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怎么说,这都是一笔不小的款子了。
可惜,杨锐并不愿意不停的公布自己的进度。
因为他原本就没有计划按照正常的进度来做辅酶Q10的研发。
直到第二天,杨锐和弗兰奇之间的分歧仍然没有解决。
“出去转一圈吧。”杨锐在院子里呆的气闷,决定将谈判暂且放一放。
弗兰奇也有同样的想法,立刻响应道:“我早就想看看你的家乡了,等我换一双舒服的鞋。”
作为一名胖体空中飞人,弗兰奇随身携带的装备相当齐全,他从箱子里找了一双慢跑鞋,慢吞吞的换上,然后在地上跳了两下,笑道:“可以出发了。”
杨锐怜悯的看了一眼那色彩斑斓的运动鞋,自己找了双旧鞋,裹上大衣往外走。
相比于西堡中学所在的西堡镇,西寨子乡更为落后。
这是一个农业乡,乡政府所在的街道,就是全乡最繁华的地方,而路口的集市,就是全乡的商业中心。
弗兰奇昨天没空看四周,现在重走一遍,其实也看不到太多的新东西。
十分钟走完了西寨子乡之精华地带,弗兰奇的球鞋满是灰尘和泥泞。
弗兰奇用纸擦了一次以后,就彻底放弃了,倒是他走着走着,突然感慨道:“锐,你能获得现在的成就,实在不易。”
杨锐不禁莞尔,转头看见农贸市场里的人影绰绰,遂道:“来,我给你看看我们本地的生物学。”
杨锐一马当先,只见集市内已有十多人摆摊,卖的既有山里的蘑菇,也有山里的野味,还有从水库里抓来的大鱼,就用草绳子栓了,丢在筐子里。
“这些都是猎物呀。”弗兰奇盯着一只黄色的兔子,颇有些好奇。
“我以前看书,很多英国人都喜欢打猎的,你试过吗?”杨锐花钱买下了兔子,又买了两只野鸡,一袋蘑菇,满载而归。
弗兰奇一边看他付钱,一边回答道:“没有,打猎很花钱,我也没有时间。”
“有些野味是挺好吃的,有些就不行了,特别是遇到不会做的人,膻味怎么去都去不掉,就只好用满锅的调料,白费了东西不说,还不好吃。”杨锐用英语谈着经验,听的弗兰奇惊诧万分,卖野味的商贩也好奇万分。
集市里没几个人,于是大家都围过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起面前的洋人来了。
反正弗兰奇也听不懂,几个人近距离的围着他,倒也讨论的畅快。
弗兰奇看他们聊得眉飞色舞,无奈摇头,干脆当个泥塑的菩萨,同时思考着怎么说服杨锐。
他的心理价位是10万美元的初期投入,这完全符合捷利康对杨锐的预期,弗兰奇也认为,杨锐能够在短时间内,体现出10万美元的价值,到时候,继续追加投入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
但他怎么都无法让杨锐同意这个协议,近距离的观察着杨锐,弗兰奇也不由的思考起他的想法。
杨锐似乎只对野味感兴趣了。
春节尚未结束,会到乡里来卖货的人很少,带来的东西却多,其中颇有些稀罕物,杨锐精挑细选的颇为认真。
这让弗兰奇更加关心他的心理状态。
“12万美元,杨锐,这是我的最终出价,以我的权限,最多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弗兰奇在回到杨家以前,叫住了杨锐。
杨锐一手提着兔子和蘑菇,一手提着野鸡,摇摇头,道:“12万美元没什么诚意。”
“12万元,的确是我的最大限额了,即使是换一个人来,他也给不出多少。”
“我再想想。”杨锐一副没诚意的样子。
他是想一次性拿到大笔的资金,然后做不用汇报进度的独立承包人,可现在看来,可能性是越来越低了,因此,他对谈成合同的兴趣也越来越低了。
