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5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中国人的身份,竞争诺贝尔奖原本就不容易,如果我再报道的话,对他不够公平。”银格索尔说过再道:“PCR的技术非常厉害,我相信将对犯罪行为进行沉重打击,唔……虽然我知道诺贝尔奖水平的成果都会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以社会的角度来看,杨锐的发明将发挥相当积极的作用,我认为他应该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
  “你这家伙……”
  办公室里的编辑们并不奇怪银格索尔能说出这样的话,他原本就是一个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的人,只不过,他的观点终究只是他的观点而已。
  “其他的报社,是不会放过这条新闻的。”有人轻声回应银格索尔。
  “我们是《瑞典日报》。”银格索尔说过,就埋头工作起来。
  第二天,银格索尔特意翻找了一圈其他十几家报纸的标题,没有找到与杨锐相关的消息。
  银格索尔松了一口气,当然,他并不认为那是其他十几家报纸更有节操。
  “大家都在等待马尔勒案的结果吧。”想到此处,银格索尔也坐不住了,出门喊了一名相熟的记者,就一起前往斯德哥尔摩警察局。
  他们到的很早,报了名字之后,就被领到了会客厅,不长时间,就开始有同行走了进来。
  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会客厅里竟然就有了三十多名记者,有超过20个报纸或杂志的工作人员出现。
  银格索尔略显吃惊,低下头看书都有些静不下心来。
  不过,虽然有三十多人坐在房间里,但并没有人会说话和聊天。
  闲谈或者寒暄之类的事情,瑞典人是很少做的,事实上,沉默是瑞典人与瑞典人之间最常见的状态。
  在某些瑞典居民的家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家老小围坐在餐桌前,各自用刀叉处理红肉,却只有餐具敲击的声音发出来,就像是看僵尸片一样骇人。
  公共场所内的寂静更是瑞典的基本行为习惯,哪怕是记者们也不例外。
  这样的场景,或许会让某些外国人感觉尴尬,但在瑞典人看来,这种疏远的关系才是健康的关系,没事聊两句是令人无法忍受的行为。
  当然,谋杀更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寂静的小镇中连续发生三起谋杀案,更加令瑞典社会震动。
  这也是如此多的媒体关心马尔勒案的缘故。
  瑞典的新闻报道崇尚深入和严谨,尽管很难做到,但严肃媒体总是少不了对马尔勒案连篇累牍的分析,因此,大部分的瑞典人,其实都已经持有“案件可能无法侦破”,“或许要等凶手下一次作案才有机会”的心态,斯德哥尔摩警方愿意才用PCR做尝试,也是受到了重重压力后的选择。
  不过,几天前的PCR仪测试,以及警官们对马尔勒镇的样本采集,并没有吸引如此多的媒体,特别是高端媒体。
  也是有了朗费罗案等小案件的发酵,媒体们才渐渐的将注意力转向PCR仪的破案结果。
  “各位,请跟我们来。”一名警官推开了会议室的门,低声说了一句。
  “结果出来了吗?”
  “即将抓捕,你们可以来同步等待。”警官和颜悦色的回答。
  ……
  
第1313章 核心部件(第二更)
  
  银格索尔与众记者走进会议室,一眼就看到了杨锐。
  杨锐静静地坐在长条会议桌左侧的第一个拐角处,看不出有什么科学家的风范来。
  事实上,他身着暗色条纹西装,略显鲜艳的领带和亮晶晶的袖口,展示出一丝不同于政客的活跃性,整体来看,银格索尔宁愿相信杨锐是一名商业银行的高级经理,而非爱因斯坦式的科学天才。
  “各位请就坐。”舍伍德与许多记者都认识,并且与两名老资格的记者行了拥抱和贴面礼虽然内心冷漠外表冷酷,但瑞典人的见面礼却是表面热情无比的,从这一点来看,他们确实很有维京海盗的文化派。
  “舍伍德局长,已经确认马尔勒案的凶手了吗?”问话的记者坐在银格索尔的斜对面,他的胸牌上写着《纳克人报》的字样。
  与《瑞典日报》不同,《纳克人报》是区域性的大报,虽然在斯德哥尔摩也有出售,但销量很小,它们总体上是服务于所在地区的,银格索尔基本没有与之接触过,只知道他们是一周发行六次的晨报。与类似的周日停刊的报纸一样,《纳克人报》是依靠订户活着的报纸,换言之,它的当地属性很强,而全国属性很弱,斯德哥尔摩发生的事,通常对纳克人报吸引力匮乏。
  但是,马尔勒案的影响力显然不止于斯德哥尔摩一地,或者说,它的严重性已经不仅仅是一件谋杀案了。
  瑞典的大多数城镇都是类似马尔勒一样的,安静、平淡又冷漠。邻居与邻居之间相隔几十上百米的距离,朋友与朋友之间隔着半米的距离,瑞典人喜欢这样的生活,希望维持这样的生活,并不觉得这样的环境,就应该出现不能侦破的连环凶杀案。
  马尔勒案表面上看起来是连环凶杀案,但瑞典人乃至于北欧人关心的重点,其实在于“我们的生活状态”。
  银格索尔想到此处,立即将“我们的生活状态”几个词记录了下来,并在后面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瑞典人的生活状态是否能够继续呢?
