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4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在乎你有多少钱,三块五块他也要,七毛八毛的也不嫌少。
  有的人,甚至把抢劫当做日常任务来做。
  梅局长却是从来都不怕小混混们,他器宇轩昂,昂首阔步,步斗踏罡的走在正前方,气势磅礴的道:“遇到抢劫的,你就当他是牧场上的马,一把给他套住了,扭送到派出所就行了。”
  若是光听他说话,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能一手提起一头牛。
  两名年轻职员互相看看,都是心虚的不行。
  好在梅局长找了车来,自己坐副驾驶,两名职员坐后面,紧紧的抱着钱袋,好歹到了北大。
  进了校园,静谧的气氛,才让两名职员稍稍轻松一些。
  砰!
  一声响,吓的两名职员险些跳起来。
  梅局长哈哈大笑,挺着排骨似的胸膛,指着两人道:“你们没在草原上打过猎吧,动物最放松的时候,就是他们以为安全了的时候。”
  两只动物险些尿出来,再次握紧了怀中的大包。
  ……
  离子通道实验室。
  梅局长通报了一声,就顺当的走进了实验室。
  苏先凯、范正龙等人都在自己的实验桌前忙碌着,各做各的事。
  杨锐同样在自己的实验桌前忙碌。
  走到跟前了,杨锐才起身招呼一声,互相介绍认识一番,就带着三人,来到谷强和欧阳仕的实验桌。
  谷强和欧阳仕各占据实验桌的一边,每人配一名助手和一名科研汪,总计六人,忙的团团转。
  三张实验桌拼起来的空间,在人数增加了以后,越发显的狭窄。
  “你们布置的空间不合理啊。”梅局长左右看看,道:“位置也太小了。”
  一张实验桌的长度也就是五六米的样子,算上中间和两侧腾出的空间,
  “没办法,遗传工程实验室还没有自己的实验室。”杨锐摊开手回答了一句。
  梅局长皱眉,道:“这间实验室不也是你的吗?”
  “这是公立实验室,我虽然是负责人,也是服务于实验室研究员的,不能因为同时负责两间实验室,就损害其中一间实验室的利益。”杨锐说完,又道:“现在划分出来的区域,算是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向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借用的,是支付了租金的。”
  “这不是左手掏钱装右手。”
  “遗传工程实验室是属于海淀区的,所以,这等于是海淀区政府,在付钱给北大。”杨锐的逻辑通顺。
  梅局长由此理解了,却是更加心疼的看着忙活中的谷强和欧阳仕等研究员,道:“就算是交租金,你也交多一点租金啊,弄大一点地方啊,6个人挤在这里,太难受了。”
  “不算太难受吧,基本能动得开,再说,等我们选址建好了实验室,这里就轻松了。”
  “什么时候建好?”
  “现在还没钱,等有钱了吧。”杨锐道:“海淀区才给拨了几万块的经费,建房肯定是不够的。”
  “你这个真是……”梅局长摇摇头,决定不扯这个话题了,转头道:“你的办公室在哪?我给你带了一笔经费过来。”
  他指指身后两名年轻力壮的职员。
  两人将袋子捏的太紧,以至于都凸显出钱币的样子了。
  杨锐点点头,当前领路,道:“我的办公室在里面,恩,很感谢中牧总公司的善意捐助。”
  “不用谢,我本人不是特别赞同的,不过,陈总坚持,我们也就认可了。”说话间,梅局长来到了并不是很封闭的杨锐办公室其实仍然是一片实验区域,只是有门锁和格挡,不仔细看有些看不清楚里面而已。
  “你的办公室……安全一点的地方吗?”梅局长很不满意,办公室的墙上到处都是窗户,既能看到外面,也能让外面看到里面。
  杨锐笑笑,道:“离子通道实验室还是很安全的,您进来的时候看到了,我们门口的警务室是派出所专门给的编制。里面执勤的都是正规警察。”
  梅局长撇撇嘴,心道,我们中牧的保卫还配枪呢,我照样不敢放50万到办公室里。
  想归想,梅局长还是看看四周,让两名职员将钱袋放在了桌子上,继而命令道:“你们就守在门口,谁都不要让进来。”
  “是。”两名职员深知责任重大,连忙出去关上了门。
  梅局长又将房间内的窗帘给拉了起来,然后松了口气,道:“杨主任,您可真是把我们中牧给拿捏住了,我是来给您送钱的。”
  说着,他就拉开了其中一只大包的拉链。
  25万元的钞票,像是卫生纸似的,乱糟糟的堆在里面,看起来很难令人相信
  ……
  第一千零一章了!故老相传,每天讲故事给国王,连讲一千零一夜,再残忍的国王,也会忍不住投月票给作者哦。
  ……
  
1023。第1023章 不客气(求月票)
  
  “我们陈总吩咐的,赞助50万元给遗传工程实验室。”梅局长一边说,一边将钞票拿出来,堆在桌子上。
  没多长时间,50万元的钞票,就堆满了桌子。
  “多谢。”杨锐面对梅局长微笑。
  梅局长心道:你笑就对了,谁看到钱能不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也需要钱不是?
