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来我们研究所,不是到我的实验室。”蒋同化微妙的转动身体,直接面对李文强,用手在面前比划了一下,道:“我们研究所,目前仅有4个实验室,计划还要再新建一个膜蛋白实验室。李研究员,如果你肯来我们实验室,就凭你的著作和论文水平,我保你一个实验室主任的位置。当然,编制更不在话下。”
许正平和李文强同时呆住。
一个实验室主任的位置,对于做科研的人来说,实在是万金难买的诱惑。
……
903。第903章 没那么简单
李文强知道,自己还是被蒋同化的奸计给陷害了。
蒋同化开出一间独立实验室的条件,李文强就算是拒绝了,也难说会不会在杨锐心里造成芥蒂。
许正平亦是脸色微变,他相信蒋同化开不出比离子通道实验室更高的薪水和奖金了,实验室的条件也不可能比现在的离子通道实验室更好。但一间独立实验室,依旧是非常难得的。
杨锐当初自筹经费,也就是在唐集中实验室的一个项目组里安家,之后,他是战胜了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理查德教授,做出了钾离子通道的课题,又发表了《CELL》,才有的自己独立的实验室,如此算下来,杨锐前期拉到了几十万美元的经费。
以李文强今时今日的水平能力,他要想有一间独立的实验室,固然不需要到唐集中教授那么大的年龄,可也不是最近三五年所能达到的。
可以说,蒋同化的确开出了令人难以拒绝的答案。
只是这份答案的真实性待考。
李文强不是小年轻了,更不会听说有个实验室主任给自己,就一下子跳过去。
但这个位置也是确实可口。李文强咳嗽一声,道:“蒋所长太看得起我了,一个实验室,我还撑不起来。”
未来的李文强是强悍的不行的三国院士,而现在的李文强只是一条小牛,如果是实验室水平的实验室,他要凭借一个人来运作,的确是比较艰难的。
“李研究员不要谦虚……你看咱们俩,客气来客气去的,我叫你文强吧,你叫我老蒋好了。”蒋同化一副咱们已经很熟的模样,又道:“文强,我之前就说了,你写的书和你写的论文,我都是看过了,就膜蛋白这一块,你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了,一个实验室有什么撑不起的。”
李文强摇头,道:“我这个不是谦虚,我确实是力有不逮,请蒋所长另请高明吧。”
“文强啊文强。”蒋同化忽然笑了起来,亲热的揽住李文强的肩膀,道:“我就是喜欢你这个性格,说实话,当初我看到你写的文章,我就敲定是你了。我现在还记着全名《菌外膜蛋白的电泳特征》,就这么一篇文章,谁敢说你撑不起这个实验室。”
李文强微微皱眉,道:“《菌外膜蛋白的电泳特征》是杨锐做的项目,我只是配合他工作,第二作者。”
蒋同化哈哈大笑,喘着气道:“咱们都是圈子里的人,这潭水是怎么样的,谁不知道。杨锐是实验室主任,他做的项目,有多少是自己完成的?最后还不是你们给他做。第二作者就是第一作者,第一作者只是挂名作者的事还少吗?”