  银格索尔暗暗想,我们可不希望瑞典像是美国一样,变成一个警察国家,或者像是法国一样,变成一个低效率的国家。
  然而,瑞典人是否有能力维持这样的生活状态呢?
  银格索尔主持《瑞典日报》的社会版,他知道这样的问题并不新鲜,瑞典人时不时的就会自我怀疑似的讨论一下。
  但是,这个不新鲜的问题,其实正正说明了瑞典人所担心的东西。
  “通过杨锐先生提供的PCR仪,我们已经确定了马尔勒案的凶手。”舍伍德局长的话,打断了银格索尔的思绪。
  只见舍伍德局长两手轻压,阻止了有些混乱的询问现场,道:“我们暂时还不能告知大家,他的名字,我们正在向法官申请搜查令和逮捕令,在得到法官的批准之后,我们才能公布嫌疑人的身份。”
  “是一名凶手还是多名凶手?”纳克人报的记者再次发言。
  “我们暂时只确认了一名凶手,但并不否定多名凶手的可能。”舍伍德回答的很小心。
  “武器呢,你们找到了武器吗?”
  “还没有。”
  “凶手是男性吗?”
  “暂时还不能透露。”
  “你刚才说了他,是男性吧。”纳克人报的记者层层追问。地方报纸就是这样,他们不做那些人尽皆知的大新闻,更不会将名人的行踪变成资源,事实上,他们总是喜欢抠住当地新闻的细节,并用与众不同的细节来满足订户。否则,如果只是大而化之的大新闻,读者们很快就要流失去大报了。
  舍伍德局长被追问的有些狼狈,勉强的笑了一下,道:“我刚才说过了,有关嫌疑犯的身份,要等法官同意之后,才能告知大家。现在请大家进来,我只是希望一旦逮捕令和搜查令生效,能够让大家立即知道相关的细节。”
  他这段话说的大义凛然,实际上,却是在杨锐坚持下,做出的决定。
  舍伍德局长约莫能猜出杨锐的心思,但越是如此,他反而越是配合。
  就算诺贝尔奖是在瑞典颁布的,瑞典得到的诺贝尔奖也是凤毛麟角,舍伍德局长还是很愿意与杨锐这样的科学家打交道的,有能力竞争诺贝尔奖的学者,那就是真的有能力。
  另一方面,杨锐愿意注意到瑞典媒体,舍伍德局长也是心中暗爽,这是一种不能名言的民族自尊和爱国情绪,它们促使舍伍德局长下定决心。
  银格索尔注意到舍伍德局长两次谈到“逮捕令”和“搜查令”,微微皱眉道:“舍伍德局长,法官是否有可能否决你们的申请,我是说逮捕令和搜查令。如果否决的话,你们是否有备用方案?”
