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主任以为有点说通了,立刻喊道:“黄老师,你来一下。”
  一名面带青涩的年轻人疑惑的走了过来。
  “黄茂!”杨锐上上下下的打量着对方,突然觉得很有意思,这位黄茂,分明就是得了好几个生理学和生物学大奖的北大黄茂,钾通道之类的研究,原本应该是他的辐射领域才对。
  
339。第339章 我的实验室
  
  “杨锐,我给你介绍,黄茂老师是咱们生物系最早出国留学的一批人。在哥伦比亚大学呆了一年多。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最好的几所大学之一,在纽约对吧?应该是和美国的北大清华差不多了。”秦主任自己没有出去过,介绍的就很中国化了。
  杨锐盯着黄茂,与脑海中的记忆重叠对比着。
  在他读研的时候,北大黄茂已经是多个领域的大拿了,不仅获得了多个中国人看重的外国大奖,而且拿到了中国和美国的双料院士,而他获得院士的年纪也是相对年轻的,大约只是50岁上下。
  而给杨锐印象最深刻的,则是黄茂在一系列领域的一系列实验,颠覆了多个外国同行的构想和理论。
  在不长但也不短的时间里,北大黄茂四个字,几乎占据了各种生物期刊和新闻的头版。
  科学界讲究热点,也讲究新闻。比如克隆羊多利出来的时候,世俗新闻一度哗然,科学界同样有着此起彼伏的大讨论,在那段时间里,除了克隆相关的研究,生物类的其他东西就很难吸引眼球了。
  往前看,《物种起源》所引起的讨论,一样具有排他的作用,而在那个年代,它所引起的讨论的持续时间更长更烈,若是用现代影响因子之类的观点来看,达尔文估计能积累几千上万个影响因子,著作占领顶级期刊七年半。
  北大黄茂的成果自然没有达到克隆羊多利的程度,更无法和物种起源相提并论,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论文,他却是创造了自己的一片领域,当然,也是自己的一系列话题。
  在杨锐初读研究生的时候,黄茂是他了解到的第一个科研新闻人物,因为研究方向接近的原因,杨锐还特意读了一些他写的文章。
  此时此刻,面对正主儿黄茂,杨锐再从脑海中找出黄茂的论文读,顿时觉得风味不同。
  这就好像站在草原上吃烤羊腿,一边朗诵“天苍苍,野茫茫,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风吹草低见牛羊……”,一边望着吃草的牛羊,心里既有吃正牌羊肉的快乐,又有些微的愧疚没多带点零食真是浪费啊。
  30年后的黄茂,年届60,两腮的肉都要掉下来了,杨锐第一次看到其人的照片的时候,还以为他是袁隆平同时代的老头儿。
  现在的黄茂,却是风华正茂,又瘦又精神,脖子上的喉结高高凸起,下巴上的青春痘争先恐后,如果不是有人介绍,杨锐肯定降之当做是学校里普通的欲求不满的大学生。
  “黄老师好。”杨锐和黄茂轻轻握手,突然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
  秦主任好奇的看着两个人。杨锐刚才是对谁的劝说都不鸟的样子,遇到普普通通的黄茂,方才显出一点学生的样子。
  当然,在秦晓生眼里普普通通的老师,在别的学生还是不普通的。现在出国考察或者做访问学者是很难得的,全国一年的名额都有限,黄茂可以争取到,自然也是表现出了相当的水准的,否则硬件条件不足,根本上不了申请书。
  黄茂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就是被抓来壮声势的,和杨锐握了一下手,干脆问:“秦主任,叫我来做什么?”
  有这个时间,他更愿意看文献或者做实验,也是理查德这个外国教授的面子大,黄茂作为小小的讲师,也没有反抗系领导的余地。
  秦主任呵呵一笑,说:“黄老师,你给小杨说说你出国留学的事情。”
  和王教授一样,秦主任也认为出国留学是最能吸引人的要素。当然,对学校来说,加州大学的名头是最吸引他们的,但要落实在学生身上,也就只能用留学这个胡萝卜了。
  黄茂呆了一下,脱下眼镜,就在衣服上擦了擦,道:“我不算出国留学,只能说是访问,或者考察。哥伦比亚大学的环境非常好,其实美国的大学环境都好,有些建筑外观看起来很旧,里面却很新,科研设备的条件更好,外国的资本家经常给学校捐款,国家的拨款也多,怎么说呢,出去看看就知道了。”
  “黄老师,杨锐这不就是暂时出不去吗?你向他说明一下。”秦主任觉得黄茂没有说到重点,提醒了一句,又走去理查德身边,以安抚老外为主。
  黄茂等于被赋予了说服杨锐的重大任务,他搓搓手,着实有些发愣。
  杨锐却是主动问了起来:“国家给留学生的补助,够吗?”
