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中一人更是大笑道:“不愧是每周8块钱补助的男人啊,爽快!”
  胥岸青好奇的问:“什么每周8块钱?”
  “哦,老孙参加的实验室有个英国公司资助,给他们每周每人8块钱的补助,一个月就是32。你放心吃吧,老孙现在是大款,吃不垮的。”
  “你才是大款,别听他乱说,我是因为实验进度快,心情好,才拿这周的补助出来喂这群白眼狼的。”孙汝岳的笑声简直响彻食堂,恨不得每个人都能听到这个消息。
  桌子上,红烧肉油汪汪的散发着落日般的光亮,胥岸青却莫名的没了吃饭的兴趣。
  ……
  
352。第352章 顺序
  
  胥岸青很想问问华锐实验室的进度,又怕被人识破了身份,于是安静的坐在那里,安静的吃自己饭盒里的菜,也没有去碰桌上的红烧肉。
  孙汝岳好心给他夹了一块,道:“都是同学,害臊什么,多你一个吃不穷我,少你一个省不富我。”
  “那我不客气了。”胥岸青狼吞虎咽的将肉吃了,连拨了好几口米饭。
  他也有些天没吃肉了。学校的食堂里,一毛钱一份的菜是丁点荤腥都没有的,久旷的味觉就像是离群索居的少年乍然来到了集市,几乎来不及反应,就被无数的信息给充蒙了头脑。
  “好吃吧。”孙汝岳嘿嘿的笑了两声,又道:“我报考专业的时候就想,等我读完了生物学,我就造一种专长肥肉的猪,吃的少长的快,然后天天都有红烧肉吃。”
  一桌人全都笑了出来。
  胥岸青亦是莞尔,问:“那你现在怎么想?”
  “现在?我就想跟着唐教授和杨锐好好学,以后进外资企业,挣了钱,全家都吃红烧肉。”孙汝岳停了一下,见大家都注意到自己,于是有些低声道:“捷利康在天津的工厂,给每个工人的月薪都开到100多块了,你们知道吧?”
  “怎么不知道,不是说深圳的玩具工厂里,民工的工资都有两三百?”现在的学生并不忌讳进入外资,因为政府的宣传的关系,爱国主义通常是以另一种方式来表现。
  胥岸青家在广州,听到他们讨论深圳,不由问道:“你们毕业了以后,想去深圳?”
  “我不想去,离家太远。”一名学生大嚼着米饭。
  孙汝岳也摇头,说:“我想做研究,去外企挺好的,去深圳做工人,还是算了。”
  “谁去深圳是想做工人的,深圳也有研究岗位吧。”
  “深圳的技术活都是交给香港人的,用不着我。”
  “你也不会什么。”
  两个学生就此争执起来。
  孙汝岳笑笑,面向胥岸青道:“还没通姓名呢,我叫孙汝岳,大二生物系的,在唐教授的实验室帮忙,你呢?”
  “你叫我阿青就行了,我是生物系大一的。”胥岸青有点慌乱的通名报信。
  孙汝岳也没有过多的联想,和他握了握手,道:“我们几个都是生物系的,以后见的多了就熟了,看你长的挺壮的,打球吗?”
  “哦,不,不太打,我偶尔玩一下乒乓球。”胥岸青担心他们喊自己去打球,提前推脱起来。
  孙汝岳有点失望的“喔”的一声,道:“你个头不错,不打篮球浪费了,玩音乐吗?我们准备凑个小的交响乐团。”
  “为啥是交响乐团,不是,你怎么有时间玩这些?”胥岸青混乱了,他每天可是忙的不可开交,正常想来,杨锐的实验室成员也应该如此才是。
  孙汝岳不解的道:“我做实验的空闲就看书,剩下的时间就打球了。”
  “做实验不是应该特别忙吗?”