  舍伍德局长迟疑了一下,道:“我们期待情况向好的方面去。”
  杨锐听着他的外交辞令,稍稍抬眉。
  如果是在后世的话,警察拿到DNA证据,一个案子基本就算是妥了。辛普森杀妻案之所以检方败诉,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辛普森的律师要求摒弃DNA证据,并得到了法庭的支持。
  不管怎么说,在后世的司法环境下,DAN证据是妥妥的证据之王,是通行法庭的证据。
  然而,86年的世界尚未形成这样的认识。
  如果瑞典法庭不信任PCR仪,斯德哥尔摩警察局的行动,很可能就会无功而返。
  当然,斯德哥尔摩警方是不吃亏的,他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最大嫌疑人是谁,之后采取别的手段,一样有几率拿到逮捕令和搜查令。只是那样一来,杨锐的宣传大计就无从谈起了。记者们的文章也必然会失色不少。
  许多人都想到了这一点,不禁坐立不安起来。
  这时候,又有一名作者,直接问到了杨锐,道:“杨锐先生,您是南瑞典报的迪克,您是PCR仪的发明人,您认为法庭是否应当批准逮捕令和搜查令。”
  “法庭的想法,我不能揣测。”杨锐顿了一下,道:“通过PCR仪鉴定出来的结果,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如果我的理解没错的话,您的PCR仪从874人中选出了一个人,并认定他是凶手,对吗?”迪克没有追索杨锐的话,而是再启话题。
  杨锐道:“差不多是这样。”
  迪克露出兴奋的眼神,提高声量,道:“让一台机器决定谁是罪犯,您认为正确吗?”
  让机器代替人来做裁决,这样的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时不时的就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而他们中,机器大部分时间都是扮演反派的。
  杨锐用英语说话的时候,语言的敏感性要差很多,所以没有听出迪克话中的声音,直到对方图穷匕见,杨锐才发现,这家伙竟然是来踩自己。
  DNA鉴定与“机器决定谁是罪犯”没有丝毫的关系。
  但是,杨锐即使如此解释,恐怕也也不会得到认可。
  如果在场的记者中,有足够无耻的家伙,他们完全可以断章取义,怎么吸引眼球,怎么写文章。
  瑞典媒体喜欢深挖题材,并不代表他们有更高的觉悟性,或者更高标准的道德感。
  望着迪克的眼神,杨锐仿佛能够看到,自己被他在报纸上大加鞭笞的场景。
  丢脸丢到国外什么的,杨锐其实不太在乎。
  一个人总归是要丢脸的,只要出国的人多了,就会有人丢脸,更不要说,丢脸也并不值得道德谴责。国内能丢的脸,国外就丢得。
  但是,丢脸丢到科学界就不好玩了。
  PCR仪制造的大新闻,与“机器决定罪犯”的标题并列,想想就醉人啊。
  杨锐摇摇头,却没有直接回答迪克的问题,而是语气尖锐的用英语道:“这位迪克先生,南瑞典报的迪克记者,你懂生物学吗?我的意思是,我不知道瑞典的教育水平是什么样的,你在大学读过生物学吗?中学呢?”
  记者迪克愣了一下,道:“杨锐先生,如果您想考察我的资格问题,我们南瑞典报有生物学专家可以回答您的问题。”
  “如果有哪位生物学专家敢将你刚才的问题重复一遍,我会当面将这杯水泼在他的脸上。”杨锐说的气势凌然。
  在场的记者们突然觉得有趣起来,纷纷拿起照相机,或者拍摄杨锐,或者拍摄迪克。
  做了许久的记者,这还是迪克第一次享受聚光灯待遇,他的脸色有点变化,道:“杨锐先生,如果我的理解错误了,请您指出。”
  “我不认为你有基本的理解能力。”杨锐摆摆手,道:“其实我很想采访一下你的生物学老师,在中国,我们将之称作误人子弟,一名教师不能让他的学生有基本的学科认知,偏偏他的学生以为自己获得了基本的学科认知,这是最糟糕的情况。”
  “杨锐先生……”
  “你想要什么样的答案?”杨锐打断了迪克的话,扬声道:“你想让我从生物学基础重新教你一遍吗?PCR是什么?PCR有决定任何事吗?”