  “够,挺多的。”
  “学习和生活艰苦吗?”
  “能撑得住。”
  “研究有进步吗?”
  “还算不错。”黄茂醒悟过来,没好气的看向杨锐。
  黄茂其实也就比杨锐大了几岁,还及不上杨锐的心理年龄,后者笑笑,道:“我就是被他们说的气闷,想自己做一点事都不行,他们是这也管,那也管,咱们随便聊聊好了。”
  黄茂深有同感的微微颔首,旋即,他又想到了自己的身份,道:“不管怎么说,国外的生活虽然辛苦,却也有无数的收获,尤其是国外的科研条件,数倍于国内,有机会的话,还是应该争取到国外走一走。”
  “我知道外国的条件好,但去外国的条件太苛刻。”杨锐笑笑。
  黄茂疑惑的道:“怎么说?”
  “不管是加入理查德的实验室,或者加入外国的哪个实验室,首先就会碰到专利权分配的问题,我不想把自己做出来的东西,让给实验室。”杨锐实话实说的道。
  黄茂愣了片刻,忍不住笑了出来:“你想的挺好,就是……就是……”
  他说了两个就是,然后看着杨锐忽闪忽闪的黑眼仁,说不下去了。
  “哎。”黄茂叹口气,再道:“科学研究,当然要有浪漫主义的情怀,但很多时候,实际上是非常残酷和无聊的。就像是打仗一样,行军的时间比打仗的时间多,休整的时间比上战场的时间多。你明白吗?”
  杨锐没表示。
  黄茂的耳朵不易察觉的动了动,接着道:“你想要申请专利,这个想法是没错的,咱们做科学研究的是要有这个追求,但你也要认识到问题的难度,不是任何研究都能产生专利的,大部分的研究,可能就是重复研究,是我们学习的一个过程……所以,做三年研究,做五年研究,甚至做十年研究都没有专利,这都是很正常的,你不能用是否可以获得专利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去不去外国啊。咱们应该换一个角度,去外国是更好的学习,也有利于自己之后获得专利,对不对?”
  杨锐仍然没有表示。
  黄茂迟疑了一下,继续尽心尽力的道:“你比如说我吧,我毕业总共超过5年了,期间还在美国呆了20个月,但到目前为止,我也没有申请成功一个专利。当然,我说的是美国的专利,在去美国以前,我都不知道专利这回事,恩,你现在就知道这一点也不错,但还是我刚才说的,能不能获得专利,不应该是判断标准,外国的环境,研究条件,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黄茂是做老师的,一旦找到了说话的方向,几乎是滔滔不绝。
  杨锐见他已经开始现身说法了,不得不打断他的话,道:“黄老师,我也拿到专利了。”
  “你拿到了?”黄茂的舌头瞬间打结:“哪里的专利?什么专利?”
  “主要是辅酶Q10相关的。”杨锐想了一下,压低声音道:“我现在每个月能拿到10万美元以上的专利金。”
  实际上,30万美元每个季度的分红早就是过去式了,杨锐在新的一个季度的分红应该会高达七八十万美元。
  不过,10万美元每月刺激一名北大讲师是绰绰有余了。
  分红是再正当不过的收入了,现在是正当的,30年后也是正当的,杨锐不怕说出来。事实上,学校里应该也有人知道此点,只是无人宣扬罢了。
  黄茂先是呵呵的笑了两声,直到发现杨锐的表情并无虚假的时候,才不解的问:“10万美元?怎么可能。”
  “天津的捷利康工厂,用的就是我的技术。”杨锐说的非常轻松。
  捷利康是来华企业中,少数与生物相关的企业,如此庞大的一家跨国制药公司,生物圈子里的人都知道它。
  黄茂眨眨眼,又动动耳朵,重复问:“10万美元,要七八十万人民币吧?”
