尺子的。
校园内外,到处都能见到父母和孩子说话的景象,学校也紧急动员了一些宿舍出来,给远道而来的家长住宿,实在住不下的,就只好住在已经放假的那些班级的教室里面,好在天气正热,倒是不怕感冒。
杨锐的父母稍晚了两天,7月5号来到,一样带着干净的衣服和自家做的点心。
锐妈更是不由分说的让杨锐将衣服全部换新,伴随着浓浓的亲情的,还有浓浓的担忧。
这是新时代的战争,战场之上,不会有劈头盖脸的炮火,也不会有喷吐着火舌的机枪,相应的,抱头蜷缩和运气,再也不是幸存的手段。
想要从这个战场上走下来,需要清醒的大脑,睁开眼睛,直面残酷。
而战场的设计者,更将用尽一切手段和办法,绞杀着心存侥幸的人。
1983年,全国人口10亿2495万,17到20岁人口占比8。94%,计9163万,同年,高中在校生700万,通过预考允许报名高考的学生167万,全国本专科录取人数39万,且本科不足10万人。
而在此前的77年到82年,全国大学一共录取了182万名大学生。
作为全国9000万名适龄青年中的一员,读高中已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了,通过预考和通过高考,再要考上本科和重点,更是难的令人绝望。
这是一次只有百分之一的高中生,数千分之一的青年能坚持到终点的冲锋。
人们会为胜利者欢呼,却不会为失败者立碑。
……
231。第231章 上场
7月6日晚间,无数人在床上辗转反复。
睡不着觉的学生蒙着脑袋数羊,用肉身折磨着被单和床单。睡不着觉的考生家长直挺挺的望着窗外和天花板,哪怕腰背酸困,也不轻易的挪动一下,生怕打扰了孩子。
胥岸青睡的挺踏实。临睡前,他将原版的《基督山伯爵》看完了,顺便又看了套一中老师押宝的数学试卷,觉得功德圆满,再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了,心情更是无比的放松,有种马上就可以去炫耀的快乐感觉。
临近高考,各地都在流传所谓的“数学泄密题”,“英语泄密题”。高考历史上,的确是有泄密事件的,一些学生也确实占到了便宜。当然,占便宜的学生数量是如此之少,以至于根本都不能用比例来表示,但是,既然有人占到便宜了,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的年轻人,自然觉得自己也有可能走大运。至不济,也能混套卷子做做。
胥岸青也看数学泄密题,也看英语泄密题,但他是用看笑话的心情看的。
看了泄密题,他就可以加入到同学们的聊天圈子里去,广州一中地处改革前沿地带,各种消息满天飞,泄密题尤其多。
毫无例外的是,泄密题都很难。
胥岸青最爱做的,就是做完了新出的泄密题,然后听同学们谈论泄密题的难度。
如果有人说“这套题太难了,不可能是真的”,胥岸青就会在暗地里笑,因为他总是能在一个小时内,就做完各种泄密题。
如果有人说“这套题难度正常,挺像的”,胥岸青就会问对方的分数。
他总是满分,所以,对方无论报出多少分,胥岸青都可以偷偷的笑。
快乐的中学生活即将结束,胥岸青觉得有点遗憾,但并不沮丧,因为他肯定自己会去大学,而且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到了那里,再做这样的游戏,大概会更有趣。
第二天,胥岸青五点钟就醒来了。
他站在自家院子的木棉花树下,虎虎生风的打了一套大洪拳,缓缓收功以后,保姆正好做出早餐。
一盘肉,一盘蛋,一盘鱼,一盘青菜,一盘咸菜,再加一碗汤,配加糖的馒头和米饭,堪称丰富。
胥岸青洗了手,坐在餐桌背门的一边,同时招呼道:“爸。起来了。”
“起来了,我今天让小许多做了鱼和肉,你可以多吃点,鸡蛋不要吃,影响考试,知道吗?”胥父穿着蓝布衬衫,正襟危坐在主座上,一边看报纸,一边说话。
胥岸青点头称是。
胥母将筷子递给他,道:“慢慢吃,不着急,快考试的时候,让你爸的车送你去学校。”
“公家的车,不是用来送孩子的。”胥父抬了抬头,声音稳的像是石狮子似的。
胥母一把抓掉他的报纸,广州话喷薄而出:“公家的车怎么了?你今天不要坐了,骑我的自行车去上班,阿青坐你的轿车去学校。”
“一个学生坐公家的车像什么样。”胥父说到此处,停了一下,又说:“让车停在路口,他再走路去,让人看见了不好。”
胥母满意了,给胥岸青夹了几筷子菜,又说:“我在你书包里放了一块巧克力,你要是肚子饿了就吃,我买了好几块,不用省。”
“知道了。”胥岸青笑了一下。自从听说巧克力能活跃思维以后,每次大考以前,他的书包里都会被塞上巧克力。
胥父一本正经的看完了报纸,也端起碗来吃饭。
严父的姿态没有持续几秒钟,胥父很快就忍不住问:“准备好了吗?”