  “前些天是,我们这几天进度快,材料都有点跟不上了,空闲的时间就多了,再说了,忙也不是我忙,杨锐和黄老师是够忙的,我们做助手的就清闲多了,再说了,实验室里还有其他助手,大家交换着来,总不能忙的连上课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吧。”
  胥岸青不安的点头,他其实就忙的没了上课休息的时间。不休息,他觉得没什么,但没有时间好好上课,还是让胥岸青有点心虚的。
  然而,理查德并不是个好说话的人,他对试验进度的要求非常之高,每个人每天的工作量都被压的死死的。再增加实验助手也不现实,理查德不愿意继续培训助手了,随着实验的进行,其他人要跟上实验进度也很费事。
  孙汝岳以为胥岸青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换了个表情笑道:“你知道不知道,咱们中国人也拿了一个国际作曲大奖。”
  胥岸青茫然摇头。
  “韦伯国际作曲大奖,得奖的是谭盾,这是中国作曲家得的第一个世界大奖,厉害吧?”孙汝岳的表情,像是自己得了一个大奖似的。
  胥岸青配合的说:“厉害。”
  “更厉害的在后面。这个谭盾还在中央音乐学院读书呢,和我们一样是学生。所以说,我想先组织一个小的交响乐团试一下,乐器就从学校借,如果能行,我就去请谭盾给咱们做指挥,到明年再接新生的时候放出来,砰!肯定能把所有人都给镇住了。”孙汝岳越说越兴奋,交响乐可是高雅音乐,要多高雅就有多高雅,而这样的活动,也是80年代的学生最喜欢参加的。
  对比一下也能明白,连康德的读书会都有几十上百人报名的时代,其实任何一个有眉目的东西,学生们都愿意体验。
  胥岸青颇有些好奇的问:“演奏交响乐是需要一些乐器基础的吧,你能凑够人?”
  “凑够多少算多少,要不然,怎么说是小的交响乐团。”
  “你会什么?”
  “长笛、手风琴,二胡也会。”
  胥岸青瞬间面瘫。他在家里的时候,是真的接触过交响乐团的,但对孙汝岳所说的三种乐器,他显然更熟悉。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孙汝岳搓搓手,道:“我们水平不行,多练习就行了,我看你形象不错,不如加入进来。我今年大二,你大一,这样刚好,等我大四的时候,就把交响乐团交给你们,到时候乐团正好成型,怎么样?”
  “我考虑一下。”
  “这还考虑什么。”
  “你又做实验,又打篮球,又搞乐团,还要上课学习,有那么多时间吗?”
  “我刚学的,时间啊,挤挤总会有的,大学的时光就一去不复返了。篮球是业余活动,实验和乐团,我会妥善分配经历的。”
  “做实验应该很忙吧。”
  “没你想的那么忙,重要的是合理分配工作,知道吗?”孙汝岳用学长的语气道:“以前的时候,我们都是助教给分配工作,那家伙不懂装懂,其实也就是大学刚毕业,自己都没怎么做过实验,就让我们一个试验做完了,再做下一个,完全是线性的。现在有杨锐组织,情况不一样了,实验安排的紧凑,等的时间少,明白吗?”
  胥岸青明白,但不相信的摇摇头。
  孙汝岳叹口气:“这有啥难理解的,就是减少等待的时间,不能就按照实验顺序来做,简单的和复杂的交叉起来做,等待时间长的实验,中间就做简单的,安排的好,就节省时间了。”
  “这搞起来很麻烦吧。”
  “不简单,我看他们把工作流程图画了一个墙,两三天就要擦一次,不过,做次图几十分钟,省下的何止几十个小时,要我选,我还是愿意在杨锐手底下做。”孙汝岳接着停了一下,拍拍脑袋,道:“杨锐也是大一生物系的,你们是一个班的?”
  “同专业不同班的。”胥岸青接着追问道:“你说要画工作流程图,然后分配实验顺序,要是实验出岔子了怎么办,比如有一部分做不下去了,那后面提前做的实验,不是也报废了?”
  “报废了就报废了,目前还没什么浪费。”
  “杨锐对实验就这么熟悉?”
