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杨锐的策划得到朱院士的认可的话,见到乔公的几率的确是很大的。
景存诚微微点头,道:“确实可行。问题的关键就是……”
“姜志军说,乔公说一句话,吕寿就得被发配边疆?可信不?”杨锐替景存诚将不好说的话给说了。
景存诚抿了一口酒,道:“有可能。”
“不能是有可能吧。”杨锐无奈道。
“如果乔公提到吕寿,或者赞同你的话,应该没问题。不过……”景存诚缓了一口气,道:“你如果和乔公提到了吕寿,又没得到回应的话,吕寿肯定会知道的。”
“我明白。”杨锐有些不安心的问:“一句话就行了?”
“要是乔公说话,吕家肯定立马把吕寿踢出去,说起来,吕寿回到京城也没多长时间,非议倒是不少。”景存诚肯定了了下来。
杨锐凝神思考片刻,突然一下子站了起来。
“我回去准备了。”杨锐放下酒杯,心中已是热情澎湃。
年轻而朝气十足的身体,正跃跃欲试呢。
“吃了饭再走吧。”景存诚很自然的客气了起来。
“不吃了,我先回去了。”杨锐干脆的拒绝了。
快步经过厨房的时候,景母也探出头来,却是喊道:“大鹅刚刚焖好,真的不吃啊。”
掀开了盖子的大锅里,浓浓的焖鹅的香味,喷涌而出。
只是闻到味道,杨锐就已经在脑海中,想象出那种鲜嫩松软的味道了。
“不吃了,我要回去写策划书了。”杨锐有些迟疑的回头,遗憾的说了一声。
景母同样遗憾的“哎呀”一声,道:“太可惜了,刚做好的大鹅可好吃了,20斤呢,我们也吃不完啊。”
“实在不好意思。”杨锐背过身去,默默的咽了一口唾沫。
“真的不吃吗?”
“不吃了。”
“那个……”景语兰从里面冲了出来,道:“要不然,带些回去吧。”
“啊……好吧。”杨锐装了大约五斤重的焖鹅肉,以最快的速度回家,如果速度太慢的话,鹅肉就凉了。
……
状态不太好,连着熬夜几天了,更新的似乎更少了,明天请假一天,休息调整一下吧,也好更愉快的进行之后的情节作者这种动物,就算天天喂好的,也有可能拉稀的,请包涵。
……
第1045章 住下来
杨锐睡在躺椅上,一只手抓着酥软嫩滑的鹅肉,一只手半倚着扶手,在旁边的小桌上,勾画出几个关键字。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到正式施行的时候,命名863计划,不客气的说,80后出生的中国人,其生活环境的变化,无论好的还是坏的,全部与863脱不了关系。
一个人晚上睡觉所用的被子、睡衣、床单被罩,那都是纺织工业发展以后的成果,比它好的比它贵的多,和它价格一样的比它差的多,基本能够说明中国工业的发展方向。
而在纺织业之外,一个人出门穿的鞋,早餐吃的食物,脚踏的道路和建筑物,出门坐的车,上楼使用的电梯,办公所用的纸笔电脑,过劳未死所用的医疗器械和吃的药物,过劳死所用的火化炉和骨灰盒,通通都与863计划,有着密切的关系。
甚至用不着追根溯源,任何一个工厂所采用的技术,往上三代,都逃不脱863计划的影响和笼罩。因为自80年代施行863计划以来,它几乎涵盖了官方研究的方方面面,而中国的私人研究机构,自始至终都没有蓬勃起来过。
这样的庞大计划,自然也影响到了杨锐的研究生生涯。
当然,杨锐和他的导师,甚至学校里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资格直接获得863计划的项目,但就是那些边角料,也能把人吃的很舒服了。
杨锐不止一次的阅读过各种版本的863或者其他科学技术发展纲要。
基本上,这也就是每个中国研究生的必修课了。做科研的,首先要有钱,钱从何来?从项目中来,项目从何来?从各种项目基金中来,项目基金如何获得?主动申请而已。如何申请项目基金?哎,那只狗,过来把这个申请写了……
