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怕经费分配给了某个实验室,这笔钱也不是想买什么仪器就买什么仪器的,还有一个个的章子要盖。
杨锐也不例外,不过,他却是极轻松的耸耸肩,道:“我告诉蔡教授,这是中国第一台全套的氨基酸分析仪,他就同意了。另外,我用的钱主要是可口可乐的经费,主任也没理由反对。”
“这是国内的第一台?”正如现在的许多国人一样,许正平对第一也非常敏感。
杨锐点点头,道:“GE出的新品,中科院几年前倒是买了个旧的,但连半自动的都算不上,那时候外汇少,买的就是过时型号,和这套系统有两代以上的代差。”
“你是要靠这个打出名声啊。”许正平一眼就看出了杨锐的目的。
杨锐毫不羞涩的点头,问:“有用没?”
“有用,当然有用,你看他们就知道了。”许正平没好气地呶呶嘴,来实验室里参观的研究员怕有几十人之多,就说话的功夫,仪器周围已经挤满了,半箱子的说明书都被拆的七零八落,后面的人还做不到人手一本。
然而,实验室的名声是多种多样的,有中国唯一一台的某某仪器的名声,对许正平并没有帮助。
他既然准备在杨锐的实验室里工作,那就不光需要这样一台氨基酸分析仪,他还需要更多的普通仪器。
如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水浴锅这样的东西,售价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几乎每个实验室里都配着,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它们使用的频率太高。
而没有这些仪器,实验室的效率不知道要降低多少倍。
许正平没好气的道:“实验室配置这么畸形,你让我怎么做实验。”
“公共实验室的仪器不行?”杨锐的语气里带了点调戏。
“当然不行了,公共实验室排一台离心机都要排两个小时。”许正平的眼睛里都要冒出火来了。
杨锐一看调戏到位了,连忙按住许正平,笑说:“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我怎么……”许正平的声音瞬间提高,又连忙压下来,低声道:“我怎么能安心下来,这样子,我做实验的速度,要比在老唐的实验室里慢两三倍。”
“你等一下。”杨锐继续按住他,然后看看四周,找到目标以后招招手。
一名年龄与许正平相当的研究员笑呵呵的走了过来。
“郎教授,您考虑的怎么样了?”杨锐笑眯眯的问。
郎教授看了下许正平,道:“就老许用?”
“许教授和他的研究组用,最多四个人,一周四天,或者是一个全天,六个半天。”
“四天有点多吧。”
“这边我给您一周两个半天,要么是一周一个全天,普通实验室换全新的氨基酸分析仪,四比一的兑换,您不吃亏。这可是全国独一份,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杨锐熟练的讨价还价。
许正平听到这里,已然平静下来。这个场景他太熟悉了。
现在的实验室,除非是顶级的,否则,总有些仪器是你要用,但没有买到,或者买不起的。
另外,一些非常用仪器在某个项目中需要用到,非土豪型的研究员,多数就只能想办法去借或换了。
借用自然是很尴尬麻烦的事,谈妥了条件互相交流仪器,往往就比较简单了。
两个实验室,一个买了气相色谱仪,一个买了液相色谱仪,他们当然都是按照自己最常用的需求购买的,但常用气相的,偶尔也会遇到液相的需求;液相的,偶尔也会遇到气相的需求,难不成要再买一套?
