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民律师,想说胜利,着实不易。
请本杰明为香港华锐打官司,起码的消费是百万美元,要有一定的结果,估计要到200万美元,但就杜邦的豪放,强逼杨锐花费更多的律师费,从而促使和解,也是很有可能的。
总而言之,这样的诉讼官司,准备的现金是越多越好,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进入到缺钱要借高利贷的地步了。
但杜邦若是不愿意和解,或者杨锐不愿意和解,诉讼继续进行,花费的资金就说不清了,苹果和三星的侵权官司烧掉了几亿美元,延绵数年,战火遍及9国只是杨锐知晓的大众知识而已。
PCR的专利价值30亿美元,杨锐期望的是大获全胜,而不是与杜邦分享哪怕一丝一毫的利益。
这种高要求,往往都需要雄厚的资金做支撑。
捷利康给出的1000万美元的合同,几乎能够完美的解决杨锐的难题。
辛普森杀妻案也就吃掉了辛普森1000多万美元,专利权的案件往往耗资不菲,但1000万美元的预算还是太多太多。
加上杨锐的前期准备充足,可以说,杨锐拿了这1000万美元,就已经拽住了PCR的尾巴。
不过,杨锐尽管经常过度准备,但为此而准备到1400万美元,自觉还是有些太多了。
本杰明的律师事务所虽强,本杰明的收费虽高,但感觉也没有强和高到这种程度。
另外,杨锐还不想浪费自己拿出来的催化剂。
他拿出来的催化剂确实是相当厉害的催化剂,这样的催化剂,售价1000万美元都可以说是贱卖,它的正常研发成本都可能是数百万美元,消耗上千万美元也不奇怪,若是只卖1000万美元,科研机构还不如改卖茶叶蛋算了,那玩意的利润更高。
催化剂这种东西,杨锐的确是能随随便便再拿出三两个的,但必要的解释还得花费不少时间,而且,他也没理由放弃此项催化剂的利益。
因此,即使弗兰奇告诉了他底价,杨锐依旧没有放弃分红权的要求。
弗兰奇没有得到总部的指示,同样不能松口。
唯一令弗兰奇欣慰的是,杨锐始终在与他进行谈判,并尽量避免与韦尔斯的接触。
这种做法,在韦尔斯眼里,就变成了杨锐因为避嫌,反而与之疏远。
面对此等局面,韦尔斯还真是干着急没办法。
相比之下,提出追加5%分红的杨锐狮子大开口以外,倒是并不着急。
他手里的资金一时半会是用不完的,捷利康却是先签约先赚钱,日本人给他们的压力并不弱,毕竟是常年浸淫医药领域的传统医药公司,捷利康想要完全占领市场,本来就需要比对方有额外的付出。
谈判僵持了大约一周时间,杨锐从猪头吃到猪脚,即将返回学校上课的时间,弗兰奇再次带着一大票人,召开会议。
杨锐略有些惊讶的走进会议场,发现不仅有弗兰奇、韦尔斯等四人,另外还有两名英国人出现在了会场内。
“好家伙,你们这是要搞突然袭击呀。两位是新来的?哪里人呀。”李章镇学了一嘴的河东腔,但学的不像,有点鸡学鸭叫装蛋大的意思。
杨锐有些好笑的坐到了会议室靠阳光的一侧,拿出笔记本,随手填补两个字符,然后有些好奇的望着两名疲惫的英格兰人。
杨锐即将返回学校,现在正是做实验设计的阶段,华锐实验室和离子通道实验室,眼瞅着都要嗷嗷待哺了,他也是争分夺秒的写出东西来,等着发给两边。
不过,眼前声势浩大的捷利康谈判团,还是吸引了杨锐的注意力。
而今的年月,距离一个外国人在长安街,有100个中国老百姓围观的时间,也就过去了10年左右。对西堡镇这样的小地方来说,6个外国人若是同时出现,简直够吹到97年香港回归的。
这样的团队,也理所应当的不应该出现在西堡镇,催化剂的谈判,以弗兰奇的身份绰绰有余,捷利康偌大的公司,每年用于并购的资金起码要数亿美元,1000万美元的生意不能说小,也用不着兴师动众。
杨锐摸着下巴,陷入了思考状态。
弗兰奇一看坏事,心里埋怨:就说总部不应该派人。
他与杨锐实在是太熟了,而且交锋多次,算得上是生意场上的朋友。
杨锐这样的表情,弗兰奇要是懂点成语,绝对用“处心积虑”,“疑窦丛生”,“疑神疑鬼”,“疑虑重重”来形容。
韦尔斯也是发觉了杨锐的表情,此时,他要是懂点中国文化,形容自己,肯定得用“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怀里揣了十五个小兔子,七上八下”,“袖里藏了十五只小老鼠,七上八下”,“裆里捂了十五只大老鳖,七上八下”来形容。
“杨锐先生,捷利康很有诚意的想要签订合约,尽快将华锐的催化剂技术,应用于捷利康所属的一系列工厂,因此,今天,总部特地派员来,准备给予超常规的让步。”韦尔斯站出来,介绍两名“特派员”道:“这位是阿姆斯特朗,这位是阿诺德……”
杨锐分别打了个招呼,就问:“超常规让步是让步到什么程度?”