  “看你怎么算了。”杨锐笑笑。
  “一个月七八十万元,一天不是要两三万?”
  杨锐点头,道:“我自己建了一个实验室,目前的开销不小。”
  黄茂有点理解的道:“这是捷利康给的实验经费?”
  “分红是给我的,我用来当实验经费。”杨锐说到这里,转而邀请道:“黄老师要是有时间,可以来我的实验室看看,如果你不在乎专利的话,我这里的条件其实也不错。”
  ……
  
340。第340章 说通了没有
  
  国内的高校论资排辈严重,黄茂既然是讲师,那就一定没有自己的实验室,最大的可能,也就是在某个实验室里比较受重视,比较自由化一些,换言之,也就是科研民工一名,比杨锐在唐集中实验室的头犬地位稍高些。
  10万美元的经费,在80年代的中国是相当高等的项目才有的。唐集中一级的牛牌教授是能拿到这样的项目的,王永一流的则相对困难,但总归还是有机会申请得到,但若是一名副教授,比如杨锐曾经听说的富教授那样,非得拼了老命去,才有机会。
  至于黄茂这样的讲师,申请10万美元的经费,通常可以用痴心妄想来形容。
  当然,在一些特殊的时间和特别的项目上,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还是有机会的,但这是属于新闻联播里的故事,正常情况下,一名讲师若是能拿到这么多经费,也就应该拿到副教授的头衔了。
  否则,又何苦在这样一所学校里呆着。80年代的人才流动固然粘稠的像是沥青似的,可在上层,沥青毕竟是在流动的,聪明人也总是有聪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能够申请10万美元科研基金的学者,在任何一所学校里都是受欢迎的,清华北大一流的学校即使有它的坚持,终归不能逆流而行。申请经费的能力,是比科研能力本身还要硬的条件,任何一所学校都不敢等闲视之。
  经费,大量的经费,才是现代高校的基石。有钱有精神的学校,才叫做高等学府,只有钱没精神的学校,勉强可以称作是大学,光有精神没钱的学校,最多不过是延安干部专门学校,胡塞些马哲之类的东西冒充人文科学,也就比心理学高端一点。
  稍微再过几年,学校间就会掀起抢人大战,给出的条件一个比一个好。现金、房子、户口、老婆工作、父母医保、孩子上学、家庭用车等等,完全囊括了一名教授生活所需要的一切。
  到未来的千人计划的时候,更是直接提出给予符合条件的专家学者100万元以上的现金奖励……
  杨锐私下里考虑,讲师黄茂现在虽然不能说是不受重视,但也就是年轻人当中的受重视,在一群以副教授和教授为主的学校里,还处在可怜的积累期。
  他看着这头尤显青涩的未来牛,就像是育肥场的场主,看着一头瘦骨嶙峋,但却有潜力长成千斤大牛似的。
  稍顿了一下,杨锐忍不住接着道:“黄老师其实可以来我的实验室做实验,每个月的经费,我都用不完,崭新的实验仪器放着,其实也有点浪费了。”
  杨锐的实验室里只有魏振学是全职的,涂宪偶尔会用,也用的不多,而就他所建设的实验室的规模来说,三名以上的专职实验员,再加三名以上的助手,都可以游刃有余。
  自然,最重要的是黄茂的潜力无限,颇具实力。
  科研总归是要讲究天赋的,杨锐到目前为止,自觉天赋比以往有所提高,但极限在哪里,他也不知道。黄茂的天赋,却是经过历史证明的,作为一名20多年就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超级牛,他的每一年都会产生常人难以企及的价值。
  黄茂显然没有将自己摆到这么高的高度,他现在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老师,或许在年轻人中比较出挑,而且有一层出国考察后的光环,但也仅此而已。
  事实上,与杨锐的认识相反,黄茂作为一名工农兵大学出身的讲师,在大学的路子反而是越来越窄的,老一辈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看不起工农兵大学的学生,新一代的80年代大学生,也看不起工农兵大学的学生。能够出国考察,既是因为他显示出了出众的能力,最重要的是,黄茂踩在了青黄不接的茬口上。
  他是趁着恢复高考以后的大学生尚未毕业,自己又年轻的优势,争取到了出国考察的名额,换成84年,未必那么容易。
  同样的原因,也让黄茂在实验室里不能尽展其能。
  曾经去过美国的黄茂,知道私人实验室的威力,在10万美元的经费的刺激下,黄茂不由自主的问:“你这个实验室,究竟是属于捷利康的,还是属于你的?”