当然是互相谈妥了时间交流比较好土豪随意。
交流仪器和借用仪器的主要区别,一个在于仪器对等,一个在于提前谈妥。
仪器对等的意思,是我有气相,你有液相,咱们互补,某些时候,两个实验室甚至可以提前谈妥,分别购买仪器。但如果一间实验室只有离心机之类的大众仪器,交流仪器就不可能发生了,只能是一方借用另一方的,用自己的时间和脸皮换仪器。
而提前谈妥也非常重要,有时候,这甚至比仪器对等还重要。
因为研究仪器大多娇贵,有的要提前开机,有的中途不能停,有的要每天调试,有的要停机调试。总而言之,如果不能提前谈好使用仪器的时间,临时借用总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麻烦,不仅是自己的,也会造成对方的麻烦,进而让借用行为充满了各种白眼。
和借用比起来,交换或交流仪器是比较正常的行为,肯定是没有自己实验室里的好用,但就80年代的环境来说,有的换就不错了,院士都不能保证自给自足,最多是派别人去其他实验室里受白眼罢了。
许正平也不用去其他实验室,他只要让手底下的实验狗带东西去郎教授的实验室里做处理就行了。
所以,眼见着杨锐谈妥了实验室交换,他也立刻安静了下来。
“老郎的实验室里没有电化学的东西。”许正平关注的仍然是现实性问题。
杨锐轻笑道:“没事儿,咱们现在一个星期用三天的氨基酸分析仪就行了。”
“还能换四天!”许正平小学双百分的技能暴击,脸都笑惨了。
“我弄了个名单,您想换哪个,就换哪个。”杨锐递了一张信纸给许正平,上面写满了实验室名称和实验室的主要仪器。
“你早就准备交换着用了?”许正平明白了,怪不得杨锐买了一台通用性高的昂贵仪器。
杨锐却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表情:“没办法,总共就十五万美元,啥都想买的话,等于啥都买不到。”
15万美元布置一间普通实验室绰绰有余,但杨锐想要的可不是普通实验室。
许正平低头看信纸,心里说不上赞同还是不赞同。对他来说,十五万美元已经是多的不敢想了,实际上,国内大部分的教授,都拿不到15万美元的经费,没有独立实验室的副教授就更不用说了,15万元人民币都艰辛。
买一台全国唯一的仪器,然后与其他实验室交流,这种事情,对许正平来说,几乎谈不上参考价值。
……
537。第537章 挂牌仪式
杨锐却是颇为自豪,下午放学回房,正好碰上景语兰过来,他还忍不住向景语兰炫耀:“我这是花小钱办大事。”
景语兰放下买来的几样水果,忍俊不禁道:“你说的花小钱,是说花了15万美元吗?”
杨锐使劲咳嗽一声,道:“现在建一间普通的实验室就要十几万元人民币,而且没有一点特色,北大清华的一个院系就有几十个独立实验室,北京不知要几千几万个,你想想看,全世界要多少个这样水平的实验室?”
“十几万元人民币和十五万美元可不是一个概念。”
“一个意思,十五万美元的实验室,肯定超过校级实验室的水平了,但要是先做规模,那还比不上唐集中实验室,要做东西,还赶不上平均水准。”杨锐当年为了做钾通道的论文,是把将近两个季度的分红,好几十万美元花了出去,也就是勉勉强强弄了一个不吃亏的实验室,而且,华锐实验室之前就有不断的投入,底子都比10万美元的实验室强。
有了华锐实验室,杨锐自然看不上铺开了摊子的校级实验室,用15万美元买一套仪器,也是杨锐对自己实验室的定位。
越是基础性的实验,就越需要高投入的仪器设备,所以霍金才会对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如此的感兴趣。身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身残志坚的霍金显然直接使用这套耗资100亿美元的设备,但是,这样的设备所能验证的理论,它所能完成的工作,却让人痴迷。
一间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仪器和设备的实验室,就是放一名心理学家进去,也能做出一组有价值的数据,杨锐投身于基础研究,除了想要刷声望之外,也是为了自己爽。