做项目申请书是件很繁琐的事,不比公司里做投标的标书简单,其运行模式也很像。主办单位公布自己的要求,科研猿就根据要求来凑条件。
有的实验室凑到条件了,就赶紧写成申请书,投过去,然后,或者通过关系拿到经费,或者就忐忑不安的等待着公正的小手抚摸到自己。
做导师的,通常就是负责凑条件,找关系的。有的项目基金对实验室面积有要求,有的对仪器设备有要求,有的对导师的资格有要求,这些都属于正常的,还有非正常的,对导师的户籍有要求的,对导师的学历有要求的,甚至对婚否有要求的,反正,萝卜坑的故事哪里都有。
杨锐刚开始读研的时候,就有接触过项目申请书,那时候还是给师兄打下手,权当了解,等到研二研三,他自己做了师兄以后,做标书的时候就多了,像是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之类的,全文看过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片面的了解一下各项要求,还是很自然的。
如此一来,杨锐脑海中也就存下了许多的相关资料。
对于百废待兴的中国科研界,这些资料,其实可以说是千金不换的。
诸如“发展纲要”这样的资料,对于个人来说,其实是做擦屁股纸都嫌硬的,你知道未来二十年要重点发展的是高分子材料,那又如何,该搬砖的照样搬砖,该做高分子材料的照样做高分子材料,搞基础生物学的明知道前途渺茫,照样没路子转行。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种成体系的判断,却实在是太考验人了,就像是无数人讨论的“运10”,究竟是发展还是放弃,所需要考虑的要素实在太多。这已经不仅仅是科学的判断了,还牵扯到对********的经济发展的判断,对未来的国际局势的判断。
当然,“运10”这种应用性很强的问题,并不一定需要科学家来做决定,那么,是否大力发展“离子通道”的研究呢?“基因组学?呢?如此专业的问题,大约只能是科学家来做决定了。
而在两者之间的问题,更加不好判断。中国是否需要参与到“基因组”计划中去呢?历史上,中国到了00年前后,才做出了参加的决定,算是赶了个末班车,完成了1%的基因组测序,事实证明,稍微晚了一些,但总比没做的好。
再靠近政治和军事一些,比如说,我们是否要继续开发和研究生物武器?是否要继续开发和研究核武器?基因武器距离我们有多远?现在开发会不会白花钱没成果?现在不开发,会不会让人直接一招爆头了?
事实上,这种资料,就像是当年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一样,它在一年内,三年内,五年内,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放眼10年后,20年后,它的影响却决定了10亿人的辛苦工作,究竟是发挥了100%,发挥了120%,还是发挥了20%。
中国早期的863计划,自然是免不了有诸多的不足与漏洞的,即使与同期的外国的相似计划,例如美国的“战略防御倡议”(星球大战计划),日本的“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亦有所不如。
然而,国家级的科研发展纲要的问题,就在于,你只能请本国的科学家来完成它,即使本国的科学家的水平比诺贝尔奖得主差两个阶级,也不能允许外国的诺贝尔奖得主插手期中。苏联人反其道而行,结果“休克疗法”直接变成“立卒疗法”,或许,他们当初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对中国学者和中国政治家来说,由本土学者完成本国的科学计划是理所当然的事,早些年,中国人是体会过外国学者插手之后的结局的,曾经的苏联老大哥在变成苏修之前,也并不总是本着同一个理想而为你着想的。