  杨锐突然站了起来,三两下就打开了PCR仪上方的紧固件,拿出了最上方部分,道:“PCR的核心部件,是水浴锅,你们知道什么是水浴锅吗?将一口锅放在热水中,让锅泡浴缸,从而稳定国内的温度,这就是水浴锅。”
  杨锐的手里抖动着水浴锅,一滴滴的水落在会议桌上。
  “迪克先生,请你告诉我,这东西怎么做决定?”杨锐将水浴锅丢在了会议桌上,发出哐当的响声。
  记者们连连拍照,许多报纸都觉得自己找到了新题材。
  杨锐也不在意,不管是讨论PCR,还是讨论他本人,都比讨论机器与人的价值要好的多。他也无所谓瑞典人民是怎么看待自己的。
  诺奖是纯粹的精英体制,瑞典科学界决定谁得到诺奖,非常单纯而直接,与瑞典人民毫无关系。
  叮铃铃。
  会议桌前方的电话突然响起。
  一名警官拿起来,恩恩了两声,就抬起头来,昂声喊道:“局长,我们拿到逮捕令和搜查令了。”
  “行动。”舍伍德毫不犹豫的下达了命令。
  
第1314章 破获(第三更)
  
  “比利,在家吗?”马尔勒的当地警员轻轻扣响山脚下的白房子的大门。
  白房子的四周,错落的站着来自斯德哥尔摩的警员,他们有的手持来复枪,有的手拄着腰上的枪套,还有的赤手空拳的藏在大树后面。
  几名记者躲在白色的帐篷里拍摄,摄像机上的红光像是操作员的心情一样急迫的颤抖。
  而在更后方一些,现场指挥用车载移动电话,向局内报告。
  为了方便杨锐和非瑞典国家的记者,警员按照约定,使用英语,朗声道:“我们正在敲响嫌疑人家的房门。这是一栋三层有前后院的宅子,主要为木质结构,没有加固的迹象……”
  他的声音从桌面上的扩音器上传出来,非常清晰。
  所有人都变的紧张起来,尤其是局长舍伍德,更是叮嘱道:“一定要注意安全,但是除非对方使用了致命武器,否则不许开枪,明白吗?不许开枪。”
  “明白。”现场指挥回答的很快。
  这都是议定好的内容,只是听到电话里的声音,令舍伍德淡定不能。
  他最怕的都不是选错了人家,而是生怕选错了人家,结果对方反抗,被警员给毙了。
  这种事情如果出现在美国,都是要闹出极大的风波的,如果出现在瑞典的话,那就是没完没了的审查了。
  在这一点上,杨锐其实是没有考虑到的,只是听到了舍伍德的话,才猛然想到了问题所在。
  有一瞬间,杨锐都有后怕的感觉。
  他不是怕PCR会有失误,但是,不经审讯而击毙嫌犯原本有问题,当着这么多记者的面,若是有嫌犯被击毙,那就更麻烦了,PCR几乎肯定要被口诛笔伐的即使PCR选到了正确的犯人,这毕竟是一个新兴技术。
  “我们看到房间二楼的窗帘被拉开了,嫌犯可能发现了我们。”桌面上的电话扩音器里,再次传出声音来,略有些紧张的样子。
  舍伍德低头按住通话键,道:“不要轻易动武,尽量不要采用武力。”
  “明白,不轻举妄动。”另一边的警察的声音也变的有些发紧了。
  沉默的半分钟,让危机感渐渐的积累了起来。
  “房门打开了。”
  这个声音响起的一瞬间,阿克曼就看到了红脖子的比利。
  “不要动,不要动!”
  几名警察嗖的钻进了门里,他们一边手持枪械,一边问:“你家里还有几口人,今天谁在家里。”
  “没有人,只有我在家,你们要找什么?”比利高声用瑞典语喝问,就像是这个年纪的瑞典人那样。
  阿克曼一下子就轻松了下来,后方也是如此。
  不管是否找对了嫌疑犯,只要对方愿意承认警察的权威,没有当场反抗,那就是再好不过的情况了。
  舍伍德更是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命令道:“一切都要按照规范来。”
  “明白。”现场指挥回答着局长的话,手指轻轻一挥,就将大量的警员给拉了过来,并且将比利控制了起来,且戴上了手铐。
  比利皱了皱眉,轻轻的挣扎了一下,还是放弃了,口中道:“你们凭什么到我家里来?凭什么搜查我的房间。”
  “这是我们的搜查令。”现场指挥给比利展示了一下,又命令道:“带他回警车里,小心看管。”
  他们此行专门带来了囚车,装备的极齐整。
  比利忍不住使劲挣扎起来,口中吼道:“我是学校教师,所有人都知道,你们没有理由搜查我的房间……”
  他的声音很大,但是,周围的邻居最近的都住在150米外,想听到都很困难,更别说帮忙了。
  现场指挥重新拿起话筒,道:“我们开始搜查了。”
  随着搜查的命令下达,斯德哥尔摩警察局的会议室里,陷入了难言的尴尬。
  等待总是容易令人不安。
  看不到现场情况的时时关注,更是令人不安。
  银格索尔这时候轻轻的打破了寂静,问:“你们想找到什么?”
