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4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我用这个名字发表论文。”
“应该叫qi。wu吧,怎么反过来了?”杨锐追问。
吴奇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道:“填表的时候太激动了,就给写反了。”
“没关系,写反了就写反了,好好干。”杨锐轻轻的拍了W。qi同学的肩膀三下,就像是拍石猴似的。
……
第1225章 顺序
吴奇同学被杨锐记住了名字,很有些兴奋,再做实验的时候,也是更加的仔细了。
和他一个实验桌的科研狗满心羡慕的道:“你这下子就在杨主任那里挂了名了。”
“幸好我之前跟着满教授发表了一篇文章,没有浪费。”吴奇嘿嘿的笑两声,并没有常见的谦让的意思。
同桌科研狗也是习惯了他这种出门就圈地的做派,唏嘘两声,道:“我也当过第二作者呀,可惜没被问到。”
北大的研究生在国内的待遇是一等一的,而他们最重要的待遇,也是地方大学的学生们无论如何都难以企及的待遇,是他们往往能够接触到大量的项目,拥有高水平的导师。
国内开始招收研究生也有几年了,全国各个省市也都有硕士生导师或者博士生导师出炉,每人名下几个人算下来,全国的研究生的数量并不在少数。但是,像是满海这种水平的教授就很少了,尤其是有时间带学生的教授更少。
放在地方高校,以满海的水平,他理所应当的会就任生物系主任之类的职务,即使放弃行政职务专注于科研的教授,在这样的声望等级下,也往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在科研以外,带学生就更困难了。
而在北大,满海教授的水平虽高,距离蔡教授却还远着呢,因此,他既不能得到行政职务,也不用承受行政职务的压力,从而能够将更多的时间消耗在科研领域,或者是教导学生身上。
对于北大的学生来说,这自然是非常幸运之事。
当然,能够进入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接触世界最前沿的科研,是更加幸运,即使是北大学生也少有的机会。
这种机会,不止是北大少有,就是剑桥牛津,哈佛耶鲁也是少有的。
吴奇心情极好的畅想着未来,一边操作着移液枪,一边低声道:“等这个项目完成,咱们要是再能有一个二作,那就厉害了。”
“想什么呢。”旁的科研狗笑了起来,压低声音,道:“你没看教授们都不一定能拿到二作,咱们凭什么拿。”
“不一定,咱们和教授是两条线。”
“怎么说?”这边的好奇了。
吴奇鄙视的看对方一眼,道:“杨锐说话的时候你不听,现在来问我了。”
“我这不是好奇嘛。”
“离子通道实验室里的规矩是这么着的,直接操作实验的是一条线,我们和谷研究员都是这样子的,对吧。”吴奇有点介绍的意思。
对方微微点头,边想边道:“好像是有这么一说,但咱们和谷强怎么比得过。”
“不不着比。咱们这条线是最简单的,就遵循一个原则,谁发现归谁。”吴奇顿了一下,道:“就是说,咱们直接操作出来的实验成果,如果要来发表论文,这个成果就一定给我们分享,至于能不能当二作三作,就看实验成果占论文的比重怎么样了。像是谷强上次发现的那种,人家直接一作,单独的,杨锐只要通讯作者。”
“那是应该的。”
吴奇呵呵的笑两声,道:“应该的?国内实验室的规矩,就我所知,离子通道实验室这边是最宽松的。”
“要不然教授都要过来呢。”
吴奇不置可否的点点头,道:”所以说,咱们就做好手底下的实验就行了,要是运气好,有所发现了,一作是拼运气,二作三作的几率还是不小的。”
对方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又好奇的问:“你说两条线,另一条线呢?”
吴奇没好气的道:“敢情你是闲聊天的?”
