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步,要证明PCR技术可行,首先应该采用极简系统。
  别说是杨锐现在用的几百个碱基对的DNA,就是几十个碱基对的DNA,还要挑拣。
  不过,这方面用不着杨锐太费神,80年代被测序过的基因并不多,他很快就从植物质粒中挑选出了一截只有28个碱基对的链。
  另外,杨锐还选择了正确的水浴锅温度:32摄氏度。
  历史上,穆里斯想到这一步,用了半年的时间,当然,穆里斯是著名的玩世不恭,他这半年时间里,做的实验并不多,还有本职工作要完成。
  而对杨锐来说,PCR是比任何工作都重要的工作。
  这些天有意无意的错误实验,也加深了杨锐对整个实验过程的理解。
  杨锐相信,自己很快就能得到初步成果。
  实验室里埋头做原料的研究员们虽然不知道杨锐为什么自信,但看着杨锐的自信,就觉得安心,也认为杨锐肯定能得到成果。
  只不过,他们都不知道这个成果意味着什么罢了。
  在1986年以前,很少有人知道PCR意味着什么。
  它就像是放在广场中央雕塑上的金苹果,始终没有人把它摘下来,颠一颠。
  直到有个人被它砸中脑袋为止。
  ……
  
589。第589章 显现
  
  当杨锐选择了正确的温度,选择了正确的DNA长度,又选择了正确的示踪物之后,做出成果来,也就不难了。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研究生的工作,都是在做已知的实验,用已知的实验方法做出结果,就是实验室对科研狗的要求了。
  硕士研究生三年,第一年往往是理论学习和实验室练习为主,这个时候,他们做一个中学实验,都有可能做不出结果来。
  但到了第二年,当研究生开始频繁的做实验以后,他们做实验的速度和成功率就大大提高了。
  像第一代PCR这样的实验,一名研二的学生如果不能熟练的掌握,那是没有资格被称作科研狗的,充其量就是野狗一条,徘徊在实验室与实验室走廊之间。
  当然,杨锐本人是没有接触过第一代PCR的,国内的学生接触到PCR的时候,最起码也是第二代PCR了,属于极简单普遍的仪器,大小用法和微波炉差不多,打开盖子,放入样品,按键选择,等待出炉。
  和第二代PCR比起来,第一代PCR的难度就相当于烤箱了,杨锐做了这么多实验也熟悉了,而这一次,他更是认认真真的给原材料做预处理,认认真真的给原料加示踪物,认认真真的调整温度和时间。
  接着,杨锐认认真真的在实验本上写下了“PCR128”。
  然而,实验室里每个人都是认真的,郑重其事的杨锐,反而引来了魏振学的嘲笑。
  “杨锐,你就是在实验本上,用隶书做记录,都没用,得做实验,是吧?寡聚核苷酸可不听你的。”魏振学溜达溜达的来到杨锐跟前。他现在的工作量并不大,做实验纯属个人爱好,也是发表了好几篇论文,心情很是放松。
  杨锐心情也很好,笑呵呵的道:“你怎么知道寡聚核苷酸不听我的。”
  魏振学莫名惊诧,突然变的很小声的问:“你能让寡聚核苷酸听你的?”
  说完,他还机警的向后看看,又道:“你这个气功叫什么?分子气功?”
  杨锐哑然:“你怎么能想到气功。”
  “怎么就想不到气功?你看你,每天做每天都做不成,今天怎么弄这么认真,肯定是要发功了。要不然……”魏振学拖了长音,眼角斜起,道:“你是找了什么大师问计,对吧?”
  杨锐的表情像是被狗瞪着似的,用防狂犬病的眼神望着魏振学。
  魏振学自以为把杨锐看穿了笑嘿嘿的道:“没错吧,被我猜透了吧,你等等,我猜猜是谁给你做的法,胡大师?他最近在天坛开讲,不过他很忙呀……那是朱大师?东城的朱大师是不是?”
  “老魏!”杨锐不得不打断他,用老板的眼神审视着魏振学:“你最近挺闲的啊,学了这么多东西。”
  “活到老学到老嘛。”魏振学得意的笑。
  “学习气功,用气功做科研?”