“我们愿意把1000万美元的报价,增加到1000万英镑。”阿诺德坐在对面,道:“1000万英镑以汇率来说,比1000万美元多10%都不止,当然,您也可以直接选择1100万美元,或者等值的人民币,我们可以一次性付清,但是,为了尽快应用这套技术,我们希望您能与我们签订一份额外的工作协议,在未来三年内,保证我们的一系列工厂运转正常。”
多出的100万美元是1000万美元基础上的10%,相比韦尔斯最初的报价,这个合同不知优惠了多少。
杨锐迟疑片刻,道:“我还是坚持有分红方案,另外,我的时间有限,我不回签署额外的工作协议的。”
韦尔斯哈哈一笑,道:“你们看,我就说杨锐平时就很忙了,不可能和你们签订工作协议,要不然,还是采用顾问的方式吧。”
阿诺德是个沉稳的英国人,缓缓点头道:“顾问协议可以,但薪水要降低,一年必须低于8万美元。”
8万美元一年,三年就是24万美元。
阿诺德一句话,就等于塞给杨锐24万美元,而且合理合法。
韦尔斯向杨锐眨眨眼,一副“夸我呀”的表情。
杨锐笑了笑,道:“不如加到合同里去好了。”
韦尔斯一愣,说:“好。”
阿诺德面带得色的道:“这么说,我们达成一致了?”
“没有,我还要向公司汇报一下。”杨锐装模作样的道。
“我得到的消息,您就是香港华锐公司的全权代表。”阿诺德看向弗兰奇和韦尔斯道。
弗兰奇尴尬的笑两声,道:“杨锐,你有什么要求就提出来吧,总部就是为了快速签约,才派阿诺德和阿姆斯特朗过来的。”
“是的,杨锐先生,您对哪部分有意见,可以提出来。”阿诺德端坐着道。
“分红。”杨锐简短的试探。
几个人交头接耳,一会儿,弗兰奇问:“加1%的分红如何?”
“1000万英镑,再加1%的分红?”杨锐着重问道:“是1%的收入分红?”