“不是不是,就是问一问。”
“另一条就是教授们的线了,杨锐也是这条线,实验方法,实验思路算他们的,这条路就难了,不过,咱们现在做的项目规模可大了,到时候出产的论文不知道能有几篇,要是在这方面有成果,直接就是一作,能上大期刊。”吴奇说到此处,羡慕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旁边的科研狗不以为然,道:“这条线就太虚了,我还是好好的做我的实验吧。”
吴奇无奈的笑两声,转瞬又道:“咱们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实验了,谁的操作好一点,运气好一点,就能脱颖而出,以后才有机会做虚的。”
停顿了一下,吴奇再道:“你可别小瞧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二作三作,比咱们以前发表的论文可厉害多了。”
“有多厉害。”
“我听说离子通道实验室去年发表了两位数的JMC的论文,咱们要是能在JMC混一个二作,我指点你一条明路。”吴奇神秘兮兮的道。
“什么明路?”
“直接申请国外大学的博士,要求全奖学金。”
对方吓了一跳,道:“你玩我呢,出国是要考试的。”
80年代的出国留学,与2000年以后的出国留学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在80年代,中国的留学生九成九的都是公费出国,所以,需要先在国内参加一次或多次的考试,通过了以后,才能申请国外的大学,不过,相比于申请大学的问题,国内考试更加艰难,这些从高考独木桥中杀出来的学生们,需要再次优中选优,再次拼杀,进而才有机会获得微乎其微的出国机会。
这个机会,是真正的微乎其微,哪怕是对北大清华的学生来说,也是如此。
吴奇却是洒然一笑,道:“所以说,你平时得和师兄师姐们接触一下,如果拿到全额奖学金,再请国外的学校发录取函的话,是有可能不需要参加留学考试的。”
“那怎么行。”
“怎么不行,这就等于是自费留学了,不用国家的钱,也就不用参加国家考试了。”吴奇自然而然的说。
实验桌旁的科研狗就像是咬到了一根假骨头似的,期期艾艾的道:“听说国外吃一顿饭就好好几块钱,自费留学怎么能行。”
“所有说要全奖学金,你怎么尽是车轱辘话。”吴奇不耐烦了。
“不是不是,咱们凭什么能拿到全奖学金?”旁的科研狗也着急了,这么重大的信息,现在才知道,已经是太落后了。
吴奇沉吟了一下,还是说道:“就咱们在离子通道实验室里做的工作,就够咱们申请全奖学金了,要是有一个小一作或者大二作,那就更稳了。”
“真的假的。”这位吃惊不已。
吴奇哼哼两声,道:“你以为呢,咱们现在做的可是世界最前沿的科研项目,国外好多学校都没资格做的,咱们要是能做出成绩来,再要去读一个博士,还不是手到擒来。”
“听你说的好像蛮容易的样子。”旁边的科研狗并不是太相信。
吴奇轻笑两声,不再多做解释,而是将注意力用在了实验当中去。
收集的信息再充分,最终仍然要有实力傍身才行。
吴奇很明白这个道理,有幸加入离子通道实验室以后,他就拼命的做着实验,只是成果并不令人满意。
虽然说,失败的实验记录也是重要的科研财富,但是,又有几个人真的是想要做科研世界的分母呢。
只不过,现实并没有给吴奇太多挣扎的空间,身为满海教授的学生,吴奇的工作除了少之又少的理论课程之外,主要就是给满海教授打下手,让做什么做什么,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基础的科研方法和科研手法。
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在起步阶段是不要求创新创造的,就是单纯的培养科研思维和科研方式,国内不读书的劳苦大众自然对这种方式颇有怨言,仿佛他们辛辛苦苦交的税喂了狗似的,实际上,这样的科研狗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的受欢迎。
而且,将眼光放在30年后再看,更能发现无数的专家学者,自此教育模式中脱颖而出。
吴奇不是劳苦大众,虽然他的父辈是,但他本人不是,所以,他并不在乎学校的教育模式好不好,他总是挣扎着为自己寻找上升空间。
例如杨锐适才所说的底物分类,许多人都是耳中听过就去,连谷强都没有特别上心,吴奇却是一下子注意力集中了。
他不像是苏先凯、谷强等研究员那样,有更大更多的问题要思考,吴奇将自己的位置摆的很低,他就是一条最基础的科研犬,用不着洞察一切,只要啃干净眼前的骨头就行了。
底物分类就是啃骨头的顺序。
挑出肉最多的,抢在最新鲜的时候啃咬,自然是最划算的。
吴奇将自己做的分类名单来来回回的看了两遍,并没有发现杨锐指示自己从后往前的依据是什么,但是,他也没有现在就去询问的意思。
实验室就是这样,许多命令并不一定是有充分的依据的,但是,底层研究员依旧要依令而行,理由?如果一定要一个理由的话,高阶研究员比低阶研究员更强就是理由。
实验室并不是军队类的强力机构,但实验室里的研究员们同样是朝夕相处,谁的能力强,谁的能力弱,不用多久就能分辨出来。
在离子通道实验室里,杨锐的命令是鲜少人质疑的,吴奇更不会这样做。
他更倾向于做出了成果之后,再询问杨锐。
再做完一轮,吴奇记录了数据之后,就展开笔记本,郑重的写道:G蛋白偶联受体项目第一阶段,第57次实验,采用底物分类模式。
……
第1226章 升攻防
“我回来了。”杨锐推开门,喊了一声,顺手将手里的公文包放在了门内的柜子里。
“回来了!”景语兰从东厢的厨房里探出头来,笑道:“我正在摆盘呢,稍等一下。”
“摆盘啊,今天吃什么?”
