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跑来通知消息的学生看了看手里的纸条,说:“没有,大专线是352分……”
  这个分数,比杨锐给出的分数线还少了三分。
  刘康面色巨变。
  赵丹年亦是面色巨变。
  两人不约而同的跑向教室,去看鸿锐班的估分成绩。
  ……
  
243。第243章 真理
  
  在教室前方的黑板上,整整齐齐的列着鸿锐班学生的名字和估分,并按照前后顺序,排了下去。
  赵丹年和刘康类似,依旧以老经验来判断,最初看到这个表的时候,他们都是不相信学生们的估分的,后来有点相信了,也是将目光放在了前列几个人。
  从他们的角度来说,西堡中学能有个位数的人考上大学,就是邀天之幸了,后面的学生肯定是陪跑没错了。
  否则,总不能一个班就有一多半的学生考上大学吧?那是什么话,和神话也差不多了。
  此刻,赵丹年却不由自主的念叨起了神话!
  因为平江一中的老师,判断的分数线和杨锐的一致。
  在平江这块地方,现在也找不出比平江一中更有公信力的高考教育单位了,即使是平江师范学院的教授,脱离一线这么久,也不是做出如此现场性质的判断。
  所以,在正式的分数线出来以前,352分就是最有可能成为大专分数线的分数。
  也是成为大学生的门槛。
  赵丹年用变调的声音数着:“一个,两个,三个……五六七八……三十一,三十二……五十三,五十四!”
  鸿锐班共有五十四人超过了大专线。
  正好是一副扑克牌的数量。
  1983年的中国,这大约是最幸福的一副扑克牌了。
  赵丹年喘了几口粗气,仿佛数了54个数字,就将精力耗费了大半似的。
  他顾不得身边缩着脑袋的刘康,从后面的桌子里翻出一个本子,自最后扯了一页下来,趴在讲台上,记下了54这个数字,接着问:“本科线是多少?”
  “370。”来送消息的是学生高声回了一句。这个分数,同样比杨锐给出的分数线低了5分。
  “数,数一下有多少。”赵丹年坐在了桌子上,眼睛赤红。
  不用他说,大家都在数。
  “27个。”一个女生用尖尖的声音喊了出来。
  “27个,刚好一半。”赵丹年的眼睛都直了,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
  27名本科生在1983年是极其恐怖的,简而言之,如果一个县一年考了27名本科生,那它就可以被叫做是高考强县了。
  溪县当然不是什么高考强县,在过去的几年里,从溪县出来的本科生,总共也没有27名,事实上,在前年,溪县总共就走了一个本科生,也就是说,溪县第一的分数,也就刚够本科线。
  赵丹年已经能够想象得到,这个分数公布出去以后,学生和学生家长们排着队要进西堡中学读书的场景了。
  自己估计也会非常忙,估计要到处做报告,讲办学经验。
  赵丹年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脑门,心想:到时候就在门口挂个横幅吧,我校1983年届学生勇攀高峰……
  “重点线,重点线是多少?”赵丹年想到勇攀高峰,才突然想起来还有一个分数线。
  不怪他思维迟钝,西堡中学多少年没有看过重点线了。
  自恢复高考以来,西堡中学就没有一个大学生,这里所说的大学生,是包括了大专和本科的,至于重点,南湖市都没有见过几个,看重点又有什么用。
  现在自然不同了,赵丹年一把扯过对面学生手里的单子,看一眼它,又抬头看一眼黑板。
  “七个人!”
