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县,区别都很大。
主任如果把郝玉丢回给支行,再分配肯定会去更偏远的地方,除非她主动找人帮忙。
郝玉不敢硬顶了,满脸泪痕的抬头道:“我不走,我能做好柜员,我知道杨锐……这个大客户喜欢邮票。”
“他是倒卖邮票的?那怎么在我们这里开户?”国内的邮票市场,大约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资本市场,大宗的资金在邮票市场上流动,带动起了一股虚拟财富的浪潮,在人均工资数十元的年代,一张邮票动辄上百元,一次交易多达数十万的市场,让全社会都知道了集邮和炒邮的概念。
郝玉摇头:“他光买,不卖。”
“你怎么知道的?”
“他上次偶然说了一句。”郝玉有点慌,她总不能说自己上街无意中遇到了杨锐和别人逛街,然后偷听到了这些。
银行主任倒是不在乎她从哪里听来的,摸着额头问:“消息确实吗?”
“大概吧。”
“有爱好就行,有爱好是好事……”主任连说几遍。
“您有办法吗?”马大姐耐不住了。
主任摆摆手,道:“他有钱,喜欢邮票,这样子,咱们先介绍一些有邮票的人给他。他要用钱,就要和咱们银行多接触,卖了邮票的人,得了钱也要有个去处,咱们先创造机会,再考虑抓住机会。”
众人应诺。
“这段时间,小陈,你也想办法接触了解一下。”吵归吵,主任不敢再指派郝玉了,换了一个年轻人,又道:“除此以外,大家还要积极的想其他办法,争取完成国债销售……好了,散会……”
出了门,小陈就开始围着郝玉打转,探问了不少的信息,才回家考虑对策。
三天后。
杨锐早起跑步,刚刚结束准备去食堂,就见一名高高瘦瘦的年轻人站在路口,对他露齿一笑,说:“杨锐同学,我买了油条豆浆,趁热喝吧。”
银行大客户服务,在金融人士毫不知情的角落里,被倒逼产生。
……
308。第308章 客户是上帝
在银行竞争激烈的年代里,银行职员给大客户做牛做马再正常不过了,帮忙办理证件打扫卫生接送孩子伺候老人……仅就大客户服务而言,说中国银行的总体服务水平不如外国银行可以,但要说中国银行业不会伺候人,那就太冤枉了。
就算“顾客是上帝”的口号才喊起来没多久,以至于很多部门都不知道该如何做好服务,可大客户服务不同啊,普通客户的数量多,需要有全新的服务方式,才能尽量让每个人感觉舒服,大客户的数量少,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应对,就当领导好了。
专注服务领导5000年的地方,只要转变认识,服务能力自然是嗖嗖的提高。
小陈虽然是第一次执行大客户任务,但是经过主任深入浅出的教导,小陈现在摆出的表情神态,姿势动作,都是非常那个恰当的。
那前倾10度的腰肢,前伸15厘米的手臂,还有热乎乎的早餐和热情的表情,全部来自小陈初入银行时的经历给每个办公室提热水,打扫银行大厅,擦桌子,买早餐……只要当自己是雷锋,当领导是人民,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服务精神自然就出来。
在过去几天里,小陈从侧面了解了杨锐的喜好,当他发现杨锐跑步结束早的时候就去吃油条豆浆,而赶时间的时候才吃食堂的时候,立刻抓住了机会。
一碗豆浆三根油条,称不上贿赂,花不了多少钱,带来的满足感和好感值却是很多的。
小陈无师自通的认为,大客户是不缺钱的,他们不要求银行服务人员能给出多少物质上的馈赠,所以,礼物即使有用,性价比也不高。银行更不可能从可怜的办公经费中,拿出足以令大客户动容的礼物。
可在物质的另一侧,大客户本身的赚钱能力很强,这让他们自己的时间变的值钱了,节省大客户的时间,自然能够让大客户有超值的感受。
杨锐如小陈所料的驻足了,嗅了嗅鼻子,道:“拐角那家的?”
