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4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站在谷强的角度来说,这些热闹他都参与过,只是因为团队力量薄弱,资源稀缺,他从来都没有出过头罢了。
不过,他没吃到过头羹汤,并不意味着他不熟悉这些实验,事实上,谷强后来还是重复完成了一些实验,这也是他的底气和主要成绩。
杨锐要他做的60组胚胎分割,虽然部分技术并不令人满意,谷强自信,进行移植以后,自己分离出来的半胚,还是会有比较高的存活率的。
然而,冷冻胚胎就是另一个概念了。
别的不说,光是冷冻胚胎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就将大部分的实验室挡在了门槛之外。
到85年为止,国内尚未有过成功的冷冻胚胎并移植妊娠的先例,国外也不多见,只有寥寥几个实验室,能够完成而已。
就表现来说,冷冻胚胎更是一件非常科幻的事。
将动物胚胎保存在4摄氏度到0摄氏度尚可理解,保存在零下80度数月的时间,然后解冻并移植到动物体内,竟然还能诞生幼畜,这就有些让人浮想联翩了,而在零下196度的液氮中保存胚胎数年,甚至更久,移植受体依旧能够妊娠,这就已经脱离了正常人的思维界限了。
要知道,动物胚胎可是活体。
活体的动物胚胎能够在零下196度保存极长的时间并重新复活,活体的人类是否能重现此项技术?尽管直到30年后,冷冻人复活想都未能实现,但是,可以想象第一例冷冻胚胎移植成功以后,它在科学界和社会环境中引起的震动。
对于国内生物界、科学界以及新闻界来说,冷冻胚胎的移植始终都是一根诱人的红萝卜。
谷强曾经也被这根红萝卜诱惑过,但他没钱没人,所以只是单纯的想一想而已。
杨锐倒是有钱有人。
谷强之前也想过,如果杨锐筹备充分的话,未尝不能挑战这个课题。
他没想到的是,杨锐竟然如此快的就提出了这个课题,而且,完全是没有筹备的样子。
这么大的课题,难道不应该先杀鸡宰羊祭三牲之后,才以论证和会议的形式,尝试运作吗?
谷强看着杨锐,狐疑中带着怪异。
杨锐完全没有注意到他的目光,一边做着日常检查,一边道:“国内有没有冷冻胚胎的先例,我不管,我们做自己的就行了。同时进行两组实验的确是匆忙了一些,你可以选其中一组来完成,另外一组,我找其他人来做。”
“不用,我能做。”谷强紧接着问:“你准备拿多少经费做这两套研究?”
钱是硬道理,而要完成国内首例的冷冻胚胎移植,所需要的经费更是少不了。
杨锐没有直接回答,却是扭头问道:“老许,遗传工程实验室的账上,有多少钱?”
“几万块吧。怎么了?”许正平目前兼职帮杨锐管理遗传工程实验室,毕竟,这个连基建都尚未完成的实验室,目前只有谷强一名在编研究员。
杨锐点点头,道:“我准备做一下冷冻胚胎移植,你把经费整理一下,帮我提出来吧。”
“好。”许正平一个磕绊都没有的答应了下来。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谷强桀骜不驯之天狂地狂神经病突然发作,抱着肚子大笑起来,边笑还边指着杨锐和许正平,道:“我给你们讲个笑话,我有几万块钱,我想做个冷冻胚胎移植的实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
兄弟们,慢更了别怪我,因为老婆要我带她去玩《龙武2》,这没法码字啊。嫂子带队,兄弟们敢不敢入伙,去的赶紧去【神州】区和我一起组志鸟大军,别在这瞎等。
……
……
1009。第1009章 细节
杨锐莫名其妙的看着谷强的狂笑。
正常人,在这样的目光下,最多十秒钟,就该尴尬的笑不出来了。
然而,谷强是什么人?他是具有戳天捣地的泰迪精神的男人。
泰迪能在众人,乃至众狗的目光下,抓住一个破旧布娃娃强丶奸的兴高采烈;泰迪能在众人,乃至众狗的目光下,抓住一只逛街的大腿动的活泼可爱;泰迪能在众人,乃至众狗的目光下,缓慢的在空气中挺动的频繁高效;谷强同志,自然就能在众人,乃至众(科研)狗的目光下,笑的酣畅淋漓,潇洒万分。
杨锐不由深深的叹口气。
人人都说泰迪好,那是你的腿上还没有粘上白乎乎的黏液的时候,人人都讲技术员有个性,那是你的耳朵没听到他们狂笑的声音的时候。
“谷强同志,声音放低一点,不要影响到其他人做实验。”杨锐等谷强笑的差不多了,道:“我们是做冷冻胚胎的重复实验,不算什么有创新性的事,用不着激动。”
“哈哈……”谷强听着杨锐说的话,忍不住又笑了起来,道:“我手边要是有个录音机,我就录下来放给中科院的人听,让他们听听!”