“没问题。”
“要真的准备好才行。”
“真的准备好了。”胥岸青自信满满,吃了一碗米饭,起身回房检查文具,又将语文书翻开,挑重要的地方看了一遍。
等他准备好了,胥父的警卫员开车过来,将胥岸青接上,一路去向一中。
现在是没有堵车之类的事的,车到了路上,就是自由自在的交通工具,只要小心驾驶,基本都是准时准点的。
胥父的警卫员稳稳的开着车,提前半个小时,将胥岸青送到了路口。
此时,已经开始有上百名学生家长聚集在校门口,或与子女话别,或已翘首以盼。
胥岸青深吸一口气,整整上身的白衬衫,又用后座留下的抹布擦擦崭新的皮鞋,才提着来自香港的书包,迈步跨出轿车。
警卫员一直看着他进入学校,才发动汽车,返回胥家。
差不多时间。
西堡中学的学生们,在招待所里吃了馒头、稀饭和咸菜,集合起来,沿着呛土的大路,徒步十分钟左右,抵达溪县一中的初中部所在。
溪县一中的高中部新近整修,看起来似模似样。初中部的条件就差多了,一些灰砖墙已经倒了一半,也无人整修,破损的玻璃挂在窗户上,有的糊了纸,有的干脆就敞开了口。
学生们进了校门,还不能进教室去,先被老师集中在操场上训话。
集体训话的内容凝重而肃穆,训导老师至少用了300个词语,来描述考风考纪的严肃性,以期彻底杜绝考试作弊。
杨锐站在人群中央,首先打量了一番操场中央的大锅。
那是一口能将两个人炖熟的大铁锅,也是保证考生们接下来三天饭菜供应主力家伙,在一中考试的上千名考生,如果选择在校吃饭,就只能吃它做的大锅菜。
围在大锅周围的,是先到的考生。不像是西堡中学有土豪杨,正常学校的师生,都会住在一中的教室里。
当然,是那些不能用于考场的教室,它们通常有相同的特点,比如四处漏风、残垣断壁……
高考最初安排在7月份而非6月份,也是考虑到了住宿的原因,只有如此炎热的夏天,学生和老师们睡在缺少遮挡的地铺上,才不至于太难受。
5分钟后,考前训话结束。
杨锐跺跺脚上的浮土,笑道:“真是史上最短的会议。”
身边的同学们勉强挤出两个笑容,笑声却是听不到的。
所有人都紧张透了。
正如杨锐所要求的那样,鸿睿班的学生们此时无比的渴望战胜高考,而这种强烈的渴望,却恰恰令他们变的更加紧张。
杨锐明显看到一些人的身躯在微微颤抖,那是肾上腺素提前分泌了。
就像是战场上的战士,运动场上的运动员一样,考场上的考生进入临场状态的时候,也会开始分泌肾上腺素,所谓的适当紧张,也就是适当的分泌肾上腺素,这有助于状态的发挥,许多人的考试状态,都是如此来的。
不过,提前紧张起来,反而容易令人劳累。
杨锐想了一下,干脆带着笑声,扬声道:“这不是挺好吗?白吃白喝白睡的,又不吃亏,都怕什么?”
这么说,才有人露出些微的笑容。
一名老师咳嗽一声,道:“这位同学,考场不要高声喧哗。”
杨锐降低了一些声音,说:“这要是考场,才是真完蛋了。”
周围的笑声瞬时而起。
杨锐耸耸肩,朝着自己的考场而去,到了具体的考试时间,高考就只能单人作战了。
总有人读得了大学,总有人就是考不上,心理因素虽然不是考察的重点,也是不能避免的因素。
9点整。
语文开考。
杨锐闭目养神30秒,才打开试卷,填上自己的名字和学校,这是最重要的步骤,也是所有老师都会千叮咛万嘱咐的首要工作。
第一步不填写姓名和学校的话,做题做的紧张,以至于忘记是每年都会发生的事故,遇到认真负责的监考老师,还会提醒考生,但又怎么能将命运托付在这种事情上。
杨锐的腿部,也不可避免的微微颤动起来。
这是他进入紧张模式的征兆,处于这种状态下,人的思维和智力都会最大程度的被调动。
杨锐人生中经历过最紧张的考试应该有三次,分别是研究生考试,中考和高考。
研究生考试阶段,虽然渴望,但即使失败了,也不至于无路可去,紧张程度有限。中考的时候尽管紧张,但毕竟懵懂,也不至于无可抑制,最紧张的永远是高考,即使有复读这条后路,也实在荆棘而困难。
高考重来一遍,杨锐仍然是背水一战,也许可以轻松些,却是不容放松。
当然,如果想要拿到一个比拟预考,甚至更好的成绩,紧张些也是有必要的。
……
232。第232章 第一场
考场,静的像是深深的水底。
邵亮手指甲扣着手心,万分紧张的写着答案。
自从邵工将他丢给杨锐以后,邵亮结结实实的复习了一年的时间,尽管底子很差,预考的时候,他还是得了321分。
这比邵亮以前的成绩多了100分都不止。
但是,从200分到300分的阶梯好迈,从300分到400分就难了。
若是没有进入锐学组,没有拼命的学习,邵亮也不会有太高的奢望。以他一年前的想法来说,能读一个工业中专最好,读不了也没关系,但无论读得还是读不得,他都会用休息时间做他的服装生意,等赚了钱以后,出门就坐车,当大老板,再不用像自己父亲那样,每天骑着自行车,禅精竭虑的做图算数赚辛苦钱。
然而,这段时间的生活与复习,尤其是前往河东大学的参观,彻底改变了邵亮的想法。
学校的生活,显然比做大老板还要快乐一些。
当然,学生是没有钱的,但做学生并不影响做生意,就像杨锐说的,大学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通联器,从大学出发,去哪里都可以,去哪里都会更轻松。
邵亮深以为然。
但首先,你得考上大学!
邵亮不想去中专了,这次报名,他甚至不准备报考中专,他想去一所大学,最好是本科,不,一定是本科的大学。
只有本科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也只有本科的大学,才会有优美的环境,美妙的人文历史,悠闲的生活态度。
而要读本科,即使是最低分的本科,最起码也需要370分,而且多数是提前批的农林牧专业,至于普通专业的投档线,往往达到400分乃至420分。
邵亮倒是不在乎专业是什么,可要从321分进化到370分,或者保险一点的380分,390分,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杨锐帮他计算过,在数理化三门功课较差的情况下,他必须将语文政治考出良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