“是,您闻出来的?”小陈笑着递出油条豆浆。
豆浆装在一个罐头玻璃杯里,四周裹着报纸。油条是切断的,只露一个头在外面。
杨锐问:“咱俩不认识吧。”
“我认识您,您不认识我,您是我们行的重要客户,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陈奕,是咱们人行清华分理处的,您最近常来我们柜台办业务,我这就是来联系一下客户,油条豆浆是顺道买的。”陈奕心里有点紧张,仰头望着杨锐。
杨锐认真的打量了陈奕,这还是他在80年代,见到的最像是销售的销售人员。
做研究生的时候,杨锐偶尔也能接触到销售,他们或者是来实验室推销产品的,小件的如一次性手套,大件的如通风橱等等,往往说的头头是道,为科研人员着想。然而,当年的杨锐并无产品购买的权限,他的经费充其量就是买点办公用品,顺便打车而已。
创业以后,给杨锐推销教学用品,尤其是教材的更多了,那段时间,杨锐几乎每天都能见到新的辅导书,令人惊诧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多题。然而,创业人的思维和打工者的思维是不同的,每天看着钱在流的日子里,杨锐选择产品的原则,从来都不是销售人员的热情和话术。
而在这个宁静的早晨,杨锐却不担心销售的热情与话术了。
“我就不客气了。”杨锐确实饿了,从小陈手里拿过油条豆浆,又还给他五毛钱,道:“心意我领了,钱你收着,剩下的算跑腿费。”
“不行不行。”小陈的手像是被烫了似的,连忙收回去了。
“别在这里给我推来让去的,让你拿着就拿着。”杨锐命令式的语气,免得变成抢着给钱的表演者。
小陈看杨锐已经打开袋子,咬住了油条,只得迟疑的将钱收起来,然后笑问:“您怎么就猜到是拐角的早餐铺卖的?我好像也没看出啥区别。”
“他们家的油用的久。”
“啊?”
杨锐坐在马路牙子跟前,吃着油条,喝着豆浆,满足的笑道:“油条这个东西,不能用新油做,新油做出来的没滋味,就得用老油。现在好多国营铺子都是当天用的油,中午下午就用出去了,不像是私营的铺子,他们的油没处去,就一遍遍的用,少了再添,和鸡汤一样,炸出来的油条就好吃。”
喝了口豆浆,杨锐又道:“吃惯了老油做的油条,再吃新油做的油条就吃不惯了……”
小陈觉得杨锐在暗示什么,但他开动脑筋使劲的想,也没想明白杨锐在暗示什么。
“吃完了,多谢你了。”杨锐将袋子一卷,丢垃圾桶里,笑笑就走。
小陈急了,难道就此白来一趟?
要聊天,他也不知道该聊什么,再次开动脑筋,他又紧追两步,小声说:“杨先生,我们所的客户,有人想出售邮票,您有兴趣吗?”
“什么邮票?”
“应该是挺稀有的。”这才几天的功夫啊,小陈根本就没接触过集邮者,只能相信自家分理处的主任能找来这么一个人类。
杨锐琢磨了一下,说:“你得先告诉我有什么邮票,再看价格决定。”
80年代的邮市是一片火热,赚钱的人极多,但也不是入场就能赚钱的。和股市类似,在这个市场里,看起来最赚钱的往往是新邮,买来就卖,转眼间就能有20%以上的利润,做短线也仿佛是一夜暴富的手段,许多人就从几百块的资本,一步步的玩到了上万块。
但是,做短线的压力和风险同样巨大,也不符合杨锐的时间分配,所以,他都是买一些能够长期升值的邮票,准备等过上几年,邮市最热的时候,一股脑的抛出去。
不过,最安全的邮票始终是热门且稀缺的品种,比如猴票或者全国山河一片红那样,升值多而潜力大,出售也容易,北京的邮市已经很发达了,但在84年,想大宗购入亦不容易,有介绍来的收集一些,倒也不耽搁时间。
小陈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回去给主任说了。
主任却是连声称赞,又在接下来的晚会说:“小陈同志的表现非常好,主动、积极,效果突出……”
郝玉不服气,这原本是她的客户,虽然没有抓住,也不愿意别人因此而受赞赏。她又年轻漂亮,从来是想说什么说什么,故意道:“咱们现在答应了杨锐要出售邮票给他,还得是稀有的邮票,咱们是银行,又不是邮局,哪有邮票?”