对杨锐来说,辅酶Q10这笔单子,接有好处,不接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弗兰奇就不一样了,他千里迢迢跑过来,为的就是谈下杨锐的单子,再怎么说,杨锐开发的生产技术已经在多个工厂使用了,过去一年以来,也为捷利康赚取了超过千万美元的利润,由他继续开发辅酶Q10的生产技术,至少比在学校里随便拉一名教授出来靠谱。
当然,普通点的教授,也就是10万美元的价码,能拿到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美元的一次性投入的牛人,哪个学校都不会多。
“或者,我们仍然采用赞助的方式,再确定一个时间奖,比如说,半年内完成,我们让出15%左右的分成。赞助金额可以提高到60万美元。”弗兰奇开始尝试转移方向。正常的赞助是不给被赞助人分配成果的,时间奖更像是驴子上的红萝卜,虽然不至于一毛不拔,但要拿到的可能性还是相当低的,至少就弗兰奇所得到的消息,半年得到成果是不太可能的。
杨锐稍微想了一下,就放弃了道:“15%的分成太少,半年时间太苛刻。”
要是一切照抄的话,半年做一套工艺流程出来也不算难,手里说不定还能落下几十万美元,但要是只得15%的分成,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赞助合同还有15%的分成太少了,实话说,就是这样的分成比例,我也需要向总部确认,不保证能拿到。”弗兰奇略有些消沉,他觉得自的任务大概是完不成了。
杨锐笑笑没说话,等进了院门,突然问道:“如果有现成的技术,比如说,能把辅酶Q10的产率,提高到现有产率的1。5倍,或者两倍,你们有兴趣吗?”
390。第390章 杨锐的父亲
“当然有兴趣,您有提前做相关研究吗?”弗兰奇颇有些怀疑,他是关注了杨锐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的。杨锐进入大学以后,总共也就是一个学期的时间,他先是发表了几篇普通论文,接着在重量级的《JMC》上发表论文,而且是在与加州大学的理查德竞争胜利……
杨锐组建的实验室能够由此成就,出乎特普拉的预料,更是让弗兰奇觉得神奇,而在捷利康伦敦总部的评估组看来,此时的杨锐,绝对是一名年轻的生物学天才。这样的人物,即使放眼全球,也是一时翘楚。
在什么东西都没看到的情况下,拿出10万美元给杨锐做研究,完了还分润股份给他,这样的待遇,理查德都不一定能拿到。杨锐能拿到,也是因为他的实验室表现极强,预示了超卓的生命力。
捷利康在全球搞收购,对世界各国的各大实验室都有了解,而在亚洲地区,能够达到加州伯里克大学的研究型大学屈指可数,能战胜理查德的实验室更是稀罕。
若非杨锐只是一名学生,实验室也是刚刚启动,他和弗兰奇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至于现在,让弗兰奇惊讶的是,他不觉得在过去一个学期里,杨锐有时间去做钾通道以外的东西。
杨锐回答果然出乎他的意料,道:“我之前就有考虑过技术更新的问题,本来以为植物提取法还能使用一段时间,就没有深入研究。”
弗兰奇茫然点头,他虽然不是研究员,基本的道理都是知道的,可杨锐真的能考虑这么远?
植物提取法生产辅酶Q10已经是相当高水平的生产工艺了,杨锐能做出来,还进一步的考虑了技术更新,这时候,弗兰奇忽然明白了杨锐不同意他的提议的原因了。
“有文字性的资料吗?让我可以递交到上面去审查的。”审查结果自然会影响到两人的谈判。
杨锐摇头,道:“只是一些想法。”
弗兰奇信了五分。如果他初来乍到,杨锐这么给他说,弗兰奇肯定当他说假话。
杨锐继续问道:“你们是对技术的先进性更有兴趣,还是只对产率有兴趣?”