“日本料理。是日本大使馆旁边的川口店送来的,有寿司和鳗鱼饭,我偷偷弄了一点泡菜。”景语兰一边说,一边端了个大大的盘子出来,左右看看,道:“要不然就坐在院子里吧。”
“就坐院子吧。”杨锐看着景语兰的笑容,疲惫的精神为之一阵,笑道:“好厉害,川口好像是关西来的吧,鳗鱼饭做的很好来着。”
“他说今天买了极好的鳗鱼,要请我们吃,我还是给付钱了。”景语兰说着吐吐舌头,道:“一份鳗鱼饭要40块,会不会太奢侈了?”
“不奢侈,反正咱们不花,也是要捐给国家的。”杨锐哈哈的笑了起来。自从他捐款600万美元给国家之后,一个附带效果就是景语兰愿意花费更多在家用方面了。
实际上,最近几年,景家的经济条件也是节节攀升,中丝总公司原本就是重量级的央企,又有外汇进项,除了不能直接拿钱回家以外,景存诚被动得到的特权,就将全家人的生活水平提升到了普通人难以接触的高度。
比如全家参与的使馆晚宴,或者外商晚宴,在这个时代就屡见不鲜,青@岛大虾或者天目湖笋干之类的土特产,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日常的牛奶鸡蛋的供应,作为公司福利发放的食物、衣物或者其他轻工用品都是捡好的来,甚至大件的家具、电器,都可以从公司用低廉到不可思议的价格租出来……
而杨锐在吃穿用度上的要求,也是明显超过时代的,不穿打补丁的衣服,不穿不合身的衣服只是基础的,杨锐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穿数千元的定制服装,以及来自国外的运动服了,无肉不欢什么的,更是深深的影响到了景语兰。
等到杨锐捐出600万美元以后,杨锐花钱其实就更自如了。他的收入来源还称不上透明,但他有钱而且理应有钱的舆论基础是有了。
80年代都在喊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其深层次的语义,就是造导弹的理应好过卖茶叶蛋的。
掌握知识能够发明创造的人生活富裕安康,在中国社会是受到祝福的,80年代尤甚。
在多方面的影响下,景语兰也被潜移默化的提高了消费水平,只见她将几份日式料理摆盘放在天井下的石桌上,又拿了两个垫子放在石凳上,才道:“卫生间里应该有热水,你可以洗漱一下再来吃饭,我再做一个汤就好了,你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唔,我发现了一个不错的家伙。”杨锐说话间,就在心里赞一句,传说中的“w。qi”呀,没想到竟然一分力不出的就招募到了自己手下。
遥想当年,不对,是遥想未来,当Wqi的名号在美利坚的土地上响起的时候,不知激励了多少前途远大光明的生物系学生,迈入了深不见底的生物学大坑。
杨锐也曾读过Wqi的报道,对他发表的几篇文章还有过深度阅读,只是不太读得懂就是了。毕竟,三十年后的W。qi已经功成名就,开始执掌一间美帝的顶级实验室了,做出的科研成果在出入门槛的研究者来说有些神神道道,也不可避免。
旋即,杨锐想到自己今天搞的底物分类,在wqi眼中,自己是不是也有些神神道道呢?
