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4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他的角度来说,参加春晚就是一次成功了,还真没有必要紧张。
有什么好怕的呢,他又不是专职演员或者明星,就算是串场失误了,又能有什么大不了的,说不定还因此出名呢。
哪怕是出点傻名,也可以被看做是憨厚嘛。
杨锐做了一番心理建设,就显得越发镇定了。
尤其是与观众席四周的编导们对比,区别就更大了。
不过,摄像机镜头,却并没有将杨锐拍摄进去,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太早的暴露串场者的形象,制造突然感,另一方面,也是杨锐显的太特殊了,不仅是表情镇定,长的还格外帅,导演很不愿意他喧宾夺主。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杨锐察觉到摄像机没有向着自己,笑的越发随意了。
86年的冯巩,还是个年轻人,尖嘴猴腮的模样,长的像是卖药品的销售,他给杨锐不认识的某相声演员捧哏,说的话不多,但精气神倒是没什么变化。
后来因为演和而出名的王刚,如今却已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乃是光荣的主持人一名,语气还是那个语气,笑声都是那个笑声,就是年轻的不像话,完全不符合杨锐的记忆。
舞台妆和服饰则显的乏善可陈,特别是男士服装,以暗色调的中山装为多,不管是棕色涂色还是黑色,既不够喜庆,也不够成熟。
若是引用后世的标准的话,最令人不适应的其实是演员们的脸型,清一色的圆脸大脸鹅蛋脸,让原本有些适应了尖下巴网红脸的杨锐措手不及。
走在86年的街头,其实反而没有那么多的圆脸大脸和鹅蛋脸,毕竟,以现在的标准来说,此等美女总归是少见的,就像是走在30年后的街头,也不会见到那么多的锥子脸。
可春晚是什么场合?春晚是中国演艺界人才聚集之处,导演明知道人民群众喜欢圆脸大脸和鹅蛋脸,当然要可劲的上圆脸大脸和鹅蛋脸了,就连串场的魔术师,都是统一标准的。
杨锐的脑中,不禁浮现出一个短句:中国地大物博……
好在语言类节目数量众多,质量也都不错,一会儿来上一个,并不会让人觉得无聊。
“到你们串场,还有三分钟。”编导弯着腰流窜到了杨锐和杨山的桌前,提醒了一句,又弯着腰溜走了。
杨山同志活动了一下脖子,面露神秘微笑,看向前方。
三分钟后,以动物世界而出名的主持人,用朗诵非洲大草原的欢快语调,道:“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位青年科学家,杨锐同志……杨锐同志虽然年仅22岁,但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强盛,他毅然投身科学,并且做出了卓越的成就……”
杨锐目视前方,浑身热乎乎的,像是数亿信仰之力,集中了起来似的。
……
第1126章 第一千一百零七乡里乡亲
春晚结束,牛年的1985年才算是彻底结束。
杨锐和爷爷,在大年初一的鞭炮声中,踏上了回城的旅程。
比起昨日的熙熙攘攘,12个小时后的火车站,清静寂静,城市空旷而遍布笑颜,像是战争后的景象似的。
杨锐很喜欢鞭炮点燃后的味道,他贪婪的吸上两口,同时扶着爷爷,尽可能走的慢一些。
“您得把注意力放到脚下,摔倒了不得了。”杨锐见爷爷左顾右盼的,不禁提醒了一句。
“不用怕。我都不怕,你怕什么。”爷爷哈哈笑两声,在清澈的空气中,传的老远。
“应该等两天的,或者让家里人来接一下。”杨锐尤不放心的嘟囔两句。
杨山同志看看杨锐,脚下放慢一些,却满是要回家的兴奋,手掌紧握着杨锐的手掌:“富贵不回乡,如锦衣夜行。咱们要趁着昨晚在电视上露面的机会,赶紧回去。你爸他们,也不能来,他们得留在家里,要不然,谁帮咱们吹这个。”
杨锐哭笑不得:“有一个人在家里帮您吹就行了,还得全家都在家里吹啊。”
“那当然,你爸要在开发区的单位里组织职工学习,就得你妈在邻里跟前说,要不然,咱们回去,一个两个都不知道咱们上了春晚,还以为我就在京城玩了一圈回去了,那么能行。”
“那就让我姑姑和姑父来先呀。”
“你二姑夫在西堡镇当派出所所长,三教九流的都认识一些,不能少了他。”
“那我姑姑呢?”杨锐已经进入纯好奇阶段了。
杨山同志哼哼一声,道:“你姑姑和你堂兄,就得兼顾西堡镇的街坊们啊。”
杨锐听的无言以对,敢情您是全安排好了。
转头来,杨山又道:“你可不要看不起街坊邻居,乡里乡亲的,早些年,咱们家是怎么过来的,还不是乡里乡亲,街坊邻居的帮衬?闹的最凶的几年,不是把大家组织起来,你以为光发武器能行?没有威望,你光发武器就等于投降,把自己交到了其他人手里。”
杨山对此感触颇深,说的也很是认真。
杨锐有点想反驳,还真不知道从何反驳。
要说,他还是得到了街垒战维护派的好处的,如果不是杨山同志在西寨子乡不遗余力的建立起来的威望,他哪里能从捷利康手里,获取巨大的利益?