李文强看了一眼许正平,回过头来,道:“蒋所长,《菌外膜蛋白的电泳特征》的课题是杨锐立的,方向是他确定的,实验中遇到的难题是他解决的,他不是第一作者的话,咱们这种署名方式就没意义了。”
“方向是他确定的,这个我信。实验中遇到的难题都是他解决的?”蒋同化摇头道:“我宁愿相信,杨锐解决的才是难题,别人解决的都是简单问题,对吧。”
按照国内实验室的状况,蒋同化还真不是信口开河。
小研究员,比如初中级职称的实习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给副研究员和正研究员做枪手的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在全东亚地区,包括文教更发达的日本和韩国,这都是科研界难以根绝的恶习。
尤其是资质普通的研究员们,当他们评到了职称的时候,都已经是五六十岁的年纪了,不止是精力和体力弱化了,认知水平也会随着年龄而减退。
而小研究员们,年轻的身体赋予了他们更强的精力和体力,更活跃的大脑,从而更容易得到成果。虽然不是每名年轻的研究员都是这样,但对职位更高的老年研究员们来说,可供剥削的年轻人数量不菲,而且总有更新换代。
就国内的情况来说,因为博士phd之类的毕业生还很少,所以,主要受剥削的就是李文强这个年龄的科研员。至于大学本科刚毕业的学生,受剥削的主要是体力。
蒋同化也是做过调查的,他看到了杨锐的大量论文,再加一本书以正常人的模式,事实上,就是以天才的模式,这些论文和书的量也太大了。
蒋同化将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查了个遍,最后决定将李文强当做突破口。
国内的政策,一向是民不举官不纠的。
在蒋同化看来,如果李文强等人不说,那杨锐自然就蒙混过关了。
但要是李文强等人开口指控,杨锐非得吃不了兜着走杨锐可不像成名多年的老教授,有门生故旧,有利益有情谊,连一个确定单位都没有的杨锐,在蒋同化眼里,就是一个大大的浮萍,总有撕烂的时候。
至少,蒋同化是想要将之撕烂的。
就是首先要将李文强给喂饱了。
蒋同化看着李文强,道:“给杨锐做论文,不如给自己做论文。做科研的,黄金年龄就是这么十年二十年的,别把时间浪费在别人身上。”
李文强苦笑:“蒋所长,我看你是误会了。”
“我没误会,我看过你的书,就膜蛋白方面,你的水平太高了。杨锐?没听说他有什么成果。”蒋同化露出不屑的表情。
李文强道:“你刚才说的论文,不就是杨锐写的。”
“那是你写的。”
“你这个循环逻辑……”许正平听的都十分无语,忍不住插话了。
“许研究员,你如果愿意来,我给你一个研究所的副所长。”蒋同化魄力十足的扔了一根缆绳给许正平。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传统,而在国内的体制下,各行各业都有相应的行政级别,科研体系亦不例外。研究所的副所长,不止意味着行政权力的变化,更多的还有薪水和福利的上升,以及业内的影响力的上升。
许正平不得不承认,蒋同化还真的挠到了自己的软肉。
他的年纪大了,科研成绩不上不下,如今的目标,就是评一个正教授,也曾考虑过学校的行政职位。相比之下,地处北京的研究所的副所长,也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许正平只用了三秒钟,就从蒋同化编制的美梦中清醒了过来。
“不用了,我对现在的位置很满意。”许正平对蒋同化道:“我想过不了多久,我说不定能做一个研究所的所长。”
许正平直视蒋同化。
蒋同化大笑:“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其实挺简单的,工作嘛,无非就是开心一点,养家糊口罢了。”许正平淡定无比,又将李文强拉过来,道:“不是我说,蒋所长,你想拉我们文强走,你开的价还不够。”
“哦?哪方面。”
“工资和经费,恐怕都不够。”许正平不管李文强是怎么想的,他是要彻底打消李文强的念头。
蒋同化摇头,道:“我不和你们比工资,满北京城都知道,离子通道实验室开的奖金高,你们也确实做出了东西,这个我就不说了,经费的话……呵,独立实验室和在实验室里做项目,可是两个概念。”
“独立实验室的确自由,但要说经费自由,有几个人能做到?”许正平微笑道:“再说,经费自由,首先得有经费吧。你要起一个膜蛋白实验室,经费准备多少?”
蒋同化也笑,接着,他很是自信的看向李文强,道:“我不说假话,我们所是卫生部直属的研究所,我的实验室还是部级实验室,经费充足。新实验室的话,我准备了60万,如果有必要,我可以提高到80万。”
“每年80万?”
“第一年有建设经费,大概40万到50万,剩下的是研究经费,以后还能提高。”
“就是说,你新建的实验室,基础设备最多50万,经费也就是一年二三十万?”许正平乐了:“这和项目组有什么区别。”
“自由,独立实验室和项目组,就算经费一样,肯定还是独立实验室好吧。”
“那当然,除非经费相差悬殊。”许正平笑呵呵的,像是回到天通河的沙和尚似的。
李文强亦是心中一凛,颇为感谢许正平现在说的话。
有这么一段话,回去就不至于被怀疑了。
蒋同化微微皱眉,道:“老许,文强,你们如果是想讨价还价,我欢迎,但相差悬殊这种话就不必说了。我知道离子通道实验室一年的经费不少,去年北大给了两百万吧?确实厉害,但两百万分下来,你能落多少?能有三十万?悬殊……悬殊是多少?”