杨锐是根红苗正的中国学者,他的学术声望,虽然不足以他来撰写一篇完整的科学发展纲要,但是,杨锐要是撰写一篇生物学的发展纲要,还真的不能说是自大。
杨锐将吃的干干净净的鹅骨头在桌子上敲一敲,又用旁边的湿毛巾擦干净手,然后扶正笔记本,迅速的写下多个条目。
对他来说,最麻烦的地方并不是确定一个完整的发展方向,而是让这个发展方向,就85年的眼光来看,合情合理。
这正好与其他学者的麻烦相反。
或者说,杨锐的麻烦,相对于其他学者遇到的,可谓是微不足道。
杨锐一边吃着鹅,一边写提纲,也是顺利的不行。
一个晚上的时间,5斤重的鹅被杨锐消灭了大半,提纲也写了大半。
这时候,有轻轻的敲门声传来。
杨锐刚抬起头,就有钥匙插入锁孔的声音,旋即,就见换了拖鞋的景语兰,笑吟吟的来到阳台,手里又提了一大袋鹅肉,道:“我来看看你。”
虽然换上了拖鞋,但坐在阳台上看过去,露出半截白生生的小腿的景语兰,依旧高挑而苗条,
“刚才的鹅肉都没吃完呢。”杨锐的目光自下而上,却是看的景语兰的脸红扑扑的。
“你还好吧。”景语兰抑着羞意,道:“听你今天说的话,我心里七上八下的。”
“没什么事儿,至多就是损失一个实验室而已。”杨锐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但你要是递上去这个,就不止损失一个实验室了吧。”景语兰紧张的坐在杨锐对面,双腿斜斜的倚着座椅的边缘,看起来极其端庄。
不过,映着满天的繁星,杨锐心里想的就不是端庄之事了。
同样是映着漫天的繁星,杨锐莫名的感觉到轻松,微微露笑,道:“递上去,也有可能一点损失都没有。你不用担心我,不如担心担心吕区长。”
景语兰嗔道:“我担心他做什么……算了,看你没事,我就回去了。”
“这么晚了,住下来好了。”杨锐话音刚落,就见景语兰白嫩的脸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的通红起来。
……
第1046章 迷醉
1985年的北丶京的天空,是漆黑而剔透的。
点点星辰,对普通人和科学家来说,是相同的深奥与浪漫。
就像是女人,对普通人和科学家来说,是相同的深奥和浪漫。
杨锐觉得自己说错话了,他在脑海中拼命的模拟补救方案……
而景语兰,她用亮晶晶的眼神盯着杨锐,脸红的像是发烧了似的,却并不会小女人似的低下头。
景语兰从来都是温柔大方的温柔如水,落落大方,她的性格令她不会如何的强势,她的学识又令她不至于因为社会习俗的茫然,而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
景语兰没有去等待杨锐的补救方案,却是轻声道:“这么晚了,我怎么好住下来。”
被拒绝了!
显而易见的,虽然在说话的一瞬间,杨锐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答案,但是,作为男人,杨锐还是不免有些期待的。
就像是走在街上,看到动人的背影,不免会幻想搭讪的方式,或者,就径自走上去搭讪,挑战个位数的成功率。
就像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看到年轻貌美的女教师,穿着盖过膝盖的修长裙子,只露出白生生的小腿,轻移莲步,走上讲台,不免幻想一幕幕不雅的镜头,或者,就干脆写一封情书,并且在余下的日子里,犹豫是否寄出。
杨锐在理智和感性的边缘中往来徘徊了良久。
一缕凉风,将他吹醒了过来。
杨锐定定神,再次看向景语兰光洁的俏脸,猛然意识到,景语兰并没有生气啊。
如果是生气的话,通常是愤然离开之类的吧。
既然没有走……
没有走的话,算不算是拒绝呢?
或许是气糊涂了?
或许,并没有那么生气?