谷强咳嗽了一声,清清嗓子,学着杨锐的声音,道:“我们是做冷冻胚胎的重复实验,不算什么有创新性的事。”
谷强再次狂笑起来,道:“中科院的人要气疯的,哈哈哈哈……”
不得不说,谷强鹦鹉学舌,实在是有些够贱。
杨锐再次叹了口气,和这样的人共事,确实是有够费事的。
这一次,杨锐觉得不好再搬出实验室负责人的名头了,他稍微站直了一些,道:“谷研究员,你可能不知道,我们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窗户外面,一直都是有笑声的。”
“恩?”谷强有些没理解。
“离子通道实验室没建成的时候,我带着一个实验组做钾离子通道的项目,那时候的笑声更大。毕竟,当时的钾离子通道的研究,是世界性的创新。”杨锐瞥了眼谷强,缓缓道:“没人认为,当时还是学生的我,能带队做出世界级的基础生物学项目。北大内部,支持的也是伯克利大学的理查德教授……”
实验室里的研究员们,或许没有经历过那个场景,但是,遥想当年,身为离子通道实验室的一员,仍然是不自觉的挺起了胸。
杨锐笑看谷强,动动嘴唇,道:“后来我做PCR,也是没人看好,笑容都传到了国外,为此还打了官司,结果,我还是踹了那些带笑的脸。”
“再到去铁酮的药物开发,这方面,你可能不了解。”杨锐毫不掩饰的用鄙视的表情看着谷强,道:“但当年好意思笑的,现在都不好意思在我面前露面了。”
杨锐稍微停顿了一下,面向谷强,问道:“现在,我说我要做冷冻胚胎实验,谁还敢笑?”
实验室里的研究员们,不由的看向谷强。
谷强脸上的笑容,早就不见了。
他仿佛现在才回忆起,杨锐是手握CNS三大期刊文章的学者。
在国内,能做到这一点的学者,自然是有一些的。
然而,但凡能做到此点的,谁不是最顶尖的学者。
这样的学者,要说重复国外的实验,谁又敢笑?
谷强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是笑的有些早了。
“遗传工程,和基础生物学,还是不一样的。”谷强竭尽所能的找了个差不多的解释。
主要是面对面的看,谷强实在难以相信,面前这么年轻的杨锐,能做出如此多的成果。
再者,就像是他说的,杨锐毕竟是没有做过遗传工程学的,凭什么说重复试验就重复试验。
重复实验也不一样的,一些老旧的实验,比如中学实验室里做的那些,所有的步骤细节都是非常清楚的,连出错会出在哪里,都有专业的分析,随便拉一个学生出来,只要认识字,知道纸面上的意思,稍微花点时间,就没有做不出那些实验的。
但是,遥想当年,中学实验室里的某些实验,可也是不传之秘的。
的确,期刊上会有论文,论文里会有实验步骤,但是,没有细节说明的情况下,想要重复这些实验,总归是要付出一些探究的时间的。
越是复杂的实验越是如此。
像是冷冻胚胎的移植,其中的细节不胜枚数,稍不留心就要出错。
活体胚胎,冷冻再复苏,还要移植到生物体内,再妊娠下崽,出一点错,就可能全盘皆输,而且,由于过程太长,耗费的时间太久,试错的成本都是相当高的。
若非如此,国内实验室,又如何肯放弃这种“填补国内空白”的机会。
杨锐的认识与谷强一致,遗传工程和基础生物学的确不同,但是,对他来说,重复实验的难度却是截然不同的。
在85年,国外机构固然是千防万防的,不肯泄露出冷冻胚胎移植的细节。
因为他们虽然完成了小鼠、牛、羊的冷冻胚胎移植,却没有做出猪、狗、猴子之类的冷冻胚胎移植头几种重要动物的冷冻胚胎移植,可是妥妥的CNS级论文,怎么能轻易的让给竞争对手。
不过,等到9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讯息就没什么价值了。
杨锐就是查公开信息,都能查到无数的资料。
尤其是一些硕士和博士论文,由于本身篇幅长,本身就是重复性实验居多,内容实在详实的不行不详实也不行,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都是要规定页数的,动辄一百页两百页的论文了,你不写详细的实验细节,难道还想讨论行业八卦不成?
