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3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了。
  眼瞅着要过国庆节了,都没有人再就京西制药总厂的处分决定置喙,就是媒体,也在连篇累牍的报道中,有些惫懒下来。
  9月20日。
  《人民日报》像是往常那样,出现在报亭及各单位的铁架子,木架子,吱吱作响的床架子上。
  在普通人看来,这期《人民日报》并没有什么特别,就像是每日播放的新闻联播一样,有不同,又相同。
  陈部长也是习惯性的拿起报纸,扫了一遍标题,他的时间紧张,不可能逐字逐句的去阅读,通常也就是看看标题,最多让秘书阅读了再转告自己。
  他的这一任秘书已经做了四年了,非常熟悉他的风格,能够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务。
  总共四版的《人民日报》,陈部长只用了半分钟的时间就扫了一遍。
  他随手将之放下,然后轻轻的拿起自己的茶杯,吹了一口气,将茶叶吹开一些,烫烫的喝了一大口。
  噗。
  口中的水还没咽下去,陈部长就猛然的将之喷了出来。
  如此戏剧化的状况,原本是不应该发生在年过五旬的陈部长身上的,但他现在已经顾不得仪表了,而是拿起报纸来,拼命的抖落水珠,然后一字一句的阅读末页的文章。
  署名“杨锐”的文章,用生动的语调和科普的手法,介绍了美国的《纯净食品和药品法》。
  20世纪初,美国的食品和药品状况也是一团糟。
  无良的美国工厂主和无良的中国工厂主一样,他们在牛奶里掺水,用大量的盐和调料掩盖变质的肉,肆意的超量使用化学品和添加剂,将工业制剂用于食品和药品中……
  经典的手段在21世纪的中国依然不绝于耳,硫酸丶铜能让发蔫的蔬菜重返青绿,苯丶甲酸钠能让西红柿不再腐烂,三硬脂酸甘油酯能延长猪油的储存时间,硼砂能去除火腿的变质异味……
  假冒伪劣的药品问题自然更加严重。
  宣传治百病的药物包括了可口可乐,用掺假的化学试剂制作药品更是药厂的经验之谈,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他们根本打不赢黑心的竞争对手……
  没有监管的商业模式,是比烂的商业模式。
  一如80年代的中国商业社会。
  事实上,美国FDA,也就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之所以成立,就是顺应了《洁净食品和药品法》,它提高了食品和药品的价格,毫无疑问,但是,就成效而言,全美的食品和药品的性价比大大的提高了。
  美国的食品和药品产业,也就此蓬勃的发展了起来。
  当然,许多工厂主并不甘心,依旧采用了比烂的模式,有些游离于监管之外,还幸存了多年,但更多的,却被罚的悔不该当初。
  陈部长将这篇文章读了两遍,才将自己的秘书叫进来,道:“去问问看这篇文章。”
  秘书知道领导想知道哪些信息,不用多问,就出门去了。
  陈部长则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目光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名头上,停留了良久。
  ……
  
974。第974章 代课
  
  对于正在激烈改革中的中国政府来说,成立或者取消一个部门,实在是太轻易了。多少部委都是取消了成立了改组了重构了,区区一个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在算不得什么。
  不过,若是没有杨锐的干涉,国家上层机构并不一定能注意到这种小事。
  80年代的中国,说是百废待兴毫不为过,影响后世的大事多的数都数不清,早十年还是晚十年成立一个食药监,实在算不得事情。
  然而,身为一名曾经的普通人,身为一名吃货,杨锐对食品药品监督的怨念早深。
  不管是地沟油还是苏丹红,不管是毒胶囊还是高价药,都可以用积重难返来形容。
  晚10年和早10年成立食药监,结局或许是截然不同的。
  而且,这是一件很没有成本的事。
  中国并不是没有食品和药品管理机构,卫生部下属的药政司就是标准的药品管理机构,卫生部和下属卫生局对食品的管辖权更是包罗万象,仅就药品而言,还有中医药管理局这样的机构,执行着部分的药品管理职能,再加上国医外贸对进口药品的管理,中国的食品和药品管理机构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将这些部门进行合并重组,更多的是一种行政上的工作,只要愿意做,就是能做起来的。
  当然,要做到真正的纯净食品和药品也是不可能的,但从杨锐的角度来看,后世的药品管理系统,其实一度是非常不错的,食品管理若是能达到药品管理的高度,再将后者略做提高,普通人的幸福感也是能大大提升的。
  最起码,在杨锐能够影响到上层政治的时候,他更愿意做出这样的影响。
  《人民日报》发表了文章之后,没几天的功夫,就有更多的讨论食品和药品的舆论出现了。
  所谓的吹风,也就是如此了。
  杨锐的生活也稍微变的繁忙了一些,除了实验室的工作以外,他不得不隔一天就去趟府右街,以充当顾问。
  陈部长三五不时的也会过来,更多的时间则是王司长来充当传声筒和联系人。
  尽管在地方上,司局级干部已经是大的了不得的官员了,但在政府中央,王司长也得夹着尾巴做人,就是要个谈话的小厅,亦得客客气气的问正科级的工作人员:“能借个地方用一个小时吗?”