杨锐望着景语兰,就像是看着一组高维复杂函数似的。
他想解这个函数,却不知道从何开始。
景语兰看着杨锐又糊涂又担心的表情,不禁嘴角默默的上扬了。
杨锐的身高接近一米九了,他在西寨子乡长大,身体素质原本就不错,最近几年,又有刻意的补充营养和锻炼,整个人笔直的站在前方的时候,给人有种国旗班的军人的爽利感。
他的五官同样爽利,用早些年老人们的形容,就是横平竖直。用仪式化一点的语言来形容,就是坚强刚硬。
景语兰没有看过几本时尚杂志,但她敢肯定,无论是欧美日本还是港澳台的明星,能比杨锐的五官身材耐看的,少之又少。
景语兰的专业可是英语,她也没少看过那些以“内部资料”为名的电影和照片。
景语兰认真的打量着杨锐,眼前的男人可是很少会露出糊涂和担心的表情的,糊涂与担心一起,就更少见了。
几秒钟后,杨锐终于注意到了景语兰尚未掩藏起来的上扬的嘴角。
“会不会太冷?”杨锐福灵心至,脱下身上的短外套,轻轻的披在了景语兰身上。
景语兰身子颤了一下,不禁露出笑容。
“我们进去吧。”杨锐挽着景语兰,回身关上了阳台门,并拉上了窗帘。
窗帘闭合的瞬间,杨锐明显的感觉到,他的英语老师是松了一口气。
“就和我们以前一样,你教我英语,累了就休息好了。”杨锐给景语兰倒了一杯热茶,再将剩下的鹅肉放进冰箱里。
凉过的鹅肉另有吃法,也是相当不错的。总的来说,好吃的东西,永远是不会浪费的。
不过,现在并不是关心美食的时间。
杨锐回到景语兰身边,心情已从激动,恢复到了镇静只是镇定了下来而已,但已足够杨锐正常的思考问题了。
“我继续做课题,然后,你喝点茶,休息一会好了。”杨锐将笔记本拿了出来,就真的坐在茶几前,忙碌了起来。
景语兰虽然没有回答他接连几句问话,却是渐渐的轻松下来。
杨锐则渐渐的陷入了沉思。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核心是发展计划,而计划是必须要有前瞻性的。另一方面,前瞻性太强而现实性不足的项目,又难以存活。
中国并不是一个科研资源充沛的国家,事实上,地球上就没有哪个国家的科研资源充沛到,能同时兼顾前瞻性和现实性。
因此,如果要设计一个公共开支计划的话,连续性的要求是很重要的。将此要求翻译的简单一些说,最好的计划,就是又有发展计划,又能立即看到成效,并且,随着资源的投入和时间的延续,能有较好的成长性。
当然,如此完美的计划,通常是不存在的,于是,设计者的工作,就需要决定究竟偏向于哪个方向了。
只考虑三个月以内能发挥作用的科研项目,自然不行的,可要是三十年后才发挥作用,中国恐怕也等不起。
再考虑到科学价值,以及负责实际操作的中国生物界的科研水平,留给杨锐的选择,真心不多。
杨锐将原版的863计划拿出来,修修改改,又改改修修。
要想见到乔公,就要说服朱院士采纳自己的方案,而要朱院士采纳杨锐的方案,这份方案,就必须非常惊艳才行。
杨锐有资格制作一份生物学的发展纲要,这算是他的分内事,或者说,任何教授级的学者,都有资格写这样一份方案出来。
但是,要说服朱院士采纳,不说是全文采纳,就是部分采纳,都是不容易的。
因为,撰写某个行业的发展纲要,本身就是一份荣誉,一种资格的体现。
杨锐还没有排他性的资格。
所以,在这项工作中,杨锐与其他人是处于相同的起跑线上的,最起码,相距都不太远。
好在,每一份863的发展纲要,在每次改版之后,都要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这就减轻了杨锐大量的工作。
没用太长时间,杨锐就整理好了思路。
再回过头来,就见景语兰蜷着腿,舒服的靠在沙发上,读书读的入神。
“在看什么?”杨锐合上了自己的记事本。
“咦,你做完工作了?”景语兰没有立即回答。
杨锐点点头,道:“剩下的明天再做。”
“你不用管我的,这样感觉挺好的。”景语兰微微一笑,坐起来了一些,又道:“我在看去年的《当代》的合集。”
“哦,有什么好作品吗?”杨锐搬了一个小板凳,坐到了景语兰身边,和她只隔一个扶手的距离。
“我也刚刚开始看。”景语兰闻到杨锐身上的气息,声音不由的降低了一些,声线却是更加的圆润了。