  “七个人……”
  “420分。”
  “420分……”
  赵丹年说一句,其他学生就跟着说一句,用赞叹的语气。
  420分,比杨锐预测的分数线高5分,其结果,是鸿锐班学生有可能完成7人读重点,20人读本科,27人读大专的壮举。
  赵丹年在算这个数字,其他人也在算这个数字。
  教室里安静的像是夜晚的小树林似的。
  除了杨锐,即使是鸿锐班的学生,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不会……弄错吧。”一名学生担心受怕的小声说。
  许静呀的一声,呸道:“胡说八道,怎么会弄错,不可能弄错的。”
  “是啊是啊,不可能弄错的。”其他学生也纷纷说。
  “中专呢,中专分数线是多少?”一个弱弱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哦……我看看。”赵丹年有点不好意思,扫了一眼,说:“325,预测中专的分数线是325分,咱们有12个人够这个分数。”
  鸿锐班现在有72人,就是说,还有18人不够大专线,只能去读大中专,或者选择复读。
  除此以外,还有6个人可能连大中专的分数线都不够,要么复读,要么回家。
  这18个人都不自觉的低下了头。
  鸿锐班的许多学生的基础是相当差的,尤其是应届班的学生,因为学制的关系,有几个才读了9年学,和后世初三学生一样。这些应届班的学生,学的好的,提升也不错,学的差的,等于是以小学生的水平去复习,然后参加了高考,能有300分出头,尝试一下大中专,已经是极大的提升了。
  如果不是参加了鸿锐班,这些学生怕是连复读的机会都难得。他们在复习阶段,也能够了解到这种差距。
  然而,失落是比较出来的。
  如果是以前,分数不够才是常态,别说考上大中专了,应届生能通过预考就可以开心一阵子了。
  可是现在,看到别人读了大学,自己只能读中专,甚至连中专都没得读,心里的不好受,就只有自己知道。
  325到352分的大专预测线,也就是27分的差距,以马后炮的方式来说,27分太好拿了,政治多拿几分,语文多拿几分,数理化多拿十几分,还有剩下的。
  但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在全国高考中,20分的档位里,不知有多少万的考生淤塞着。
  刚够大中专分数的考生,增加20多分就能读大专,再要是增加20多分,却已经够本科线了,如果再多20多分,还能读一所好本科,再多20多分,差不多又够重点线了,重点线上20多分,能够探到知名大学的底线,如此再多20多分,则是名牌大学的底线,想读名牌大学的好专业,还是只需要20分,由此再多20分,又能上顶级大学了,而要比顶级大学的录取线高20多分,专业的选择也很多了,若是就此再来20分,差不多都到省状元的程度了。
  可这些20多分,又哪是那么好得的,每一分,都是在血汗中浸泡出来的。
  杨锐做老了补习老师,对这样的分数阶梯已有判断,所以早早的买了汽车,让自觉跟不上的学生学开车。
  就社会地位来说,现在的司机和大中专的毕业生也相差不多,最多是比大中专的直接分配多了一个找工作的步骤,倒也不算麻烦
  所以,杨锐也没有多说话,就让学生们自己调节心情。
  反而是一直坐在教室里的刘康,现在的心情无法调节。
  “不可能啊。”刘康低着头,思维逐渐陷入了混乱。
  赵丹年从震惊中醒来,听到刘康的念叨,不高兴的道:“刘康,你以后专心做初中部的教学工作,不要再参与高中部的事了,知道吗?”
  “校长,赵校长……这个,他们的估分准不准还说不定呢。”
  “答案都是记在橡皮擦上带出来的,怎么会不准,再说,有学生拿这种事情开玩笑吗?”
  “那个,一中的预测线也有可能不准啊,对啊,一中也有可能出错啊。”刘康抓住救命稻草似的喊,他不想烂在初中部里,西堡中学的高中部还能参加一下高考,初中部完全是附庸单位,别说挑战性了,收入和待遇都低一大截,最让刘康受不了的是,别人肯定会因此此事,以后对他指指点点。
  赵丹年哪里管刘康的小心思,瞪了他一眼,道了:“猜测的话装自己心里头,现在要按照平江一中的分数线来报志愿,嗯,还有杨锐判断的分数线,综合来报考。去,把门打开,让家长们也进来,看看分数和分数线,高兴一下。”
  他话音刚落,急不可耐的学生就将门打开,高声喊:“来看分数线了,来看估分!”
  迫不及待的家长们,呼啦一声,就将教室给塞满了,还有进不来的,站在教室窗户跟前跳脚,高叫。
  不过,大叫的家长们很快从“让让”之类的话,变成了“安静”的嘘声。
  原来,一名学生站在家长们后面跳脚:“南湖一中预测的分数线出来了,出来了。”
  “多少分?”刘康涌起最后的力量,高呼一声。
  “大专线370分!”学生隔着人墙连喊三遍:“大专线370分。”
  教室里,学生们的兴奋陡然冷却。
  南湖一中的预测分数线,比平江一中高了20分!