  “唐教授的说法,杨锐这种,是有敏锐的嗅觉的。咦,你对实验方面也挺熟悉啊,你也有加入实验室?”孙汝岳总算是有点反应了过来。学校目前招收的研究生和博士很少,本科生进实验室是很常见的,但数量也不会太多。
  “我以前在卢教授的实验室工作,现在不做了。哎,我吃完了,你们先吃。”胥岸青不等孙汝岳回过神来,端着饭盒就跑。
  “这人叫什么名字来着?我怎么记不清了。”孙汝岳迷糊了。
  同座诸人纷纷摇头。
  胥岸青的饭盒里还有些菜和米饭没吃完,他不敢就此倒在水池里,学生会的学生都在那里埋伏着呢。
  他装模作样的带回实验室,然后卷在报纸里丢进了垃圾箱。
  朱家豪在努力的做着实验,见到胥岸青,就推给他一张纸,道:“教授刚才来了,留下让你做的实验,今天估计要到12点了。”
  胥岸青翻开来看了眼,总共就是三个小实验,却因为共用几个实验仪器的关系,不得不按顺序来做。
  胥岸青顿时一阵不爽,道:“理查德的学生,就是那个加州大学的博士,他在做什么?”
  “人家刚来,说是没吃过烤鸭,中午被校工会的人请去全聚德了。”
  “妈蛋。”胥岸青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只觉得疲劳阵阵涌过心头。
  ……
  
353。第353章 放假
  
  杨锐没有孙汝岳描述的那么轻松,但确实有越来越轻松的感觉。
  实验室管理是一门学问,远的有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近的有阿波罗登月计划,未来还有人体基因测序,这些都是需要上万名研究员参与的,合理的安排他们的工作,合理的分配实验设备和实验室是非常困难的。
  如40年代的曼哈顿工程,美国人是将所有研究员集中在沙漠里工作的。新建诸多的基建项目,规划实验室,分配实验室等等麻烦重重,那么大的项目,不可能保证每个人都有独立的实验室,那样做的重复浪费太高了,安排不同的研究员的工作的难度也是相当大的。不像是普通的工厂,工人都有相似的属性可以分类,甚至可以相互置换和调派,物理学到了原子水平的研究员的适用面相当狭窄,不能因地制宜的安排工作,往往意味着人才浪费。
  阿波罗登月计划已经不再是一个城市里的巨大工程了,它遍及美国和他的盟国,协调工作比组织工作更重要。
  人体基因测绘虽然号称是数国参与,但那是出钱的国家数量,实际参与的研究员遍及全球,更有无数的实验室独立参加,复杂程度倍增。
  如果说80年代的普通实验室还不需要多少管理经验的话,2000以后的实验室都已经不普通了。
  杨锐以前并没有机会做实验室组织或者实验室管理的工作,但他曾经参与过多个实验室间的活动,也参与过药企间的合作。事实上,从1984向后二十年,实验室与实验室,实验室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远比独立的情况多。
  在克隆钾通道突变基因的项目开始之初,杨锐依旧笨拙,但是,随着项目渐渐开展下去,他也等于接受了高强度的训练。
  巨大的压力和现实的要求,令杨锐不断的回忆自己曾经接触过的那些管理者,有空闲的时候,他也会尝试阅读后人撰写的实验室组织方面的文章和书籍。
  尽管不像是汪颖那样具有实验天赋,也不像是赵平川那样数学优秀,但在实验室的组织管理方面,杨锐确实是学的极快。
  对他来说,只要将实验室里的工作和研究员,看做是补习班的小孩子,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里的工作确实比补习班里的作业难度高一些,但研究员却比学生要好管理的多。
  杨锐不断的做着平衡,不断的学习,渐渐的也就轻松了下来。
  论文所需要的拼图,一块块的被完成,实验室的白板上,遗留的问题也越来越少。
  在保证进度加快的情况下,杨锐也就不再要求更长的工作时间了。
  研究工作毕竟是一种智力活动,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体力活,但大脑的疲劳是实实在在的,休息的时间多一点,自然能够保证其他时间的精力集中。
  胥岸青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