“如果采用新技术最好,当然,只要产率能提高,我想工厂那批人也不在乎用什么方法。”新技术的可塑性更好,发展空间也大,尤其是微生物发酵法,尽管目前的实验室法生产的辅酶Q10,仅有植物提取法的五分之一的产率,可它一旦实用化,进入工厂化生产,潜力惊人。
到30年后,日本人采用的微生物培养法生产的辅酶Q10已经占到全球市场的90%,包括英国德国和挪威等国在内的大型制药公司,几乎放弃了这个市场。
而日本人采用的微生物培养法,差不多就是从80年代末开始发展,一步步扩展起来的。
同样的例子还有青霉素,一战之初的青霉素也是采用微生物法生产的,成本极高,价比黄金,产量也是低的可以,一度只能给中高级军官使用。但是,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选株,到六七十年代,80万单位的青霉素已经跌到白菜价了。
不过,与抗生素相比,辅酶Q10的市场远没有这么大,连续30年的选株也实在有些漫长,如果植物提取法能够产生更高的产率,捷利康也是很乐意的。
毕竟,植物提取法生产辅酶Q10其实也是一种新技术,再多五年十年的生命并不奇怪。
弗兰奇的回答在杨锐的料想当中,
他顺其自然的道:“我验证了自己的想法以后,咱们再继续谈下去。当然,是在你们有兴趣的前提下。”
“恩?不如就你目前的想法,我们继续讨论。”
“不用了,这两天,你就好好休息一下,我多弄点野味什么的,咱们好好吃上几天,等春节过完了,咱们再继续谈。”
杨锐是准备有了确凿的东西再谈判,免得继续遥遥无期的扯皮。
弗兰奇其实更乐意扯皮,他职业就是扯皮的,但杨锐这样说,他也没办法。
接下来两天,弗兰奇好好的品尝了一番河东美食,也就是各种肉的各种做法。
作为一个胖子,弗兰奇吃的很开心。
……
没到正月十五,各级政府机关却是开始上班了,虽然还是不怎么办事,做事亦很拖沓,但这就像是蛇从冬眠中醒来一样,哪怕迟钝,你也得慢慢醒来。
却是到了正月十五的当天,一行两辆轿车,引起了机关干部们的注意,这些上班上的昏昏欲睡,早上9点来,下午两点走的乡干部们,望着两辆车上挂的平O车牌,想入非非。
平O是平江的车牌,但专供河东省省委省政府使用,换言之,这两辆平O的车牌,一定是来自河东省级部门的。
对西寨子乡的办事员来说,省委机关简直是传说中的地方了。
在省委省政府,哪怕是最底层的办事员,也是副主任科员或者主任科员,括号科级干部。
而在西寨子乡,科级干部总共就两个,乡长和乡党委书记,剩下的七八个副乡长和党委副书记,统统是副科级的编制,就是这些副科级,许多也是奋斗了十年二十年的老干部。
可以说,省里一日,乡里一年。
平O车牌的轿车停在了乡政府的院子里,围着院子的小二楼里,顿时人影憧憧,全都躲在窗帘子后面看下方。
门岗不敢拦人,等车里的人出来了,才弯着腰问候:“领导。”
“这里是西寨子乡党委吧?”下车的共有4个人,率先下来的坐副驾驶,是个穿黑衣的年轻人。
门卫比对方的年纪大,却是不敢轻视对方,认真的道:“党委和政府在一块儿办事,两块牌子,一栋楼。”
“我们找你们乡党委书记杨峰同志,你给指个路吧,这是我们的工作证。”后面下车的中年人和蔼可亲,从中山装的上衣口袋里掏出红皮子的工作证,给门卫亮了一下。
门卫只看到省委宣传部,就觉得一股子高大上的气息扑了上来,向前走了两步,才呼吸均匀了。
杨峰稳稳的坐在写字台后面,聚精会神的看着文件。他是个相当强势的党委书记,又是一辈子的地头蛇,几任乡长在他的压迫下,都只能做点儿细碎的工作,而这无形中增加了杨峰的工作量。
可以说,西寨子乡的事情,事无巨细,都要杨峰点头了,才能通过。
杨峰却不觉得工作辛苦,土皇帝的权势感,让杨峰欲罢不能,相反,他只要看着文件,听着下属的汇报,就会觉得精神振奋,头脑清晰。
所以,尽管春节未过,杨峰仍然按时按点的来上班。
“书记,这几位是省委宣传部的。”敲门进来的是杨峰的秘书,他在楼底下,就把接待工作从门卫那里转移了过来。
“杨书记,你好。”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越过秘书,远远的伸手。
杨峰有些意外的从办公桌后面出来,与对方握了握手,奇怪的道:“你们要是来找我儿子的话,那小子还在家里呢。”
“杨书记,我们是来找你的,这是我的工作证,宋健就是我了。”中年人接着介绍了随行的三个人,道:“这位是我们省报的王记者,这位是我们的刘摄影,还有我们办公室的小李。”
“你们好,你们好。”杨峰将几个人让着坐了下来,又给上了茶水,才满心疑惑的望着对方。
宋健笑笑,道:“我是看了南湖市选送的优秀干部的材料,专程找上门来的。杨峰同志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让我们考察材料的干部很是感动啊。”
杨峰听的一愣。“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是杨锐临场发挥,在南湖市的团拜会上,冠给杨峰的,谁都没想到,这竟然吸引了省委宣传部。
宋健猜到他的疑惑,又道:“我们河东省委宣传部呢,准备选拔一些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省内宣传的同时呢,报向中央,我看了杨峰同志的资料,我觉得非常符合我们的要求,今天来呢,既是想与你谈谈,也是请省报的记者收集一些素材。”
杨峰不明所以的问:“我的资料,怎么会符合这个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呢?”
