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3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934。第934章 热闹
GMP委员会的会客厅里,聚集了超过三十家媒体的记者们,将看似宽敞的地方,塞的又热有闷。
许多记者都耐不住里面的温度,而钻到了院子里去吹风,其实院子里也没什么风,只是不会汗流浃背而已。
茅市长等人站在楼上,有些惊讶于记者来的如此之快,如此之多。
毕竟,不过是一款药品的事情罢了。
茅市长的秘书不用吩咐,就到下面去打问消息了,一会儿过来,报告道:“杨锐之前就通知他们了,还给了红包,说是准备宣布一项决定。”
“多久之前?”
“算时间的话,罢工刚开始没多久。”
茅市长这下子确定,这就是杨锐早就准备来,应对此事的杀手锏了。
如果拿五个选项给茅市长选,他也是不会选择公之于众的。
因为公之于众的话,所有事情都有可能落在放大镜下面,对于茅市长这样的老派官员来说,他是不适应这种事的,他的工作风格,也不愿意做这种事。
但是,就算再多几个选项,茅市长也得承认,杨锐准备的这一招,的确是厉害。
最起码,他是不愿意沾手了。
而且,估计愿意沾手的人不多了。
想到此处,茅市长突然有些羡慕杨锐。
做学术的,身家清白,对景的时候,立即就是鱼跃龙门成真龙了。
就是没有跃龙门,普通点的大鲨鱼,也是不愿意轻易招惹此等健壮的大鱼的,因为身家清白就没有弱点好拿捏,例如刚刚的情况,若是换个小官员,哪里敢在市长面前玩刚硬?强项令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小李,你跑一趟,去找秦厂长……”茅市长招招手,将秘书叫了过来,安排了下去。
其他人都站的远远的,他们不用听就知道茅市长在说什么,而越是这种时候,就越要装作不知道。
楼下,杨锐的发布会并没有耽搁太长时间。
他甚至没有像是后世那样,弄一排桌子搞发布会,而是自个儿搬个椅子,找了个青砖的旧墙做背景,也不坐,就站在凳子前面,道:“今天请各位来,我是想宣布一项决定,因为这项决定可能造成一些我本不愿意产生的后果,特此说明。”
媒体记者们好奇的打量着杨锐,摁动照相机快门的都少。
胶片多贵啊,谁知道杨锐是想做什么。
这年月,突发新闻并不像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值钱,因为你奋笔疾书,洋洋洒洒的写了5000字的文章,很可能一夜之间就被禁止出版,或者禁止播放了。
而且,如今的媒体并不是靠收视率和印数吃饭的,尽管收视率和印数很重要,但宣传阵线最重要的还是辨识敌我。
无冕之王为什么厉害,因为人家只要把屁股坐正了,就只有监督权,而没有创收的义务了,而等到财政全额拨款的单位变成了差额拨款以后,无冕之王就不光没有帽子戴了,底裤都找不到了。
不过,没有了压力的无冕之王,并不意味着没有追求。
做记者的,终究是追求大新闻的,今天被杨锐请来的这些人,也都是希望能持续的从杨锐处获得新闻的人,现在看他把场面弄的不小,也都一个个的观望着。
杨锐眨巴眨巴眼,身体微微的转向手持着照相机和摄像机的一边,口中道:“大约两个月前,京西制药总厂递交了一项商品名为‘律博定’的药品申请,鉴于抗心律药物的理论缺陷,以及‘律博定’的安全测试结果,我决定对该申请做‘不予通过’的答复。其后,京西制药总厂再三申请,我也以相同的理由进行驳回,到目前为止,律博定所属的制药公司三木公司,依旧没有进行全面的安全测试的举动,我决定就此向大众通报……”
大部分记者都觉得莫名其妙,你不通过就不通过呗,找我们几十个记者过来,说这么一个无聊的事,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吧。
不过,来的记者里,还是有几个医学和生物学相关的记者的,他们以前采访杨锐,也都是偏学术向的采访,现在一听,立即都兴奋起来了。
杨锐期待的闪光灯,总算是亮了起来。
其他记者一看,咦,有猫腻啊,来呀,谋杀菲林啊,互相伤害啊,谁怕事大啊。
一轮拍照结束,就听来自《公众医学》的报纸的记者问道:“杨锐委员,你的意思是,正在美国销售的抗心律药物律博定,有安全问题?”