“我的科研组,去年分到了90万。”李文强总算露出了轻松的笑容,道:“不好意思,看来我们是不合适。”
蒋同化愣神,下意识的道:“不可能。”
许正平心道,杨锐光是从可口可乐拉来的15万美元,就比北大给的经费还有用了,这是你能比的吗?
不过,他是不会将这等事说给蒋同化听的,只是轻笑一声,道:“文强还有一辆自己的专车,是尼桑公爵王的,蒋所长,你就准备了80万,难不成准备给我们配辆车,再以后就不过日子了?”
“我……”
“实验室给你配了辆公爵王?”旁边有偷听的,再也忍不住了,悄悄的捅一下李文强。
904。第904章 红顶戴
李文强望着周围好奇、羡慕和疑惑混杂的目光,突然觉得心跳都加快了。
这种感觉,太好了。
许正平更是心下一动,笑道:“我们实验室的待遇不止在北大,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等一的。我就说一条,每人每个月发乳胶手套60双,用不完扣奖金100块。”
会议厅本来就挤,蒋同化又拉着李文强说话,堵塞了一半的交通,凭空聚集起了围观群众,以至于许正平说话的时候,身边起码有十个人。
这是学术会议,有一个算一个的,都是在实验室里忙晕的角色,听到许正平的话,登时炸了。
一个月用乳胶手套60双?骗鬼的吧!
没见过这样的土豪!
美国人也没有这么浪费的!
众人纷纷在心中狂吼,脸上亦是各种不信任的表情论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百六十片花瓣摆姿势,个人解锁都不同啊!
之前问小手捅李文强的旁观群众最是好奇,先问:“你一个月能用得完60双乳胶手套?”
“早上用一双,下午用一双不就60双了。”李文强看傻子似的看对方。
对方用做了20年科研的脑袋想了很久,慢慢的流露出“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然无法反驳”的表情。
没有人问一个月难道要工作三十天这样的问题,做科研的需要休息日吗?尤其是正在做课题的小研究员,周末早上也要到实验室来看一眼才放心吧,周一凌晨再来一趟也不过分啊,什么?周一凌晨就是周日晚上,这位研究员你可以啊,我这里有份材料,请搬回家写个摘要过来,周一早上交给我就行了,凌晨就不用过来了,这样好吧。
许正平瞄了蒋同化一眼,将李文强拉过来,笑道:“各位别当我是开玩笑,我们文强最忙的一个月,用掉了200双乳胶手套,是不是?”
“208双。”李文强乖乖的回答。
“用手套还比赛?”围观群众不相信。
“手套用的多,说明做的实验次数频繁,是不是这个理?”许正平笑道。
围观的学者也笑:“我们能一个手套用一天,怎么证明你们的实验次数就多?”
许正平笑的像是猫戏耗子似的,道:“在我们实验室,是绝对不允许一个手套用一天的现象的,这是为了保证大家的健康,最重要的是,保证研究员的工作效率。简单点说,我们实验室,一年用的手套钱都要上万。当然,还是要尽量节俭一点的,但主要是以节省研究员的时间,保证研究员的健康为主要目的。”
听着许正平的吹牛,又看许正平不像吹牛的样子,好些人都冷静了下来。
乳胶手套本来就是一次性用品,只有在第三世界国家,或者说,只有在国内的环境下,才会被重复使用。像是欧美发达国家,有的研究员就是触碰一下实验品,都会拿个乳胶手套过来,碰一下就算用过,随手就丢垃圾桶。
这样做自然是浪费,但节省时间不说,也确实要安全的多。
许正平见镇住了这些人,嘿嘿笑两声,道:“大家可能不奇怪,我说这么多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简单,我们实验室就是有钱!”