用各种土办法代替先进仪器,勉强做出一些成就,那是生活,却非杨锐想要的事业。
景语兰虽然不理解杨锐的做法,但她向来是支持杨锐的,只是笑笑道:“你说的唐集中实验室,可是教授的实验室。”
“呀,你是觉得我的实验室比不上人家了。”杨锐做了一个潸然泪下的表情。
长的帅的优势在于,你做了好看的表情,会看的人心旷神怡,你做了不好看的表情,会让人觉得可爱且萌。与之相对的,是长的丑了,照着镜子练习出最佳表情,也不过让人觉得可爱或萌,一不小心露出不好看的表情,那就正应了丑人多作怪。
杨锐长的极帅,不管做什么表情都没有问题。
景语兰虽然明知道他在开玩笑,可还是不由的安慰道:“没有说你的实验室比不上唐教授的,只是你刚刚开始,总要有一个发展的时间。”
“这倒也是,不过,唐教授要是评了国家级实验室,我又追赶不及了。”评选通过,成为国家级实验室的话,每年的经费就要破百万,非常例的建设费用等等更多,大家拼了命的申请和评选,也是为此。
景语兰抿嘴一笑。
杨锐不解的看着她,秀色可餐,管她笑什么呢。
“你想的肯定不是追赶不及。”景语兰对杨锐的了解不是一星半点。
论及学术领域,杨锐的积极是远超常人想象的,更不会轻言放弃。
杨锐心里暖洋洋的,道:“周三,我的实验室挂牌成立,要放鞭炮,你要是有空,可以来看。”
“好。”景语兰一口答应,又问:“用不用我找朋友来捧场。”
“不用,没有太盛大的仪式,我本来都不想做任何仪式的,但蔡教授要叫媒体来拍照。”杨锐有点无可奈何。
不过,他很能理解蔡教授,让一名学生独立掌握一间实验室,即使杨锐的学术水平达到了,依然容易引来各方质疑,北大也没有能力屏蔽视听,不如公开出来,引导舆论。
按照21世纪的说法,这种行为就是主动公关了,蔡教授知道不知道,杨锐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己需要配合,也就行了。
周三。
杨锐穿上合身的定制西装,站在实验室门口,准备迎接这个“没有太盛大”的仪式。
他的实验室是用旧仓库改建的,因为基建费用充沛的原因,内部空间全部整理了起来,且有一间1000平米的主实验室,称得上奢华。
不过,也就是面积奢华而已,除了原始的建筑材料,杨锐实验室并没有做进一步的装修,一些地方的墙面甚至都没有重新粉刷,就裸露着红砖,像是某种XXX风格似的。
实验室内也因为仪器设备少而显的空旷。
不空旷也是不可能的,若是以蔡教授的意见,或者是许正平的意见,拿先期的5万元人民币出来,购买各种桌椅板凳,书柜书架仪器台,别说塞个几千平米的实验室,几万平米的实验室都能塞的下来。
偏偏杨锐不听他们的,五万元拿出来买了些试剂材料,外加一些瓶瓶罐罐,15万美元买了全套氨基酸分析系统,剩下的买了配套的装置,又订购了一些相关的原版书籍,也就不剩什么了。
一间实验室,一套仪器,外加一排的试剂,一排的书架,就是杨锐实验室的全貌了。
一大早来帮忙挂条幅,描宣传画的职工看到如此寒酸的景象,也是摇头不已:看看,学生做的实验室就是这样子了,学校领导不知道又贪了多少。
学校领导也倍感震惊:18万的基建不说,5万元人民币的经费就这么一坨子东西?太过分了吧。
蔡教授却是镇定无比,指指实验室正中的氨基酸分析仪,道:“杨锐买那个花了15万美元,可口可乐出的钱。”
几位正在犹豫要不要狐假虎威一番的小领导顿时低眉顺眼了:哎呦,不愧是您蔡院士看中的学生。
学校里派来参加挂牌仪式的小领导还有蔡教授陪同,这是不看僧面看佛面,从外面来的先生们就没有这番待遇了,蔡院士才不会去伺候。
而且,不似学校设想的那样,从校外来的人数,却是远远的超出了预计,学校里安排的几个人很快就不够用了,不得不紧急调派人手,且先紧着安排媒体朋友。
黄茂、魏振学等人自然挺身而出,担任起了知客的角色。
然而,还是不够用。
站在门口的杨锐更是焦头烂额。
按照计划,来访的宾客先进入实验室内参观一周,接着出来,在门口集合,只等良辰吉时,点燃鞭炮,继而领导致辞,杨锐表决心,仪式即完美结束。