  “哎呀,我也是试验阶段,哈哈哈……”
  “恩,这样也好,以后实验室里的科研仪器,比如显微镜之类的,你就不要用了,气功测吧,节省一点仪器资源,让大家能宽裕些,你就当是发挥余热了。”
  魏振学一听不让用仪器,急了,道:“什么发挥余热啊,我还没老呢。我就是太年轻了,所以才没学好气功,我气功还没学,杨锐,我还得用仪器,用气功不行。”
  “气功不行?”
  “我现在用气功不行。”
  “气功不行?”
  “哎,您说的对,气功不行!”魏振学秉承着中式信仰学,绝对只选有利的。
  杨锐损了魏振学两句,顿时觉得活血化瘀,整个人都舒畅了。
  实验室里果然要有一个挨骂的才和谐的。
  将魏振学赶到边上,杨锐开始做起了简化系统的“PCR…128”。
  比起编号在50以前的实验,PCR…128的反应体积也降低了,反应浓度因此进一步的提高。
  杨锐细致而小心的记录下所有的实验准备和实验材料,然后就看着水浴锅发呆。
  在这一点上,杨锐的实验与原始的PCR略有不同。
  原始的PCR因为没有耐热聚合酶的缘故,几十秒就要从水浴锅进来出去一趟,穆里斯当年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就和麻辣烫老板似的,网面的捞勺一会儿入开水,一会而提出来……
  有了耐热聚合酶,就能省去这个步骤,杨锐也就能轻松一点了。
  他算好了时间,提出东西,开始跑电泳。
  跑电泳的目的是看到放射性示踪物的凝胶。
  凝胶像是果冻似的,因为电泳而聚拢成的DNA会在凝胶上形成条带。
  得到条带,就证明里面有产物,而若是没有得到条带,凝胶依旧干净的像新鲜果冻,那就是没有产物,意味着实验失败。
  魏振学悄无声息的站到杨锐身后,两膝微屈,双手平伸,脸上憋的如便秘一般红亮。
  杨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凝胶上了,根本不知道有人在自己后面看。
  杨锐静静地等待电泳完成,慢慢的抽出凝胶,然后就放在实验桌的灯光下,仔细观察凝胶……
  “天哪……我成功了,我做出条带了!”魏振学突然杀猪般的大喊起来,他手心向着自己,一副不能置信的表情。
  杨锐被吓的险些跳起来,回头见是魏振学,耐不住怒骂道:“你鬼叫什么!”
  “我刚才帮你发功啊,结果你就做出条带了,你看,你看,条带的颜色是浅了点,但做出条带了呀,我发的功,我发的功!”魏振学一个劲的指自己。
  “真做出条带了?”黄茂一把推开魏振学,低头看凝胶,道:“这么说,您这一百多次实验,可算是熬出头了。”
  不止黄茂,众人皆是心有余悸的点头。
  重复一百多次实验是很残忍的行为,心理承受能力弱一点的研究员都要崩溃的,见杨锐终于做出了东西,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杨锐亦是松了一口气。
  虽然是用了正确的实验方法,但看着实验手册做不出结果还是有的。
  “我看看,真的做出来了,复制了一条相同的DNA,是这个意思吧?”李文强靠近一些,认真的看凝胶。
  “我刚才发功了。”魏振学也靠近了一些。
  李文强轻轻的推开他,说:“别闹。”
  “我练了半年了。”魏振学又找过来凑热闹的张学通。
  “乖。”张学通拍拍魏振学,拐了个弯,自去看杨锐做出的凝胶。
  “确实有条带,能看的出来,确实做出来了。”李文强边说边点头,表情与平时没有太大的变化。毕竟,在他看来,这应该是一篇不错的论文,但也仅止于此。
  杨锐则是重新检查了一遍实验,确定以后,毫不犹豫的将王镭叫了过来,道:“给李章镇拨电话,让他找专利律师过来,尽快!要水平高的大律师,不要怕花钱,最好是大型的律师事务所。”
  “啥律师?”新来的职业实验狗王镭同志还不清楚这些词汇。
  “专利律师,说不明白就先拨通电话,再来叫我。”杨锐说着又道:“我再做一次重复试验,周愚文,去把柜子里的摄影机拿出来,给我从头到尾的拍摄,不要漏掉一点细节,录像机会用吧,录用带快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可以提前通知我。”
  PCR不用担心泄密,这项技术就是因为好用且传播广泛而变的价值连城的。
  相比保密,杨锐更在乎专利和荣誉归属。
  而在两者间,杨锐更要首先确定荣誉,录影是后世实验记录最常用的手段,非常方便简单而且确定无疑的确定成果归属。