  如此一来,原本正在欢呼的大部分学生,都会面临降档的可能。
  最麻烦的是,报考哪个学校,将变成极大的麻烦。尤其是本科线和大专线左右徘徊的学生,大专和本科可是不能同时报名的,大中专和大专,同样是只能报考一个。
  从云端滑落的感觉,糟透了。
  赵丹年也忍不住道:“怎么预测的分数线,差这么多!”
  只有刘康精神了起来,故意板着脸道:“我就说,我的判断是有道理的,你们还不相信,幸亏志愿表还没填,要不然就出大事了,全部滑档了怎么办?那可就变成了大笑料了,西堡中学高分考生集体滑档……”
  “闭嘴!”不止一个人,将唾沫星子吐在了刘康的脸上。
  但在骂过以后,沉着脸的依旧沉着脸。
  刘康用手搓搓脸,不以为意的道;“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
  
244。第244章 战略战术
  
  大部分学校的老师预测分数线的时候,都是以本校学生的分数为基础,综合附近学校的学生分数做判断的。
  80年代的咨询交流速度很慢,坐火车到临近的城市都要一天的时间,别说了解全国情况了,省内情况都不可能完全了解。
  像是河东省这种地方,平江一中的老师通常与附近的几所学校老师讨论一下估分成绩,再打电话问两个县市的熟人,差不多就算是了解情况了,厉害和负责的可以问问其他省的情况,做一个比例性的判断,基本达到极限。
  至于传说中的数学模型,分析诊断之类的分数线预估方式,1983年的教育工作者表示听都没听过。
  南湖市的老师也是类似,找附近的二中三中等学校了解一下情况,然后通过个人关系,询问一下平江地区的成绩,通常就会获得满足。
  这也与现在的报考方式有关。99%的人都会填服从分配,这样能够保证即使报错了学校,至少不会滑档到一无所获。
  当然,靠近分数线的学生,即使填上了服从分配,还是会有危险,所以,大家都会尽可能的谨慎报名,在有限的志愿表上,填上尽量多的谨慎的学校。
  别说杨锐鼓励的进取心了,能有一个志愿报一个好学校,也是学生心气够高了。
  自然,还有另一种没心没肺的学生,会在高考志愿表上一次填写北大清华中科大等等,完全不明白志愿表的填写方式……这些学生,通常会在滑档以后,得到教训。
  刚刚恢复高考的时候,一点策略都不讲的学生很多,因为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策略,更是完全都不懂的状态,自然是想填什么就填什么。
  到了1983年,恢复高考都送走一轮学生以后,再这么做的学生就少之又少了
  现在,小心谨慎,保证读到大学,是第一位的。
  如果去看六七十年代人写的文章,也会察觉到,他们对大学的渴望,以及对报考的无助。
  在无法做出正确判断的时候,运气,往往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就像是现在,相信平江一中的预测线,还是相信南湖一中的分数线,是有着巨大的差别的。
  从内心里,学生们都愿意相信平江一中的分数线,尤其是刚好挂在本科线上的几个人,按照平江一中的预测线,他们是能读本科的,有本科读,谁还稀罕大专?