现实却总是不按照计划来,而且在第一步就卡住了,来访的宾客要么站在实验室里聊天和讨论,要么干脆凑不上去,转一圈就出来了。
更令杨锐崩溃的是,几乎每一拨宾客里,都有人来找杨锐,说着类似的感叹句式:
“条件太艰苦了,你早点说,我们国医外贸总能帮得上一点忙么。”海处长一副财大气粗的土豪样。
“设备都没有买齐呀,学校给的经费不够?你得省着点话,用不用捷利康赞助一点?”弗兰奇伪装专业人士绕了一圈,胖乎乎的身子根本没挤进去,就看空旷地带了。
“杨先生把钱都花完了?令人惊叹!”可口可乐的资深总监鲍德温回去了,留下资深的吉布森同志,他倒是看到了被研究员们围拢起来的氨基酸分析仪,也看懂了上面的字母,却不知道这东西值多少钱,反而有点幸灾乐祸。
当然,更多的还是同情。
尤其是中丝总公司的景存诚携友而来,参观了实验室之后,感叹句中就常带着愤慨了:“连一个实验室都撑不起来,北大也是耍人玩,你别急,我帮你想想办法。”
随景存诚同来的王建国、丁仁林、张钧、郭威等人同时点头,气势惊人。
……
538。第538章 支援
从青海德令农场回来的男人们,如今都渐渐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刚刚平反的时候,包括景存诚在内,大家其实都很小心翼翼。毕竟,离开权利边缘都已经好几年了,时间长的,甚至离开了十年,他们虽然得到了政治上的平反乃至于补偿,但就心理来说,他们或许还比不上单位小新人。
时间磨平了伤口,时间也增强了力量。
如今,站在“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牌子下面的,是一名名充满了自信的男人。
景存诚干脆就握着杨锐的手,说:“你别着急,一间实验室,我们几个人凑凑都凑出来,你等一下……小王!”
景存诚一声大吼,就见一名穿着四口袋的眼镜男冲了过来。
“景部长,用不着。”杨锐哭笑不得,心说:我设计的实验室多好啊,哪里差了!
在景存诚看来,显然是哪里都差了。
只见他换了严肃脸,就对眼睛男道:“你去问一下,咱们中丝今年的研究计划是怎么样的,另外,问问老刘那里的经费还有多少。恩,你身上带了多少?”
眼镜男拍了一下公文包,压低声音道:“带了三千。”
“都拿出来,赞助给……”景存诚看了眼牌子,说:“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
“是。”眼镜男毫不犹豫的掏钱。
杨锐连忙压住他的手,说:“不用这样。”
他的话音未落,其他人似乎都反应了过来,一个个开口乱叫:“小李,小赵,小钱……”
实验室门口顿时是众“小”乱行,尤其是“小李”,同时有三个人答应。
杨锐是挡都挡不住。
尤其是当前面几个人开始堆钱以后,再挡也没意义了。
现在的领导,随身都喜欢带大叠的钱。
当然,后世的领导也喜欢带,不过,等到有了银行卡以后,领导们随身携带的现金都是应急用了。
80年代的领导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掌握着小金库的领导,身上动辄带着过千元,多的如景存诚,足足三叠大团结,非得让秘书背一个大公文包才不显出来。
一会儿,“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牌子下面,就堆了数万元人民币,满的像是菩萨显灵似的。
景存诚抓着杨锐的手,更是道:“这都是公对公的,钱不是我出的,也不是给你的。中丝今年光是差旅开销就有要上千万,你这个什么通道研究出来,不是能省下更多钱?我们中丝支持,我让小李去打电话了,一会儿先送点过来,等我回去了,再开个会,研究研究,让办公室做一份计划,认认真真的支持。”
杨锐被景存诚说的哑口无言,勉强道:“离子通道和差旅没关系,离子通道是细胞中的通道……”
“没关系,只要对人民有益,对国家有益,对社会有益,对我们的党的事业有益,我们就支持。”景存诚说着放下声量,道:“小杨,你看我也是50岁的人了,再就十年,最多十五年就要退休了,能帮你的时间不多,你就让我帮一下,好不好?”