  “50万就全部在这里了,杨主任您点一点。”梅局长用手推了推钞票,让钱山更高耸一些。
  “我喊个会计来点钱吧,也好直接入账。”杨锐说着拿起电话。
  “等一下。”梅局长不满的按住杨锐的手,笑道:“杨主任,这个钱怎么用,还是得商量一下吧。”
  “不商量。”杨锐放下电话,脸上没什么表情了。
  梅局长愕然,他没想到,杨锐回答的如此不留情面。
  傲骨嶙峋的梅局长,最引以为自傲的,就是铮铮傲骨了。
  他“呵”的一笑,道:“只听说拿了钱,翻脸不认人的,没拿钱就翻脸的,稀罕。”
  “我给陈总说过了,遗传工程实验室,只接受捐赠,不接受其他形式的资金注入。”杨锐没有争执的意思,反而向后退了一步,远离钱山。
  梅局长哼了一声,道:“你别拿陈总来压我,中牧这一块全是我管着的,我说不给钱,陈总也没辙。”
  “那您把钱拿回去吧。”杨锐很随便的样子。
  “你当我不敢啊。”
  “没什么敢不敢的,捐赠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杨锐的主意拿的很正,他掌握的,原本就是国际一流的技术,这样的技术层次,放出风去,国外的各种畜牧集团,肉制品公司,也会考虑捐赠的。
  原因很简单,公立的研究机构,大部分的资金投入都是由政府承担的,而研究机构本身,是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的,因此,捐钱其实就是对研究方向的影响。
  即使明文规定不允许干涉研究方向的研究机构,为了拿到更多的捐赠,其实也会下意识的偏向钱多的领域,就像是杨锐,他可以继续做他的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科研,无非是看上了中牧的资金、牧场以及克隆的前景,三者缺其一,杨锐都不会继续下去的。
  作为公立研究机构,杨锐若是转换研究方向,或者哪怕是减缓研究进度,吃亏的都是中牧集团,他们才是能从此项研究中,获取最大利益的一方。
  梅局长揣着50万,的确很硬气,但是回想自己昨日与陈强的对话,梅局长又硬气不起来了。
  “您总得告诉我,这笔钱要用在什么地方吧。”傲骨嶙峋的梅局长不能一下子软下来,但话里退让的意思还是很明显了。
  可惜,杨锐却没有妥协的意思。你今天想知道自己的钱用在了哪里,明天就想知道能不能用的更有效率,最终还会搞出定期汇报的幺蛾子。
  杨锐可不想要一位英国女王或者董事会在自己头上,君主立宪制的国王,或者中国式的董事长都不行。
  “抱歉,梅局长,您还是没理解我的意思,既然是捐赠,这笔钱就等于是送给遗传工程实验室了,怎么用,就是实验室自己的事了。”杨锐的脸上,看不出抱歉的表情。
  梅局长眉毛一跳,道:“那我怎么知道,你是把钱拿去搞研究,还是搞福利了,或者干脆去弄你的那个豪华食堂了。”
  “的确是有可能拿去搞福利的,做食堂也不奇怪啊。研究员们的生活,也是研究所需要考虑的地方。”杨锐说着,干脆坐了下来,道:“我们最近还准备建两栋楼,分给研究员们。”
  梅局长强忍着怒火,道:“我们中牧自己的福利楼,还没钱建呢。”
  “是吗?”