“不是安全问题,是安全隐患。”杨锐停顿了一下解释道:“我刚才说了,首先,抗心律药物的理论是有缺陷的,其次,律博定的安全测试是不完全的,第三,同类药物的安全记录并不好。”
也就是杨锐才敢将“理论缺陷”给提出来,因为理论本身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你很难驳倒别人的理论,同样的,别人也很难驳倒你的理论。
换成是其他药理学家,那是一定要避开这种没有实据的问题的。
然而,杨锐最不怕的就是理论讨论了,不就是扯开了嗓子吵,看谁的学术根基深吗?杨锐现在的学术根基,在生物学界大约是第二阶的,就是有可能拿诺贝尔奖,有资格在世界第一流的大学或研究所做讲座教授的。世界第一流的大学是什么概念,就是超过了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最好的学校的层次,比如像是比利时的根特大学,或者安特卫普大学这样的学校里,最好的学者拉出来,也不一定就有第二阶的学者。
当然,学术根基不等于是学术地位,杨锐还需要继续成长,才能长出参天大树,否则,也就是一株根系发达的绿色植物罢了。
但不管怎么说,杨锐是不怕辩论和讨论的,从某种程度来说,现在是有越多的辩论他越乐意。
可惜,在场的专业记者,也是没有听出杨锐的挑衅,他们的关注点,在杨锐说出“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的时候,就全部爆发了。
“您的意思是,正在美国销售的律博定,是有安全隐患的,对吗?”有记者再次确认,不是他们不辞辛苦,是这个问题的爆点太强。这可是外国正在销售的药物。
这一次,杨锐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这样的安全隐患,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是像是青霉素过敏一样吗?”
“有确定的案例吗?”
记者们一个个的追问起来。
杨锐摇晃摇晃手,道:“我从头回答,第一,这样的安全隐患,导致的后果是很复杂的,但可以确定的是,对于严重心脏疾病的病人来说,律博定是有可能致死的……”
“嗡”的一声,记者群都混乱起来了。
“有案例吗?有案例吗?”站在前排的记者连续的重复提问。
杨锐道:“国内尚未有律博定的应用,但我相信,我们的美国同行,应该会有相应的记录。”
像这样的药,在临床试验期间,就是有人死的,只要死有其理,药品并不会因此就退出临床试验。
杨锐再提美国,顿时让记者们兴奋了起来。
中国美国再加致死,太热闹了!
杨锐接着再就律博定回答了几个问题,就结束了发布会,这个时候,现场的气氛已经有点明星演唱会的火爆了。
可惜杨锐没有小助理和保安,整个人都被堵了起来,一个劲的被细问。
杨锐实在招架不住,终于是答应了两家媒体的专访,这下子,不用他着急了,被答应了专访的两家媒体,以无比雄壮的姿态,愣生生的将杨锐从群狼中抢救了出来。
“杨委员,咱们就乘热打铁,把专访做了吧。”两家媒体的记者一商量,就将杨锐的时间给决定了。
杨锐也不含糊,点头道:“行,专访说的细一点,只要不曲解我的意思,就行。”
……
935。第935章 上电视
“杨委员,能简单的说明一下,您拒绝律博定入市的前因后果吗?”
在给两家文字媒体做了专访以后,京城电视台的李冲,又找到了杨锐,要求也做一次专访。
李冲就是曾在杨锐拍摄纪录片期间,长期跟随的记者,他和杨锐相对熟悉,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同意以后,立即喊着摄像师扛上机器,找上门来。
杨锐也很乐意有电视媒体的采访,这种东西,才好放到国外给人看啊。
现在的问题,就是要将矛盾转移,否则,秦翰池再出什么幺蛾子,他是真的要顶不住了。
事实上,就是现在,秦翰池会有什么想法,杨锐都很难猜得透,但想来,愤怒是少不了的吧。
京西制药总厂如果将所有转产律博定的工作停止,并重新拟定新的计划,且不说其中的损失有多少,工作量都低不了。杨锐扪心自问,如果让自己以不情愿的方式多做无数的工作,恐怕也是要愤怒的吧。
再想想,他当年在实验室里做的许多工作,少不了也是令人愤怒的无用功。
就是现在,自己又做了多少无用功呢?