  84年没有数码摄像机,但杨锐也不在乎浪费录像带。
  黄茂知道杨锐往往是有的放矢,好奇的多想了一会,也没想出所以然来。
  新来的李文通等人多少有些觉得杨锐小题大做,不过,私人实验室的好处就是老板的权威性十足,杨锐用自己的钱做事,别人也无话可说。
  ……
  
590。第590章 论我的项目有多牛
  
  专利申请书随便写写也可以,但要想防止海浪般的侵权,就一定要写的极认真方可,而且必须有律师辅导来写。
  所谓术业有专攻,搞科研的人也许擅长自己的科研领域,但要将自己的科研成果申请成专利,却少不了专业的专利律师的辅助。
  医药行业尤其如此,就以杨锐读研时的经历来说,那些邀请学校教授去指导的药厂,多数目的都是给成型的化合物加一个没用的侧链,比如阿莫西林,中国少说有两位数的厂家在生产侧链不同,效果雷同的阿莫西林,还都不触犯专利法。
  若是要形容的话,这就相当于各个厂商给一颗相同的树嫁接不同的纸条,然后嫁接后的树种去卖一样。
  起效果的是树干,而不是嫁接后的树干,但专利律师无法证明此点,树干的专利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当然,嫁接,或者说增加侧链也不是说增加就能增加的。给一个化合物增加侧链容易,要侧链不发挥作用却不容易。通常来说,增加了侧链的化合物都会有有益或有害的结果,有害的居多。如果得到有益的结果,那自然最好,如果得到有害的结果,比如降低了效力,增加了副作用,那就要看有没有超过标准。
  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就要撰写极其专业的专利申请书,并且往往需要专利律师据理力争,才能得到。
  另外,全球200多个国家,就有200多种不同的医药法律。外国并不是一个国家,欧美也不是一个国家,甚至美国的法律都不是一种,要想在联邦制的美国申请专利,不可避免的要在不同的州做不同的法律工作。
  这些都要花钱,而且价格不菲。
  律师们的收费,一向是怎么贵怎么来的。
  八十年代或者九十年代的中国企业为什么不愿意申请专利?因为根本不划算,律师们的机票钱,他们都付不起。
  事实上,哪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医药公司,也不可能同时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申请专利,他们也依旧是有侧重点的。
  比如中国,直到加入WTO以前,都是游离于专利圈子之外的,即使是大型医药公司,也不指望从中国拿到专利费用。
  因为中国的法律复杂,大型医药公司找不到合适的代理人,找到了合适的代理人也难以打赢官司,打赢了官司也难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医药公司也不会轻易启动法律武器这武器没用,又贵,要它做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状态似乎很不错,仿制药能够大幅度降低人们的医疗成本,省下给老外的专利费,能投入到更多的民生工作当中去。
  然而,现实向来是奖勤罚懒的。且不说经济和社会学的层面,就药品本身而言,不付专利费的生活也坚持不了多久。
  人体基因组计划以后,世界各国的药企都开始关注基因学了,用不了十年二十年,针对基因的药物就会出现,与之带来的副作用或许就是针对人体的基因不同,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二战后的研究已经发现,一些药物对不同种群的人会有不同的效果,不仅仅是药效问题,还有副作用问题。
  比如80年代就有的别嘌醇,它对黄种人的副作用几率极高,副作用种类极多,且有致死率,但对白种人和黑种人则不会有致死的副作用,发生过敏的几率也较低。因此,海外华人若是使用这种药,都要做一次基因筛查,看有没有致死基因,因为基因筛查要花数百元,国人自然都是不做的,医院也懒得搞,致死不致死的,就凭运气了,反正几率和中彩票差不多,运气好的话还能急救过来……