  “杨主任,我们拿钱给你,是希望帮你把胚胎移植的技术开发出来,不是给你建房子弄食堂的,是这个道理不是?”
  “不是。”
  “啊?”梅局长看杨锐像是看外星人一样:“难不成,我们中牧的工人就该住着破房子,捐钱给你们研究员住新房,住楼房?”
  杨锐稍微调整了一下坐姿,想了想,道:“既然说到这里了,我就随便问一下,你们中牧的工人,没有新房,没有楼房,会辞职吗?”
  “什么?”梅局长瞪大眼睛,辞职又是什么鬼?
  “我的这个实验室,遗传工程实验室,要是没新房,没楼房,不整个豪华的食堂,我手底下就没研究员了。”杨锐用手指点了点茶几,道:“这个叫用脚投票。”
  梅局长嘴角抽动了两下,语气没那么激动了,道:“你的实验室草创期间,条件差一点,大家也能理解。”
  “如果人人都能发扬风格,这个世界将充满爱。”杨锐感慨了一句,笑盈盈的看向梅局长。
  梅局长咳嗽两声,突然有些不好意思。
  关于“人才”的话题,也就是最近几年才频繁的出现于报端的,但对于做企业的官员来说,这种感触其实更深。一个车间就依靠一名技术工的故事,并不只是发生在地方企业,对于央企来说,某些岗位的技术的缺乏其实更严重。
  因此,最近一些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挖人,才愈演愈烈。某些单位为了留住人才,干脆采用拒绝提档的方式,而一些单位为了挖人,竟而采取重新建档的方式按照组织流程,能违规到这个程度的单位,没有一个级别低的。
  身为从底层一步步走上来的官员,梅局长知道要大家发扬风格有多困难。
  就是早些年,大家争着抢着发扬风格,不也是为了升官发财不受难吗?
  归根结底,还是利益驱动。
  比起根深蒂固的央企,隶属于海淀区的区级实验室,挖人的能力就更弱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大家来京城,即使不能进到部委或者高校,起码也会希望进入工资高的央企,又有几个人愿意去区级的实验室?
  梅局长自己是经常走访实验室的人,中牧总公司下属的实验室招人的时候,他也是参加过的,现在回想一下,反而觉得杨锐说的蛮有道理。
  打住!
  梅局长心里提醒了自己一句,再次重重咳嗽两声,道:“杨主任,没必要冷嘲热讽的,再怎么说,我也是来给您送钱的。”
  他说话的时候,也重新回归了“您”的称谓。
  “多谢。”杨锐也重回了感谢的节奏。
  梅局长干瞪眼了几秒钟,叹口气,道:“好吧,您怎么用钱,我管不着,胚胎移植的技术啥时候能实现,您起码给我一个准话吧。”
  “给不了啊。”杨锐捧着茶缸子,吹一口气,喝一口茶。
  茶叶沫子浮在茶缸子上面,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茶,但杨锐还是喝的津津有味。
  这是他难得的休息时间,茶的味道怎么样,根本不重要。
  而且,杨锐的面前摆着50万元的现金有人来送钱,心情总归是不错的。
  傲骨嶙峋的梅局长的心情就嶙峋了,要是依着他的铮铮傲骨,他现在就应该转头回去。然而,然而的然而……
  奈何其他研究机构不争气啊。
  梅局长挣扎了几秒钟,决定心平气和下来,坐在杨锐对面,看着他吹茶末子,道:“是您给我们陈总说,到明年的年末,能见到第一头牛犊吧,如果不行的话,我也不会送钱过来了。”
  这算是他最有力的招数了,如果没有时间优势的话,中牧何苦送钱给杨锐。
  杨锐却不是只有中牧一个一家资金来源,依旧淡定的边吹边喝,道:“我是说过,我们最快到明年年末,就能用胚胎移植的方式,得到第一头牛犊,但是,这是最快的情况,不是打包票。”
  “就是说,能做到了?”
  “有可能,但也有可能要做好几年。”
  “那现在给了你50万,你是不是能做到?”
  “不能。”杨锐干脆利落的道:“50万太少。”
  心平气和的梅局长只觉得心口的郁气又起,道:“50万还少?”
