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5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
  “您今天讲课,给我们描述的动态质量重测法,其实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项目,非常具有价值。”
  “当然,我知道,否则我也不会讲这个了。”杨锐总算笑了起来,有识货的人不容易啊。
  看着杨锐真挚的笑容,哪怕是感情冷漠的瑞典人,也不由的心里一颤。
  尼森摇摇头,道:“我说的不仅仅是它的科研价值,而是它的商业价值。杨锐先生,很抱歉,我们之前想先请您到阿斯特拉公司来,再告诉您这条消息的,请您原谅我们的自私……”
  “没有关系。”杨锐打断他的话,道:“你们可以选择自己说什么,而不必说出所有的东西。”
  “您对自由的认识……”尼森没有就这个话题继续下去,而是收起自己的惊讶,再次板正着脸,道:“杨锐先生,我觉得你可能还没有太理解,动态质量重测法,它的商业价值可能价值千万美元。”
  杨锐挑挑眉毛,笑问:“是吗?”
  “我很确定。”尼森点头。
  他身后的一名研究员,此时也站了出来,加强语气道:“杨锐先生,尼森说的没错,您今天讲的动态质量重测法,对制药公司来说,是做梦都想要的。如果检验一次活性分子,就能节省几百万美元的话,我相信,公司肯定愿意为每次的检测而付费,所以,整套系统做出来以后,每年收费数千万美元,或许都是有可能的。”
  杨锐笑一笑,心道,想的是很好,但人家制药公司又何苦白白付出数千万美元呢?能拿出这笔钱的制药公司,肯定会进行同步研究的。
  如果以为跨国公司就不会山寨产品,那就太天真了。
  跨国公司为了追求利润,可以将本国的员工裁员,让外国员工骨肉分离,让全世界的老百姓忍受污染之苦,宁愿用暴力解决问题,动辄对罢工的第三世界国家劳工予以镇压,长期的隐瞒收入,合法避税,贿赂政府,不正当竞争。
  为了钱,跨国公司的经理可以放任有人被饿死,有人被毒死,有人被打死,有人家破人亡,有人前途尽毁,他们挑起战争,煽动争锋,密谋颠覆,甚至可以为了多卖一遍旗帜,就资助一场叛乱,这样的跨国公司的管理层,会是出于诚信,一诺千金,或者绝不做山寨产品的人吗?
  世界上哪里有这样的人种。
  但是,杨锐此时并不会争执这样的问题。
  他温润的笑着,说:”不管是几百万,还是几千万美元,都与我没有关系。”
  “怎么会没有关系,杨锐先生,您只要将这套系统开发出来,申请专利,自然能够赚到大笔的利润,如果您担心开发经费不足的话,我们可以帮您做一些准备工作,以我今天听到的,想必是不难的。”尼森完全是出于对杨锐的钦佩,才说出这样的话,帮别人申请经费,可从来都是不轻松的,但是,考虑到杨锐来自于中国,尼森就觉得自己有这样的责任。
  杨锐轻轻的笑出了声,道:“尼森先生,我知道申请了专利之后,会有大笔的利润,但我不想要。”
  “为什么?”