没有捷利康提供的资金做第一桶金,杨锐又何来的后期发展?
如果像是普通的研究员那样,亦步亦趋,按部就班的做科研,杨锐现在最多就能在唐集中实验室里混出头而已,能否拥有一间自己的实验室都是未知数,像是pcr这样的技术,多半是要失之交臂了。
同时,没有杨山和杨峰两代人在西寨子乡的经营,杨锐还真不敢说将华锐制药厂安到西寨子乡,或者西乡开发区去。
也是因为有杨家两代人的苦心经营,杨锐才有了如今的这个大后方,或者根据地。
而且,比起杨山和杨峰两代人的职位来说,爷爷杨山秉承的街垒派,似乎是更加的令人安心。
那些似有似无,隐隐约约的联系,将杨锐与西乡的土地,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即使乡党委书记换了人,他也没有丝毫的担心。
“我怎么敢看不起乡里乡亲,我是觉得,咱们不用弄的那么复杂,像是年货之类的,回家以后再买也差不多。”杨锐稍微辩驳一下,以示清白。
杨山哼哼两声,道:“复杂是复杂,麻烦是麻烦,乡里乡亲,不就是麻麻烦烦的才联系起来的,如果清清楚楚的,一点麻烦都没有的,那还要乡里乡亲的做什么。年货是个新意,北京带回去的,不一样。”
杨锐“恩恩”的答应着,再牵着爷爷,坐到软席候车厅里。
比起脏乱差的普通候车厅,软席候车厅可谓是泥沙中的一股清流,牛鞭中的爱马仕,雾霭中的森林公园。
它的座位和服务倒不见得怎么好,关键是不用人挤人虽然是大年初一了,京城的火车站里,依旧免不了接踵摩肩的时候,只是从站前广场就接踵摩肩,推迟到了候车厅才接踵摩肩。
另一桩好处是提前上车,也就是所谓绿色通道。
若是买了首发车的车票的话,购买软席的乘客,往往能提前一刻钟左右上车,这样就避开了奔跑的人群。
86年坐车的人是真的在奔跑的,而且是扛着大包小包,扛着老婆孩子式的奔跑。开始的时候,杨锐还不理解,跑在前面的人是为了抢座位,跑在后面的人是为了什么?