  他指指面前的钱山,道:“你知道这些钱能做多少事?”
  “据我所知,完整的胚胎实验,五次到十次吧。一头纯种的西门塔尔牛得多少钱来着?我大概需要20头吧,成年母牛。”
  用牛做计量单位,这是中牧的官员熟悉的。
  梅局长张张嘴,不得不承认,50万元真不够。
  “您总得让我们见到些成果,我们才能再考虑增加投入吧。否则,会上也通过不了。”梅局长的姿态实在是低的不能再低。
  杨锐微笑的看向梅局长。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不能保证有成果,是吧?”梅局长抢答了,虽然他傲骨嶙峋的胸口起起伏伏,但住在他心里的跑马的汉子,已经服气了,就像是被人五花大绑的捆起来,吊在马厩里,渴饮白马通,饿食白丁香,时间久了,也就放弃希望了。
  杨锐露出微笑,道:“我其实是想说,要是有了重大成果,肯定还是会通知你们的。”
  梅局长坚强的看着杨锐,片刻后,轻轻的道:“多谢。”
  “不客气。”
  
1024。第1024章 创汇牛(第二更)
  
  周一。
  中牧总公司,举行了盛大的捐赠仪式。
  仪式上,陈强陈副总,亲自将硕大的假支票,递交给了杨锐。
  杨锐的脸上,挂起了热情洋溢的笑容,两手一上一下,接过了假支票,并摆出了姿势。
  在旁边,海淀区政府的领导也是笑出了一枝花。
  虽然五十万拿不到自己手里,但这也算是政绩不是?
  全市的实验室是不少,能自力更生的有几个?区级实验室,一年能有50万经费的又有几个?
  被人上赶着送钱的快乐,很快传染到了区领导们,一个个笑的异常真诚。
  可惜,手持照相机的记者们,却是不能理解真诚的可贵。
  他们抢时间似的拍下了一卷胶卷,安慰性质的问了陈强几个问题,就将精力全部投注到了杨锐身上,至于海淀区的领导,就只有区里自己的报纸关注了。
  “杨锐主任,您怎么评价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的技术实力。”
  “杨锐先生,您认为,刚刚成立的实验室,有能力承担如此重大的科研任务吗?”
  “杨主任,这50万,您准备怎么用?”
  “杨锐先生,现在国内还有很多地方的贫困人口,一些边远乡村的群众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将这50万元用于科研,是不是太浪费了?”
  最后的问题,直接让杨锐汗毛都竖起来了。
  竟然还有人把科研和温饱对立起来?
  不搞科研,有钱就吃,真以为老天爷会发馅饼给你?
  没有高产作物,没有速生牲畜,没有农药化肥和机械化的农作物加工设备,真以为960万公里的土地,能养活10亿人口?明朝人可以用农家肥种稻子,不用化肥纯天然,运气好的话,每家溺死一两个女婴,就能养活三个儿子了,但那时候的中国人口是多少?
  可惜,激烈的言辞,并不适合眼下的场合,更不适合说给记者听。
  “这位记者。”杨锐点了对方的名,然后站在主席台上,居高临下的道:“你的意思是,与其将50万元用于科研,不如用于扶贫,是吗?”
  “我是想问您的意见。”记者不上套,反而有些得意的看着杨锐。
  “我的意见?”杨锐拖延了一下。
  “是的,您不觉得,将50万元交给一个刚刚建立的实验室,有些草率了吗?这笔钱,如果用于其他地方,您觉得,是否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记者走近了两步,昂首看着杨锐。
  杨锐目视对方,脸上渐渐的又有了笑容,道:“比如说,解决温饱问题?”