  “因为我要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啊。”
  “啊……但是……”
  “尼森先生,就像我说的,动态质量重测法,只是我在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的闲暇时间里想出来的,我今天之所以说出来,就是希望你们有人,愿意来完成它,我并不是出于金钱的原因而投身科研的,相信我,中国正在兴起的商业大潮中,赚钱最多的方式,绝对不是做科研。”杨锐说的如此清晰,以至于身边的瑞典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良久,尼森道:“您这样做,相当于至少放弃了1000万美元的收益。”
  “税前还是税后?”杨锐说着自己笑了起来,转而道:“不用再说了,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但我无意于此,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明天继续来听我的讲座,就是对我最大的尊重了。”
  “我们会的,杨锐先生。”尼森莫名的想要敬礼,就回想着自己看过的纪录片,做了一个日本式的鞠躬。
  他身后的瑞典人有些慌乱,这样搞有点不符合我们的行为准则啊。
  不等其他人乱糟糟的做出动作来,杨锐已经消失在了食堂外。
  于是,身后就传来了更乱的喊声:
  “杨锐先生,明天见。”
  “杨锐先生再见。”
  “请注意身体,杨锐先生。”
  
第1294章 集体活动
  
  如果说瑞典人对杨锐的成就表达的是钦佩的话,今天来听讲座的中国学者,对杨锐就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这一批中国到瑞典的代表团,原本就是杨锐开出来的好处费,他自己用掉的名额还不到十个,剩下的除了给行政官员的,最多是给北大和中科院的。
  今次来阿斯特拉听课的,有两名北大的行政官员,再四位都来自中科院。
  中科院这个部门在80年代以前是个很厉害的部门,可以说是中国科研战线上的实权部门,不仅是掌握要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科院就是中国科研体系的老大,是具有自上而下的管理职权的。
  当然,下面的科研院所总有不听话的,一些厉害的如北大清华这样的高校,或者山高皇帝远的学校和科研机构,阳奉阴违一下子也是很常见的,但在大多数时候,中科院的管理能力比交通部之类的还要强些。
  80年以后的中科院,由于对上阳奉阴违,被削弱了许多,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凡是做科研的,依旧得小心伺候着。
  杨锐的邀请函送到中科院的时候,也是受到了一系列赞赏的。
  今天过来的6个中国人,原本都是出于捧场的心态而来的。
  他们其实也可以算是代表团众人送出来的代表。
  这个时代的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仍然是很强的,而且总有人愿意出面做组织者。
  此六人今天就等于是被大家派遣出来的围观神兽,用来表示对杨锐的支持。
  至于其他人,自然就可以自由自在的在自由的土地上自由的徜徉,或者自由的看点电视节目什么的。
  然而,六个人都没有想到,竟然可以见到如此惊人的效果尽管餐厅里的效果更佳惊人,但他们都没有看到,不过,就讲课后的状况,已经够厉害了。
  回到酒店,六个人立即是添油加醋的帮杨锐好一番吹嘘。
  这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瑞典人的表情态度和动作。
  大家来到瑞典已经有几天了,不管是自己观察,还是有大使馆的介绍,所有人都已经注意到了瑞典人的冷漠态度。
  他们的冷漠不止是对外乡人的,对自己人也是如此。
  若是要有个好的形容的话,就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坏的形容就是全世界都欠我250块钱。
  这样的瑞典人,会鼓掌让路给杨锐?
  中国代表团的人又不相信,又想相信。
  80年代的中国人,自卑而自尊,自卑是由内而外的,自尊只是自卑的副产品,即使是高等学府的教授,谈起西方世界依旧气短连连。
  他们最想看到的,也就是中国人因为人格魅力,或者别的什么,得到西方世界的赞赏。
  鼓掌这种水平的赞赏,对于身在斯德哥尔摩的中国代表团成员来说,已经是高水平的了。
  今天做了围观神兽的学者却是懒得多说,只道:“确实鼓掌了,也就是鼓掌,他们还说明天继续听杨锐的讲座的,你们想知道什么样的,就在自己去看好了。”
  这么一说,许多人就急忙忙的开始数人数,再向大使馆要求行程变更了。
  若是别的出国代表团,这么搞肯定是不行的,团长和领队起码要发飙个几天,才会打折允诺。
  但在瑞典代表团中,团长聂良平和领队秦修成都被杨锐虐服了,早就没有了外交部门的意气风发,他们既不想揽事也不想管事,推三阻四的就将事情丢到了大使馆方面。
  大使馆这边对接的周英耀,现在最上心的就是杨锐的事,他也知道阿斯特拉是杨锐目前重点公关的公司,自是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并且直接将代表团的形成改了过来,继而通知阿斯特拉。
  杨锐对此浑然不知。
  他今天也觉得讲座颇为顺利,但是,仅仅60多名观众,还都是阿斯特拉公司的友情赞助,并不会让杨锐有多少的成就感。
  说起来,他也是参加过多个国际性的学术会议的人了,发表的CNS级的论文,不说是太多,总也是不少了,说起引用数字,更是出了名的多。
  对比一下这样的成绩,杨锐就一点骄傲的感觉都没有。
  至于几个瑞典人的崇拜,在杨锐看来就更加的平常了。
  他拿出的东西,不说是牛到天上去,起码也是一个能上CNS的创意。虽然他自己没什么精力和资源去做它,不代表这东西就不值钱了。
  要是弄点肮脏的学术交易的话,拿这样一个创意去卖钱,换个百万美元的赞助,或者多一点,三五百万美元的经费赞助,也不是就做不到,无非是麻烦了一点,难听了一点,丑陋了一点罢了。
  自然的,这么好的东西白白拿出来,受到崇拜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爱因斯坦为什么在20世纪中后期的科学界像是神一样,无非就是跪舔的人太多了。
  没办法,人家放出来的屁就是香的,闻的慢了就抢不到了,你能不抢着预定吗?