“邮票的事不用你担心,现今的四九城,谁家没有邮票?再说了,又不是送邮票给他,卖的意思是要给钱的,我们就是签条线,成功也好,不成功也好。”主任没把这个当困难。
郝玉更不服气了:“不成功怎么好了?”
“不成功就可以再介绍啊,他喜欢邮票,一次买卖不成,还可以有二次呀。有句话说的好,买卖不成仁义在,我们不求买卖,只求仁义。在这里,我还要表扬小陈,为什么说他这次的表现好,因为他成功的留了尾巴。小陈,明天我亲自出马,去找邮票,你去北大找个电话等着,我一旦找到邮票,就打电话告诉你品种数量和大概的价格,你记好了,立刻去找杨锐,不要耽搁时间,争取给对方一个积极的印象。”主任如同一名指挥若定的将军,又道:“大家也可以在朋友圈子里问一问,就说我们行有大客户,愿意高价购买邮票,愿意接洽的都可以来,另外,别忘了推销国债。”
分理处的诸人轰然应诺,士气高涨。
第二天,主任如约找到了愿意卖邮票的人。
84年的北京城没有什么有意义的投资,外汇受管制,黄金数量稀少,房地产还是没影儿的事,股票也在默默的酝酿当中,只有邮票,像是长在栅栏外的野草似的野蛮生长。
或许是因为邮票的文化属性,或许是因为邮政部的利益共同,或许是因为改革开放之初的谨慎观察,总而言之,84年的中国,最具有金融属性的投资品就是邮票了。偏远地区或许还是一潭死水,可在北京的某些地方,这潭水已经活跃的几乎沸腾了。
而在这个资本集聚的市场,投资者也渐渐取代了爱好者的地位,高价购买邮票,自然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噱头。
陈奕在电话机跟前等了半天,总算等到了主任的电话,记下名字数量和价格,推起自行车就狂飙去北大,再按照早就问到的班级课程表,去了教室。
下课铃响。
陈奕死死的盯着出来的学生,等到人都走完了,都没瞅见杨锐。
“同学,同学,请等等,杨锐是你们班的吗?”陈奕追上最后出来的人群,焦急的问。
“是我们班的,我是班长刘安平,有什么事吗?”班长站定,语气正式。
他身边的都是开了班级碰头会的小班干部们,围成一个半圆,看着陈奕。
“哦,我就是有事找他,在哪里能找到杨锐?”陈奕摸不清路数。
“有什么事,我们可以代为通传,同志,你是哪个单位的?”预备党员耿健同学已经不穿粗布衣了,经过历练的气势却更足了。
“我是人民银行的。”陈奕报了名,又问:“我在哪里能找到杨锐?”
“杨锐可能去实验室了,不过,傍晚有高数课,他一般都是来的。”班长说了,又道:“但也不能确定,杨锐最近的上课时间比较少,大概是因为有科研任务申请的。”
“高数吗?我知道了,多谢。”陈奕转身欲走。
“这位同志。”耿健挡住他,道:“杨锐是生物系的学生,和人民银行怎么发生了关系?他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
但凡听他开口,白玲就不高兴,立刻道:“耿健,你什么意思?见不得同学好,巴不得有坏事吗?”