就是因为无知,所以,才会做无用功吧。
但是,就算是知道,该做的无用功也得做。
尤其是“律博定”这样的药品,几千人的工厂,做些无用功,做好过几百上千人去死的好。
公费医疗的时代,绝对不能小看一款美国药品国产化以后的销量。
有些人,或许仅仅就为了占便宜,都要托人求人的请医生开药的。
心脏早搏又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想象全国几千万上亿人,每年都会做体检,其中又能查出多少早搏患者?别以为国内现在没有把早搏当做一种病来治疗,三木公司和京西制药总厂,最多一年,就能通过官方和民间渠道,用宣讲、推广和贿赂并举的方式,将早搏确定成一种病,再采用长期治疗一点问题都没有。
在全面的科研优势和资本优势之下,国内医学界对欧美大型制药公司的抵抗力,是极弱的。
就是杨锐,都能在抗心律理论的框架下,想出无数种的方案。例如,早搏是心脏疾病的初期征兆,抑制早搏能够延缓和治疗更严重的心脏疾病,进而在整个公费医疗的体系中,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因此,医生发现早搏患者,就给予抗心律药物是既有效又经济的做法如果抗心律理论是正确的话,这样的推论基本无懈可击。
若是再配合上每年几百上千万元的公关费用,三木公司最多十年,就能将中国开拓成亚洲最大的早搏病治疗区之一。
即使人民币兑换美元不容易,但人民币也是钱啊,人家三木公司也可以买房子买地****搞投资玩服务的,哪里会有嫌弃赚钱多的医药公司。
像是后世的葛兰素史克,英国最大的制药公司,也是世界五百强,他们实行的”长城计划”和“龙腾计划”,就花费了数千万元的贿金,其目的,是阻止其公司“贺普丁”的国内仿制药大量上市。在其“长城计划”实施以后,许多医院果然不再采购专利到期后的“贺普丁”的仿制药,让葛兰素史克赚的杯满钵满,当然,中国国内的仿制药公司也不是好欺负的,转眼间就将葛兰素史克的高官们送进了监狱,葛兰素史克还因此背上了30亿元的史上第一罚单。
像是葛兰素史克这样的超大型公司进行超大型的贿赂计划,要说掩饰起来,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涉及到的医院、医生、学者和销售人员数以万计,实在是太多参与者了,但他们仍然实行了这项计划,并不是因为葛兰素史克相信运气,而是他们相信,自己能赚的更多。
只要能赚的更多,制药公司是不会有节操的。
制药业就是玩弄人命的行业,就像是临床试验,难道不会死人吗?几乎是一定会死人的好吧,但只要赚的不,只要能为更多的病人谋福利,有所牺牲也是在所难免的。
杨锐也不是见不得人牺牲,他手底下的兔命和鼠命也过千了,不是什么心软之辈,但成千上万条人命,明明是他所能够影响的,他就不能不多加慎重了。
反而是秦翰池的愤怒,京西制药总厂的工人们的命运,杨锐一点都不在乎。
甚至那几名靠吃药来逼供的罢工工人,说不去洗胃,杨锐也不会再多说什么。用自己的命做筹码的人,你用不着阻止他们将筹码放在台子上。
当然,面对记者,杨锐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首先简述道:“关于律博定,是一个多月前,由京西制药总厂递交的入市申请。律博定是由美国三木公司开发的新药,首先用于抗心律治疗……”
“对于抗心律治疗,我本身是有一些疑问的,因此,对于律博定,我最初就很在意。”
“我注意到,京西制药总厂递交的申请中,律博定的安全性测试是不完全的,主要是动物实验的部分不完全。”