  杨锐距离这个境界是很远,但是,考虑到他的金大腿光环,他并不怀疑自己以后能做到这个程度,所以,冷漠的瑞典人又如何。
  冷漠的瑞典人,还不是在电视节目里热情如火。
  “咱们今天看会书不好吗?”景语兰看杨锐洗白白的躺在床上,将电视节目跳到了不用语言也能看懂的频道上,不禁轻叫一声。
  “我今天不想做费脑子的事了。”杨锐回头看了眼景语兰,身体渐渐起了变化,于是咳嗽一声,道:“你想看书就看会书,我做点运动好了。自由国家,自由一点。”
  杨锐说过,掀掉被子,露出白花花的腱子肉,就在床上做起了卷腹。
  他的身材本来就好,这几年又注意运动,虽然因为工作的关系,没能把鱼人线之类的保持住,六块腹肌是依旧在的。
  随着杨锐的活动,床铺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杨锐身上也迅速的泌出了细汗,晶莹透亮。
  运动能力越强,出汗其实就越快,这是生物体决定的,因为出汗其实就是降温过程,说明身体已经进入到了高速运转。
  现在的杨锐也是如此,稍微加快一点运动量,汗就下来了。
  景语兰坐在旁边,早就看不下去书了,也不知道该看电视还是看杨锐。
  又是一组俯卧撑结束,杨锐一个翻滚,就来到景语兰面前,蒸腾的汗气,像是镇定剂似的,令景语兰动都动不了了。
  杨锐轻轻的牵住的景语兰的手,往自己的肩膀上一搭,她就不由自主的划动起来。
  “我们用他们这个姿势。”杨锐伏在景语兰耳边轻说了一句,得到的是迷离的眼神和令人期待的默认。
  
第1295章 入场
  
  中午时间,杨锐出到酒店门口,就见昨日的小车已经换成了大巴。
  大使馆的司机站在车下面抽烟,见到杨锐了,向他友好的打了个招呼,并没有过多的表示。这年头,能进外交部做翻译是不容易,能进外交部当司机,还派到海外来,那都是有硬扎关系才能做到的事。当然,最多见的是领导临退休了,给安排下来的位置。
  杨锐也是点点头,并没有急着上去,问:“今天怎么个行程?多久走。”
  “人齐了就开,把你们全送制药厂。”司机回答了一句。
  “阿斯特拉?”杨锐确认一句。
  司机点点头,说“没错”,又将手里的烟递了过来,笑道:“外烟,尝个?”
  “我不抽烟。”杨锐看了一眼,搭着手腕给推回去了,道:“在瑞典抽烟不便宜吧,烟草税应该不少。”
  “谁说不是,我都要抽不起了。”司机也不再劝,自个儿将烟别在耳朵后面,忽的一笑,问:“你是北大的?他们今天都去听你讲座的,你讲什么?”
  杨锐点点头,道:“讲怎么筛选新药。”
  接着,他问:“你说大家都是过去听讲座的?有谁组织的吗?”
  “那我就不清楚了。”司机啧啧两声,道:“没看出来,你年纪和我也就差不多,还能到瑞典给人讲课。对了,我叫王阔。”
  这位看着有些吊儿郎当,待人接物却是不弱,杨锐猜想就是位官二代,也就笑笑握手,道:“我叫杨锐。你就在瑞典工作?”