  现代药物经常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投放市场,如果中国人始终游离于于专利圈子之外,依靠专利吃饭的国外医药公司是不会免费制作针对中国人的药物的。中国药企如果努努力,也许能做出几种针对中国人的药物,但地球上的疾病千千万,同样的病,老外吃吃药就好,中国人只能一家人眼泪汪汪,怎么想都是不舒服的。
  对杨锐来说,PCR的利益也必须通过专利来体现。
  而为了牢牢的抓住PCR的专利权,杨锐亦是不惜血本,李章镇找来的律师不仅履历漂亮,职业生涯可圈可点,收费亦是可圈可点,从踏上飞机开始算钱,每小时300美元的收费,意味着光是到北京市,就要杨锐数千美元,整个案子下来,少说得一个星期时间,起码得五万美元。
  84年的5万美元,放在美国也是一个普通教授的工资了。这还只是采证的时间,后续的专利申请可能耗时数月乃至数年,还有的是花销。
  所以说,专利是有钱人的专利,是马太效应的体现。然而,在保护自己的权利的各种方法中,专利立法是最便宜简单的。
  在等待律师办理入境事宜的时间里,杨锐再接再厉,继续实验。
  如果是中式的人物传记,或许凝胶做出条带就算是大功告成了,然而,真实的实验室,从来都只讲究真实的证据。
  研究做到一半,把最宝贵的灵感都表现出来就不做了,然后被人抢了研究成果的傻瓜,不知凡几。
  杨锐先是在录像机的全程拍摄下,又将原来的实验做了一遍,幸运而理所当然的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顺便花了上千美元的录像带钱。
  如流水般哗哗的花了出去的钱,看的黄茂也是眼皮直跳。
  身为实验室的副主任,黄茂觉得自己有责任规劝杨锐,最重要的是,他和涂宪、王晓芸辞职来到华锐实验室,并不仅仅看重了高薪,他们还希望在这个改革的时代,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如果华锐实验室因为杨锐的胡作非为而倒闭的话,无论事业还是高薪,都将是无根之萍。
  不过,规劝也是应该讲究方法的。
  黄茂首先研究了杨锐的工作,认真了解他的工作内容,接着,黄茂抢在杨锐开始新一轮的实验和拍摄前,拉着杨锐道:“我想提出一个意见。”
  “你说。”杨锐目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精神也高度集中。
  黄茂理解这种状态,因此,黄茂也是从研究方面道:“我觉得你现在没必要进行拍摄,因为你的实验并不完备。你没有对照组,我觉得,摄像起码应该等到有对照组,最好是对照组都做出来以后,重复实验的时候再拍,你说是不是?”
  对照组和多项试验是现代科研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它们,就不能通过常规的科研评测。
  杨锐早有准备的道:“我知道,之前,我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证明扩增可行,现在我证明了,之后我会将包括对照组在内的实验补齐,这也是我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为了节省时间,我还是想边拍边做。”
  直到目前为止,杨锐仍然不能就学术意义上证明PCR成功。
  PCR复制的是DNA,DNA在显微镜下能看到,但要证明PCR复制出来的都是想要的DNA这是关键是需要一系列的理化检测的。
  换言之,杨锐知道自己做出来了,他还要证明自己做出来了,才会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如果是宗教,这时候就是“信则灵不信则不灵”的时候了,科学没有这种毛病,评估一种方法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是有一定之规的。
  杨锐在前面几个月里准备的仪器和资源,大部分是为了证明而准备的。
  黄茂恰恰是看着这些仪器和资源心疼,勉强笑道:“你以前不是做完实验就发表论文,然后让同行们去给你查遗补缺吗?我还是觉得这种方法好,效率高,省钱,省时间。”
  “我以后可能仍然喜欢这种办法,唯独这个实验不行,我要自己做完所有的对照实验,还有其他该做的实验。”杨锐可不准备把任何一点功劳分出去,哪怕这并不会影响他的荣誉。
  黄茂愁容满面:“所有的对照实验?那是多少?”