  工作人员也很客气,却是公事公办的看了记事簿,道:“没有一个小时的空闲了,40分钟行不行?到了时间就必须出来。”
  王司长点头说“好”,又道了谢,在登记表上写了名字,才回头苦笑道:“没办法,大家时间都紧张,只能在这里开个小会。”
  说着,他快步带着几人到了临时借用的小房间,铺开文件,道:“东西昨天就寄给大家了,应该都看了吧。”
  几个人都点头。
  “行,那咱们就直接进入讨论,节省时间。另外,院办的洪秘书,一会也会来旁听咱们的讨论,大家不用紧张,照常进行就可以了。”王司长照例说了情况,就打开文件,道:“咱们现在讨论一下食品和药品的监督管理的问题,关于体制改革方面,有体改委的同志在做,我们今天的小组讨论,只讨论科学问题,也就是如何进行实质性的管理,检查和监管如何进行等方面。”
  杨锐在听他说话的当口,趁机向两边看了看,来的学者,基本都是认识的。
  院士级的有两位,一位是非常熟悉的伍洪波院士,与蔡教授一样,伍洪波院士是最支持他的学者之一,两人私下里的关系也相对密切。
  另一位来自中科院的老院士同样是熟人一位,曾经的GMP筹备委员会的薛健康。
  除此以外,北大的安林海教授是两次提名的准院士,他现在又是卫生部的项目申请委员会的主席,眼瞅着下届院士稳稳的纳入怀中,也是来到了这间办公室。
  就国内学术界的地位来说,院士和准院士还是超过杨锐些许的,不过,两位院士都是老牌院士,对于医药研究方面的了解并不多,伍洪波研究员在遗传所工作,也不是非常擅长此点。
  相较而言,倒是安林海教授的专业契合度更高一点。
  当然,高也是高的有限,而且,纯论学术能力,在场几个人也都是不敢和杨锐争的。
  文章就是学者的跟脚,杨锐现在CNS全部发了个遍,学术论著更是在欧美大学里当教材,不管是看内容还是看成果,杨锐的学术成绩都是有目共睹的。
  因此,包括另外几名中青年教授在内的诸人,都是首先将目光投向了杨锐。
  “恩,杨锐,还是你先说。”王司长尽管不喜欢杨锐在某些方面的越俎代庖,可他又喜欢杨锐在会议中的痛快和高效。
  杨锐仗着自己年轻,即使是口无遮拦一些,也很容易被原谅,此时说起自己颇有兴趣的食药监,亦是毫不犹豫的道:“我先说药品方面吧。我认为,新的机构应该达成两个目标。”
  王司长对杨锐的目标论很熟悉了,自然而然的点头。
  “第一,药品应当是安全的,我们要吸取律博定的教训。”
  “这是应该的。”
  “第二,药品应当是有效的。”
  “药品当然是有效的,没效果算什么药品。”王司长笑了。
  杨锐微微摇头,道:“药品的有效性是一个很随意的标准,就美国FDA来说,他们证明有效性的方法是替代终点。”
  “替代终点,这个词好像听过。”
  杨锐顺势解释道:“替代终点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评价标准,但是,也会遇到问题,比如说,一款抗癌药物是否有效,替代终点的判断标准,就是恶性肿瘤是否缩小了。”
  “但是,肿瘤缩小了,不代表说药物就有效果。”王司长对于众人恐惧的癌症,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杨锐点头,道:“您说的没错,恶性肿瘤缩小,并不代表癌症得到了缓解,所以,以替代终点的方式来证明药品的有效性,也只是权宜之计。”
  “您有更好的策略?”王司长好奇的瞪大眼睛。
  其他几人也看向杨锐。
  杨锐耸耸肩,直白的道:“没有。”
  几个人都是大喘气。
  没有你说什么啊。
  杨锐道:“我也就是想说明,咱们实际上需要做的,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许多标准都需要制定出来,而且,有时候是不尽人意的标准。在这方面,我认为专家委员会,或者顾问咨询委员会之类的机构,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这方面,我们已经在考虑了。”王司长对此毫不意外,并且当场道:“在场的各位,都是我们优先考虑的对象。”
  这时候,洪秘书走了进来,向周围人点点头,端正的坐了下来,一副旁听的架势。
  王司长招呼了一声,道:“食品方面呢?”