后来杨锐就知道了,跑在前面的人的确是为了抢座位,跑在后面的人却是为了放行李。以行李架的高端大气,自然是第一需求的地方,而在行李架之外,座位底下也算是放行李的好位置,安全不用看,能让你全程舒心。
可若是抢不到行李架,也而抢不到座位底的话
行李架的位置就颇费思量了,直接放在过道中是不允许的,座位间的桌子也不适合,最后,放在脚底下,随身携带,或者干脆就去卫生间搭窝,就变成了恶心又无奈的选择。
杨锐自己是不愿意尝试这样的火车的,带着爷爷更不用说了,就是奔跑着坐车这么一条,就相当的不适合老年人。假如再算上站立数十小时的坐车时间的话,堪称恐怖。
好在市场那只无形之手,依旧能够发挥作用,不够级别的杨锐和杨山同志,才能最终坐上软卧。
从大年初一,晃荡到了大年初三,杨锐和爷爷,才重新踏上河东省的土地。
到了平江,就开始有人前来接站了。
杨锐也不管来的是谁,有车就坐,有饭就吃……
咣当咣当了这么久,他实在是抵抗不住了。
从京城到平江,从平江到南湖,从南湖到溪县,再从溪县到西寨子乡。
这一条线路,从繁华到平淡,从平淡到贫瘠,从贫瘠到……
“双向四车道?”坐在大表哥段航安排的警车上,杨锐却是一下子诧异起来了。
段航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扭着半身回头过来,笑道:“没想到吧,从溪县到开发区,全程50公里,全是四车道的路,一直修到你们华锐制药厂的门口。”
“修到制药厂的门口了?”杨锐看文件的时候,似乎看到了这个项目,当时却没有什么感觉,双向四车道对21世纪人来说,也实在是太普遍了,除了农村公路达不到这个标准,普通的县级公路起码也得是这样的。
可是,1986年的双向四车道就厉害了,要知道,现在的国道许多地方都是双向两车道呢,北京城到长城八达岭一带的路,也就才修通没多久。
段航有点得意,又故作沉稳,道:“省委督办的,知道你今年肯定要回来,都憋着劲呢。”
“恩?”
“制药厂不是要起来了?大家可都指望着,华锐制药厂能顺利开张,开门大吉,带着全县全市全省的人,奔小康呢。”段航说着笑了笑,道:“现在,街面上的小偷都知道你们华锐制药厂是重点保护对象,一条路算什么,进了开发区,才厉害呢。”
……
第1127章 西乡开发区
就像是段航说的,进到西乡开发区境内,双向四车道确实不算什么了。
横平竖直的道路是最基础的。
在道路两边,是平整后的土地,大部分都荒着,但那至少是平整的荒地,在丘陵地区见到这样的景象,还真是不容易的。
杨锐记忆中的矮树林,都在很远的地方,所谓望山跑死马,估计开着吉普车,也得行驶很远才行。
而在公路两边,步行可达的范围里,电线杆整齐的排列,一些地段,杨锐竟然看到了稀罕的路灯。
路灯本身是不稀罕,稀罕的是供电。
杨锐也是立即问了出来:“现在电力充足吗?”
段航笑了,说:“省里跟平阳电厂,专门拉了一根高压线过来,溪县都沾你的光了,县里的电价都低了。”
电拉过来就得用完,所以,阶梯电价并不是21世纪的发明。最初的电价一直都是阶梯的,到了电力充足之后,才有了统一的民用和工业用电标准。
但也是各地略有不同的。
杨锐松了一口气,道:”这么说,华锐制药厂的用电不成问题了?”
“那肯定,你这边都投了几百万美元了,要不是建设周期长,省里恨不得给你投建个电厂,听说也规划了。”华锐制药厂的投资,主要是与捷利康的易货贸易的收入。仅仅是前期,捷利康就购买了起码两百万美元的设备和物资,给华锐制药厂运过来。
当然,二手设备两百万美元,在争取外资的表上,那是一定要表述成五百万美元以上的。
其实,不管是两百万还是五百万,只要是美元,都足够河东省万分重视了,电厂这种基础投资,原本就是要进行的,建设到哪里不是建设。
杨锐也不知道段航说真说假,随口道:“溪县这边,其实不用投资电厂的,这边的运输能力有限,铁路就这么一条,公路虽然扩建了,也还是不够用,再要建一个电厂,运煤的车,就要挤占宝贵的运力了。”
“好的,我记录下来反馈过去。”段航说着话,竟然真的掏出一个本本,艰难的写上几行字。
杨锐惊讶道:“你都可以向省里反馈了?”
“我在开发区管委会,也是有职务的。”段航撇撇嘴,又有些炫耀的道:“开发区管委会是省里直属的,我当然能向省里反馈意见。”
顿了一下,段航又道:“再说,还是你的意见呢。”
杨锐嘿嘿嘿嘿的连笑好几声,直到表哥要恼羞成怒了,才指着外面道:“这边到核心区了?”