  放在一个单位里,读本科的不光升职快,从工作开始的那天起,拿的工资就比大专生多,评职称也会比大专生评的早,各种好处,说一天都说不完。两者相差的,也就是现在的一个志愿选择了。
  然而,本科固然好,也不能蒙着头就往上冲。
  这要是填了本科,结果分数不够,即使勾选了服从调剂,也是调剂不到专科去的。
  换言之,填本科而分数不够的学生,就只能复读了,连大专都没得上,明年再能考多少名,谁又说的出来。
  鸿锐班里的气氛,瞬间变的凝重了。
  “怎么报?”王国华站在杨锐后侧,低声问了一句:“时间有点来不及了,要不然,再多问两个学校的预测线。”
  “也没那么紧张,再拍电报去,就多问几个学校的预测线好了。”杨锐之所以说是拍电报,是因为史贵在平江有固定的收信地址,电报拍过去以后,无论是去邮局,还是由邮局送到信箱,都是很方便的,电话却是即时通讯式的,西堡中学是国家单位,早有安装,史贵有钱也安不上。
  黄仁也是担心的要死,听杨锐这么一说,忙道:“我去山下拍电报,能不能多说点……”
  “多少字都行,把话说清楚。”电报是按字算钱的,一般都是简略缩语,想说多少说多少,都是土豪作风。
  黄仁跑步去自行车棚。
  刘康斜看一眼,得意洋洋的道:“不行了吧?还真以为分数线会按照你们的想法来,这下子,我看你怎么说。”
  “刘老师,注意影响。”杨锐淡淡的给了一句。
  或许是语气太怪了,刘康抬眉道:“什么意思?”
  “你是西堡中学的老师,分数线按照我的想法来,不是什么坏事,对吧?”
  在校长的注视下,刘康呵呵了两声,说:“是。”
  “那就按照我的预测线来做志愿预测吧。”杨锐其实也是需要各个学校的预测线来验证的。
  在30年后,补习老师已经不太需要预测高考分数线了,杨锐对此也不专业,他主要的依仗就是脑海中的记忆。
  最终的分数线,其实就是以一个省份为样本,排名排出来的一条线,超过这条线的人数,正好就是全国各个大学分配给河东省的名额数量。
  因为这个分数线的样本如此之大,发生改变是比较难的,但是,出于谨慎,杨锐还是希望有些外部的信息来佐证它。
  一中的预测线比实际分数线略高,已经足够令杨锐满意了。
  至于南湖一中的预测线,在杨锐看来,自然就是错的了。这也不稀罕,30年后还有错的离谱的分数线预测,何况是80年代。
  甚至连南湖一中怎么错的,杨锐都不关心。也许是锐学秘卷的影响,让南湖市的一些学生的分数提高了,也许是南湖的教学质量飙升,也许是今年的生源格外好,谁也说不上来。
  杨锐只要抓住最终的分数线就足够了。
  刘康极不满意的道:“用你的分数线是对学生们的不负责任,你有什么经验判断分数线,你算老几啊……”
  见杨锐不理他,刘康又将目标转向家长们,借着南湖一中的分数线来说明。
  “赵校长。”杨锐懒得与他狗斗,立刻请出太上老君。
  赵丹年也不客气,很不给面子的道:“刘老师,我前面怎么说的?”
  “您说的多了。”刘康在一群家长面前,有点好面子。
  赵丹年却不准备给他面子,火起来以后,更大声的道:“我前面怎么说的?”
  一手建起西堡中学的赵丹年,火起来是很怕人的。
  刘康乖乖的道;“你让我不要管高考的事。”
  “你一个初中部的老师,你管什么高考的事?啊?管了高考的事,就能让你有教高中的水平了?”这话有点诛心,也是刘康的真实目的。
  刘康浑身难受的辩解道:“杨锐是个学生……”
  “你参加过高考,你考了多少分?杨锐考了多少分?”赵丹年一句话丢下来,就让刘康说不出话了。
  他参加高考,是连大中专的分数线都不够,若非如此,他现在也有足够的资格教高中了。
  杨锐向赵丹年点点头,旋即转身,道:“咱们现在说报考志愿的事,首先,咱们以考前的平衡志愿为基础,志愿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以过去两年的大学录取线为标杆,提高20分,相同分数和降低30分报考学校。踩线学生必须服从调剂,过线比较多的学生,如果服从调剂的话,可以再大胆一点,大家先自己填写几个有兴趣的志愿,接着我单独辅导……”
  全班总共六七十号人,杨锐一个个的说也说的过来。