弗兰奇笑了,说:“当然是1%的利润分红了,这已经是非常好的条件了,持续三年时间。”
一个工厂的成本极多,催化剂哪怕能够提高20%的产率,分到1%的利润也是极其划算的事了,这就像是投资者拿钱要比经营者少一样,这个合同等于是给杨锐1%的干股了,而且是全球数十家工厂的干部,一年少说还有百万美元落袋。
持续三年时间则是弗兰奇留给杨锐讨价还价的地方。
但杨锐想了想,却道:“5%的分红条件不变。”
韦尔斯勃然变色,道:“杨锐,你的要求太高了。”
阿诺德摆摆手,拿过一张纸条,在上面唰唰的写了字,道:“这个条件,有效期1个小时,你愿意签约,就按照这个条件来执行,过期不候。”
杨锐表情凝重,越发觉得有问题,却想不明白是什么问题。
……
691。第691章 电报往来
“杨锐先生,一个小时,你就必须决定签约与否。如果你拒绝签约的话,我与阿诺德也只能返回伦敦复命了。”阿姆斯特朗提醒了杨锐一句,就做严肃老者状,可惜年轻了点儿,缺少来自皱纹的尊严。
阿诺德亦是微微点头,道:“我们已经给出最高条件了,您若是不能答应这样的条件,我们也只能宣布此行失败。”
“你们专程到西堡镇来,就是为了提出这个条件?”杨锐的狐疑不会因为两人的逼迫而减轻。
阿诺德考虑着看向弗兰奇。
弗兰奇心头苦笑,暗道:“中国成语说的好,晚上给聪明人说话的时候,不要说着说着就把灯给关了,你们想蒙着自己的眼睛,嘴里说着看不见看不见,然后学小混混的走路姿势,就能过关,那是不可能的。” (成语小王子注:明人不说暗话,一叶障目,蒙混过关)
思忖片刻,弗兰奇道:“阿诺德和阿姆斯特朗此来,是为了节省双方的时间,他们负有签约资格,能够现场完成一系列的签约工作,以迅速的推进催化剂的使用。这也是捷利康对您研究的技术的充分信任。”
“你不能代替捷利康签约?”杨锐问。
“这个……按规矩,总部要给出具一份文书,他们才能负责签约。”弗兰奇期期艾艾的回答。
杨锐有些不相信,看看对面的几个人,忽的一笑,道:“既然关系到了签约,请稍等,我联络一下我的律师。”
阿诺德的眼睛瞬间瞪了起来。
不过,他也不能说不让杨锐联络律师的话,就用眼神看弗兰奇。
弗兰奇当做没看到。
阿姆斯特朗坐直起来,道:“杨锐先生,您当然可以联络您的律师,但我们给您的时间就只有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以后,我们将收归之前的条件,希望您理解我们的苦衷。”
“我明白。”杨锐不理他们,出了会议室,喊上司机,就直奔邮电所而去。
他没有打电话给香港的律师,一个小时的时间也不够他打电话到香港的,但电报的传输还是很快的,香港华锐接到电报公司的电话,再得到电文内容用不了多长时间。
不过,华锐在香港那边的员工需要多久来搜集信息,这就说不上了。
杨锐此时有点后悔没有在香港方面投入多一些的资源,国内的信息传递极不通畅,国际上有什么消息,多数只能通过香港来中转,可惜杨锐自己不方便去香港,通过李章镇间接组建的香港公司,实力委实弱小。
杨锐站在邮电所里,略显焦急的等待。
要是遇到不上心的员工,此时此刻正好出去喝杯奶茶游个行什么的,他干着急也没办法。
在前台值班的吴倩看着杨锐着急,自己也莫名的着急,不禁道:“要不然,我帮你催一催吧。”
“那就再拍一封电报。”杨锐果断道。
吴倩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去找发电报的大姐说,让她用发送不成功的名义,再帮你发一份就行了,不用多花钱。”
“没关系的……”杨锐身后有英国人追在屁股后面给钱,土豪气质大胜,道:“我刚才就应该让连拍几封电报的……”
“有免费的,干嘛要花钱,反正都是国家的钱。”说后面一句话的时候,吴倩压低了声音,上半身趴过柜台,将****半数压到了身躯以外。
杨锐不自觉的瞄了一眼,只觉得焦虑的心情都得到了缓解。
抗焦虑药什么的,果然是高级产品。
吴倩好似没有发现杨锐的眼神,笑了笑以后,就去里面的电报室说话了。
拍电报的女人约莫四十多岁,特意透过窗户看了杨锐一眼,才开始重拍电报。
杨锐也没有全等着免费产品,一会儿,又写了张“十万火急,30分钟内回报”的电报单递了进去。