“你知道,我之前做过一款药物,去铁酮,并且做了完整的动物实验,因此,我知道做部分的动物实验,和完整的动物实验,成本并不会相差太多,而且,时间也不会超过多久。所以,动物实验不完整,并不常见。我当时想的,就是京西制药总厂,漏了资料,因此,我一直等待他们补交资料,直到截止日前,才给了他们不予通过的回复,并且要求他们递交更多的安全性测试的资料。”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随后的几天里,京西制药总厂并没有能够不全动物实验的相关资料,原来,三木公司本身就没有提供这部分资料给他们。”
“如此一来,情况就变的比较复杂了。”
“我第二次拒绝了京西制药总厂的申请,要求他们提交更多的资料,并且,要求三木公司补全动物实验。”
“可惜,三木公司似乎并不想这样做。”
“如此一来,我就不得不考虑到一种可能性,就是律博定的动物实验是有问题的,以至于他们无法或者不愿意递交完整的动物实验的资料。”
“于是,有了第三次的‘不予通过’的答复函。”
杨锐的形象是不用说的,尤其是当他谈起专业问题的时候,更是神采飞扬,比电视里的记者要醒目的多。
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看到这样的杨锐,除了三木公司的公关经理。
“秦厂长,这不是京西制药总厂一家的事,你得处理妥当了。”三木公司的公关经理通过翻译,说的很是严肃,又道:“这种专访,不能再出现了。”
“我没办法了。”秦翰池的心情也好不了,对于三木公司的人的态度更冷淡。
他当年是为了做律博定的代理,才对三木公司卑躬屈膝的,现在律博定的代理没意义了,他又何必软膝盖。
三木的公关经理却是冷笑两声,道:“你别忘了你签的合约,你必须证明你尽力了,才不会被索赔。”
“我尽力了。”秦翰池道。
“不如让律师们好好讨论。”三木的公关经理继续威胁。
秦翰池眼角跳了跳,道:“你们要愿意到中国来起诉,就来好了。”
“我们不仅可以在中国起诉,还可以在欧洲和美国起诉,并且冻结京西制药总厂的每一分钱。秦厂长,我建议你,真正做到尽力。”
秦翰池很不愿意的咬紧牙关。国内的药厂多多少少都是有做进出口的,这也是全国各地药厂林立的原因之一,制药是国内少数能赚到较多利润的行业,但相对于国内的生意,国外的账期周转就慢了,京西制药总厂说不得也有资金在国外转悠着。
虽然积极应诉,有很大的机会解决三木公司的威胁,但在国外请律师,是非常花钱的。
秦翰池保证,自己今天走了账,明天就要被上级领导叫去臭骂一顿。国企还没有资格这样子用外汇。
“我要我怎么做,才算是尽力。”比较三木和杨锐的威胁,秦翰池的天平再次偏了过来。
936。第936章 为虎作伥
“药企困境,凸显体制顽疾。”
“官僚作风令外企在华举步维艰。”
“签好的合同不能执行,谁之过?”
一夜之间,舆论的风向,就仿佛发生了变化。
杨锐邀请的三十几家媒体,还没来得及全部将稿子给放出来,更多的媒体,就已经开始登载相反的言论了,更有甚至,直接批驳已经放出来的文章,做成一副要吵架的模样。
先前参加杨锐的新闻发布会的媒体莫名惊诧,什么风声都没有,杨锐的“不予通过”怎么就变成热点了?而且,反对党怎么会这么多的,中国专家封驳美国药品的新闻多正能量啊,反对的都是什么心理?
不用猜测心理,数量首先就不正常。
只是两三天的功夫,起码有近百家纸媒发表了相关文章,有的是豆腐块,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但大部分的评论文章都在较为重要的版面。
现在的纸媒可不比往后,想想坐办公室的人的日常生活一杯茶一份报,就知道报纸的阅读量有多大了,最起码,有资格和有能力参政议政的人,都是要看报纸的。
一些大报也出现了批驳杨锐的文章,如此一来,首先坐不住的却是给杨锐做专访的李冲。
“杨委员,你得罪的人可是真不少。”李冲找到杨锐,一脸苦色,道:“现在已经有文章批评我们了,说我们为官僚作风呐喊,就差说我们为虎作伥了。”
“已经有人说了。”杨锐拿出一张京城本地的报纸,指给李冲。
李冲哑然,道:“其实,媒体互相吵个架稀松平常,我们也不是吵不过,就是现在这种,太不正常了。”
“的确。”
“您是得罪人了吧?”