  “我认为重点监控的对象是添加剂,因为添加剂需要工厂来生产,更好控制。”杨锐说了一句,又道:“我赞成适量的使用添加剂,但是,我认为应该鼓励厂商尽量少的使用添加剂。”
  “这会对添加剂的销售造成影响吧。”
  “但会让食品厂商的附加值更高,因为他们省下了大量的添加剂的资金,能够全面的提升竞争力。比如说……”杨锐想了想,道:“美国的亨氏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们最初是生产番茄酱的公司,当时的美国,番茄酱大量的添加防腐剂,但亨氏公司的亨茨发现,如果在番茄酱的生产中,使用非常新鲜的水果,采用消毒措施,还有安全的装瓶技术,完全没必要采用防腐剂,就像是咱们北方人,冬天自制番茄酱一样,并不需要添加剂,反而更好吃。”
  停顿了一下,杨锐道:“更好吃就意味着更大的销量,更高的价格,不过,采用新鲜水果,还有更好的消毒措施和安全的装瓶技术,也意味着大量的前期投资,国家政策若是不支持的话,这样的工厂是开不下去的,中国不行,美国也不行。”
  “但是,如果工厂坚持下去了,产品被市场认可了,这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收入,我们应该支持和扶持的,也应当是这样的公司吧。”杨锐说的很顺,也让几个人听住了。
  不过,仅仅40分钟的讨论时间,不能都交给杨锐用了。
  王司长迅速的做着笔记,并点了伍洪波院士的名。
  伍洪波院士亦是侃侃而谈。
  几个人依序发言,很快将40分钟消耗完了。
  王司长赶紧收拾东西,给后来人腾地方。
  洪秘书这时候来到了杨锐面前,道:“杨委员,你最近能腾出时间来吗?”
  “当然。”杨锐用询问的目光看向他。
  “乔公对目前的生物学和医药方面的信息,很感兴趣,想请你给他,还有院里的一些同僚,上上课,您看行吗?”洪秘书微微笑。
  “给领导上课?”杨锐诧异万分。
  洪秘书轻点头,道:“主要就是国丶务院的几位领导,内容较为浅白为好。”
  “就是说,我要给国丶务院的几位领导上课?”杨锐瞪大了眼睛重复询问。
  洪秘书颔首,微露笑容,道:“具体时间未定,但你现在就可以开始备课了。”
  
975。第975章 好学生
  
  杨锐站在镜子面前,最后一次整理衣服。
  景语兰很认真的帮他系上领带,又用手将领口的衬衫抚平,站后一点,眼波流转的看着他,过了一会,笑道:“我还是觉得黑色那件更好看。”
  “英伦风的?”杨锐偏偏脑袋,问。
  “是啊,更帅气,而且更显的有气质。”
  “可惜那件是英国裁缝做的,价格太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杨锐很是注意的活动了一下肩膀,感觉没有受到限制,满意的道:“这件做的其实也不错,手艺不见得比人家差多少,就是布料和样式比不上英国人的,足够了。”
  景语兰顺势捏了捏杨锐的肩膀,感受到宽厚的肌肉感的同时,不禁心中惶然,自己的心情为什么就莫名其妙的变好了呢,而且,又有莫名其妙的快乐。
  杨锐的心思却有些发散,他对着镜子,又做了几个讲台上常做的姿势,再转头问景语兰道:“我这样会不会有问题?”