就算是一些论文有数据不实之类的问题,但互相参考一番,找到具体的细节还是能做到的。
杨锐嘴角翘了一下,却是不再和谷强玩嘴皮子了,只道:“开始实验吧。”
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了,他也不需要谷强心悦诚服。
谷强乖乖的站到了实验桌后,开始了新的准备。
“做过冷冻胚胎的实验吗?”杨锐拿着自己整理过的提纲,也在脑海中回访各种步骤。
谷强道:“看过资料,没有实地操作过,设备太贵。”
他左右看看,又有些不服气的呶呶嘴。
离子通道实验室是做基础生物学的,竟而能够凑出完整的遗传工程学的设备,却是普通科研机构羡慕不来的。
“没操作过好,我这里有几个实验设计,我们做个交叉比较。”杨锐说着将一张纸递给谷强。
“肯拿实验设计出来了?”谷强哼哼两声,拿起来就看,边看边道:“胚胎放入平衡液平衡,装管,降温,植冰,再平衡……呵呵,这种文章我早就看过了,降温降到多少度?平衡液用什么?没有这些资料,我怎么做?”
他提的问题,除了语气之外,倒是实在的不能再实在了。
杨锐并不意外的道:“先说平衡液。我们用甘油。”
“甘油?甘油是能调节细胞脱水,保护蛋白结构,不过,甘油只适合慢速冷冻。”
“我们也没有快速冷冻的设备。”
“浓度呢?”
“暂选百分之二摩尔每升,用缓冲的PBS液来配置,PH要保证在7。2到7。4之间……”杨锐说的这些,就全都是细节的不能再细节了,例如PH值,它的波动范围,在普通实验中都是不在乎的,只看最终结果的PH即可。但在这里,却不行了,这就要求配置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PH,并调整加注的次序和速率,若是没有相关信息的话,试错试十年都有可能。
谷强有些怪异的看了杨锐一眼,却是嘟囔道:“人比人气死人啊。”
他却是以为,这些信息是杨锐从国外某位学者那里得到的,所谓学术界人脉,有时候就是很不公平的潜规则,谷强一个外国学者都不认识,他实验技巧再好,也没机会展现,杨锐虽然不会遗传学的实验操作,但他能得到相关信息,却是坐稳了项目负责人的位置。
平衡液的调制本身没什么问题,谷强不再多说,专心操作了起来。
过了一会,许正平走了过来,道:“杨主任,第三批访客的名单确定了,你看怎么安排,主要是实验室参观的时间。”
“就让他们来参观冷冻胚胎移植这个项目好了。”杨锐干净利落的回答了一句。
许正平就是一愣,高技术的项目自然是好,但也得有结果才好看吧。
谷强头也不回的道:“我可不保证能做出来。”
“你只要手法不出错就行了。”杨锐回答的更气人。
许正平有些不安心,但还是点了点头,再靠近杨锐,小声道:“这次来的有南农的张锋教授,还有山大的欧阳仕教授。”
“两只大牛?”