  “可不是。”王阔说着一拍脑袋,道:“我知道你是谁了,那个想拿诺贝尔奖的。”
  “是要拿,不是想拿。”杨锐微微一笑。
  王阔呵的笑了起来,道:“兄弟可以啊,不过,我来瑞典的日子不短了,诺贝尔奖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当然不好拿。”杨锐报以微笑。
  王阔以为他没听懂,半是讽刺半是提点道:“瑞典这个国家和咱们不一样,没有人情味你知道吗?你想要个什么奖,不是像咱们在国内那样,弄两车人听一下讲座,就能混到的。”
  杨锐愣了一下,知道这位有点误会了,可是想一想,他到阿斯特拉搞的讲座,还真的就是这种模板。
  不过,搞公关最不怕的就是俗了,好用就行。
  杨锐于是点点头,道:“大家都是人,咱们中国人法子,不见得也就不好用了,总得试试。”
  “嘿,你这么说,还有点意思。”王阔也就是随口一说,此时觉得杨锐有吹牛皮的意思,就不想和他说了,弹弹烟灰,道:“得,差不多要开车了,都上吧。”
  杨锐于是上了大巴车,和前排的几名学者打了打招呼,就坐了下来。
  今天约莫有30多名学者会去阿斯特拉,剩下的照旧是游览全城。景语兰身子酥软,本来想去的,终究还是放弃了,准备过会儿再出发。
  杨锐倒是神清气爽,他今天的准备更充分了,而且,动态质量重置法也讲到了关键部分,他也更有信心了。
  说实在话,他对诺贝尔奖的了解都是从书本上来的,运作奖项的经验还是从蔡教授那里学来的,现在又找不到大使,也是心虚的紧。
  但是,对技术方面的东西,他就不心虚了。
  诺贝尔奖的资料要过50年才能解密,但就杨锐所知,这个奖项虽然少不了猫腻和龌龊,总的来说,却还是公平的,有点像是中国80年代的高考,各种模式的作弊和违反规定不绝于耳,但基本保证依旧是有的。
  从技术起步,以技术开拓,才是杨锐坚持执行的动力。
  大巴车缓缓而行,没多长时间,就进入了阿斯特拉的办公区。
  北欧的公司有点像是中国的国企,漂亮的大门和厂区是必不可少的,同样会花费很多钱在花坛、空地等装饰性产品上,不过,阿斯特拉可比国内的工厂有钱多了,做的也就格外好。
  国内的学者们都倍感好奇,一个个的趴在窗户上看。
  “哎,不是说瑞典人少吗?这里还挺多啊。”有人指着前方的办公楼,就念叨了起来。
  杨锐也向前看了一眼,正巧瞅到普利策,不禁有些惊讶。
  司机王阔同志,按照指示抵达了地方,眼瞅着乌压压的人群,亦是笑道:“说是说啊,我到斯德哥尔摩几年,今天总算有点在城市生活的感觉了。”
  一群人说着中国话,就下了大巴车。
  王阔也从驾驶室里跳下来,往前走了几步,用半通不通的瑞典话,问:“今天是什么节日吗?你们在做什么?”
  “听讲座。”瑞典人冷淡而平静的回答王阔的话。
  “什么?”
  “听讲座。”瑞典人读的更慢了,总算是让王阔明白了。
  王阔不由一笑,左右看看,找到杨锐,低声道:“你惨了。”
  “什么?”
  “你和人撞车了。”王阔举起两个拳头,互相碰一碰,道:“撞车明白吗?人家还有别的人要搞讲座了。算了,我一会也去听一下,给你捧个人场。”
  这位自说自话的王阔说完,又安慰道:“别想太多啊,咱们人在外国,知名度啥的都赶不上,来个明星也没用不是。我先给你侦查一下,今天还有谁搞讲座。”
  王阔说着,刺溜一声就窜到前面去了,拉都拉不住。
  杨锐被他说的也有些心虚,转瞬又无所谓了。
  不说自己带了30多个人来捧场,就是真的全场只剩下10个人又如何?