杨锐想到这里,嘴角不由划过一丝笑容。
景语兰看着杨锐的表情,有些好笑的道:“发现了一个不错的研究员吗?那你们不是应该多交流一会吗?”
“还是个学生,考虑是不是让他自由发展,我有点担心干涉太多不好。”杨锐沉吟着说了一句。
景语兰奇怪的问:“自由发展不会浪费他的天赋吗?”
“会吗?”
“我觉得会吧。我们做老师的时候,都会讲因材施教,擅长听力的学生,就多多培养他的听力,多给他一些机会听磁带,擅长读写的学生,就多介绍几本书给他。另外,明显的短板也应该弥补起来,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全凭学生自己的发展,不一定会发展到很高的程度吧。”景语兰就在北师大做外语老师,也很有心得了。
杨锐听的心里一动,他原本考虑的,是不干涉吴奇的发展路线,多给他一些机会就好,但是听景语兰说的话,他也觉得很有道理。
已经表现出了天赋的学生,如果不能得到超过平均水平的资源的供应,是否能够体现出天赋呢?
也许可以,但绝对不能让他的天赋最大化。看看实行了二十多年素质教育的英国人就知道了,学生的数学水平弱小到第三世界国家都不如,要说其中有天赋的学生比例太低,那就太种族主义了。
吴奇在曾经的发展过程中,是否获得了大量的资源呢?杨锐不用回忆太多就能确认此点,别的不说,光是公费留学的机会,就已经超过千千万万的大学生了,而他在国外的际遇亦是相当不错,不仅得到了准诺奖级的导师的青睐,而且被推荐进入了世界顶级的生物实验室。
想到此处,杨锐突然一笑,暗道:我现在也已经是准诺奖级的导师了,如果离子通道实验室能够顺利完成G蛋白偶联受体的项目,自己不说自己是世界顶级,别人也得把你捧上去啊。
“我先多给他几次机会看看。”杨锐做出了决定,更显的轻松了,笑道:“他如果真有本事的话,起码应该给我推动一点实验进度。”
杨锐想的是自己给的底物分类建议。
如果吴奇认真做的话,一定能够找到自己需要的受限制条件的,但是,漏掉也是有可能的,这就像是同样一道题,不同的人解,不仅会有不同的解法,也会有不等的正确率。
有的学生比较随意些的,说不定就将重要的解漏掉了。完成了重要的实验,却没有得到重要的实验结论的事,实在是发生过太多太多次了。
在这方面最著名的应该是约里奥居里夫妇,作为居里夫人的长女和女婿,约里奥居里夫妇先是在1931年用α粒子轰击铍,证实了中子的存在,但是,因为他们当时不知道中子理论,于是将此现象另做解释当然是错误的解释,于是痛失诺贝尔奖。
因为发现中子而得到诺奖的查德威克只做了两件事,第一是做卢瑟福的学生,所以非常清楚中子理论,第二是看了约里奥居里夫人发表的论文,并重新解释再发表,duang,诺奖到手。
类似的事情还在第二年发生了,约瑟夫居里夫妇在安德森之前观察到了正电子径迹,然后,他们再次给予错误解释,或者说,他们想解释这个反常现象并不是自己的实验做错了,而是巴拉巴拉……直到安德森同学累死八活的再次写了一篇论文并发表之后,两人才知道,自己再次与诺贝尔奖擦心而过。
好伤心。
活该。
当然,对于约瑟夫居里夫妇的故事,也可以做另一番解读他们的条件太好了,其获得的实验室资源,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别人拼死才能得到的仪器设备,约瑟夫居里夫人根本就是在当日常玩。同样的条件给予居里夫人,也就是他们的母上大人的话,后者多拿5个诺奖级成果应该不在话下,弄不好就得三诺奖集于一身。
约瑟夫居里夫人的故事,还能说明一个问题,也就是选择正确的科研狗的重要性。
作为科研的基石,大多数的科研狗其实都是药渣,属于熬一熬还有味,喝起来没什么用的存在,但是,大部分的科研活动依旧脱不了科研狗的参与。
科研狗虽然做的是最基础的工作,在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搬砖工能做的事,然而,决定成功的那一瞬间,恰巧是搬砖工不具备的能力。
你要知道自己发现了什么!