“是。”
“我给蔡教授说一声好了。”杨锐觉得自己一口气吃两只大牛还是有困难的,立即想到了胃口不错的蔡教授。他之前还拿这个做过许诺呢。
谷强则是听到山大两个字,眉头皱了皱,手里的动作却是更仔细了。
……
……
有人问我《龙武2》100万起点币怎么送,这个比较简单,9月23号游戏不限号,我们进入【神州】区,取名字时带上“志鸟”二字当联络语即可领取奖励,此外,据说“龙武”官方微信号能领到新手礼包……
……
……
1010。第1010章 老年人的梦想
来自南农的张锋教授,是自己坐着公交车到北大的。
他背了一个绿军包,有点土,有点风尘仆仆,但在北大校园里,只是很普通的画面。
85年的国内校园,要多淳朴有多淳朴,当然,是比不上70年代的淳朴,但也就是多了一点黑皮鞋,有些穿红裙子的女生罢了。
张锋先在校园里绕了一圈,还去听了一节生物系的课,差不多到了中午时间,才踱步到了离子通道实验室。
实验室里,正是吃饭的时间。
研究员们三五成群的往外走,各自谈着喜欢的话题。
张锋靠近来听,如果不是学校八卦和政治议题的话,基本就是学术内容了。
张锋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是他所熟悉的气氛,又是他很少再能感受到的气氛了。
安心学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肚子都吃不饱,肚子没油水的日子里,如何安心学术?
当然,总有些人是能安心学术的,不过,要让一个实验室里的所有人,都安安心心的吃午饭聊学术,却是不容易的。
张锋望着这些年轻的研究员,神情满是回忆。
“您是张锋教授吧。”许正平经人提醒,匆忙自实验室里出来了。最近两天来访的宾客很多,大家都比较有集体意识。
许正平是见过张锋的照片的,稍微注意了一下就认出来了。
张锋转头,道:“是我。”
“欢迎,我是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副主任许正平。”许正平习惯了各种学者的不同性格,只保持自己热情洋溢就行了。
张锋盯着许正平看了一会,伸手道:“你好。”
“您好您好。”许正平被盯得发毛,现在看见人家主动伸手,竟有感激之情,忙道:“我们派了人去火车站接您,是没碰到吗?”
“我看到了,特意避开了。”张锋的回答令许正平好生无语,还有人在火车站看到接车的,直接绕开走的?这还是提前电话联系过的。
“那您吃饭了吗,我们先用餐,然后再做其他安排怎么样?”
“杨锐呢?”张锋却是不按照许正平的套路来。
“杨主任现在不在。”
“实验室主任,大中午的不在实验室,在做什么?”
“去和中牧总公司的人开会去了。新建的海淀遗传工程实验室,所需要的经费,还没有筹措齐全呢。”
“哦。”张锋这才稍微满意了一些,又顺着年轻研究员们的方向,边走边道:“你们不要钱的食堂是这边?”
“是……”许正平连忙跟上,又低声道:“食堂的主食是要钱的,只有菜不要钱。另外,杨主任吩咐我们高规格接待您,食堂……这个……”
张锋摇头:“用不着。”
说着,他就快步来到了食堂。
比起食堂刚开张时的简陋,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小食堂又做了改进,不仅替换了桌椅,头顶也搭上了防雨棚,至少到冬天之前,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大师傅用的器具也有了一些变化,装菜的大锅都换成了铁盆,下方有热水涌过保温,能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许正平给张锋简单的介绍了规矩,就主动拿了两个大餐盘过来,道:“这是我们给访客准备的,都用开水烫过的,很干净。您要点什么。”
“你挑几样就行。”张锋说过,又问:“你们实验室,有多少年轻研究员?”
“现在大概有十几个吧。”
“有下海的吗?”
许正平拿着餐盘的手顿了一下,有些奇怪的道:“没有,实验室里都是好不容易才进行的研究员,不会下海的。”
“是吗?”张锋的声音拉的有点长。
许正平小心的问:“南农有研究员辞职?”