  “有关系吗?”
  黄茂愣了一下,没吭声。
  杨锐呵呵一笑,又道:“不管怎么说,眼见为实,您看过再说,如何?”
  黄茂默默的点了两下头。实验室对研究员的吸引力,比美女的诱惑还要强烈。
  杨锐为了增强吸引力,更是追加道:“我们现在有最好的气相和液相质谱仪,DNA测序,纯化等方面的仪器,已经能够完成大部分的基因组学的实验,你来了以后就知道了。”
  “基因组学?”黄茂觉得这个词有些生僻。
  杨锐用英语说了,又将基因组学的观点拿出来卖弄了一番。
  这东西到年末才是热点话题,现在却是只有几个人用基因组学这样的词汇。
  不过,这也说明黄茂回到中国以后,落后于世界生物技术的发展了。
  黄茂自己也意识到了此点,问道:“捷利康能提供外国的书籍和期刊吗?”
  “有买一些,你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可以现订。”
  “书也可以?”
  “当然。”
  “能订几本?”外国的书籍和期刊都是相当昂贵的,直到21世纪也是如此。一本图文并茂的大部头科研书籍,价格往往超过100美元,许多小一些的项目,光是这项开支就令人头痛。
  而在1984年,外文书籍的价格虽然会便宜一些,可算上物流成本,价格只会更高,全中国的图书馆以及科研机构加起来,也就是北大图书馆的藏书质量最好,即使如此,也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图书馆更不会根据讲师的需要而采购书籍。
  杨锐脑筋一转就有了想法,道:“你如果决定加入的话,我保证100本书籍,10套期刊的采购额度。”
  他没有说想要多少有多少的话,100本外国书籍和10套期刊买回国,成本已经超过了1万美元,而且足够黄茂用很长时间了。
  黄茂的两颗眼珠子,一下子就瞪圆了。
  他还在学习和积累阶段,大部分的研究员在研究初期大抵如此,所以也分外的需要学习。80年代百废待兴,国内的资源贫瘠难以想象,有限的经费即使用于理论研究尤显不足,许多研究员都不得不自己存钱购买书籍,用两三个月的薪水,托人从国外带回一本二手书籍的事情在这个年代屡见不鲜,因此而影响到家庭生活,夫妻和谐,人伦大事的,更是令人唏嘘。
  黄茂去了美国再回来,自然对国内的恶劣条件深恶痛绝,100本书也许不能改善多少,却足以令他沉浸其中,不至于浪费宝贵的时间。
  “什么时候……方便去看?”黄茂嗓子有点发干。
  刚才还是杨锐在邀请黄茂,问他什么时间有空,现在就变成黄茂主动邀约时间了。
  杨锐暗自一笑,说:“明天好了。”
  “明天做什么?”秦主任带着笑声,走了过来,拍拍黄茂的肩膀,笑问:“怎么样,说通了没有?”