  当然,关键的还有大学录取线,光知道分数线和自己的估分,只能说是战略上的成功,要想战术上的成功,以至于跳线,就得战术上的成功。
  ……
  
245。第245章 报名就是赚到
  
  学生和家长乱糟糟的讨论着要报考着哪个学校,气氛逐渐热烈起来。有些家长没来的学生,就咬着笔杆和旁边的同学商量,说到开心处,都会不自觉的笑出来。
  对于分数上线的学生来说,报考学校和专业,也确实是一件开心的事。虽然不免要与同学进行比较,但是,就此离开山沟沟的远景,胜过同学间的比较,以至于半数以上的人都翘起了嘴角。
  这确实是一个美妙的场景。
  想想一条街两排平房的西堡镇,半山大坡纯土路的西堡中学,再想想高楼林立繁华漂亮的大城市,干净整洁文明雅致的大学,笑出来再自然不过了。
  即使是杨锐,也有突然轻松下来的舒适感。
  西堡中学的条件实在称不上好,即使他费了些功夫,帮忙改造了厕所,上水和排水系统,还弄了健身器材,但是,这种改造也不过是将不堪忍受的环境,变成“还好”的程度罢了。
  相比之下,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在80年代已经有相当不错的公共与私人设施了,比如宽敞平坦的马路,房间内的卫生间马桶和浴缸,干净清新室外乃至市内游泳池也相对普遍……
  不管是何种设施,杨锐现在都充满了期待……
  “杨锐,学校都有补贴是吗?听说师范学校给的比较多,是不是哪个学校都一样,还是北京的学校的补贴多?”许静和母亲趴着商量了一会,突然抬头问。
  杨锐对此还真没有研究,想了一下,却问:“你想报师范大学?”
  “是,我想报北京师范大学。”之前,刘康判断分数线会很高的时候,也劝许静报考师范学院,被人给拍了回去。不过,许静显然还是考虑了这个问题。
  北师大是少数重点师范大学之一,由于地处北京的缘故,隐约间已是中国第一的师范大学,但分数线也就是比重点略高,加上名气不错,又有师范学院的补贴,便被许静母女纳入了首先考虑的范围。
  “你是为了补贴,还是纯粹因为国家补贴?”杨锐直接问了出来,这是很关键的问题,遮遮掩掩的没有意思。
  许静倒不意外,大方的道:“我觉得补贴挺重要的,一个月好像有不少,就是不知道究竟给多少……”
  “师范大学一个月给十八块的补贴,另外,申请困难补助的话,还能再多三块钱。”说这个话的是赵丹年,他等着说这个话,等了好些年了。
  好歹西堡中学终于有人能报考志愿,为大学而准备了,赵丹年心里不止是欣慰那么简单。
  18块的师范大学补助比学徒工的工资要少一点。在普通的国企工厂里,刚刚参加工作的学徒工的工资是24元,要等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定级涨到32元以上。而在此期间,学徒工每个星期要工作六天以上,出大力流大汗,与坐在明亮教室中的大学生的生活是全然相反的。
  而就花费而言,18块的大学生补助绝对是够用了,不止够用,还能买点书,买几件日常穿的单衣,节省的话,往往还能省下来一些。在大学食堂里吃饭,一顿饭只要一两毛钱,一天花5毛钱吃饭的学生已经是大肚汉了。
  对很多农门子弟来说,报考一个师范大学,可以说是提前就业了。虽然不像是招工的同龄人那样,能够立刻反哺家庭,但是,考虑到三年或四年以后截然不同的前程,这笔帐仍然是很划算的。
  除了师范大学以外,其他类型的大学也会有补助,数额虽然降了不少,但也堪堪足够饭钱,加上没有学费,大部分家庭供养大学生即使吃力,也不至于难以承受。
  “大家进入大学以后,锐学组还是会给予资助的,具体数额说不上来,但节省一点,肯定够大家读完大学,不用为此刻意挑选师范大学。”杨锐考虑了一会,起身说了一句。
  他现在钱多的发烧,即使自己全额资助所有锐学组成员,一年也用不了几千块,连他的一根毫毛也算不上,无论是否有回报,这笔钱用的都不心疼。
  教室内外却是一阵窃窃私语。
  许多家长都不太明白锐学组的性质,事实上,学生们自己也很难说明锐学组是什么东西。
  其实,杨锐同样说不明白,在建立之初,杨锐是希望能够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