“没啥意思,公安局不找好人,银行也不找学生呀。”耿健学着村痞的语气来了一句,让看不惯他的白玲无计可施。
陈奕心里一阵紧张,生怕遭了池鱼之灾,急中生智道:“是好事,杨锐同学为了支援国家建设,在我分理处购买了国债,我是来送信的。”
他模糊了国债的数额,随诸人想象。
内心里,陈奕还希望杨锐听到这个消息,能到分理处买上一点国债,哪怕是为了圆谎也好。
当然,杨锐要是不买,他也不能怎么样,只要先把话给说过去就行了。
“买国债是好事,对吧?”白玲振奋起来,示威的看了一眼耿健。
陈奕认真的道:“当然,购买国债支援国家建设是大好事,咱们国家还很落后,正是需要集中力量搞建设的时候,全国人民每人购买一分钱的国债,国家就能有1000万元的建设资金,这是极重要的事……”
“支援国家建设,就应该捐款。”耿健不满的嘟囔一句。
陈奕吓了一跳,这个话要是传出去,被杨锐误会了,全分理处都要白忙活了,主任估计能把他的皮给剥了。
“这位同学,你错了。”陈奕集中精力,反驳道:“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应该做的是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祖国尚在休养生息,人民也在休养生息,你不能强迫大家将改善生活的钱捐献给国家,那不是国民党反动派了?有余钱的家庭和个人,有一些储蓄用于应急是很正常的,这些钱,他们都是有用的,但是暂时不用,就可以用于购买国债,保值增值的同时,既支援了国家建设,又不影响个人生活,是一举两得的事。相反,如果按照同学你的说法,大家将应急的钱捐献给国家了,那等到有急事要用钱的时候,又该怎么办?难道再找国家要?全国十亿人民都这样做,我们银行员工都不用做其他工作了……”
“有的人诚实劳动,付出智力和体力获得合法报酬,还不忘支援国家,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有的人……只会说空话大话。”白玲哼了一声,又道:“我知道,你肯定是想,反正我没钱,就让其他人支援国家建设,我等到用钱的时候,还能和国家要,是不是?”
“胡说八道!”耿健面红耳赤,又气的冒烟:“你又不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你知道个屁!”
白玲更为彪悍,回敬道:“幸亏我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我要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放个屁都要支援给你,要不然,你连一个屁都不舍得放。”
刘安平等人都转过脸去,免得忍不住的笑被耿健看到。
陈奕微笑着告辞离开,拐了一个弯才深深的吐了一口气。
……
309。第309章 邀约
高数课上,杨锐听的很是仔细。
虽然有的人能通过自习来学习高数,但那真的只是有的人。事实上,数学有很多的学习方法,却只适合很少的人。
例如著名的华罗庚先生,他的读书方式就很有特色,拿到一本大部头的数学书,华罗庚的做法是先看前面的几页,然后合上书,闭目沉思,接着直接翻到大部头的末页看答案,如果答案正确,这本书就算是看过了。
这种读书方式实在是再效率不过了,华罗庚本人也通过这种方式看了无数的书,但现实中,能用这种方法的人,着实寥寥。
杨锐没什么数学天赋,也不追求高段的数学技巧,只是需要储备一些数学只是而已。
历史上,虽然有一些生物大是数学极强的,但这并不是必须条件。
而就杨锐看来,数学天才这种生物虽然稀有,但在大学校园里并不少见,随用随找就行了,如赵平川这种连数学专业都不是的普通天才,就足够普通的生物实验室使用了。
不过,杨锐本身的数学储备距离够用还差着不少,有幸在北大读书,他也不会浪费机会,无论实验室里多忙,高数课总是要来上的。
现在的北大,教育重点毫无疑问是在本科班,几乎最好的教授,包括原院士级的大,都会尽量给本科班讲课,这是仅属于80年代的精英教育最开放的态度,最自由的思想,最优秀的学生,最顶尖的教授,还有最集中的资源。
这样的教育品质,后世哪怕是博士生都难以享受到。事实上,博士生已经不上课了,大部分的情况下,博士生都是在研究过程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工作,和大学里的讲师助教没什么区别,但在30年后,再想享受到80年代式的高水平教授小班教学,就只能去剑桥哈弗了。
杨锐对高数等课程极为上心,有时间也会做习题等等,就进度而言,也算是超人一等。一节课结束,他还跑到讲台上去追问教授。
杨锐毕竟是读过一茬的人了,再上大一水平的高等数学,短期内是没什么问题的。
现在的教授也乐于回答,不会下课了就急匆匆的离开,距离恢复高考才四五年的时间,好多教授也才刚刚返校的,正是热情迸发的时间……
杨锐在教室里好一阵逗留,却是让外面的陈奕等的心焦,不得不躲在教室后面来确定杨锐的行止。
而到杨锐结束了问题出去的时候,陈奕又是一阵慌乱,小步快跑才追上了他。
“杨先生。”陈奕气喘吁吁的到了杨锐身后:“邮票的事情我打探清楚了,列了个单子,您要不要看一下。”
“边走边看。”
“您稍等。”陈奕翻着单肩包,将一个笔记本交给杨锐。
《梅兰芳》20套,《从小爱科学》100套……虽然是比较普通的邮票,但也确实是价值比较高的,如梅艳芳一套,80年代就能卖到数百元。
不过,这样的邮票和数量,与杨锐的期望值还有较大的差距。
他随意的翻下去,直到看见全套军邮几个字,才停了下来。
军邮在集邮界,通常是指“黄军邮”,“紫军邮”和“蓝军邮”,其中最有名的是蓝军邮,在94年曾经拍出过的80万的高价,至于整套的军邮,其价格高达一两百万。
而在小陈的笔记本中,这套邮票的标价是6000元,比20套梅兰芳还贵,升值空间却大的多。
当然,这样的全套军邮可遇而不可求,留下来也是极好的。
杨锐合上笔记本,问:“这些都是对方确认要卖的?”