“哼。”张锋鼻孔里出气,一会儿,才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要走,我也拦不住,但你说,读了大学的研究员,在实验室里又练了五六年,结果辞职去开一家小饭店,这叫什么事?”
说到这件事了,张锋的脸上才有了表情。
许正平陪着笑,不敢说话。
“北大的校风还是不错的。”张锋说了一句,有些羡慕。
许正平觉得自己该争取一下,于是道:“是我们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待遇和条件比较好,北大校内,还是有下海的老师的。”
“哦,怎么个好法。”张锋不是特别信的样子。
许正平想想,道:“不谈物质条件,我们离子通道实验室,今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就很多,大家都有奔头。想做实验的话,条件也很好,我们有信心,在五年内,成为国内领先的实验室。”
张锋听过太多国内领先的话,有点想笑,却笑不出来。
离子通道实验室是北大的,而北大生物系原本就是国内领先的生物专业,仅此一点,就让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发展潜力很大。而就离子通道实验室自身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来说,要说国内领先,也是勉勉强强,再怎么扯,人家是发表过CELL级论文的。
何况,许正平还加上了一个五年的限定词。
张锋长长的叹了口气,道:“野心不小,确实有可能。”
“我们实验室的研究员,现在的野心都不小。”许正平笑了一下,敲边鼓道:“杨主任已经确定,我们明年就冲击国家级实验室,经费也会翻一番,大家的研究条件都会改善。”
张锋哼哼了两声,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情绪。
身为南农的教授,张锋目前所拥有的实验条件也是可以的。
南农是中国大学系统里的名校了,63年就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不过,南农和所有农业院校的问题都是一样,它是农业院校。
读农业在21世纪倒是没什么大问题,毕竟,大家毕业并不一定要从事相关的行业,农业院校也不过是一种选择而已。
但是,85年的大学可是包分配的,读什么专业就会去做什么行业,这是跑不掉的。
而农业院校,自然要去农业口的单位工作,相比其他行业,这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大家都想去大城市,去京城和上丶海工作,选行业的话,自然也是优先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的,例如北邮直到2000都很红火,考分一度高比清华北大,作为一所专业化的院校,这显然邮政系统带来的优势。
相应的,南农得到的就是农业系统的劣势了。南农的教授不会比北邮的教授的学术水平弱,但是,要说经费和待遇的话,那就是天差地别了。
张锋教授就是深切的感受到了这种差别的一员。
国家虽说重视农业,但中国的农业范围太大了,最终能留给农业院校的,原本就少之又少,能留给农业院校的科研经费更不用说了。
而且,不像是北大或者其他综合性院校的农学专业,南农是隶属于农业部的高校,换言之,它的经费大部分要着落在农业部这里,对张锋教授来说,这又是一道劣势,因为这意味着学校的经费上限很低。
当然,南农的普通教授,反而不会觉得是劣势,因为南农是农业部里一等一的好学校,下限却是很高,基础经费很有保证。
只不过,基础早就不是张锋所追求的目标了。
头些年,他将大把的时间浪费在了理论研究上,一直安慰自己,再等等,总有实现的时候。
然而,时间并不总是站在你的这边。
尤其是等待的时候。
转眼间,张锋就从中青年科学家,变成了中老年科学家,可他的实验室,却是始终都没有按照自己的心愿建起来。
问题不仅仅在于经费,还在于年轻一代的补充。
一间运行良好的实验室,可以只有一名高端学者,但是,必须有两三名中端的头犬,以及多名科研汪,才能健全的生存下去。
这里面,科研汪都是不重要的,因为科研汪的存在价值,在于节省中高端学者的时间,若是没有,最多也就是影响实验进度,而非实验室的生存。
但中端的头犬和有经验的科研员就很重要了,它们的人数,就决定了实验室的规模。
张锋的实验室,自70年代末建起,就不停的在扩张,这原本也是他的希望所在。
然而,随着82年的下海潮的来临,地处南丶京的南农,却成了下海重灾区。
久经训练的研究员离职,让张锋距离梦想越来越远。
老年人也是有梦想的。
张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