“不算,你们那个华锐制药厂才是核心区,给留了好大的扩展区域。这边都是配套厂,咱们刚才经过的是个铝箔厂来着,平江有色金属公司投建的,规模大的很。旁边是个瓦楞纸包装厂,再是塑料厂,里面还有个塑料药瓶厂,就是生产咱们装药用的塑料瓶子的……”
“我们华锐制药厂,不用塑料药瓶吧。”杨锐打断他道。
“你们不用,别的地方还用呀,人家塑料厂,说是为你一个单位生产,但你们不是还没投产吗?我听市二塑的人说,他们已经联系好了南方的老板,投产就能卖出去。”
杨锐微微颔首,心里却不以为然。华锐做的第一批产品可是大输液,也就是普通人常说的吊瓶用的药品。
虽然目前仅仅选择了氟哌酸一个品类,但他是准备用来出口的,只要生产线开动起来,那对包装材料的消耗就是源源不断的。
华锐计划做的第一批大输液产品,就是塑料袋式的,而非玻璃瓶包装的,旁边的塑料厂别说生产塑料瓶了,到时候,光是塑料包装袋就生产不完。
更重要的是,华锐要求的高标准的塑料包装袋,可是产业升级的好机会。若是规模够大的话,照样有机会出国创汇。相比之下,小塑料瓶的生产利润就太低了,差不多任何一家中型以上的塑料厂就能生产,卖得多也赚不到几个钱。
不过,这些话现在说了没用,得用现实说服才行。
杨锐这么想着,调整了一下姿势,再次看向窗外。
西乡开发区位于西寨子乡和西堡镇的交界处。
西寨子乡原本就是欠发达地区,西堡镇稍好一些,也就是借着几家国企,做出了两条街市出来罢了。
这样的城乡交界之处,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有国道和铁路经过,然而,也就是经过而已。
早几年,经济条件很不好的时候,西寨子乡和西堡镇的部分村民,还有做车匪路霸补贴家用的机会,偏偏西寨子乡的杨书记并不纵容这种行为,重拳打击了几次,就让“铁道游击队”和“公路游击队”销声匿迹起来。
要说起来,西寨子乡甚至溪县的民兵组织能建设的如此标准,也是有铁路机关和相关国企的赞助的。
像是西寨子乡这样的通衢之处,若是不能管理好道路交通的话,包括西堡肉联厂在内的工厂,都要经营不下去了。
曾几何时,送往东欧的白条肉,可是直接被人从火车上扒下来了,至于罐头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闷罐车锁起来都要被撬开,车头车尾安排两个人都不行,非得每节车厢两名工人,还时不时的会发生厮打事件。
那段时间,大约也就是西寨子乡和西堡镇最热闹的时间,不光有本地的村民,还有外乡人也想来讨一口饭吃,以至于流血械斗不断。
不过,自杨锐上中学以后,西寨子乡与西堡镇,就日趋平静了。
包产到户成就了中国农村最后的辉煌。
中国农民,第一次吃饱饭了。不是地主吃饱饭了,也不是长工吃饱饭了,而是一个村子的农民都吃饱饭了。
突如其来的饱腹感,确实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幸福感。
在那个农民并不能轻易进城打工的年代里,一个村子的农户动辄数百,人数上千的自然村数不胜数,甚至有的村子,人口多达数千人,以至于能够建起自己的小学、初中,以至于高中,一些农村高中,一个年级还得好几个班。
这样的繁盛景象,似乎也给人以错觉,生活在农村好像也不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仿佛一直能够持续下去,仿佛一直能够给人以幸福感。
到86年,农村勉强还是有幸福感的,尤其是在偏僻的河东省,基本生活还是很不错的,傍晚时分,端着装满了菜的碗,打谷场上边吃边唠嗑,直到数十年后,仍然令许多人怀念不已。
这时候,乡村题材的小说,依旧流行,不是以怀旧的形式,而是文化的现代时。
然而,86年的农村,已经开始渴望现代化了。
倒不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现代化80年代的农村根本不敢想这样的条件,但是,有电力供应,或者有稳定的电力供应,让大家聚在有灯照明,一起电视,偶尔能放个电影,就是现代化的标杆了,若是再有方便一点的车来往于乡镇之间,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车,哪怕是拖拉机,只要能站得下,那也是令人满足的。
直到去年,杨锐都没有在西寨子乡看到这样的现代化。
就他所知,这样的现代化,在河东这样的省份,或许要到90年代才开始逐渐实现,但是,到那个时间,城市的发展已势不可挡,最多再有一代人的努力,就将中国的农村人口掏了个一干二净。
等到那个时候,中国的乡村,就只剩下怀旧以及旧人了。
不过,杨锐入目所见的开发区,却已经没有了一丝一毫的乡村景象。
特别是深入到厂区林立的配套区,虽然开工的工厂很少,工地上干活的人,却依旧喊着号子,热汗淋漓。
“工人都是从哪里雇的?”杨锐收回目光,再用手点了点表格的肩膀。
“哪里的都有吧。”
“要优先雇咱们本地的工人,尤其是开发区这块的。”杨锐道。
“为什么?”