“当然,确定要卖的。”
“我只要全品相的,价格集体打八折,我全部要了,可以的话,就来交易。”杨锐将笔记本递回给小陈,甩手走了。
小陈愣了一会,也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匆匆回去报信。
第二天,又是一轮讨价还价,杨锐以8。5折的价格,买下了对方所有的全品相邮票,这让分理处诸人一阵振奋。
三万多块钱的交易,一口气拿出钱来,连还价都不是特别厉害,这样的土豪,自然让人感觉到了人傻钱多速来的风味。
而且,邮票的原主人还买了两千块的国债以示感谢,对于卖国债卖出心脏病的银行主任来说,这比什么特效药都好,同时准备介绍更多的集邮者给杨锐。
而在学校里,杨锐赚取的稿费用来买了国债的传闻也流传甚广。
自从元旦晚会以后,超高颜值的杨锐就默默的有了校草的关注度,如果是别人买了国债,最多也就是本班或本系内讨论一番。
说杨锐买了国债,大家也不管他是不是真的买了,消息却是一下子就飞了出去。
而且,这还变成了接下来几天的热门话题。
到了周五,杨锐干脆被学生会主席堵在了宿舍里。
“加入学生会吧。”主席亦是一身的呢子大衣,手揣在兜里,非常帅气的道:“学生会是学生组织,也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我觉得,杨锐你是很适合加入学生会的……”
他乌拉乌拉的说了一大堆,然后用黑漆漆的眼珠子看着杨锐,似乎就等着他纳头就拜了。
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加入学生会的确是一个极好的选择。因为现在还是分配制的,学生会首先就有好分配的优势。虽然不是一定能分配到好单位,但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学生会干部总是能够得到较好的选择。
这是直接的好处,与后世学生会的间接好处截然不同。
然而,杨锐根本就不追求这个,笑笑就道:“我实验室里比较忙,恐怕没时间在学生会了,不好意思。”
实验室工作是个极好用的特权,尤其是唐集中教授的管理较松,几乎是随便杨锐举他的大旗。
主席阁下似乎没想到自己亲自出马,竟会被拒绝,愣了一下,又展颜一笑,说:“你最好再考虑一下,这样吧,有时间来我们学生会转一转,我给你个电话。”
……
310。第310章 药引子
学生会主席走了,毛启明一下子翻下床,“呦”的一声,道:“杨锐,你不是吧,学生会你都不去?”
“入学生会有什么好。”杨锐语气淡淡的,他现在同时推行两个实验室的项目,又在不断的上课和自学中,过的简直是高端实验室老板的生活,哪里有时间纠结学生会政治。
毛启明恨其不争的道:“刚刚王亚平说了那么多,你就一句都没听进去?人家都暗示了,你只要进入学生会,别的不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机会毕业留校啊,如果是你,这和百分百有什么区别?留校北大啊,你天天跑实验室,难道想毕业了以后哪来哪去?”
哪来哪去是毕业分配的一种政策,简而言之,80年代的毕业生分配遵循的原则,首先是择优分配,其次是哪来哪去,也就是好地方的位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