“杨峰同志扎根基层,艰苦奋斗20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然可以称作是典型事迹了。而且,你的事迹材料里有一条写的很好,我都背了下来: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也不用到乡里来办事,但只要来办事了,那对这些人来说,都是大事,即使全乡每天只有万分之一的人要来办事,那也是七个人,七个家庭的大事,不能为了我们一家人方便,就让七家人不方便……比起舍小家为大家的口号,我觉得,杨峰同志的朴实无华的叙述,更加的引人入胜。”宋健说的正是杨锐当日在团拜会上创造的小故事。
即使在过去几十年里,全国各级宣传部门,采用了种种方法宣传典型,提拔先进,但像是这种结构完备,有点数字,又具有普遍性的小故事,还是非常的容易出彩。
对宣传部门来说,为人民服务,如何体现服务本身,就相当的有价值。
宋健更进一步的道:“为了公家的事情,放弃个人利益,我们应该奖励并表彰,但是,不能要求人人都这样做。杨峰同志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为国奋斗的同时,又为国家培养了栋梁之才,我听说,令郎杨锐还是咱们河东省的理科状元。”
“也是全国的理科状元,全国第一。”在旁的王记者小声的提醒了一句。
“对,全国第一,这个太难得了。我们的许多干部,工作很努力,但在培养下一代的方面,往往有些欠缺,结果发生了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将杨峰同志作为我党的优秀干部,为国奋斗的同时,又能教育子女积极向上,这也可以作为宣传的侧重点。”宋健说的颇有些兴奋,已经开始幻想宣传效果了。
杨峰同志越听越明白,明白的同时,却有些郁闷,敢情是来找我的,结果还是因为我儿子。
想到“杨锐的父亲”这个词,杨峰同志浑身的不自在。
……
391。第391章 礼记
一方面是“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另一方面,是“成就大家,成功小家”的现实,这是充满了奉献感的精神,与充满了惊喜的现实回报之间的热烈对比,也是中国人最为喜闻乐见的故事。
这就好像是“拾金不昧,反被失主赠送十倍现金”的故事一样。拾金不昧是广为宣传的美好品德,但隐藏在拾金不昧之下的,是个人的牺牲,已经揽到手的钱,却要送还给不知道是谁的陌生人,这样的故事,远不能说是一个好故事,至少不会是大众喜欢的好故事。
但是,如果加上失主慷慨解囊和满心感谢,故事中令人不爽的部分就去掉了,留下的,只有高尚和美好,另外,还有一丝中奖的期待感。
名利双收!
简直像是童话一样。
而在宋健同志看来,杨峰的人生就像是童话一样。
在工作上,杨峰作为农业乡的党委书记,工作量巨大,就像宋健说的那样,不管是自愿还是非自愿的,大部分的一把手都忙的可以,很少有人能够兼顾工作和家庭。
这是一种付出和奉献,正是宣传部需要宣传的革命的精神。
可就像是拾金不昧一样,革命的精神背后,有个人的损失在里面。作为宣传部长,宋健经常会说一些“不计个人得失荣辱”的话,然而,正常人又怎么会不计个人得失荣辱。
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的严打,也让党内的宣传工作遇到了新问题。“教子不严”可以说是主观上的松懈,但不能否认,对许多中高级官员来说,“教子不严”是有客观上的困难的,官员将时间都奉献给了事业,自然很难有时间教育子女。
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这是一个难解的谜题。
但作为宣传部门的干部,宋健不需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只需要拿出宣传典范出来就可以了。
杨峰是他见到的最好的事例,也是整个河东省委宣传部公认的“奇才”!