此言一出,周围聚拢起来听的人都笑了起来。
下海潮的出现,早就证明了社会主义金元时代的到来,只是官媒还不愿意承认罢了。
哪个研究所和实验室,不愿意有钱呢。
许正平看着蒋同化,面带微笑,道:“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有钱不丢人。蒋所长,你想要我们李文强同志,你可有准备足够的手套钱?”
蒋同化被围观群众看的脸红,他还真拿不出手套钱。
国有研究所的制度,在福利方面的限制是很死的。不是不能买好手套,不是不能买贵的手套,但你得平均,得公平。
换言之,如果你给一个研究员提供每月60双手套,其他研究员也都得有60双手套,不管人家用不用,人家带回家用在厨房洗碗也行。如果是按需分配就更扯淡了,大家一定会拿手套拿到家里放不下,亲戚放不下,熟人都放不下为止。
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依靠的全是薪水福利够高,而且也是研究员的数量少,大家眼睛都盯着你看,加上杨锐这个老板天天都在里面晃悠。
蒋同化所在的研究所就不是这样了,一个研究所的规模不大不小,总得上百人,一人一个月用几百块的手套,一年下来就是二三十万元的手套钱,而且,对于提高研究水平,提高成果率,卵用没有。
这种钱,蒋同化是批不下来的,也舍不得批下来。
对比离子通道实验室,还是一样的原因,就是钱少。
杨锐的离子通道实验室,一年弄来的经费大几百万,泰半是美元,等于研究员的人均经费有大几十万元,再看蒋同化的研究所,虽然是部属的重点,可每年的经费也就是两三百万打底,想办法再筹措一些,亦不超过500万,其中正职的研究员和临时工的工资奖金就得消耗上百万,剩下的几百万,平均到上百名研究员头上,不过是人均数万元的经费而已。
人均数万元的经费,在85年的国内,是超过普通省部级研究所的标准的,不过,用来出成果是绝对不够的,几千美元的研究经费能研究出个什么成果。
因此,蒋同化和国内大多数研究所一样,都采取重点课题保障。但是,就算是其实验室里最重点的课题组,经费也很难达到百万元的级别,按照一个课题组三五名研究员的配置,人均还是达不到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水平。
当然,其重点保障的课题组的成果也是比不上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后者现在发表的文章起步就是SCI3。0以上的,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2000年以后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的水平,而蒋同化的实验室,仍然停留在80年代的水准,也就是发一篇SCI文章就满意,发一篇SCI4。0就极限。
这样的结果,必然令双方的经费差距越来越大,等到科研改革,将经费制改成项目申请制以后,双方的差距还要拉大。
李文强和蒋同化差不多同时想到了这样的结论,两人间的气氛顿时就不好了。
“这个我承认,你们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确是有钱。”蒋同化叹口气,又争取同情的道:“咱们国家积弱,咱们搞研究的,只能千方百计的节省一些。实际上,这个手套,咱也不是用不起,只是觉得用着不划算。你们离子通道实验室,拿着国家的钱,随便浪费,我看是不以为荣,反以为耻。”
蒋同化说话还是很有水平的,大家都是官方实验室,一下子就上升到了利国利民的高度。
许正平却是不虚,摇摇头道:“蒋所长,你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敢情研究员的身体在你眼里都是升官发财的材料,反正能用就用着,等60岁退休了,早点死还能给所里省点退休金是吧?”