  克隆钾通道的突变基因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困难,事实上,只有这么一句话的创意,并不能对过程有任何的帮助。
  整个实验过程,都得一点点的试过去,中间做到一半,如果发现此路不通,又得重新开始。
  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的参考,没有哪个前人做过类似的工作,但正因为如此,理查德才会不顾脸皮的剽窃杨锐的“创意”,此实验一旦做成,自然会成为后人的标杆,不光能混到为数不少的影响因子,而且是相当不错的职业战绩。
  不幸的是,理查德就遇到了“此路不通”的问题。
  他们尝试的载体方式在经过半个月的尝试以后,被证明不能继续下去了,这在科研中也是正常的,面对未知的结果,再好的理论也不能确定一条完全正确的道路,否则也不用做实验了。
  所谓实验,自然是会有错误的,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错误是比正确来的多,来的频繁的。
  然而,正常的错误对研究员来说,往往意味着更大的压力。
  谁都希望有一个开门红,谁都希望一帆风顺,而当事情不顺利的时候,积极的应对也是付出更多的努力。
  理查德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了实验室里,这也意味着,胥岸青和朱家豪两名实习生,要将更多更多的时间用在实验室里。
  理查德的博士生康纳斯承担着科研民工和小老板的责任,为了保持思维的活跃,他还有多一点的休息时间,以及不多的空闲,像是胥岸青和朱家豪这样的学生,自然是毫无疑问的实验狗待遇,只要眼睛还能睁开,喝着咖啡也要把苦活累活干完了。
  如果说前两周的生活节奏还是胥岸青所能承受的,“此路不通”以后的生活节奏,就开始变的残酷起来。
  胥岸青不得不放弃他最幸福的早餐时间,并将午餐改为任意时间的工作餐,他们利用工作时间讨论接下来的实验走向,或者,是决定实验走向的理查德和康纳斯,向其他人布置任务。
  短短的几天时间,胥岸青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了下来。
  好在实验终于步入正轨,再一次追上进度的时候,小老板康纳斯给胥岸青和朱家豪放了半天的假,让他们不必工作,也不必待命。
  尽管只有半天,胥岸青和朱家豪却如蒙大赦,紧赶慢赶的跑出了实验室。
  “我不知道实验室这么可怕。”
  “以后在实验室工作都是这样?”
  胥岸青和朱家豪异口同声的说话,然后互相笑了起来。
  “走吧,先去吃点好的,我要回去好好的睡一觉。”胥岸青搂住朱家豪,往食堂走去。
  朱家豪有点不自在的挣脱开来,笑道:“我就想回去休息了。”
  “不吃饱饭,越睡越累,听我的没错。”胥岸青拖着朱家豪,不让他走。
  到了食堂,胥岸青也没有节省的意思了,一口气点了四个菜,引的挂着红袖章的学生不停的行注目礼。
  胥岸青挑衅的笑笑,端着三荤一素回到位置上。
  戴红袖章的都是类似纠风队的学生会干部,但也没有强制命令的权利,食堂里人少,红袖章盯着他看了一会,还是没有过来。
  朱家豪松了一口气,小声道:“别惹事,好不容易休息半天,你想到办公室里过吗?”
  秒的做实验,你看看他们,费尽心思的管人吃什么,现在都是80年代了,我们应该考虑的是怎么给人提供更多的食物,建造更多的房子,制造更多的衣服,生产更多的车辆,不是管着大家,不让吃,不让穿,不让用,不让住。”
  “这不是还没生产出这么多东西吗?”
  “所以更应该将精力放在生产更多的东西上来,你以为管着分配的人,就能让人自愿放弃了?大家不过是想方设法,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怎么获得分配上。而且,谁管着分配的人?咱们还是学生,学校学生处弄些纠察队来管理咱们,到了社会上,哪只纠察队管得了你今天的晚饭是吃肉还是喝汤?谁敢管当官人家的餐桌。”胥岸青和学校的其他青年一样,针砭时弊滔滔不绝。
  “你家里不就是当官的?你算是高干子弟吧?”