  “怎么样都好看。”景语兰实话实说。
  杨锐无奈道:“对面都是大佬,怎么说都和普通学生不一样,我觉得,不能给人太强势的感觉,相对来说中庸一些吧。”
  要说起来,杨锐曾经也是做过小十年的补习老师的,教过的学生也是各异。有被家长送来的无状态生,也有主动要求学习的异种学霸,还有争强好胜的中二生,天赋过人的浪子回头金不换……就人数上来说,杨锐以金牌补习老师的名义教过两三百人的大课,也曾有过一对一教学的经验,当然,最多的还是二三十人的小班,偶尔也免不了有五人八人的超小班。
  就补习年龄来说,杨锐也不是没有教过大龄学生,各种公司培训和考证的成年人,有些脱离学校十年二十年的,要他们重新自习实在是强人所难,补习学校的培训班也就应用而生了,除此以外,杨锐还接触过许多奇奇怪怪的需求,比如就有三四十岁的家长想要重学小学课程的,原因是某小学的入学考试不光考学生,还考家长,最后以综合分录取……
  总而言之,杨锐是一名有经验的补习教师,站上三尺讲台,他是从来都不慌的。刚毕业的时候或许有点方,但后来就圆润了。
  然而,今天的杨锐,怎么回忆往昔,都免不了变方。
  给中央大佬上课唉,说的每句话都会被记下来吧,万一说错了话呢?推出午门斩首吗?()午门变成旅游景点绝对不是回归幸福的理由啊。
  景语兰看着杨锐的样子,却是噗嗤一下子笑了出来。
  杨锐讶然问:“有问题吗?”
  “没有。”景语兰忍住笑,摇头道:“就是没有见过你这么患得患失的样子。”
  “感觉像是古代的士子去给皇帝老头上课啊。”杨锐说着自己也笑了起来。
  由学者给高层领导上课的传统由来已久,其实远没有杨锐说的那么玄乎,一些喜欢学习的领导,甚至能做到每周或者每半个月上一次课,内容亦是包罗万象。
  唯一有点特殊的,也就是杨锐的年龄偏小。不过,给领导上课的学者年龄向来不大,或许是因为老年人喜欢絮叨,或者总有用语言改变人类的冲动,中青年的学者经常是授课的主力,他们对主流学派的了解更深,知识积累也相对充沛。
  只是像杨锐这么年轻的,还是极其少见的,至少杨锐本人就没有听说过。
  “我去坐车了。”杨锐再照照镜子,提起公文包出门。
  黑色皮革的公文包让他显的老气了一些,景语兰反而更喜欢,将他送出楼道,才悄悄的回到房内。
  杨锐打了一辆出租车,前往府右街。
  他现在的装束,自然是不方便骑自行车的,坐捷利康的车也不符合身份,公交车原本是可行的方案,但杨锐对此只是稍稍的考虑了几秒钟就放弃了。
  万一把衣服弄脏了,或者耽搁了行程怎么办。
  杨锐基本是以高考的心态,来到府右街的。
  然而,院办的工作人员显然并没有高考式的重视,见到杨锐,也只是微微诧异他的年轻。
  等了大约半个小时,洪秘书匆匆而来,笑道:“杨委员,等了很久吧。”
  “我提前过来了,担心误事。”杨锐微笑。
  “不会。”洪秘书说着看了一下表,道:“乔公和李老正在聊天,汤公马上就到了,咱们今天就这么三个人听课,时间大约是一到两个小时左右,可以吗?”