当日,看到有关杨峰的报告材料的时候,整个河东省委宣传部,都因为部长的兴奋而兴奋了起来。
宋健作为省委宣传部研究室的处长,等闲是不做细务的,也是因为杨峰的代表性,以及部长的重视,才亲自出山,并且一口气带来了记者和摄像师。
西寨子乡的经济水平一般,但在衡量全乡工作的其他方面,杨峰的成绩名列上游,事实上,西寨子乡的经济增长率也超过了全省乡镇的平均值,这说明杨峰是一个合格,而且略显突出的管理者。
而就家庭而言,宣传部无意追求幸福,他们只需要知道,杨峰的儿子拥有极其出彩的成绩就可以了。
在80年代人的想法里,孩子的学习成绩好,那就是家庭的巨大成就了。写在宣传材料中,“其子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考取北大”,也比“夫妻和睦,父慈子孝”更有说服力。
宋健甚至在代表组织谈话以后,有点羡慕的道:“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我看来,能够做到修身的人,十中无一,而能做到修身齐家的人,百中无一,四者俱全的,万中无一,老杨同志,好福气,好厉害!”
王记者奋笔疾书,首先记下了这段话。
杨峰同志心情复杂的道:“我个人是谈不上修身齐家的,治国平天下更是不相干,担不起哦。”
“《礼记》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事。春秋战国时的国家,车千乘的就是大国了,车百乘的都不能说小,要是论管理的人口的话,说不定还及不上咱们现在的一个乡。”宋健小小的拽了点文,接着道:“管理一个几万人的乡镇有多难,我都说不上来,我们研究室里十几号人,管理起来都不容易,更不要说一个乡了,老杨同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绝对担得起,不仅担得起,而且要继续担起来。咱们中国,要是有几千个你这样的乡党委书记,再有几百个你这样的市长,大同世界也就不远了。”
“谬赞,谬赞。”杨峰被说的浑身舒爽。他平时不爱到市里省里去,就是不爱看高级官员的嘴脸,尤其是年轻的中高级官员,向来是这些乡镇一把手们最不待见的。在乡镇,他们是一言九鼎的土皇帝,到了外地,似乎谁的级别都比他们高,但是,当外地的中高级官员也拍马屁的时候,酸爽度也一下子提高了。
宋健挪了挪屁股,坐近杨峰,笑道:“我这不是赞扬,是陈述,是描述。是实话实说。”
“你这是给我灌迷魂药呀。”
“要是全国的干部都能像你老杨这样,我就开一个迷魂药的工厂,当车间主任去。”
“那厂长谁当。”
“当然是我们部长了。”
杨峰一愣,哈哈的笑了起来,道:“我看你这个迷魂药的水平,至少是部长级的了,不愧是学过《礼记》的人,慎独的功夫已经练出来了。”
宋健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文绉绉的道:“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杨峰一句话给接上了。
宋健连连点头:“无怪乎老杨你能教出个状元的儿子,父亲的水平放在这里,儿子的水平想低都不行……”
杨峰苦笑:“我这个儿子,用不着我教……”
“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了,恩,要把这点,加到咱们的材料里去。”宋健很是振奋的与杨峰聊起了礼记。
杨峰也被他说的高兴起来,谈性渐浓。
80年代的中国,书籍稀少,教育贫乏,尤其是基层地区,一辈子只看过《毛选》,只会背语录的大有人在,没有网络,没有图书馆的地方遍及全国,买不起书以至于熬夜抄书的青年大有人在,买不起书又不去抄书的,自然更多。
市县以下,自诩大老粗,实际上就是大老粗的基层干部十之八*九,剩下的一成人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