  “大概30个左右吧。”杨锐叹了口气,这个工作量是着实不小的。
  黄茂却已是瞠目结舌:“你就这么看好这个项目?”
  “非常看好,你想想看,他能用几十个小时的时间,将一条DNA扩展到几十亿条,这个用途太大了。”
  对学术讨论,黄茂向来是有一说一的道:“我们有必要生产那么多DNA吗?还是相同的DNA?”
  “当然有必要,这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非常重要。”杨锐立即开始讲述PCR的重要作用:“PCR可以简化克隆步骤,可以消除反应本底,强化杂交信号,大量DNA的合成,还能让实验室里的样品处理变的更容易,我们可以轻易的给实验样品做出拷贝,而且拷贝的结果可行。”
  “拷贝的结果可行,目前还不能确定吧。”黄茂并不因为杨锐是老板而有所偏颇,认真的道:“凝胶中的DNA是扩增了没错,但是不是有杂质,还不好说。”
  任何论文都可以写出成千上万字的重要作用,可基金会批准的时候,仍然有成千上万的项目被放弃。
  黄茂没有就实验本身继续说下去,而是换了一个角度劝道:“现在的生物技术的热点是抗癌药物。你看美国的药谷,能够得到经费的,要到风险投资的,都在做抗癌药物,咱们虽然不说也要跟风做这个,但这个项目,实在没必要投入太多的资金。”
  最后一句话,才是黄茂谈话的主要目的。
  华锐实验室的资源是有限的,杨锐对PCR项目倾注的资源,已经影响到了其他的项目。
  杨锐想都没想就拒绝,开玩笑,华锐实验室成立之初的目标就是PCR,如果有必要,他会将所有资源倾注在PCR项目上。
  然而,杨锐还是想了一下,细心解释了起来。
  做出成果是第一步,证明成果是第二步。
  而证明成果,就需要这群小牛们来帮忙了,杨锐不得不开始人生第一次的说服式教育:论我的项目有多牛!
  李文强、张学通、涂宪等人都围拢了过来。他们现在都是科研猿的干活,与科研狗的最大不同,就是允许拥有自由意志和自由思想,毕竟属于灵长类动物了,如果说实验室里的体力活是属于科研狗的,那脑力活就是科研猿的。
  而要让动脑子的人努力工作,就得让他们理解和赞同你。
  这是每名实验室管理者都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寻求理解和赞同。
  爱迪生需要解释为什么换灯丝,而不是灯头;奥本海默需要解释为什么选择内爆式而非枪式;阿波罗登月计划也需要解决航天飞机还是宇宙飞船的选择困难。
  除了向手下解释,向投资人和老板解释和推销自己,亦是实验室负责人的主要工作。
  杨锐以往的学术经验帮不上多少忙,倒是做补习班的时候,每天给学生家长做解释,锻炼了他的说服能力。
  杨锐干脆就将几个人当做学生家长,开始推销自己的项目与方案。
  李文强等人连上门推销都没有经受过,哪里是杨锐的对手,一会儿就听的不自觉点头起来。
  ……
  
591。第591章 底韵悠长
  
  “这是第一优先级的项目,我的实验室建立几年以来,这是最重要的项目。”杨锐说服了实验室诸人,还要说服从香港赶过来的律师。
  当然,律师是收了钱的,无论如何都要工作,但是否理解项目的重要性,也决定了他的工作方式。
  大牌律师在哪里都能赚到钱,也就会像雨天的出租车司机一样的挑活,简单的专利没什么利益的专利,就可以做的轻松些,这种专利,也许一辈子都遇不到一次官司挑战就过期了,而杨锐期望的滴水不漏的专利耗时耗力,想人家帮你认认真真的去做,也得证明自己的专利值得去做。
  律师岳庭很有专业精神的带着两名助理,认真的听着。他做了三十多年的专利律师,本人则是香港大学物理系毕业的,理科背景让他走上了今天这条路,杨锐又刻意说的简单,因此,大部分内容他都是能够理解的。
  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岳庭提出看X光片。
  DNA是用肉眼看不到的,普通的显微镜也看不到,其实看到了也是闲的,你也不认识它呀。
  28个碱基对的DNA,就是问它“你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