一次反常的波浪,或许是正电子,或许只是隔壁打炮的撞到了墙,在漫长的科研活动中,做出正确的解释很重要,快速做出正确解释更重要。
离子通道实验室,不仅需要大量的科研狗,还需要优质科研狗!
二攻二防的狗海,和零攻零房的狗海是两个概念。
杨锐一边想着,一边拿起一块寿司,塞到嘴里,狠狠的嚼了两口。
松软的米粒,被牙齿轻易的撕裂,躺露出柔嫩的内部。
……
第1227章 士为知己者死
“给我看看你的实验记录。”
“你目前做的怎么样?”
杨锐来到实验室,就一路问了过来。他很少这样做,事实上,很少有大型实验室的负责人会这样做,一方面是没有时间,另一方面是能力不足。
没有时间是显然的事,任何一间大型实验室的负责人,都是忙的不可开交的家伙,他们不是将时间消耗在实验室,就是将时间用来筹措经费,任何一个人如果想要一名高级实验室的负责人整天围着他转,那他最好是闪电侠或者别的什么鳗。
能力不足是另一种无可奈何,实验室的工作不再是已知的工作了,科研狗们的工作再轻松,也是在未知世界的边缘打转了,实验室负责人如果能够解释一切问题,他也就不需要科研狗们拼死拼活的做实验了,所以,科研狗们遇到的未知问题,对于实验室负责人来说,同样是未知问题,也许后者更有经验来解决这些问题,但同样要耗费不少的精力和时间。
所以,越是高端的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做手把手的指导的就越少。
给予系统性的训练,指出发展方向,提供前沿讯息,还有高水平的师兄弟,基本就是高端实验室的负责人,能够提供的最具价值的东西了。当然,若是再考虑的世俗一些,高端实验室的实验资源和社会资源更丰富,也是一重利好。
然而,杨锐并不是一般的实验室负责人。
面对未知的科学世界,其他实验室的负责人,或许是和科研狗一样,两眼一抹黑的等待着探索出来的成果,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举着蜡烛在寻寻觅觅。
可是对杨锐来说,80年代的科学世界,简直比正午阳光下的操场还要明亮清晰。
所以,他是确实有能力做手把手指导的。
不过,以前的时候,杨锐并不会这样做,那主要是他本人不够自信,另外,对于详细的,尤其是细节性的东西,他也不够了解。只是经过了几年的高强度的实验室生活之后,杨锐才具有了高水平的详细的领域控制力。
最重要的一点是,以前并没有要手把手指导科研狗的必要。
如果0攻0防的狗已经能包打天下了,为什么还要拿大把的资源出来升级呢?就像是敌人的坦克都只有40毫米的装甲用做防御,我方已有60毫米穿透力的反坦克武器了,再生产100毫米穿透力的反坦克武器,显然就不是当务之急了。
直到现在……
如果说研究PCR,遇到的科研防御体系是40毫米的装甲的话,G蛋白偶联受体的防御体系大约是400毫米的装甲。
PCR的防御水平,就是日本小坦克的防御水平,而G蛋白偶联受体的防御水平,妥妥的海上战列舰。
而杨锐努力要做的三维结构,差不多就相当于G蛋白偶联受体这艘战列舰的核心部位,400毫米的加强装甲你买不了上当,买不了吃亏……
面对这样的强敌,不给科研狗们升级也是不行了。
特别是遇到吴奇这样的科研狗,既然要开发天赋给予资源,杨锐就决定从最厉害的开始。
杨锐是一本实验记录,一本实验记录的看过来,顺手指出失误,随口提点方向。
“控制你的反应温度。”
“溶剂的使用,你要再多加考虑,浓度为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