蒋同化被说的眼皮子直跳。
众人的目光也嗖的望向他。
在场的都是研究员,对蒋同化冠冕堂皇的话本来就不感兴趣,又有几个人真的愿意将一个塑胶手套翻来覆去的用?这就好像吃一天的小龙虾,只能用一双手套。吃小龙虾还能脱了手套直接上,搞生物学研究的,有时候也的确是脱了手套直接上的,但那付出的就是健康成本了。
扪心自问,谁都不想要一双冬疼夏胀的关节变形手。
蒋同化分明看到周围人的表情都变了。
或许大家的表情没变,是蒋同化自己心虚了。
就在蒋同化考虑如何削减影响的时候,许正平又向前站了一步。
只听许正平音色洪亮的道:“我们离子通道实验室最近一直在招人,待遇和条件,也都是极好的。我们实验室主任杨锐同志比较年轻,大家应该都知道情况,杨锐还在读书,但我觉得这是件好事,毕竟,我们主任没有官衔,也就不会用科研人员的血染自己的顶戴。”
蒋同化气的脸都涨红了,大声呵道:“许正平!说话归说话,谁用科研人的血染自己的顶戴了。”
许正平笑而不答,周围人的纷纷议论却是令蒋同化难堪。
这时候,国医外贸的人员也走过来了,为了避免事态扩大,连忙宣布会议开始。
大家各自落座,蒋同化仍然气的不行。
不过,生气归生气,蒋同化也不是特别在意此事。
但接下来几天,“用下属的血染自己顶戴”的故事,却莫名其妙的在科研圈子里传播起来。
也是蒋同化的人缘太差,最近几年,他借着梁家的东风,很是抢了些好处,像是排挤杨锐的动作一样的事情,他自己都不知道做了多少。梁家势大,普通的科研员无力抗争,但在茶余饭后,说些蒋同化的坏话,却是大家都乐意的事。
几天的功夫,红顶戴的故事,竟而传到了梁家耳中。
……
905。第905章 药效学实验方法
梁策居高临下的看着蒋同化,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道:“你说你,怎么就这么能折腾,才几天的功夫,又闹出事来了,让别人说起来,还扯到我们梁家。”
“我也没想到。”蒋同化卑躬屈膝的陪着笑,心里又是愤怒,又是屈辱。
他是梁策的大师兄,比梁策大了不止十岁。
这些年,蒋同化不知道帮了梁策多少忙,然而,现在是他俯首于后,而梁策倨坐于前。
曾经的付出并没有换来应得的尊重,或许换到了一些金钱,一些方便,一些权力,但并没有尊重的影子在里面。一丝一毫都没有。
蒋同化所幻想的情感的羁绊,在梁家人眼里,不过是干净利落的交易。
蒋同化望着梁策年轻而傲然的表情,不禁有些黯然神伤,又有些畏惧。
梁策却是看都不想看蒋同化的模样,听到杨锐的名字,就令他的胃中燃起熊熊怒火。
怒火的燃料,来自于补选的失利,来自于家族的压力,来自于失败的懊恼,来自于对杨锐天赋的嫉妒,来源于对自身天赋不足的痛苦,来源于对未来的迷茫,来源于对未来的渴望……
“血染的红顶戴,呵呵,第一次听说,有搞研究的被挂这么个名头。”梁策没机会冲着杨锐发泄怒火,就只好将目标对准了蒋同化。
蒋同化无奈苦笑:“谁知道传闻能传的这么离谱。”
“学校的院墙上,都有你的大字报了,你说你得罪了多少人。”
蒋同化心说,这些人里面,有四分之三是为你得罪的。
仰起头来,蒋同化小声道:“他们也就是说说而已。”
“无风不起浪,不过,红顶戴这个名字起的,实在诛心。”梁策有些不自然的学父辈说话,但内容却是令人惊心。
蒋同化不安的注视着梁策的脸,浑身闷热的好像躲在三伏天的谷仓里似的。
“我觉得,此事背后有人操纵。”梁策接着看向蒋同化,问:“你认为呢?”
蒋同化的脑袋里,警钟长鸣。
同样的问题,他在十年前回答过,那一次,有人受伤了,有人下放了。
这一次呢?
背后有人操纵?这个问题可大可小。
“你怎么想?”梁策又问了一句。
蒋同化讪笑两声,还是不敢,小声道:“我想,还不至于吧。”
“不至于?不至于怎么会传的这么快?”梁策问。
蒋同化无法回答。
梁策再道:“不能就这样子算了。我是为你出头,你想怎么搞?”
蒋同化心中腹诽:你是没有进GMP委员会,所以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难道陪着你疯吗?
想归想,蒋同化还真的只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