  胥岸青一滞,道:“所以我知道当官的是怎么样的,更反对他们搞这种形式主义,一个个站在食堂里浪费时间,以后能做得了什么贡献?当然,他们也许是做不了其他的工作,只能站在这里,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更应该坐下来歇着,免得吃饭吃的太多,浪费了粮食。”
  朱家豪对他的话有点不适应,笑道:“别想那么多了,教授不是说,春节前完成实验吗?那也就是一个月的事了,到时候你回家去,想吃多少吃多少,想浪费多少浪费多少,也没人管你。再说了,你这不是买了4个菜回来了?也没人说你。”
  “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既然大家在家里怎么样管不到,光管学校的学生,不是形式主义是什么?学校里的学生也不是每个都管,想管了就管,不管的就算。”
  “声音小点。”朱家豪是真怕今天下午毁在胥岸青手里,拉着他道:“你当人人都能像你一样,想吃什么吃什么?大多数人是没钱吃好的,没钱买菜的,你一次就买4个菜,没人来说,估计也是看着快放假了。”
  胥岸青撇撇嘴,在普通学生每个月家里只补贴五块十块,一些学生甚至不从家里拿钱的情况下,他每个月从家里拿几十块钱,在这一点上,也确实没有发言权。
  “我就是气不过。我说,杨锐不是经常大吃二喝的?我之前好几次看到他在校外吃小灶,实验室里遇到了,他手里哪一次不提点东西的?穿的衣服,我敢说,那面料比将军配发的呢大衣都好,也没人管了……”
  “兴许就是没逮到。”朱家豪不关心这些。
  胥岸青摇头:“他认识学生会主席,要不然,你以为……”
  朱家豪这时候来了点兴趣,说:“学生会主席不是大四的?他怎么认识的。”
  “管他呢,吃完了回去睡觉。”胥岸青却是没了说话的兴趣。他在学校里没有交到几位朋友,很显然,北京的环境和广州大不一样,这让他更觉得孤独,而朱家豪从来都不是一名好的听众或者交流对象。
  有三份荤菜,胥岸青和朱家豪风卷残云的吃了两斤多的米饭,到了要托着肚子的程度,才互相搀扶着,笑嘻嘻的回了宿舍。
  “你们跑哪里去了,我等了你们一刻钟了。”宿舍楼门口,刘助教急的团团转,看见两人,就把他们往围墙的另一边扯。
  “慢点,慢点,今天下午不是放假吗?这又怎么了。”胥岸青吃的饱饱的,被刘助教晃的直泛酸水。
  刘助教不由分说的把他们拉到角落里,说:“我也想知道怎么了,胥岸青,你是生物科学专业的对吧,你认识杨锐吗?”
  胥岸青心里泛着古怪,说:“认识,不熟。”
  “不熟就找个熟悉的帮忙问一下,我听说……”刘助教左右看看,压低声音道:“我听说,华锐的实验室,好像做出东西来了。”
  “做出啥东西来了?”胥岸青忽然有点心虚,理查德用的是杨锐的创意,这个消息,外边人不知道也不关心,他们实验室内部,多少是听说过一些风声的。
  刘助教也属于核心圈子以外的,但在胥岸青面前却不能落了自己的面子,皱眉道:“做出啥东西,就是要你打探的,理查德那边,已经找了外国期刊社的人了解情况了,你们找同学也问一问,有多少消息算多少。”
  “找期刊社的人了解情况?意思是杨锐的论文已经发表了?他们克隆出突变基因了?”胥岸青惊的脸都变小了。
  “不可能这么快,但也说不上,哎,我是让你们去问啊,你们问我做什么……”刘助教又气又急,好不容易进到理查德的实验室,他也是想做一番事业的。
  朱家豪弱弱的问:“那个,我们今天下午放假。”
  “华锐实验室要是克隆出了突变基因,你们以后天天都放假!”刘助教咬牙切齿。
  ……
  
354。第354章 看看
  
  刘助教把话留下了,自己匆匆忙忙的回实验室工作去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要杨锐的论文一天不刊载出来,理查德的实验室就不会停止反超的尝试。做科研的成本这么高,如果一点成绩都拿不出来,以后还怎么忽悠投资人?
  有些大型的科研竞争,到了阶段性成果的时候,都是真假消息满天飞的,如果因为一个消息就停止研究,大部分的科研竞速都可以停止了。
  当然,理查德还有另一种期待,即是他的研究方法与杨锐的不同。
  尽管研究方向不同,得到的结果相同,但如果过程不相同,这样的研究还是很有价值的,就像是美国人和苏联人采用了不同的航空器做地外飞行一样,目的是相似,但就科研实质来说,还是有甚大的区别的。
  不过,理查德的实验室刚刚因为追上了进度而诞生的一点悠闲气氛,算是消耗殆尽了。
  胥岸青和朱家豪更是面面相觑,他们两个作为实习助手,干的都是苦活累活,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集中精神,又跑腿又费脑,整个人都细了,如果一直绷着也就算了,好容易得到半天的假期,刚刚放松下来,还没躺倒床上,又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