吴倩没好气的瞪他一眼,道:“十个字的电报就要两块多钱,你这个电报里面,啥内容都没有,用得着吗?谁收到电报不知道是十万火急。”
这年头,是个人接到电报都要心急火燎的,没有大事,没有十万火急的大事,一般人是不会去拍电报的。
杨锐无奈的道:“咱不怕拖字数,就怕说不清楚事,您赶快给发出去吧。”
“是你说的,那我就发了。”吴倩这时候也帮不上忙了,只能照章收钱。
不到三十分钟,终于有电报返回。
吴倩第一时间告知杨锐,杨锐忙道:“请让赶快翻译过来,我这边急用。”
吴倩看杨锐又是着急又是释然的表情,笑道:“加钱呀。”
“加!”杨锐把钱包拍了出来。
吴倩见他的样子,知道是真着急,不敢再逗了,连忙进到里面房间,去求电报大姐做翻译。
电报从一边到另一边,用的电码再简单,也是需要解码翻译成汉字的,邮局的要求,通常是电报当天送出,仅此而已。
理论上说,电报大姐今天将电报译出来,这就属于完成了政府基本工作,只有找熟人以后,才有立即翻译出来的美事。
足足等了十几分钟,眼瞅着一个小时都过去了,吴倩才将电报拿了出来,道:“你们真浪费钱,这么长的电报,不是要上百块。”
杨锐顾不得说闲话,随便点头,先看电报。
电报的前半截,是香港公司搜集的捷利康近期动向,这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属于对主要合作伙伴的情报同步。而在电报的后半截,就进入了猜题时间。
香港公司对于杨锐的问题,也就是捷利康为何急迫签署辅酶Q10的催化剂的合约,并没有什么准备,因此只能进行各种猜测。
杨茹一条条的看下去,脑袋飞快的转动。
直到最后一条,杨锐才看出些希望来:
诺贝尔奖得主达尔贝科在法庭上为杨锐作证。
简短的一句话,看的杨锐咬牙切齿:“作证的内容是什么呀,说话说一半算什么。”
他本能的感觉,这条与捷利康有所关联,而且,也只有这条才是国际性的消息,有可能因为诺贝尔奖得主的缘故,而传播到英国。
然而,他的对面并不是香港公司的员工,而是懵懵懂懂的吴倩小美女。
再耽搁下去,就来不及赶回去了,但杨锐还是决定再拍一份电报,扯过一张电报单子,就往上面潦草的写字。
……
692。第692章 外交无小事
“还得麻烦里面的大姐快一点,确实是十万火急。”杨锐填单子的同时,手底下的笔尖几乎要飞出去了。
也是现在每天写字写的够多,放在电脑普及的年代,写这么多字要想一分钟以上。
吴倩不理解归不理解,但看杨锐的表情语气,道:“那你把要电报的内容写出来就好了,剩下的东西不用填了,之后补上。”
80年代的电报单子,与后世的快递单子也差不多,除了里面的内容框,还免不了双方的姓名单位,邮寄地址等等,因为国内的电报也是邮寄的,收到电报的邮政局会以加急件的方式,派遣邮递员当日递送电报到收件人的单位或家里。
这些东西填起来耗时不少,吴倩让杨锐后面补上,节省了他不少时间。
杨锐连连点头,将潦草的字迹稍微写的端正一点,交给了吴倩。
吴倩迅速进到里间,交给了发电报的大姐,请她照抄前面的地址发报。
被调笑一番,吴倩出来吐吐舌头,对杨锐道:“你也不要着急了,看你刚才写字写的,都要飞起来了,给,擦擦手吧,染上墨水了。”
她说着递给杨锐一块抹布,现在可没有抽纸一类的东西,墨水不容易洗干净,也不能用手帕。
杨锐在抹布上胡乱擦了擦,顺便看了眼手表,道:“英国人在会议室里等着呢,眼看着迟到了,不着急不行呀。”
“英国人?”吴倩讶然道:“西联厂的外国人?”
杨锐不知道几个大老外怎么变成西联厂的人了,还是点头。
吴倩“呀”的一声,道:“你怎么不早说,这不是和外交有关了。”
杨锐想了一下,迟疑的道:“不算吧。”
“不是你说的,有英国人在会议室等你?”
“是。”
“是真的英国人吧,就是英国的英国人?”吴倩瞪着大眼睛问。
杨锐失笑:“当然是真的英国人。”
“那就是外交事件了,周总理说了,外交无小事,你等着,我去报告王所长……”吴倩转身就走。
“周总理是……”杨锐在脑袋里想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吴倩说的是谁,只能徒劳的在后面喊:“不用找所长了。”
一分钟以后,王所长,也就是王国华的老爹跑了下来,四处打量了一圈,问:“英国人呢?”