老干部说服人的技巧,那是长时间的实践锻炼出来的,杨锐实在是无言以对。
旁边的王建国也站了出来,笑道:“提前说,我们司法部是个穷单位,我找了儿子过来,他们海洋局有钱。”
“海洋局和离子通道也不搭界呀。”杨锐摇头道:“我这个实验室刚开始,不用投太多钱。”
“万事开头难,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咱们中国人不就是这么着,把一个国家建起来的。”文化人张钧同志站了出来,又道:“我当年发烧,热的人事不省,是老景把我救起来的,也是你小杨把我救起来的,你说,我能眼睁睁的看着你,被人家作践吗?”
学校的领导和围观的研究员本来已经在下面看成痴呆了,现在听到张钧的话,脑袋是根本不够用了。
“杨锐还是大一学生,他能拿到独立实验室,已经是破格了。”一位校领导赶紧走上来解释:“我们都是尽可能提供最好条件的。”
杨锐自己也忙说道:“确实是很不错了,学校的基建资金,经费都给的足足的,完全是高规格的。”
“杨锐,你不用帮他们说话,我就不信一个实验室里就一台仪器,我也是参观过不少实验室了,这一台仪器的实验室……”
“那个,仪器是我自选的,买得贵了,所以就只有一台,准备以后有钱了再添。”杨锐拦住了张钧。
景存诚知道杨锐手里有钱,但实验室是公家的,会分配多少钱,就很不确定了,直接问道:“他们给了你多少经费?”
“基建18万,首批经费5万,经费是足额的。这台仪器是15万美元,可口可乐赞助的,我计划着先买一台好的。”杨锐一口气说完,免得再出误会。
景存诚愣了一下,旋即甩手道:“可口可乐都能给15万美元,学校才给5万,怪不得买不了什么仪器,这些钱你先收着,我再让公司抓紧了弄,争取给你把实验室配齐。”
把实验室配齐,就和充话费充满一样,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杨锐叹口气,道:“真不用……”
“用,怎么不用,公家的钱,给谁不是给。你看你,年纪轻轻就考上北大了,这有几个人能比得上……”
杨锐深深的叹一口气:“咱们现在就在北大。”
“总不能都是全国状元吧。”景存诚表情不变,道:“你看你,年纪轻轻就是全国状元了,这有几个人能比得上。”
杨锐心里说一句:全国状元都是年纪轻轻的!
当然,景存诚同志的意思,杨锐理解了,围观群众也都理解了。
事实上,景存诚同志的土豪,对所有人都没坏处。
虽然北大挨骂了,但人家给钱了啊!
钱是给了“离子通道实验室”,可“离子通道实验室”是北大的,在场的校领导这么一想,念头也就通达了。
现如今,学校和研究所向企业化缘的很多,甚至连政府机构也往往要向企业化缘。小到汽油柴油票,大到机器设备,水泥钢筋,普通人办事要求人,单位办事一样要求人。
景存诚给了钱,人家就是大爷。
在这一点上,84年的中国人已经很实在了。
甚至连蔡院士,都笑容满面的看着门口的剧目。
一般来说,搞研究的面对政府官员都是不假颜色的,但也有特例,就是要研究经费的时候。
面对研究经费,学者别说是颜色了,玩黑粑粑都行,
眼瞅着北大生物系“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牌子下面堆着浩浩荡荡的经费,蔡院士才不在乎人家说什么,反正也没点他的名,从学界的公正良俗的角度出发,他更不能阻止别人获得经费。
这年月,研究马克思哲学原理的都可以颁发博士文凭了,大学的节操哪里值得了三千块。
“去弄一个礼台。”闻讯而来的刘院长更是思维敏捷,第一时间抓住了重点,就让院系办公室的会计来收钱。
于是皆大欢喜。
就连媒体记者,都开始调整拍摄角度。
无冕之王们还是很厉害的,不过,今天就是一间北大的独立实验室的挂牌仪式,虽然因为杨锐的原因有点看点,可也就是看点了,所以来的都是无冕之小王子,甚至连一台摄影机都没有,这个威力就不足够了,看着一票这个宣传处,那个宣传部,这里的公安部,那里的委员会的工作证,小王子们迅速的确定了新闻方向。
直到一周后,杨锐的实验室还能收到来自各个单位的“共建”经费,看得无数实验室眼热不已。
许正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