  “更多的证据。”舍伍德局长心里想着,却没有说出来。
  他们除了DNA,可是什么东西都没有呢。
  除非比利认罪,否则的话,仅靠DNA证据,他们是铁定要在法庭上吃亏的。
  旁边也有高级警官提醒道:“现在不是提问时间,请不要提问,只允许观察,不允许说话和出声。”
  银格索尔只好默默的表示抱歉,他其实猜得到答案,原本是想从舍伍德局长口中听到而已。
  银格索尔此时又看向杨锐,只见后者目光熠熠,似乎并没有担心的样子,不禁在心里暗自羡慕:年轻人总是勇猛向前,并不会顾及那么多的人和事,着实幸福。
  会议室重新陷入了寂静当中。
  现场指挥不说话,舍伍德局长也没有主动询问的意思,记者们又不能随意说话。大家只能竭尽所能的想象马尔勒镇发生的事。
  差不多用了一刻钟的时间,现场指挥才重新拨通了电话:“舍伍德局长,我们在比利家的地下室里,有重大发现。”
  “我是舍伍德。”局长大人第一时间拿起了话筒,并结束了免提。
  大家只能竖着耳朵,装作无所谓的样子。
  一分钟后,局长放下了话筒,重新开启了免提,且道:“各位,我们找到了受害者的遗物。藏在当地居民比利家地下室的储藏间内。”
  会议室内,众人发出轻轻的赞叹声。
  凶手才会持有受害者的遗物,这是最基本的思维。
  倒是银格索尔多想了一步,问:“找到了哪位受害者的遗物?”
  “三位受害者的遗物都有发现,分别是第一位受害者的戒指,第二位受害者当日佩戴的项链,以及第三位受害者当日佩戴的手表。”舍伍德这次回答了银格索尔的问题。
  银格索尔倒吸一口凉气,脱口道:“连环杀手。”
  “没错,先生们,我们破获了一起连环凶杀案。”舍伍德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在此之前,不管是警方还是媒体方面,对于“连环杀手”这个词,是避而不谈的,一方面,他们尚不确定三起案件是否一个人所谓,另一方面,连环杀手的威慑力太大,几方面唯恐吓到“民风淳朴”的瑞典居民。
  但是,现在案件已经破获了,再谈连环杀手或者连环凶杀案就没有问题了,不仅可以谈,还可以大张旗鼓的谈。
  记者们也都配合的询问了起来。
  这种时候,自然是大庆功时间。
  舍伍德局长满脸放光。
  不管他们采用了什么技术,但是,在搜查令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了关键性的物证,有这个东西,再配合一些补充侦查的手段,马尔勒案就算是结束了。
  能在任期内如此完美的解决一起这样的案件,舍伍德局长只觉得自己浑身都放着金光。
  银格索尔的目光则始终游离在杨锐身上,等到询问的声音稀疏了,才站起来问道:“杨锐先生,PCR仪展现出了相当的力量,接下来,您有什么计划?”
  “哦,很高兴斯德哥尔摩警方能够选择PCR仪,他们充分的发挥了PCR仪的能力。”杨锐顿了一下,看向舍伍德局长,道:“如果舍伍德局长愿意的话,我希望斯德哥尔摩警察局能够进一步的发挥PCR仪的价值。”
  正确的说法,也许是“DNA鉴定”,但是,杨锐几乎在一切场合,都使用PCR来代替DNA鉴定,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表示过反对。
  在场的记者,也纷纷的做着记录。
  银格索尔却是继续追问:“您设想的进一步发挥PCR仪的价值的斯德哥尔摩警察局,是什么样的?”
  舍伍德局长也好奇的看向杨锐。
  杨锐笑一笑,道:“专业的PCR实验室吧。大家也许并不知道,PCR仪能够检测历史很久远的样本,比如十年前或者20年前的血迹,只要没有被污染,就有被检验出结果的可能。若是能够与一定量的样本做比较,我想应当能够破获一定量的案件。”
  在场的记者多多少少都算是了解PCR和DNA鉴定技术了,听杨锐说到这里,哪里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一个个都惊讶出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