“看看目录,咱们一起选一部看。”《当代》是国内知名的文学刊物,既刊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片小说,也收录讲谈、纪事等栏目,在没有网络的年代里,可以将它看做是一个回馈时间长达两个月的文学论坛。
对于80年代的知识分子来说,两个月就能看到一本《当代》,而且可以写信和投稿,简直是伟大新世界的降临。
在电视节目极少的情况下,杨锐时不时的也会买几本杂志看一看,固然是不能体会到网络时代的即时反馈,总归不是生硬而沉默的。
“你喜欢看哪种类型?”景语兰好奇的问杨锐。
文学是属于时代青年们的属性,景语兰也不例外。
现如今,喜欢文学根本不是一个标签,而是全民属性,包括不认识的老先生,也愿意听一听评书。
杨锐的手放在目录上,顺着作者的名字,一路划下来,继而停留在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上。
“王朔?你看过他的书吗?”杨锐顺着作者名,找到了书名,不禁笑道:“《空中小姐》?很与时俱进呦。”
“那就看这篇。”景语兰找到了书页,找到了王朔的简介,讶然道:“这是他的第一篇小说作品呀。”
“恩恩,看他的笔名,像是会出名的样子呦。”杨锐说着向前坐了坐,好看的清楚一些。
“坐上来吧。”景语兰娇嗔的拍拍沙发,让出了一些位置。
杨锐立刻欣喜的挤了上去,并向景语兰靠了靠。
窗外的星空繁复,令人迷醉。
……
第1047章 足不出户
杨锐并没有将注意力怎么都放不到王朔的小说上。
他的鼻端,是偎依在自己身边的景语兰的香气,他的眼前,是景语兰白皙的脖颈和锁骨……
哗
景语兰轻轻的将书翻了一页过来。
她的指尖有轻微的颤动,很明显,她的内心也不像是表面上的平静。
“景老师……”杨锐在景语兰耳边轻轻的叫了一声。
景语兰猛的一颤,几乎要从沙发上跳起来似的。
“景老师……”杨锐又在景语兰耳边唤了一声。
“不要叫我老师。”景语兰勉力拿着手里的合订本,摇摇晃晃的,正如她的心情。
“不要,你就是我的老师。”杨锐将胳膊环绕过景语兰的腰肢,很轻易的就环了过来。
啪
景语兰手里的书,悄然掉到了地上。
杨锐手里用劲,将景语兰轻轻的拉到怀中,脸颊蹭着景语兰的脸颊,只觉得心里极度的满足。
手感也的确是令人满足。
景语兰突然转过脸来,盯着杨锐满足的脸,似笑非笑。
一下子,杨锐感觉自己好像处于弱势似的。
“抱我到床上去。”景语兰的眼神是坚定而娇媚的。
杨锐色授魂与,又有些犹豫。
进到卧室,杨锐有些迟疑的看着景语兰,道:“你就不想问我点……问题?”
“轻一点就好。”景语兰满面潮红,贝齿在杨锐的脖子上,轻轻的咬了一口。
……
杨锐睡的昏天地暗,醒来的时候睁开眼,房间里依旧是黑洞洞的。
揉一揉脑袋,再仔细看,却是窗帘被紧紧的拉了起来。
杨锐伸了个懒腰,直接光脚下地,走出了房间。
打开门的一瞬间,立即有明亮的阳光射入,同时看到的,还有阳光下的景语兰。
她侧盘着腿,在餐桌旁读书,雪白的脚踝搭在椅子边上,很有节奏的摆动着。
杨锐不想吓到景语兰,走到餐桌前,轻轻的移动了一下椅子,发出一些声音,才笑道:“你已经起来了?”
景语兰立即抬起了头,睁着大大的眼睛,像是第一次见到熊猫的小鹿似的,有些惊喜,有些羞涩,还有些畏怯。
“睡的好吗?”杨锐坐在了景语兰的对面,又问:“你做的早餐?”
景语兰抿嘴笑一笑,“有粥和馒头,另外有一些小菜……”
“很多小菜。”杨锐面前,有切好的松花蛋和咸菜,还有凉拌的黄瓜和西红柿,另外,还有一份令人惊喜的肉丸。
拼盘旁边的砂锅里,腾腾的冒着热气,杨锐伸着脖子打开来,却是一份青菜瘦肉粥,闻起来就令人食欲满满。
“我不客气了,饿坏了。”杨锐眨眨眼,给自己乘了一碗粥,配着小菜,三两下就吃掉了一个馒头。
景语兰看着杨锐狼吞虎咽,只觉得心里极度的宁静。
“我今天准备把大纲写完,然后再写一点正文。”杨锐吃掉第二只馒头后,又喝光了一碗粥,问道:“你有什么计划吗?”
景语兰愣了一下,摇摇头,道:“没有。”
“太好了,咱们可以在房间里玩一天。”杨锐拍手做出了决定。
景语兰刚想点头,却是瞄见了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