杨锐看了一眼眯着眼的爷爷,笑道:“乡里乡亲的,能照顾的就照顾一下。”
杨山像是从睡梦中醒来似的,眼神有些浑浊,却很清晰的吐字,道:“德被乡梓。”
这个词就厉害了,段航赶紧道;“我记住了,回去就向省里反应。”
“比例要高。”杨锐说。
“好。我反应,但不一定能成。”段航知道用工的话题敏感。用工最多的肯定是配套厂,而配套厂都是老单位新建的老厂,自然的,他们就要照顾老厂的子弟,也就等于要照顾溪县以外的国企员工了。
在中国的国企发展过程中,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有时候,为了调和地方和国企的矛盾,还会异地招工,像是同属于纺织部下属的工厂,若是被地方逼的没办法了,又没有用工名额,就可以向部里申请,要求某地新建的工厂,来我属地招收多少多少名工人。
段航本身就是国企子弟,也知道里面的复杂情况。
杨锐同样知道招工涉及的状况很多,只不过,在地方与国企的二元世界里,他本人是属于地方派的,自然要让国企多招本地工人,这是屁股决定的属性。
车行渐缓,两行绿树,出现在了道路两边。
几十秒后,华锐制药厂的大门就映入了眼帘。
大门有十几米的宽度,上方挂满了红色的横幅,下方则占满了人,层层叠叠,怕有数百人之多。
“要放鞭炮的,咱们把车停远一点。”段航提前剧透了一句,又深吸了一口气,却是比杨锐还要紧张。
……
第1128章 参观药厂
黑色桑塔纳停下里的瞬间,就见两人从人群中出列,肩膀上背着红彤彤的鞭炮,像是机枪手似的,将之提起来,点燃,并向前方甩去。
拥挤的人群,自然向两侧运动,让出了正中间的位置。
震耳欲聋的炸裂声随之响起,瞬间将所有的噪音给遮掩了。
“杨锐,左边穿蓝西装的是科委主任关志勇,关主任。”段航扯着嗓子,给杨锐点出了今天的大人物。
杨锐点头,也在段航耳边道:“行啊,都认识科委主任了。”
段航紧张的不敢说话,生怕鞭炮声突然停掉。
杨山同志则不理杨锐和段航说悄悄话,一马当先,走在了前面,等两人反应过来的时候,都已经拉开了一截距离了。
段航觉得有点缺乏仪式感,杨锐却觉得无所谓。他甚至有意再落后一点,免得官样文章进行的太顺溜。
针对两个人的小仪式,一人在前面走的飞快,一人在后面溜溜达达的看横幅,气氛顿时大受影响。
负责迎接仪式的干部很不开心,又让人加了一桶鞭炮,试图将气氛挽救回来,奈何杨锐并不配合,走的比鞭炮慢多了。
终于,鞭炮停止,杨锐也走到了众人面前,这个时候,爷爷杨山同志,都已经接受了子侄们的膜拜,并与门生故吏们说笑了起来。
省里和市里来的干部虽多,以至于站了长长的一排,但在西乡开发区,最多的人肯定是西寨子乡和西堡镇的群众。
杨山在西寨子乡工作和奋斗了一辈子,又让儿子接了班,根深叶茂自不必说,经过路上的养精蓄锐,此刻的杨山显的精力充沛,一副能玩加冕游戏的状态。
“老爷子身体真好。”关志勇呵呵的笑两声,他总不能让杨山小声一些。
“今年格外好。”杨锐配合的回了一句,并与关志勇等人一一握手,再道:“谢谢领导对我和爷爷的关心,还有这么多的横幅,有心了。”
横幅上,既有欢迎回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