  记者认真的道:“温饱问题是其中之一,国家百废待兴,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50万元,应该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吧。”
  此时,其他记者也将注意力转移了过来,还有摄像机,悄然亮起了红光。
  杨锐做出沉思的表情。
  有敏感的记者,立即拿起照相机,咔咔的拍了起来。
  年轻的杨锐,站在一群中老年干部中间,永远是最显眼的一个,朝气蓬勃又实力强大,很容易令人心态失衡。
  杨锐的笑容很特别,温暖又略带距离,给人不近不远的感觉。
  不会太亲切,又不会拒人千里之外。
  这是他做了多年补习老师,练出来的。
  做补习学校需要面对的不仅是越来越刁钻的小孩子,还有越来越刁钻的家长,笑能解决的问题,指不定比说话还多。
  比起周围一遭或严肃或威严或猥琐的官员来说,杨锐要怎么上相,就怎么上相。
  梅局长却是有些担心杨锐说错话,急忙走过来,站在边上,冥思苦想。
  在这个思想大爆炸的年代,敢说话是媒体的标签,也是一项麻烦。
  尤其是对官员来说,说错话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政治问题。
  杨锐却是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单纯的不爽的看了看记者,道:“我觉得,解决温饱问题,有两个最重要的前提。”
  杨锐没有给众多记者反应的时间,先竖起食指,道:“解决温饱,第一要靠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第二,要靠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是一个50万或者十个50万能解决的,但是持续不断的投入,就会有持续不断的改变,终有一天,会量变形成质变。”
  谈政治了?许多记者都是精神一震。
  谈政治好啊,现在人也喜欢聊政治,比起半通不通的学术,政治的门槛显然更低。
  “用钱来解决温饱问题,我认为,这位记者的思想才是有问题,我们国家,从一穷二白到有今天的成果,是因为钱吗?我们是没有钱的,我们依靠的,是辛苦的诚实的劳动,还有不断进步的技术。”杨锐顿了一下,又道:“今天,收到中牧总公司的50万元,我很高兴,能够有一家企业,能够真实的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我相信……”杨锐脸上的笑容不减,道:“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赞助研究机构,我们的技术开发的进度,也会越来越快。让普通人,每天都能吃到牛肉的日子,并不遥远。”
  前一句,杨锐似乎还在回应那么记者,后一句,却是立即将话题给拉飞了。
  只听杨锐首先是回忆了建国以来,畜牧业的发展,旋即回到自己话题,介绍起了胚胎移植,说:“冷冻胚胎移植,它是一项世界领先的技术,即使是在美国还是日本,也都是刚刚进入商业化不久。拥有这项技术,首先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得到大量的良种牛。良种牛的概念很宽泛,我想生造一个词,叫‘创汇牛’,什么是创汇牛?就是能够赚到外汇的牛。”
  他这么一说,再不明白情况的记者也都是听懂了。
  应该说,现在的国内新闻发布的模式是很落后的。通常来说,就是三步走,第一步,是召开发布会的单位给媒体记者塞红包,第二步是召开发布会的单位给媒体记者新闻通稿,第三步是媒体发布。整个过程都是非常和谐的,交流之少,令人吃惊。
  许多记者都是踩着点儿到现场,也不听领导讲话,也不看各单位送的资料如果有的话就是闷坐一会,拿钱走人,回单位交了通稿就下班。
  不过,杨锐讲话的时候,却是吸引了所有媒体记者的目光。
  现如今,杨锐不大不小也是个名人了。
  学术方面的成就不谈,光是律博定的事件,就让他的形象竖了起来,而且是非常正面的社会印象。
  另一方面,媒体记者面对杨锐,其实是有种负罪感的,毕竟,他们当年都是站在邪恶一方的,有的人甚至为邪恶摇旗呐喊,最后,正邪分明了,许多记者都是会有愧疚感的。愧疚感并不深,但是,律博定终究是致死诸多人的药品,这种因为生命消逝而带来的遗憾,却是一种深刻的情绪,并不会轻易的消退。
  “创汇牛”一词,被大家念叨了几遍,有人直接就下笔写了起来。
  “创汇”这个词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在80年代,随便拉一个单位的领导,如果让他在“创汇”和“升官发财”两者间选一个,被选到的一定是“创汇”。
  为什么?因为创汇本身就包含了升官发财。
  如果哪个单位的领导有能力创汇,那本身就是青云直上的代名词。
  除此以外,创汇的好处更多。
  比方说,创汇单位允许截留一定比例的外汇,这些外汇就可以做许多事,而且合理合情合法。
  给心思灵活的,升官发财翻一番不成问题,就是再古板的泥腿子,只要小金库里有外汇,也会得到他梦寐以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