  只有外行人才以为做学术报告都是人山人海的,明星开演唱会当然人山人海了,听学术报告就少人积极了。
  除了大拿大们的学术报告,普通学者做报告,三五七人都是有可能的,十几个人或者二十几个人都属于常见,但要是说人少就没有做学术报告的必要,那又是外行的想法了外行怎么想,学者们其实都是不太关心的。
  杨锐抬头看看今天的场馆,有点像是国内常见的礼堂,但是没有那么宏伟,而且有两条长长的翼楼,有点像是后世产业园或者创意园用的办公楼的构造。
  场馆上方有几行字母,杨锐并不认识,于是只核对了一下右边门柱上的门牌号,就迈步走了进去,再找到写着英文的休息室字样的房间,推门而入。
  在标识和自主化管理方面,瑞典也是国际领先的水平,杨锐自己找到地方坐下休息,同时默看笔记,倒也轻松自在。
  同来的中国学者聚成一团,然后由领队秦修成和一名大使馆随员带入场内。
  
第1296章 变
  
  大使馆的随员是兼做翻译的,他走在队伍最前头,按照指示牌,走进今天的讲座厅,登时一愣。
  “小邓怎么了?有问题吗?”秦修成见他堵到了门口,也就停了下来。在北欧呆几天时间,人们都会有这样的习惯,就是安全距离被拉大了,看排队的人就知道,一个人与一个人之间恨不得有两米的距离,更是鲜少有勾肩搭背的人。
  小邓向后退了一步,再核对了一下信息,才走进去,道:“今天弄的场地可大。”
  “估计是我们申请了三十多个座位的原因。”秦修成一边说,一边走进讲座厅,也是呆住了。
  他们进入的,竟然是场馆的主厅,从下往上,足足有三十多排,林林总总能装近千人的规模,平常都是阿斯特拉用来开员工大会的。
  “这也太大了吧。”后面进来的中国学者也都惊呆了。
  “要按照牌号坐吗?”秦修成有点懒得跑了,道:“有点远吧,反正也坐不满。”
  自从来到瑞典以后,秦修成的心情就不怎么好,有点丧失进取心的感觉。
  小邓摇摇头,道:“瑞典人死板的很,咱们还是坐自己的位置吧。”
  学者们都无所谓,就跟着小邓走。
  秦修成侧着身子走了长长的两排椅子,有些不太满意的看看讲台的位置,想到一会儿,杨锐就要站到那里了,不禁心中有气的道:“我看瑞典人的脑子是不够用,弄这么大的一个厅有什么用,神经病。”
  “刚才外面倒是有不少人。”坐他旁边的学者说了一句。
  秦修成嗤之以鼻,道:“和杨锐又没关系,人家这么大的制药公司,总要开会的。”
  这个逻辑是有些不通顺的,旁边的学者摇摇头,却是没有分辨的想法。
  正说着,又有人从前门走了进来,发出一声惊叹:“我了个去。”
  “王哥,这边。”小邓见是王阔,立即站起来招呼起来。
  王阔叼了一支烟,三两步窜了上来,笑道:“哥几个在这里呢,嘿,今天可是牛逼大发了。”
  “怎么说?”小邓凑趣的掏出一支烟,给王阔递过去。
  王阔照例往耳朵上一别,道:“我说杨锐的讲座,今天怕得有好几百人听啊,咱们在瑞典办这么多次活动,大使搞的,都没这么隆重。”
  “你怎么知道有几百人的?”秦修成有种不求人的松散态度,对王阔不假颜色。
  王阔是问了一圈,知道此地只有一个讲座,才回来的,不过,他也不爱理这种国内的土鳖,就道:“看着就知道了,三点半开始吧,再十分钟。”
  实际上,并不用等十分钟,三点二十五分的时间,瑞典人开始鱼贯进场。
  这是属于瑞典人的嘲讽体,所谓瑞典人,就是约好了9点钟见面,提前到8点30分抵达却不进门,在冰冷的大街上晃悠到8点55分,再去敲门的民族。
  今天来的基本都是瑞典人。
  他们排着不那么整齐的队,却是一个接一个,像是训练好了似的,只用了三分钟时间,就将近千人的演讲厅,给装的满满当当。
  秦修成和其他中国人是看的目瞪口呆。
  眼前的场景,给他们的感觉,就像是几只在鱼塘里游的好好的,突然有一辆卡车卸了一车鱼苗下来……
  “杨锐是要讲什么?来这么多人。”王阔好奇之极,眼神亦是变了又变。
  他虽然为了躲清闲,为了好玩,跑到了瑞典来,但也不是智商就掉了,对于局势还是有自己的判断的。
  有三五十个人来听讲座,和三五百人来听讲座,那是两个概念啊。
  何况,现在进来的瑞典人,又何止三五百人呢。
  作为大使馆内的司机,王阔很清楚,绝对不会有人帮杨锐联络这样的作假,也没有作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