“什么英国人?”杨锐想到误会,连忙解释:“没有英国人,哎,啥事都没有,我就是发几份电报。”
“是因为英国人的原因。”后面下来的吴倩跟着解释。
王所长郑重点头:“明白了,保障外交工作,是我们邮电所的工作重点,只要是因为外交工作,我们就应该全力保障,小吴,去把门关起来,挂牌子,咱们所现在全力为外交工作服务。”
杨锐眼瞅着吴倩开始关门放闸板,哭笑不得的解释:“真的和外交无关,这是私人公司的商业行为,算不得外交。”
“杨锐说,有英国人在会议室等他。”吴倩在门口喊了一声。
“有英国人在会议室等你?”王所长确认性质的问杨锐。
杨锐无奈点头。
“有外国人参与的事情,就一定是外交工作了。”王所长确认了以后,颇为兴奋,大喊:“关门关门,咱们所今天全力保障外交。”
邮政所里本来还有两名寄信的人,听王所长一喊,也很乐意的道:“外交无小事,应该的,应该的。”
二人问清楚下午就重开门,信也不寄了,转身让开位置就走了。
杨锐目瞪口呆,来不及阻止,就被关在了邮政所里面。
“我赶时间呀,你们把我锁里面怎么办。”杨锐连忙大吼。
“有后门。”邮政所的人来疯李大姐也大吼一声。
杨锐恍然间,觉得邮政所内,气氛竟是如此的热烈。
有点像是……战斗中的指挥所?
只见王所长神气活现的守在柜台内,柜台后面的几名成员正襟危坐,眼神凝聚而有神。
里间的通讯和电报室,啪啪啪啪的电报声似乎也变的更有节奏感。
“有什么要求,你就提出来吧。”王所长昂然面向杨锐,仿佛请战的将军。
如此壮烈的气氛,不自觉的感染了杨锐。
在短暂的沉默后,杨锐道:“给我接通西联厂吧。”
“接通西联厂。”王所长如同驱逐舰上的将军,高喊一声,似乎正在下令雷击敌舰。
李大姐同样收起了闲人模样,一边拿起电话,一边高声重复:“接通西联厂。”
“接通西联厂。”里面的接线员一边重复,一边工作,那模样,好似鱼雷操作员,正在决定,何时放出鱼雷,让冒着生命危险的驱逐舰脱离死亡航路。
须臾,接线员起身,递出话筒,道:“杨锐同志,电话接通了。”
“找弗兰奇。”杨锐没好意思直接去拿话筒。
而他很快就后悔了。
接线员一听是外国人的名字,直接就立正了,恨不得边敬礼边说话的道:“请找弗兰奇先生,这里是杨锐在呼叫,来自西堡镇邮政所的问候。重复一遍,请找弗兰奇先生,这里是杨锐在呼叫,来自西堡镇邮政所的问候!”
对面估计是蒙圈了,问:“啥子?”
接线员于是再来了一遍“重复一遍”。
杨锐长长的叹了口气,接过电话,道:“找弗兰奇先生,就说我有话说。我杨锐……”
“哦……哦。”对面总算知道怎么回事了,连忙道:“稍等,我转接……这个……我即将转接,请稍等,杨锐先生。重复一遍,我即将转接,请稍等,杨锐先生……”
杨锐拍拍额头,一点办法也没有。
县内电话的时间很快,听筒内很快传来弗兰奇的“hello”声。
杨锐回了一声,笑道:“弗兰奇先生,我现在恐怕赶不回去了,不过,咱们在电话里谈,应该也是一样的吧。”
“当然。”
“就以之前谈的标准为基础。”
“当然。”
“我重新核对一遍……”杨锐随口说着,终于等到了里面递过来的电报。
此时此刻,邮政所内却是安静一片,所有人都屏息凝视,像是藏在潜艇里,正在躲避敌人的声呐似的。
杨锐迅速的打开折叠的译电,只见里面是简短的三段话:
达尔贝科认为PCR是原创技术。
达尔贝科赞扬了PCR的独创性与其价值。
具体作证内容,请见下文。
“下文呢?”杨锐急的想咬人。
“下文还在写……不对,已经在传了……”接线员慌乱的指向里间。
滴滴答答的电报声,密集而有序。
……
693。第693章 倒计时
“杨锐先生,时间过的很快,你决定的怎么样了。”弗兰奇再次问了起来。
“我还在考虑,请再稍等片刻。”杨锐依旧是拖延政策。
弗兰奇笑笑,说:“但我们给出的条件,只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