“看你说的,做事哪有不得罪人的。再说,我现在做的不就是得罪人的事。”从表情上看,杨锐并不觉得意外。
事实上,杨锐太熟悉这种制药企业的打压方式了。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制药企业实际上都是正当经营的典范企业。正当经营不代表道德模范,谷歌所谓“不作恶”,就是因为企业相对于个人,作恶实在是太容易了。
制药企业是正当经营的,但他们正当的范畴实在是太广了,以至于涵盖了各种擦边球,可资利用的律师和媒体,更是他们最常用的常规武器,至于政客这种武器,也是三五不时就会出现一下。
此外,正当经营的制药企业并非是不会违法,只不过,当他们违法了以后,总是很积极的抗诉和承受惩罚罢了。
罚款100万,罚款1000万,罚款1亿,罚款10亿,罚款100亿,如此种种,都是制药企业熟悉了的套路,传说中的挨打要站直,也得算他们一脚。
85年的中国,法律基本是没什么卵用的,政商关系也总是不太和谐,就是无冕之王们好用。
现在吹捧外商也没什么问题,国内也允许一定程度的批评,制药公司简直是如鱼得水。
杨锐曾经读研的时候,甚至听说,有医药代表提条鱼过去,就能搞定京城大医院的主任医师。当时说起此事,医药公司的职员们都是一脸的羡慕。
照杨锐看来,现在的无冕之王,也没有多难搞定的。
可惜,他没有三木公司,或者京西制药总厂那样的底气和资源,去搞定无冕之王们。
李冲看着杨锐的表情,道:“你好像有准备?”
“有。”杨锐回答的懒洋洋的。
李冲问:“啥准备。”
“生受着呗。”杨锐撇撇嘴,道:“反正,他们想要的没有,我想要的,就等喽。”
“这可就是个开始。”李冲道:“之后肯定还有更厉害的。”
杨锐点头,一副我知道了的表情。
李冲叹了一声,道:“您可别小看了媒体的嘴,难听着呢。”
“我可不敢小看,我要是小看媒体,请你们来干什么。”杨锐嘴上这么说着,实际上,他并不是特别在意。
京西制药总厂,或者他们背后的三木公司,有一点没有弄明白,那就是媒体只能伤害他们,不能伤害杨锐。
因为杨锐归根结底,是一名学者。
如果有媒体的鼓吹,学者是很爽的,所谓的学术明星,不仅能赚钱,而且能获得大量的关注和资助,像是霍金同志,和他同级别的学者,有几个人的实验室水平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如果杨锐能够得到全国媒体的吹捧,那他要做个什么研究,获得一些国家项目基金之类的,也要简单的多。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绝大多数的学者,是没机会得到大众媒体的吹捧的,甚至不会得到大众媒体的丝毫关注,但这并不会影响到学者本身的地位。
至于大众媒体的抹黑,对于学者的影响力也是微乎其微的。
就像是后世搞转基因的学者,被骂的难道少吗?但骂归骂,该吃的转基因食品,普通人照样得吃,该投入的资金,纳税人的钱照样得给,而大众媒体说什么,也不会影响到学者们的业内声望。
归根结底,在判断是非的知识体系里,学术和学者是高于大众媒体的。
唯一比较难熬的,就是媒体说话不会好听。
杨锐看向李冲道:“你们支持谁?”
“我们?我们没倾向。”李冲呵呵笑两声。
杨锐撇撇嘴,不相信的道:“是人家没来找你们吧。”
李冲笑笑,转头道:“这种事,我们也不是没见过,有些人,就喜欢玩拉一派打一派的套路。”
杨锐皱眉:“拉一派打一派?”
“我们给你做了专访,现在算是你这一派的了,你看着吧,这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