  “没问题。”杨锐知道,正常的讲课时间都是两个小时,一到两个小时,就是担心自己讲的不好,提前打了预防针。
  洪秘书满意道:“好,我现在带您过去,中间可能要检查一下随身物品,不会太麻烦。”
  杨锐再点头:“没问题。”
  “到时候我在外面等,您有事就招呼。”
  “好的。”
  两个人一边说话,一边进到了里间。
  准备用来做课堂的是个小房间,总共有个30平米的样子,和杨锐在补习学校的小班课堂差不多,而且没有明显的讲台,只在前方挂了一个白板,并提供了黑笔和红笔。
  担心杨锐不会用白板,洪秘书还特意给说明了一下,一切准备停当,乔公和另外两位大佬就迈步入内了。
  三人都是一副开会的架势,和杨锐最近温习的新闻联播录像里的形象差不多,或者说,基本是完全一致的。
  不过,三人的态度明显更加温和,而少了新闻中的严肃。
  杨锐莫名的想起了法国总统希拉克。之所以想到希拉克,是因为希拉克号称是最后一位靠与选民握手而当选的总统,据称,此君和他的多位前任,都有类似的所谓天然的亲和力,他朝你伸手过来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一种发自肺腑的感情,似乎是非常熟悉的友人似的。
  这样的总统在各国的评价也很好,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同样受到美国和德国人的欢迎,英国人不怎么喜欢他,却非常关注他,希拉克在任时期,也是法国外交最有力的时代。
  不过,希拉克在现场给人以真诚的感觉,其在电视媒体上的表现却略显冷漠,与之相反的是其继任密特朗。密特朗在电视上给人的印象极亲切,和人握手的时候却是冷冰冰的。
  在电视媒体兴起的后民选时代,希拉克这样的总统,就很难再在民选政府出现了。
  乔公、李老和汤公,却给了杨锐极亲和的感觉,让他略显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舒缓了过来,甚至连准备好的寒暄语都没有用到。
  “那咱们就开始吧?”杨锐的感觉有点好的过头,一下子有了再做补习老师的赶脚。
  乔公笑着说“好”,就乖乖的坐在了位置上。
  其他两位大佬亦是好学生的模样,正襟危坐,态度认真。
  
976。第976章 我赞成
  
  “我先讲一下国内和国外,目前的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状况吧。几句话交代清楚。”杨锐想了一下,道:“简而言之,从70年代开始,是世界新药研发的黄金时期,一系列的原创药物和模仿创新药先后上市,合成要中的首个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普萘洛尔,组胺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都是首例,挽救的患者很多,利润也很高。由此带来的,是将近20年的新药研究理论的发展,各种技术平台和方法的发展也很快,就目前来说,中国完全没有跟上时代。”
  杨锐看了一眼三人,见他们的确在听,就继续道:“就目前来说,我们在新药研究方面的落后,是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原因也很简单,咱们国家没钱。就目前来说,新药研发的投入是在每款药4亿美元左右,但这个数字会飞速的飙升,就我预计,到80年代末,一款新药的资金成本就会上升到10亿美元到15亿美元,研发周期增加到10年到12年……”
  杨锐毫不在意的做出了预测,他却不知道,这种预测是在给大佬们讲课时很少出现的你猜对了还好,猜错了岂不是完蛋。
  杨锐却不怕这些,素无忌惮的说了药物研发方面的多个问题,并就国内的生物制药行业发散开去。
  这些内容,他实在是太熟悉了,根本不用多想,就能说的准确而详尽。
  三名听众听的也极认真,制药业是国内目前少有的能赚取外汇的高技术行业尽管相对于国际水平来说,高技术高的很勉强,但终究也是非常重要的产业,用两个小时了解一下,自然是很有必要的。
  汤公甚至拿出了笔记本做了简略的记录,并在杨锐停顿的时候,问道:“杨锐,我听说你做了一款新药,已经卖给了外国人,价值很高?”
  杨锐并不避讳的道:“是,我签订的是里程碑式的合同,合同总价值超过千万美元了。”
  三名大佬互相看看,谁都没问钱去哪里了的问题。
  倒是汤公饶有兴致的问:“国内如果开发一款这样的药物,是否可能?”
  杨锐想了一下,道:“虽然不想说,但我觉得,不太可能。”
  “恩?”
  “新药研发是一种概率性的问题,就现在来看,开发一款新化合物的成本预算是500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