  黄茂转了转头,突然有点尴尬,要问说通了没有,似乎是他被杨锐说通了才对。
  ……
  
341。第341章 坚持
  
  “杨锐,考虑好了没有?”秦主任也亲昵的拍拍杨锐的肩膀。
  杨锐微笑,说:“考虑好了,我还是留在唐集中教授的实验室里。”
  秦主任挂在嘴边的笑容顿时消失了,皱眉片刻,考虑到不要刺激杨锐,以免激起逆反心理,秦主任面朝黄茂这个年轻讲师,用训斥的语气道:“你这个工作是怎么做的?不是让你和杨锐好好讲讲吗?学生不懂事,你怎么也说不明白。”
  一般情况下,秦主任这样的办公室主任都是八面玲珑的角色,可今天的任务有点重,校领导的期望是沉甸甸的担子,压的他胸口都喘不过气来。最让秦主任觉得不爽的是,他认为最简单的步骤杨锐本人的意愿,结果变成了最难的步骤,眼瞅着专程请来的学校宣传部的摄影师要无功而返,秦主任对上对下,都觉得面上无光。
  沉重的压力,还有杨锐的“不可理喻”,让秦主任就把黄茂当撒气桶了。
  然而,黄茂总归是讲究清高的高校教师,不是秦主任的办公室干事,脑袋里也没有委曲求全的念头,至少不会对一名中层行政干部委曲求全。
  因此,秦主任声色俱厉,黄茂反而是面带不屑,直接道:“你让我介绍国外的情况给杨锐,我介绍了,做工作的事,是你的事,你别往我身上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如果想找个懂事的,麻烦去行政楼找,我只懂科研,不懂谄媚。”
  黄茂站在道义的高度上骂了秦主任一通,倒是把秦主任给骂晕了。
  看着黄茂的背影出了门,秦主任已是满脸通红。周围人倒是见怪不怪。
  无论是80年代也好,70年代也罢,骂领导始终是国企内的时尚运动,越是基层的岗位越是如此。
  对黄茂这样的年轻老师,秦主任可以给他穿小鞋,却挡不住人家一次次的拍桌子。
  深吸了一口气,秦主任自我解嘲的笑道:“我们做行政的,就是庄稼地里的农家肥,用的时候笑呵呵,用完了以后就受嫌弃了。杨锐,你是选了一个好方向,做科研好,科研做的好,更好。”
  秦主任翘了翘大拇指,又说:“你现在是天时地利人和具备,无论是去理查德的实验室也好,去唐集中的实验室也好,都不会亏了你,但往前看十年,理查德的实验室的机会更好,你说是不是?”
  “是这么没错,但做人要有始有终,我愿意留在唐教授的实验室里。”杨锐被黄茂的话给提醒了,也迅速的往道德制高点攀登,免得被秦主任的劝酒词似的话给坑进去。
  秦主任呆了再呆,勉强再劝两句,颓然而止,回告理查德的时候,他看杨锐就像是看书呆子似的。
  杨锐理所当然的用着书呆子的伪装。
  在大学里,坚持是一项很可贵的品质,也会得到广泛的支持和同情。
  “理查德教授,实在不行的话,换个实习生如何?”秦主任本来是带着摄影师来拍三顾茅庐的,可杨锐的“书呆子气”,却让秦主任打了退堂鼓,站在理查德身后小声建议。
  理查德整了整衣领,用英文说道:“好的学生难得。可以遇到,但不可能找到,请稍等我一下。”
  秦主任琢磨了一会,才醒悟过来:“你是说可遇而不可求吧。”
  理查德没答他,人家都走到杨锐面前了。
  “我的实验室大门,始终为你敞开,我希望你能重新考虑我的邀请,加入我的实验室。”理查德和杨锐握了一下手,
  又道:“即使不加入我的实验室,我也欢迎你过来看看。”
  “哦,好的,您这样说,很大度。”杨锐用英语回以恭维,并在心里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错怪了理查德,也许,他就是一名传说中的可爱的外国老头,专注于学术,爱才如命,希望将自己收拢进实验室,以提供尽量好的条件。
  想法稍微换了一些,杨锐再看理查德,似乎也顺眼了许多。
  理查德回以一笑,说:“不用客气,有空就来我的实验室。北京大学提供给我非常好的条件,我愿意分享给有天赋的学生和研究者。对了,北京大学的图书馆会按照我的要求,订购一批图书,另外两名实习生列出了一个单子,但还有空余,你也可以列一个书单给我。”
  杨锐有点愣神,这个条件,怎么听怎么像是自己提供给黄茂的。
  理查德误会了杨锐的表情,笑呵呵的道:“你不用太在意,随意列出书单就可以了,大概……50本书应该没有问题的。”
  杨锐提供给黄茂的条件是100本书和10套期刊,理查德恰恰提出了50本书,这种反差对比,令杨锐的嘴角不由翘起。
  “如果你来我的实验室,这样的机会是很多的。在加州大学,我们的图书馆每年都会购买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书籍,数量之多,学生根本是看不完的。”理查德的误会加深,不禁继续诱惑了起来。
  杨锐微微点头。
  “不论是你是出国留学,还是加入我现在的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